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佛心的特質

避難:第 4 部分(共 10 部分)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佛陀心的品質和技能

  • 智慧與慈悲
  • 能夠同時看到兩個真理
  • 疑問與疑惑

LR 024:品質 1(下載)

10個權力

  • 談論 以更廣泛的方式呈現的品質
  • 不同 意見 上座部和大乘之間,每一個都對我們有用

LR 024:品質 2(下載)

問題與解答

  • 指導我們
  • 不是萬能的
  • 的好處 的指導取決於我們的接受能力

LR 024:問答(下載)

我們一直在談論 避難 並試圖理解為什麼我們 避難. 我們也一直在談論什麼 避難對象 是和他們的品質。 本節中的信息非常豐富,我們學得越多,就越能理解我們所遵循的道路。 當我們談論佛法的功德時,我們將更多地了解佛法究竟是做什麼的。 所以當我們說:“我修行佛法”時,我們就會知道我們在努力做什麼。 當我們談論產品的品質時 僧伽,我們將了解我們在練習時慢慢前進的階段和路徑。 當我們談論產品的品質時 ,我們將了解我們要去的地方和我們自己的潛力。

在談論的品質 ,我們正在談論我們可以成為什麼。 這讓我們了解自己的潛力,而我們通常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聽到質量時,我們會問,“我怎麼相信?” 在學習的品質 ,我們正在學習一些關於指導我們的人,我們教義的創始人,他在 XNUMX 年前教導的內容以及所有其他繼續出現的佛陀將繼續教導的內容,他們的品質是什麼以及為什麼他們是可靠的。

佛心的特質

上次我們談到了 身體 和素質 的講話。 今晚我們將更詳細地討論 的心思。

佛心的兩種基本品質:智慧和慈悲

如果我們談論的品質 簡而言之,我們得出兩個基本素質: 的智慧和 的憐憫。 你會一遍又一遍地聽到智慧和慈悲這兩個東西,因為這是我們想要發展的兩個主要東西。

道的方法和智慧方面

你也會聽到道的方法面和道的智慧面。 這兩者是相關的。 路徑的方法方面正在談論 自由的決心,同情,利他的意圖 菩提心,以及懷著這種利他意圖而做出的慷慨、道德和耐心等不同的行為。 通過修行慈悲道的方法面,我們就有了所謂的資糧集,或正勢集。 收集正電位帶來的主要結果是 身體.

道的另一面,智慧的一面,是在談論 冥想 關於空性和缺乏固有的存在。 以此觀想,我們積累了智慧,而帶來的主要結果是 的心思。

這兩者互為因果,這裡只說它們帶來的主要結果。

密宗象徵主義

在密宗象徵中,當你看到一男一女結合時,男性象徵著道的方法面,而女性象徵著道的智慧面。 他們兩者的結合表明,我們需要在自己的意識中統一方法與智慧、慈悲與智慧,才能成為一個完全開悟的人 . 他們說鳥要飛翔,需要兩隻翅膀。 所以要證悟,我們需要兩方面:智慧和慈悲。 如果我們只選擇一個或另一個,我們就會一邊倒。

佛的智慧:能同時見二諦

當我們談論產品的品質時 的智慧,我們指的是同時看到兩種真理——究竟諦和世俗諦的能力。 世俗諦是指所有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事物,所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事物。 所有功能正常的東西,所有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東西,你的手錶,無論你和誰住在一起,你的老闆和其他所有人都是世俗真理。

終極真理是事物超越表象的真實存在方式。 世俗的真理——桌子、椅子和爆米花——在我們看來都是真實存在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表相或世俗層面上,這一切事物在我們常人看來都是真實存在的、實實在在的、具體的。 然而,在究竟層面上,這些對象的究竟真相是,它們缺乏任何獨立於其他事物而存在的固有本質本質。 現象.

艾莉亞存在的感知

當你在道上達到高層次並深入 冥想 以覺知自性空性的智慧,在那深沉的時候 冥想, 都不是 現象 出現在你的意識中。 高修者所見,皆是自性空性。 然後當他們出來的時候 冥想, 的所有出現 現象 對他們來說仍然顯得固有存在,因為他們的思想仍然有一些污點。 但是因為他們證悟了空性,他們知道事物可能看起來很堅固,但實際上並不是堅固獨立的。

