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修德,避惡

關於如何採取積極行動和避免破壞性行動的一般建議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思考因果關係

  • 發願修因果
  • 發展信心 作為教義的真正來源

LR 043: 因果報應 01(下載)

空性和正念

  • 了解空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因果關係
  •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
  • 培養不消極行事的信念

LR 043: 因果報應 02(下載)

問題與解答

  • 衡量我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水平
  • 滿足與空虛
  • 守德不等於受苦
  • 附件 外觀

LR 043: 因果報應 03(下載)

我們接近本節的結尾 因果報應. 如果你看看你的 拉姆林 大綱 你會看到我們在關於如何實踐行動和一般行動結果的部分。 在這次演講中,我會給你一些關於如何將所有教義付諸實踐的一般性建議。 因果報應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

思考因果關係

首先,嘗試並不斷地從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思考因果關係。 換句話說,看看我們現在的經歷,我們每天或每年經歷的不同事情,並根據我們前世所做的各種行為來看待這些事情。 我們這樣做是因為正是這些行動帶來了我們目前的體驗。 同樣地,看看我們現在的行為,想想它們在未來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這與我們剛剛結束的部分有很大關係,我們在該部分討論了 10 種破壞性行為及其不同結果。 所以現在,你開始看到你可以查看結果並回頭看看因果行為是什麼,你也可以查看你的行為並向前看那些結果。 總是根據我們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思考它。

對於那些真正渴望了解更多有關該主題的人,有一本書名為“利器之輪”(格西阿旺達吉解說的詩句)那真是太好了。 它談論了很多關於因果關係的不同方面,非常非常有趣。 它被稱為 利器之輪 因為使用偽造者的類比,他自己製造箭和弓,然後被他自己製作的東西射中。 因此,以同樣的方式,我們行動並創造某種能量,然後我們將這種能量釋放出去。 同樣的能量回來了,我們將其體驗為生活中發生的不同事件。 這本書就是這樣得名的。

發願修因果

此外,通過思考積極和消極行為的不同結果,產生實踐因果關係的願望。 如果我們只是聽聞教法 因果報應 和 10 個破壞性行為,我們可能會開始覺得,“哦,是的,是的,這只是一堆廢話,廢話,廢話。” 但是,如果我們開始從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的行為會產生哪些具體結果的角度來看待它,並開始想像我們自己正在經歷這些結果,並將這些結果追溯到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那麼它就會變得非常非常活。 然後它成為我們想要遵循的東西。

所以,不要想,“哦,是的,我正在從事 10 種消極行為。 我不應該這樣做。 我不應該這樣做。 我不應該這樣做。 我會下地獄,因為我是有罪的,”我們會有一種態度,“哦,好吧,看看我在做什麼。 這不是宇宙中的孤立事件。 它會帶來一定的結果。 這些結果是不是我期待體驗的東西?” 如果我們不期待體驗結果,那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造因。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將結果視為有吸引力的東西和我們想要的東西,那麼我們就可以繼續我們的決定並做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將我們的思想延伸到今生之外

同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應該在做事情之前先檢查一下。 例如,如果您要進行商業交易,您不只是去購買任何類型的公司股票。 你看看結果會怎樣。 你不會隨意做事,但總是問:“有什麼好處?” 這是相同的思維方式,只是現在我們將其擴展到這個特定的生命之外。 這讓我們擺脫了認為我們就是這樣的想法 身體. 我們開始把我們的意識看作是從前世到來世的延續,生與死其實只是主要的轉折點,但它們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

注意不要訴諸辯解和合理化

So 因果報應 涉及對我們如何適應宇宙以及我們行為的結果有新的看法。 如果我們開始這樣做,真正認真對待我們的行為及其結果,那麼我們也將不再為我們所做的事情辯護和合理化。 或者換句話說,只要我們繼續為我們所做的事情辯護和合理化,我們就會發現很難根據因果關係來理解和生活。

心理學家經常使用“證明”和“合理化”等術語。 這些術語本質上意味著找藉口。 不僅僅是簡單地找藉口,而是找藉口以一種讓我們快樂的方式解釋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在這裡講 因果報應,我們以同樣的方式使用正當化和合理化這兩個術語——來解釋我們所做的讓我們的自我快樂的事情。 我們用它們來給我們邏輯去做我們已經決定要做的任何事情。

