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業力的一般特徵

第 4 節(續)

宗喀巴大師系列講座的一部分 路徑的三個主要方面 從 2002 年到 2007 年在美國各地提供。 這次演講是在密蘇里州進行的。

節 4: 的一般特徵 因果報應 (下載)

格申索南仁欽的著作《道路的三個主要方面》的封面。

為了產生自由的決心,我們在輪迴中消除對任何形式的幸福的執著。

在談到 路徑的三個主要方面,我們在談論 放棄 或者 自由的決心. 這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消除 執著 到此生,然後消除 執著 對未來的生活——對輪迴中的任何一種幸福。 我們講完瞭如何消除 執著 到這一生。 記住 執著 今生是 附件 只為了今生的幸福——正如我們如此勤奮、盡心盡責地修行的八種世間關注及其所有奇妙的表現。 這樣做的方法,正如傑仁波切在 路徑的三個主要方面,首先要記住我們寶貴的人生的自由和財富(或休閒和禀賦)。 其次是記住我們終將死去這一事實——我們終有一死。

冥想 我們已經談過幾次的關於死亡的話題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每天都記得死亡,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它使我們的生活真正充滿活力。 我們真的很感激我們的生活。 我們真的活著。 我們不會隨波逐流,靠自動生活。 我們也會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使命感。

我們現在要轉到第四節的第二句:

通過反复考慮萬無一失的影響 因果報應 循環存在的痛苦逆轉了 執著 到未來的生活。

兩種生成方式 放棄 因為所有的輪迴存在(包括快樂的重生)都是通過記住 因果報應 通過記住循環存在的錯誤。 我想談談 因果報應 今天。 主題中有很多有趣的東西 因果報應. 我不想說得太詳細。 我們可以花三四五次 因果報應. 當我為這門課做準備時,我決定如果我們有一個特別的課程會更好 因果報應. 這次我們將討論該主題的一些亮點。 但你知道我,我是如何分心的,永遠不會按時完成任務。 我們會看到我們能走多遠。

實際觀察 因果報應 是全道的核心——全道的基礎。 這是我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 如果不這樣做,就沒有辦法建立和獲得更高的實現。 這非常重要,因為整個主題 因果報應 談論道德紀律,真正讓我們的生活在一起。 正如你可能經常聽到我提到的那樣,有些人來到佛法並想要非常高的奇妙修行和體驗。 但他們不想每天改變他們的日常習慣,這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 而什麼 真的建議我們去做,我們修行的基礎是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一起。 所以教義上 因果報應 真的很深入。 我個人覺得它們非常有趣。 這是因為當你將教義應用在 因果報應 對於我們自己的行為,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就具有了全新的意義。 這很有趣。

一般有四個特點 因果報應 這有助於理解。 在我們進入它們之前記住 因果報應 表示行動。 它指的是我們在身體上、精神上或口頭上所做的行為。 特別是它的自願行為。 換句話說,這是出於某種意圖而做出的行為。 這個單詞 因果報應 也常用於無意中無意完成的動作——有些 因果報應 是用那些創建的。 但通常當我們談論 因果報應,這是 因果報應 這帶來了完整的結果。 一個完整的結果是指我們重生的結果和其他三個結果。 有了這些,我們談論的是有明確動機的意志行為。

因果報應 不是什麼神奇或神秘的東西。 因果報應 是行動,而那些行動會帶來影響。 這是在談論因果關係。 科學家們從物理特性的角度來討論因果關係。 佛教徒根據行為和結果來談論因果關係。 所以這更多地是在精神層面上可以這麼說。

我應該說 因果報應 也意味著,至少有時這個詞的方式 因果報應 現在使用,意思是“我不知道”。 比如為什麼會這樣? 嗯,是他的 因果報應. 換句話說,“我不知道”。 我們經常使用這個詞 因果報應 以一種非常輕率的方式。 就像當我們無法解釋某些事情時,我們只會說,“這只是他們的 因果報應。” 我認為這真的很輕率。 它並沒有真正考慮到任何發生的事情都有先前的原因和條件——而是去思考這些原因和條件。 條件 聚集在一起導致某個事件。 所以不要使用 因果報應 以一種輕率的方式,“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是 因果報應,” 意思是魔法。 我這樣說是因為一旦一個詞出現在時代雜誌上,你就知道你必須開始更準確地定義它。

