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影響深遠的六種態度

它們如何相互補充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六種影響深遠的態度概述

  • 是什麼讓這些態度“影響深遠”
  • 大乘性情
  • XNUMX 深遠的態度
  • 六種態度的必要性和作用
  • 六種態度如何實現我們自己和他人的目的

LR 091:六完美01(下載)

為寶貴的人類重生創造事業

  • 渴望寶貴生命的動機
  • 寶貴的人命與人命的區別
  • 六種態度如何幫助我們獲得寶貴的生命

LR 091:六完美02(下載)

XNUMX 深遠的態度 是我們所從事的六種修行,因為我們想為他人的利益而證悟。 首先,我們產生了獲得啟蒙的利他意圖。 那麼,為了能夠實現它,能夠淨化我們的心,培養我們的功德,按照經道,這是我們必須做的六件事。

在梵文中,這個詞是六 波羅蜜多——有時也譯為六度。 我不認為“完美”是一個很好的翻譯,因為在英語中,“完美”是一個很粘的詞。 無論如何,我們有如此完美的情結,我認為最好只說六個“深遠的態度

是什麼讓這些態度“影響深遠”

這些態度影響深遠,因為:

  • 它們涵蓋了我們為之服務的範圍內的所有眾生
  • 為了利益所有這些眾生,我們有著深遠的動機,無論他們如何行動,無論他們是否咬你的腳趾。 [笑聲]

所有這六個 深遠的態度 是獲得啟蒙所必需的。 如果我們錯過其中一個,那麼,我們就會錯過一大塊。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討論這六種情況。 在我開始單獨討論它們之前,我將大致談談它們以及它們如何組合在一起。

證悟道包括道的方法方面和道的智慧方面。 道的方法方面是所有出於利他的意圖而為利益眾生而獲得覺悟的行為,當這種意圖真正了知時,出現在心中。 道的智慧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六個中的前五個 深遠的態度 被認為是方法方面的一部分:

  1. 慷慨
  2. 倫理
  3. 忍耐
  4. 熱情執著
  5. 濃度

道的智慧面是第六 深遠的態度是, 深遠的態度 的智慧。

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查看 深遠的態度 也。 一種方式是說我們練習前三個——慷慨、道德和耐心——是為了他人的目的,以實現他們的目的。 我們練習接下來的三個——熱心的毅力、專注和智慧——來完成我們自己的目標。

實現他人的目的是指能夠直接利益他人。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有所謂的色身或形式 身體. 成就自己的目的,就是證悟,證悟法身。 法身類似於心 . 當我們成佛時,我們需要一個 的頭腦和一個 的物理形態,a 的物理形式不像我們的物理形式,而是 身體 由光和以多種不同形式顯化的能力組成。

大乘性情

當我們談論六 深遠的態度,修行的基礎是大乘性情已經覺醒的人。 什麼是大乘性情? “大乘”指的是廣大的修行工具,就我們的動機而言,就它所包含的眾生數量而言,就我們所追求的目標而言,它是巨大的。 因此,基礎是具有利他意圖的人,為了他人的利益而獲得啟蒙,那裡已經被喚醒。

我們可能沒有自發的 菩提心,但至少有一些火花,一些興趣。 佛經中,多有提到大乘性情的覺醒。 這很重要,因為當你想到我們的生活時,你聽過關於 菩提心 並有一些 心願 朝著那個方向,與你聽到教義之前的時間相比 菩提心 在您甚至不知道的地方,您可以看到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我們還沒有實現 菩提心 然而,只要知道它的存在,知道它是一種可能性,懷著欽佩之情,在我們心中喚醒我們想要變得如此無私,擁有那種慈愛,這就是思想上的巨大變化。 所以,我們說大乘性情已經覺醒了。

然後依靠老師,接受大乘經典的廣泛教法,連同 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我們試著練習這六個 深遠的態度 達到啟蒙。 所以做這六件事的基礎是有人欣賞或實現 菩提心.

