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四個對手的力量

四個對手的力量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純化

  • “我為先”的方法會讓我們開心嗎?
    • 學會照顧別人
  • 消極行為反映了不平衡的心態
    • 純化 有助於恢復平衡

LR 044: 因果報應 01(下載)

四個對手的力量

  1. 後悔
    1. 後悔不是內疚
    2. 梳理和承認我們的責任

LR 044: 因果報應 02(下載)

四個對手的力量:第 2 部分

  1. 恢復關係
    1. 利他主義是傷害眾生的解毒劑
    2. 避難 作為傷害聖人的解毒劑
    3. 避免宗派主義

LR 044: 因果報應 03(下載)

四個對手的力量:第 3 部分

  1. 決心不再重蹈覆轍
  2. 補救措施

LR 044: 因果報應 04(下載)

“我為先”的方法會讓我們開心嗎?

在現代心理學中,整個重點是我們必須照顧好自己,就好像我們一生都在忽視自己。 我們當中有沒有人,當我們真正審視自己的一生時,可以誠實地說:“我一生都在照顧別人而忽略了自己?” 這裡有人做過嗎? 如果你這樣做,你會得到 菩薩 獎。 [笑聲]

但這太有趣了。 我們一生都在努力照顧好自己。 我們總是試圖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試圖保護自己免受批評,盡可能多地獲得讚美和認可,因為我們想融入他人,所以我們試圖獲得盡可能多的物質財富我們可以,因為這讓我們感覺良好。 我們嘗試使我們的 身體 健康和有吸引力。 我們嘗試給自己很多樂趣。 我們希望獲得職業發展和高聲望。

我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如果不是一天二十五小時的話,都是用來照顧自己的。 然而在流行心理學中,他們讓我們看起來好像我們一生都在忽視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回到基礎。 開始自私,因為我們一生都太慷慨了。 [笑聲] 但如果我們真的看:這是我們的問題嗎?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太慷慨了嗎?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一直非常善良、耐心和寬容,以至於人們利用了我們嗎? 是我們的問題嗎,我們太寬容了,以至於我們從不生氣,所以每個人都在我們身上跑來跑去? 那是我們的問題嗎?

我認為我們需要重新開始尋找通往幸福的道路。 這是真的。 我們都想要幸福。 我們都想避免痛苦。 自從我們出生以來,這在我們的整個一生中都是如此。 但到現在為止,我們是否成功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又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獲得幸福呢? 如果我們看,我們的整個人生,我們都在努力讓自己快樂,並且我們使用了“我第一”的方法。

即使在我們對其他人很好的情況下,通常也是因為那時他們會為我們做一些好事。 即使我們做過的好事也不是完全慷慨、開放和自由的。 我們通常會給他們附加很多條件和義務,如果我們不能控制其他人足夠有條件和義務,那麼我們就有很多期望。

所以我們試著用這種方法讓我們的一生都快樂,首先照顧好自己,首先做適合我們的事情,做能讓我們更被接受、最受歡迎、最富有、最受關心的事情,以及在哪裡有我們得到了? 我們到哪裡去了? 我們變得更快樂了嗎?

我只是在問問題,因為我和美國人一起學習過,你不能告訴他們太多,[笑聲]包括我自己。 所以我問問題讓我們審視我們的生活,檢查你自己的生活。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在過著我們的生活,我們到哪裡去了? 我們到了哪裡?

所以考慮到我們一生基本上只關心自己而忽略了其他人,為了多樣性,我們可以嘗試另一種方法。 我們總是說,改變生活的情趣(或類似的東西),不是嗎? 我們可以試著珍惜他人,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情趣。 但是你會說,“不,不,不。 我們不想那樣做。 這太可怕了。 如果我珍惜別人,我會怎麼樣? 如果我不照顧自己,誰來照顧我? 如果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快樂,那麼我可能會很痛苦。”

這是我們的恐懼,不是嗎? 我必須照顧好自己,否則我會怎麼樣? 這是一個糟糕、卑鄙、殘酷的世界,我必須建立自己的防禦,做我需要做的事情來保護自己免受它的傷害,否則它會超越我。 這就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方式。

學會照顧別人

然而這很有趣,因為你越來越接觸佛教,佛教在談論什麼? 我們從別人那裡得到的好處。 我們開始審視我們的整個生命,從我們在母腹中受孕的那一刻起,我們從別人那裡得到了多少好處。 當我們真正深刻地思考這一點時,整個世界都很大很糟糕,所以我必須保護自己免受它的影響,很快就被否定了。 因為我們可以開始看到它是多麼的虛假,因為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我們不可能照顧好自己。 沒有什麼。 我們無法養活自己。 我們甚至不能告訴其他人我們想要什麼。 我們不能給自己庇護。 我們什麼也做不了。 我們從嬰兒時期就倖存下來的全部原因是由於其他人的善意。 我們受教育的全部原因,我們可以說話的全部原因,我們什麼都知道,或者可以做任何事情的全部原因,都是因為別人的善意。