業力是確定的

因果報應 是確定的。 換句話說,快樂來自積極的行為,不快樂來自破壞性的行為。 現在第一個我覺得很有趣,因為 沒有製定這個法律 因果報應. 沒有說這些是積極的行動,你會因為這樣做而得到回報; 這些都是消極的行為,你會因為這樣做而受到懲罰。 沒有那樣說,也沒有編造成這樣的前因後果。 只描述了它。

的方式 這樣做是他首先看的效果。 由於他的心流上的雜染已被消除,他擁有了偉大的洞察力和通靈能力。 他看,每當他看到眾生體驗快樂時,他都能看到是什麼行為導致了快樂。 那些業力行為被稱為積極的。 他們被貼上積極的標籤,因為結果是幸福。 當他看到眾生受苦以及導致他們受苦的行為時,這些行為被稱為負面的或破壞性的。 這是給他們的標籤,因為他們帶來了不快樂。

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某物本身不是積極的或消極的、美德的或非美德的,因為上帝,或 ,或者有人這麼說。 沒有任何事物本身是積極的或消極的,獨立於宇宙中的其他事物。 某事被貼上積極的標籤,因為它帶來快樂的結果,而被貼上消極或破壞性的標籤,因為它帶來痛苦的結果。 這給因果關係的討論帶來了與某些有神論宗教完全不同的味道——在某些有神論的宗教中,至高無上的存在發明了因果關係,並分配了獎勵和懲罰。 在佛教中沒有獎懲,事情只是帶來結果。 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我看過一些使用基督教詞彙的人翻譯的佛經。 我記得讀過醫學的翻譯 經文和它談論人們為此而受到懲罰。 這完全給出了錯誤的含義。 這是一個使用基督教詞彙但不了解佛教含義的人所做的翻譯。 我這麼說是因為佛教沒有獎懲,只有結果。 結果與它們的原因相對應。 如果你種植康乃馨種子,你會得到康乃馨,你不會得到玫瑰。 如果你種玫瑰種子,你會得到玫瑰,你不會得到康乃馨或辣椒。 事情與他們的結果相對應,但它們不是獎勵或懲罰。 所以請記住,我們沒有得到獎勵或懲罰,我們只是體驗結果。

我認為從心理上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尤其重要的是要記住 不是一個賞罰分明的至高無上的存在。 剛剛描述了系統。 如果 是一個賞罰分明的至尊,掌控著這一切,那我們絕對應該抗議。 告訴 把工作做得更好,因為沒有理由讓眾生受苦。 但這根本不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正在通過我們現在所做的行動來創造我們自己的未來。

這種教義也回到了為什麼佛教是一種個人責任的實踐(或宗教,如果你想稱之為宗教)。 這是因為我們為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創造了原因。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幸福,創造因的責任是我們的,創造因的權力是我們的。 我們不必安撫我們外部的人來重新安排 條件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我們就沒事了。 我們需要做的是為它們創造原因。

業力是可擴展的

第二種品質 因果報應 就是它是可擴展的——換句話說,一個小動作可以帶來一個大結果。 類比通常是小種子或小插條可以長成一棵結出許多果實的大樹。 有時你可能會看一些小東西,比如我們不久前種樹的時候。 請記住,當我們得到 1,200 棵樹並且它們到達 UPS 時。 它們看起來像樹枝。 那根樹枝後來可以變成一棵巨大的樹,上面有很多不同的水果和事情。 同樣,就我們的行動而言,一個小行動也有可能帶來大的結果。 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使我們更加警覺。

假設我們很想做某事——有害的行為。 有時我執會說:“好吧,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有害行為。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善意的謊言。 這不是那麼重要。” 我們為自己編造這些藉口,說明為什麼可以這樣做。 但是如果我們記住一個小動作可以帶來大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是一個大的痛苦的結果,那麼我們就會有更多的精力去放棄那個動作。

同樣,在積極行動方面,有時我們有點懶惰去創造它們。 尤其是我們有早起三拜的功法, 避難,並在我們早上起床時激發我們的動力。 我們可能會想,“哦,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積極行動——並不重要。 我不需要這樣做。” 如果我們記得小行動可以帶來大結果,那麼我們就會藉此機會將這種積極的行動、行為和心態融入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會發現它確實對我們的生活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如果沒有創造原因,就不會經歷結果

第三品質 因果報應 就是如果沒有創造原因,就不會經歷結果。 換句話說,事情不會無緣無故或隨機發生。 如果我們沒有為某件事的發生創造原因,我們將不會體驗到那件事發生的結果。