影響深遠的六種態度

  1. 慷慨
  2. 之間有區別 深遠的態度 慷慨和定期的老慷慨。 普通的老慷慨,每個人都有——幾乎。 你給某人一些東西。 那是老生常談的慷慨。 是德行。 但它不同於 深遠的態度 慷慨大方 菩提心. 由於動機的基礎,行動有很大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我們必須記住這裡動機的重要性。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它。

    第一 深遠的態度,慷慨,是基於願意給予和想要給予的善意的身體或言語行為。 慷慨並不是放棄你擁有的一切。 慷慨並不能滿足其他人的願望,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慷慨是我們基於給予的願望而採取的身體和言語行為。

  3. 倫理
  4. 道德是對七種破壞行為的克制 身體 語和心的三種破壞行為。 這是不傷害他人的願望,從而使我們的道德行為合二為一。

  5. 忍耐
  6. 耐心是當我們面臨困難、痛苦或來自他人的傷害時保持不受干擾的能力。 耐心不僅僅是壓制你的 憤怒 並在你的臉上掛上一個塑料的微笑。 相反,耐心是不受干擾的頭腦,無論你周圍的地獄是否正在破裂。 就是這種心態。

  7. 熱情的毅力(快樂的努力)
  8. 熱情的毅力有時被翻譯為快樂的努力。 不知道你喜歡哪個翻譯。 我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它樂於實現自己和他人的目的。 換句話說,樂於做有建設性、有美德的事情。

    這是一顆樂於為自己和他人服務的心。 不是頭腦為自己和他人服務,因為我們感到內疚和義務等等。 但在服務中享受樂趣的是頭腦。

  9. 濃度
  10. 專注力是保持固定在一個積極的焦點對像上而不會分心的能力。 引導我們的思想朝向建設性或美德對象的能力,並能夠隨意將我們的思想保持在那裡,而不會讓思想分心,或入睡,或以某種方式發瘋。 一個非常壓抑的心。 不是我們的思想控制我們,而是思想非常靈活。

  11. 智慧
  12. 深遠的態度 智慧的本質是準確區分世俗真理和究竟真理的能力——事物存在的世俗方式以及它們存在的更深或究竟的本質。

    智慧也是區分修行什麼和放棄什麼的能力,換句話說,什麼是對證悟有益的,什麼是破壞性的。

    這就是每個人的本質 深遠的態度. 我已經對所有這些進行了快速定義,以便為您提供簡要概述。

六種態度的必要性和作用

我們也可以談談這六種態度中每一種態度的必要性和作用。

慷慨

為了成就他人的福祉,換句話說,帶領他們走上啟蒙之路,我們需要慷慨。 我們需要能夠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物質必需品、教義和保護。 否則,很難帶領眾生證悟。 因此,為了實現他們的目的,為了實現他們的福利,慷慨是必要的。

倫理

同樣為了實現他們的福利,我們需要停止傷害他們。 這很簡單,不是嗎? 開始幫助某人的第一種方法是停止傷害他或她。

忍耐

我們需要耐心來成就他人的福祉,就是當其他眾生表現不佳時,我們需要耐心。 如果我們試圖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但當他們沒有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時,我們會變得憤怒和不安,那麼為他們的利益和服務就變得非常困難。

我們需要難以置信的耐心才能放手,而不是堅持人們所做的所有愚蠢的事情。 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行為,就會知道我們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情。 就像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有耐心一樣,我們會轉過身來,把耐心擴展到他們身上。

熱情的毅力(快樂的努力)

我們也需要快樂的努力才能不斷地幫助他們。 為了他人的福祉而工作,為他們服務,我們需要有這種可以持續不斷的快樂。 因為要真正做出改變,真正幫助人們,這不是一次性的。

堅持不懈並持續提供服務是真正的承諾。 我們甚至可以在常規幫助職業中看到這一點——無論你是從事社會工作、醫學還是治療等。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我們需要那種快樂的努力才能真正做出改變。

濃度

我們也需要專注,因為我們需要發展不同的精神力量,以便能夠更好地為他人服務。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有神通可以知道人的過去,我們可以告訴我們過去的因果關係,那麼我們就更容易知道如何引導人了。 我們將知道與人們有因果關係的老師是誰,以及如何引導他們。

如果我們有能夠理解人們的想法和性情的通靈能力,那麼引導他們就變得容易多了。 當我們知道他們的興趣是什麼、他們的個性是什麼時,就更容易提供適合他們的練習。

在佛教中,我們確實有發展神通的做法,但總是在使用神通來利益眾生的背景下。 不是為了大張旗鼓,也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賺大錢。

智慧

我們需要 深遠的態度 智慧來成就他人的福祉,因為我們需要智慧才能教導他們。 我們需要知道教他們什麼。 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世俗實相,什麼是究竟實相,因為正是這種教法會幫助他人去除他們的煩惱。

在我們教它之前,我們必須自己理解它。 我們必須能夠教他們在修行的道路上要修什麼,修什麼樣的業,捨棄什麼樣的業,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與幸福是矛盾的。 為了將這一點教給他人,我們自己必須在這些事情上保持智慧。