所以我們的整個生命,我們都接受瞭如此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善意並從他人那裡受益,但我們卻認為世界是一個有害的地方,我們必須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這真的很有趣,不是嗎? 就好像當我們真正看它的時候,我們的心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當我們看我們一生所獲得的利益數量,與傷害的數量相比,就像有幾乎沒有可比性。 沒有比較。

即使你度過了一生中最糟糕、最可怕、最悲慘的一天,你想想那天從別人那裡得到的好處和從別人那裡得到的傷害,仍然沒有可比性。 比如說,有一天你被打得很厲害,你被攻擊和毆打。 好吧,這有點害處。 但是那天我們從哪裡得到讓我們活著的食物呢? 我們從哪裡得到挽救我們生命的醫療護理? 我們從哪裡得到其他人的道義支持? 我們從哪裡獲得應對糟糕情況的技能? 我們擁有的心理技能——它們從何而來? 所以即使你看到你生命中最可怕的一天,仍然在那一天,我們得到瞭如此多的善意並從他人那裡受益。

所以我們的整個看法,世界是充滿敵意的,它真的不是那樣的。 但是我們內心有些東西真的很害怕承認這一點,因為它涉及放棄我們組織生活的整個方式。 我們圍繞“我”組織了我們的生活。 堅實、具體的“我”、“我”、“我的”和“我的”。 我的界限。 我的喜好。 我的不喜歡。 外面有一個卑鄙的世界。 我必須為自己辯護,因為除了傷害我之外,它對我沒有任何幫助。 敞開心扉接受其他人的善意只會威脅到我們看待生活的整個先入為主的方式。

我認為問題不在於我們沒有對自己給予足夠的照顧。 是我們錯誤地照顧了自己。 因為通過把這個世界當作有害的東西來對待,對這個世界採取對抗、防禦和攻擊性的態度,我們已經引發了同樣的行為作為回應。 它是 因果報應,不是嗎? 你拿回你放出來的東西。 因此,在我們試圖快樂的過程中,我們基本上給自己製造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不斷地把它歸咎於其他人、環境、政府或其他任何事情。

因此,儘管我們非常關心自己,但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正確地照顧過自己。 我們愛自己。 我們想保護自己。 我們希望自己快樂。 儘管如此,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照顧好自己,因為如果我們真正更好地理解因果關係,如果我們停下來真正檢查我們的情況而不是不加調查就採取行動,我們會開始明白照顧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照顧他人。 因為自私的照顧自己的方式讓我們一事無成。 無論我們活了多少年,我們都在向自己證明這一點。 看看你自己的生活,看看我說的是不是真的。 但我們有多少次嘗試照顧他人,看看這是否讓我們更快樂?

照顧他人是我們從未真正做過的事情,並不是真正以完全自由、開放的心、不附帶任何條件、完全給予。 如果我們以那種真誠的善意來照顧他人,那麼這實際上是照顧自己的最佳方式,因為如果我們開始善意地行事,那麼這就是我們吸引回自己的那種能量。 如果我們以世界是一個善良、友好的地方的概念性觀點來構建我們的思想,那麼這就是它在我們眼中出現的方式。 我們的全部經驗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來自外部。

所以我們需要學會正確地照顧自己。 正確的關懷就是關懷他人。 我們關心他人不是以相互依賴、隱秘、操縱的方式,因為那不是在關心別人,那是在關心我們自己。 處於功能失調關係中的人說,他們將一生都花在了別人身上。 但他們沒有照顧別人; 他們在照顧自己。 那就是問題所在。 問題是我們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別人。

照顧他人意味著放下我們所有的期望,我們自己的所有弦樂和 條件. 所有這些都是讓我們如此不快樂的原因,因為一旦我們滿懷期望地照顧別人,那麼當然 99% 的時間,我們的期望都沒有實現。 為什麼? 因為不現實。 我們有條件地照顧別人,然後我們受到傷害。 這是因為我們是把弦放在那裡的人。 如果我們不把繩子放在那裡,那麼其他人就不會有任何東西可以打破。 如果我們選擇控制我們的經驗,我們就可以控制這種體驗。

消極行為反映了不平衡的心態

今晚我們將完成因果關係部分。 我認為有一些關於因果關係的東西非常重要。 我今天正在考慮它。 我們做行動的事實,換句話說, 因果報應,然後結果來自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受到懲罰。 這不是一個獎懲制度。 當我們採取消極行動時,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壞人。 這只是意味著我們犯了錯誤。

儘管如此強調這一點,並讓我感到壓力,但有時我仍然可以在自己的腦海中看到,當我做出有害的行為或製造負面影響時 因果報應,大腦的一部分說,“哎呀,你又搞砸了,不是嗎?” 有點像,“你做了壞事!” 那種小聲音在說,“哦,我又做了壞事。 你不知道嗎!” 然後這種擔憂就來了,比如,“我確實相信 因果報應. 我相信因果。 我剛剛做了一件壞事。 哎呀呀呀,怎麼回事? 我以後的生活會怎樣?” 有種很不自在的感覺。 這真的再次落入了猶太-基督教範式中。