這可以用來解釋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許多事情。 我記得聽過一個故事,它真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幾年前,西雅圖的一個倉庫發生了一場大火。 由於地板倒塌,許多消防員在試圖撲滅大火時進入並在大火中喪生。 有一個小隊或一組消防員——大約有四個。 他們本來應該進去的。他們正在進入那座在地板倒塌之前燃燒的建築物。 然後其中一名消防員,他的吊帶破了。 現在,如果你是一名消防員,你的吊帶多久會斷裂? 我的意思是來吧! 這不是平均發生的事情。 因為這個傢伙的吊帶壞了他進不去,也因為他進不去那一小群消防員進不去。這些傢伙並沒有在那場大火中死去。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如果你沒有創造原因,你就不會得到結果。

現在這裡是原因,如果我們看一下 因果報應,這是人們像這些消防員那樣過早死亡的一個例子。 換句話說,你在你的壽命結束之前就死了。 這通常是由於非常重的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以前創建的。 它隨著這個過早地切斷一個人的生命的重大事件而成熟。 但是,如果沒有人造成那個原因,即使你離一場可能會殺死你的重大事故如此接近,你也不會在那次事故中喪生。 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這可能是某種情況。 現在我在這裡隨機猜測——我沒有能力知道。 也許在前世,所有這些人都是軍隊中的士兵,而我們正在進攻。 當一些士兵進去並真正野蠻地攻擊其他人時,另一小群人決定,“嘿,我們真的不相信這一點。 我們不會這樣做。” 所以他們沒有做那個動作。 可能正因為如此,所以在這一生他們在一起,但在不同的配置中。 進行野蠻攻擊的人 因果報應 他們的生命因過早地被切斷而成熟。 那些決定不這樣做,甚至因此而冒險上庭的人? 然後吊帶斷了,他們沒有進入燃燒的建築物。 我們很難知道。 我們沒有千里眼的能力來確切地知道誰做了什麼/什麼時候帶來了一些特定的結果。

經文中有很多故事, 經常被問到發生的不尋常的事情。 人們對 , “這些人在前世做了什麼導致這一切?” 他會講述這些不同的故事。 如果你讀過本生故事, 在他成為 菩薩,然後你會看到很多這樣的故事。 人們如何在不同的一生中反復相遇的故事。 根據他們在一生中的關係如何影響他們在另一生中共同經歷的事情。

這很有趣。 我們聽到人們的故事,比如 9/11。 平時去世貿中心上班的人,那天都沒有去上班。 或者那些通常不在世貿中心工作但那天他們有一個會議或座談會的人。 於是他們去了那裡。 所有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我們之前的行為。 如果不創造因,就不會體驗到結果。 這是經歷負面結果的一個例子。

在體驗積極的結果方面,它是相似的。 如果我們不創造快樂的因,我們就不會得到快樂。 如果我們不創造證悟道的因,我們就不會得到它們。 如果我們不創造解脫和開悟的因,它們就不會來。 這實在是再次強調了我們自己的責任。 這不取決於 為我們修行或使我們開悟。 我們是必須為此創造原因的人。

記住這一點——如果沒有創造原因,就沒有體驗到結果——我們 幽思 對此。 在我們的生活中做很多例子。 這確實有助於我們對自己所創造的各種因和所從事的事情保持高度警惕。這是因為我們知道,如果不創造因,就不會體驗到結果。

業力不會迷失

第四種品質 因果報應 是它不會迷失——它不會消失。 我們的計算機文件有時會在我們不知道它們發生了什麼的情況下消失,但我們的 因果報應 不會消失。 我們一生中所做的某件事可以在我們的思想的連續性——我們不斷變化的思想中播下種子。 很難說,這些種子可能不會在許多世或永恆中成熟。 但這些種子不會丟失。 它們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就像我們的衣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陽光下晾曬時會褪色一樣。 它不會那樣發生。

現在,這並不意味著事情是命中註定和預先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 這並不意味著 因果報應 不會被抹去,比如,“好吧,我做了一個消極的動作。 好吧,那我就完蛋了。” 這並不意味著因為系統內部有很大的靈活性 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 是因果,所以講緣。 它不講預定和死板的東西。