六種態度如何實現我們自己和他人的目的

我們也可以談談使用六 深遠的態度 實現他人的目的和實現我們自己的目的。 就像我之前說的,前三個實現別人的目的,後三個實現我們自己的目的。 當我們談論“我們的”目的和“他人的”目的時,並不是說前三個只利他不利自己。 並不是說最後三個只對我有利,對別人不利。 這只是強調的問題。

前三個 深遠的態度 慷慨、道德和耐心都是為了實現他人的目的。 他們之間有一種有趣的關係。

慷慨

通過慷慨,我們努力使他人快樂。 我們嘗試給他們想要的東西。 我們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我們讓他們快樂。 此外,它成為一種善巧的方法,使他人對佛法感興趣,因為如果我們給予人們東西,他們就會喜歡我們。 然後他們可能會對我們感興趣的事物感興趣,比如佛法。 因此,它成為一種使人們思考的巧妙方法。 因此,慷慨是我們努力實現他人目標的一種方式。

倫理

現在,在修行布施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停止傷害他們。 如果我們一直給別人東西,我們很慷慨,但第二天又轉身誹謗或批評或毆打他們,那麼我們慷慨所散發出的所有良好能量都是完全矛盾的。 這不符合他們的目的。 這讓他們遭受更多痛苦,並且根本不會讓他們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感興趣。

不道德並不是吸引其他眾生對佛法感興趣的方式,因為他們傾向於說:“哦,那個人真的很糟糕。 無論他們喜歡什麼,我都想去 180 度。”

我覺得這很有趣,因為我們經常認為道德是我們為避免下層投生和為上層投生創造原因而做的事情。 或者我們認為它不會傷害他人,或者類似的事情。

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開始考慮如何引導其他眾生,如果我們想以積極的方式影響他人,那麼道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樣我們就不會破壞一切。

此外,如果我們表現得很好,那麼其他人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他們也會很感興趣。 如果他們看到我們在工作,而其他人在工作中捲入了某種陰暗的事情,或者辦公室裡的其他人都在閒聊,但我們遠離,那麼他們可能會對我們產生一些信任,並可能會變得感興趣在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中。

忍耐

當我們在實踐慷慨和道德時,我們也需要耐心。 如果我們對其他人很慷慨,但他們轉身傷害我們,情況尤其如此。 如果我們缺乏耐心,那我們該怎麼辦? 作為回報,我們會傷害他們。 耐心是實現他人目標的基本品質,因為它支持我們的慷慨實踐,這樣我們就不會後悔慷慨。

經常發生的一件事是我們非常慷慨,但另一個人轉身對我們表現得像個混蛋,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感到遺憾。 “為什麼我對那個人如此慷慨? 我為什麼要保護他們? 他們轉身。 他們背叛了我的信任。” 所以我們會生氣和怨恨作為回報。 這破壞了我們所做的布施,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積極行為感到非常遺憾。 然後,當然,我們下定決心,以後不再幫助那個人,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慷慨。

如果我們缺乏耐心,那真的會破壞布施的修行。 我們需要培養耐心,因為很多時候,人們不會以善報恩。 他們以其他方式償還。 當然,當這種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會覺得我們是唯一遇到過這種情況的人。 但是如果你讀了經文,你會發現這從遠古時代就一直在發生。

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也對其他曾經對我們友善的人做出過這種行為。 這就是現實,所以如果我們能對它培養一些耐心,那麼它會幫助我們完成別人的目的。 此外,如果我們能夠耐心等待,那麼當我們慷慨後他們對我們表現不佳時,我們就不會對他們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這就是前三種態度——慷慨、道德和耐心——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方式。 他們之間有一個有趣的相互作用。 我認為思考這類事情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傾向於將事物視為單獨的、孤立的單元——這裡有慷慨,這裡有道德,這裡有耐心; 這個這里和那個那裡。

但是當你聽到這種教導時,你會看到,布施和道德融為一體,它們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耐心也在那裡,這是必要的。 然後你需要努力,快樂的努力才能做到這一點。 所以你開始看到實踐之間的相互關係。 我認為這很重要,這樣我們的思想就不會變得過於封閉和方正。

考慮到這與你的生活和發生的不同事情的關係是很有趣的。

聽眾: 我們如何奉獻從慷慨行為中積累的積極潛力?