例如,心出 附件 or 憤怒 想做某事,我們用以下術語向自己解釋這個動作 因果報應. 我們認為,“好吧,我這樣做有很好的動機。” 但實際上,嫉妒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沒有正視而已。 或者我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負面行為。” 或者我們可能會想,“好吧,這是一個很大的負面行為,但我正在傷害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正在受到傷害。 我只是在敲詐美國政府,他們不會知道其中的區別。” 所以我們合理化。 我們辯解。 這一切都源於這樣的想法:“我在這裡,宇宙的中心,最重要的一個。” 我們編造理由來適應我們的 附件 和厭惡已經決定了我們要做的事。 這是理解因果關係的一大障礙。

克服合理化和正當化

克服這種合理化和辯護障礙的一種方法是花一些時間思考我們的行為及其帶來的結果。 真正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榜樣。 同樣,我們可以查看我們目前的結果和經驗,看看因果行為是什麼。 這有助於我們克服這個合理化的障礙。 但是不要因為合理化而生自己的氣,因為這只會增加更多的混亂。

培養對佛陀作為教法真正來源的信心

使本節因果關係栩栩如生的另一件事是培養對因果關係的信心。 作為這個主題的教義的真正來源。 換句話說,這個主題是一個以我們有限的能力很難理解的東西。 就像每當我們對某事的理解有一些局限時,我們會去找專家一樣,在這裡,當我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有局限時,我們依賴專家, . 這就是為什麼當這些棘手的問題出現時,我總是提醒你(和我自己)我的老師說過的話。 他們告訴我,實際上,了解所有微小的、微觀的細節和具體的因果關係,比了解空性要困難得多。 只有 完全理解任何特定行為的所有微小後果。 所以我們確實需要依賴 關於這個問題的說法很多。

依佛所說

依靠 這句話是大多數西方人都覺得難懂的話。 我們內心有些東西對相信某事感到有點急躁,因為 說了。 這通常是因為我們想起了我們以前的宗教協會。 然而,每當科學家說出某些事情時,我們都會很容易地相信它。 還記得一些科學家說過他們創造了一種叫做冷聚變的新能源嗎? 它出現在報紙上,每個人都說這太棒了。 每個人都相信了。 我們從未質疑過它。 我們從沒想過科學家會犯錯誤。 我們從未想過某些科學家會在他們的實驗室報告中撒謊。 我們信任科學家。 真的,不考察就談信仰! 我們對科學有很多不分青紅皂白的信仰。

但是發展某種信念 ’這話不是只培養不分青紅皂白的信仰的問題。 這是檢查的問題 的素質,看看是否 說謊或不說謊,看 用好的動機或壞的動機解釋事物,看看 有能夠正確看待事物的智慧,或者沒有那種智慧。 如果我們對 的品質,那麼我們就更容易相信他所解釋的事情,因為我們認識到他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而我們對此一無所知。 這種信心 需要一些時間來開發。 我認為開放我們的思想以允許這種自信而不是僅僅將其拒之門外是一件好事。

我們應該把信心放在哪裡

這也讓我們質疑為什麼我們對不同的事物有信心,例如我們對科學的信仰和對各種事物的信仰。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事情讓我們相信別人的話。 我們從不檢查他們的話,看他們說的是否屬實。 看看我們小時候的整個教育。 我們有沒有 懷疑 我們小時候被教導的是什麼? 不,我們相信了。 我們現在仍然相信其中的大部分內容。 有時,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實際上可能會開始質疑我們的父母和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 但我們通常不這樣做。 我們只是相信。

那麼,如果我們對並非無所不知的有限眾生抱有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信仰,為什麼我們很難相信 講話時 有高實現? 我並不是說只是相信它,但事實是,如果 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們可以比喬布洛說的更認真地對待他所說的關於因果關係的不同事情。 這有助於我們對此有一些信心。

這是在讓一些人感到不安嗎?

回應觀眾意見

經真的是佛說的嗎?

你質疑我們從各種經文中得到了很多指導,而這些經文並不是同時公開的。 有的是後來出現的,難不成是因為 實際上並沒有說 ?