在消極行動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通過以下方式抵消我們的消極行動 純化 然後我們切斷負面行動的能量。 就我們的積極行動而言,如果他們受到我們的憤怒或非常強烈的反對 錯誤的看法 這會影響我們積極行動帶來結果的能力。 有這種靈活性。 事情不是注定的或預定的。 理解這一點給了我們一些能量去做 純化 實踐。 我不了解你,但只是看著這一生,我創造了很多負面 因果報應. 現在,這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我必須做一些真正設法從我自己的思想流中清除它的事情。 我們這樣做 四個對手的力量 我稍後會談到。

以類似的方式,當我們確實創造積極的行動時,保護它很重要。 這是因為我們的積極行動並不具體。 它們可能會受到其他原因的影響,並且 條件 点讚 憤怒 or 錯誤的看法. 所以我們想保護他們 憤怒錯誤的看法 不要撞擊他們。 我們通過奉獻積極的潛力或優點來做到這一點。 也通過意識到我們自己是 因果報應是, 因果報應 本身,行為本身——我們所做的對象,以及我們將要經歷的結果——所有這些東西都是空的。 以對空性的理解來奉獻有助於保護我們積極的種子 因果報應 所以它們不會受到損壞。

記住這第四個讓我有更多的精力去做 純化. 我真的回顧了自己的生活,把事情清理乾淨,把該後悔的事情后悔了。 這也讓我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積極行動結束時的奉獻精神。 它給了我更多的動力去嘗試避免生氣。 這是因為當我想到 憤怒 作為乾擾和抑制我的建設性行為的影響的條件因素,那麼我不希望它這樣做。 然後,這會提供更多的能量來避免生氣和敵對。

這就是它的四個一般特徵 因果報應。 什麼時候我們 幽思 甚至互相討論,這真的很有幫助。 從我們自己的生活以及我們所聽到和讀到的內容中做例子是很有趣的。 然後它可以真正幫助我們理解 因果報應. 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生活以及為什麼事情會以它們發生的方式發生。

通常當有人生病時,出現的一件事是,“為什麼是我? 為什麼我有腎病? 為什麼我會得癌症? 為什麼是我?” 人們問了很多,他們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宇宙沒有正確對待我。 為什麼這會發生在我身上?” 好吧,如果我們了解 因果報應 然後我們明白事情的發生是由於原因和 條件. 一些原因和 條件 在飲食和活動方面可能是這一生,但我們也有以前的條件——無論我們的行為是什麼。 所以事情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創造了事業。 當我們經歷一些痛苦而不是說“為什麼是我?”時,它會很有幫助。 並拒絕苦難。 而不是說,“這是不公平的。 宇宙應該是不同的”說,“我創造了這些原因,所以我得到了結果。 如果我不喜歡這個結果,那麼我必須小心不要創造導致未來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

這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思想訓練實踐。 當我們經歷痛苦時,它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生氣。 我們認為責備我們之外的任何人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是那些從事負面行為的人。 它還幫助我們真正反思我們的行為並開始改變,因為我們看到我們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結果。 如果我們不喜歡這些結果,那麼我們需要清理我們的行為。 我認為這會非常有幫助。

我自己知道這種思維方式真的很有幫助。 說我是否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我通常開始這樣做並抱怨,但最終我意識到我是多麼痛苦。 與其責備其他人,我不得不說:“好吧,這是我造成的,因為這是一個不愉快的結果,所以我做了一個有害的行為。 我是在自私的力量下做出這樣的行為的。” 我這樣說是因為當我們為他人的利益而行動時,我們不會創造負面行為,而是在自私時創造它們。 “所以我基本上沒有什麼可責備的,除了我自己的 以自我為中心 還有我自己的執著——我自己的執著。 我必須對這些做點什麼,我必須避免採取有害行動。”

這對我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在有人在我們背後說壞話,然後我們感到受傷和生氣的事情上。 但是,如果我看著我說,“好吧,當我覺得有人在我背後說話是不公平的時候,”但是當我看的時候呢? 再一次,忘記以前的生活。 這輩子,我有沒有背著別人說話? 嗯,是的,很多次,很多次。 如果我這樣做了,為什麼當有人在背後議論我時我會如此沮喪?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樣做而對那個人如此生氣,並且認為當我多次做過同樣的事情時這一切都是不公平的。 這有點像,“Chodron,看看你自己,把自己清理乾淨,不要再責怪別人了。” 那種技術,那種思維和理解方式 因果報應 對我們的練習很有幫助。

