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佛法修行的優良品質

思考行動的具體方面及其結果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部分1

  1. 長壽
  2. 聲音、吸引力和健康 身體
  3. 好,有聲望的家庭

LR 042: 因果報應 01(下載)

部分2

  1. 財源廣進,人緣好,朋友多
  2. 誠實可信的演講
  3. 對他人的強烈影響

LR 042: 因果報應 02(下載)

部分3

  1. 作為男性出生
    • 自信是關鍵
  2. 精神和身體耐力
  3. 問題與解答

LR 042: 因果報應 03(下載)

在思考了因果的一般方面之後,我們現在進入第二個主要部分——思考行動及其結果的具體方面。

在這裡,我將介紹:

  • 修行佛法的八種功德是什麼?
  • 如何正確利用這些品質?
  • 有哪些善行(因)會導致具有這些品質的人類重生?

當我解釋八種品質中的每一種時,我也會談論利益和原因。 本節中的某些觀點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 我應該先說這八種品質是不必要的 條件 為了開悟。 我們已經經歷了寶貴的人生,給予 條件 最有利於佛法修行的。

佛法學習和修行的八種有利品質

這八種品質就像 蛋糕上的糖霜. 它們不是佛法修行或啟蒙所必需的。 但是因為這八種品質賦予了我們一定的“社會力量”,它們幫助我們的行為更多地造福於他人。 他們幫助修行佛法,使進步更快。 它們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你能擁有它們,它們會很高興。

1)壽命長

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看到,如果我們有一條寶貴的人命,那麼有一條長的就很好。 這是非常有利的,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和實踐。 它勝過長大到 XNUMX 歲——死亡、出生、不得不再次經歷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然後沒有太多時間直到你再次回到 XNUMX 歲。

藏人其實說,有德行,長命相好。 如果你不是過著有德行的生活,最好有一個短暫的生活——更少的時間來製造負面的 因果報應 [笑聲]。

長壽有助於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練習。 它讓我們有更長的時間去了解他人、建立關係並對他們有益。

如何獲得長壽?

  • 放棄殺戮
  • 拯救他人的生命
  • 給別人食物
  • 給病人吃藥
  • 護士人
  • 釋放囚犯

以我的拙見(我的老師可能不同意),其中一些原因中存在文化因素。 經文經常談到釋放囚犯是多麼美妙。 我有一種感覺,是因為在古代,很多人被冤獄。 國王擁有如此大的威權,以至於有人可以直接進入村莊逮捕他們不喜歡的人並折磨他們。

所以,在那個時候,釋放囚犯可能意味著釋放無辜的人。 在我們的時代,我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別的東西。 但是當我們談到佛教中關於囚犯的整個概念時,我認為基本的事情是,為了報復和懲罰他們而囚禁人們是一種消極的行為。 換句話說,傷害他人的願望是消極的。 這並不意味著你永遠不會監禁別人。

顯然,如果人們要傷害其他人——製造負面 因果報應 並把自己送到下界——你可以出於慈悲,保護他們免受他們發狂的情況。 然後,你在幫他們和他們潛在的受害者一個忙。 但你必須帶著良好的動機去做。

如果你有這八個是非常重要的 條件,你必須有一個很好的動力去陪伴他們。 這八種品質中的任何一種,就其本身而言,都不是善行。 其中任何一個都可能被濫用。

以長壽為例。 如果你過著有德行的生活,長壽是偉大的。 如果你過著非常具有破壞性和有害性的生活,那麼長壽是不好的。 這不是一種對你有益的品質。

2) 健全、有吸引力和健康的身體

擁有迷人的 身體 讓人被你吸引。 被你吸引,他們會相信你,喜歡你。 因此,您可以影響他們並造福於他們。

你可能會說,“但不想過得很好 身體 世間八法?” 好吧,如果你想要那個 附件, 是的。 如果你想要一個美麗的 身體 只因執著於美色,定然是世間八事之一。

然而,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和一種以有吸引力的方式造福他人的願望。 身體 正確使用。 如果你醜得離譜,那些有自己的困惑和自己的“垃圾”的人不會想在你身邊。

