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思考无常

思考无常

佛法四印三天闭关中的一系列教义的一部分 心经 举行 舍卫精舍 5 年 7 月 2009 日至 XNUMX 日。

  • 了解变化
  • 创新中心 gehechtheid 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 粗细无常
  • 理解原因和含义 因果报应

佛教四印01(下载)

动机

让我们培养我们的动力,真正珍惜接下来一个小时学习的机会 的教诲。 这些教法向我们展示了真理,向我们展示了驯服和制服我们的思想的方法,并帮助我们并展示了发展和增加我们的良好品质的方法。 让我们为这个机会感到高兴,并有强烈的利用它的意愿。 但在利用它时,我们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这样做。 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整个有情生命交织之网的一部分,让我们带着报答他人恩情的动机去做这件事。 通过转变我们的心,我们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并拥有不断增长的能力,能够真正利益其他众生,使他们也能够获得圆满的证悟。 让我们把它作为本周末分享佛法的长期动力,尤其是今天早上。

这个周末我们将探索 心经,这是最重要的大乘经典之一。 大乘佛教是佛教传统之一。 这是最重要的经文之一。 有几个版本的 般若波罗蜜经是, 圆满智慧经. 最长的有 100,000 行或节; 还有其他版本有 25,000 节,8,000 节,还有更短的版本。 这是他们所有人的核心或本质。 是缩写形式。 我们美国人喜欢快速、简短和简短的事情。 但问题是,这十万节实际上已经解释了它的意思。 所以在这个缩写中,我们有很多东西要解开才能真正理解它。 真正了解这部经的真正含义并能够付诸实践,这是一个多生的旅程。 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肯定会在这方面取得进展。

佛教四印

在我们进入经文本身之前,我想我会解释四印。 尊者就是这样 达赖喇嘛 通常开始教法是为了向人们介绍什么是四个原则或四个印章,它们确定某种教义是 的教学。 四印,我一一列举,然后回去解释。 他们非常关注这个话题 心经,所以它们作为介绍,也将让我们进入材料。

  • 第一个是全合成或全合成 现象——组成 现象 是被生产出来的东西,被制约的东西——所有这些 现象 是无常的或短暂的。1
  • 第二个是,“所有的污染 现象 是苦的本质。”  是一个梵文/巴利语词,通常被翻译为“痛苦”,但这不是一个好的翻译。 更好的翻译是“不满意”。 但是当你把它用作名词时,你会得到“不满意”,它很长:不满意的真相。 我只是更喜欢说 dukkha 并希望人们记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你的第一个梵文词,实际上, 佛法 僧伽 是梵文,所以你已经有一些梵文了。)
  • 第三个是所有 现象 缺乏自我,缺乏某种实质的本质。2
  • 四是“涅槃是真寂”。

我们将通过这四个印章,因为它们真正勾勒出哲学的立场 佛法. 但在他们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换句话说,并不是每个佛教徒都对现实的本质等有着完全相同的看法。 古代有很多关于这个的争论,现在关于它的争论还在继续。 事实上,辩论是创造力的一部分 佛法 因为我们被教导去思考和探索——不仅仅是学习一些东西然后说“是的,这是真的”,然后接受它并把我们的问题塞进去。

第一印:一切因缘无常

再来看看四种封印中的第一种:全复合 现象 是无常的。 就像我说的,复合 现象 是那些被生产的,那些被组合或复合的,那些被制约的。 如果某物产生,它显然是由原因产生的,不是吗? 事情不是凭空产生的。 现在有人可能会说,事情是无缘无故的。 但这变得有点问题,因为当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我们对日常生活中一直在运作的因果关系有这种意识。 我们总是在做某些事情以获得某种效果。 你做午饭是为了吃饭; 你去上班买食物; 你对人微笑,这样你就可以结交朋友。 我们做事,我们做某些行动,知道它们会带来特定的结果。 那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那么在哲学层面上,说事物是凭空产生的有意义吗? 不会吧?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背道而驰。 我们看到你种下一颗种子,它就会成长——是的,有一些结果来自原因。 如果事物有原因,那么它们的原因是什么? 你有一些哲学传统说有一个绝对永久的原因。 也就是说,有一种绝对的造物主,一个不是参照自身而造的造物主,根本不改变,但有造物能力的造物主。 现在在这里,如果我们调查一下:事情是否可以从一个不会改变的绝对、静态的创造者中产生? 让我们回到我们的日常体验。 当你创造一个事业时,你在创造那个事业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改变? 当一粒种子在地里发芽时,种子会改变吗? 所以我们看到原因总是在变化。 他们必须改变才能产生结果。 不变的东西不能影响和创造任何东西。