這種說,“為什麼是我?”——當好事發生時,我們很少這樣做。 我們很少有幸福,然後說,“為什麼是我?” 今天我們都有吃的,不是嗎? 我們是否曾經說過:“為什麼是我? 為什麼我今天有飯吃,全宇宙餓死的人那麼多?” 有時我們會問這個問題。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我們的食物視為理所當然,或者我們認為我們的朋友是理所當然的,或者我們把我們居住的建築物視為理所當然。 我們認為我們擁有的每一件事都是理所當然的。 食物 我們一開始會這樣做,“我會考慮自己積累了多少積極的潛力才能接受別人給的食物。” 這是對 因果報應 幫助我們認識到,即使像一頓飯這樣的事情也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積極 因果報應. 它提醒我們不要把其他眾生的努力視為理所當然,也不要忽視對自己的慷慨,因為布施是接受的因。

現在我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僅僅為了獲得食物而慷慨。 我們真的希望為更高的目的而慷慨:利益他人,獲得啟蒙等等。 然而,在某種程度上,記住我們的食物確實來是因為我們很慷慨,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幫助的。 它來自努力工作的其他人的善意,但也來自我們自己慷慨的業力。 如果我們記得這一點,那麼當有機會變得慷慨時,我們會利用這個機會變得慷慨而不是懶惰。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做出來很重要 供品 並以適當的方式分享我們擁有的東西——為了他人的利益,並以此提醒自己,我們所經歷的幸福並非憑空而來。

同樣,當我們有友誼時——我認為友誼對我們所有人都非常重要——或者和諧的生活 條件,要記住,這不是偶然的。 這取決於我們在這一生中所做的事情以及我們與人的關係。 但它也可能取決於前世。 我記得有一次——這很可愛——尊者 達賴喇嘛 正在教 因果報應 在達蘭薩拉。 他正在經歷十種破壞行為,其中之一是不明智的性行為。 在解釋不明智的性行為的結果時,結果之一就是你的人際關係不好。 你的配偶不忠。 當然,很明顯,它會發生在今生,不是嗎? 但當我們離開那個教導時,我的一位朋友說:“現在我明白為什麼我的婚姻沒有成功了。” 換句話說,她並沒有因為丈夫的所作所為而責怪他,而是意識到,“嘿,可能在前世我有過一些不明智的性行為,這導致了婚姻的不和諧,最終導致了分居。” 對她來說,以這種方式思考非常有幫助。 就像,“好吧,必須把事情清理乾淨,不要再責怪別人了。”

當我們思考和冥想 因果報應 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做很多例子是很有幫助的。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有時好人有不幸,有害的人有好結果?” 嗯,生活中有一些條件因素——社會系統和類似的東西。 但也有業力的東西。 一個人在此生做了很多有害的行為,但經歷了一定程度的名利,這是在消耗他們的好處 因果報應 他們在前世創造的。 他們通過名利來消耗它,但他們也製造了大量的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那會導致他們將來不快樂。

有時我們會看到非常了不起的人在此生經歷苦難。 一些痛苦可能是由於飲食和外部 條件、社會制度等。 但其中一些也可能是由於他們在前世所做的負面行為。 這種理解方式非常有幫助。

我不建議人們在他們不了解的情況下在悲傷中向他們解釋這一點 因果報應. 這不是一個巧妙的介紹方式 因果報應 對於那些正在悲傷並且對因果關係沒有信心的人。 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很容易誤解為我們在責備受害者並說他們應該受苦。 我們不是在責怪受害者,也不是說有人應該受苦。 我們只是說原因帶來結果,結果因原因而發生。 沒有人值得受苦,沒有人值得受苦。 我們應該盡我們所能減輕痛苦。

同樣,有時您會聽到不理解的人 因果報應 說得很好,“嗯,有人正在經歷痛苦,如果我試圖幫助他們,我就是在干擾他們 因果報應. 所以我應該讓他們受苦,他們淨化他們的 因果報應 那樣。” 我認為這是對什麼的嚴重誤解 說,這是一個沒有同情心和不幫助的很大的藉口。 你能想像有人被車撞了,他們在馬路中間流血,你站在他們旁邊說,“嘖,嘖,嘖,可憐的,這是你的結果 因果報應. 我不會帶你去醫院,因為那樣我會干擾你的 因果報應。” 那是一堆豬洗。

有這種想法的人? 只能說明他們的無知 因果報應. 他們沒有意識到那一刻他們正在製造大量的負面 因果報應 對正在受苦的人如此冷酷無情。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根本不是在說那樣的話。 然後還要澄清一下 因果報應 不代表宿命。 作為尊者 達賴喇嘛 說:“在未來發生之前,你永遠不會知道未來。” 有很多東西可以修改 因果報應 並且會影響事物的成熟方式。

