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輔助菩薩戒:35-40戒

輔助菩薩戒:第 8 部分,共 9 部分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誓言 35-38

  • 幫助有需要的人
  • 幫助那些生病的人
  • 減輕他人的痛苦
  • 向魯莽的人解釋正確的行為

LR 089:輔助 誓言 01(下載)

誓言 39-40

  • 讓那些讓我們受益的人受益
  • 減輕他人的悲傷

LR 089:輔助 誓言 02(下載)

複習輔助誓言 35

放棄:不幫助有需要的人

我們一直在討論 菩薩 做法。 特別是這裡的 菩薩 誓言 充當指導方針,幫助我們在今生將精力引向正確的方向,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為他人的利益而行動。 這最後一組 戒律 三十五至四十六號,專為利他戒除障。 我們已經討論了其中的前幾個:不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也就是說,當人們需要東西的時候,去幫助他們。 不要編造我們懶惰的藉口,比如找到一千萬個其他“更好”的東西,即我想做的更愉快的事情,作為我們不能做的藉口。

複習輔助誓言 36

放棄:避免照顧病人

我們經常避免照顧病人,不僅因為這太麻煩而且我們很懶惰,而且因為他們的疾病以某種方式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死亡。 而且因為我們不想看自己的死亡和看自己生命的本質,以及輪迴的無常,我們只想避免生病的人。 基本上,這是一種避免我們自己經歷的一部分的方式,那就是我們有一個 身體 那會變老,生病和死亡。

因此,當我們發現自己的大腦正在避免照顧病人時,與其建立很多防禦、藉口和理由,我們不能,我們可以坐在墊子上,看看發生了什麼我們的思想,對自己誠實。 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我們自己對痛苦的恐懼並承認它,那麼它就不再那麼可怕和恐懼了。 如果同時思考四聖諦,我們就會認識到這是輪迴的本質。 準確地認識到這一點會給我們的練習帶來活力和能量。 與其被那種恐懼所淹沒,我們可以真正地激發我們的練習。 因為這向我們展示了遵循 三項高等培訓,以淨化我們的思想並獲得將導致解脫和啟蒙的認識。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承認它,如果我們不能面對它,我們就不能改變它。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感到自己有這種抗拒時,當我們不想靠近病人或照顧他們時,我們需要看看我們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輔助誓言 37

放棄:不減輕他人的痛苦

人們有一種或另一種痛苦、問題或困難。 他們可能有身體上的困難。 他們可能有感覺障礙或癱瘓,在障礙或不同的精神疾病方面有精神困難。 他們可能有經濟困難或社會困難。 他們可能會被看不起。 他們可能失去了工作。 他們可能已經失​​去了社會地位。 也許他們的家人已經被整個社區羞辱了。 或者醜聞爆發了。 人們遭受著數量驚人的不同事物。 要么被他人虐待,要么他們因虐待他人而感到內疚。 或者人們生活在恐懼、猜疑和妄想之中。 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苦。 因此,只要我們有能力,只要我們有能力,我們就可以提供幫助。 當然,這 箴言 並不是說我們必須成為 Fix-it 先生或小姐。 保持 菩薩 戒律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會養成“讓我們解決所有問題”的美國習慣。

當你在國外生活後回到這裡真的很有趣。 我們在這個國家有這樣的想法,“哦,對不起。 問題不應該存在! 我必須進去解決問題! 不可能是這樣的。 我要去那裡。 我要提出所有的地獄,我們要修復它,從現在開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阿門。” 我們有這種態度。 就好像我們覺得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態度,那麼我們就完全懶惰了。 所以我們在“我要解決別人的問題”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即使我自己的問題我都解決不了,我也不理解他們的問題,但除此之外,我還是要去修復它!),或者我們陷入完全絕望的另一個極端:“我無能為力。 全世界都搞砸了!”