就像我們看電影時,屏幕上好像有一個真人。 但是當我們停下來想一想時,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個真實的人; 這只是一部電影。 同樣地,一個高度證悟的存在,一個 arya,在他們之間存在不和諧 冥想 時間和他們之後的時間 冥想. 。 In在 冥想 他們直接看到空性,沒有椅子、地毯和諸如此類的東西。 但是當他們出來的時候 冥想 走在街上,看不到事物的空性,一切事物又顯得真實存在。 彼時不能直見空性,但知此物空,故曰:哦! 這就像一個幻覺。 它看起來真的存在,但實際上並不存在。” 所以他們在兩者之間來回切換 冥想 和後冥想 知覺。

佛的覺悟

現在的特殊品質 是那個 可以同時看到兩個層次的真相。 這是一個 可以做到所有其他聖賢眾生,高度證悟的眾生,做不到的。 後者在兩種看法之間來回徘徊。 一個 可以同時感知兩者。 此外,當 認為傳統的 現象,這些東西似乎沒有 不再真實存在或固有存在。 它們表現為完全緣起。 這是因為 已經完全去除了最後的面紗,心靈中導致不和諧外表的最後污點。

所以當我們談論 的智慧,我們談論的是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可以根據原因和原因在傳統水平上感知事物的真實存在方式 條件,部分和意識,術語和標籤。 同時,佛陀覺察到一切事物的更深層次。 現象 存在,那一切 現象 沒有任何固有的存在。 這是一項非常特殊的成就。

宗喀巴大師手印的意義

有時你會看到圖片 喇嘛 宗喀巴大師畫的是他一隻手坐在教法位置,另一隻手放在膝蓋上做禪定姿勢。 手在 冥想 位置表明他在深 冥想 在空性的同時,他可以教導。 換句話說,他能夠在世俗的層面上進行交易,同時他也感覺到空虛。 那是通過手勢象徵性地展示一個完全開悟者的品質。

佛陀的慈悲

當我們談論一個 慈悲,我們說的是慈悲 對一切眾生都有。 我們已經討論過如何 慈悲是不偏不倚的,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不管那個人對他人的感覺如何 , 不管他們喜不喜歡佛陀, 無論他們造 供品 或沒有,或者他們是否有信仰。 他們還說 對我們的同情比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同情強得多 比我們關心自己更關心我們。

這似乎不可能。 怎麼會有人關心我勝過我關心自己呢? 儘管我們很在乎自己,以至於非常自愛,但在另一方面,我們並不真正在乎自己。 例如,我們會吃各種對我們不利的垃圾食品,即使我們知道它對我們不利。 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真的對自己沒有多少慈悲,因為我們正在以一種對自己有害的方式進食。

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即使我們關心自己,我們也會做某些最終對自己有害的事情。 我們出了事故。 我們也在情感上打擊自己; 沒有人需要為我們做那件事。 但是一個 具有慈悲心的人永遠不會故意傷害我們。 他們的慈悲心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們永遠不會懷有任何惡意或做出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

疑問與疑惑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 不想傷害我和 總是對我有利,我怎麼這麼慘? 為什麼當我努力修持佛法時,有時情況變得更糟? 如果 傳法利益,我修法,但我的心完全是香蕉,我的生活崩潰了,那麼佛法有什麼好處? 你是什​​麼意思 是對我有同情心嗎? 他正在教我所有這些讓我壓力山大的事情!

我們必須明白,從 的一方,沒有傷害我們的意思; 只有利益的意圖。 從我們這邊來說,有時我們不明白如何正確地修行,所以我們在這個或那個方向上走火入魔,或者我們“走下坡路”。 我們失去平衡,但這不是因為 缺乏同情心。 更多的是因為我們不熟悉如何練習,所以我們有時會失去平衡。 另外,有時當你練習時,事情在好轉之前會變得更糟。 這就像阿育吠陀醫學; 你服用它,你會變得更糟,但它最終會治愈你。 而西藥,你吃了它馬上就治好了,但之後你就會有副作用。

有的時候我們在煉功的時候,真的好像越來越不對勁了。 我們修行,好像比以前更自私了,或者比以前更不專心了。 我們可能會感到完全緊張(我們稱之為 ) 並強調。 我們正在做所有這些佛法,但似乎我們無法維持我們的生活。 所以,有時候事情在好轉之前確實會變得更糟。 我們正在服用大劑量的強效佛法藥物,有時我們不知道如何將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我們失去了平衡。

但是失去平衡是可以的,因為我們對自己了解的一切都是更多的信息。 我們有自己的實驗室,我們正在研究心的本質,所以我們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心。 我們更多地了解其他人的情況,因為其他人與我們完全一樣。 因此,我們越能理解自己的困難、問題和失衡,當其他人向我們尋求幫助時,我們就會更好地理解他們在說什麼。 所以當你在修行中遇到困難時,不要責怪 , 不要責怪你自己。 只要認識到這些事情的發生,我們就可以慢慢讓自己變得更加平衡並繼續前進。 只要認識到我們可以從經歷這些事情中學到很多東西。