令我震驚的是,與其那樣看,我可以簡單地認識到,如果我有一個屬靈的 心願 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努力成為一個完全開悟的人 為了他人的利益,那麼當我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是消極的時,向我發出的信號就是我的思想失去了平衡。 不知何故,我沒有走上我已經決定是我生命中一個非常崇高的目標的軌道上。 而讓我偏離正軌的是我的幻覺。

喇嘛 Yeshe過去一直對我們說,“你認為你正在感知現實,不是嗎? 當你服用 LSD 時,你只會認為自己產生了幻覺。 但我告訴你,你現在產生了幻覺!” [笑聲] 我什至不能開始模仿 喇嘛 是的,但他真的很強調,“你現在是在產生幻覺!”

事情就是這樣。 當我們開始採取消極的行動時,這表明我們已經彎曲變形了。 我們已經開始參與我們的幻覺,認為它們是現實。 當我們採取消極的行動時,發生了什麼? 我們通常對某事非常執著,或者對某事非常生氣,或者極度恐懼或嫉妒,或者非常自豪並想要讓自己出名。 我們參與了類似的事情,如果我們看看這些激勵態度中的任何一種,它們都非常不正常。 他們不平衡。 他們不符合現實。 哪裡有點誇張。

因此,當我們採取消極行動時,這表明我們的思想不平衡,我們正在產生幻覺,並且我們正在遠離我們已經確定的崇高目標和實現人類潛力的有益方式。 與其因為我們的行為消極而對自己生氣,我們應該採取消極的行動,就像防盜警報響起,警告信號響起,“嘿! 我最好看看我腦子裡在想什麼。 有什麼不正常的。” 這是一種非常不同的態度來處理我們的負面行為,而不僅僅是“哦,我又做了一次! 我總是撲通撲通。 我太消極了! 我最好去做一些 純化!” [笑聲]

我們可以想,“這是一個了解我的想法的機會。 這是一個停下來檢查正在發生的事情並讓自己再次保持平衡的機會,因為如果我不保持平衡,我會越來越失控。” 你可以看到這是如何發生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有點生氣,但我們不關心我們的 憤怒. 所以我們遇到的每一種情況,我們都會變得越來越憤怒,因為每個人都開始在我們面前表現得好像他們在傷害我們並騷擾我們。 或者我們有點嫉妒,但我們不承認。 我們不照顧它。 因此,每個人都開始以一種對我們非常有競爭力、威脅性的方式出現。 然後我們開始表現出我們的嫉妒,然後其他人在我們周圍變得越來越擔心。

淨化有助於恢復平衡

因此,與其僅僅成為這些行為模式反復出現的犧牲品,不如停下來看看,“我怎麼會誤解事物? 我怎麼失衡了?” 讓我們自己恢復平衡。 就是這樣 純化 過程有效。 這有助於我們恢復平衡。

這就是為什麼建議做一些 純化 每天晚上,在一天結束時。 我們坐下來,查看當天的活動,檢查哪些方面進展順利,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我們不是根據“我得到了什麼?”來做這件事。 和“如何才能提高他人?”,[笑聲] 但就我們早上產生的不傷害他人、有益於他人的動機而言,以一種能夠引導他人和我們自己開悟的方式行事。 檢查,看看有什麼進展順利。 我是如何真正能夠接近覺悟或創造一些覺悟的因,然後為此而歡喜。 我今天是不是搞砸了? 我的舊行為模式是否會自動推動我? 我該如何改進呢?

所以這是基礎 純化 練習,培養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這樣我們就不再那麼依賴他人的認可。 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我們感到非常依賴其他人是否喜歡我們、認可我們並告訴我們我們有多棒。 如果他們這樣做,我們覺得我們還好。 如果他們批評我們,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人。 所以我們覺得自己的自我形象完全依賴於其他人,這基本上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發展出以平衡的方式評估自己行為的能力。 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的道德標準非常清晰,並且對什麼是建設性的行為和態度以及什麼是破壞性的行為和態度有很好的理解,那麼我們就可以開始以準確的方式評估自己,欣喜若狂在我們做得好的時候,在我們搞砸的時候淨化,然後我們就不會那麼依賴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忽略其他人的反饋。 我們仍然聽它,但我們聽它並檢查它是否屬實。 我們不只是自動將其視為真或自動視為假,而是使用此信息。 只有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內在實相。 我們可能會表現得很消極,我們家裡的每個人都告訴我們我們很棒,“哇,你真的很聰明! 你真聰明! 你做了這個那個。 你得到了最好的商業交易,而美國國稅局永遠不會發現。 你很棒!” 但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內在實相。 而且,如果我們知道我們的行為方式不正確,那麼其他人怎麼說都無所謂。