這並不意味著有吸引力會讓你成為一個好人,而醜陋會讓你成為一個壞人。 只是說,就其他眾生的成見和成見而言,具有吸引力 身體 讓人們被你吸引,對你更有信心。 它沒有邏輯。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偏見和成見的眾生的世界裡。 如果你長得相當漂亮,因為人們喜歡在你身邊,所以你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這會有所幫助。

擁有迷人身材的原因是什麼?

  • 主要原因是耐心。 你的什麼 身體 你這輩子不耐煩和生氣的樣子? 它看起來不是很吸引人。 當你生氣時,它會顯示在 身體 馬上。 它創造了 因果報應 有一個 身體 這在未來沒有那麼有吸引力。 但如果你有耐心,你這輩子的表情就會非常好。 它創造了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身體 在來世。
  • 提供 光和食物 三寶
  • 出版佛法書籍
  • 建造或修復雕像和佛塔(裡面有文物的紀念碑)
  • 提供 雕像的衣服(不同的衣服經常穿在雕像上)
  • 贈送他人衣服和飾品

在這裡我要補充的是,藏人特別是在造像和作畫方面,非常強調把它做好。 如果你畫一個很不好看的 雕像(藝術性差自 永遠不會沒有吸引力),它可能會導致未來的生活變得不那麼有吸引力。 他們強調,當你在做這種藝術品時,你必須正確地做。 當一個人使某物或另一個人變得美麗時,一個人創造了 因果報應 讓自己變得有吸引力。

3)良好的,有信譽的家庭

如果你出生在一個有聲望的家庭,你的社會地位就很高。 我認為這在亞洲文化中尤其如此。 美國人非常重視平等,所以我的猜測是,這在美國可能沒有那麼重要。 但是,您當然可以看到,如果肯尼迪的孩子中的一個成為佛教徒,那將對人們產生很大的影響。

上流家庭的人做的事會影響別人,因為他們更容易得到宣傳。 關於他們的新聞更廣為人知。 如果你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人們就會知道你在做什麼。

他們尊重你的所作所為,不一定是因為你的好壞,而是因為你的地位很高。 這就是為什麼像這樣的情況如此依賴於良好的動機。 如果你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並且你濫用它,那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您正在修行佛法,並且您來自一個有地位的家庭,那麼您可以以一種有益的方式使用它,並具有良好的動機。 你可以影響人。 他們會聽你的,聽從你的建議。 他們會認為你有能力。

如何為此創造原因?

  • 通過謙虛,放棄傲慢和自負。 不要為你的教育、你的社會階層、你的道德行為、你的智慧、你的衣著、你的收入而驕傲。
  • 尊重其他值得尊重的人。 這包括向 三寶 並且通常對他人有幫助和謙虛。
  • 幫助無法自救的人。
  • 擁有一顆樂於看到他人價值的思想,而不是四處走動想,“我在這裡。 為什麼不好好對待我? 這就是我。” 這種態度造就 因果報應 在人們傾向於看不起你的地方重生。 然而,如果一個人有謙卑的態度並尊重他人,它就會創造出投生在一個人們仰望你的家庭的原因。

這並不意味著出生在下層家庭的人不好,或者下層家庭不好。 我們必須在這裡明確一點,我們沒有看不起任何人。

看看尊者。 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 現在,他的家人是西藏貴族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聽他們的。 但如果他們的兒子不是尊者,(實際上家裡還有兩個兒子是仁波切),或者他們的孩子沒有被認定為轉世靈童 喇嘛,那個家庭就沒有權力了。 他們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農民家庭。