這些關於因果關係的教義,你會在早期的佛經中找到。 關於後來出現的文本,解釋說 講了這些經文,但地球上的大多數人沒有 因果報應 或當時理解它們的開放心態。

有些人確實修行這些經典中的教法,但他們以小組形式修行,教法只是由上師口頭傳給弟子,從不成群結隊。 他們一直保持安靜,直到後來變得更加公開。 也有人說,其中一些經文被帶到另一個地方,並保存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直到人們的思想成熟,可以理解這些經文的教義。 去另一個地方的想法在古代相當於把東西放在保險箱裡。

關於大乘經典

後來出現的那些經文,多是大乘經文。 大乘經典特別講到萬物本有的空性。 這在前面的經文中也有講到。 它在後面的文本中得到更完整的闡述。

而且, 菩薩 大乘經典中闡明了路徑。 我認為,如果你聆聽出現在後來的經典中的教法並思考它們,如果它們對你來說有些意義,那麼它似乎是 一定是他們說的。 當你考慮關於 菩薩 練習和 心願 為了利益眾生開悟,對我來說,我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心願,儘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我看不出它有什麼不足之處。 所以,教導那種事情的經文並沒有讓我產生懷疑,因為在我看來,這是你可以從事的人生中最崇高的事情。

我曾經問過安秋仁波切這個問題,關於我們如何知道經典中沒有錯誤。 某些文本有不同的譯本,其中特定段落可能存在或不存在。 我問抄下來的人,寫錯了,記錯了,傳下去的時候錯了嗎? 安秋仁波切說:“是的,我肯定有錯誤。 我確定有翻譯錯誤。 但我們現在可能沒有智慧來判斷什麼是錯誤的,什麼不是現在的。” [笑聲]

佛陀的智慧

你說那個 說他沒有保留任何東西。 但是 沒有解釋他所知道的一切。 我不管你說的是前文還是後文,寫的只是現在的一小部分 知道。 這 只是在教義中闡明了我們為了能夠修持而必須知道的東西。 這些教義甚至沒有試圖理解整個 的知識。

邏輯、經驗和信念

尊者說,最後,你必須依靠邏輯和對你有意義的事情,而不僅僅是信仰。 如果事情在邏輯上可以證明,或者你自己的經驗可以證明,你就得靠它。 對於我們無法從邏輯上證明的事情,我們還沒有能力去體驗,那我們就得靠比我們知道的人的話。

因此,例如,我們可能會依賴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如果我們接受科學培訓,我們就可以驗證科學家所說的話。 同樣,我們可以依賴 對於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如果我們修道,我們將能夠通過自己的經驗來驗證什麼是 說的是真還是假。 所以最後它確實歸結為我們的經驗,儘管它可能是我們現在無法體驗的東西。

我們經常使用這樣的標準,“如果它說的對我的自我感覺良好並且是我已經相信的,那麼它就是真的。 如果它說了一些讓我感到不舒服和不同意的話,那它顯然是錯誤的。” 在某些時候,我們必須檢查一下,看看他們對我們的感覺如何。 但我認為最好永遠記住我們的理解是有限的,並在其中留出一些空間來改變我們的想法。

我認為最基本的事情是盡可能地嘗試和理解事物。 隨意地 懷疑 你什麼 懷疑. 隨意不理解你不理解的東西。 有很多東西我不明白,很多東西我 懷疑. 我總是和我的老師“吵架”。 我們一起進行愉快的辯論。 因此,最終歸結為我們每個人自己解決問題。 但這並不意味著僅僅因為我們現在不理解並且現在無法感知就把它扔掉。

有疑問時

這是千真萬確的,當我們用心去做時,我們可以挑剔任何事情。 我認為真正有幫助的是總是回到對我們有意義的地方。 為什麼我們首先要參與其中? 我們為什麼要繼續? 顯然有一些東西 說的觸動了我們的心。 如果你回到那個和那個主要影響 對你的生活有影響,那麼你會感覺與 聽聞教法也變得容易。

了解空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因果關係

了解空性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因果關係。 這是要記住的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有些人聽說過空性,他們認為空性就是空無。 他們可能會想,“哦,好吧,如果一切都是虛無,一切都是幻覺,那麼行動就沒有效果。” 有時你會聽到人們說,“沒有好處。 沒有壞處。 沒有權利。 沒有錯。” 有時你甚至會在佛教教義中聽到這一點。 但是我們要正確認識這一點。 如果我們誤解了它,我們不正確的理解就會成為我們的毒藥。 空性並不是說事物虛無地不存在。

空性不會以任何方式否定因果關係。 事實上,如果你真正理解空性是本性存在的缺乏,那麼你就會更好地理解因果關係。 如果你對空性的理解讓你認為沒有因果,那麼你對空性的理解是不正確的。 理解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這很重要,因為如果你正確地了解空性,了解事物沒有自性,那麼事物一定是因果而生。 條件. 如果它們確實因因而生起, 條件,那麼你有 因果報應.

