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根本菩萨愿:第十四至十八愿

根本菩萨戒:三之三

一系列教义的一部分 启蒙的渐进之路(Lamrim) 在给出 佛法友谊基金会 1991-1994 年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誓言 14-18

  • 不致使他人认为学车不弃 gehechtheid 和其他妄想
  • 不妄称证得甚深空性,骄傲地鼓励他人
  • 提供 礼物的目的 三颗宝石 或接受从 三颗宝石
  • 制定错误的规则
  • 舍弃二菩提心

LR 082:根 誓言 01分(下载)

誓言14的补充说明

  • 之间的区别 发誓 13 14和
  • 传统如何相互依存

LR 079: 菩萨 誓言 03分(下载)

四种结合因子

  • 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消极的
  • 不放弃再做一次的念头
  • 乐于行动
  • 没有自尊或为他人着想
  • 纯化
  • 恢复 誓言
  • 日常练习

LR 082:根 誓言 02分(下载)

我们正在通过 菩萨 誓言, 特别是十八根 誓言。 请记住, 菩萨 誓言 是关于当我们为了利益他人而发愿成佛时如何修行、修行什么以及避免什么的指南。

根本誓言 14

舍弃:持有并导致他人持有学乘不舍弃执着和其他妄想的观点。

当我们贬低其他传统时,这是一种宗派主义形式,在这里具体来说,追随者旨在获得涅盘而不是完全启蒙的传统。 当我们说它对做它实际上能做的事——将某人从轮回中解脱——没有效果时,那就是违背了这个 发誓. 它导致其他人持有 错误的看法 我们可能有一条更谦虚的道路,说通过实践它,你不能放弃 gehechtheid,你无法获得解脱之类的东西。

[从28年93月XNUMX日开始教学]

在先前的 发誓,我们要放弃批判大乘,把它扔出去。 在这里,它批评上座部并说:“哦,我们不需要修习任何那些教义。 我们是大乘修行者! 小乘传统不会帮助你放弃 gehechtheid. 它不会让你解脱。 我们不必实践那些教导。” 那是完全不正确的。 大乘佛教建立在上座部佛教的基础上。 你在小乘佛教中找到的一切都可以在大乘佛教中找到。 它就像积木一样。 有些人认为,如果你修习这个传统,就不会修习另一个。 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修行大乘,你就必须修行上座部的教义。 如果你练习 密宗,那么你必须修习小乘和大乘的教义。 它们是我们采取的步骤。

根本誓言 15

舍弃:妄说自己证得甚深的空性,别人若像我一样修行,就会证得空性,证得与自己一样高或大。

这是一种说谎的形式,你四处虚假地宣告你自己对空性的了悟。 没有真正了悟究竟真理,就四处说:“我了解空性。” “我的看法是正确的。” “我在看见的路上。” 或者“我从轮回中解脱了。” 或者“我是一个不归者”。 一个人宣称自己已经证悟空性,而他还没有证悟空性,然后说:“如果你像我一样修行,你就会像我一样证悟。” 这种装腔作势和欺骗是非常有害的。 当其他人正在寻求关于空性的正确教法时,如果我们欺骗他们,让他们认为我们有正确的见地,而我们并没有,并且教导他们一些不正确的见地,那么这对他们是非常非常有害的,因为他们将不会 沉思 正确。

根本誓言 16

舍弃:接受别人鼓励赠予你的东西,本来是供养三宝的。 不将他人所赠之物赠予三宝,或接受三宝所窃取之财物。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违反这一点 发誓. 一种方式是,例如,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制定法律,规定寺院、寺庙或佛法中心不应该拥有非常昂贵的东西,并且所有这些东西都应该交给政府。 虽然没有人来偷财物,但寺院或寺庙被迫交出。 那是打破 发誓.

打破的另一种方式 发誓: 有人从寺庙和修道院偷东西给你。 你知道它但无论如何接受它们。 就算不是你自己偷的东西,你也打破了这个 发誓.