佛的十種力量

所以這只是對 的智慧和慈悲而談 簡要介紹一下。 當他們以擴展的方式談論這些事物時,他們談論四無所畏懼、十種力量、十八種無所共有的品質、二十一種無染無染的智慧等等。 我們現在不會遍歷所有這些列表,但我選擇了其中的一組,稱為 4 次方,因為這可能會讓你對 的素質。

Theravada 學校如何描述 的品質和大乘行的方式是不同的。 我們可以根據當時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在兩者之間來回取捨。 但是,當我們談論十種力量時,我們是在通過大乘佛教的視野來談論,這是一種更加崇高和廣闊的視野 有能力做。

我們必須記住,當我們談論 ,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它們。 我們可以用眼睛看一朵花。 那是我們的頭腦可以感知的東西。 但是 這些功德不是我們用眼睛能看到的東西,我們現在的心也很模糊,無法直接看到這些功德。 我們正在獲得某種關於什麼的知識性想法 的品質可能是,然後,當我們修行道和淨化自己的心時,我們將開始意識到我們可以獲得這些相同的品質。 我們會看到自己腦海中長出的小芽,並通過這些小芽在我們的腦海中長出推斷出別人的腦海中有一棵大樹,儘管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那棵大樹。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我沒有直接看到這些力量,但我相信它們,因為有人告訴我。 我不能讓你相信他們,我什至不理解他們,所以我在這裡做什麼? [笑聲] 不過,我認為考慮這些內容可能會有所幫助,以幫助您對它們有一些了解。

  1. 知道各種行動及其結果之間適當和不適當的關係。 換句話說,他知道如果有快樂,快樂的適當因是什麼。 我們在佛教中說,善行或善行是根據它們帶來的結果來定義的。 所以 能夠看到,如果有財富,它來自布施,這是財富的適當原因。 人若有貴命,是持善戒,是正因。 他還可以看到不適當的原因。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有更高的重生,那不是因為他們囤積了所有的財產並向他們的鄰居大喊大叫; 這是導致該結果的不當原因。

    知道什麼是建設性行為,什麼是破壞性行為,因為 可以知道所有這些不同類型的行為會產生什麼結果。 這是非常有用的信息,我們越能讓它在我們自己的腦海中成長,我們就越不會感到困惑。 我們將能夠區分適合幸福原因的建設性行為和不適合幸福原因的破壞性行為。 這 因為清淨了所有的無明,所以已經知道這些, 憤怒, 附件, 和思想上的污點。 此類信息很容易獲得 因為能夠同時看到究竟諦和世俗諦。 就像有人一直開著電腦屏幕,所有的信息都在那裡。

  2. 知道所有個體業力的獨特成熟或獨特結果。 第一個權力是談論一般原則,即 知道——哪些一般事物會帶來快樂,哪些一般事物會導致痛苦。 第二個力量是他知道具體的行動。

    例如,今晚我們都坐在這個房間裡。 我們可以籠統地說,這是因為我們前世有良好的道德行為。 我們在前世很慷慨,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物質資源來這裡,我們不會挨餓。 這是因為我們在前世做了某種祈願,以求得法,所以才會來到這裡。 所以我們可以籠統地說,因為我們已經聽到了 說了適當和不適當的原因,我們可以推測我們前世一定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才會來到這裡。

    但只有一個 可以看著這個房間裡的任何一個人說,“啊! 十二億年前,你出生在某某國家。 你被命名為某某。 你做了這樣那樣的,那是具體的 因果報應 這讓你對今晚在這個房間裡所經歷的事情有了這個方面的了解。 所以所有的小細節,具體的具體成熟度 因果報應,只有一個 有千里眼,能看清這一切,毫無差錯。

    可以看到所有不同的破壞性業力、建設性業力和中性或未指定的業力。 他可以看到那些被無明污染的人和那些未被無明污染的聖賢所創造的人。 所以所有這些事情 可以知道。 同樣,這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如果我們能知道這些事情,那麼幫助別人就會容易得多。

