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當的注意

痛苦的原因:第 3 部分,共 3 部分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 評論
    • 苦難的種子
    • 導致煩惱生起的對象
    • 不利影響
    • 言語刺激
    • 習慣
  • 不恰當的果斷關注
    • 關注出錯的一件事而不是正確的 100 件事
    • 過分強調我們的童年經歷和創傷

LR 056:第二個崇高的真理(下載)

我們一直在談論痛苦的原因。1 我們經歷了前五個原因,它們是:

  1. 苦難的種子

  2. 導致煩惱生起的對象
    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的物體,但有可能不注意它們。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這樣做過,但可以去商店只買你打算買的東西。

    由於佛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作為修行的一部分,請嘗試這樣做:在購物之前,先問問自己真正必須得到什麼,而不是想得到什麼。 然後去商店拿那個,然後試著離開商店,別拿任何東西。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 這是一種 心靈訓練 這可以防止我們讓我們的思想被我們遇到的物體帶走。

    另外,當我們需要買東西時,我們去哪裡購物? 我們是去購物中心買我們需要的東西,還是去拐角處有我們需要的東西的商店? 購物中心的整個想法是讓你買的東西比你需要的多十倍,所以你一到那裡就幾乎擁有它。

    我確實對擁有購物中心的人表示同情,並希望他們一切順利。 我不希望他們因為貧窮而流落街頭。 [笑聲] 但這確實值得一看——我們如何與商店和商店以及其他一切聯繫起來。 我們選擇去購物的頻率,以及我們在那裡時選擇得到什麼。 我們去的商店類型。 通過觀察這些事情,我們對自己有了很多了解。 我們看到我們是多麼有條件。

  3. 有害影響,例如鼓勵我們做負面行為的朋友

  4. 語言刺激——書籍、講座,尤其是媒體
    我們談到,一方面,我們認識到媒體對我們的影響,尤其是廣告,但另一方面,我們並沒有阻止自己參與其中。 換句話說,我們認識到這種影響並說:“哦,我們被麥迪遜大道控制了”,但我們也停下來閱讀廣告和廣告牌,查看垃圾郵件。 如果我們有一點紀律,很可能不那麼投入——不拿雜誌,不看雜誌上的文章時不看廣告,不看垃圾郵件和目錄. 這是可能的。 [笑聲] 我希望人們在過去一周更加註意媒體的影響。

  5. 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使我們的煩惱生起的主要因素。 記得當我們談到四個結果時 因果報應,其中之一是“就你的習慣行為而言,結果與原因相似?” 換句話說,如果你養成了撒謊的習慣,下輩子就更容易撒謊了。 如果你這輩子養成了罵人的習慣,下輩子就很容易做到了。

    嗯,煩惱也是一樣。 如果我們養成嫉妒的習慣,那麼我們就會嫉妒很多。 如果我們養成了生氣的習慣,那麼我們就會很生氣。 和 憤怒,例如,你有時可以看到頭腦是多麼的不安; 它正在尋找可以生氣的東西。 這 憤怒 能量就在那裡。 我們已經習慣了它,以至於我們必須找到一些可以生氣的東西。 我們會發現一些東西。 或者,我們習慣於 附件 我們找到了可以依附的東西。

不恰當的果斷關注

煩惱的最後一個原因叫做不適當的果斷注意。 這就是技術翻譯。 注意力是我們一直在工作的一種心理因素。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心理因素,因為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關注的事情。

我們付錢 不適當的注意 當我們專注於使我們煩惱生起的事物或對這些事物產生錯誤的想法時。 白天我們要注意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不注意那些做對的一百件好事; 我們注意出了問題的一件事。 那是 不適當的注意. 是篩選關注。 我們選擇關注那個在高速公路上攔住我們並讓它毀了我們一整天的人,儘管同一天可能有二十個人對我們很好。 因為我們注意不恰當的對象,所以我們會產生很多煩惱。

我們不僅關注冰淇淋之類的東西,還關注我們的想法,我們對這些東西的解釋,我們會講很多故事。

我要在這裡引入另一個詞。 它沒有具體列出,但它與這個主題非常相關 不適當的注意. 藏語是 南渡. 喇嘛 Yeshe曾經將其翻譯為“迷信”。 更禮貌的翻譯是“preconception”或“presupposition”。

西方的“迷信”是指相信不存在的東西,然後對它大發雷霆。 喇嘛 說這正是我們所做的,所以他翻譯了 南渡 作為迷信。 你遇到一個人,一個普通人,然後你的頭腦就開始興奮起來:“他們真漂亮! 他們太棒了! 他們太有才了……” 他說這完全是迷信! 我們相信一些不存在的東西,它會影響我們。

另一種看待它的方式是,這只是先入為主。 我們對事物形成了許多觀點和先入之見。 我們對事物的本質和人的身份做出了許多解釋。 然後我們不斷地使用我們的 不適當的注意 專注於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我們產生了一種偏見,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我們專注於它,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它。 偏見在我們心中加深,變得非常堅定和頑固。 儘管我們以前從未見過他們或與他們交談過,但我們確信他們非常糟糕,我們永遠不會與他們交談!