另一个例子是共产党入侵西藏。 他们亵渎寺院,拿走佛像和其他珍贵物品,送给别人或在香港的自由市场上出售。 如果您接受或购买它们时知道它们是从 三颗宝石,这是违规的 发誓.

或者说,佛法中心的某个人正在用书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从厨房拿走实际上属于中心每个人的食物,而你知道这一点,但你却接受它是你自己的; 你接受别人抢劫或挪用的东西。 它不一定是巨大的,巨大的东西,比如雕像。 它可以只是属于的东西 三颗宝石 别人给你的,以某种方式强行拿走的东西。

另一个例子是有人善意地给你一些东西并说:“当你到达某某寺庙或某某地方时,请供养它。” 你接受它,但你不提供它。 或者假设你要去印度,有人给你钱,说:“请在菩提伽耶买蜡烛。” 你拿了钱,但你从不买蜡烛。 或者有人给你蜡烛说,“请在 佛塔 在菩提伽耶。” 你拿走它们,但你不提供它们。 或者你要去西藏旅行,有人说,“哦,在这里,请把这些书捐给其中一个寺庙。” 你拿走了它们,但你卖掉了它们,把钱据为己有。 或者有人给你一大堆水果说:“哦,当你到达寺庙时,请把这些放在寺庙的祭坛上。” 在去那里的路上,你饿了,你决定吃它,心想,“好吧, 不会错过这个额外的香蕉。”

或者甚至是这样的情况,例如,有人给你饼干,让你在中心的祭坛上供奉,你拿走了饼干,然后你饿了,你想,“好吧,我会吃掉这包饼干,然后再买一包来供奉” 头脑在想,“我会先吃这些,然后再拿一个来代替它。” 但这不是重点。 关键是有人给了你那盒饼干,让你在祭坛上供奉,一旦他们给了它,它就不再属于他们或你。 它属于 三颗宝石. 这些交易中的任何一种,旨在用于 三颗宝石 你没有交付的东西,或者你接受的被挪用或偷走的东西,你知道它不属于你,这就是破坏 发誓.

誓言告诉我们应该练习什么

所有这些 誓言 关于我们应该如何修行,他们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十四 发誓,其实是在强调我们应该尊重其他传统。 我们应该了解上座部传统,尊重它并尊重那些实践它的人。 第十五 发誓 鼓励我们说实话,不要欺骗别人。 第十六是鼓励我们在所有交易中诚实,而不是告密和合理化。 它告诉我们不要对别人的财产大意,我们应该真正警惕别人的财产。 所以在所有这些 誓言,它真正向我们展示了应该练习什么,而不仅仅是避免什么。

根本誓言 17

放弃:制定错误的规则。

这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致使从事者 冥想 在禅定的寂静上放弃它,把他们的财物给那些仅仅背诵经文的人。 假设你住在修道院或寺庙里,有人给了 提供 对于正在修止的人 冥想,或为撤退的人。 然后你想,“哦,好吧! 他们在撤退。 他们应该已经出家了,所以我打算把它交给我在中心的所有朋友。” 在你重新引导供养之后,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供养而放弃他们的闭关或他们的止禅或冥想的静止——这是一种糟糕的规则或一种伤害方式。

第二部分:普遍制定不良的纪律规则,导致精神社区不和谐。 例如,让商业而不是修行成为佛法中心、寺院或静修中心的重点。 生意、赚钱和拥有好名声变得更加重要,占据了每个人的时间,而不是实际的精神修行。 或者它可能是制定了一些糟糕的规则或不公平的规则,这让人争吵。 说大家每天要出去工作十个小时,本来就是来住的,因为要炼功。

以上是其他人难以修行的方法。 我们让闭关的人很难继续修行,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必需品。 或者我们让精神团体中的其他人难以修行,因为我们制定了不同的优先次序和规则,这些混乱和导致不和谐,从而使生活 条件 对他们来说很难。 这个 发誓 向我们展示了帮助想要修持佛法的人的重要性。 当人们想要修行、想要闭关时,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