當然,來自簡單家庭的人可以成為非常偉大的修行者。 我想知道:如果有人出生在一個簡單的家庭,然後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佛法修行者,那麼這個人在某些方面會不會更多地造福於人們? 其他人都可以看著那個人說:“哇! 看看他們在佛法修行中的得勝程度。 如果他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例如,泰國有一個文盲農民成為了阿羅漢。 現在,他在泰國很受尊敬。 人們對這個沒有文化的文盲成為阿羅漢感到非常興奮。 這讓人們更加熱情,認為如果這個簡單的農民可以做到,他們也可以做到。 所以,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 菩薩 會投生到一個簡單的家庭,為他人做一個好榜樣。 我想這可能就是尊者所做的。

4) 財源廣進,名聲好,朋友多

如果你對此有世俗的動機,它就會變成世俗的關注。 所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動機,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要這些,而僅僅是因為它能讓你接觸到更多的人。

如果你很富有,你有更多的錢可以給予,你當然會有更多的朋友。 如果你把東西給別人,他們會喜歡你的。 我在東方見過很多佛學弟子,他們覺得空想,是巡迴中的旅行者。 他們只是碰巧在個人面試中遇到了一位老師,老師給了他們一塊巧克力棒或一本書或其他東西。 突然,他們想,“哇! 他們給了我一些東西! 這真的很重要。” 這讓他們更願意傾聽,因為他們覺得有人關心他們。

當我們試圖影響他人並帶領他們走上這條道路時,表達我們幫助他們意圖的方法之一就是給他們一些東西。 因為在普通的社會語言中,給人們東西意味著你關心他們,然後人們會更容易接受佛法。

你甚至可以在你的朋友身上看到這一點——有時你的朋友更願意向你解釋一些佛教知識,而不是對我,甚至對尊者。 因為他們了解你,所以他們信任你。 因此,通過擁有很多朋友的生活,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聽你的。

在西方,它與東方幾乎完全相反。 在新加坡,我看到對佛法感興趣的孩子,把他們的父母帶進來。但是,在西方,我們的父母有時更願意聽朋友或陌生人的話,而不是聽我們的話。

我的父母很難接受我被任命。 當我住在香港時,他們來拜訪。 我所教授的佛法中心的人在九龍有很大的生意。 他們邀請我父母去一家非常不錯的酒店吃午飯,然後帶他們去九龍市中心,然後帶著所有的電腦到辦公室。 突然間,我父母對佛教的看法完全不同了。 他們想,“哦,有這麼多真正聰明的人。 只是我們的女兒有點不穩定。” [笑聲]

所以,有時,不相關的人可以說我們不能說的話。 這個例子還表明,通過擁有某種財富,如果使用得當,它可以很好地影響人們。

財富、名聲好、朋友多的原因是什麼?

  • 對窮人慷慨
  • 當你真的不需要幫助別人時
  • 製作 供品三寶
  • 重新粉刷雕像和 他們的衣服
  • 冥想愛
  • 一般來說,做一個慈善和慷慨的人
  • 消除誤解

所有這些原因創造了其他人現在和未來生活中喜歡我們的理由。

5)誠實可信的演講

如果我們誠實,那麼其他人就會相信我們。 這在教授佛法時很重要。 如果其他人不相信我們,我們可以教所有寶貴的東西,但人們不會去實踐它。

重要的是要注意我們的演講,這樣人們才會覺得我們值得信賴,並將我們的建議付諸實踐。 如果我們的言談草率、欺騙或欺騙,那麼即使是這一生,人們也不會聽我們的,也很難使他們受益。

誠實可信的言論的原因是什麼?