物若空無自性,則無實實自性,必因因生。 條件. 如果它們是因緣而生, 條件,然後行動有結果,我們的經歷有原因。

相反,如果事物確實是堅實的,並且自在地存在,並且具有內在的本質,如果它們本來就存在,那麼就沒有因果的作用。 一切都會自動擁有自己的內在本質,而無需依賴任何其他事物。 如果事物確實存在而不依賴於任何其他事物,那麼因果關係就不可能起作用。

如果事物本來就存在,你就不得不得出結論說沒有因果關係。 沒有正確理解空性的人往往會產生相反的想法。 他們認為,如果事物沒有固有的存在,也就一定沒有因果。 這是不正確的理解。

佛陀對空性和因果的評論

說無好無壞,理解不正確的人以為是字面意思。 他們可能會想,“哦,沒有好也沒有壞,所以我可以殺人。 我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 基本上,這種想法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沒有)好,也沒有壞,我做什麼並不重要。”

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沒有好壞之分。 他的意思是,沒有固有的好,也沒有固有的壞,沒有固有的正確,也沒有固有的錯誤。 換句話說,事物的好壞、對錯、建設或破壞,並不因它的自性而發生。 它們的好壞只取決於它們與其他事物的關係。

記得在這開頭 拉姆林 我開始談論的部分 因果報應 我談到了我們在佛教中區分建設性和破壞性行為的方式? 還記得我說過殺戮被稱為破壞性行為的唯一原因僅僅是因為它的結果是痛苦的嗎? 換句話說,任何有痛苦結果的事情我們都會標記為導致“破壞性行為”。 從長遠來看,任何能帶來快樂結果的事情,我們都將原因標記為“建設性行動”。 事物的建設性或破壞性、對或錯、好或壞,僅取決於它們如何融入與他人的整個關係 現象. 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即時了解空性?

現在很多人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很快就認為自己有過空性的體驗。 看來,自以為懂空性,還真是光鮮亮麗。 當我初學佛法時,我記得自己的一些經歷 冥想 以及我的想法,“哦,哇,現在我明白了!” 那些日子 喇嘛 Yeshe過去常常讓一些年長的學生給每個人演講。 所以當我還是一個年輕學生的時候,我想:“當我成為一個老學生時,我要講空性,因為我真的很了解空性。” [笑聲] 當你不了解空虛時,很容易認為你了解空虛。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始終真正地立足於因果,永遠不要將空性視為與因果相矛盾的原因。

幻覺與 幻覺

許多人沒有正確地傾聽。 他們說 現象 是虛幻的,或 現象 是幻覺。 沒有說一切都是幻覺。 說什麼都像幻覺。 成為一個幻覺和像一個幻覺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就像真正的巧克力和像巧克力一樣有很大的區別。 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 [笑聲] 所以有些人誤會說,“ 說一切都是幻覺,那意味著什麼都不存在,那意味著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因為什麼都不存在。” 這是完全錯誤的理解。

從某種意義上說,事情就像幻覺 現象 似乎以某種方式存在。 但它們實際上並不以那種方式存在。 例如,你在迪斯尼樂園,你看到一個幽靈坐在你旁邊。 那個幽靈是全息圖。 它似乎是一個真正的鬼魂,但它不是。 可身邊還是有幽靈的模樣。 你不能說那裡什麼都沒有。

用同樣的方式 現象 看似牢固而內在地存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 所以如果你走向否定一切存在的極端,認為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幻覺,那麼你也否定了因果,那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如果你否認因果關係,你就完全失去了任何一種道德準則的基礎。 如果你否認道德,那麼社會就會分崩離析。 見證我們周圍發生的一切。 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有這麼多問題? 如果你仔細觀察它,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道德問題。 我們在報紙上讀到的所有問題,基本上都是因為人們沒有放棄 10 種負面行為而發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

這是另一條建議。 在了解建設性和破壞性行為之間的區別並了解什麼使某事成為中性行為或什麼使其成為建設性行為之後,請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和警覺,並將這種意識付諸實踐。 意識到我們在說什麼、想什麼和做什麼。

例如,你可以問自己,“我做我正在做的事情的動機是什麼? 這是一個好的動機嗎? 我需要改變我的動機嗎? 如果我改變了動機,我還能做這個動作嗎?” 或者“如果我改變了動機,我會不會對做這個動作失去興趣?”

