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緣起:鏈接1-3

12 個鏈接:第 3 部分,共 5 部分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無知

  • 12個環節的學習目的
  • 兩種類型的無知

LR 063: 12 鏈接 01 (下載)

業力或形成性行動

LR 063: 12 鏈接 02 (下載)

意識

  • 因果意識
  • 五識與意識
  • 心流與意識的區別

LR 063: 12 鏈接 03 (下載)

12個環節的學習目的

我們一直在談論十二因緣,它們描述了我們如何在輪迴中一次又一次地重生、生活、死亡、再生。 這個教導的目的是讓我們接觸到自己的經驗,幫助我們以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我們的生活,看到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是一個循環的一部分很多很多的生命。

明確地,它被教導幫助我們對處於功能失調的情況產生厭惡和無聊的感覺。 它的教導是為了讓我們克服否認並認識到我們有能力獲得更高水平的幸福; 在輪迴中找到的快樂充滿了各種困難和問題。 當它最終成為一場災難時,渴望它有什麼用?

所以這個教法真的在幫助我們生起一個非常強烈的願望,讓我們自己從輪迴中解脫出來,或者 自由的決心. 有時它被翻譯成“放棄”,我不喜歡,因為它給你一種感覺,“我正在放棄世界,搬到山洞裡去!” 這不是它的意思。 你正在做的是你決定釋放自己。 你意識到你有能力體驗比現在的幸福更高、更持久的幸福。 你決心從今生和來世的一切迷惑中解脫,並獲得解脫。

然後推而廣之,當我們看其他眾生時,我們看到他們也陷入了類似的輪迴,這就是對他們生起慈悲心的時候,希望他們自由並獲得解脫。 這是同情的更深層次的含義。 不只是所有沒有食物和衣服的人。 也是在看生、病、老、死這個基本情況。 不管你有多富有,你仍然處於那種情況,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一切似乎都如此難以抗拒時,停下來想一想這 12 個環節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我們開始思考受到影響的狀態時 憤怒, 附件 和無知,一次又一次地被推到重生,我們意識到在工作中困擾我們的並不那麼重要。 事實上,我們實際上應該預料到這樣的衝突,因為我們處於輪迴之中。

真正重要的是讓我們自己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這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日常問題。 他們現在不會壓倒我們。 我們看到,與整體情況相比,這些問題並沒有那麼大。 它給我們動力去實踐良好的道德行為、定力和智慧,使我們自己從整個情況中解脫出來。

當我住在法國的時候,有一個人住在中心,我和他有很多問題。 顯然我是對的,她是錯的,但她就是不明白,讓我快瘋了! [笑聲] 一次 喇嘛 梭巴仁波切參觀了中心並開示了十二脈。 他開始教導眾生如何生、老、病、死。 我看著那個讓我心煩意亂的人,突然我意識到:“哇,她是一個有生、有病、有老、有死的眾生。 她在苦難的影響下, 因果報應,這個完全失控的過程。” 我不能再生她的氣了! 看看她現在的處境,看看我現在的處境,有什麼好生她的氣的? 這樣的反思非常有用,非常適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1.無知

12 個環節中的第一個是無明。 這是整個死亡和重生循環的源頭。 這是輪迴的主要原因。

無知是 錯誤的看法 新激發其(即那組 12 個鏈接)第二個分支,形成性行動的滅亡聚合。

我知道這聽起來像官話。 你記得我們在研究心理因素嗎? 錯誤的看法 滅亡的蘊? 這個心理因素著眼於五蘊 身體 心或相對存在的自我,然後說:“啊! 那裡有一個真正堅實的固有人! 有一個真實的我。 有些東西真的在那裡,需要捍衛,需要保護, 自存在的,獨立和固有的。”

那就是 錯誤的看法 滅亡的蘊。 之所以稱為“壞蘊”,是因為它指的是 身體 心,五蘊。 這是“錯誤的看法 壞蘊”,因為它沒有準確地看到它們,並且它在集合之上製造了一個固有存在的自我。 每當你非常生氣或非常嫉妒,或者當你非常想要某樣東西時,停下來檢查一下“我”對你的感覺,自我是如何存在的。 那種強烈的“我”或“我”的感覺是 錯誤的看法 滅亡的蘊。

由於我們的無知,我們相信一個固有存在的人。 這讓我們的行為 憤怒 or 附件 或嫉妒或驕傲,​​或其他一些痛苦。 它還可以使我們出於信仰和同情心行事。 因為我們看到一切都是堅實存在的,它創造了第二個聯繫,即形成性行動或 因果報應.