我們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 我想佛教在這裡所說的,是盡可能地用智慧去減輕他人的痛苦。 慢慢來。 看情況。 真正的苦難是什麼? 苦難的原因是什麼? 實際上有什麼補救措施? 因為有時我們解決了外部症狀,但我們不改變根本原因。 有時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修復外部症狀。 有時我們通過解決症狀而不是尋找原因來使情況變得更糟。 所以我們必須慢慢來評估事情。 並認識到我們不能進軍某事並創造新的世界秩序。 它在我們的國家政策中表現得非常清楚,不是嗎? “我們將創造新的世界秩序。” 我們不會要求其他國家就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新世界秩序提供意見。 我們只是進去,我們想修復它。 在此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錯誤。

因此,採取行動消除他人的痛苦與僅僅解決問題是一種不同的態度,因為我們無法忍受。 它真的很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有某種理解與慈悲相結合,可以看到情況的可能性。 並且經常認識到,改變一些東西需要大量的時間。 這不是製定新法律或給某人貸款或建立一所新學校將改變社區或某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的問題。 但這需要時間和來自許多不同方向的支持。 但是在這裡,這是什麼 發誓 指的是,如果我們有能力,如果我們有時間,(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做任何至關重要和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有資源,那麼就不會成為懶惰的犧牲品或驕傲或 憤怒,我們提供我們可以提供的幫助。

有時,如果我們對某人懷恨在心,當他們需要幫助時,我們會說,“哦,對不起,我做不到。” 我們感覺很好,我們有自己的寵物小藉口為什麼我們不能幫助曾經輕視我們的人。 那樣的事情就違反了這個準則。

輔助誓言 38

放棄:不向魯莽的人解釋什麼是正當行為

這是人們不明白什麼是道德行為,什麼是不道德行為。 當人們不明白什麼對幸福有益和有益,什麼不是時,盡我們所能幫助他們。

在先前的 箴言,在第16號中,我們有“(放棄)不改正自己的迷惑行為或不幫助他人改正自己的迷惑行為。” 那個和這個似乎有一些相似之處:(放棄)不向那些魯莽的人解釋什麼是正確的行為。 同樣,不同的老師對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有不同的解釋方式。 一位老師說第16號是指糾正人的煩惱1 並將這些指出給人們,而數字 38 更關心他們的外部行為。 其他 喇嘛 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它說第 16 號更關心某人正在做的具體的、真正沉重的行為,會導致痛苦,而第 38 號更只是魯莽的行為,不會造成那麼嚴重的痛苦,但確實會造成小問題和混亂。

我自己對措辭的感受 誓言 就是16號又是指一個人正在做的事情,而38號指的是人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有益的,什麼是有害的。 在這裡,我想到了引導年輕人、兒童和青少年。 這個 發誓 不僅僅是進入並跳入並告訴人們如何經營他們的生活,或者給出不需要的建議,而是思考如何與人們溝通。

什麼是給人們建議的好方法,以便他們可以用它來反思自己的行為並提高自己? 這在西方很難,尤其是在這裡。 看看我們自己的想法。 我們不喜歡任何人告訴我們該做什麼,對嗎? 一旦有人來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說:“你是誰? 管好自己的事! 鍋把水壺叫黑是吧?”

我們不喜歡被告知任何事情。 即使有同情心的人來找我們並指出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嚴重錯誤或負面信息,我們也不喜歡 因果報應 在做。 我們不想听。 我們真的很生氣、不安和防禦,告訴他們他們專橫而愛出風頭,他們應該管好自己的事。

如果我們那樣做,我們是修行人,那麼其他不是修行人的人呢? 我不知道。 也許他們比我們演得好! 如果你看,有時我們自己的頭腦是如此堅強,所以當然,如果我們像那樣,我們試圖幫助別人,在這種文化中,我們經常遇到的是頭腦非常堅強的人,他們基本上只是喜歡我們,不喜歡被告知任何事情。 因此,如何向魯莽的人解釋正確的行為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 如果是大人,那就真的得想辦法熟練了。