尊者圖登卓龍(VTC): 這與我們在佛法教義結束時所做的奉獻是一樣的。 在任何一種善行結束時,無論是布施還是其他行為,都要發揮積極的潛力,並將其主要用於開悟自己和他人。 也為了我們上師的長壽,以及佛法在世間和我們心中的清淨存在而迴向。 你需要一些時間,想像向其他眾生髮送正能量,讓它以這種方式成熟。

奉獻精神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慷慨、道德或耐心,但我們沒有奉獻積累的積極潛力,那麼以後如果我們產生 錯誤的看法 或者生氣,我們燃燒了我們積累的正能量。 但是,如果我們把它奉獻出來,就像把它放在銀行里一樣。 我們在這裡“財務上”都很聰明,[笑聲]我們不想浪費任何東西,所以奉獻精神非常重要。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你也可以隨喜別人的正能量,加上你積攢的正能量,然後把它全部想像成光,照亮一切眾生。 因此,我們不僅僅是在奉獻自己的積極潛力。 奉獻他人的東西也很好,因為那樣就變成了歡喜的練習。 我們不會嫉妒其他比我們表現更好的人並與他們競爭,而是專注於所有這些人都在做善事是多麼美妙,我們將所有這些都奉獻給了他們。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這就是為什麼我更喜歡翻譯“積極潛力”而不是“優點”。 當我們翻譯藏語時 索南 as 優點,我們怎麼看? 我們想到小金星,“我有八十四顆金星!” 我總是喜歡講這方面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新加坡的時候,一個男人過來想念經。 我花了一個小時教他 六字真言 以及如何念誦和觀想。

在會議結束時,我說:“現在讓我們將我們的積極潛力奉獻給他人的啟蒙。” 他看著我說:“我不想奉獻,因為我沒有太多。” [笑聲] 很甜蜜,因為他真的很擔心,擔心如果他放棄了自己的積極潛力,他會怎麼樣? 他簡直太可愛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點。 我不得不提醒他,這並不是說你放棄了它,然後你就不再體驗它的結果了。 你不會因為奉獻而失去任何東西。 相反,我們正在從中受益。

智慧

然後,為了實現我們自己的目的(達到一個 ,要消除我們所有的缺陷並發展我們的所有品質,以獲得啟蒙和解脫)我們絕對需要智慧。 智慧就像一把劍,可以斬斷無明的根源。 既然無明是所有問題的根源,那麼將我們的心轉化為 的心思。

濃度

但要培養正確的智慧,我們需要專注。 我們需要能夠控制我們的思想。 我們需要能夠專注於這種智慧的對象,而不是讓我們的思想帶著它的幻想跑遍輪迴。 如果我們需要智慧來證悟,那麼我們需要支持智慧的定力。

熱情執著

為了培養定力,我們需要克服懶惰,所以我們需要熱情的毅力。 它是針對所有不同類型的懶惰的特定解毒劑,我們將在後面的課程中介紹。

所以這是另一種思考這六個的方式 深遠的態度,前三個如何實現別人的目的,後三個如何實現我們自己的目的。

以六種態度創造寶貴的人類輪迴因

渴望寶貴生命的動機

然後,換一種方式來思考這些態度:如果我們想要開悟,我們需要確保我們擁有一系列寶貴的生命,因為要成為一個人需要大量的練習。 . 我們可能會在這一生中做到這一點,但我們可能不會。 如果我們這一生不修行,那麼我們需要關注創造因緣,讓來世擁有寶貴的人命,這樣我們才能繼續修行。

這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努力為寶貴的人類生命創造因緣,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想要它,我們不想要更低的投生,而是因為我們知道要幫助他人,我們需要擁有這樣的生命才能修行。

道的這個層次上的動機與初始存在層次上的動機不同。 最初的存在只是想要一個好的重生,這樣他們就不必去一個可怕的重生。 但是在這裡,我們想要一個好的重生,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幫助任何人都將非常困難。

我認為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重要事情。 他們說嘗試在這一生中獲得啟蒙,但不要指望它。 不要指望它——因為它需要積極潛力和智慧的巨大積累。 雖然有些人確實在一生中達到了它,但許多人卻沒有。 既然不成佛就會重生,那麼保證我們以後有好的一生,繼續修行是有幫助的。

可能是,在前世,我們擁有寶貴的生命。 我們聽到了這個教導。 我們做了這樣的修行,所以這一生,我們又多了一條寶貴的人命。 我們不應該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偶然發生的,或者是從外太空掉進來的,或者是在商店後面的。 這是我們在前世刻意積累的原因。