我确实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我认为在美国,有时我们会变得如此个人主义并认为,“我必须工作谋生,我不能花这么多时间去闭关,所以我为什么要支持别人谁只想坐下来 沉思 一年的每一天?”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我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做他们做的事,为什么这些人不应该努力工作呢? 我为什么要给他们钱,支持他们修炼呢? 他们应该出去找份工作!” 西方人很容易有这种态度,因为我们希望一切都公平公正。 我们没有意识到,通过支持其他精进修行的人,无论他们是居士还是出家人,我们都能从中受益。 我们并没有真正尊重这一点,而是用我们西方的正义感和公平感说,“不! 不! 这不公平,因为如果我做不到,就没有人能做到。” 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因为拥有那些精神状态而不让其他人进行高强度的练习确实对我们没有好处。 就像我说的,如果其他人这样做,当他们走出闭关时,他们真的可以帮助我们。

根本誓言 18

舍弃:舍弃二菩提心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生。 一种方法是说这太难了,“ 菩萨 路太难了。 我不想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而工作,我只想为自己工作。” 我们对这种艰巨的修行感到气馁——试图将我们最关心的对象从自己变成他人。 我们觉得,“我做不到”,然后出于灰心而放弃了。

另一种放弃方式 菩提心 是当你厌倦了有情众生——也许不是所有众生,也许只是一个——“我非常努力地帮助这些人,但他们完全不合作。 我放弃! 如果他们想开悟,他们可以自己去做。 我根本不会帮助他们。 我只是累坏了!” 这是另一种失去的方式 菩提心 因为 菩提心 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愿望。 一旦我们排斥了我们厌倦的人,我们就不再为所有有情众生工作,所以利他意图的力量就消失了。 放弃利他主义对我们的不利是我们无法开悟,而对其他有情众生的不利是我们为他们服务的能力变得非常有限。

四种结合因子

就是这十八个 誓言. 我想你之前问过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违规者需要存在的不同因素,所以现在我们来谈谈。 这十八个根本的堕落与我们所处的心态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它不仅仅是在做动作。 我们在做这个动作时是否存在某种动机或某种精神因素决定了该行为是否完全违反了 发誓 或者只是它的撞击或不太严重的东西。

有四种结合因子或纠缠因子。 如果我们具备所有这四个因素,那么该行为就完全违反了 发誓。 然后 因果报应 变得特别沉重。 而如果我们没有所有四个因素,比如如果我们有三个,那么 因果报应 更轻。 或者,如果我们有两个,那么它会更轻。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那就更轻了。 如果我们没有,我们就没有打破 发誓.

这四个因素适用于所有 菩萨 誓言 除了第九(持有 扭曲的观点)及第十八(舍弃所求或从事的 菩提心). 有了这两个,你就不需要所有四个因素,因为它们太重了,以至于行为本身就变成了一种过犯。 不仅是 因果报应 沉重,也是你的整体 菩萨 排序有点失败了。

完全违背其他十六人 誓言,您需要具备所有这四个因素。 考虑这些因素非常有趣; 我发现所有这些 誓言 想想就很有趣。 多年来我一直听说他们。 每次我研究它们时,我都会从正在发生的事情中看到一些新的东西。 我在自己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些新东西。 就像我之前对你说的,其中一些 誓言 似乎无法逾越——“有人怎么能那样做?” 或者那个 发誓 不适用于我。” 我以前也这么想,然后突然间,我看到一些我差点卷入的情况,或者我认识的人卷入了——“哦, 这是菩萨 发誓

  1. 第一个是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消极的,或者不关心它是消极的,即使一个人认识到该行为正在违反 发誓. 我们以第一个为例 发誓——(放弃)出于自夸或贬低他人 gehechtheid供品,名声,声誉。 假设我坐在那里赞美自己,我什至不认为这是错误的。 我告诉你我的优点。 我告诉你为什么我这么伟大,你应该来听我的教法。 我什至不认为这种非常自负的谈论自己的方式有什么问题,动机是直接获得物质利益或享受更多声望。