兩種類型的無知

我們剛才講的是十二通的無明。 現在我們正在從對 12 個鏈接的無知轉變為對一般情況的無知。 一般有兩種類型的無知:

  1. 對終極真理或終極實相的無知。 這是指 錯誤的看法 滅亡的蘊。
  2. 無知關於 因果報應 或行動及其影響。 這指的是不相信我們的行為會帶來結果或忽視它[我們的行為會帶來結果]。 我們只是無視它,不按照它過我們的生活。

由於無明執著於本然存在的自我,我們創造了好、壞或中性 因果報應. 例如,如果我做一個 在祭壇上,我可能會想,“這是一個真實的我。 有一個固體 . 有一個結實的蘋果。 一切都很穩固。” 但我還是抱著大度的態度。 我要實現 供品 我希望它能造福他人。 這是一種高尚的態度,儘管我把一切都具體化了。 因此我仍然會創造積極的 因果報應.

當我們有不懂的無知 因果報應 及其影響,然後我們傾向於創造消極的 因果報應,因為我們沒有在考慮因果關係的情況下生活。 這可能是一種明顯的誤解,例如,“只要我不被抓到,撒謊和作弊就可以了。 沒有錯。 沒有什麼不道德的。 如果我被抓住,那是不道德的。” 認為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而且它不會對未來的生活或任何其他時間產生任何影響。

或者,我們忽視因果關係,不太注意它,“好吧,我知道這是消極的 因果報應,不過沒關係。 這只是一件小事。” 我們一直這樣做,不是嗎?

這就是為什麼培養證悟空性的智慧如此重要的原因,因為只有這種智慧才能從根本上斬斷無明。 如果我們從根本上斷除無明,那麼所有其他的複雜問題都不會生起。

將此與我們之前談論的非常微妙的思想聯繫起來。 明光心自性清淨,無明如天雲。 雲和天空不是一回事。 我們可以去除無明而仍然擁有清明的心性。 心的清光本性會變成 . 當我們接觸到這一點時,它為我們提供了自信的堅實基礎。 我們認識到,儘管無明和其他一切都在發生,但心的這種清明光性仍然存在。 它可以被揭示、顯化和淨化。

喇嘛 益喜說:“不圓滿的迷信,生出一切邪見,是證得圓滿智慧的障礙。 無明使輪迴眾生受苦,因為它遮蔽了正見。”

“不完全迷信”這個詞 喇嘛 用於無知。 他還稱我們的 憤怒, 附件,好戰,惡意和其他苦難“迷信”。 我們西方人小跑到尼泊爾的科潘,我們認為我們不迷信,然後 喇嘛 說:“你打賭!” 那是因為迷信是當你相信不存在的東西存在時。 因為我們相信有一個堅實的、具體的人,即使這樣的人不存在,我們是幻覺或迷信。 當我們相信有一個確實存在的人是完全邪惡的,他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時,那就是迷信。

這種迷信——無明的錯誤幻想觀, 附件 和其他煩惱——是發現圓滿智慧的障礙。 那個無明使輪迴的眾生(經歷生老病死十二個環節的眾生)受苦,因為它遮蔽了他們看清正見、看清真相、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 所以 喇嘛 說的是無知的壞處。

現在你可以明白為什麼在生命之輪的圖畫中視障人士象徵無知。 當我們無知時,當我們不分青紅皂白時,我們不了解事物。 我們不明白我們是誰。 我們不明白我們是如何存在的。 我們不明白如何 現象 存在。 我們完全誤解了事物並一直產生幻覺。