我問西藏寺院,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就像一個 修道院的 行為不端。 他們所做的是,如果有親密的關係,有時他們會直接告訴那個人。 有時他們所做的是,他們只是和那個人一般地交談,然後說,“哦,這邊的這個人正在做廢話,廢話,”有點指出另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向這個人指出,那個他或她實際上正在這樣做。 或者在小組討論中讓每個人自己去解決。 或者使用一些自信的技巧,但要有很多溫柔,並真正擁有它。 這些是實現它的方法。

所以這裡需要很高的技巧。 但基本上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對另一個人冷漠的心理態度,或者 憤怒,或懶惰,或驕傲,或其他什麼,我們不會試圖向他們展示一條對他們自己的福利有利的道路。 真的是為了孩子,我認為這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孩子們通常還沒有“不要告訴我如何經營我的生活”的態度,儘管如果父母有某種方式,他們通常很快就會那樣做。 如果父母讓孩子們管家,孩子們會做什麼? 他們挺身而出! 但我認為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向他們解釋事情很重要。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 幫助孩子看看你這樣做了,結果如何; 如果你這樣做,結果是什麼。 讓孩子們開始了解和發展自己的智慧。

有時在佛教中,我們認為我們已經成為米老鼠菩薩並想:“我只需要讓每個人都快樂。 這意味著我不能管教我的孩子,因為每當我管教我的孩子時,他們就會變得不高興。 所以我只想給他們想要的一切。” 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很有同情心,因為那樣他們就會變得像我們一樣,完全被寵壞了,無法正常工作。 順便說一句,我在開玩笑。 [笑聲] 但我認為在這裡引導孩子並真正讓他們思考問題真的很有好處。

課程對象::我們如何知道哪種糾正他人的方法是有益的?

尊者圖登卓龍: 好吧,坐在我們的墊子上,試著弄明白。 或者只是與其他人分享困境。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情況,它是誰,以及發生了什麼。 但有時與另一個人分享“我真的被困住了。 我這樣看,也那樣看。 你怎麼看? 其他因素是什麼?” 我認為那時佛法朋友才能真正幫助我們。

輔助誓言 39

捨棄:受益於自己的人不回報誰

這不是回報別人對我們的善意。 作為一個正在冥想的人 菩提心,我們試圖將所有眾生視為對我們友善。 眾生在前世都是我們的父母。 眾生在社會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我們是相互關聯的,他們幫助我們。 所以我們試圖回報他人的善意,因為每個人都對我們很好。 並再次了解回報他們的善意意味著什麼。 這並不總是意味著四處走動——兩雙鞋。 有時我們甚至會變得完全狂熱。 “我該如何報答他們的恩情?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必須認識到,修行就是回報他人的恩情。 我們不應該認為只有東奔西走才能報恩。 只是做我們的修行,並通過我們的修行產生利他的意圖,可以是回報他人善意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因為在我們能夠用身體和言語幫助別人之前,我們必須先清楚自己的頭腦,清楚自己的意圖,並自己深入了解事情。 因此,花時間坐在我們的墊子上,審視我們自己的思想,處理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思考事情,並與朋友討論這些事情,這可能是回報他人善意的一種方式。

另一種方法是為人們祈禱。 如果我們不能做某事,我們可以祈禱。 我們可以做不同的善行。 我們可能會做大禮拜並將其奉獻給所有眾生,尤其是為他們。 我們可能使 供品 並特別為他們奉獻。 或者我們可以修觀世音菩薩,或者要求社區修觀世音菩薩。 回報他人的善意可以通過很多很多方式來完成。

雖然一切眾生利益我們,這 發誓 也提醒我們要特別注意報答那些特別是在這一生中使我們受益的人的恩情。 這並不意味著偏袒他們。 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他們是我的朋友,他們這一生都對我很好。 所以我要報答他們的恩情,讓他們受益,因為他們幫助了我。” 這並不意味著以這種方式偏愛,只是對我們喜歡和對我們很好的人。 這並不是對其他人關閉我們的思想,而只是幫助他們。 但它提醒我們不要忽視其他人給我們的非常直接的好處,並欣賞這一點。 這有助於我們擴展,認識到我們從其他人那裡得到的更微妙的好處,這些人在這個特定的一生中可能我們不認識。 所以在這裡,當我們談到報答這輩子幫助過我們的特定人的善意時,並不是為了讓我們更加依戀他們,或者讓我們更討人喜歡,或者讓我們更偏向他們。 但是以他們為例,然後從那裡將開放的心擴展到其他人。