通過練習六 深遠的態度 並奉獻積極的潛力,使我們可以再次擁有寶貴的人命,這為我們繼續修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創造事業,得到更多寶貴的人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路修行,直到成佛。 它提供了一個稍微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生活,如何看待我們的現狀。

我們需要所有六個 深遠的態度 來世獲得這種寶貴的人命。 如果缺少其中一個,我們將無法獲得寶貴的人命,這將阻礙我們的佛法修行。

寶貴的人命與人命的區別

就像我之前解釋的那樣,寶貴的人命與人的生命有很大的不同。 在一個人的生活中,你有一個人 身體,但你不一定有任何靈性傾向,也不一定住在有教法且可以修行的地方,或有其他有利的 條件 用於練習。

在寶貴的人生中,你不僅有一個人 身體,但你有健康的感官和健康的 身體 這樣你就可以練習了。 你擺脫了某些障礙。 你對修行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興趣。 你出生在一個有宗教自由的國家,所以你可以修行。 你有能力會見教法和上師,並且存在著純粹教法的傳承。 有一群人在你的實踐中支持你。 有足夠的財務資料供您練習。

所以,為了練習,還有很多其他的 條件 除了人類,我們還需要 身體. 在這個星球上,擁有人體的人超過五十億,但真正擁有寶貴生命的人卻寥寥無幾。

六種態度如何幫助我們獲得寶貴的生命

慷慨

首先,為了獲得覺悟,我們需要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修行佛法。 為了能夠練習,我們需要資源。 我們需要衣服、食物、住所和藥品。 獲得這些資源的原因是慷慨的。 從業力上講,接受事物的原因是給予。

這與美國哲學相反,美國哲學認為擁有的原因是你自己堅持下去。 在佛教中,擁有的原因是布施和布施。 如果我們想在來世修行,我們需要衣服、食物、藥物和住所。 要擁有這些,我們需要業力創造事業,我們需要在這一生慷慨。

倫理

但僅僅在未來的一生中擁有資源是不夠的。 我們還需要一個人 身體. 這就是道德的用武之地。通過摒棄十惡業,修行道德,我們能夠達到一個人 身體. 但這不一定是寶貴的人命,只是我們有幸擁有一個人 身體.

通過慷慨,我們擁有某種財富和資源。 通過道德,我們擁有人類 身體. 但這些還不夠。

忍耐

我們修行的時候,也需要有好的同伴一起修行。 我們還需要有一個好的性格,因為如果我們脾氣暴躁、易怒、脾氣暴躁,就很難修行。 如果沒有人想和我們一起練習,那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用壞脾氣把所有人都拒之門外。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練習耐心。

記住耐心是解藥 憤怒. 所以從業力上說,如果我們這一生修持忍耐,那麼來世的結果就是我們有一個善良的性格,我們有很多同伴和人可以一起修行。 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價值。

歡樂的努力

而在來世,如果我們想繼續修行,我們必須能夠完成我們的項目。 如果我們想進行一些學習,或者我們想做閉關之類的事情,我們需要有 因果報應 能夠完成我們開始的事情。 如果我們一直在做事情,但從來沒有完成任何事情,那麼就很難成為一個 ,因為您開始路徑然後停止。 然後你開始然後停止。 為了有能力在未來世完成我們的修行,我們需要在這一世修行喜悅的精進,在這一世不斷修行的喜悅和不斷行動的心。

那麼,你看到如何 因果報應 作品? 能夠不斷修行,經歷今生的起起落落,那麼,它就創造了 因果報應 這樣來世,當我們進行某種修行時,我們就能夠完成它而不會被打擾。

而且,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事情被打斷。 假設你住在西藏。 當你不得不翻山越嶺時,你的修行就被打斷了。 或者你開始學習一篇課文,但你無法完成它,因為你的簽證用完了,或者你的老師去別的地方旅行了。 或者你開始了一次靜修,但你無法完成它,因為食物供應用完了,或者天氣變壞了,或者你的大腦發瘋了。 [笑聲] “堅果”的意思是有一些分心。

為了完成事情,我們需要熱情的毅力,所以這輩子也需要修煉。

濃度

此外,在未來世,為了使我們的修行成功,我們需要有一顆平靜的心,一顆不完全分心和暴躁的心。 具有某種控制能力並可以集中註意力的思想。

此外,我們需要擁有能夠看到其他人的通靈能力 因果報應 以及他們的性格和傾向。 為了在未來世擁有這些能力,那麼這一世,在業力上,我們需要修習定。 今生修定,會在來世擁有這些能力。 然後,有了這些能力,證悟就變得很容易了。