  3. 了知一切眾生的各種願望或傾向。 A 會知道他們今生的願望是什麼。 將能夠說出他們對未來世的渴望,他們對道的渴望,他們是否想遵循一個 聽者 道路或孤獨的實現路徑(兩者都導致一個人成為阿羅漢),或者他們是否想遵循一個 菩薩 路徑,這將引導他們成為一個完全開悟的人 。 所以 知道不同人的不同願望或傾向,他們傾向於做什麼,以及他們渴望做什麼。 同樣,如果您知道這些事情,那麼幫助其他人就會容易得多。
  4. 不僅知道一切眾生的心願,而且知道他們的真實心性。 我問我的老師,傾向和性情有什麼區別? 他說:“嗯,有些人可能傾向於做某事,但他們的本性可能不是能夠做到這一點。” 所以有了三次方 會知道他們的願望,他們想做什麼,以及他們傾向於做什麼。 第四次冪意味著 會知道他們的本性、性格和傾向是否能夠實現他們的願望。

    試想一下,在撫養孩子的時候,如果你能夠了解他們的志向和性情,那麼對他們的幫助會大得多。 但是,如果你只知道一個人的志向而不了解一個人的性情(反之亦然),那麼利益他的能力就沒有那麼大了。 這 了解我們所有人的不同性格。 他知道每個人身上所有可以導致他們開悟的不同因素,以及他們身上所有可以很容易培養的主要品質。 他知道我們所有不同的正確觀念,也知道我們的誤解是什麼。 這使一個 在我們失去平衡時糾正我們,並展現我們自己的優點。

  5. 了解不同人的才能。 有多種描述能力的方法。 一種方法是談論人們的能力。 有時這些被翻譯為遲鈍和敏銳的能力,但我不喜歡遲鈍和敏銳這兩個詞。 我覺得說中根、敏根之類的比較好。 但所談論的想法是人們有不同的能力。 這裡常說的是中根之人,如聞其功德。 ,他們相信這些品質,他們立即有了信心。 我們可能會想,“那一定是高教員,因為我不這麼認為。” [笑聲] 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深蒂固的人在沒有信仰之前就想知道為什麼。 所以有敏銳根基的人會研究 的品質,感知空性的意義等等。

    人們有不同層次的能力,對不同層次的答案感到滿意。 這正是為什麼 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方式來滿足教義。 一個 能夠感知所有這些不同的能力 以適當的方式非常熟練地指導他人的能力。 他不會教太難或太容易的東西,以防止人們自滿或灰心。

  6. 諸佛知曉通向各種目標的所有不同途徑。 了知投生六界中任何一界的所有道路和不同的事情。 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人,他知道要產生的不同意識 聽者 arhat,一個孤獨的實現者 arhat,或一個完全開悟的人 . 這三輛車經常出現—— 聽者,孤獨的實現者和 菩薩 車輛 - 所以讓我繞道一分鐘來解釋一下,因為它在我們正在討論的這一點上出現了。 這 知道三輛車各自的不同路徑。
    1. 聽者 第一輛車是 聽者 乘,如聞法者。 這些人開發 自由的決心. 他們基本上是收集少量的正能量,直接證悟空性,成為阿羅漢,脫離輪迴。
    2. 孤獨的實現者 之所以稱為孤獨實現者,是因為他們通常獨自生活。 在他們的最後一世,許多孤獨的證悟者出生在一個沒有 出現在地球上。 所以他們是孤獨的,並在那一世證悟。 他們也產生 自由的決心. 他們積聚適量的正能量,獲得空性的觀智,然後成為阿羅漢,從痛苦和輪迴中解脫。
    3. 菩薩 第三輛車是 菩薩 車輛。 這些人不僅產生 自由的決心 輪迴本身,但更重要的是,利他的意圖成為 為了利益他人並引導他們獲得持久的幸福。 接著就,隨即 菩提心 發心,他們了悟空性,徹底清除心中的一切污垢,成為圓滿開悟的人 .

    所以有這三個層次 心願 根據三輛車——聽者,孤獨的實現者和 菩薩。 即使 聽者 和孤獨的證悟者有著相同的阿羅漢果目標,他們獲得的那種阿羅漢果略有不同。 孤獨的覺悟者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因為他們在道上積累了更多的正向潛能。

    他不僅知道誰有跟隨哪輛車的傾向,他還知道他們是否有意願和能力去做。 同樣憑藉這種力量,他知道過去以及如何在這三種不同車輛的每個階段領導每個人。 例如,為了去市中心,有些人覺得坐公共汽車很舒服,但對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卻很害怕。 其他人會覺得開車很舒服,不想坐公共汽車。 如果您知道到達市中心的所有不同方式,那麼您將非常熟練地帶領人們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 然而,如果您只知道一條通往市中心的路線,並且您只知道可以使用一種車輛到達那裡,那麼您的局限性要大得多。