同樣,我們可能以完全善良和純粹開放的心行事,而其他人可能會完全誤解我們的所作所為,責備我們、辱罵我們、批評我們。 但是再一次,如果我們了解我們的現實,如果我們與我們的動機保持聯繫,並且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們想要成長的方向,那麼即使人們來說,“你到底在做什麼? 你為什麼要撤退? 你要請一周假去安靜地盤腿坐著嗎? 這是你的假期嗎? 你會因為膝蓋疼痛而沉默地坐著嗎? 你一定是瘋了!”,如果你知道什麼對你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好處,你知道什麼對你的人生方向有好處,那麼其他人就會告訴你你來自火星或者你應該去那裡,[笑聲]你並不在乎,因為你當然知道,這是他們的意見,但我知道我自己的現實。 我知道自己心裡在想什麼。

所以這個每天晚上檢查的過程非常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也可以對我們的生活方向產生某種信心,尤其是在保持道德行為方面。 因為理論上很多人可能會告訴我們保持道德行為很好,但是當我們開始這樣做時,他們不喜歡我們的行為方式,因為我們不會再為他們撒謊,或者我們不會告密不再為他們做事,或者我們不再為他們殺蚊子,那麼他們可能會生我們的氣並開始批評我們太有道德了——“你以為你是誰? 好,兩雙鞋?” [笑聲] 他們對此感到非常沮喪。 但同樣,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做,那麼我們就可以對其他人有點耐心,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沒有相同的價值觀。 他們不明白,但我們很清楚我們要去哪裡,這很重要。

聽眾: 如果我們檢查並開始對自己挑剔,甚至憎恨自己的消極情緒怎麼辦?

尊者圖登卓龍(VTC): 我嘗試做的一件事確實有幫助,那就是接受和給予 冥想是, 自他交換法,我們想像承擔他人的消極情緒並用它來摧毀我們自己的利己主義和 以自我為中心 和消極,然後把我們的快樂和利益給予他人。 當我陷入這種自負的事情時,我試著說,“只要我搞砸了,只要我恨自己並為此感到痛苦,願這足以彌補所有的痛苦和痛苦所有其他生物。”

過於自我批評和討厭自己確實是我們的大問題之一。 當我想到其他人是如何如此憎恨自己,以及許多人因此而承受著多大的痛苦時,我想說,“好吧,只要我正在經歷這些,我可以把它從他們身上帶走嗎? 。” 在接受和給予期間 冥想,當我在煙霧中呼吸時,我想從他們那裡吸收別人的自我仇恨和內疚,然後用它來摧毀利己主義, 以自我為中心 和我的無知。 然後想想我擁有的所有美好事物,將它們相乘,讓它變得更美麗、更美妙,然後將它們送人。

四個對手的力量

四個對手的力量 是四個步驟 純化. 要徹底淨化一個動作,我們需要全部四個步驟,而且我們還需要反复淨化。 換句話說,僅僅做一次是不夠的,因為有時四種力量中的一種或另一種可能沒有那麼強。 此外,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很多次的一些習慣性的負面行為,所以淨化很多次是明智的,以確保我們的 純化 真的打到家了。 如果我們有如此多的能量以一種不平衡的方式推動我們,我們就不能只淨化一次; 我們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淨化,以這種方式建立一些力量。

1.後悔

後悔不是內疚
第一個是後悔。 請記住,遺憾和內疚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遺憾只是承認我們的錯誤。 內疚正因此而恨我們自己。 它確實阻礙了我們的發展,因為當我們有罪時,我們完全圍繞著“我”。 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東西的空間,因為它非常以“我”為中心。

通常,內疚會為我們不負責的事情負責。 在受虐兒童的情況下,孩子們常常為此感到內疚,為一些不屬於他們的責任承擔責任。 或者例如,你的孩子沒穿毛衣去上學,感冒了,然後你責備自己,“哦,我應該告訴他們穿毛衣的。 我真是個糟糕的父母! 我有罪。 都是我的錯!” 也許這不是你的錯。 也許你孩子旁邊的孩子感冒了,打了個噴嚏。 內疚常常對與我們無關的事情負責。 或者,如果某件事是我們的責任,那麼內疚會誇大這一點,然後我們會因此而憎恨自己。 所以這是一種非常不切實際的心態。

我認為在我們的實踐中,承認我們感到內疚的地方很重要,並且非常清楚,甚至可能把它寫下來。 寫下我們感到內疚的事情。 首先,確定他們是否是我們的責任。 如果他們不是我的責任,那就沒有必要感到內疚。 如果他們是我的責任,那麼後悔而不是內疚會是什麼感覺? 後悔會是什麼感覺? 做一些非常深刻的反省,用這種方式打掃房子,因為內疚使我們無法動彈。 當我們感到內疚時,我們很難成長。 有很多事情我們可能只是習慣性地感到內疚。

我講了很多經驗。 [笑聲] 當我決定成為一名修女時,我的家人非常不高興。 我開始意識到,我生活中的整個模式就是每當我父母不開心時,我都會為此感到內疚。 他們為什麼不開心? 因為我是個壞孩子,行為不端。 當他們因為我做的某事而不開心時,顯然是我的錯。