  • 放棄言語的四種破壞性品質
  • 信守承諾

如果我們說我們要做某事,我們就應該去做。 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不能做我們說要做的事情,我們應該說我們做不到。

通常,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告訴別人我們要做某事,然後我們意識到我們做不到。 我們太尷尬或羞愧或急於告訴人們我們做不到。 我們讓他們坐在那裡,仍然指望我們。 他們信任我們,我們不會為他們實現。 然後他們對我們失去信任和信心。

所以,這輩子,也要創造 因果報應 為了使未來的生活值得信賴,重要的是要按照我們所說的去做。 或者,如果我們不能,讓該人知道,以便他們制定其他計劃。

這真的很重要。 我一直對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感到驚訝。 我自己也看到了。 有時,我說我要做某事,但中途我意識到我做不到。 然後這種感覺就來了:“哦,我不想告訴他們我做不到。 他們可能會生我的氣。” 所以我把它擱置了。 然後,它只會產生很大的緊張感。 我當然不喜歡它,而且我認為我們中的任何人都不喜歡它,當人們對我們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時。

所以,我認為這對今生的關係很重要 因果報應 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必須注意這一點。

我們還應該注意我們所說的內容以及我們對人們說話的方式。 如果我們有愉快的演講,那麼人們當然會聽我們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溝通技巧對於佛法修行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可以有提供幫助的動機,但如果我們不注意我們如何使用言語,那麼我們可能會無意中弄得一團糟。

為了說話的可信度,還有一個早上可以做的祝福語的練習——背誦梵文的元音和輔音, 口頭禪 的相互依賴。

有強有力的演講是有價值的。 當尊者說什麼時,我們都會傾聽。 如果街上某個以騙人著稱的人說完全一樣的話,我們不會聽他的。 這是我們的偏見,不是嗎?

我們關閉了向所有人學習的機會,而事實上我們確實可以。 但是人們確實有這種偏見,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與之合作,並且說話誠實,那麼當我們說有價值的話時,人們會聽我們的。

6) 對他人的強烈影響

擁有某種權威或處於有權勢的地位可以讓我們影響很多人並完成很多工作。

阿育王是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國王之一,是一位佛教國王。 他以佛法治國。 他有法令——政府的規章制度——寫在巨大的柱子上,而且都是按照佛教的原則。 其中一些現在在博物館裡。

阿育王憑藉其強大的地位,為很多很多人的福祉做了很多好事。 現在人們仍在研究他。 你可以看到,如果我們擁有寶貴的生命,能夠對許多人擁有強大的地位和影響力,那麼我們就可以做許多佛法行為。

尊者是另一個例子。 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影響他人,因為他擁有強大的地位。 例如,當藏人成為難民時,他能夠幫助組織他們流亡,並創辦西藏兒童村、寺院和學校。 他能做到這一切,是因為他有那樣的地位。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立場,它對利益他人是非常有幫助的。 此外,當人們感激時,他們會聽我們的。 這不僅僅是將佛法納入國家或公司的一般法律。 這也是贏得他人尊重的一種方式,這樣你就可以以積極的方式影響他們。

擁有強大的地位也意味著當其他人需要幫助時,他們知道我們可以為此做點什麼。 因此,它使我們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但同樣,我們可以看到,就其本身而言,一個強大的職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美德。 如果你有一個不好的動機,權力就會摧毀你。

有影響力和權力的原因是什麼?

  • 提供 並尊重那些值得的人。 很有趣,不是嗎? 要擁有權力,您必須通過尊重他人和聽從好的建議來獲得權力。

    製作很重要 供品 尤其尊重我們的靈性導師, 三寶,我們的父母給我們的好建議,其他老師和其他人給我們的好建議。

  • 確保在這一生中,我們不會濫用我們擁有的任何權力、權威或責任。 如果我們今生濫用它們,來世就很難擁有這種品質。

我們可能不是阿育王國王,但我們都有一些權力、能力和權威,我們可以完成某些其他人無法完成的事情。 所以,如果我們在這一生好好地使用它,它可以創造出再次對他人產生這種強烈影響的原因。

7) 男性出生

很多時候,當藏人教這部分 拉姆林 如今,只有七個有利的 條件 當他們教給西方人時。 當他們教給藏人時,可能還有八種。 當他們教西方人時,不知何故,這種良好的品質被忽略了,我認為,因為他們無法承受我們給他們的抨擊。

