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憤怒及其解藥

深遠的耐心:第 2 部分,共 4 部分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憤怒的壞處

LR 097:耐心 01(下載)

憤怒的解藥

  • “鼻子和角”技術
  • 練習改變我們看待情況的方式
  • 實事求是
  • 看看我們是如何參與進來的

LR 097:耐心 02(下載)

評論

我們一直在談論 深遠的態度 耐心或寬容,這是六個之一 菩薩 實踐。

首先,我們生成 自由的決心 從輪迴中看到沒有可能在輪迴中找到持久的幸福。 然後,我們認識到我們不是唯一處於這種情況的人。 其他人也處於這種情況。 我們看到單獨釋放自己實際上是相當有限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所以,我們產生了利他的意圖,這是成為一個完全開明的人的願望 為了能夠引導他人走上啟蒙之路。 有了這樣的動機,我們就尋求修行的方法來獲得證悟。 我們練習六 深遠的態度.

我們已經討論了前兩個:慷慨和道德,我相信你在聖誕節期間一直在練習。 [笑聲] 純粹或不純粹,我不知道,你必須檢查一下,但有很多機會練習它。

什麼是憤怒?

然後我們開始談論第三個 深遠的態度,這是耐心或寬容。 我們談到了耐心是什麼。 在面對傷害或痛苦時,心是不受干擾的。 它是解毒劑 憤怒, 憤怒 是一種態度或心理因素,誇大了一個對象的負面品質或投射了不存在的負面品質,然後無法忍受這種情況,想要攻擊它或逃跑。

憤怒 涵蓋了從惱怒和煩惱到挑剔和評判、敵對、懷恨在心、好戰、叛逆、憤怒和所有這些類型的動機的整個範圍。

僅從定義 憤怒,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態度,因為它誇大並投射。 但問題是,當我們生氣時,我們並不認為自己不切實際。 我們確信情況恰恰相反,我們非常現實,我們看到的情況完全是事實。 我們認為對方是錯的,而我們是對的。

憤怒有好處嗎?

這是現在特別需要檢查的事情,因為在許多治療、自助團體和支持團體中,所有這些都在談論 憤怒 善良,鼓勵人們生氣。

在許多治療師參加的南法靜修會上,這非常有趣。 當我談論這樣的事情時,我可以看到他們在房間的後面看著對方。 最後,我們做了評價,大家都很高興,其中一個說:“說說你的家庭背景吧。” [笑聲] 這很有趣。 就好像她不了解我的家庭背景,就不會覺得自己了解我。

既不表達也不壓抑憤怒

因為有這種確定的看法 憤怒 現在在我們的流行文化中,我認為深入思考關於 深遠的態度 的耐心。

佛教並不認為這個問題是表達 憤怒 或鎮壓或鎮壓 憤怒. 它既不是傾倒它也不是把它塞進去。佛教想要達到的替代方案是重新構建情況,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它,這樣就沒有 憤怒 在那裡開始,或結束。 如果我們填充 憤怒 中,那時我們還在生氣。 表示 憤怒,同樣,並不意味著它消失了。 我們還在生氣。 我們可能已經擺脫了體力——也許腎上腺素水平下降了——但生氣的傾向仍然存在。 我們真的必須更深入地研究才能根除它。

憤怒的壞處

重要的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缺點 憤怒 並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現實地評估,是否 憤怒 是有益的還是無益的。 我這樣說是因為很多人說:“我的治療師一直在告訴我,我需要生氣。” 我認為這是真正值得關注的事情。

我們必須在這裡非常清楚,我不是在說:“不要生氣。” 這不是我們不應該生氣或我們不應該生氣或如果我們生氣就不好的問題。 這其中不涉及任何價值判斷。 更多的是檢查我們生氣時對自己和他人是否有利的問題。 它會帶來我們今生和來世想要的結果嗎?