  7. A 知道如何幫助那些處於深度冥想狀態的人。 在這裡,我們將討論有時被翻譯為不同的冥想吸收或冥想恍惚的東西。 我不是特別喜歡“恍惚”這個詞。 我更喜歡“一個人可以在修道上達到的不同層次的深度專注”,因為它不像你只獲得一個層次的專注,僅此而已。 專注有許多不同的層次,但我們甚至不了解其中的一種! 這 是熟練的,因為 知道所有不同的層次,並且可以給人們建議,告訴他們應該培養哪種冥想狀態,以及不要太沉迷於哪種冥想狀態,因為它們是如此的幸福,以至於你可能會完全被它們分心 極樂 永不覺悟空性。

    所以 知道哪些該修,哪些該慎,怎樣修,怎樣才能不讓人在定力上卡住、不自滿。 那是非常熟練的。 我們可能會想,“我根本沒有定力”,但有時我們會有定力,而且很高興知道 了解所有這些不同的層次,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有價值的層次,而不是陷入其他層次。

  8. A 對自己和他人的前世有覺知。 佛知道誰生誰,什麼時候生,有什麼樣的生。 那樣,他們也知道人們帶入此生的所有不同業力,他們也知道與此生的人建立什麼樣的適當關係。 例如,阿難陀適合成為 的侍者,而捨利弗最好還是做點別的——這是兩個 他在世時的門徒。 通過了解人們的前世以及他與他們的關係, 能夠知道這一世與他們結成什麼樣的關係。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能力。 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有時我們不知道與他人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我們可能希望與某人建立某種關係,我們可能會嘗試並嘗試讓它發揮作用,但有時它就是不會發生。 如果我們知道以前的 因果報應,我們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業力聯繫,我們一起創造了不同的傾向,那麼當沒有理由讓他們成為除了他們已經是的東西之外的東西時,我們可能不會進入強迫關係。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對過去與他人的關係有覺知,我們就會知道在今生以何種方式與他們培養有益的關係。 有時我們會因為不了解這種事情而失去很多與人相處的機會。 也許有些人我們有機會和他們一起 因果報應 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良好關係,但由於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那裡的潛力,我們不知道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質量 了解人們的前世轉世,那裡的各種關係,並能夠以建設性的方式指導此生與他們的關係。

  9. 知道每個人的死亡、中陰和所有未來的重生,直到他們開悟,以及他們之後將在哪裡顯現。 這是否意味著 知道我們所有的未來重生和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嗎? 這是否意味著一切都是命中註定 知道我們的重生嗎?

    不,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 喇嘛 Yeshe 向我們解釋說:“你可能非常非常了解一個人。 您可能知道,因為他們有某種習慣,所以這次很可能會在某種情況下發生某種特定的事情。 就像你知道他們晚飯要遲到一樣,因為他們晚飯經常遲到,即使他們說他們會準時,你也知道他們晚飯會遲到。 你知道他們吃飯要遲到了,這是否意味著這個人沒有選擇遲到或不遲到的權利? 不,不是那個意思。 那個人還是有選擇的。 他們仍然有自由意志。 他們仍然可以為所欲為,他們甚至可能會證明你錯了。 但由於你了解那個人和他們以前的習慣,你可以了解他們將要做的事情。”

    我認為它適用於 以這種方式。 並不是說一切都是事先計劃好的、命中註定的,我們只需要去做就可以了。 那樣的話,再做什麼也沒有用了。 更重要的是 通過觀察我們養成的各種習慣,我們有能力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們可以進入整個論點,問這是否意味著 絕對知道將要發生的一切? 我不知道; 有些人可能會說“是”,有些人可能會說“不是”。 尊者 達賴喇嘛 說在事情發生之前你永遠不知道任何事情。 我認為最好記住事物總是緣起的,事物總是在變化的。 不同的因素會影響某些事情。 一些小事可以完全改變結果。 但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完全脫離因果關係。 另外,我們的自由意志是有限的,不是嗎? 我沒有揮動雙臂在天上飛翔的自由意志,但我有去坐飛機的自由意志。

    所以當我們談論自由意志和預先決定時,我有一種感覺,不知何故我們甚至沒有正確地構建問題。 它可能不需要用我們西方的方式來看待。 最好只是了解事物是緣起的。 因為事情的發生取決於其他問題,並且因為你了解因果關係,所以你可以根據現有信息有一個想法並預測將要發生的某些事情。 這對你有意義嗎?