很多時候,我們從那裡得到最直接利益的人,因為我們經常與他們接觸,我們認為他們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不承認他們的善意,我們不會回報他們的善意,因為他們是總是在身邊。 看看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人,以及生活中所有的小善舉——人們倒垃圾、洗碗、掃地、為我們接電話或做很多小事——但因為我們總是看到那個人時間,我們不欣賞他們表現出的善意。

或者,我們常常忘記了幫助過我們的親人的好意——父母的好意、老師的好意,或者給了我們這份工作或讓我們繼續工作的老闆的好意。 因此,請注意人們真正使我們受益的各種方式,並專門照顧這些人,然後從那裡將其產生給其他人。

我認為這涉及到基本的禮儀。 讓我一直感到驚訝的一件事是人們如何不說謝謝,或者他們如何不承認收到禮物。 就像你給別人東西一樣。 你發給他們了。 而且他們從不寫感謝信說它到了。 所以你坐在那裡想,“這件禮物到了還是沒到?” 這是我們要看的東西。 當人們寄給我們東西時,我們會寫信說“謝謝”嗎? 我們甚至承認他們給我們寄了一些錢,或者他們給我們寄了聖誕禮物或生日禮物嗎? 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 DFF 作為一個組織也是如此。 我認為當人們進行特別捐贈或不惜一切代價時,對我們說聲“謝謝”真的很重要。 而不僅僅是,“哦,是的,我們都在努力工作,所以謝謝你的參與。” 或者只是調整一下,“好吧,是時候為團隊能量添加一些東西了。” 但真的很感激我們因他人的善意而存在。

小時候,每當有人給我東西時,媽媽都會讓我坐下來寫一張“感謝”字條。 我現在非常感謝她讓我這樣做,因為這讓我更加了解這些事情。 因此,要真正審視我們的生活並承認這些事情——當同事為我們加班或減輕我們背部的額外壓力時,或者有人代替我們,或照顧我們的孩子。 至少要說聲“謝謝”,並真正嘗試通過為他們做點什麼來回報這種善意。

又經常對我們的父母說:“照顧我是爸爸媽媽的工作! 我是他們的孩子照顧我是他們的職責。 但是當我不想被照顧時,他們不應該照顧我。 但當我想要被照顧時,這是他們的工作。” 而我們也不會過多考慮自己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哪怕是一些小事。 幫助他們解決這個或那個問題。 即使是小事也可以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善意。

我很驚訝。 幾年前,我媽媽做了手術。 我下去,我在醫院看到她,因為我不住在我的家人附近。 到了出院的時候,她那裡有幾件東西,我就把它們裝在她的小包裡,放到了車裡。 這太棒了。 後來我聽到她告訴她所有的朋友,“哦,你知道我女兒對我有多大幫助嗎?” 我什麼也沒做。 這是一件小事,但因為她生病了,在醫院裡並從手術中恢復,這在她眼裡變成了一件大事。 在我眼裡,什麼都不是。 但只是要意識到這些事情。 當我們的父母或年長者需要我們可以提供的那一點點幫助時。 所以再一次,我們是否通過 憤怒,或者懶惰,或者不盡職盡責,那麼不報恩?

課程對象:: 做這個 發誓 僅適用於佛教界人士或其他人,這是我們對佛教界的解釋嗎? 誓言 與他們的解釋?