如果我們生氣,我們就會生氣。 我們不需要判斷自己是對還是錯,是好是壞,是成功還是失敗。 我們很生氣——這就是我們真實的感受。 但我們接下來需要提出的問題是:“是 憤怒 有利?” 是我自己要修煉的東西嗎? 還是它帶走了我所有的快樂,所以我想放手? 這是我們真正需要問的問題。

我們生氣時感覺好嗎?

第一個問題要問自己:當我生氣的時候,我快樂嗎? 看看我們的生活吧。 有太多事情要做 幽思 上。 當我們生氣時,我們快樂嗎? 我們感覺好嗎? 生氣會讓我們快樂嗎? 想想看。 記住我們生氣的時候,並檢查我們的經歷。

當我們生氣時,我們能很好地溝通嗎?

其次,檢查一下: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是溝通得很好,還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只是胡言亂語? 溝通不僅僅是說我們的作品。 溝通是以一種方式表達我們自己,以便其他人可以從他們的參照系、他們的參照點來理解它。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是花時間想想對方的參考點是什麼,並相應地向他們解釋情況,還是我們只是說出自己的話,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呢? 當我們生氣時,我們能很好地溝通嗎?

我們生氣時會傷害他人嗎?

另一件要檢查的事情是,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是否在身體上傷害他人,或者我們的身體行為是否有益於他人? 我通常不會看到憤怒的人幫助別人。 通常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做? 我們挑選某人或我們打某人或某物。 的力量可能會對其他人造成很多身體傷害 憤怒. 看看我們生活中的那個吧。

我們對事後的行為感到自豪嗎?

當我們憤怒過,平靜下來之後,當我們回顧我們憤怒時的行為——我們所說的和所做的——我們是否感到高興? 我不了解你,但我懷疑你可能有和我相似的情況,當我回頭看我生氣時的言行時,感到非常羞愧,非常尷尬,心想:“我怎麼能這樣呢?”可能是這麼說的?”

憤怒會破壞信任並助長我們的內疚感和自我憎恨

另外,想想已經被破壞的信任度。 我們在我們的關係中非常努力,但在一個時刻 憤怒 我們說了一些非常殘忍的話,破壞了我們花了數周和數月時間建立起來的信任。

通常,事後我們自己感覺真的很糟糕。 與其給我們更多的自信,不如表達我們的 憤怒 助長了我們的內疚感和自我厭惡感。 當我們看到自己不受控制地對別人說的話和做的事時,我們就會不喜歡自己,並陷入自卑的境地。 再說一次,我們生活中要注意的事情。

憤怒摧毀了我們積極的潛能

通過我們的佛法修行,我們非常努力地積累正向潛能。 這就像我們心田的肥料,所以當我們聽聞教法和 幽思 在他們身上,教義深入人心,我們獲得一些經驗,並且認識增長。 我們真的需要這種積極的潛力。

但就在一瞬間 憤怒 我們可以摧毀很多這種積極的潛力。 當我們非常努力地修行然後生氣時,就像用吸塵器吸地板,然後讓腳上沾滿泥巴的孩子來玩。 這 憤怒 與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一切背道而馳。

憤怒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負面印記

通過生氣並允許 憤怒 為了成長而不是製服它,我們在腦海中留下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印記,以至於在我們的下一生中,我們再次擁有這種脾氣暴躁、暴躁、對人猛烈抨擊的強烈習慣。

任何一種 憤怒 應該直接抵消。 如果我們養成了這個習慣,那麼我們不僅在今生,而且在未來的生活中都會繼續這樣做。 有些孩子很難取悅。 他們總是吵架。 其他孩子很隨和,沒有什麼會困擾他們。 顯示誰培養了 憤怒 誰在前世培養了耐心。

如果我們意識到我們目前的很多習慣 憤怒 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為我們前世沒有修持忍辱,或者修持得不夠,那麼可能會給我們一些能量來抵消它。 尤其是當我們認識到我們現在擁有寶貴的人生可以與我們一起工作時 憤怒. 那麼至少在來世,我們不會一次又一次地處於同樣的功能失調的行為模式中。