  10. 知道每個眾生心流中染污的耗盡程度。 這意味著 知道你有多疲憊 憤怒 或者你是多麼疲憊 附件。 “ 將會知道誰已經能夠捨棄道上的不同層次的障礙,以及誰還沒有捨棄那些不同層次的障礙……

[因更換磁帶而丟失的教義。]

......你可能會想,“嗯,那很好,但是 生活在 2,500 年前,我沒有見過他,那麼所有這些品質對我有何影響? 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來考慮這個問題。 一種思考方式是,可能有些佛你確實知道,但沒有意識到他們是佛。 他們仍然有能力指導你。 第二,釋迦牟尼 給出瞭如何開發所有這些東西的教導。 他提供了有關如何培養這些品質的信息,並表現出了所有這些品質。 所以所有這些信息都在那裡,我們可以學習它並將其付諸實踐。 雖然我們沒有遇到 直接地,我們仍然擁有由這些品質激發和實施的教義的整個傳承,並教導我們自己發展這些品質的方法。

問題與解答

聽眾: 有無始輪迴; 怎麼會有人知道所有這些,因為總是有更多的轉世要知道,不是嗎?

尊者圖登卓龍(VTC): 或許我們也需要發展無限的認知能力的想法,所以你有平行的鐵軌——一個是重生,另一個是知道那個的意識。 我認為這種事情指出了我們在思考無限事物時是如何陷入困境的。 就好像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必須一次只學一個東西。 然而,如果你有一面無限大的鏡子,它會同時反射所有無限大的空間; 某些東西不必一英寸一英寸地不斷增長就可以無限增長。 然而無限的東西沒有邊界,所以我們無法精確定位它。

佛陀指引我們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能夠與真正有能力照顧我們的佛陀建立個人關係,如果我們有那種信心,它會改變我們的態度。 我們感到非常安全,不像我們在空曠的空間中[笑聲],但我們覺得宇宙中的某個地方有幫助。 有人打算幫助我們。 [笑聲]

我認為這向我指出的以及我在自己的腦海中看到的是,我真的必須克服我認為佛陀應該如何示現來幫助我的想法。 有時我們會想,“如果真的有一個 , 這是什麼 應該這樣做,這樣我就會相信有一個 . 這就是 應該幫助我,因為這就是我認為我需要幫助的方式。” 但我對此有非常固定、僵化的想法,然後我不得不問自己,“我知道幫助自己的最好方法嗎? 我真的知道嗎? 也許是 的一方,正在努力幫助我,也許我因為自己的固執而放棄了一些事情。”

或者,也許佛陀正在努力幫助我,而我確實正在接受他們的幫助。 但在我看來,我周圍的世界正在分崩離析,因為事情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我經常認為 應該讓一切變得更好真正快而不是我在相當困難的情況下。 但這些情況是真正的成長機會,所以我真的必須努力思考我的想法,“,看,如果你真的存在,那麼我需要這個,這個,這個。” 在那些情況下,我正在治療 像聖誕老人一樣問我認為我需要什麼讓我開心。

如果你撫養孩子,你的孩子可能認為一件事對他或她有好處,但你有智慧和更廣闊的視野,你知道另一件事對他更好,所以你把你的孩子放在那種情況下,即使他或她,可能不喜歡。 記得小時候,不喜歡去不認識的地方。 我的父母說,“看,你去吧,你會遇到很多人,你會玩得很開心。” 我不想去,但他們讓我去。 我認為他們非常明智,因為他們是對的。 我通常去玩得很開心。 但是去之前,我真的很固執,不想去。 因此,不知何故,通過擁有更大視野的父母,即使孩子可能一路發脾氣,他們也可以以明智的方式引導孩子。 我認為有時候佛陀試圖引導我們也是如此。

佛陀不是造物主

聽眾: 其中一些品質 聽起來很像上帝的品質,我剛剛決定我不相信任何一種像那樣的存在。

職業訓練局: 沒有, 不是上帝。 有一些很大的不同。 一個區別是 沒有創造世界。 沒有發明輪迴,也沒有發明輪迴。 沒有發明 因果報應. 不是讓我們受苦。 沒有發明所有不同的重生。 沒有創造任何東西。 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

佛不是萬能的

另一個很大的區別是 不是萬能的。 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是有區別的。 無所不知,這是一種品質 有個 可以感知宇宙中存在的一切。 無所不能是讓任何你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能力。 這 不是萬能的。 這 無法拉出我們的 因果報應 這樣我們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我們會說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因為如果有人充滿慈悲和無所不能,並且可以在他們想要的時候彈指改變世界,那麼 肯定已經這樣做了,因為如果你能阻止它,就沒有理由讓循環存在持續更長時間。

佛教中沒有這樣的觀念 看著,看著我們受苦,這樣我們就會學到一些東西。 沒有這些。 如果 可以停止痛苦, 將。 但 就他們擁有強大的力量和能力而言,他們並不是無所不能的。 在他們自己這邊,他們是無礙的,但是因為緣起,他們與世間相互作用,不能使一切如他們所願。 所以這是兩個很大的區別。

關於讓您感到不舒服的品質,您想在這裡提出其他一些事情嗎?