如果有一个绝对的创造者不是由他或她自己引起的,那意味着它们是永久的,它们不会改变。 如果创造涉及改变自己,那么永久且不会改变的东西会创造任何东西吗?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花一些时间考虑一下。 如果因为你相信有一个绝对的创造者而觉得很有趣,那么就真的坐在那里。 如果不改变,创作者如何创作? 我知道任何可以在不改变自身的情况下产生结果的东西吗? 真正用你的智慧来检查它。

我们看到,所有原因的变化都会产生结果,而结果是由变化的原因产生的。 结果,因为它们本身是产生的,所以它们本身就是无常的——它们会成为未来其他事物的因。 种子变成了芽,变成了树,变成了柴火,变成了灰烬,被回收利用。 事物在不断变化,一直在变化。

粗细无常

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当我们说所有有条件的 现象 是无常和短暂的——有不同程度的无常。 有粗略的无常和微细的无常。 粗略的无常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东西——某种东西停止了。 以现在的形式,它只是停止了。 微妙的无常,大体上和表面上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是时刻变化的。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个粗略或粗略的无常。 例如,当一棵树倒下,或者当一座建筑物倒塌,当有人死亡,当食物腐烂时。 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变化总是这种程度: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有这种巨大的变化。 尽管有这种粗大的变化,因为这一切都是因缘而生的,有时我们对粗大的变化感到非常惊讶,不是吗? 我们的思想对他们产生反叛。 当有人死去时,我们会非常震惊,不是吗? 我们很惊讶,“这个人怎么死的?” 然而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死,不是吗? 纵观历史,每个人都死了,没有人无限期地活着。 所有伟大的宗教领袖都去世了。 我们知道这一点,然而,即使它发生了,我们也很惊讶。

经济是有条件的现象。 它是由原因产生的。 原因总是会上升,上升,上升吗? 不。我们都知道经济会循环往复,它会上升和下降,上升和下降,上升和下降。 但是当它下降时,我们都很惊讶,“这是怎么发生的? 经济总是应该上升的!” 然而我们知道,因为它是一种复合的、有条件的现象,它并不总是会上升。 因此,即使是这种粗俗的无常——我们对某事越执着,我们的心就越会反抗粗俗的无常。 当我们对某事不那么执着时,比如说别人在西伯利亚的房子倒塌了,那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家倒塌了? 这意味着很多——只是因为你碰巧给“我”或“我的”贴上了标签,不是吗?

有了所有这些条件 现象 有粗无常。 然后是微妙的无常,这意味着生起的一切都不需要任何其他因素来影响它以使其停止。 换句话说,它的生起就已经是它的灭因,因为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即使在下一刻,它们也不会保持静止。 如果我们回到我们的科学课,这就是我们在研究原子性质时在科学课上所教的。 电子总是在同一个地方吗? 原子核总是保持不变吗? 不。即使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层面上,一切都在时时改变。 即使电子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也不完全是同一个电子,是吗? 并不是说电子是静止的和不变的,而是它所在的位置,原子周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不像那样。 因为要改变地方,它本身也在改变。 它变成新的。 旧电子在新电子出现的同一瞬间分解。 那个新的,它不是生起,然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停止。 怎么可能暂时保持不变? 就在生起的过程中,它已经是灭的过程。 这种短暂的无常,意味着在最小的一瞬间(我们永远无法达到——最小的)事物正在生起和瓦解。

现在在粗无常和微细无常之间有一种关系。 当太阳落山时,我们看到了严重的无常,“哦,太阳落山了! 怎么已经晚了?” 我们很惊讶,不是吗? “哦,我以为我还有两个小时可以做点别的事情,但太阳已经下山了。” 如果我们从太阳开始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刻开始考虑它,从东到西,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它的位置在移动,它在改变,世界在改变,整个事情。 一瞬间,每一刻,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正是因为你有这种短暂的无常,最终你才会来到一个有大结局的时刻——太阳落山。

