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避難對象

避難:第 1 部分(共 10 部分)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皈依是什麼意思

  • 什麼是皈依
  • 不躲在後面 , 佛法, 或 僧伽

LR 021:避難所(下載)

為什麼要皈依?

  • 原因 避難
  • 關於重生
  • 避難所隨著時間而增長

LR 021:避難的原因(下載)

皈依對象——佛陀

  • 為什麼 是可靠的避難所
  • 終極和傳統
  • 我們兩個 性質

LR 021: 寶石 (下載)

問題與解答

  • 性質 身體 和空虛
  • 悲憫非本有的眾生
  • 用語言凝固事物

LR 021:問答(下載)

皈依對象——法與僧

  • 法寶,真正的止息和 真正的路徑
  • 什麼是艾莉亞
  • 究竟法寶與世俗法寶
  • 終極和傳統 僧伽

LR 021:佛法和 僧伽 (下載)

問題和解答; 所有這些信息的相關性

  • 阿里亞之間的區別 僧伽
  • 五個路徑
  • 不同的車輛: 聽者, 孤獨的實現者, 菩薩
  • 學習所有術語的目的
  • 正念的作用

LR 021:這些教義的相關性(下載)

我們已經討論過在極度痛苦或極度限制的狀態中再生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深入思考這種可能性,我們想找到一些出路,一些方法來防止它發生。 我們想要在疾病發作之前服用一些藥物,一些佛法維生素,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Dharma”被翻譯成“預防措施”。 那是亞歷克斯的[博士。 Alex Berzin] 翻譯,這個想法是佛法包括你採取並應用於你的思想的措施,以保護你或防止你遇到困難的情況。

什麼是皈依

因為我們對未來有一種恐懼感,一種對死後會發生什麼的擔憂感,並且因為我們在一個不安全的世界中尋求某種方向和某種安全感,所以我們尋求避難所。 現在,避難所在英語中是一個棘手的詞。 它可能會被誤解。 有時它被翻譯為“在生活中採取安全和健康的方向”,這就是它的本質。 找個方向。

“避難所”這個詞的問題在於,有時它會給我們一種躲避某事的想法。 就像你小時候一樣,你 避難 在你媽媽身後,然後隔壁的大惡霸就無法攻擊你。 這不是我們與 三寶. 我們不躲在我們的母親或 三寶. 避難 這裡的意思是說,“外面正在下傾盆大雨,我們全身都濕透了,如果我們待在雨中,我們會感冒的。” 所以我們想去一個提供保護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佛法了悟。 那才是真正的皈依處,真正的皈依處。

這不是躲在佛法後面的問題,也不是躲在佛法後面的問題。 僧伽 並說“僧伽,你出去,把我的煩惱都清理乾淨。” 這不是皈依的意思。 而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選擇一個安全和健全的方向,知道真正的皈依處是我們自己心的轉化狀態。

因此,這一部分稱為“有益於我們未來生活的方法”。 當我們想到死亡和惡道時,它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有些擔憂。 鑑於我們有這個顧慮,我們現在來到構成做某事、行動的方法的道中的兩個階段。 我們要做的兩件事是 避難 然後觀察 因果報應.

這就是我們在大綱中的部分。 你知道我們在哪裡嗎? 您是否看到它與之前發生的事情以及現在將要發生的事情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我要討論這個的原因是——這真的很重要——你對大綱和不同步驟的看法越全面,一切就越有意義。

思考寶貴的人命使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潛力。 然後,在我們看到自己的潛力之後,我們就會被說服去利用它。 利用它的第一個方法是為我們的未來生活做準備。 為了為來生做準備,我們必須對他們有所關心。 所以我們想到死亡和投生惡道的可能性。 現在我們正在尋找一種方法來防止它,所以我們有皈依主題,然後是因果主題,或者 因果報應 及其結果。 這——按照這個順序教授這些科目——是一種非常有技巧的方法 激活我們。

皈依是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是通往佛法的門戶。 他們通常說皈依是進入 的教誨; 那 菩提心,利他的意圖,是進入大乘教義的門戶; 並採取 權力 是進入密宗教義的門戶。 皈依實際上是整個事情的基礎——它決定了我們要走的路,要走的方向。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基本的決定。

如果您查看大綱,避難所下有幾個主要標題。 我們先說說原因 避難,第二關於哪些對象 避難 三是衡量我們皈依的程度,四是皈依的利益,五是皈依後的修行分數。 這就是我們在接下來的幾次會談中將要通過這五件事進行的地方。

皈依的因由

皈依的第一因

讓我們回到第一點,原因 避難. “為什麼 避難? “為什麼進入 的教導? 通常用兩個,有時是三個原因來談論它 避難. 了解原因很重要,尤其是因為我們 避難 每天。 我們在做教法之前皈依這裡,你每天做皈依祈禱文之前 冥想 會議。 重要的是要了解皈依的原因,並在祈禱前考慮一下。 這有助於使祈禱變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因為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

皈依是隨著時間而增長的東西,所以我們的心流中有這兩個因越多,我們的皈依就會越深。 當然,一開始的因緣不會很強,所以我們的皈依不會很強。 但是,當我們不斷培養因並為此付出努力時,皈依就會變得非常非常強大,你會開始看到它改變了你的想法。 我們一直在做的冥想都不是開關燈的開關:它們是調暗或調亮的那種,你希望把它調到更亮的地方。