事情就是看到那種模式。 我剛剛看到同樣的事情再次出現。 我想出家,但我的父母很不高興,很痛苦。 我感到內疚。 我覺得對他們的不開心負有責任。 我不得不坐下來進行大量的反省並解決這個問題。 弄清楚我在這件事上的責任是什麼,他們的責任是什麼。 如果我的行為是出於不可告人的動機,或者有傷害他們的動機,而他們受到了傷害,那麼我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 但如果我是帶著良好的動機行事,而他們因為自己的心理面紗而誤解了它,那部分不是我的責任。 但是,它需要大量的工作來反复梳理它屬於哪裡。

梳理和承認我們的責任

後悔的第一個力量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在我們的頭腦中區分什麼是後悔和什麼是內疚,什麼是我的責任和什麼不是我的責任,如果我們也避免承擔對我們負責的事情負責,那麼我們的成長就會受到阻礙。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合理化、合理化並將實際上來自我們的事情推給他人,而不做任何形式的大掃除,我們的一生都會帶著這種難以置信的精神不適走來走去。 我們會一直感到完全腐爛,感覺就像我們在下水道上行走,我們擔心將我們與下水道隔開的薄層會破裂。 下水道是什麼? 這只是我們未整理的感情和我們未承認的責任的所有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混亂,那裡的所有人群。

純化 實踐是非常好的,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對我們的問題有一些清晰的認識,即使一開始我們可能無法 100% 清楚。 有時我們會坐下來回想我們生活中的事情,我們會感到困惑,因為我們無法理清: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的行為是善意的,還是有不可告人的動機? 有時我們剛開始思考它,頭腦就會變得更加混亂。 有時候整理事情需要一段時間,要知道當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很多很多年的問題,我們要分層、分階段地處理它們。

你在他們身上工作就像剝洋蔥層一樣。 你淨化了那麼多,你獲得了那麼多的清明。 但是你承認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你還不清楚。 沒關係。 我們不必一夜之間搞清楚。 所以無論我們能弄清楚什麼,對此感覺良好,認識到那裡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但這需要時間,當我們的大腦準備好處理這些時,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在這些事情上取得進展。

所以你看,這就是我們這樣做的原因 純化 從現在到開悟,因為這是一個剝洋蔥層的過程。 我們必須進入 純化 以這種態度處理,因為我們不能擠壓自己並強迫自己,“好吧。 今晚在我的 冥想 會議上,我要和誰誰理清關係,永遠100%!” [笑聲] 我們必須循序漸進地把事情清理乾淨。 但是當我們開始淨化時,淨化的好處變得明顯,因為我們的心變得更清晰,我們更了解自己。 我們可以更快地了解我們的想法,因為我們已經花了一些時間來檢查它。

此外,當我們坐下來聆聽教法時,教法對我們來說更有意義。 這也是為什麼我鼓勵很多 純化,因為不然的話,如果你只是聽,聽,聽很多教法,但你不嘗試去實踐任何東西,你不嘗試去淨化,那麼過一段時間,要么你的心就會變硬就像硬紙板一樣,因為這些教義對你來說似乎都非常聰明和枯燥,或者你會覺得這一切都毫無用處。

它需要這種 純化,積聚正向潛能,保持頭腦肥沃,這樣當你聽法時,就會有東西進入。這樣它就不會變成知識性的胡說八道。 因為它可能會變成這樣——“有四個這個和五個那個,這就是這個和那個的定義”——你可以知道所有這些東西,但你的心卻完全像一塊混凝土。 純化 和積累積極的潛力是非常重要的。

2. 恢復關係

第二步,我喜歡稱之為恢復關係。 實際的翻譯類似於依賴基礎。 它的意思是當我們做出消極的行為時,它通常是針對一個對象,無論是聖人還是其他眾生。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破壞了我們與聖人或眾生的關係。 所以這是通過依賴我們傷害的人來恢復關係的過程。 我們通過培養更具建設性的態度來恢復關係,這些態度將作為我們傷害時所擁有的破壞性態度的解毒劑。

利他主義是傷害眾生的解毒劑

對一般的眾生來說,我們傷害他們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嫉妒、好鬥、怨恨、怨恨、驕傲等等。 作為對我們對他人造成傷害和破壞性行為的那種負面情緒的解毒劑,在我們自己的思想中培養的補救態度是一種利他主義, 菩提心,這種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珍惜他人,尊重他人,希望他們快樂,希望他們擺脫困境的態度。 你可以看到,這種利他主義的態度與我們傷害他人時通常以自我為中心、敵對的頭腦是如何直接相反的。

皈依是對傷害聖人的解毒劑

在傷害聖人方面,你可能會想,“我們到底是怎麼傷害聖人的?” 好吧,當你偷東西的時候 三寶 或者你偷東西 僧伽 社區,或者——這是一個很好的社區——當你下定決心要提供一些東西,然後你改變主意不提供它。 你有過嗎? 我以前在尼泊爾一直這樣做。 你買了一盒餅乾:“我要在祭壇上獻上這個。” 然後,“好吧,我餓了。 我要吃這個盒子。 我以後再買一盒。” 只是這樣的事情。 一旦我們在精神上提供了它,它就不再屬於我們了。 所以這個提供然後收回它的頭腦實際上是從 三寶.