看生命和心的无常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 当一个婴儿出生时,我们都很高兴。 但实际上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处于衰老的过程中,越来越接近解体和死亡,因为婴儿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正是这种时时刻刻的变化使婴儿长大并成为蹒跚学步的孩子,成为青少年(如果我们可以跳过那个阶段不是很好吗?),以及年轻的成年人,等等。 正是这种瞬间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死亡。 这并不奇怪。 但死也是如此,它不像死后什么都不存在。 我们可以看到 身体,这是精子和卵子以及我们吃过的食物的结果,在死亡时 身体 成为后来发生的事情的原因。 如果 身体 被掩埋,然后它在大自然中被回收利用,蠕虫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如果 身体 被燃烧然后我们有灰烬,我们有二氧化碳。 (其实我知道火化对环境很不好。以前不知道但是对环境很不好。) 身体 像这样被回收。 如果你火化,那么你有骨灰,骨灰也会溶解回地球。 所以这一切都在变化、变化、变化——而不是保持不变。 没有永久停止的材料 身体. 它只是以某种方式改变了形式。

死亡时的心,会发生什么? 这 身体 人的意识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连续体。 这 身体 在自然界中被回收。 意识(或头脑)不是形式。 它不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因此不会被物理回收。 相反,你有一个时刻的思想产生下一个时刻的思想——就像我们活着的时候一样。 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时刻会产生下一个时刻。

您现在的想法是否与您在本次会议开始时走进时一样? 不,不一样,不是吗? 这个刹那的变化,以一刹那的心为下一刹那的因缘,此过程在死亡时继续,以一刹那的心为另一刹的缘。 所以你有这个心连续统一体,在普通众生的情况下,通过重生到另一个世界而得到循环 身体. 对于具有大慈悲心的圣者来说,他们有能力选择他们的重生。 就佛来说,他们的心流也在继续,但他们只是放出许多化身来利益各地的众生。 这 的心思也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某人一旦成为 可以失去佛性。 这不会发生,因为你的心没有烦恼,只有烦恼才能让你跌倒。 一旦烦恼一劳永逸地消除了,就没有办法再次获得它们。 但是我们仍然有时时刻刻的变化,即使我们谈到 的心思。

无常的知觉与经验的实现

所有这些条件 现象 一直在变化。 在这里已经在谈论这个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如何在知识层面上理解它。 但是后来有些东西阻止了我们在情感层面上真正理解它。 我们已经把它放在这里了[指着头]。 在这里[指着心脏]? 就好像我们仍然希望事情是稳定和永久的。 是的? 当事情结束时我们感到惊讶,当人们死亡时我们感到惊讶,当股市发生变化时我们感到惊讶。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巨大的惊喜,那就是粗俗的无常——更不用说微妙的无常了。 所以你看,虽然我们有理智的理解,但我们天生的对待生活的方式与我们的理智理解不匹配。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在这里所知道的[指着头]和我们在这里真正知道的[指着心脏]之间的差距? 这就是所谓的无知。 你可以看到,有一些无明遮蔽了我们的心,以至于即使在日常的水平上,我们也看不到事物——即使是以我们在理智上知道它们存在的方式。 即使在无常这件事上,我们也会被无明所迷惑。 我们对无明的了解越熟悉,这种了解对我们平息粗暴的烦恼非常有帮助。 gehechtheid. 当我们有很多毛病时 gehechtheid 对事物——以及我的意思 gehechtheid 是一种夸大某人或某物的优良品质或投射不存在的优良品质的头脑。 接着 执着,拿着,“我要! 我需要!” 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那两个咒语吗? “我想要,我需要,我必须拥有,我不能没有。” (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咒语。)如果我们了解无常、粗无常,尤其是微细无常,它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 执着.

我们看到无论我们是什么 执着 to是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过程中。 它不会保持不变。 然而,当我们依附于某物或某人时,我们希望它保持不变,不是吗? 当您第一次遇到某人并坠入爱河时,我们都这样做了,对吗? 那么你的想法是它会保持不变,不是吗? 你对那个人的感觉,他们对你的感觉,关系,都将保持不变。 关系是一种引起的现象吗? 是的。 因缘所生之物,是否不变? 不。[笑声] 当我们期望事情保持不变时,我们的思想是否有点脱离现实? 是的。 你可以看到,我们对无常的思考越多,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gehechtheid. 当我们了解事情会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不会过多地抓住它们。 我们对他们的期望不高。 当他们确实改变时,我们并没有那么沮丧。 如果我们看,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看看你生活中你最不开心的事情。 想一想你一直很不开心的事情。 那件事的发生不是因为你不想要也没有预料到的改变,因为还有一些你期望并想要继续的事情吗? 这可能是你的工作。 这可能是你的声誉。 这可能是你的状态。 这可能是某种占有或关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生活中最大的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想改变、没想到会改变的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越是无明,越是看不到无常,那么我们越是执着于事物并执着于它们——期望它们永远在那里。 我们越是依恋,当自然的变化过程发生时,我们就越会经历痛苦。