第一個原因 避難 是對投生惡道,甚至整個輪迴的恐懼和警惕,但至少是對投生惡道的某種恐懼。 這是呼籲我們超越今生的範圍。 當然,不信輪迴的人也可以來聽法,受益匪淺。 一個人不需要相信重生就能從中受益 的教導。 但是,僅僅通過這一點的放置,我們就可以看到,要真正深入並品嚐教法中的甘露,我們對輪迴的信念越堅定,佛法的整個框架就越發對我們有意義。

如果您不相信重生並且已經把它放在次要位置,請不要難過。 但記得不時把它擱置一旁,重新審視你的信仰,並嘗試了解輪迴,因為這確實會改變我們看待生活以及我們與佛教的關係的整個視角。 它的確有所作為。

你看,如果我們只相信今生,遇到問題,我們怎麼辦? 避難 在? 我們 避難 任何能解除今生痛苦的事。 如果我們不相信前世和來世,那麼我們只是在思考什麼能解決我們現在的問題。 當我們餓的時候,我們 避難 在食物中。 孤獨的時候,我們 避難 在朋友中。 當我們疲倦時,我們 避難 在我們的床上。 如果我們只考慮今生,我們只需要 避難 in 是感官上的愉悅,因為那是要做一些事情來消除痛苦的東西。

但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在這裡是因為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意識到,感官愉悅並不是萬能的,它不會解決我們的問題。 如果我們對前世和來世有一些感覺,我們就會明白感官享樂在解決我們的問題方面是多麼有限。 當我們擔心死後和死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時,我們會尋求更廣泛的快樂來源,而不僅僅是填飽肚子並讓我們暫時快樂的東西。

感覺我們是誰不僅限於此,這是有益的 身體 但它是一個連續統一體——我們的思維流是一個連續統一體。 它棲息於此 身體 一段時間,然後它繼續另一個 身體. 這種思維流甚至可以繼續成為 . 你可以看到對來世的信念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不相信來世,那麼我們可以說,“好吧,我必須成為一個 現在或者什麼都沒有,因為在我死後,只有完全的黑暗。” 好吧,如果我死後一切都只是虛無,那聽起來像是我的問題很好地停止了。 那麼為什麼要修行佛法呢? 為什麼要努力成為一個 ? 我只會等到我死。 也許我會快一點,因為那會解決我的問題。 你明白我所說的嗎? 如果我們只關註今生,我們就會遇到一些關於我們的人生目標的問題。 如果在死亡時什麼都不是,而且你的問題無論如何都會結束,為什麼要追求佛陀呢? 真的,有什麼用? 今晚你可以在家看電視。 也許你來這裡是因為我更有趣,我不知道。 [笑聲] 不這麼認為。 我認為情景喜劇可能會讓你笑得更多。 [笑聲]

如果我們是誰並沒有隨著這一生結束,如果某些事情繼續向前發展,那麼就有理由擔心死後會發生什麼。 因為因果起作用,因為我們死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所以這一生變得非常有意義。 我們意識到我們可以做點什麼。 我們有能力在這一生改變一些事情,而這些改變將影響以後發生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們不認為以後會發生任何事情,那麼任何事情都沒有多大意義。 這種謹慎的感覺,意識到如果我們繼續這樣做可能會發生的危險,可以成為修持佛法的強大動力。

我們上次討論了惡道是如何緣起的。 它們的生起只是因為因的存在。 若無下三道因,則無下三道。 所以因果存在。

現在,下界的原因是什麼? 是我們自己的染污行為和煩惱1.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檢查:“我有煩惱嗎? 我有被污染的行為嗎?” 我們進一步檢查:“是的,我生氣了,我有很多 執著 我很嫉妒。 我又懶又好鬥又固執——我有一大堆煩惱。” 然後,“我的行為是否受到這些態度的驅使? 嗯,是的,因為今天有人在工作中騷擾我,我讓他失望了。 我對另一個人非常自豪和傲慢。 然後還有其他人被我操縱了。”

當我們審視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心境和我們所做的那種行為,並且我們權衡我們轉生的可能性時,我們會非常擔心。 我們知道,如果因存在,就很容易得到果。 這只是時間問題。 那種關心的感覺會激勵我們去修行。 它會激勵我們尋求替代方案,這樣我們就不會繼續養成同樣的壞習慣。 我認為我們來到佛法是因為我們厭倦了一些壞習慣。 我們厭倦了無法控制地生氣的頭腦。 我們大腦的一部分因為生氣而嗡嗡作響,而另一部分則在說,“天哪,我希望我沒有一直這樣做。 如果我不那麼惱怒和生氣,我肯定會更平靜。” 我們正在努力尋求一些解脫,一些指導,遠離我們的有害行為和導致它們的痛苦,因為我們意識到它們給我們帶來了問題,不僅是現在,而且它們會在我們死後給我們帶來大問題。 當我們受到他人的影響時,我們會給他們帶來麻煩。

這是促使我們尋求一些指導、一些方法、一些路徑、一些例子或榜樣來擺脫“香蕉頭腦”的激勵因素之一。 或者,作為 喇嘛 耶喜過去稱它為“猴心”。 因為我們的心就像一隻猴子。 一隻猴子撿起它遇到的每一個有趣的物體。 它完全分散且無方向性。 因此,擔心“猴子頭腦”會把我們帶到哪裡去,我們想尋找一個馴服者,一個“猴子頭腦”馴服者。 這是第一個動機——死亡時和死後會發生什麼。

然後,如果我們更進階,我們將不僅關注下界,也關注上界。 當我們意識到快樂也是暫時的時,我們就會從所有的輪迴中尋求解脫。 恐懼可以指向惡道,也可以指向所有輪迴。 但我們從我們所在的地方開始:如果我們坐在火裡,讓我們至少進入煎鍋,然後進行下一步。