有不同的解釋。 有些人從字面上理解。 有人說這裡指的是人格特徵——通常與男性有關。 我會告訴你什麼是傳統的教學,並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他們說有了一個男性 身體,在沒有問題的洞穴中獨自生活更容易。 在過去(在西藏仍然實行),人們在山洞裡閉關。 如果你是一個在山洞裡閉關的女人,晚上沒有可以鎖的門,所以你更容易受到有人進來強姦你的傷害。 所以他們說,通過擁有一個男性 身體,獨自生活更容易,因為你不必害怕別人打擾你。

他們還說,你不會像女性那樣面對社會歧視。 人們認為您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因為您是男性。 即使在我們的西方文化中也是如此,不是嗎? 儘管我們在過去 XNUMX 年中取得了所有進步,但基本上,人們很難相信女性的能力。

我想他們曾經做過一項研究。 在飛機上,飛行員有時會和你說話,而且總是一個男人。 他們做了一項調查,如果它恰好是一名女飛行員會發生什麼。 有些人對此真的很不安。 “駕駛這架飛機的女人? 她能行嗎?” 同樣,您可以看到明顯存在社會偏見。 這與現實無關。 但我們的社會存在偏見。 所以我覺得這種品質更多是從避免社會偏見的角度來考慮的。

他們還說,就你的性格特徵而言,生為男性更有優勢,因為你將擁有強大的意志力。 你會努力工作的。 你不怕為正義挺身而出,或向大眾解釋佛法。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完全取決於個人。 你會遇到一些能在人群中解釋佛法的人,他們有堅強的意志力,努力工作,堅持正義。 你會遇到很多沒有這些品質的男人。 你會遇到具備這些品質的女性,也會遇到不具備這些品質的女性。 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就人格素質而言,這部分是不成立的。

也許在亞洲社會,它確實成立。 如果你看看 2,500 年前印度女性的地位,它與當今社會女性的地位有很大不同。 婦女從不被放出家門。

在讓女性加入教團方面是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因為除了佛教徒和耆那教之外,當時印度的其他傳統都沒有允許女性成為嚴肅的修行者。

在某種程度上,即使是現在,印度的女性首先是父親的財產,然後是丈夫,然後是兒子。 還有很多包辦婚姻。 父母為女孩安排婚事,女孩住在夫家,服從全家。 即使她年紀大了,掌管著家務,她的兒子仍然掌管著家業。

在印度社會,女性的地位與我們的社會非常、非常不同。 所以在那種傳統的社會裡,女性要修煉,人們要聽女性的話,會因為社會的偏見而變得更加困難。

在我們的社會中,事情正在發生變化。 在亞洲,它們也在發生變化。 但是,通常,當我們聽到這種良好的品質時,我們認為這意味著它是在說女性的先天能力較差。 也許有些亞洲人是這麼認為的。 也許有些美國人是這麼認為的。 我相信很多美國人都這麼認為。 我相信很多男人都這麼認為。 我相信很多女性也這麼認為。

自信是關鍵

在我看來,重要的不是社會成見,而是我們自己的自我形象。 如果我們有信心,我們可以繼續修行,無論我們是男性還是女性。 如果我們沒有信心,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基於性別或基於其他任何事情,那麼就很難沿著這條道路前進。

自信是道路上非常重要的元素。 自信並不意味著驕傲,心想:“我是個大人物。 我能做到!” 這是一種在我們心中對自己感覺良好的感覺。 我們喜歡自己,我們覺得:“我有 潛力,我可以做一些對我的生活有用的事情。 即使別人批評我,即使別人認為我很愚蠢,或者認為我是文盲,或者隨心所欲,我知道我可以繼續前進。”

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態,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是貧是富,是男是女,那種自信讓你能夠在修行中走得更遠,也對他人非常有益。

事實上,我認為現在,由於社會的變化 條件,有時女性比男性更能在佛法境遇中獲益。 這不一定是選擇老師的好理由,但很多人會說,“哦,我來聽你的教導,因為你是個女人。” 我是一個女人與我的教學能力無關。 但有些人對此感覺更舒服。 過去,人們可能會因為他是權威人物而尋求男性,但現在,許多人尋求女教師。 但同樣,這取決於人。

聽眾: 男性重生的原因是什麼?