如果我们了解事物会发生变化并且不会保持不变,那么头脑就会有更多的空间。 当他们改变时,我们并不那么惊讶和震惊。 它还以一种有趣的方式使我们能够在拥有时享受我们所拥有的更多——而不是担心失去它。 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对某事非常执着,并且我们有一个理智的想法时,“哦,这个人要死了”,或者“我的银行账户要坏了”,或者其他什么。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而不是释放 gehechtheid 有了智慧,我们就会产生焦虑和担忧——因为我们知道它会改变,但我们不希望它改变。 你怎么看? 很多担忧背后是这种思维方式吗? 你有一些东西,但你不能真正享受它,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知道它会改变并消失。 所以你要尽最大努力让它永久稳定,这样它就不会改变和消失! 这会导致精神上的悲伤和痛苦吗? 男孩,哦,男孩,不是吗!

然而,如果我们真的了解无常,而不是试图使无常的东西成为永久的东西,以保持我们的 gehechtheid 对它,我们变得更聪明,我们释放 gehechtheid执着. 因此,我们释放了对失去它的担忧和焦虑。 当我们从担心和焦虑中解脱出来时,我们的思想就会更加开放,可以享受那里的一切,当它在那里时。 这是一个有趣的经历,当他们在那里时,我们并不擅长享受它们。 我们通常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我们通常在过去和未来。 当它在那里时享受它,知道它会改变——这实际上更好,不是吗? 当它在那里和当它离开时都没有 执着,所以没有悲伤,没有担心。

我曾经听有人说,“当你有一个漂亮的杯子时,你会认为杯子已经坏了。” 如果我看,这是我亲爱的美丽杯子,我会想,“但我的杯子已经坏了,因为它具有变化的性质。” 它会坏掉的。 这个杯子肯定会破的,你不同意吗? 毫无疑问,这个杯子会破裂。 不可否认,这个杯子无论是我掉下来,还是别人把它打翻,或者有什么东西从天上掉下来,都会打破。 这个杯子不会永远站立。 在某种程度上,杯子已经坏了,所以没有什么可以试图抓住的,期待它永远在这里并且永远是一样的。 如果我有这种意识并且我放弃让它永久化的尝试,因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要杯子在这里,我就喜欢拥有杯子。 当我掉下杯子,杯子摔碎了,我就知道那会发生,没关系——世界不会终结。

正确地观照无常

这种对四印中第一印的理解在我们心中非常有效。 但就像我说的,我们必须正确使用它。 如果我们没有正确使用它,那么在智力上我们知道某些事情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的头脑会更加努力地试图让它保持不变。 那是我们充满担忧和焦虑的时候。 这不是办法 沉思 关于无常。 有时当我们 沉思 关于无常,我们真的会想,“好吧,杯子已经坏了。” “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这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即使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也已经结束了。 它总有一天会结束,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 然后,如果我们真的接受这一点,不仅仅是智力上的“废话,废话”,而是真的接受,“好吧,我要死了。” 然后这将以一种非常强大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出决定,我们做出什么决定,以及我们认为什么是重要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冥想,此一论无常。 它实际上是 转法轮时的第一次教法。 这是他最后一次教导,他通过离开他的 身体 而他自己也快死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导。 我们必须真正深入地思考它。

起初,当我们想,“我要死了”,“我所爱的人要死了”,或者“我要破产了”,或者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个时——起初,头脑会想,“嗯嗯嗯! 我不想考虑这个!” 然后我们打开电视机,不是吗? 我们去冰箱。 我们去网上查一些东西。 我们去遛狗。 我们打开一些音乐。 我们插上电源。我们做一些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心一开始会因为理解无常而感到害怕。 但是,如果你真的事先想过了解无常的好处,并且你真的确信这种了解会帮助你在生活中变得更顺畅、更容易接受、更少起起落落和疯狂。 如果你真的想过理解无常的好处,并且真的想象过理解无常会是怎样的生活,那么当你开始理解无常时,而不是去,“嗯-嗯-嗯,一切都在改变!” 你去,“哦,很好。 我在练习中取得了进展。” 是的,想想“我要死了,一切都在改变”有点可怕。 是的,这很可怕,但没关系,因为“我在练习中有所进展。 最终,这种理解将真正使我受益,并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控制变化