皈依之二

第二個原因 避難 就是所謂的信念,或信心,或信念。 這是一種自信的感覺 , 佛法和 僧伽 有能力向我們展示一個正確的方法,不僅可以防止墮胎,還可以防止所有輪迴中的所有痛苦。 因此,我們不僅要擺脫糟糕的局面,而且要走向更好的局面。 我們相信有一條路,有人會帶領我們走那條路,我們有一些朋友可以一起旅行。

以建立深厚的信心 , 佛法和 僧伽,我們必須知道他們的品質。 本節關於避難所的很多內容都將討論這一點。 如果我們知道他們的品質是什麼,我們就會對他們產生尊重和欽佩 , 佛法和 僧伽. 我們也逐漸相信他們有能力帶領我們走出困境。

皈依之三

第三個原因 避難 與大乘有關,大乘是一種關注眾生問題和困難的心智載體。 如果我們想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採取安全和健康的方向,不僅因為我們關心自己可能的重生,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關心自己在輪迴中的循環,而是因為我們對所有有情的人都有同情心眾生,然後我們接受大乘皈依。 這是一種更廣泛的方式 避難.

你可以看到避難所將如何增長。 首先,我們從對自己較低輪迴的恐懼開始,然後我們增加這種恐懼,包括對投生到輪迴中的任何地方的恐懼,然後我們通過說:“好吧,不僅是我,還有任何人,任何有情在任何地方,生於輪迴中的人。 我害怕那樣。 我很關心那個。” 這可能是一個強大的激勵因素 避難.

當我們關心一切眾生的福祉時——一種真正慈悲的態度——我們的皈依就會變得非常強大。 我們不僅關心自己,還感受到對無量眾生的關心。 以這種方式,你可以使你的皈依更加堅固。

您有問題嗎?

聽眾: [聽不清]

尊者圖登卓龍(VTC): 我在這裡按照傳統的藏語大綱教學 喇嘛 宗喀巴設計,所以我們進入了很多深層次的東西。 很多肯定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引起衝突。 它會按下一些按鈕——我們的情感按鈕和我們的智力按鈕。 這很自然。 如果沒有,那有什麼用? 如果你來到這裡,而我所說的一切只是強化了你已經相信的一切,那麼我根本就不會幫助你擺脫困境 憤怒是, 附件,無知和被污染的行為。 我只是在加強他們。

聽眾: 一旦佛法開始讓我們的自我感覺很舒服,我們就知道出了什麼問題。

職業訓練局: 它確實變得更好。 它確實變得更好。 開始特別困難,我想,因為我們遇到了很多新想法——重生、惡道、 . 世界上是誰 ? 一開始我們會接觸很多新事物,有時會讓我們感到不知所措。 但是,如果你能挺過最初的震驚,開始為出現的無數問題尋找答案,如果你開始審視自己內心對某些新想法的抵制,那麼慢慢地,慢慢地,一些意識就會出現。

但這需要時間。 不要指望一切都晶瑩剔透,霓虹燈閃爍。 我的經歷不是那樣的。 也許一些前世印記非常強烈的人可以出生在西方,然後他們走進一個佛法講座,然後去“哈利路亞”。 但我遇到過這樣的人很少。 [笑聲] 所以這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 但忍耐吧。 它結出果實。

什麼避難所

現在我們要進入第二部分,它涵蓋了哪些對象 避難 in. 如果我們正在尋找一個安全可靠的方向,那麼首先我們要識別合適的對象 避難 然後了解它們適合的原因 避難對象.

所以我們有 , 佛法和 僧伽. 他們分為終極 珠寶和傳統 寶、究竟法寶和世俗法寶、究竟 僧伽 珠寶和傳統 僧伽 寶石。 現在我們要在這裡了解一些技術信息,這將導致一些新詞。 不要驚慌,沒關係的。 [笑聲] 當我們瀏覽這些不同類別的 Ultimate 和 Conventional 時,一開始可能看起來很混亂 三顆寶石. 但如果你能開始理解這一點,它將幫助你理解什麼 , 佛法和 僧伽 是,所以當你說“南無佛法 南無法門 南無僧伽“ 和我 避難 直到我在 , 佛法和 僧伽”,你對自己在說什麼有了更好的理解。 它將幫助您理解祈禱並以更強烈的方式產生這種感覺。

皈依佛陀

讓我們先從 。 “ 是一個人,他一方面徹底淨化了他的心,去除了所有的煩惱和污點,另一方面,將所有的善功德圓滿地發展到了極致。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 ? 你不需要說“一些穿著藏紅花長袍的人坐在蓮花上。” 因為那時人們不明白。 他們不明白。 但如果你說,“這是一個 是:任何人徹底淨化了他或她的心,去除了所有的煩惱和污點,這樣他們就不會再生氣、不會執著、不會嫉妒、驕傲、懶惰等等。 他們還吸取了我們目前擁有的所有優秀品質,並將其發展到最完整、最充分的程度。”

如果我們把它理解為 是,那麼我們就完全有可能合而為一。 為什麼? 因為我們有煩惱,我們可以淨化它們。 我們擁有良好品質的種子,我們可以發展它們。 我們之間沒有太大的差距 . 這只是煩惱與功德平衡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減少一個,增加另一個,那麼我們的心流很快就會變成一個人的心流。 . 這不是神秘和神奇的東西。 也許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可能會有這種感覺,但你會發現這實際上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某種科學過程。

佛寶:法身與色身

您可能聽說過梵語詞 kaya。 它的意思是 身體; 不是 身體 在物理意義上 身體,但 身體 在語料庫或集合或組的意義上。 有時我們談論三身,或身體, ,有時這可以分為四個身 . 有時它只分為兩個kayas . 這確實有道理。

如果我們將此劃分為兩個身(kayas)——兩組或集合或主體的品質 ——一個叫做法身,意思是真理 身體 另一個叫做色身,意思是色身 身體. 有了這個劃分,法身或真理 身體 指的是 和 rupakaya 或形式 身體 是指形式或物理表現形式 .