  2. 或者,我认识到以这种方式行事正在打破第一个 发誓, “是的,我确实有一个 发誓 不是夸自己,而是不在乎; 这样做没有问题。” 它就像一个无视的头脑 因果报应,“是的,我不应该那样做,但我真的不在乎,无论如何我都会这样做。” 那种轻率,合理化的头脑。

    或者我们贬低某人,再次出于 gehechtheid 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我们要么甚至没有意识到我们在贬低某人,要么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它有问题。 我们看不出有任何问题。 或者我们知道我们有一个 发誓 与此有关,但我们不在乎。 没关系。

    您可以将此应用于十六个中的任何一个 誓言, 除了第九和第十八。

  3. 第二个加重因素是没有放弃再做一次的想法。 你已经做了恶行,之后根本就没有放弃再做的念头。 事实上,你在想(就第一个而言 发誓), “我把自己放在首位真是一件好事。 我给自己赢得了好名声。 这真的很好,人们应该知道我有多好。 毕竟我是诚实的,而且我有一个 发誓 不要说谎。”没有放弃或避免消极行为的愿望。

  4. 第三个是对行动感到高兴和高兴。 以后不但不想放弃,还很庆幸自己做了。 “这很好,我真的很高兴我做到了。 这是好东西!”

  5. 第四个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自尊或考虑。 还记得我们讲辅助心理因素时,在那二十个有害心理因素中,有两个:不自尊和不为他人着想或缺乏为他人着想? “自尊”是出于对自己道德操守的尊重,出于对自己福利的尊重,不想造成负面影响而放弃行动 因果报应 因为你将不得不为此受苦。 “自尊”也是出于尊重你自己的感觉而放弃行动,“我正在努力开悟,我不想破坏它。”

对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自尊和遵守这些原则的意愿——这种自尊非常非常好,因为这样我们就会放弃做消极的行为。 我们尊重我们自己的道德操守、我们自己的原则、我们自己的信仰以及我们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的能力。 当我们没有那个心理因素时,我们的心会为所欲为,因为根本没有希望按照我们的道德原则生活,没有尊重我们自己的未来生活,没有尊重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 他们不是在谈论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行为的反社会人士吗? 我还认为他们似乎缺乏对自己道德操守的自尊。

“为他人着想”是放弃恶行,因为我们关心自己的恶行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 他们会伤害人,或者人们会对我们或佛法失去信心,因为对他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代表佛法。 因此,“不考虑”是不关心我们的行为方式或行为会影响其他人。 自尊和为他人着想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因为这是帮助我们放弃负面行为的两个心理因素。

当这四个因素都具备时,它就完全违背了。 发誓.

四种结合因子的总结

第一个约束因素是我们甚至看不出它有任何问题。 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做任何消极的事情。 或者即使我们知道这与 发誓,我们不关心 因果报应 创建。 第二个是不想在将来避免这样做。 例如,即使有人来向我们道歉,我们还是自以为是地说,“好吧,我很高兴你终于道歉并恢复理智,因为你真的是个混蛋......”我们真的陷入了他们然后。 事实上,我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高兴和高兴。 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是没有自尊,没有为别人考虑我们所做的事情。 所以我们根本不关心我们不宽容和报复的态度对对方有什么影响,我们根本不考虑这对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影响 因果报应 以及我们作为人类的诚信。

问答

目的:如果我们后悔/承认我们在某事上表现不佳,但我们仍然生气/沮丧,会发生什么? 是完全的违背吗?

尊者图登卓龙 (VTC):现在,如果您缺少这些约束因素之一,那么它就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违规行为。 比方说,有人来向你道歉。 你真的很生这个人的气,他们终于来道歉了。 你只是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打交道,然后你开始责备他们,并真正地把它擦进去,即使他们是来寻求和解的。 但是你的一部分头脑在说,“我到底在做什么? 这个人是来道歉的,我很想和好,但是我太生气了,我现在就像在甩这个人一样,但我真的不想这样做。” 就像,“伙计们,我失控了!”