VTC: 視情況而定。 在某些情況下,某人是否在佛教社區並不重要。 我們可以就對他們有幫助的行為或行為提出建議。 同樣,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與人和情況的關係。 如果它是關於解釋的東西 誓言,我們可以向其他人提出問題。 如果其他人有相同的 箴言 我們這樣做,看起來他們可能正在做一些不太正確的事情,然後舉起它說,“嗯,你知道,這就是我對 發誓 意思是你把它理解成什麼意思?” 或者在社區環境中與許多人一起討論它的含義 發誓 是。 或者問給它的老師。 它不會變得道德和評判。 如果我們是那樣的話,這種態度就會清楚地表現出來,它真的會讓人們望而卻步,而且通常會讓他們做相反的事情。 或者這讓他們感到非常內疚和怨恨。 所以它沒有道德主義的態度。 但是你知道,提出問題,提出問題,讓人們思考這個問題。

輔助誓言 40

放棄:不解除他人的悲傷或苦惱

也許有人正在悲傷,因為他們失去了他們所珍視的人。 也許他們失去了工作。 也許他們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也許他們是難民。 受苦的人。 充滿悲傷和痛苦的人。 然後儘我們所能來緩解這種情況。

在這裡,我認為閱讀一些社會問題之類的東西實際上很有幫助。 我已經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創傷和虐待中發生的事情的資料。 僅僅是因為它可以幫助您了解人們來自哪裡。 試圖弄清楚安慰那些經歷過不同事情的人意味著什麼,這有很大幫助。

例如,有人要去醫院做癌症手術。 不一定要安慰他們說:“哦,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手術兩天后你就可以起床出院了。” 安慰人並不意味著對他們撒謊。 這並不意味著錯誤地樂觀。 我認為我們可以解決這種情況,保持樂觀,但同時也要現實,而不會給人們虛假的希望。 不用說,“哦,我知道你家裡的每個人都死了,但別擔心,你會在一個月內克服它,你會沒事的。”

有時安慰人的最好方法就是傾聽他們的聲音。 讓他們講述他們的故事。 在那個敘述中,他們可以得到真正的治愈。 有時,他們會提出問題或指導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以便他們能夠以某種方式看待它。 所以這不僅僅是“我正在向這個人講述我的故事,我正在向另一個人講述,我正在向街上接下來的 49 個人講述!” 因為講述我們的故事不一定是治愈,它實際上可以創造另一個我們非常依戀的自我身份。 所以有時候在安慰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傾聽。 有時我們需要進來並提出其他觀點,以幫助人們超越對問題的過多認同。 有時我們可以將他們推薦給其他人。 或者給他們一些與他們經歷過類似事情的人寫的書,因為通常讓人們知道其他人已經經歷過他們正在經歷的事情並且已經從中得到治愈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可能非常鼓舞人心。 所以這可以成為安慰他們的一種方式。

所以我們努力做到最好。 但再次認識到這不是“有人處於這種難以置信的痛苦之中,我會進來讓一切變得更好。 我要在上面貼上創可貼,這樣他們就不會感到疼痛了。” 我們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控制,更不用說控制別人的了。 人們將感受到他們將要感受到的東西。 但是,如果我們能給他們一些鼓勵或提供不同的觀點,或者傾聽他們的意見,那麼這真的可以幫助他們。

但要認識到其中一些事情需要時間。 對於不同的人,你如何安慰他們會有所不同。 有些人,你可以看到他們被困在哪裡,如果你有親密的關係,你可以直接進去! 我見過我的老師有時在這種情況下這樣做。 如果你有那種關係,有時有人可能會進來並放大! 一開始真的很痛。 但最後你意識到它實際上是正確的。 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必須這樣做。

在其他情況下,更多的是輕輕推某人,或給他們一些支持,或類似的事情。 所以我們這裡講的不是什麼具體的技巧,更多的是對形勢的認識,“我怎麼能安慰那些苦惱的人? 如何報答別人的恩情? 我怎樣才能幫助減輕痛苦?” 它確實涉及對每種情況的一些敏感性和每種情況的一些創造力。


  1. “煩惱”是尊者土登秋龍現在用來代替“令人不安的態度”的翻譯。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