色身

如果我們再深入一點,色身可以一分為二。 在兩種色身中,一種稱為報身,常譯為享受 身體,另一種稱為化身,或化身 身體. 這是一個不同的物理方面 . 當一個完全開悟的人出現在 身體 淨土光所化,教菩薩,說大乘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相,名報身。 身體. 這是一個相當神秘或空靈的物理外觀 身體 光者,住淨土,教諸菩薩。 報身俱有圓滿證悟者的一切相相,例如頭上的頂冠突起、手掌上的捲發和眼睛、腳上的法輪和長長的耳垂。

放射 身體,或 nirmanakaya,指的是一個完全開悟的人的更粗糙的身體外觀。 釋迦牟尼就是一個例子 ,他生活在 2500 年前。

將色身(身體的一面)劃分為享受 身體 和散發 身體,代表了一個完全開悟的人為了利益他人而出現在世界上的不同方式。 利益他人的一種方法是出現在淨土中並教導高等菩薩。 但是我們沒有 訪問 去淨土,我們還沒有造出那個正向的潛能,所以諸佛出於慈悲化身出現 身體,這是一種更粗糙的外表,因此我們可以以我們的形式與他們交流。 表格 身體 以積極的同情心為他人的目的行事。 當你有慈悲欲度眾生的痛苦時,你就想現身,所以就有了這兩種相。

法身

所以當我們接受真相 身體 和享受 身體 和散發 身體,我們得到三身或三身 . 現在,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四個身體,那麼我們就接受法身或真理 身體 我們也把它分成兩部分。 所以你看我們是怎麼做的。 我們只是得到更多的細分。 聽起來像是一個住宅開發項目,不是嗎? 法身又可細分為jhana-dharmakaya,譯為慧諦 身體,第二個是 svabhavakaya 或自然 身體.

當我們把法身說成一件事時,真相 身體,它更多指的是 . 當我們細分法身時,我們將獲得更多的技術性。 當我們談論智慧真理時 身體,我們談論的是意識 , 頭腦 , 智慧 . 當我們談論大自然 身體,我們正在談論那個心的空性和那個心的真正停止。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不,本質 身體 是自然真理 身體. 自然 身體 是法身的一個分支。 當你把法身一分為二時,一個是智慧法身,一個是性法身。

自然 身體 指空虛的 的心靈,缺乏內在的存在 的想法。 自然 身體 也指停止 心流——苦的止息、煩惱的止息和 因果報應. 而智慧真理 身體 是一種意識,是本性 身體 是沒有自性存在,沒有痛苦和煩惱。

意識是 無常現象; 他們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自然 身體,是空性和止息,是一種永恆的現象。 它沒有改變。 為什麼? 因為它是一種消極的現象。 它是缺少某物,缺少某物。

如果你不明白,沒關係。 我們慢慢走。 如果你現在聽到它,那麼稍後當你聽到更多並且你開始更深入地了解常與無常之間的區別時,這將會變得清楚。 但是現在聽到它並考慮它是很好的。

所以我們在這裡用法身強調的是心 , 智慧的頭腦 ,然後是那個心沒有內在存在的事實。

據說法身,真相 身體,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為有真理 身體, 因為一個人的心是一個 的心,一個人不再受苦。 一個人不再有問題和困惑。 但是因為一個 也有很強的慈悲心,願意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 由於他的慈悲,他不得不以可以與有情眾生溝通的物質形式出現,因為有情眾生無法直接與眾生溝通 的想法。 我們沒有千里眼,我們的頭腦太模糊,無法直接與真相溝通 身體. 因此,諸佛以色身出現,它們以化身的形式出現在像我們這樣非常無明的眾生身上。 對於比我們隱蔽得多的高等菩薩,他們顯現為享受身。 這有道理嗎?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是所有四身。 一個 四個都有。

職業訓練局: (回應聽眾)不,因為 不能沒有色身。 為什麼? 因為成為一名 是為了利益他人。 不想造福別人,做人是沒用的 . 成為一名 就是利益他人,而利益他人的唯一方式就是以能與他人溝通的肉身出現。 一旦有人成為 ,他們不會在自己美好的必殺技中閒逛並享受它,因為那不是他們的目標和目的。 任何 存在的將擁有所有這四個。

聽眾: 是不是說一切佛都是菩薩?

職業訓練局: 不,一個 菩薩 不一樣。 一個 菩薩 是一個將要成為的人 。 一 菩薩 誰已經完成了整個路徑並且不再是 菩薩.