2. 業力或形成性行為

對一個特定時刻的無知會產生特定的形成行為或特定的 因果報應. 比方說我對某人生氣並開始在他們背後議論。 在那一刻,無明就在那裡,基於此,我生氣並有意說某人的壞話。 那個意圖促使我說出導致不和諧的話,而那個說話的行為就變成了業力的形成。

所以現在我們有了一組特定的 12 個鏈接中的前兩個鏈接。 我說“一組特定的 12 個鏈接”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開始了許多組 12 個鏈接。 每組都以一個無知的實例開始 因果報應 或形成性行動。 該行為的業力烙印在意識上(該組 3 個鏈接中的鏈接 12)並產生一定的重生。 在我們創建許多新的 12 個鏈接集(無知、形成性行為和因果意識)的前兩個半鏈接的同時,我們正在活出另一組從無知開始的結果鏈接,在前世形成的行動和因果意識。

形成作用(因果報應) 是煩惱的念頭(動機),是由它的第一個分支,無明新形成的。

行行包括十種破壞行和我們在無明的影響下所做的善行。

你做這個動作,一旦動作停止,它就會在腦海中留下印象。 印象,印象 因果報應、業力種子、傾向或潛能——這些是藏語詞的不同翻譯 巴恰克. 動作停止了,但它的“能量”並沒有完全消失。 動作仍有一些“殘餘能量”,這將動作與我們未來的體驗聯繫起來。 用哲學術語來說,就是行動本身結束時產生了行動的瓦解,這種瓦解或行動的“已滅”將行動與結果聯繫起來。

我們經常否定我們所做事情的效力。 我們認為,“我今天早上所做的已經結束了。 除了我們今天早上的直接結果外,不會有任何其他結果。”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即使你不相信 因果報應,如果你想得更廣泛一點,我們今天早上所做的結果甚至可能影響這一生的很多很多事情。 它還可以在思想流中留下許多印象,這些印象可以影響我們未來幾世的經歷。 我們不再將我們所做的一切視為生活中孤立的小嗶嗶聲,而是開始從更大的角度來看待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這就是一切相互關聯的方式。 我們現在正在創造我們的未來。

不同類型的業力

有不同種類的 因果報應.

幸運的(善的、正面的、建設性的)業力和不幸的(不善的、不善的、破壞性的)業力

幸運 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 這總是會帶來快樂的結果——快樂的重生,重生在上三道(作為人類、天神或半神人)。

不幸的 因果報應 帶來下界重生。 請記住,根據事物帶來的結果,它們被指定為善的或不善的。 換句話說, 不說:“這個是善的,這個是不善的,是我說的。” 相反,因果行為根據其產生的結果被標記為建設性或破壞性。 當結果是不幸的再生時,它的因稱為“不善”或“不善”。 當你有一個快樂的重生時,我們稱它的原因是“美德的”、“積極的”或“建設性的”。 這 沒有發明這些。 他只是描述了一下。

不動業與動業

不動產 因果報應因果報應 我們創造的事物會導致某些神界的重生,在這些神界中,眾生的禪定力非常強。 這些包括色界定和無色界定。 如果你能相信的話,我們都在前世無數次出生在那裡。 我們以前都有過三摩地,很多次。

人定力強而沒有智慧時,心還在煩惱的影響下。 因果報應. 當他死後,他會再生到與他所證得的三昧境界完全對應的天道。 換句話說,那個 因果報應 在那個特定的色界或無色界產生再生,而不是在任何其他色界。 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不動產”的原因。

可移動或波動 因果報應 is 因果報應 除了不動產 因果報應. 例如,有人創建了 因果報應 重生為狗。 當他們處於中陰或中期階段時,比方說所有 條件 不是為了這個人重生為狗才走到一起的。 相反,他重生為一匹馬。 這是可移動的 因果報應. 不是轉生為狗,而是能動轉生為馬。

從我們可以在此生體驗它的意義上說,它也是可移動的。 當我們生病(例如頭痛)或因做某事而遇到一些問題時 純化 實踐中,他們說這往往是很重的負面 因果報應 那會導致非常可怕的重生,反而在這一生中表現為那種疾病或問題。 所以你淨化它,它就被移動了。 而不是如此消極 因果報應 投生到不可思議、可怕的境地達五十億劫,你會胃痛或得流感,或諸如此類的事情。