尊者圖登卓龍(VTC):欣賞男性形象和男性氣質,記住女性的缺點 身體, 欣喜若狂 三寶、念文殊菩薩 口頭禪 以及對文殊菩薩的特別祈禱,放棄閹割的動物,祈禱勇敢而不是幼稚或稱呼你的對手的名字。

我要給你講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人生別人的氣,作為批評和貶低他們的一種方式,說:“你就像一個女人。” 結果,他作為女人出生了五百次。 這被認為是非常不幸的。 所以,不要叫人的名字。

他們還說不要給別人起名字,比如“猴子”或“狗”。 但是當我們生氣時,我們都會這樣做。 這創建了 因果報應 像動物一樣出生。

還有一個故事,有人在與一些僧侶的辯論中輸了,他開始給他們起不同的動物名字。 “你就像一隻猴子。” “你就像一條鱷魚。”

有一天,一些和尚與 ,從水里冒出來這個不可思議的、可怕的生物,有十八個腦袋,每個腦袋都不一樣。 僧人問 什麼 因果報應 有沒有人創造了這種可怕的 身體。 “ 說是這個人的化身。

8) 精神和體力

如果你有強大的 身體 和頭腦,然後你可以在實踐中忍受身體上的困難。 你可以做很多大禮拜,你可以做 Nyung Ne,接受八大乘 戒律 你可以做閉關和繞行。 如果你總是生病,練習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一個功能強大的 身體 使練習更容易。 如果我們有強大的頭腦,那麼我們就不會後悔或猶豫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 我們將擁有“前進”的能量。 我們可以有幸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

原因是什麼?

  • 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如果您處於某個位置並且有能力做周圍人無法做的事情,請幫助他們
  • 放棄傷害他人並儘可能幫助他們
  • 做大禮拜
  • 背負他人的重擔
  • 不打別人

問題與解答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我沒有看到任何,但在 戒律例如,比丘尼或尼姑從屬於比丘。 當被問及此事時,尊者說這是因為印度社會和文化。 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已經震撼了所有人。 他通過讓他們的妻子離開他們的房子並讓他們中的一些人成為修女來震撼這些男人。 如果他讓他們完全平等,我想男人們會嚇壞的! 所以我認為在很多方面,當你看到 戒律 規則 遵循社會傳統,我認為這就是其中之一。

聽眾: 印度是否因為藏人對女性地位持開放態度而對藏傳佛教懷有敵意?

職業訓練局: 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印度人對藏傳佛教不是很感興趣。 學習藏傳佛教的人並不多。 他們中有很多人在安貝德卡博士的帶領下皈依了一般佛教(但不是特別是藏傳佛教)。 他是印度第一個出任議會部長的賤民階層的人。 他皈依了佛教,有一百萬人跟隨他皈依。 現在有八百萬被排斥的人皈依了佛教,因為佛教不相信種姓制度……

[因更換磁帶而丟失的教義。]

藏人說,他們的文化中沒有男女之間的歧視。 我遇到的一些藏人是誠實的,承認存在歧視。 但這很有趣——就家務瑣事而言,男人和女人是相當平等的。 男人經常照顧孩子,女人挑水砍柴。 在商業上,如果你去達蘭薩拉,許多企業都是女性擁有和經營的。 他們是社區中的大商人。