究竟佛寶與世俗佛寶

終極的 寶珠是法身,它有兩個細分:自性 身體 和智慧法身。 自然 身體 是諸佛心之空性及真滅。 智慧 身體 是諸佛的一切知心。

傳統的 寶石是色身,是享受 身體 和散發 身體. 我們越了解這一點,就越能意識到它與許多其他事物的關係。

我們二佛性

當我們談論我們的 自然,我們的 潛力,我們可以談談我們的 自然也有兩種方式。 我們可以談論我們當前心流的本性存在的空性。 我們也可以談及我們心流中的清明本性,以及所有不同的無常因素。 我們有這兩種 性質。

進化的 本性是我們心的清明和知性,我們心的所有不同的無常因素,例如我們現在擁有的一點點慈悲、一點點智慧、一點點定力,所有這些不同的因素。 這種進化的 我們目前擁有的本性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成為智慧法身。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與智慧法身之間存在聯繫——當我們成為一個人時,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

現在,我們的心也空無本性,但因為我們沒有 的心,那種空虛不像 的心,因為它所依賴的東西——我們的心——是模糊的,而 的想法不是。 當我們現在的頭腦變成 心,則心自性的空性,稱為性。 身體. 然而,它的空性本質並沒有改變。

我們兩人的進展 覺悟的本性就像鐵軌。 鐵軌上有兩個鋼筋。 這是一個非常粗略的類比。 這個類比有它的局限性,但我們可以把鐵路的一個欄杆想像成我們的心清明和知道的本性,以及我們現在擁有的所有因素,例如一點點智慧、一點點慈悲心、一點點慈悲心。愛,一點點專注,一點點耐心,所有這些我們現在擁有的因素。

因此,鐵路的一個欄杆是我們心的清晰和知道的本質,我們的心是一種意識這一事實。 現在它是模糊的、有限的,不是嗎? 但它有潛力。 當我們開始修道時,我們要培養的是我們現在擁有的那些良好品質,我們要淨化我們心的清明和知道的本質,直到最終成為智慧真理 身體.

現在,讓我們談談鐵路軌道的另一個酒吧。 現在我們的心也空無本有。 換句話說,現在我們沒有一個堅實具體的永久身份。 我們認為我們有——那是我們的問題——但我們沒有。 我們沒有這種堅實的、具體的、獨立的、固有的存在的人格。 無論是我們的頭腦還是我們的 身體 也沒有任何東西是天生存在的。 內在存在的缺失並沒有改變。 但是,當我們的心,我們心的清晰和了解的本質,變成 的頭腦,然後我們自動地用不同的名字來稱呼我們固有存在的缺乏——我們稱之為空性 的心思。 我們稱之為停止 的心思。 我們稱之為自然 身體.

當我們走向開悟時,我們不是在摧毀一個人,我們不是在摧毀固有的存在,因為一個堅實具體的人格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我們正在摧毀的是我們認為存在一個的錯誤觀念。 那就是被遺棄的東西。

現在,我們的心與任何其他現像一樣空無堅實、具體的內在存在,包括 的想法。 正因為如此,我們有潛力成為 . 因為你看,如果事情確實有堅實的、具體的、獨立的實體,那麼我們就沒有辦法改變,因為我就是我,我無法改變。 但我們確實在改變,不是嗎?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所以,這本身就表明那裡沒有堅實的具體實體。

聽眾: 這是有天性的東西嗎 身體,或者說我們沒有內在的存在,一些將我們與其他人分開的東西 現象 沒有思想流?

職業訓練局: 不,因為一切都同樣空無本性存在。 如果我們在這裡拿時鐘來說,並不是說時鐘有某種真實的內在存在。 你不可能在這堆不同的零件中找到真正的時鐘。 同樣,我們是一群 身體 和思想,其中沒有內在存在的人格。

我們有頭腦而時鐘沒有,這意味著我們不同於時鐘。 但這是相對水平的。 在更深層次上,存在模式,我們存在的方式,無論是時鐘還是我們,都沒有任何具體的、可找到的實體在其中,你可以精確定位並說“啊,就是這樣。”

[回應聽眾:]但是時鐘不會有一個性質 身體,因為把某物的空虛稱為自然 身體,你必須有智慧真理 身體 也在那裡。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把我們固有存在的空性稱為自然 身體——這是因為我們的世俗思維不是智慧真理 身體. 換句話說,我們本有存在的空性並沒有得到那個名字[自然 身體] 直到我們的心智轉變。

[回應聽眾:] 我們現在的心流中並沒有煩惱的止息。 我們沒有停止 憤怒 在我們的思想流中。 我們有相反的情況。

聽眾: 如果眾生不是本來就有的,那我們為誰發慈悲心呢?

職業訓練局: 這是一個連偉大的人都想問的問題 喇嘛 在辯論課文中提問。 [笑聲] 他們說,如果眾生不是本有的,那麼我們要為誰發慈悲心?

在這裡我們必須明白,本質上不存在和本來就不存在是有區別的。 它們是有區別的。 如果我們以時鐘為例,可能更容易理解。 它可能不是,但它可能是。

如果我們看時鐘,我們在這裡看到一個時鐘,它在工作,我們可以讀取時間,對嗎? 當我們不分析時,當我們不仔細觀察時,當我們不試圖確定任何東西時,我們都會看著並說,“哦,是的,有一個時鐘,它可以讀取時間。”

但如果被問到,“時鐘是什麼時候? 必須有某種我能找到的東西,那就是時鐘,我可以將其隔離為時鐘。” 那麼我們要隔離什麼作為時鐘呢? 會是這一部分嗎? 會是這一部分嗎? 是正面嗎? 是背面嗎? 是齒輪嗎? 是電池嗎? 是旁邊的數字嗎? 是按鈕嗎?