那个时候,你没有这个第一因素。 换句话说,你认识到你正在做的事情的缺点。 你认识到这是消极的。 你认识到你真的不想这样做。 所以会有某种遗憾,即使你失控了并且你正在这样做。 还是会有一些负面的 因果报应 参与其中,因为肯定有 愤怒 产生并造成伤害,但这不会完全打破这一点 发誓.

目的:在这个问题之后,如果我们为值得做的事情感到高兴怎么办?

VTC: 好吧,那你肯定有一个约束因素,不是吗? 你对你所做的感到满意。 你不想避免它。 也许你觉得你做的不太好。 也许你对对方有一点关心,但你自己却没有多少诚信。 所以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也许我们有一个约束因素但没有其他三个,或者我们可能有两个但没有另外两个,或者我们可能有三个而不是另一个。 讨论和思考您可能会遇到其中一些问题的情况是很有趣的。

有时甚至在您执行某项操作时,您也会转换动机。 所以,使用上面的例子,我想有一次,可能会有这样的愿望,“哦! 这真是一件好事,我要真正投入其中!” 但是,即使您可能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愿望,但在大部分行动中最主要的事情可能是,“哇,我希望我没有这样做。”

或者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我这样做真的很好。 这没有任何错误或问题。” 但事后你会想,“我不喜欢那样做。 我不会再这样做了。” 在后一种情况下,你会有第一个因素,因为在你做的时候,你没有看到它有什么不对,但是你不会有第二个或第三个因素,这是不想克制从中感到高兴。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十八根 菩萨 誓言 我们已经研究了四个结合因素。 挺有趣的。 回家好好想想。 想一想你做过的事情,你什么时候有第一个结合因子,什么时候有第二个,什么时候有第三个,什么时候有第四个? 查看这些的不同组合。 像这样思考会让你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为什么做我做的事,当我做那件事的时候我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在我做这件事的时候和做完之后,我对自己有什么感觉?

净化实践

现在与 菩萨 誓言, 这样做非常好 纯化 定期。 其实即使我们没有 菩萨 誓言,只是想做个普通人,这样做很好 纯化. 但如果你有外行,这样做特别好 戒律 or 菩萨 誓言. 顶礼三十五佛 是一种很好的净化方式 菩萨 誓言. 事实上,它的另一个术语是“菩萨的道德堕落的忏悔。 这就是为什么建议我们每天都这样做的原因。 它可以很好。 或者我们可以做 金刚萨埵 冥想.

恢复誓言

然后,有可能,即使已经完全中断 誓言, 再次接受并更新它们。 实际上,有一种方法可以将 菩萨 誓言 自己每天服用。 这样,您就可以重新建立 誓言 每天。 当你第一次拿 菩萨 誓言,你必须把它们从老师那里拿走。 之后,你可以通过观想老师和 三颗宝石. 有一种做法叫六会 上师瑜伽 人们经常在你真正采取的地方做 菩萨 誓言 在早上和晚上作为加强和加强它们的一种方式,这可能非常有用。

即使你没有采取 誓言,仍然,了解它们是什么可以让您对自己的行为和所做的事情有更多的看法。 所以最好在里面训练 誓言. 然后有一天,当自己内心的利他意图变得如此强烈时,就会想要接受它们。 你可以祈祷你会有外在的 条件 你可以去哪里 菩萨 誓言. 接受它们,找到一位有资格教授它们的老师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是一件让人感到非常高兴的事情。

日常练习

如果人们能在这段时间尝试稳定日常练习,那就太好了。 即使你不能做长时间的日常练习,至少在早上, 避难, 想一想 菩提心 和四无量心,甚至可能做祈祷——当然不会花很长时间。 如果你能养成早上做某种练习的习惯,那就太好了。 您可以花多少时间来修行,您获得的利益就会多得多。

听闻教法很好,但听闻的全部目的是要将它们付诸实践。 这就像去上烹饪课。 参加烹饪课程很棒,但如果您不练习所学的知识并烹饪一些东西,您将不会获得真正的好处。 如果你只是养成每天做一些练习的习惯,那么它就会变得非常正常和自然,而且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去做。 开始它并让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可能需要一些精力,但一旦你养成了那个习惯,那就非常非常容易了。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