我認為,這就是做人的美妙之處——我們有機會審視自己並打掃房間。 尤其是當我們現在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並且有機會在某種程度上掌控自己的條件時。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沒有那麼多選擇; 我們知道的不多。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的製約。

但是,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可以停下來看看讓我們生氣的情況,問問自己是否有理由生氣,我們的想法是什麼,然後做一些工作。 我們不會以某種永遠“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的方式來行動或做出反應,而是仔細審視一種情況。

在我們的文化中,不僅 憤怒 針對其他人,但很多 憤怒 也是針對我們自己的。 這是因為在孩提時代,我們有時被教導說生別人的氣可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我們做的是,我們認為:“好吧,如果我不能怪他們,那我就得怪我自己。” 所以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自我憤怒 或自我厭惡。 同樣的解藥也適用於此。 我們現在是成年人了。 我們不需要一直這樣做。 我們真的需要看看情況並檢查發生了什麼。

憤怒破壞人際關係

當我們生氣時,它會破壞我們的關係。 這讓其他人很難對我們友善。 這很有趣,因為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快樂。 這就是我們生氣時想要表達的意思,即“我想要快樂”。

但隨後我們的行為方式讓其他人不信任或不喜歡我們,因此 憤怒,儘管它是出於對幸福的渴望,但實際上卻帶來了完全相反的結果。 沒有人喜歡生氣的人、脾氣暴躁的人或尖叫、吼叫和責備的人。

也別以為 憤怒 只是通過尖叫、大喊和責備來表現出來。 我們的很多 憤怒 通過退出情況來顯示。 我們只好撤了。 我們關閉了。 我們不會說話。 我們不會交流。 我們把 憤怒 在。它變成抑鬱症或者變成自我厭惡。

導致我們退縮或非常被動的心與我們表現出來時的心是一樣的。 憤怒 是內在的情緒,有了它我們可以採取被動或積極的行動。 這些行為都沒有帶來我們想要的幸福狀態,儘管我們認為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正在努力使自己進入幸福狀態。

無論我們是退縮和封閉,還是我們猛烈抨擊和反擊,這些行為中的任何一種都不會讓我們喜歡其他人。 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因為我們肯定不會喜歡那樣的人。 所以 憤怒 不會帶來我們這一生想要的結果。

憤怒帶來傷害

此外,通過我們所說的和我們所做的,以及我們制定的關於如何報復和如何阻止某人傷害我們的所有計劃——通過所有的口頭、身體和心理行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因此,在未來的一生中,我們會發現自己處於更多的問題境地,因為其他人正在傷害我們。

這是要記住的事情。 只要我們有 憤怒 在我們裡面,我們會有敵人,我們會有人傷害我們。 首先,我們將其他人概念化為敵人和有害的。 此外,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會傷害他人。 這會產生負 因果報應 這導致我們處於受到他人威脅和傷害的境地。

憤怒製造恐懼並遮蔽頭腦

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會給其他人帶來很多恐懼。 通過我們的言行,我們讓其他人感到恐懼。 它為我們自己創造了業力因,讓我們在來世經歷很多恐懼。 這是非常有趣的思考。 在這一生中,當我們感到恐懼、懷疑或不安全時,最好認識到其中很多是前世以憤怒的方式行事的結果。

像這樣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獲得一些能量來與 憤怒 而不是填充它或表達它。 我們看到 憤怒 不會在今生和來世帶來快樂。 它只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增加越來越多的障礙。

要想成佛,就要淨化負面的東西 因果報應 和所有的苦難1 在我們的腦海裡。 當我們生氣或表現不佳時 憤怒,我們所做的恰恰相反——我們把更多的垃圾放在我們心的清光本性之上,使我們更難觸及我們的 自然,我們更難培養慈心。