佛陀不審判我們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天哪,這意味著有人拿著一份清單坐在那裡,“你過得好嗎? 你調皮過嗎?” [笑]有人偷窺我,要記黑點和白點? 同樣,佛教的理念非常非常不同。 不是在監視我們,看我們是好是壞。 這 心如鏡。 它可以感知一切,但是因為心是完全慈悲的,任何信息 得到是通過那種同情心處理的。

A 不是坐在那裡評判我們。 但是,如果一個 看見我們發脾氣,他們就能憐憫我們。 如果那個人沒有被他們不受控制的情緒所驅使去做那件事,那不是很好嗎? 幫助那個人讓他們戒掉那個習慣不是很好嗎? 所以一路上 看著我們的方式與我們許多人小時候被撫養長大的方式大不相同,認為上帝俯視著我們。 這有意義嗎?

當你想到這些事情時,如果你覺得不舒服,請提出來。 我認為當我們談到佛教教義時,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過去經驗的背包。 與其被我們的背包限製或與之抗爭,不如把它放下,拿出來看看裡面有什麼,看看我們是否還需要那些想法。

聽眾: 如何 冥想 論空性淨化心靈,使某人變得無所不知?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首先了解心中不同種類的障礙是有幫助的。 這將在稍後出現,但最好不止一次地檢查它。 我們經常說到兩種層次的障礙:一種是煩惱障礙。1 二是認知障礙。2

煩惱障

煩惱的障礙就是煩惱3 他們的種子包括無明, 憤怒附件 以及使我們投生到輪迴中的所有染污業。 一旦去除了那個層次的障礙,那麼一個人就是阿羅漢,因為你不再有無明,所以一個人的心鏡被極大地清潔了, 憤怒, 附件 和其他苦難。 只是因為你的大部分能量沒有被用在這些錯誤的認知上,也沒有被 因果報應 如果你已經走上了所有那些愚蠢的道路,那麼頭腦就會自動地感知到更多。 所以阿羅漢有大神通。

認知障礙

但是在阿羅漢的心中仍然有一些微妙的污點,因為他們沒有去除在後世出現的真實存在的表象。冥想 時間。 即使他們可以看到真實或固有的空性 冥想, 當阿羅漢從 冥想,即使他們知道它不存在,但一切看起來仍然真實存在。 所以頭腦中仍然有某種面紗。 當你去除它時,頭腦就像一面無限的鏡子,上面不再有任何污垢。

人有什麼樣的能力,取決於他們能夠從頭腦中清除多少垃圾,就像鏡子的反射能力與清除了多少污垢一樣。 阿羅漢知道很多事情 知道。 阿羅漢知道很多人的前世, 因果報應 和諸如此類的事情,但他們並不像一個 . 阿羅漢有時還是會搞砸,因為心、鏡子非常乾淨,但上面仍有一些污垢。

聽眾: 那多少錢 干涉我們的世界?

職業訓練局: 我不知道,也許是 47.8%? [笑聲] 我認為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 因果報應.

聽眾: 為什麼我們的 因果報應 影響他們如何干預我們的世界?

職業訓練局: 假設我們已經創建了 因果報應 接觸佛法,實踐佛法,並對佛法的影響持開放態度。 然後諸佛,他們成為完全證悟者的全部原因就是要幫助我們,自然而然地幫助我們,而不用去想它。 就好像我們的收音機打開了,無線電波就被接收到了。 而如果有人沒有 因果報應 得救而心不開,佛為何遊蕩? 佛陀不會坐下來用頭撞牆試圖幫助得不到幫助的地方。 但他們沒有選擇性。 他們不會說,“哦,這個人很有信心,所以我會幫助他,但另一個人是個混蛋,不相信我,所以我不會幫助他。”