當我們有一個概念時,我們就會關注它; 我們詳述它。 從而使煩惱生起。 我們充滿了這些成見。 就像我說的,我們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我們相信我們所想的一切。 這是真的! 當我們看待任何人和任何情況時,我們都充滿了意見、想法、建議和偏見。 我們關注這些先入之見,相信它們,並通過那個框架來看待事物。

昨天在朗林巴大師的教法中出現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與此有關。 有人告訴根拉,在西方,人們認為自己從很小的時候就受到了創傷是很常見的,很多治療都涉及重溫和重新體驗那些早年的虐待和創傷,清理他們起來並努力工作以釋放 憤怒 或與他們相關的任何情緒。

今天早上我和 Leslie 交談,她說自從 Gen-la 上次來訪以來,每個人都在努力說服他,因為我們的童年經歷,我們被搞得一團糟。

在一次會議上,我聽到有人說,如今,我們將童年視為必須從中恢復的東西。 這是我們文化中的理念。 每個人都試圖回到他們的童年,回憶這個那個,他們的父母說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他們的感受。 所有這些都強調,為了治愈,你必須回憶所有這些事情並重新體驗它們。

對此,根拉說:“過去就是過去,別想了。 忘了它!” 當然,人們坐在那裡很有禮貌,但我想在裡面,每個人都在說:“等一下,將軍! 我的治療師不會這麼說。” [笑聲] 那里肯定存在文化差異。

根拉可能在他十幾歲或二十出頭的時候,突然間,他不得不離開他的國家。 他不得不離開家人,去一個陌生的國家。 他不懂語言。 他是難民,沒有錢。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他與所有人和一切都隔絕了。 他的母親在他再見到她之前就去世了。

你談到早期的創傷。 嗯,根拉有一個。 但你今天看看根拉。 他並沒有全神貫注:“好吧,在 1959 年,這發生了,那發生了……” 這不是他日常思考的對象。 它發生了。 他認出來了。 他沒有否認,而是繼續他的生活。

但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的 nam-tog,我們的先入之見是這些事情是非常嚴肅和重要的。 你不會忘記他們。 沒門! 所以我們回去不斷地一次又一次地重溫它們。 我不認為 Gen-la 會回過頭來重溫 1959 年。 但我們會回去重溫我們的 1959 年,有時是每天。 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連同 不適當的注意 鉤住它,使煩惱生起。 此外,一直想它們很無聊,所以我們為它們增添趣味,尤其是當您有一位鼓勵您這樣做的治療師時。

現在,我不是在批評治療。 治療中有很多非常好的事情。 但我認為有時也有社會壓力,你在治療中的經歷也會受到治療師先入為主的影響。 我想說的是,它不是一種萬無一失、絕對可靠、神聖的方法。 我並不是說它沒有什麼好處。 有很多關於它的好處。

同樣,我並不是說我們的童年經歷對我們沒有影響。 他們確實確實影響了我們。 我要說的是,它們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取決於我們對它們的關注程度。 我們越是重溫它們,越是深入其中,越是有壓力去感受它們周圍的很多情緒,那麼我們就會越多地感受到這些情緒,它們會在我們的腦海中變得非常突出。

Geshe Jamyang 在奧林匹亞中心任教,同時也是一名心理學家,他為亞洲人和西方人提供諮詢。 我問他童年的經歷,我說:“當你為亞洲人提供服務時,你是否像人們通常對待西方人一樣經歷所有這些?” 他說:“不,沒必要。” 他說,亞洲人,尤其是那些成長為佛教徒的人,接受世界上有苦難。 他們接受有變化。 他與在柬埔寨長大的人打交道——與這些人相比,我們的童年創傷微不足道——而且並不總是有必要回去記住那些事情。

他認為幼兒時期的事件對西方人的影響如此之大,因為西方人被教導說這些事件應該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從我們年輕的時候起,我們就會記住發生的事情,然後當我們長大成人時,我們就會非常重視它們。 看看內心受傷的孩子的想法——每個人都應該回過頭來記住他們小時候、三歲和六歲時發生的事情。 由於這種普遍的先入之見,並且由於對它給予了很多關注,然後對我們記得的事情給予了很多關注,然後我們讓自己有某種感覺。

我的意思是,它不必是這樣的。 如果我們這樣想,它就會變成那樣。 但它不必那樣,因為我們不必那樣想。 所以就看我們的先入之見是什麼,關注什麼先入為主。

聽眾: [聽不清]

尊者圖登卓龍(VTC): 確切地。 這也取決於我們如何解釋童年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兩個孩子在童年時可能會發生同樣的事情,但一個孩子可能會因此而發光,而另一個孩子可能會受傷。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看待情況的方式,這與他們對前世的製約有很大關係,他們的 因果報應 從前世,他們習慣性的思維方式。 這不僅僅是情況。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很多對我們影響很大的事情都是這樣做的,因為我們中的一部分人接受了它們對我們影響很大的想法。