它成為道路上的一個超級大障礙。 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當我們生氣時,與其生對方的氣,不如認識到生氣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 憤怒 那正在傷害我們。 對方不送我們下界。 我們自己的 憤怒 做。 另一個人不會遮蔽我們的思想。 我們自己的 憤怒 一樣。

我曾經住在意大利的一個佛法中心,我和這個意大利人一起工作。 我們相處得不是很好,我記得當時在想:“他讓我製造了很多負面情緒 因果報應! 我造成這種負面影響都是他的錯 因果報應. 他為什麼不停下來對我好一點呢!” 然後我意識到:“不,不是他讓我製造負面情緒 因果報應. 這是我自己的 憤怒 就是這樣。 我必須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雖然我仍然認為這是他的錯!)[笑聲]

反思憤怒的壞處

對這種方式的缺點做一些反思 憤怒,從我們的生活中舉出許多關於它的例子,以便我們確信它的缺點 憤怒. 確信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不相信的缺點 憤怒,那麼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美好。 我們會認為我們是對的,並且我們準確地看到了情況,所以我們回到了我們開始的地方。

憤怒有好處嗎?

這很有趣。 當我談論我時最不高興的人 憤怒 它的優勢,首先是心理治療師,其次是調解員。 當我談論人際交往和人類和諧的缺點時,這兩個職業最令人沮喪 憤怒.

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但是 憤怒 很好! 它告訴我什麼時候出了問題。 如果我不生氣,我就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 我的問題是:“如果你知道有什麼不對勁,為什麼還要為此生氣呢?” 或者“是 憤怒 唯一能讓我們知道事情不對勁的情緒?”

Is 憤怒 當出現糟糕的情況時,唯一能讓我們改變的事情是什麼? 同情心呢? 智慧呢? 什麼叫明目張膽?

我不認為我們可以這麼說 憤怒 很棒,因為它讓我們知道出了什麼問題,因為很多時候,它是如此主觀。 如果我們的朋友做了一種行為,而我們不喜歡的人做了完全相同的行為,那麼當我們的朋友這樣做時,我們會喜歡他們,但當他們這樣做時,我們會不喜歡另一個人。 當我們不喜歡的人這樣做時,我們會說:“好吧,我生他的氣了,這讓我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 但是當我們的朋友做同樣的事情時,我們不會眨眼。 完全沒問題。 所以不是那樣 憤怒 讓我們知道出了點問題。 只是在那一刻,我們的頭腦非常主觀和判斷。

心理治療師和調解員說的另一件事是 憤怒 對糾正社會不公非常重要。 那沒有 憤怒,我們就不會有民權運動。 沒有 憤怒,我們不會反對虐待兒童。 但是,我們是否需要憤怒才能糾正社會不公? 這是唯一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動機嗎? 我不這麼認為。

我認為同情心是在惡劣情況下帶來改變和乾預的更強大的動力。 為什麼? 因為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清晰地思考。 我們不會藉此機會思考我們是否溝通良好。 因此,當我們看到存在不公正現象並對此感到憤怒時,我們為消除這種不公正現象而採取的行動往往會導致更多的衝突。 所以,我不認為 憤怒 是解決社會不公的辦法。

當我在七十年代抗議越南問題時,我真的看到了這一點。 我們都在那裡抗議派兵殺人。 然後有一次,一名抗議者拿起一塊磚頭開始扔,我說:“等一下!” 那時候我很清楚,如果你有那種心,那麼你的心和你抗議的人的心是完全一樣的。 這一邊的人可能是和平主義者,但通過對另一邊的侵略,雙方都陷入了“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的境地。

同樣,對伐木者生氣的環保主義者或對 KKK 生氣的人——憤怒 以社會正義和製止不良做法的名義——我認為它們使敵意和衝突長期存在,而不是解決它。 現在我不是說什麼都不做。 如果有人在傷害別人,我們肯定需要干預,但我們是以慈悲的態度干預的。 它不一定是一個生氣的人。

請花點時間想想是否 憤怒 對你自己的生活有益與否。 當我們能夠對 憤怒 通過審視我們的生活,然後放手變得容易得多 憤怒.