也有批評過的時候 , 佛法和 僧伽. 例如,我聽到很多人說,“ 離開他的妻子和孩子成為一個 ,太殘忍了。 他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完全不負責任!” 我聽過很多人這麼說。 或者貶低 僧伽 社區:“一堆懶惰的顛簸。 他們所做的只是坐在那裡喃喃祈禱,並期待我們支持他們。” 我聽過很多人這麼說。 [笑聲] 做同樣的事情很容易。

當我們有這些消極的態度時,我們就是在傷害自己,因為 三寶 是避難所。 , 佛法和 僧伽 正在向我們展示通往解放的道路。 當我們開始將向我們展示解脫之道的眾生和事物視為傷害我們的事物時,我們的心就真的不正常了。 不是嗎? 那些最富有同情心、為我們的福利工作的人——當我們開始認為他們傷害我們並批評他們時,我們的思想就完全背離了開悟的方向。 那誰來幫助我們呢? 非常困難。 非常困難。

我們可能都做過這件事。 我有。 如果我們這一生沒有這樣做,我們可能已經在過去的生活中做到了。 淨化這種批判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不淨化,那麼結果就是要么在今生以後的生活中,要么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與 三寶. 然後我們結束,比方說,出生在一個不可能遇到精神道路的國家,即使你有精神上的渴望,也沒有任何外界可以引導你,幫助你,你在那裡是完全精神的真空,在沙漠中。

我認為這將是非常痛苦的,只是那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 佛法和 僧伽. 如果你出生在一個無法獲得教義的地方,也無法進行那種接觸,那麼我們將如何獲得有助於我們提高自己的信息呢?

如果我們不接受教法,沒有一些方法來淨化我們的心,知道如何分別這些事情,我們怎麼會知道建設性的行為和破壞性的行為之間的區別呢? 所以淨化負面非常重要 因果報應 我們創造的與 三寶.

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 避難 ,在 三寶. 因為批評他們的態度是把他們推開,說:“,佛法, 僧伽 只是一個小熊維尼,誰需要他們?”,所以我們實際上需要做的是,以一種健康的方式重新建立這種關係,讓我們自己敞開心扉,接受我們可以從他們那裡得到的好處, 避難。 什麼時候我們 避難 早上三遍,晚上三遍,或者當我們 避難 在教導之前或我們之前 冥想 會議,這是幫助我們淨化背棄教法的心。

避免宗派主義

擁有一個非常宗派的思想也是我們背棄教義的一種方式。 一旦我們變得宗派主義,“My佛教的傳承是最好的,最純淨的,最美妙的傳承,其他的都是……”然後我們批評其他的教義,其他的教義。 人們很容易進入其中。 太簡單! 就像,“我的足球隊是最好的!”

這是非常有害的,因為所有這些教義都來自 . 如果你稱自己為佛教徒,你怎麼能批評任何來自佛教的教義? ? 如果你批評來自 ,再一次,你走在相反的方向。 如果你批評那些教法,那麼你永遠不會去修行; 如果你不練習它們,你將如何獲得結果? 所以宗派的態度對我們自己的修行是非常有害的。 避難 以這種方式非常重要,以淨化它。

聽眾: 我們可以不考慮其他宗教嗎?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批評其他宗教是非常有害的。 在這裡我們必須非常清楚:我們可以說某些想法沒有意義; 某些想法不合邏輯。 但這與說整個傳統已經腐爛到核心是非常非常不同的,因為在每一個宗教中,你都可以找到有益的東西。 所以你不能用籠統的聲明來貶低任何宗教,然後說,“那個宗教是一個可怕的宗教”,因為每個宗教都有一些道德行為作為它的一部分。 每個宗教都有一些關於慈愛的說法。

您可以說某些宗教的某些論點或某些原則可以在邏輯上被駁斥,或者您可以說該宗教的機構可能沒有按照其創始人的精神行事。 您可以將其表達為意見。 但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給整個宗教貼上不好的標籤,對我們自己的修行來說不是很聰明,也絕對不會導致世界和諧。

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因為有時人們會說,“好吧,那我不得不說'所有宗教都是一體的'。”我們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所有的宗教都不是一體的,因為它們確實有不同的主張,不同的信仰。 他們是否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我不知道。 我不能說“是”或“不是”。 我連自己的宗教都不了解,更別說別人的宗教了,我怎麼能說他們是不是去同一個地方呢? 如果我自己的頭腦完全沒有了悟,我怎麼能說聖弗朗西斯和 有同樣的認識,當我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時?