在政治和宗教方面,存在很大的歧視。 西藏社會現在在婦女代表大會中保留了一定數量的職位空缺。 所以,他們正在改進。 這當然不是一半的人大代表,但有幾個職位是為女性保留的。

尊者的姐妹們都為社區做了很多,主要是因為她們是尊者的姐妹,所以她們有機會這樣做。 如果她們不是尊者的姐妹,我想會更難。 尊者的嫂子是西藏婦女協會的負責人,她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好事。 但我個人的觀點是,她有機會這樣做,因為她在家裡。

西藏社會非常非常有階級意識。 儘管佛教取締種姓,但西藏社會仍然存在一些種姓。 我的經驗是,一直存在對女性的歧視。 那是在談論人們創造的社會和機構。

在佛教哲學中,當你研究經典,尤其是密宗經典時,很明顯,男人和女人同樣獲得啟蒙。 因此,就成為 , 沒有區別 密宗.

在上座部學校,他們會說一些不同的話。 他們會說,在最後的重生中,在成為一個 , 你必須有一個男性 身體, 因為 32 個體徵之一 是性器官。

然而,在佛教之前的古印度也存在著這32個偉人的跡象。 對不起,如果我是異教徒,但在我看來,印度社會普遍接受的 32 種標誌後來被納入佛教。 藏人仍然接受32相,但他們說:“其實不,你可以在最後一次投生為女性時開悟。 身體。” 所以在不同的傳統中有不同的立場。

我認為在西藏制度中,從哲學上講,男女是平等的。 但就制度而言,就整個西藏社會而言,存在歧視。 這是我的意見。 其他人可能會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是的。 他們總是談論母親的眾生,特別提到這裡的女性形象。 然而,似乎有一種感覺,如果你是一個母親,你會非常依戀你的孩子,這會成為獲得啟蒙的障礙,因為有很多 附件. 所以,看起來很矛盾。

當他們談論母親的眾生時,他們在亞洲社會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通常(可能在西方社會也是如此),人們通常感覺與他們的母親比對他們的父親更親近,因為他們的母親更多地參與撫養孩子. 而且他們與母親的聯繫也更多。

當你還是個嬰兒的時候,通常是你媽媽餵你、改變你、和你說話、教你說話和走路、放學後給你餅乾和牛奶等等。 所以我認為在大多數文化中,人們對母親的感情比對父親的感情更深。 這只是一般的事情。 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如此。 因此,為了喚起人們對主要照顧者的這種喜愛和愛的感覺,他們說母親有情。

有趣的是,當他們談論 菩提心,他們談論母性——關愛眾生,就像母親關愛她唯一的孩子一樣。 另一方面,認為母親如此執著以至於難以修行。 我認為他們真的在談論母親的犧牲態度。 他們為孩子放棄了很多東西,卻不覺得自己在放棄任何東西。

我記得我和在大蕭條時期撫養我父親長大的祖母交談過,她告訴我有時食物並不多,她只是把食物給了她的孩子。 從她說話的方式我可以看出——這不是對她的犧牲。 她會更痛苦自己吃它,看著她的孩子挨餓。

我記得和另一個學佛法的女人談過,她說當她成為母親後,她只是看著自己的變化,很多她永遠不會為別人做的事情,她會自動為她做孩子。 無話可問。 沒有犧牲的感覺。 給予時沒有痛苦的感覺。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觀點。 棘手的是:“如何將您對孩子的相同感覺推廣到其他人?” 通常,這種聯繫和同情的感覺完全集中在一個有情眾生身上,而排斥其他人。 這樣一來,它就變得局部了。 附件 參與其中。