但是當我們還沒有被說服時,那麼當 憤怒 來了,我們通常認為:“憤怒 很好,因為我在保護自己。 我在保護我的利益。 這是一種很好的動力,一種很好的感覺,我有這樣的感覺是對的,因為如果我不生氣,所有這些人都會踩到我身上! 我必須阻止他們踩到我身上。 這是一個充滿敵意、骯髒的世界; 我要保護自己!”

我們的慈愛在哪裡? 哪兒是 菩提心? 看看當我們開始那樣思考時,我們就會陷入那種心態。

憤怒的解藥

現在,有三種不同的忍耐。 一是忍耐不還手。 這是指我剛才描述的情況——有人傷害我們。 第二個是忍受不愉快經歷的耐心或對不愉快經歷的寬容。 三是修法的忍辱。

當我們面對來自其他人的敵意和有問題的情況時,教會了我們可以使用的許多不同的技巧。 這些技巧的美妙之處在於,與其對自己說:“我不應該生氣”(這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它只會讓我們因為沒有那種感覺而感覺更糟),我們有辦法改造 憤怒 變成不同的東西。

“鼻子和角”技術

當我們面對批評時,第一種技巧非常有用,因為批評,我認為,是我們最生氣的事情之一。 我們非常執著於別人的讚揚和認可,以及他們對我們的好感,所以當我們受到批評時, 憤怒 很容易出現。 我稱之為“鼻子和角”技術。

這個想法是,當有人批評我們時,我們會想:“好吧,忘掉他們說話的語氣和所有其他東西。 他們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犯了這個錯誤嗎? 這個動作是我做的嗎?”

如果我們觀察並發現:“是的,我確實這樣做了!”,那麼這類似於有人告訴你你臉上有鼻子。 我們不會為此生氣,因為它就在那裡,這是事實,每個人都看到了,所以為什么生氣呢?

同樣,如果我們犯了錯誤而有人看到了,為什麼我們需要如此防禦呢? 就像有人過來說,“嗨,你臉上有鼻子!” 你不能這樣[用手摀住你的鼻子]。 我們不得不承認……

[因更換磁帶而丟失的教義]

練習改變我們看待情況的方式

[因更換磁帶而丟失的教義]

…在我們的 冥想,我們應用這種新的方式來看待以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情況,並以這種方式改變我們對它的態度。 這讓我們練習改變對我們實際經歷過的情況的態度,以便將來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時,我們對如何處理它有一些訓練。

實事求是

尊者喜歡這個。 當他教這個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 他說:“好吧,問問自己,'我能做點什麼嗎?'” 有些情況會發生。 你受不了。 這是一場災難。 一切都在分崩離析。 問問自己:“我能做點什麼嗎?” 如果答案是“是”,那為什么生氣呢? 如果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改變它,那么生氣是沒有用的。 反之,如果我們查了查,卻無能為力,那生氣又有什麼用呢? 它什麼都不做。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非常困難。 想想就很好。 當你坐在那裡遇到交通擁堵,快要發瘋時,想想:“我能做點什麼嗎? 如果可以的話,那就去做吧——在另一條街上關掉。 如果做不到,那生氣有什麼用? 不管我生氣不生氣,我反正都要在這堵車裡坐著,還不如高枕無憂。”

如果你是一個憂慮者,這個技巧也非常有用。 如果你有很多焦慮和擔心,那麼想想,“這是我能做些什麼的情況嗎?” 如果是這樣,請做點什麼,那麼您就不必擔心了。 如果你檢查:“我對此無能為力”,那又何必擔心呢? 擔心有什麼用? 向我們自己提出這些問題而不是僅僅表現出我們習慣性的擔憂或習慣性的行為是非常有效的 憤怒.