所以我不能說,“是的,是的——它們都是一體的,”。 然而我不能說這個很好,那個也很糟糕。 我能說的是,“這個對我來說更有意義,而另一個中的某些斷言,我們需要從邏輯上檢查它們是正確還是不正確。 但即使它們是不正確的,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它們是有益的。”

西方人過去常去亞洲,我們在尼泊爾都會坐在那裡說:“哇,哇,佛教。 我們要回到西方。 我們要告訴我們的父母。 我們會告訴我們的朋友。” 和 喇嘛 耶喜常說:“如果別人信神,你不需要拆毀他們信神,因為如果你拆毀他們信神,而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別的東西,你可能實際上摧毀了他們保持良好道德行為的全部理由。 至少相信上帝的人對自己的自我沒有終極信仰。 至少他們願意承認,也許他們的自我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無所不知的人。 那也許有比他們自己的自我更了解的東西。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對上帝的信仰對那些人來說是非常有建設性的。 因此,除非有人真正質疑並準備好並敞開心扉,否則不要四處破壞他人的信仰。”

聽眾: 我們可以表達任何 懷疑 在佛教?

職業訓練局: 在某些宗教中,據說如果你 懷疑 你的宗教,這是一種罪過。 說不要僅僅因為他說了就相信他說的任何話,而是像測試黃金一樣檢查它。 你不會只是去買黃金,相信別人的話。 有整個過程,你擦它,燒它,你做所有這些事情,這樣你就可以分辨它是真金還是假金。 所以同樣地, 說,用他自己的教義,你檢查一下,看看它們是否有效。 你看看它們是否有意義。 你不相信他們只是因為你被告知要相信他們。

有一部妙經,名為《噶瑪經》。 所有這些被稱為 Kalamas 的人都來到了 他們說:“外面有整個精神超市。 我們相信什麼?” 說:“不要相信,因為這是傳統。 不要因為有人有一些所謂的邏輯論證而相信它。 不要因為你的家庭背景就應該相信它。 不要相信它,因為其他人都相信它。 但是你試試看。 你測試一下。 如果它有效,那麼你就相信它。” 在這裡真的很鼓勵個人經歷。

現在有很多事情,更高的領悟,一開始我們無法親身體驗,因為我們的心沒有開放性,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擁有它。 所以我們必須看看它是否有意義或沒有意義。 如果它是有道理的,如果我們對 說,因為 已經說了其他是真的,那麼我們願意暫時接受這個。 但除非我們獲得一些經驗,否則它永遠不會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信念。

在十種破壞行為中,最後一種是 錯誤的看法。 其中一個 錯誤的看法 是否定過去和未來的生命,或者否定覺悟,說它不存在,或者否定存在 ,佛法, 僧伽,想,“哎呀,如果我相信這一點,那麼我就是一個異端,那我就要下地獄了。” 相反,我們應該檢查一下,如果這些信念似乎對我們有所幫助,似乎有些道理,那麼就與它們一起工作。

如果我們注意到我們的頭腦變得好戰和憤怒,那麼就將其用作防盜警報,“哦,哦,也許我最好檢查一下這裡發生了什麼。” 再說一次,不要陷入這種事情,“我很糟糕,因為我有 懷疑,”它只是,“我的 懷疑 可以幫助我獲得新的知識水平,如果我的 懷疑 讓我變得憤怒和好戰,那麼我需要審視自己的想法,看看裡面發生了什麼。”

聽眾: 有什麼區別 懷疑,問題和批評?

職業訓練局: 有三種 懷疑。 有 懷疑 傾向於正確的結論, 懷疑 即在中間,並且 懷疑 這傾向於得出否定的結論。

以重生為例。 假設在你開始教法之前,你可能首先有一個 錯誤的看法: “沒有重生這回事。 我絕對相信沒有重生!” 然後你來教法。 你開始有一點點 懷疑是, 懷疑 那還是傾向於沒有重生,“嗯,也許有重生,但我真的不認為有。”

然後你學習、練習、傾聽、思考,然後你的 懷疑 轉向第二種——平等的平衡,“也許有。 也許沒有。”

然後你繼續前進,你在質疑、交談、與其他人討論,然後你的 懷疑 開始轉向,“嗯,我不確定是否有重生,但我想也許有。”

然後你繼續前進,然後你得到所謂的“正確假設”,你開始思考,“嗯,我認為有重生。 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然後你只要繼續思考它,當你清楚地知道輪迴的存在時,你就能得到正確的推論。

然後你繼續打坐和修行,然後你就可以用千里眼的力量真正看到過去和未來的生活。 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你不能反對這一點。 你看,這是擴展心智、擴展心智、讓它成長的整個過程。

批評更像 錯誤的看法,說,“這沒有任何意義。 我絕對不同意這一點。 這只是豬洗。 信它的人都是混蛋!” 這種批評是非常狹隘的。 真是驕傲自大。 “我知道什麼是對的。 任何相信這一點的人都是白痴。”

而懷疑,質疑的心,有一些空間。 有一些開放性,取決於這三種中的哪一種 懷疑 你有,或多或少有開放性。 你學。 您認為。 你們討論。 如果你不 懷疑 思考、討論、獲取更多信息,那麼你永遠不會成長。 如果你只是說,“我相信!” 然後你想,“我一定是‘A’,第一,弟子,因為我相信”,然後當有人來問你問題時,你無法回答,因為你自己從未想過。 然後你對另一個人變得非常狂熱和教條,“你不是嗎? 懷疑! 這是非常消極的,如果你 懷疑,” 因為這是你長期以來一直告訴自己的。 但你真正的意思是,“不要 懷疑,因為如果你 懷疑 問我問題,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我什至不知道我相信什麼。 所以,不要攪動鍋!”