轉變我們的動機

也許我們正在做一些事情,比如洗碗、掃地、洗車或倒垃圾。 問問自己,“我在這裡的動機是什麼?” 如果它是中性動機,你能把它轉化為積極動機嗎? 開始問自己這樣的事情,“當我做這個動作時我能想到什麼? 我該怎麼做才能將我的動力轉化為積極的動力?” 在發生的事情的白天保持警惕,並嘗試以一種使我們能夠在每種情況下真正使用因果關係的方式將因果關係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培養不消極行事的信念

此外,嘗試培養和增強您不採取消極行為的信念。 我們越堅信這一點,那麼即使其他人試圖鼓勵我們做出有害行為,我們也不會這樣做。 當我們對行動及其結果有真正深刻的信念時,我們就更不會受到來自同齡人的壓力。

此外,對行動及其結果的堅定信念會影響我們 附件 到聲譽。 如果我們真的執著於自己的名聲,那麼同輩壓力很容易影響到我們,使我們做出消極的行為。 但是,如果我們對行為及其結果有非常強烈的信念,並希望不做消極的事情,那麼即使人們向我們施加壓力,即使我們的聲譽似乎受到威脅,我們也不會順從。 我們不會在意,因為我們按照自己的道德原則生活,這成為重要的事情。

我認為,當我們有能力在自己的內心評估什麼是有害的,什麼是有益的,並且問心無愧地行事而不用擔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時,我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自由。 你知道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擔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嗎? 難以置信的!

退出世界?

聽眾: 佛教說不離世。 但似乎如果你真正了解因果關係,你就會停止做很多你曾經做過的事情。 那不是與世隔絕嗎?

尊者圖登卓龍(VTC): 我認為退出的部分非常好。 我們不應該認為僅僅因為世界上存在某物,它就是好的。 自無始以來,我們就試圖在這個獨立於佛法的世界中尋找快樂,但我們還沒有找到。

退出世界意味著停止關心他人。 如果我們從世界上退縮,我們就會把別人拋在後面,然後繼續我們自己的旅程。 但是融入世界並不意味著我們做其他人所做的一切。 看看這個世界,你想像其他人一樣參與其中嗎? 拿起新聞周刊雜誌。 你想表現得像你在新聞周刊上讀到的那些人嗎? 《新聞周刊》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導,告訴我我不想如何行動。 [笑聲] 我在那裡找不到很多英雄。

你想生活在世界上,但不想屬於世界。 我們不想成為 執著,附加並做其他人所做的一切。 我們仍然可以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參與其中,但要以不同的動機和不同的態度去做,而不是因為別人做了而做。 那麼,如果你停止喝酒怎麼辦? 你認為如果你停止喝酒,世界會分崩離析嗎? 你認為你所有的朋友都不會因為你不再喝酒和吸毒而喜歡你嗎? 如果那是他們一開始就喜歡你的唯一原因,那麼你的性格一定很糟糕。 [笑聲]

看看今天的世界,大多數人在一天的過程中殺死了某種東西。 他們可能不會殺死一個人,但大多數人在一天中殺死一隻動物或至少殺死一隻昆蟲。 你想這樣做嗎? 這是你需要做的才能與其他有情眾生溝通嗎? 換句話說,你認為為了利益眾生,你必須做他們所做的一切,所以你每天都要殺一些東西嗎? 這是不正確的想法。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對他人有極大的好處。 兩千五百年後,人們仍在練習 的教誨。 沒有殺死任何人。 沒有偷任何東西。 他沒有喝酒。 他沒有做其他人所做的一切。 看看耶穌。 他做了其他人所做的一切嗎? 基本上是因為他沒有,所以他產生瞭如此強烈的影響。

衡量我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水平

評估和衡量我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程度的一種方法是看你對什麼更感興趣——今生還是來生? 如果你對因果的理解很薄弱,那麼你對今生更感興趣。 如果你對因果有很好的了解,那麼來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它涉及範式轉變。 我們通常的範例是,“我這樣做是因為它讓我現在感覺很好。 重要的是什麼讓我現在感覺良好。 生活還有什麼? 這不是我來這裡的原因嗎?” 只要我們以此作為我們的主要範式,我們的“A”第一框架來評估我們接觸到的一切,那麼實踐因果關係就會變得極其困難,因為在這種想法中沒有延遲滿足的空間。