當你的生活中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你被解雇了,或者你生病了,或者其他什麼——如果你記得想:“啊,這可能是因為我的佛法修行淨化了我的負面情緒 因果報應. 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成熟會帶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強烈痛苦。 與可能的情況相比,這件相對較小的事情現在正在成熟。” 這可以防止我們為自己感到完全抱歉。 它賦予我們在那個特定時間遇到的任何困難的意義。 如果您將這種思維方式應用到情境中,它會非常有用。

我給最近死於艾滋病的我們小組的成員特里發了一條短信 喇嘛 Zopa 正在教導。 它說當你生病時,試著看看你的病是你過去所做的負面行為的結果。 負面的行為會導致難以置信的痛苦,但我們很幸運,它在這一生中成熟為這種疾病。 儘管艾滋病或癌症很可怕,但它比下道的五十億劫要好得多。 如果你能從那個角度看待你的疾病,那麼它就會為你的疾病經歷賦予意義。 不要只是嚇壞了,“這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你明白。 心靈有某種平靜。

只是為了分歧一點。 我去過一個教牧輔導工作坊,那裡只有我一個佛教徒。 其中一位領導人是猶太人,其餘都是基督徒。 經常發生的事情是當人們生病時,他們會對上帝生氣。 聽他們說話對我來說很有趣,因為它向我清楚地指出了我為什麼是佛教徒。 似乎很多人都覺得,“我一直是個好人,我去教堂。 現在我得了癌症! 為什麼上​​帝要這樣對我? 為什麼這會發生在我身上?” 這些人對上帝非常生氣,他們失去了信仰。 它在他們的腦海中造成難以置信的混亂和痛苦。 除了身體疾病之外,他們還有精神上的不適,對上帝發怒,然後為此感到內疚。 這對他們來說非常痛苦。

佛教完全避免了這一切。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當可怕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說:“這是我過去行為的結果。 這並不意味著我是一個壞人,可怕的人。 這並不意味著我應該受苦。 但這是我行為的結果,所以我要為此負責。 如果我曾經是一名佛法修行者並且我一直在努力淨化並努力創造美好 因果報應,這很可能是一個幸運的情況。 而不是這個 因果報應 在可怕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漫長痛苦中成熟,它現在正在成熟為這種疾病。 我在淨化 因果報應 並擺脫它。” 然後你的思想可以平靜下來,你只需要處理身體上的痛苦,就可以擺脫所有可能使疾病變得如此可怕的精神和精神上的痛苦。

聽眾: [聽不清]

尊者圖登卓龍(VTC):因果報應 成熟,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是否只是在體驗成熟的結果 因果報應 或者我們是否正在淨化 因果報應.

假設你得了流感。 如果你因此而生氣並對關心你的人無禮,你就沒有淨化任何人 因果報應. 你只是在體驗過去所做的一些負面行為的結果。 但是如果你認為,“這是我自己的負面行為的結果,是在 以自我為中心. 我很高興經歷這種痛苦。 這個 因果報應 可能在不幸的重生中成熟,所以實際上我很幸運,它只是在流感中成熟。” 或者,如果你想,“我可以承擔所有流感患者的痛苦嗎?”那麼你因生病而感到的不適就變成了 純化. 通過改變我們對生病的反應方式,我們將能夠停止目前的精神痛苦並預防 憤怒,沮喪,和 錯誤的看法 從產生。 這樣,我們也可以保護思想免受更多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為了應對這種痛苦。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這是我的解釋,我建議你問問更了解的人。 這 純化 可能部分來自你 純化 實踐,這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以相對較小的方式成熟,部分原因是您看待它的方式。 這是我的理解。 就像我說的,我可能是錯的。 但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如果你不轉化它,你可能會開始變得非常生氣和氣餒。 都是習慣性的 因果報應 生氣、說別人壞話、發牢騷等等,都會開始影響我們的行為。 然後我們的苦難就會跳進來,我們會徹底發瘋! 但是如果你應用思想轉化,那麼這些都不會出現。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這就是索取與施予的修行。