智慧

同樣,在來世,我們需要能夠區分什麼是正確的教法,什麼是不正確的教法。 在什麼是路徑和什麼不是路徑之間。 在誰是合格的老師和誰不是合格的老師之間。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智慧,因此我們需要在這一生中培養這種智慧。

你可以看到。 有些人發現很難區分誰是好老師,誰是騙子。 或者,很難區分什麼是建設性行為和什麼是破壞性行為。 或者變得難以理解空性意味著什麼。 今生有這些障礙,是因為沒有修行 深遠的態度 前世的智慧。 如果我們在這一世修行,那麼在來世,我們就會有這些能力,然後它們一起工作,這樣我們就能更快地證悟。

我基本上在做的是,我正在為六個 深遠的態度. [笑聲] 我這樣做是為了讓你培養一些練習它們的熱情。 因為你看到來世的利益,因為你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所以你想修持它們,你想听教法。

聽眾: 你如何修習尚未證悟的智慧?

職業訓練局: 首先,我們聽法。 有一個三步過程:傾聽、沉思或思考,然後 冥想. 我們並不聰明。 我們完全糊塗了。 我們的頭腦無法區分一件事和另一件事。 我們沒有分別的智慧。 就像我們的頭腦完全模糊不清,我們不斷地做出不明智的決定。 如果我們正在經歷這些,那麼,我們需要做的是聆聽教法,因為 非常清楚地描述了什麼是建設性的行為,什麼是破壞性的行為,什麼是建設性的動機,什麼是破壞性的動機,什麼是積極的心理因素,什麼是消極的心理因素。

聽聞法門,馬上就獲得一定的智慧。 你得到了這些外部信息,即使你沒有把它融入你的角色,你也有一些工具可以用來開始評估你的生活。

當我們談論聽力時,它還包括閱讀書籍之類的東西。 這是收集信息和學習的過程。 這對修行非常重要。 有些人說:“哦,教義——那都是更多的智力垃圾。 我想我會坐下來 幽思。” 但他們最終會做什麼? 他們自己編 冥想. 嗯,我們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在走自己的解脫之路,而且我們還處於輪迴中。

在某一點上,我們決定:“好吧,與其自創道路,不如自創教法,也許我需要聽一個完全證悟者的教法, ,他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描述什麼是建設性的,什麼是破壞性的。”

所以,有一點謙遜的心想要學習,因為我們認識到我們自己做不到。 從我們出生起,我們就一直在嘗試自己做所有事情。 看看我們在哪裡。 我們到了某個地方。 我們可以或多或少地照顧好自己。 但我們沒有開悟。 所以我們需要一些教導。 我們需要學習。

第二步是我們需要思考我們學到了什麼。 不僅僅是收集信息和學習它,我們還需要思考它。 我們需要了解它。 這是辯論和討論以及談論和討論事物的作用。 我在中國的時候告訴過你,我和這些會熬夜的年輕人一起討論這一點。 一開始,他們會為我翻譯。 最後,他們太投入了,忘了翻譯! [笑聲] 就是這樣的討論。 他們正在討論他們在教法中聽到的:“這是真的嗎?” “這是如何運作的?” “我們怎麼知道呢?” “那這個呢?” “這裡怎麼這麼說?” “那裡怎麼這麼說?” “你到底是做什麼的?”

嘗試接受教義並理解它們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佛教不是:“好吧,我只是聽。 有教條。 有教理問答。 如果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佛教徒,我只需蓋上印章並說:“我相信!” 就是這樣!” 不是這個。 我們需要考慮它並使其成為我們自己的。

他自己說:“不要因為別人這麼說就接受任何事情。 或者只是因為它寫在一些經文中。 或者因為其他人都相信它。 但是請自己考慮。 自己測試一下。 應用邏輯和推理。 把它應用到你自己的生活中。 適用於你在你周圍看到的東西。 如果它有效,那就相信它。”

所以,這個思考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培養了信念,也保證了我們對某事有正確的認識。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聽法,以為自己理解正確,但一跟別人討論,就根本無法解釋自己。 這就像:“我以為我明白這一點,但工作中的這個人只是問我慈悲是什麼,我想不出如何回答他。” 然後我們意識到:“嗯,實際上,我真的不明白它是什麼。”

[其餘的教學沒有記錄]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