看看我們是如何參與進來的

另一種技巧是看看我們是如何捲入這種情況的。 這個有兩個部分。 首先,查看原因和 條件 這種生活讓我們陷入瞭如此令人不安的境地。 二、看成因和 條件 在前世讓我們陷入這種境地。 現在,這是治療師剛剛怒斥的技術之一,因為他們說:“你在責怪受害者! 你是在告訴受害者問問自己,他們是如何陷入這種境地的,告訴他們這是他們的錯!”

不責怪受害者

這根本不是我們要說的。 我們不是在責怪受害者。 我們正在做的是,當我們處於受到傷害的境地時,我們不會為此生氣,而是試著看看我們是如何讓自己陷入那種境地的。 因為這可能會幫助我們了解如何在未來避免讓自己陷入同樣的境地。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得到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壞人。 如果一個女人嘮叨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把她打得稀巴爛,那麼丈夫打她並不是女人的錯。 他必須處理他的 憤怒 和他的攻擊性,但她必須應對她的嘮叨。

認識到這一點很有幫助:“哦,是的,當我以某種方式對某人行事時,我會激怒他們。 然後他們生我的氣,還傷害我。”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得的 憤怒 以及傷害,作為受害者,我們受到指責。 只是看看我們做了什麼。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行為,有時當有人傷害我們時,我們會覺得:“誰? 我? 我做了什麼? 我只是一個小老頭,我在管自己的事,這個可怕的人對我來說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令人髮指的討厭。”

我不了解你,但我發現,如果我仔細觀察這一生的情況和情況的演變,我常常會以非常微妙的方式表現出很多敵意。 我的意思是有時有人從左外野擊中我們,我們在想:“嗯? 我不知道那裡有問題。” 但有時如果我們看,可能就像他們說的那樣,我們下意識地按下了別人的按鈕。

我會說有時它是非常有意識的,但我們沒有意識到它。 我們做的事情我們知道只會惹惱那個人,或者我們對那個人的行為不是很好,但我們從外面看好像一切都很好,然後我們說:“為什麼你這麼不高興嗎? 你為什麼對我這么生氣?”

有時,出於 附件,我們讓自己陷入受到傷害的境地。 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什麼在很多打妻案件中,女方還要繼續留在男方身邊? 因為有很多 附件,無論是對他還是對職位,對財務安全,對她的形象,對許多不同的事情。

附件 使人處於相當有害的境地。 同樣,我們不是在責怪受害者。 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我們正在研究我們在其中的份額。 我們是如何發現自己處於這種情況的? 我們是如何與這個人建立這種關係的,其動態是這樣的?

這不是試圖責怪自己,而是責怪對方。 事實上,我認為所有的責備都應該被拋到九霄雲外。 這不是一個問題:“如果我不能責怪對方,因為那時我會生他們的氣,那麼我就會責怪自己,對自己生氣。” 不是這個。 這不是一個健康的方式來看待它。

其他人確實做了某些他們有責任的事情,但我們有某些態度表現在我們的行為中,這是我們的責任。 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如果情況是緣起,那麼如果你改變其中一個相關因素,整個動力就會改變。 即使對方並沒有對我們造成更多的傷害,我們仍然可以看看我們在那種情況下是如何發現自己的,也許可以改變它,這樣我們將來就不會處於那種情況。

責怪童年無濟於事

[回應聽眾] 首先,我並不是將此描述為我們與其他人一起使用的技術。 我並不是說這是一種你去告訴被丈夫毆打的人的技巧。 當我們感到自己被利用時,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技巧,並在自己的腦海中審視是什麼讓我們陷入這種境地。 “我怎麼還在? 是什麼吸引了我,為什麼我還在那裡?” 它們是我們自己頭腦中使用的技巧。

我並不是要簡化打妻事件的複雜性。 我承認這很複雜,但即使你把事情追溯到童年,你也能看到 附件. 而且,我認為我們不能責怪童年。 童年就是童年。 問題不在於童年。 問題是思維模式,我們對事件的反應情緒模式。