你所說的關於因為作為母親而接觸到對某人的愛(你以前從未對任何人有過)的感覺,然後將這種愛傳遞給其他人,是非常有益的。

我認為他們在談論什麼 附件 成為道路上的障礙就是當你接受它並且你只是把它集中在我的孩子身上。 大多數父母說,“我的孩子是最棒的!” 如果我的孩子生病了,那麼學校就必須改變。 但如果我的孩子不在那所學校,我真的不太在乎那所學校是做什麼的。 別人的孩子發生的事情並不重要,但我的孩子,這是一件真正的大事。 那就是 附件,偏心,參與其中。 但如果你能有同樣的經歷,然後訓練心以同樣的愛看待其他眾生,那會非常非常強大。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佛教傳入西方,開始新鮮和新的事物,我們在非常平等的基礎上帶來事物。 尤其是在翻譯中,我們應該使用不分性別的語言。

藏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甚至許多西方人,令人驚訝的是,只是沒有意識到這種帶有性別偏見的語言。 當我們看到它時,禮貌地向人們指出它以便糾正它是非常好的。

我認為引入性別偏見語言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它確實會影響人們。 並且在提供給女性的機會方面,在西方建立佛教機構方面,我認為我們非常平等是非常重要的。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當你是一個 ,你的思想完全超越了男性或女性。 實際上,即使是現在,我想,當你坐著看呼吸,當你坐著看你的心時,你能在你的腦海中找到任何男性或女性的東西嗎?

“男性”和“女性”的標籤完全基於 身體. 當您將某些品質稱為男性或女性時,它們有時會變得模棱兩可,因為男女都具有所有這些品質。 當你是 ,你的形體完全是你心意的體現,所以肯定的,沒有男女之分。 如果您以男性形式或女性形式出現 ,這只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出現的表象。 它不是假設身份。

聽眾: 我們正在努力克服 附件 財富、權力、名譽、社會聲望和所有這些東西,現在我們正在談論創造 因果報應 得到他們。 所以這看起來不矛盾嗎?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這就是動機如此重要的地方,因為如果你的目標是這八個,它不應該是我們通常的態度“我想要這些東西,因為它們讓我變得更好。 我想成為一個大人物,這樣我就會得到更多的尊重,”——以一種真正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做事。

但是,由於社會的成見,如果你能出生在一個有聲望的家庭,並且你有良好的動力和強大的實踐,那麼你將能夠幫助人們更多,而不是你出生在一個非常醜陋的家庭,你的家人總是在小報中。 你可能非常誠實和正直,但因為家庭,其他人會更難聽你的話。

所以這完全是在社會偏見的層面上處理的。 關鍵是,如果你想達到這些,永遠不應該有自私的動機,因為 附件 對他們來說對我們的修行有害。

聽眾: 即使說這是一件好事,我們不是在強化這種觀點嗎? 說到擁有財富,我們不是在強化富人是更好的人的觀點嗎? 富人應該被選為公職,因為不知何故他們更好?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教授這一點的重點是,我們絕對應該克服這些社會偏見。 它們絕對是社會對它們有偏見的東西。 作為個人,我們必須努力克服這種偏見,我們必須努力幫助他人克服這種偏見。 有時,幫助人們克服困難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處於那個位置。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這八種功德都是空的。 它們的價值完全基於社會觀念。 在過去的幾百年裡,社會確實在挑戰這些價值觀。 挑戰所有有聲望的家庭。 看看法國大革命。

社會上有一場大運動,要求殘疾人平等,摒棄對擁有健康、英俊、健康的偏見 身體. 再說一遍,富有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好。 社會正在發生很多變化,因為這些品質本身並沒有價值。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什麼是性別偏見? 如果一個男人要在美國背起包袱,他就會被指控存在性別偏見。 但在亞洲,如果男人背著背包,他會被指責為性別中立,因為女人應該背著背包。 搬運重物是女性的責任。 這不是在整個亞洲,只是在某些文化中。

如果有什麼困難的身體或精神上的事情需要去做,要有一個樂觀的態度,當你有能力的時候進去去做,而不是懶惰地想:“我做不到。 太難了。 你來弄吧”。 這種態度造成了沒有強大的原因 身體 並且介意,因為我們現在沒有那種態度。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