當你開始拆開它並把它全部放在桌子上時,你能找到任何東西是時鐘嗎? 你找不到任何東西。 當你分析時,你找不到任何東西是時鐘。 在這裡,我們正在尋找事物的更深層本質,試圖查明它,但每當我們嘗試這樣做時,我們總是一無所獲。 我們找不到任何東西。

但這並不意味著事物完全不存在。 因為這裡有東西。 這裡有些東西,我們可以使用它。

眾生也是一樣。 有眾生。 我們都坐在這個房間裡。 我想我們都會同意? 桑迪和我坐在這個房間裡。 但後來我們試著找到具體的人物,我們看著並問,“誰是莉蓮? 是她 身體 莉蓮? 她的心思是莉蓮嗎? 如果我們開始拆開它,你會發現 Lillian 是什麼? 你在裡面找不到任何東西 身體 以及你可以孤立的思想,然後說,“啊,明白了,這就是她。 我可以圍繞這個畫一個圓圈。 這就是她。 這就是她要做的一切。 這就是一切,它是永久的、堅實的和具體的。”

我們找不到任何可以識別為那個人的東西。 但是當我們不分析時,我們看到 身體 和思想,我們給它貼上“人”的標籤。 我們為之努力的眾生,就是我們為之發慈悲心的那些眾生。

聽眾: 所以你的意思是,是我們的語言賦予了我們這種身份觀念。

職業訓練局: 部分問題在於我們的語言,但這不是唯一的問題。 其實不是語言的問題,因為佛也是用語言的。 問題是我們讓我們的概念真的非常紮實,並認為我們的語言是紮實的。 使一切堅固。 那是我們的問題。

聽眾: 定義事物?

職業訓練局: 不只是定義事物,而是認為事物就是它們的定義。 我們必須定義在世界上運作的事物。 但如果我們認為這使它們成為某種堅實而具體的東西,那就是它們所能做到的一切,我們將具體化 現象,這就是問題所在。

[回應聽眾:] 是的,時鐘是依賴的。 它由非時鐘的東西組成。 它取決於不是時鐘的東西。 因為如果你搜索這個時鐘中的所有東西,你會得到的只是一堆零件,沒有一個是時鐘。 所以它取決於原因,它取決於部分。 時鐘是通過標記在整個依賴積累的事物之上而存在的事物。

聽眾: 思維流依賴嗎?

職業訓練局: 我們的思維流依賴嗎? 我當然希望如此。

聽眾: 我們的思維流依賴於什麼?

職業訓練局: 我們的思維流依賴於什麼? 首先,我們的思維流依賴於前一時刻的思維。 不是嗎?

聽眾: 說心流本來就存在是什麼意思?

職業訓練局: 內在存在意味著,在與心流的關係中,你可以看著心流,然後你可以說:“這就是心。 在這裡,我得到了它。 但是我們要標記的是思維流嗎? 這一刻[響指],這一刻[響指],這一刻[響指],這一刻[響指]? 我們要標記什麼? 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意識? 您打算將哪種意識標記為思維流? 所以,這又歸結為這樣一個事實,即心智流中有很多部分,而心智流也依賴於它之前存在的東西。 這取決於原因。

正是事物如此依賴,才能使我們的思想轉變為 的心思。 因為如果我們的心不依賴,如果它是獨立的,那麼任何東西都無法影響它。 沒有什麼能改變它。 它將獨立存在,與宇宙的其他部分沒有任何關係。 顯然情況並非如此。

聽眾: 時時刻刻地走下去和我們所說的死亡有什麼區別?

職業訓練局: 死亡只是我們標記為重大變化的時刻之一。 但實際上,自從我們受孕以來,我們就一直處於死亡的過程中,而死亡正是 身體 和心靈分開。 所以就像我們有一條河流,河流一直在變化,在某個時候我們把它放在了縣界。 這是金縣,那是下一個縣。

聽眾: 如果死亡只是另一個瞬間,那麼所有的中陰呢?

職業訓練局: 那隻是更多的時刻。 那隻是我們存在於那個狀態的心。

聽眾: 但死亡只是一剎那,而中陰卻包含許多剎那?

職業訓練局: 是的。 越過縣界線,就有越過縣界線的點。 但是這兩個縣都很大。 所以生命佔用了很多時間,而中陰佔用了一些時間。 而死亡,只是他們兩人之間的分界線。

皈依佛法:究竟法寶與世俗法寶

讓我們回過頭來 ,佛法, 僧伽. 現在我們要看佛法,尤其是法寶。

當我們講究竟法寶的時候,我們是在講真正的滅和 真路 在 arya 的心流上。 現在你要說,“什麼是真正的停止,什麼是 真路 什麼是艾莉亞? 我得到了“and”和“on”,但其他詞是什麼意思? [笑聲]

我將解釋 arya 是什麼,稍後我們會在討論 僧伽. 在大乘道中,一旦有人產生了利他的意圖,那麼他們就會進行五個層次的修行,他們的心在其中發展成為一個 . 當他們在那條道的第三層時,他們對空性有直接的洞察力,他們看到本有的缺乏,就像我們看到手掌一樣清楚。 這就是 arya:對現實有直接感知的人。

真正的路徑 在一個阿雅的心流上”是指對那個阿雅的心流的證悟。 當我說實現時,它是一種意識。 道路都是意識。 路徑不是外部的東西; 路徑就是意識。 菩提心流上的一條道路強調直接證悟空性的智慧。

聽眾: 您是否將 arya 定義為...