這有道理嗎? 我認為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我們的童年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的罪魁禍首,並且認為:“我必須記住我童年發生的一切並重溫它。” 我不同意。 我的老師都沒有說過要擺脫你的 憤怒,去回憶童年發生的一切。 也沒有 擺脫了他的 憤怒 並成為一個完全開悟的人。

我不是否定童年有傷害和事情,但也有我們成年後發生的傷害。 我的意思是這是輪迴。 無論我們做什麼,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傷害始終存在。

要做的是看看我們的反應模式,這樣我們就不會延續它們。 當我們看到某些模式得到培養時,與其責怪處於這種情況的人,不如審視我們的模式,並認識到這種心理態度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態度。 否則,我們終其一生都會這樣想:“我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憤怒 因為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不讓我生氣。 所以我無法處理我的整個問題 憤怒 是我父母的錯。”

如果我們這樣想,我們將永遠無法處理我們的問題 憤怒,因為我們把責任放在了自己之外。 我們正在使自己成為受害者。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給自己任何權力,因為我們在說問題是由於其他人的所作所為造成的。 首先,既然是別人負責,我們無法控制他們的所作所為,我們也無法改變。 其次,因為這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我們絕對無法改變。 所以這種態度導致了某種死胡同。

所以,我認為這真的是審視我們自己的模式的事情。 我認為這種責備其他人的習慣正在使我們整個社會變得神經質。 每個人都在四處說,“這是這個人的錯。 是那個人的錯。” “這是政府的錯。” “這是官僚的錯。” “這是我父母的錯。” “這是我丈夫的錯。” 然後我們因此非常不開心。

我們應該看看我們自己的行為模式,看看那裡發生了什麼。 的確,某些模式確實是在童年時期培養出來的,但這不是我們父母的錯。 我們前世有這些相,當時我們什麼都不做,所以這一世也很容易出現。

這並不是要否認我們受到的製約。 我們確實受到環境的製約,但我們不能說一切都是環境造成的。 我真正反對的是這種責備的習慣。 當出現問題時,我們為什麼要責怪任何人? 為什麼看不出來是緣起呢? 環境促成了它。 我過去的習慣也是如此。 所有這些不同的事情都在發生。 它是緣起的。 有些事情我可以控制,有些我不能。 與其做出判斷和責備,不如看看我們可以控制哪些因素,我們在哪些方面負有責任,然後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聽眾: [聽不清]

尊者圖登卓龍(VTC): 我並不是說這個女人故意嘮叨這個男人來刺激他的按鈕。 但問題是,如果我們在嘮叨某人,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那樣做? 或者,如果我們要打人,我們為什麼要那樣做? 我們試圖擺脫這種情況是什麼? 我們是什麼 執著 到這裡? 所以我們並不是直接計劃讓自己陷入那種境地。 只是有時我們執著於某事或我們想要某種結果,但我們完全不善巧地實現它。 所以我們最終只會使用帶來相反結果的行為。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例如,如果您檢查家庭動態,請查看我們與父母的關係。 我們總是說他們知道如何按我們的按鈕。 但我們也知道如何按下他們的按鈕。 我們可能會做各種有趣的小事,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沒問題,但這會激怒他們或讓他們生氣。 我們中的一部分人知道這是我們在某種情況下發揮力量的方式。 所以我們需要檢查:“當我這樣做時,我從中得到了什麼? 當我做出這種行為時,我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現在,回到解釋該技術。 看看我們這一生是怎麼落到現在這個境地的,再過一世來看一下,看看是什麼因緣讓自己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無能為力的境地? 嗯,按理說,前世我大概是居高臨下,奪人家的權勢,濫用人家。 所以現在我發現自己處於這種情況。”

再一次,與其攻擊情況和其他人,不如認識到我現在處於這種情況是因為我過去所做的負面行為。 同樣,這並不是在責怪受害者。 這不是責備我們自己,而只是認識到當我們做出有害行為時,我們創造了原因並 條件 讓我們自己有一定的經驗。