观众: 当你说话时,我意识到我的想法是,“好吧,我可以接受它会改变。” 然后我幻想它会如何改变。 如果它不以这种方式改变,我就像我根本没有考虑过它一样心烦意乱。

尊者图登卓龙(VTC): 我们知道它会改变,但是我们想控制它会如何改变。 因此,你的头脑再次幻想着未来会如何改变,你将如何成为它如何改变的导演。 除了我们想要的方式之外,它不会以任何其他方式改变。 这实际上会让我们进入四个印章中的第三个。 我们还是第一个。 但是这个“自我”的想法是在控制中——那个人来自第三个印章。 她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观点,“哦,是的,它会改变,这就是它会如何改变。” “是的,我的财富会改变,而且会增加!”

忆无常灭苦

观众: 我发现,即使在思想层面上思考无常,它也适用于厌恶和痛苦。 痛苦的事情来了,我想让它们像我一样永久存在 gehechtheid. 因此,如果我开始关注痛苦并回忆,“这也会改变。” 它可以帮助我摆脱这种行为。

职业训练局: 这里的另一个好点。 有时当我们处于当下的体验中时,我们期望好的事情不会改变,我们期望痛苦的事情不会改变。 当我们的心被困在那个痛苦的事情上时,“我正在经历痛苦,而且它不会改变。” 我们进入那种状态,不是吗?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抑郁症:“我正在经历痛苦,而且不会改变。” 或者我们失去了某个人:“我正在经历悲伤,这不会改变。” 是否引起了痛苦和悲伤 现象? 它们是永久的还是无常的? 暂时的。 所以当你的 身体 疼,会一直疼吗? 当你的心不快乐时,它总是不快乐吗? 这个,你犹豫了[笑声]。

当我的 身体 痛,总是会痛?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来检查你 冥想。 当你的 身体 疼,看里面的痛 身体 看看它是否改变。 观察它是否保持完全相同。 它会变得越来越强吗? 然后它正在改变,不是吗? 它总是在完全相同的区域吗? 或者它会更多地到达一个区域,然后是另一个区域? 所以观察痛苦的感觉,看看它是永久的还是无常的。 我的一位朋友正在冥想。 他告诉我他的一个肩膀有一种难以置信的疼痛,他正在观察疼痛,然后突然它跳到了另一个肩膀。 这就是我们的思想创造事物的方式。

您也可以在精神痛苦中看到这一点。 当我们感到非常沮丧时,很多悲伤或沮丧或心情不好或其他什么,这是一种引起的现象。 它会改变的。 看那精神上的痛苦。 每一个瞬间都完全一样吗? 你能在半小时内保持同样的抑郁状态而不改变它吗? 它实际上变得很难。 如果你说,“我会感到沮丧,或者精神上的痛苦,这种悲伤,这种悲伤,它会保持不变,不会改变。” 你能做到这样吗? 不。我们发现,即使我们情绪低落,有时我们的大脑也在思考其他事情或看到其他事情,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真的很有趣,亲眼目睹我们的这种体验,不仅愉悦的感觉变了,痛苦的感觉也变了。 正如 Semkye 尊者所说:“你的痛苦会改变,它不会保持不变。” 它不会是一样的。 即使当我们生病或情绪低落时,即使拥有这种智力意识也会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我的感受不会保持不变。 这是一种因果现象。” 你所做的只是稍微调整一个原因,整个事情就会改变。

你可能非常沮丧,你看着其中一朵花,当你看着花的那一刻,你的想法改变了吗? 它变了,不是吗? 或者你想象一下 ,或者你培养出一瞬间的慈悲心,或者其他什么。 我们可以理解,当我们将自己置于“我的感受不会改变”的框架中时,我们真的与现实不同步,是吗? 这是我们无知的另一种形式。