我相信我們都記得我們向某人解釋過我們的經歷的例子,他們回答說:“哇,你是怎麼活下來的?” 然而對我們來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順利通過了。 然後有些經歷真的很小,但不知何故,它們在我們的記憶中仍然充滿活力。 所以,這不是客觀事實。

讓我談談調理。 我們受前世的製約。 在這一生中,我們也受到了很多製約。 但是不同的人對他們的條件反射有不同的反應。 從小到大,每當我聽到人們對不同的人群、不同宗教或其他種族的人發表敵對言論時,我都會感到非常難過和厭惡。 但是,我敢肯定,還會有其他人聽到這些話時會說:“是的,這絕對是正確的。 這就是我要過我的生活的方式。 這些都是正確的價值觀。”

所以,你在不同情況下的反應取決於你之前的條件反射。 你可能聽到了一些事情並生氣了,但其他人聽到同樣的事情可能會感到滿意。 這不僅僅是情況,而是我們以前的條件,我們的 因果報應 以及我們目前的痛苦,以及我們與經歷的關係,這些決定了從那裡發生的事情。

我認為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傾向於將事物視為獨立的客觀現實,但事實並非如此。 它們是由原因產生的事物。 如果你改變其中一個原因,結果就不一樣了。 這將是不同的東西。

此外,事情不會只有一個原因。 一切都是多種原因的結果。 你改變了許多原因中的任何一個,結果就會改變。 所以它不像任何東西都必須存在。 它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有所有的原因使它存在。 它是緣起。 如果改變其中一個原因,結果可能不會發生; 東西不會在那裡。

我們所有的情緒、感覺、內在 現象 這發生在我們身上——它們不是堅實的客觀事物; 它們的出現僅僅是因為有因。 你改變了原因,那些東西就不存在了。 它們不是堅固的東西。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我並不是說佛教可以做與治療一樣的事情。 我認為佛教有一個非常不同的目的和目標。 治療對某些事情有好處,佛教對其他事情有好處,也有重疊的地方。

另外,說發生了一些事情是由於 因果報應 不是一種將它擦掉、預先包裝和擱置的方法。 當然,有人可以這樣做並說:“哦,這只是 因果報應,”但他們可能內心並不真正相信這一點。 這東西仍然會吞噬他們。

我想如果有人真的深思熟慮並在心裡接受某件事是由於 因果報應,它可以產生非常不同的效果。 所以,我不認為說某事是由於 因果報應 是處理那件事的輕率方式。 可能它與我們不合,不合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如果我們說:“我是一個憤怒的人”,它會讓一切變得如此具體和不可避免。 如果我們說:“我有生氣的習慣”,那麼,習慣就是類似事件的序列; 這是一個有條件的 現象 並且可以更改。 所以,那裡有一個微妙的區別。 我們認為他們在做同樣的事情,但我們實際上是在告訴自己非常不同的事情。 一是:“我就是這個,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具體的、本來就存在的。 這就是我的個性。 這就是我的性格。 它不能改變。” 另一個是:“由於不同的條件,我是一個非常流動的東西,我想減少這些並增加其他的。” 這是看待我們是誰的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

一旦我們開始將我們的感受視為這些作為獨立客觀實體而生起的具體事物,那麼我們就很難從它們中解脫出來。 我們應該將自己視為流動的人,將自己視為各種條件的積累,而不是具體的個性。

中國有句俗話,改朝換代難。 如果我們有無法改變的先入之見,然後我們不正確地關注它,那麼先入之見就會阻止我們成長。 例如,我們可以說:“這是我的角色。 這是我的個性。 我能做些什麼呢?” 當我們開始認識到先入之見並認為它們根本沒有必要時,我們每天早上都可以告訴自己:“我有 自然。 我可以成為一個 ,” 而不是:“我充滿了 憤怒. 我掛了!”

這就是注意力的問題——我們告訴自己什麼? 在我們腦海中閃過的眾多想法中,我們會注意哪些並重複給自己聽? 我們的咒語是什麼? “我很糟糕。” “我很可怕。” “我沒救了。” 這只是一個注意和習慣的事情。 我們必須改變習慣,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然後整個世界就會變得不同。 你會認為世界改變了,但它沒有; 只是心思變了。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你要尋找的是這些習慣現在是如何被發揮出來的。 您不必將這種習慣性態度或反應的原因追溯到童年。 看看我們成年生活中的習慣是什麼就足夠了。 如果追溯到童年能給你一些新的信息和一些理解,那就太好了。 但並不總是需要這樣做。 通常情況下,你可以處理即將到來的痛苦。

這些就是痛苦的原因。 這真有趣。 每次我教這個,我對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事情就會出現。 你越想這個,記住這個,這樣看待你生活中的事情,你的理解就會越深。


  1. “煩惱”是尊者 Chodron 現在用來代替“令人不安的態度”的翻譯。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