延遲滿足

心理學家談論學習延遲滿足。 與其做一些讓你現在感覺良好但最終會自我毀滅的事情,我們學會做一些事情只是因為它會帶來長期的好結果。 因果報應 與心理學家所說的完全相同,只是它超出了這個特定的範圍 身體 (未來的生活)。

通過了解因果關係,您可能會決定推遲一些即時的滿足。 你明白現在做任何事可能會讓你這一生感覺良好,但會在下一世帶來很多痛苦。 因此,如果你現在延遲滿足並學會不做這個特定的行為,那麼在未來的生世中將會有更多的快樂。 這是相同的心理學原理,只是我們現在超越了這個特定的範圍 身體.

問題與解答

聽眾: 如果我們延遲滿足,我們現在不就痛苦了嗎? 這不是心理不健康嗎?

職業訓練局: 這取決於你延遲滿足的態度。 如果你是在自我否定的意義上這樣做,“我現在要受苦,這樣我以後才能快樂”,那麼這在心理上就不那麼健康了。 但是,如果你通過延遲即時滿足來認識到你現在要做的事情會在以後帶來幸福,那麼這似乎並不是一次痛苦的旅行。 你很樂意去做,因為你知道結果會是什麼。

當您懷孕並生孩子時,分娩過程可能會很痛苦。 但是當你想到你之後得到的孩子時,你就會願意經歷它。 分娩對你來說似乎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也不是應該避免的事情,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分娩的結果上——你之後將要擁有的漂亮寶寶。 所以這變成了一個正確看待事物而不是進入自我否定之旅的問題。 相反,它正在學習擁有一種平衡的態度。

我認為一個大問題是我們對每一個讓我們煩惱的小事都變得如此敏感,對任何能給我們帶來一點點快樂的小事都變得如此敏感,以至於我們完全困惑了。 你去購物中心,你變得困惑。 你不知道買什麼,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會讓你更快樂,藍色毛衣還是綠色毛衣。 既然我們想要最大的幸福,我們就覺得我們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這樣讓自己痛苦不堪。 然而,如果我們不再關心什麼會讓我們更快樂,無論是綠色毛衣還是藍色毛衣,那麼即使我們穿紫色毛衣,我們也會快樂。

滿足與空虛

[回應聽眾]當我們談論未來的滿足時,並不意味著我們現在必須受苦。 如果你意識到沒有任何情況存在內在的好、內在的壞、內在的痛苦、內在的快樂等等,你可以放棄一些小的快樂,而這種體驗現在可以轉化為快樂的體驗。 所以當我們談論延遲滿足時,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現在受苦才能以後成為聖潔。

守德不等於受苦

聽眾: 我不認為享受做有害的事情是人的本性,所以我認為放棄這些消極行為不會是這樣的犧牲。

職業訓練局: 是的,我們正在努力放棄有害的東西。 正如你所說,殺人之類的事情也會傷害我們,讓我們感到痛苦。 因此,放棄殺生並不是說,“我真的很想殺生,但我現在做不到,因為我已經成為佛教徒了。”

同樣,有些人認為帶尼姑 誓言 將自己置身於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牢籠中,一直感到沮喪——“我想做所有這些事情,但現在我做不到了!” [笑聲] 相反,它更像是意識到,如果你只是放棄想要參與那些事情的態度,那麼你現在會很開心。

所以保持道德並不意味著現在就受苦。 這意味著放棄那些會讓你以後受苦、讓你現在討厭自己的行為。 通過這種方式,您現在開始更喜歡自己。

聽眾: 放棄一些當你出家時不得不放棄的東西,是否讓你不快樂?

職業訓練局: 這也是我從小到大的想法,“哦,所有這些人一定真的很不開心。 他們不能做所有這些事情。” 但首先要看看你自己的經歷。 看看你曾經做過的一些你認為讓你快樂的事情,後來你意識到這是自毀行為。 一旦你意識到它們是自我毀滅的,你就放棄了它們,你變得快樂了。

所以你可以從你自己的經歷中看到它是什麼樣的。 基本上你正在放棄自我毀滅的行為,不是因為你應該或應該,而是因為你終於開始承認它是自我毀滅的。 你意識到這不是讓你快樂,而是讓你痛苦。

就像酗酒者終於意識到喝酒並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而是在製造問題一樣。 或者,當任何有任何上癮的人意識到他們上癮的東西是問題的一部分時; 這不是解決方案。

對外表的執著

聽眾: 你不需要改變你的 意見 關於你的長頭髮,為什麼它對你很重要?