更多关于因果关系

关于因果关系,我们还可以说另一件事。 我们在谈论变化的事物必须有原因,因此没有混乱或随机性。 然后,原因本身也必须改变才能产生结果。 所以这留下了永久的原因。 关于原因的另一件事是,某事物成为其他事物的原因,它必须具有产生该事物的潜力或能力。 换句话说,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产生其他任何事物,也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由任何原因产生。 因与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当你种下雏菊种子时,你会得到雏菊,你不会得到郁金香。 雏菊种子是一个因,它是无常的,它在变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有能力种植郁金香。 来自某个原因的结果对应于该原因的潜力。 有因果关系。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解,因为有快乐的原因,也有痛苦的原因。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了解是什么导致了快乐,什么导致了痛苦,这样我们才能为它们创造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错误地识别快乐的原因和痛苦的原因,那么我们可能会参与创造导致我们不想经历的结果的原因。 就好像我们认为郁金香来自雏菊,而雏菊来自番茄种子。 看看我们的生活,你有没有做过一些你以为是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事情,却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幸福? 不知何故,当时我们不明白幸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当我们谈到因果关系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质原因——成为其他事物下一刻的实际事物。 例如,种子是萌芽的实质原因。 但是还有合作社 条件. 直到春天,种子才长成芽,而且它足够温暖,直到有水,直到有肥料。 有一定的 合作条件 这是种子长成雏菊所必需的。 如果你缺乏实质性的原因,种子,你就不会得到雏菊。 如果您有实质性原因,但您甚至缺少其中一项 合作条件,你不会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得到一朵雏菊,是吗? 你将不得不等到另一个时间,当所有的 合作条件 在你得到那朵雏菊之前聚在一起。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创造了我们认为会带来幸福的原因,但我们却经历了痛苦。 这里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同的事情。 首先,也许我们认为幸福的原因不是——它是痛苦的原因。 其次,也许我们正在做的是为了幸福而合作的事业,但它不是幸福的主要原因。 这就像你想种雏菊,但那里没有雏菊种子,但你一直在浇水,浇水,浇水。 然后你用泥而不是雏菊结束。 水可以给你带来雏菊,但你没有种子。 可能是春天,你可以给它浇水,但没有雏菊。

将业力带入画面

当我们谈论幸福的体验时,主要原因之一,或者我应该说,主要原因是我们以前的行为。 行动是英文单词 因果报应. 我们以前的行为是快乐、痛苦和中立的感觉——或快乐、痛苦和平等的感觉的主要原因。 (这两种说法都是一样的,不管你说快乐还是幸福;痛苦还是痛苦。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可能正忙着收集外在的东西 条件 得到一个结果,但我们还没有创建主体。 这就是为什么理解 因果报应 真的很重要。 如果我们明白 因果报应 然后我们可以非常专注于创建主体 条件 对于我们想要体验的东西。 然后 合作条件 来吧,否则我们有时也可以影响他们——但同样,并非总是如此。 有时我们可能有主要原因, 因果报应,但合作条件不存在。

因果关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原因和结果之间总是必须存在对应关系。 就道德维度而言,我们的行为有道德维度。 这 描述了这个,他没有创造它,他只是描述了它。 当他看到众生体验快乐时,他观察快乐的根本原因,他称之为善行。 因果报应. 当他看到有情众生受苦时,他就看它的主要原因,他称之为不善、或破坏、或消极、或不善。 因果报应. 翻译它的方法有很多。 因此,我们所做的与我们经历的,以及我们所经历的与我们过去所做的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大局观

这种因果关系的运作从一世跨越到下一世。 并非我们今生经历的所有原因都是在这一世创造的。 其中许多是在前世创造的。 同样,我们在这一世创造的许多因在这一世不会成熟。 它们将在来世成熟。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扩大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并看到结果不一定紧跟在原因之后。

当您上学时,假设您上学是为了获得学位,这样您就可以赚钱。 在你通过每门课程的每门考试后,你能赚到一些钱吗? 不,你正在创造原因,但你并没有立即得到结果,是吗? 但是你正在学习那门课程,然后你学习下一个课程,然后你学习下一个课程。 为什么? 因为你知道最终你会得到足够的课程,你会得到足够的知识,你会得到那张纸。 然后,如果你出去找工作,你就会拿到钱。 你满足于一次完成一门课程,或者三到四门课程,这取决于你的负担有多大。 你满足于创造获得知识的主要原因,因为以后你知道你会得到结果。 即使结果不会立即发生,您也很满意。

同样地,我们现在可能会做建设性的行动或破坏性的行动,但结果不会立即出现。 这就像在秋天播下种子。 你得到了所有的雏菊种子,但雏菊不会在秋天生长。 你必须等到春天。 我们可能会在今生创造一些因,但这些因要到来世才会产生结果。