佛陀幫助每一個人,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得到幫助

佛陀確實在施救,但如果人們不能覺察到並接受它,那他們為什麼要施救呢? 就好比諸佛伸出鉤子,有時我們卻不拿出戒指套在鉤子上。 這 出於慈悲,他仍然會在外面放一個鉤子,他甚至可能會改變鉤子或為我們製作另一種鉤子,因為我們的戒指太小了。 所以他們會以某種方式改變他們提供幫助的方式; 這不是 會因為我們消極而徹底拋棄我們。 但是,如果我們自己的思想封閉了,那麼他們能幫助我們的東西就會減少,因為我們拿著這個非常小的小戒指,我們並沒有真正給他們機會給我們任何東西。

多少錢 可以乾預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甚至可能不知道他們何時介入我們的生活。 當他們這樣做時,我們甚至可能沒有註意到它,但他們可能會不斷進行干預。

達賴喇嘛尊者

例如,想一想幾個月前在紐約舉行的時輪金剛法會,當時我們參加了 菩薩 誓言 在麥迪遜廣場花園。 對我來說,有 3,500 人說他們想成佛利益眾生,這是一次不可思議的經歷。 我在想,“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啊!” 尊者的行為真的像一個 向人們展示發願愛他勝過愛自己,發願成為圓滿覺者的理念 造福他人。 他是 這是紐約苦差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替代品。 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當他給 誓言.

然而,那個禮堂裡的每個人從那個儀式中受益的程度肯定是不同的。 利益可能完全從A到Z不等,因為有些人可能已經是菩薩了。 他們可能在聆聽尊者所說的一切以及在接受 菩薩 誓言. 那麼可能坐在觀眾席上的一些人會說,“這很有趣。 我可以坐下來觀看這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西藏人。 哎呀,他的笑容很好。 他說的是慈悲——那真是一件好事。 這裡有點熱,所以我希望它能盡快結束,因為我今晚要出去和我的朋友們共進晚餐。”

這兩個人坐在同一個禮堂裡,但看看他們每個人對尊者給予的幫助的看法有多麼不同。 從尊者的角度來看,他正在幫助每一個人,但人們以自己的方式看待它。 他們拿走他們能夠拿走的東西,這很好。 人們會得到某種好處。

好處因我們的精神狀態而異

我們從事物中獲益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精神狀態和我們的 因果報應. 就像我說的,我們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我們受益了多少,我們受益了多少 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在紐約的一些人當時可能會想,“哎呀,這太棒了。 這太棒了。” 10 年或 20 年後,當你回顧那件事時,你可能會說,“哇! 我簡直不敢相信! 突然之間,您清楚地知道尊者對您有多大的幫助。 但是那個時候,你不明白。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發生的,不是嗎? 我們認為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然後多年後我們發現其他事情正在發生。

看法有何不同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當你研究蜜蜂的眼睛時,你會發現它們的眼睛非常複雜,有多個晶狀體。 蜜蜂如何感知事物與我們如何感知同一事物是完全不同的。 同樣,狗可以聽到我們聽不到的聲音。 此外,一隻狗可以聞到如此多的東西,並通過氣味知道如此多的事情,以至於它們擁有一整條對我們完全封閉的信息渠道。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沒有聽到或聞到那些東西就說狗的感知是錯誤的。 同樣,我們不能說除了我們自己的知覺之外的其他知覺不存在,因為即使現在也很清楚,它們確實存在。

對淨土的感悟

這也是整個淨土的理念。 當我們談到 淨土——諸佛開闢給修行人去的那些地方——看你的心境能不能看到淨土,因為淨土不一定是別的地方。 如果我們的心很清淨,這裡就是一片淨土。 如果我們的頭腦被 因果報應,這裡猶如地獄境界。 所以你可以再次看到三四個人如何對同一情況有三四種不同的態度或反應。 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而是每個人如何體驗和感知的東西; 這是由於他們自己的心理狀態,某些事情在他們看來如何。

所以我們可能會看著這個房間說這是一個不錯的中立地方,但地獄眾生可能會進來說這是一個熾熱的地獄。 然後一個 或許可以走進這裡,看到這裡是一片淨土。 我們通常來到這裡,我們的看法搖擺不定。 [笑聲]

讓我們花點時間吸收一切。

本教學基於 拉姆林 或漸進的啟蒙之路。


  1. “Afflicted obscurations”是Ven.的翻譯。 Chodron 現在使用代替“迷惑的障礙”。 

  2. “認知障礙”是Ven.的翻譯。 Chodron 現在使用代替“obscurations to omniscience”。 

  3. “苦難”是 Ven. 的翻譯。 Chodron 現在用來代替“令人不安的態度”。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