因果是無誤的。 如果你種下蘋果種子,你會得到蘋果,而不是桃子。 與其自責,不如說:“好吧。 這是由於我自己過去的令人討厭的行為。 如果我希望將來再次避免這種情況,那麼我現在必須清理我的行為,確保我不會延續同樣的行為,為自己製造越來越多的原因,讓我有這種經歷。”

我會給你一個我如何使用它的例子。 有一種情況讓我很痛苦。 我似乎總是很難見到我的老師。 通常,我無法隨心所欲地看到它們。 前陣子在達蘭薩拉時,我想見見我的一位老師。 我試圖與他預約,但未能如約而至。 當我得到一個時,他病了,我病了,我們沒有。 當我去說再見時,沒有時間這樣做。 而我正要回到西方,所以我只是覺得:“為什麼這總是發生在我身上? 我不能見我的老師,也不能和他說話。 還有那個擋我路的蠢貨……”

然後它只是在某一時刻擊中了我:“啊! 我敢打賭,我前世的所作所為和那個“笨蛋”一樣。 我跟你打賭,我干涉了人們與他們老師的關係,做了我的小嫉妒保護之旅,現在我正在自取其果。”

就在我這麼想的時候, 憤怒,不安消失了。 就像,“好吧。 這是我自己行動的結果。 我在抱怨什麼? 現在的問題是,我將來會怎樣? 我要製造更多負面情緒嗎 因果報應 通過生氣或進行這些嫉妒之旅,還是我只是要清理我的行為?”

同樣,在這種審視業力原因的做法中,我們並不是在責怪受害者。 相反,我們正在審視我們自己在前世可能做出的導致自己陷入這些麻煩境地的行為。

現在人們不喜歡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這意味著我們過去可能對其他人表現得很糟糕,而且我們喜歡認為自己是好人。 但是我們如何淨化消極的 因果報應 如果我們沒有某種願意承認自己令人討厭的潛力的謙遜? 如果我們想:“哦,我太棒了。 我永遠不能那樣做,”帶著那種驕傲,我們怎麼能在靈性上取得任何進步,認為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比其他人高一等呢?

同樣,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認為自己是蠕蟲,我們是低等的,但這只是承認我們自己有時有可能成為白痴。 [笑聲]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堅實的、具體的白痴,而只是承認這種潛力。 這是潛力。 就這樣。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這很有幫助,因為與其說:“看看所有這些人。 他們正在做所有這些有罪、邪惡、可怕的行為。 看看薩達姆侯賽因在做什麼。 看看阿道夫希特勒在做什麼! 除了我? 我永遠不會傷害任何人! 為什麼世界對我如此可怕?” 這裡面有很多驕傲和否認,我們必須承認:“嗯,實際上,如果你讓我處於那種情況,我可能會像阿道夫希特勒一樣行事。 你把我放在一個特殊的情況下,我可能會打敗別人。”

對我來說,這就是洛杉磯騷亂的全部教訓。 我可以看著試驗中的所有不同的人說:“哦,是的,如果我像他們一樣長大,我可能會做他們做的事。” 真正承認我們內在的潛力。 如果我們有這種潛力,那麼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處於人們對我們不友善的境地,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即使我們看看我們這一生對其他人所做的事情,我們也會因為某些事情而受到批評和責備,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我們當中誰沒有批評過別人?

當我們開始以這種方式看待它時,那麼,而不是把它全部傾倒在別人身上:“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 這是一個不公平的地方。 為什麼每個人都有好東西,而我卻什麼都討厭?” 我們說,“我要看看我過去可能做的什麼樣的行為導致了這個結果。 我要清理我的行為,我不會讓我的心在無明的影響下, 憤怒附件. 我不會讓我的 身體, 言語和思想造成這種消極 因果報應


  1. “苦惱”是土登秋卓尊者現在用來代替“令人不安的態度”的翻譯。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