首先你把它看成是你自己的結果 因果報應 並接受它。 如果你接著說:“願這足以讓所有其他人受苦。”它會更加淨化它,並創造出很多積極的潛能。

然後你做 冥想 你想像承擔他人的痛苦,用它來摧毀無明和自我珍愛,然後將我們的痛苦給予他人 身體,財產和積極的潛力。 如果你添加那個 冥想,你淨化了很多負面的 因果報應 並創造出數量驚人的好東西 因果報應. 這樣,你生病成為創造美好的最好方式 因果報應,不是因為生病是件好事,而是因為你的思維方式。

這就是思想訓練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們無法控制何時生病。 它遲早會發生。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修習這一點,那麼每當我們生病時,它就會成為我們心的不可思議的保護,將原本會成為修道障礙的障礙轉化。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需要一些想要淨化自己的感覺,因為 因果報應 被淨化。 換句話說,它是你自己想要淨化造成的。 每次我們經歷不愉快的事情,不一定 純化. 這只是 純化 如果我們想要淨化。 如果一個不愉快的經歷發生在一個想要淨化的基督徒身上,那麼它可能是 純化 of 因果報應. 但並非我們經歷的每一種疾病都來自 因果報應 那將表現為可怕的重生中的強烈痛苦。 疾病可能只是來自 因果報應 生病了。

有一個學生採訪了幾位佛教修女和幾位基督教修女,並把採訪的副本發給我。 這很可愛,因為一些基督教修女在說非常相似的話,當不幸的事情發生時,你不會驚慌失措,而是把它放在你的宗教實踐中。 我認為真正屬靈的基督徒或穆斯林或猶太人或印度教徒或任何人,都會有辦法改變消極的環境。 但我認為大多數人對此都有困難。

西方人真的迷上了機械論的觀點 因果報應. 而不是檢查的含義 因果報應 和動機,並檢查自己的想法,他們想知道如何操縱和繞過它並操縱它。 所以西方人傾向於將其視為一種法律制度。

當 Gen Lamrimpa 教授關於 因果報應, 有趣的是,他詳細介紹了所有細節,很多人都在想,“他為什麼要告訴我們這一切?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法律體系。” 我認為我們沒有理解 Genla 的意思。 他說的是讓我們反思我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 很重的負片有什麼區別 因果報應 和一個非常輕的負面 因果報應? 我們如何辨別自己心中的不同,以致不能捨棄較輕的,至少可以捨棄較重的? 這一切都是本著實踐精神教授的,是為了檢驗我們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將其視為一種法律體系。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的做法 波瓦 是可能的,因為 因果報應 是“可移動的”。 波瓦 是意識的轉移。 有的人自己修煉,把自己的意識拋射到淨土。 有時一個非常好的修行者可以為另一個死者做意識轉移。 死者可能有 因果報應 成熟到一定的境界重生,但由於 波瓦 由從業者和另一人完成 因果報應 死者以前所造的,死者的神識可以轉入淨土。

在淨土中,整個氣氛都圍繞著佛法修行而轉。 所有 條件 非常有利於你修行。 你沒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 沒有太多的噪音。 您無需擔心汽車保險。 沒有什麼可以分散您的注意力。 甚至吹過樹木的風也成為佛法教義。 在那裡練習非常容易。 有各種各樣的 淨土. 阿彌陀佛淨土就是其中之一。 特別是在中國佛教傳統中,他們做很多淨土修行,祈求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答聽眾】不,淨土不可怕。 你說的是欲界。 當你成為欲界神時,你會過著超級夢幻的生活。 但是在你死前七天,你開始腐爛,這會造成很多痛苦。 因善報生天道 因果報應,但那仍然在循環存在之中。 當。。。的時候 因果報應 用完了,你會在別處出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從一個重生到下一個重生。 而一旦你往生淨土,你就不會再往生任何其他道場。 因為你周圍的一切都非常有利於修行,你可以成為一個 .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非常高的上師可以去淨土並住在那裡,但我們要說的是,“我們需要你在這裡。” 通過做那種祈禱,我們正在創造 因果報應 能夠讓他們來到這裡並顯化,以便他們可以教我們。 諸佛示現於我們的關係 因果報應.