同样,即使你有原因,你也需要合作条件。 有一个老笑话,实际上是一个基督教笑话,我们把它改成佛教,人们祈祷 。 “, , ,请问我能中彩票吗?” 那家伙祈祷,祈祷,祈祷,但他仍然没有中彩票。 最后他说:“,为什么我还没有中彩票?” 和 说:“买票。” 这家伙可能有 因果报应 中彩票,但如果他没有得到彩票的合作条件,他是不会中彩票的。

明智地投资于我们的实践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创造了主要原因,但有时 合作条件 还没有。 当我们一心修德,使我们的心变得有德时,我们想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主要因,因为我们知道 合作条件 稍后会来。 正如我们可能需要修读许多课程才能获得学位一样,我们可能需要对许多善行进行完整的汇编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特定好结果。 但我们有耐心,我们很高兴为结果创造这些原因。

同样,我们可能会创造破坏性的 因果报应 并做有害的行为 t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可能会造成破坏性的 因果报应 并且做一些可能不会立即成熟的有害行为,因为外因不存在, 合作条件 不在那里。 这让我们有机会净化 因果报应. 这就是为什么这样做真的很重要 纯化 像这样的做法  顶礼三十五佛, 金刚萨埵, 等等。 当你这样做 纯化 你在那里注入了另一个抵消你的主要原因的原因。 或者它正在阻止 合作条件 从来到那里使那个主要原因成熟。 这就是做的重要性 纯化.

谁让谁受苦?

观众: 我一直在思考家庭和因果关系。 至于谁造成了什么,我真的很困惑。 有时看起来我的直接行动让我的孩子们有些悲伤,但他们首先必须有某种原因才能在那里。 它只是变得非常混乱。 我不希望它令人困惑,但是当我试图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时,它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职业训练局: 你一直在说你一直在考虑家庭(这也涉及家庭以外的事情)。 您会看到有时您的孩子不快乐,并且您认为您所说或所做的某些事情可能是导致这种不快乐的原因。 它变得混乱。 是你造成了他们的不快乐,还是他们的不快乐有某种业力的原因,是谁造成的?

每当我们经历痛苦或快乐时,主要原因是我们自己的行为。 当我们说“某某让我不开心”时,对不起,伙计们,那是谎言。 我们撒谎很多,不是吗? “某某让我很不开心。 他们让我很生气。 这是他们的错。 是他们造成的!” 这不是真的。 我们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自己过去造成的有害行为。 这种成熟的合作条件可能是其他人所说或所做的。 关于其他人所说或所做的事情:他们可能有好的意图,他们可能有不好的意图。 我们不知道,也没关系。

我们总是想,“好吧,如果是误会,那我就没有生气的权利。 但如果他们真的想抓到我,那我有权生气。” 为什么你有权生气? 主因,不管他们想让你受苦还是不想让你受苦,主因永远是我们自己的行为——不一定是今生。 它可能是前世,很久以前。 那个雏菊,或者,你怎么称呼它,矢车菊种子? 它是很久以前种下的,但它正躺在那里,为这一事件的发生做好准备。

承担责任

在您谈论家庭的情况下,我们的责任就是我们的行动。 我们的责任不是控制他人的结果。 我们的责任就是我们的行动。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说,“哦,我对某人说话很粗鲁,因为我真的生他们的气。 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这都是他们的错。 现在我是一个佛教徒,我看到实际上我只是合作的条件。 这是他们自己的负面 因果报应.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说这些话时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 我说这些话没关系。 看,这是你自己的负面 因果报应. 我已经告诉过你了。” 这不是真的! 我们对我们的行为负责。 如果我们为有害的结果做某事,我们就是在自己的心流中播下破坏性业力种子的人。

实际上,当我们伤害别人时,谁受到的伤害最大? 我们是。 在那种家庭事务中,假设我们出于同情的动机说了一些我们知道对方不会喜欢听的话。 但我们知道他们必须倾听,这样他们才能思考并成长。 即使他们经历了痛苦,由于我们没有以不良动机行事,我们也没有制造负面 因果报应. 但如果我们有意伤害他们的感情,或者我们知道我们要说的话,“我有机会回来。 看起来我是 提供 建议,但是……”因此,即使我们将其解释为“哦,我很有同情心”,但实际上我们的动机是“我想得到你”,那仍然是消极的 因果报应.