職業訓練局: 對空性有直接感知的人。 道被定義為某種程度的理解、某種程度的領悟、一種意識。 例如,路徑是 arya 的 證悟空性的智慧. 現在,當你獲得這些道心時,比如如果你直接了知空性,那麼你就可以開始清理心流,讓煩惱、煩惱再也不會回來。

例如,現在,我們可能不會生氣,但我們的 憤怒 可以再次回來。 當我們達到成為聖者的程度時,由於具有直接了解空性的智慧,由於具有 真路 在我們的心流中,那麼所謂的人工層次 憤怒,或人為的無知水平,再也不會在腦海中出現。 它已經停止了,我們已經停止了那個層次的煩惱。 我們有停止或沒有。 這就是停止的意思。

有很多路徑; 有很多停止。 有許多道路,因為有許多意識,即使是在一個人身上。 任何特定 arya 的所有不同實現都可以被視為一條路徑。 然後有許多不同的停止: 憤怒, 停止 附件,人為層次的停止,煩惱的固有層次的停止。

這就是佛法的意思。 那是究竟法皈依處。 為什麼叫究竟法皈依處呢? 因為當有人在他們的思想流中有它時,他們就自由了。 您不必擔心所有這些垃圾都會回來。 終極避難所不是可以抓住的外部事物。 究竟皈依處是我們自己的心的這種轉化狀態。 在這裡,在我們改變自己的思想之前,我們 避難 在他人思想的轉變狀態中,因為那些思想流具有我們想要發展的品質。 這些人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去做。

世俗法寶就是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 當它說到經文時,它並不是指書籍。 它意味著教義; 口頭教導。 教學本身。 不是書的紙和墨水。

世俗法寶是法寶的象徵。 真正的究竟法寶,真正最深層次的東西,就是心流中的止與道。 作為向我們傳達這一點的一種方式,我們有所有不同的教義。 最初的 傳授教法,口頭相傳,後來又寫成文字。 所以當它說經文時,不要想到書本:它只是指一般的教導。 它們為我們指明了通向更深層次——究竟法的道路。

聽眾: 常人的心有沒有得道?

職業訓練局: 你是說我們現在處於我們的水平? 普通人沒有任何路徑。 因為道是直證空性的智慧。 它是一種以某種方式與那種智慧相結合的意識。 這就是路徑。 所以只有聖賢有那些道識。 我們只是有規律的意識。 但它可以轉化為一個。

皈依僧寶:究竟僧寶與世俗僧寶

然後我們有 僧伽. 你們都會在這裡翻白眼。 我不怪你,因為每次聽到這個,我也會翻白眼。 我完全同情。

終極的 僧伽 寶與究竟法寶是一回事。 這是聖賢的智慧和解脫。 換句話說,他們的 真正的路徑 和他們真正的停止。 雖然 ”僧伽”通常表示“共同體”,這裡是究竟共同體的意思,指的是共同體或道止集。 它不是一個人的共同體,而是一個證悟與止息的共同體。

傳統的 僧伽 寶珠是任何個體的聖女,意思是證悟空性的個體或眾生的集會。 眾生的集會是傳統的象徵性代表 僧伽 寶石。 真正的常規 僧伽 Jewel 是任何一個特定的 arya。

現在,為什麼一個單獨的 arya 是 僧伽 寶珠是因為那個人有實相的直接了悟。 那個人可以是 或尼姑或外行人:沒關係。 這是一個已經了解現實的人,無論他們是否出家都無關緊要。 作為對此的象徵性表示,我們有 僧伽 受戒的僧侶和尼姑的社區,其中至少有四個人聚集在一個地方。 這是傳統的代表或符號 僧伽 寶石。 這不是真實的 僧伽 寶石。 我知道這有點令人困惑。

聽眾: 當我們在禱告中找到這個詞 僧伽,我們怎麼知道要達到什麼水平?

職業訓練局: 你必須了解上下文。 例如,當我們說,“南無僧伽耶”或“我 避難 ,在 僧伽,”這裡指的是 真正的路徑 和真正的停止,它指的是任何在他或她的思想流中有這些的人。 那個人將是一個有效的 避難對象 因為他們已經感知到了現實。 當我們說:“我 避難 ,在 僧伽”,這並不意味著“我 避難 在一些 或沒有自覺的尼姑。” 我們不會在他們那裡得到最深的皈依。 但是那個人可以向我們象徵一個 arya 存在,這是我們真正的東西 避難 在為 僧伽.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一位聖者直接了悟空性。 一個普通的 或修女不一定。 他們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但它們確實象徵著這種認識。 即使他們可能沒有這些認識,但他們可以像徵著這一點,所以好處是,如果我們在他們身邊,我們可以想,“哦,這些人正在向我展示,這些人正在引導我走上這條道路,所以我自己可以到那裡。”

你看,“僧伽” 特別令人困惑,因為在美國,他們已經開始給每個人打電話 僧伽. 有些人用這個詞 僧伽 指任何一個佛教徒,甚至是非佛教徒的人。 我個人不使用這個詞 僧伽 以這種方式。 我寧願只稱它為佛教社區。 在亞洲,這個詞 僧伽,當它在社區的意義上說時,通常指的是出家的僧尼。 但是當我們說我們 避難 ,在 僧伽,那麼我們是 避難 在任何對空有直接感知的特定存在中,無論他們是否是 或者不是修女。 這並不重要。 有很多外行人實際上是 arya 僧伽,誰有這種認識。

聽眾: 和 arya 有什麼區別 僧伽?

職業訓練局: 艾莉亞 僧伽 有一些路徑和一些停止,並且 擁有所有這些。 有五道,而聖母 僧伽 在第三和第四。 五是成佛。 當你處於第三和第四階段時,你正處於去除煩惱和培養品質的漸進過程中。 證悟空性不會即刻成佛。 就像當你了悟空性,現在你有了 Windex,然後你開始把它噴在鏡子上並清潔鏡子。 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時間。 這就是第三條道路和第四條道路上發生的事情。 那些眾生就是聖僧。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在前兩條道路上,如果我們談論上座部道路,當一個人擁有總 自由的決心 的循環存在。 換言之,日日夜夜,他們自發地想要脫離輪迴而獲得解脫。 那是給乘坐更普通車輛的人的。 對於在大乘大乘道上的人來說,當你日夜自發地想要成為一個 為了解放所有其他人。 結合這種利他主義,你還擁有 自由的決心 你自己。 但僅僅因為你有 自由的決心 或利他的意圖,並不意味著你已經了悟空性。 你可能有,你可能沒有。

聽眾: 你能詳細說明一下不同的車輛嗎?