聽眾: 如果我們看到有人犯了錯誤並對此發表評論,那是關鍵嗎?

職業訓練局: 就你對某些人的行為的批評而言,你可以用憤怒的心態來批評,或者你可以只是用“嗯,我觀察到了這種”的心態來批評。 當你和人一起工作時,你可能不得不觀察別人的錯誤,你可能不得不評論它。 有人會說這是批判性的,但這取決於你的思想是否批判性。 如果有人在他們說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某件事,而你指出他們沒有這樣做,你可以用一個好的、平衡的心態指出它,或者你可以用憤怒的心指出它。 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

3. 決心不再重複行動

第三個對手權力是下定決心不再採取行動。 一方面,我們想用盡可能多的力量說出“我不會再那樣做”這句話,因為我們說得越有力量,就越有可能不再那樣做. 但同時,儘管我們想在說這句話時讓它變得強大,但我們也想非常清楚,我們不是在對 ,所以我認為你必須同時考慮這兩者。

我們生活中可能有一些事情我們已經看過了,我們可以說,“我再也不想這樣做了”,並讓它變得非常堅定,並且非常有信心我們不會再這樣做了,因為我們已經看到我們不想那樣做。 然後我們的生活中可能還有其他事情,例如,如果我們說,“我再也不會閒聊八卦了”,那幾乎就像一個謊言。 [笑聲]

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在那里為自己設置一些有用的時間段,比如如果我們意識到,“糟糕,我今天又像往常一樣閒聊了,”然後說,“接下來的兩個幾天來,我將把它作為一個真正的重點,我將努力非常、非常注意我的閒談,並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努力不這樣做。” 所以給自己設定了一些時間限制,我們可以專注於這方面的工作。

一般來說,我們不再做的決心越強,就越容易不再做。 我們習慣性地繼續做同樣的事情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們不再這樣做的決心不是很強烈,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對曾經做過的後悔不是很強烈。 所以這一切都回來了後悔。 後悔越強烈,我們就越有決心不這樣做,那麼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就越容易。 要產生後悔,我們必須深入思考行動的不利因素、他人的不利因素、自己的不利因素,並對此深信不疑。 這是讓自己有“魅力”來打破其中一些習慣的主要因素之一。

聽眾: 我們如何處理當我們開車時,我們在路上殺死昆蟲的問題?

職業訓練局: 當你上車時,你並不是為了殺死昆蟲而故意開車。 你知道這是一個結果,但你沒有這樣做的動力。 你缺乏這樣做的意圖。 實際上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的一些方法是,除非您確實需要,否則不要開車,並儘可能拼車。 並且要小心這些事情,而不是在我們真的不需要的時候上車,到處走走。 但是要以一種我們盡可能少開車的方式來計劃我們的差事,並儘可能拼車,以便用更少的車輛,更少的動物被壓扁。

然後還有,在智慧明珠第二冊的最後,有這個 口頭禪 走路時的腳:你說 口頭禪 然後你吐在你的腳上,或者你可以吹你的腳。 你可以在你的汽車輪胎上這樣做,你可以祈禱——我經常這樣做——我祈禱沒有昆蟲會被這輛車殺死,更不用說人或動物了。 然後感覺,“我知道自己開車去各個地方自娛自樂會危及他人的生命,那麼至少,我想努力為我所愛的人造福。會在旅途中見面。”

4. 補救措施

補救措施基本上是您所做的任何積極行動。 它們具體描述了六個動作,但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動作。 我給你六個:

  1. 比如念經 心經.
  2. 背誦咒語,例如當人們做 金剛薩埵 實踐或 觀世音 實踐。
  3. 冥想空性。 這是淨化的最高方法。 禪修空性是真正斷除煩惱的方法。1
  4. 建造雕像或繪畫或委託它們,不是現代藝術繪畫,而是繪畫或雕像 以及諸神和老師。
  5. 製作 供品三寶, 供品 供養佛法的人,如印度的一些僧尼。
  6. 例如,念佛的名字, 35佛.

這就是六種善行,具體說出來,但實際上,我們所做的任何善行——讀佛法書、來上課、學習、做一些 冥想,做社區服務——它們都變成了補救措施。 喇嘛 Zopa 說最好的淨化方法之一是採取 戒律,因為如果你採取 箴言 不做某事,那麼你就是在積極地不做,你在淨化那個負面 因果報應.

至此,本節結束 因果報應.


  1. “煩惱”是土登秋宗尊者現在用來代替“妄想”的翻譯。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