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如果我们以良好的动机行事,并试图帮助别人,而他们会经历痛苦——因为他们误解了或因为他们对某事非常敏感——我们无能为力。 只是接受以这种方式发生的情况。 我没有有害的意图,所以我没有通过我的行为创造任何不健康的东西。 我的意图不是要引起痛苦,但那个人正在受苦。 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那么我会帮助他们。 有时我不是可以帮助他们的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有人在受苦,你很爱那个人,希望他们不要受苦,但你知道你不是可以帮助他们的人? 然后你就接受,“我不是可以帮助他们的人。 也许我可以帮助那些可以帮助他们的人,或者让他们聚在一起或其他什么。”

创造幸福的事业

观众: 有没有可能一个人过着非常悲惨的抑郁生活,可能患有多年的精神病等等,即使在他们的这一生中,他们这一生都没有做错事或坏事,而且他们的 因果报应 可能完全是他们前世的结果——他们今生无法净化?

职业训练局: 是的。 问题是:有人在这一生中一直处于相当持续的抑郁状态。 是不是这辈子的结果 因果报应 或前世的 因果报应? 当你看这一生时,他们根本没有做过任何非常消极的事情。 是的,那肯定是前世的结果 因果报应.

你对今生苦难的反应正在创造更多 因果报应. 假设我们的反应是:“哦,我感到沮丧。” 那么如果我们这样做 接受和给予冥想 我们说:“愿这足以解决一切众生的不幸和痛苦。” 你这样做,承担痛苦,给予你的快乐。 然后,即使你感觉不好,你也在生起善德——一个善心。 善心会创造快乐的因。 你可能会发现,它实际上也改变了你现在的心情。 但这是一种副产品,因为你真的在为未来的生活幸福创造事业。 或者也许你做了很多 纯化. 你做了很多 金刚萨埵 修行或三十五佛修行,你真的在​​想:“不管是什么导致我患上这种抑郁症——我不知道我前世究竟做了什么——但不管是什么,我都承认。” 也许在前世我给别人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所以现在它在精神上的痛苦体验中逐渐成熟。 所以你做 四个对手的力量 你净化。 你想象所有来自 进入你,填满你,你认为这一切都是负面的 因果报应 只是被释放和净化。 这通常也有很大帮助。 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必须在 因果报应 我们必须在 合作条件.

用我们的修行来造福受苦的人

观众: 你能为别人做这件事吗? 它将如何影响他们? 假设这个人很沮丧,他们不是佛教徒,他们不知道 纯化,但你把他们带进来。那有什么影响?

职业训练局: 另一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他不是佛教徒,患有抑郁症甚至身体疼痛,等等。

我们每个人都创造自己的 因果报应. 我们每个人都要净化自己 因果报应. 但我们仍然可以做索取和给予 冥想,想象我们正在承受他们的痛苦和 因果报应 这导致了。 这实际上对我们的修行大有裨益,因为我们正在培养那种强烈的慈悲心。 我认为,它建立了某种能量场,使他人受益 因果报应 可能有更好的成熟机会。 他们已经完成了所有这些研究,当人们为某个特定的人祈祷时,这个人通常会变得更好。 我认为凭借我们的力量 冥想 或者我们祈祷我们是主要受益者,但它也会影响 合作条件 围绕在另一个给他们好机会的人周围 因果报应 成熟。 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人死后我们可以制造 供品 做法会和其他类似的事情来创造额外的东西 因果报应 我们为这个利益而献身,因为它可以像肥料一样为他们自己的利益 因果报应 成熟。 但是他们必须有那么好 因果报应 那也有能力在那个时候成熟。

观众: 如果一个人这辈子有精神病,做了伤害人的行为,只是一个破坏性的人,那么他们在下辈子就注定了吗?

职业训练局: 如果有人在这一世有精神病,做了很多有害的行为,他来世会不会有很多痛苦?

有一种事情,当你没有正确的感觉时, 因果报应 没有那么重。 这 因果报应 如果脑子真的病了,就没有那么重了。 如果你对不存在的东西产生幻觉, 因果报应 没有那么重。 在我们的 修道士 誓言,就让我们说我们的根 誓言,如果您在执行某项操作时患有精神病,则不构成完全中断 戒律 因为你完全失去了理智,所以 因果报应 是不同的。


  1. 最新的翻译是“所有有条件的 现象 是无常的。” 

  2. 最新的翻译是,“所有 现象 空虚无私。”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