職業訓練局: 我們展示了不同的車輛,稍後我們將在大綱中對此進行更多介紹2 當我們開始談論 僧伽. 我們擁有的是 聽者的座駕,緣覺 或孤獨實現者的車輛,以及 菩薩的車輛。

聽者的車和緣覺 或 Solitary Realizer's Vehicle,當您自發擁有 自由的決心 從日夜輪迴。 其最終產品是阿羅漢果。 你已經讓自己脫離輪迴,你已經去除了所謂的煩惱障礙3 從頭腦中。

但是微妙的障礙,稱為認知障礙4,還在腦海裡。 這就是阻止阿羅漢成為 ,雖然他或她已出輪迴。 當你談論 菩薩的路徑,當他們自發地具有成為 為了所有人的利益。 當他們完成這條道路時,他們最終證得佛果,那時他們不僅已經從輪迴中解脫,他們不僅已經去除了煩惱的障礙,而且還去除了認知障礙。 所以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實現。 有人可能開始作為 聽者 他們繼續成為阿羅漢。 其他人可能開始作為 菩薩 並繼續成為 .

學習這些術語的目的

一開始這一切看起來就像一堆令人困惑的名字。 越看越清楚,別著急。 如果您有耐心堅持並學習這一點,那麼稍後當您聽到其他教義時,它們對您來說會更有意義,因為您將有一個觀點來投入它們。

你的部分想法可能會說,“我在乎什麼是道路和領悟以及所有這些官話?” 嗯,原因是因為如果我們想獲得一個人的幸福 ,這些是我們想要在自己的思想流中實現的事情。 它們不是知識分子的官方文章。 這些是方向和我們想要了解的東西。

就像如果你在一年級,你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哦,我想成為一名醫生。” 你還在一年級,但你學習了文法學校,你學習了初中,你學習了高中,你學習了本科工作,你學習了醫學院,你學習了住院醫師。 你知道你必須做的所有不同的事情。 學習所有這些不同的東西,會讓你對做過這件事的人更有信心。 所以它讓你更好地了解你要去哪裡,因為你可以確切地看到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學習多少。 它還可以讓您更好地了解自己要去哪裡,以及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在潛力。 我們也可以獲得這些認識。

這不僅僅是學習術語和類別,而是學習我們的思想可以成為什麼。 這也讓我們更深刻地感謝那些在道路上指導我們的人,因為當我們說我們 避難 ,在 , 佛法和 僧伽,我們對他們到底是什麼、他們的品質是什麼以及他們做了什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這樣,我們對他們的信心就會增強。

一開始這一切似乎非常混亂,這些東西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 在你學得更多,對術語更熟悉之後,它實際上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想到它會讓頭腦非常高興,因為,“哇,想一想一個日日夜夜自發地利他主義的人,就像我日日夜夜自發地生氣一樣。 哇,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 有這樣的人存在。 太棒了,更神奇的是我能變成那樣。 並且有一個實際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 而這只是第一條道路。 所以我不僅有潛力成為那個人,而且我有潛力真正實現空性,然後徹底淨化我的思想。”

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時,它就會把我們從“我只是個小老頭,上班回家,什麼都做不好”的小陳規中拉出來。 它完全取消了我們自己的那種非常固定的概念,因為我們對我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了全新的認識。

正念的作用

聽眾: 呼吸在哪裡 冥想 所有正念教義都適合所有這些嗎?

職業訓練局: 呼吸 冥想 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定力,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因為如果我們要獲得這些證悟中的任何一個,我們就必須能夠將它們牢記在心。 我們必須能夠集中註意力。

此外,當我們學會更加註意呼吸的所有不同部分時 冥想,我們會更加註意正在發生的一切,我們可以發展對無常的理解。 我們可以培養對無我的一些理解,這也可以幫助我們在道上培養智慧。

此外,正念也被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試著保持正念,覺察,不僅是我們的呼吸,還有當你開車的時候——請保持正念。 我們必須注意汽車,我們必須注意我們所說的、所想的和所做的,這樣我們才不會讓我們的能量朝著破壞性的方向漫遊。 我們要注意並意識到我們想做的積極事情。 並將我們的精力引向這一點。

因此,正念修行是幫助我們在修行道路上發展所有這些不同證悟的關鍵修行。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是的,當你進入正念練習的深層時,你會注意到呼吸的每時每刻的變化。 然後你也會注意到沒有自給自足的人在呼吸。 因此,通過這種練習,你可以用心進入許多不同的層次。

好的,讓我們坐幾分鐘,消化,呼吸,放鬆。 就像我說的,它不會一下子就留在你的腦海裡。 但是你可以回家通讀這些東西,試著記住它們,試著理解它們,最重要的是,試著想想它們,它們與你自己和你自己的關係 自然,你自己的潛力,你可以成為什麼。

本教學基於 拉姆林 或漸進的啟蒙之路。


  1. “苦難”是 Ven. 的翻譯。 Chodron 現在用來代替“令人不安的態度”。 

  2. 本教學基於 拉姆林 或漸進的啟蒙之路。 

  3. “Afflicted obscurations”是Ven.的翻譯。 Chodron 現在使用代替“迷惑的障礙”。 

  4. “認知障礙”是Ven.的翻譯。 Chodron 現在使用代替“了解的障礙”。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