職業訓練局: 我改變我的方式 意見 關於為什麼長發對我很重要,是因為我想像擁有美麗的長發,比我的頭髮更漂亮。 你以為我沒有漂亮的長發嗎? 我給你看照片! [笑聲] 所以,我想像著擁有一頭非常非常漂亮的頭髮,然後我想,“好吧,我一生都帶著美麗的頭髮,然後我帶著美麗的頭髮死去。 我帶著一頭美麗的頭髮躺在棺材裡,所有這些人都會過來說,'哇,她的頭髮真漂亮!'” [笑聲] 我意識到,“這對我有什麼好處? 如果我死了對我沒有任何好處,我活著有什麼用呢?”

聽眾: 如果你沒有讓自己相信這種轉變,你仍然會受苦,不是嗎?

職業訓練局: 如果我沒有做出這種轉變,我會非常擔心。 我真的很擔心我的頭髮變白。 現在,我可以把它全部切斷。 [笑聲]

聽眾: 您必須強迫自己以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離開,對嗎?

職業訓練局: 在我剪頭髮之前,我試著接受它,所以當我剪頭髮時,我感覺非常好。 我沒有想:“哦,我應該這樣做,因為我執著於我的頭髮,因此我應該捨棄自己。” 不是那樣的。 更重要的是,我認真思考過留一頭漂亮的長發對我有什麼好處? 它對我有什麼最終好處? 為他人著想有什麼最終利益? 我有一頭又長又漂亮的頭髮這一事實是否有助於減輕其他人的問題?

聽眾: 留短髮的最終好處是什麼?

職業訓練局: 留短髮沒有美德。 賢惠的不是短髮,是放棄的心 附件 你的外表是一種美德修行。 那種心會讓你擺脫很多困難。 你可以留短髮並且非常依戀。

聽眾: 衣服和長袍呢?

職業訓練局: 其實,當時的 僧侶和尼姑穿著用破布製成的衣服。 他們過去常常去墓地收集舊衣服並將它們縫在一起。 有時居士會供養精美的布料給僧尼。 但是,即使有人提供了漂亮的布料,他們仍然不得不將其裁剪成塊並縫合在一起。 如果你看我的長袍,它們都是縫在一起的補丁,那是很刻意的。 這是為了幫助我們不執著於擁有漂亮、光滑的新布料做袍子。

,和尚和尼姑穿著破舊的衣服,沒人在意。 如果你這樣做了,現在人們可能會很不高興,認為你真的很愚蠢,沒有什麼可說的。 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因此,確保你的長袍看起來合理。” 否則我們會看起來像十九六十年代 或修女[笑聲],這會破壞其他人的信仰。 人們對這些東西並沒有真正清晰的頭腦。 他們一開始往往無法超越外表。

認識依戀的危害

聽眾: 真正重要的是執著於事物的心。 這與頭髮無關,與長袍無關。 而心會執著任何東西,那怎麼辦呢?

職業訓練局: 你說的對。 我們的心絕對可以執著於任何事物。 我們可以依附於不可思議的事情。

看看豬。 看看他們依附於什麼。 我認為有時看豬真的很有幫助,因為它們的思想與我們的思想完全一樣。 只是他們的對象 附件 是不同的。

所以我認為底線是,我們必須認識到 附件. 我們必須認識到如何 附件 就像有人拉著我們,就像一頭用繩子穿過鼻子的驢子。 附件 只是帶領我們到處走,當你意識到 附件 是什麼讓你束手無策,它給了你一些靈感,讓你不要繼續相信它。

宗教和宗教虐待

聽眾: 你認為宗教會嚴重扭曲人嗎? 你能舉個例子嗎?