聽眾: 他們的呢 因果報應?

職業訓練局: 當你是一個 ,你不受污染的影響 因果報應. 下層菩薩尚有無明,在十二因緣的影響下重生。 但是更高層次的菩薩——那些直接證悟空性的人——不會往生十二因緣。 他們因慈悲而出現在我們的世界。

我們凡夫在世間需要佛菩薩,所以他們的現現就靠我們。 因果報應. 擁有像我們這樣寶貴的人生是多麼幸運,因為 示現教化,傳承存在,我們周圍仍有教法和上師。 這不是意外。 並不總是這樣。 所有這些都存在,因為我們創造了 因果報應 讓他們發生。

如果眾生沒有 因果報應,然後 不體現。 諸佛隨眾生心境而現。 你還記得那個無著的故事嗎?他打坐想見彌勒佛,卻看不見彌勒佛? 然後他看到一隻狗身上有蟲子,因為他非常慈悲,所以他想把蟲子拿出來。 他用舌頭做,這樣就不會殺死蠕蟲。 然後他把它們放在自己從大腿上切下來的一塊肉上。 通過這樣做,它淨化了他的負面情緒 因果報應 出現在他面前的不再是一隻生蟲的狗,而是彌勒佛 . 無著激動起來,想把彌勒佛分享給大家,就把彌勒佛背在背上,跑過村子。 但是村里的人並沒有看到無著背上有什麼東西。 只有一個老太婆稍微有點好 因果報應 看到一隻狗。 這表明事情的發生與我們的關係 因果報應.

聽眾: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麼?

職業訓練局: 故事的寓意是:創造美好 因果報應 並放棄消極 因果報應,並且事物並非固有存在。

形成性行動或 因果報應 使輪迴的眾生受苦,因為它在他們的意識上種下了污染的印記。 當我們出於無知而行動時,我們創造了 因果報應 被污染(或折磨或污染)。 當它被植入我們的意識中時,它會留下一顆業力種子,然後會導致在某個領域的循環存在中重生。

3.意識

這些業力種子種在哪裡? 它們植根於第三個環節,即意識。

識是煩惱識,在煩惱的支配下,剛好與往生結緣。 因果報應.

識有兩種:因識和果識。

因果心不是投生的心。 因果意識是業力種子被植入的意識時刻。 如果我無明,我對某人生氣並誹謗他們,這是無明和無明的前兩個環節 因果報應. 我的誹謗行為的印記(或種子或效力)在意識的下一刻(當我還在我現在的生活中時)。 這就是因果意識。

果報心是重生的意識流(心流、意識、心——它們基本上是一樣的)。 這是定義所指的那個。

大家可以看到,因果識不符合第三識界的定義,因為它不是轉生的。 但一般來說,在識之下,既有因識,也有果識。

有時,我們談論六種意識:五種意識(視覺、聽覺、味覺等)和意識。

意識使輪迴的眾生受苦,因為它引導他們到下一世。 意識承載著業力的種子,這些種子後來成熟,意識在另一個領域重生。 重生中的所有問題都是從受孕的那一刻開始的。

聽眾: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流嗎?

職業訓練局: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流。 但是“思維流”只是一個標籤,它是根據正在變化的所有不同的思維時刻指定的。

因心與果心

[回應聽眾] 因果心和果心是相連的,因為它們在同一個相續體上。 但它們發生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點。 它們也不同,因為意識在任何兩個時刻都不相同。

聽眾: 思維流和意識有什麼區別?

職業訓練局: 思維流和意識在不同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方式使用。 有時我用“意識”來表示思維流。 有時我用它來表示像視覺意識、聽覺意識這樣的意識,它們將是心流的一部分(因為所有六種意識都構成了心流)。 或者我有時可以用“意識”來指代初級心智(視覺意識、聽覺意識等),而不是幫助感知的精神因素。 所以我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意識”這個詞。

“思維流”一詞強調思想或意識是一個連續統一體。

讓我們安靜地坐一會兒。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