職業訓練局: 毫無疑問,宗教確實以嚴肅的方式扭曲了人們。 [笑聲] 當然。 你要我舉個例子? 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我剛剛在一個會議上,有一個人在談論宗教虐待。 他舉的一個例子是婦女在結婚儀式上被送走。 你永遠不會放棄一個人。 你總是出賣一個女人。 我認為這是相當具有破壞性和濫用宗教的行為。 我認為這與耶穌的教導無關。 但我們稱它為宗教,因為它屬於一個機構。

或者以父母為例,他們說:“我必須把我的孩子打成肉泥才能灌輸對上帝的敬畏。” 這絕對是宗教虐待。 讓人們感到內疚,讓他們對自己感到恐懼,這與真正的宗教領袖的真正教義毫無關係。 這些事情是宗教機構教導的誤解,可能非常有害。

我們這裡說的放下執著不是這個意思。 我們不想讓任何人感到內疚、糟糕或對自己不好。 問題是,有時我們看 通過我們以前的教育過濾的教導,這給我們製造了困難。

新生

[回應聽眾]這是我們必須處理的一件困難的事情——不相信輪迴的存在。 我認為最大的障礙之一是我們已經習慣於僅僅認同這一點 身體.

我們確實有某種連續感,因為我們可以想像明天,我們可以想像我們的孩子長大,我們可以想像變老。 有時很難想像自己會變老,但它一直在發生,我認為它不會停止。 當我們讓自己死去時,我們甚至可以想像自己死去。 但不知何故,當我們超越這個思考 身體,我們開始有各種各樣的疑惑。

有幫助的一件事是看看我們有多少 身體 已經改變。 想像一下,你可以看到你的整個生命,看看你作為嬰兒、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老人的樣子。 看一樣的區別 身體. 他們是不可思議的差異。 精神狀態也有不可思議的差異。 然而,這都是同一個人的連續性。

我們說來世,只是外在的另一種變化,外在的另一種變化。 就像心一直在每時每刻地改變一樣 身體 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這個過程不會在死亡時停止。 即使 身體 可能是不同的 身體. 這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與平時有所不同。

應對苦難

聽眾: 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苦難時,我們要如何避免完全不知所措、氣餒和沮喪?

職業訓練局: 這是一個主要的做法之一 菩薩。 一 菩薩 是一個愛別人勝過自己的人,他以快樂的心態工作以利益他人。 要擁有快樂的心態,您必須保護自己免於氣餒。

其中一種方法是 菩薩 這是通過記住所有眾生都有 自然和成為完全開悟者的潛力。 菩薩知道所有苦的發生都是可以去除的,因為苦因,也就是無明,是可以去除的。 因此,苦難似乎並不是永恆的、永恆的、永恆的和壓倒性的。 它是從因中生起的東西,那些因可以被停止。 我認為這樣 菩薩 有非常非常深的信念和樂觀。 他們明白事情會發生變化,每個人都有可能產生智慧和慈悲。

當我們只從現在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來看事情時,我們會不知所措。 如果你看到痛苦與其原因和結果脫節,那麼它似乎勢不可擋。 似乎沒有原因,或者沒有控制,這就是這件可怕的事情。 但是,當你開始從因果關係的角度來看待苦難時,我們的心就會獲得一些空間。

聽眾: 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幫助別人,什麼時候不該幫助?

職業訓練局: 我們伸展自己的點在哪裡? 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而且對於每個人和每種情況都是不同的。 我們可能不會立即清楚。

我們自己的腦海裡常常很模糊,不知道該在哪裡畫線,然後說,“這是我的局限性。” 或者知道在哪裡可以超越一點,這很好,或者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把自己超越了那麼多,實際上,我們是在破壞性的,可能是以英雄的心態而不是真正的同情心做某事。 那是我們只有通過觀察自己的思想才能知道的事情。 我們必須對自己變得真實、真實敏感。 沒有其他人可以告訴我們。 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有時候如果有人能告訴我們我們自己的動機是什麼就好了,因為有時候我們無法說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誰能鑽進別人的心裡呢? 也許有千里眼的人可以,但我肯定不能。

我認為最後,即使其他人可以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學會做的是培養我們自己的敏感性並學會評估我們的局限性。 我們需要學習什麼時候可以舒展一下,什麼時候裝出虛假的動機並成為米老鼠 菩薩. 我們需要學會給自己犯錯的空間,而不是認為我們總是必須完美。

你不希望我給出另一個答案嗎? 比如,“你所做的就是放上電極,機器會告訴你你的動力水平。” [笑聲]

讓我們安靜地坐幾分鐘。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