如果我們看,因果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事物。 還記得他們如何談論新加坡的蝴蝶拍打翅膀並產生持續不斷的連鎖反應嗎? 我們的 因果報應 成熟取決於許多不同的事情。 有時在經文中,有時你可能會聽到簡單的解釋 因果報應 說,“好吧,如果你殺了,那麼你就會被殺”——黑白分明。 或者,“如果你偷竊,那麼你的房子就會被闖入。” 就像預先確定的結果會導致非常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 但它根本不是那樣的,因為一個動作可以帶來許多不同類型的結果。 確切地說,在每種類型的結果中,事物成熟的確切方式、時間和地點都會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

星期一我告訴你我的朋友特蕾莎在曼谷被連環殺人犯殺害的故事。 嗯,我以為她有某種嚴重的負面情緒 因果報應 在她二十出頭的時候因被殺而斷絕了生命。 但如果她沒有去參加這個聚會,沒有遇到這個人,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 或者,即使她在聚會上遇到這個人,她說,“我不喜歡在陌生城市和我不認識的人單獨出去,”但沒有和他出去,那 因果報應 不會沒有機會成熟。 也許她本可以到達 Kopan,對其進行提純,然後它就不會成熟,或者會成熟得更少。 因此,有各種不同的事物會影響事物的成熟方式。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註意到這一點。 當我們將自己置於某些情況下,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身體上的,我們會發現消極情緒要容易得多 因果報應 成熟。 例如,我們可以看看你是否遇到了很多暴力的情況。 或者,如果你在凌晨 2:00 進入酒吧,你會得到不同的 因果報應 比你在凌晨 2:00 進寺院要成熟——前提是你不是寺院裡的小偷。 我們所處的環境會影響什麼 因果報應 在特定時間成熟。 同樣,我們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們有什麼樣的心理態度,我們有什麼樣的動機會影響什麼樣的 因果報應 在任何特定的時刻成熟,以及任何特定的 因果報應 在整個計劃中成熟。 我要說的是,我們必須在理解方面有一個非常大的頭腦 因果報應 而不是將其視為簡單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經文中反复說只有 擁有千里眼的能力,可以查看誰在何時、何地、如何、與誰一起在今天發生的這件具體事情中完成了哪些行動。 只有 可以這麼說。 我們其他人都在泛泛而談,以幫助我們理解原則。

當我們看電視時,它會很有幫助——在你看電視或看電影的時候,或者當我們看報紙的時候——這可能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 冥想 關於 因果報應. 當你讀到人們所做的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時,你開始思考,“新聞中的這些人所做的事情的業力是什麼? 根據他們現在所做的,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會體驗到什麼樣的結果?” 如果您考慮它們,它有助於對以這種方式如此無知的人產生同情,並有助於我們真正思考因果關係的更多細節。

例如,9/11 的一名恐怖分子有預謀地試圖殺人。 現在那個人將來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 他們死時可能會說,“為了上帝的榮耀”或為了任何榮耀。 可他們未來真的會因為無知和仇恨而做出這種消極的行為嗎? 如果我們想到他們將要經歷的痛苦,那麼它可以幫助我們對他們產生同情,而不是想要報復和報復。 這兩者都創造了更多 因果報應 讓我們也經歷不好的結果。

同樣,有時當我們閱讀報紙時,我們會看到人們現在所經歷的各種事情以及您所讀到的奇怪故事。 然後我們開始思考,“一個人可以創造什麼樣的原因讓這種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 為什麼這世界會發生在某人身上? 他們只是走在路上,然後突然之間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聽到這樣的故事,不是嗎? 一些小事發生了,這個人的生活就永遠改變了。 嗯,為什麼? 這又是由於先前的原因——正面的原因,負面的原因,等等。 作為這些一般原則的實際應用,它會很有幫助 因果報應 根據我們在新聞中讀到的內容來思考它。

我打算結束我的整個演講 因果報應 今天。 我只通過了第一部分的四個一般原則,所以我們將繼續下一次。 我想留出一些時間來提問、評論和討論。

聽眾: 我一直想知道為什麼當你讀到高地位和明確的善良時,他們說人們在 菩薩 修行六十度的道,會造成高貴的財富和不飢渴的因緣。 但這些情況似乎會加劇 附件 和貪婪,因為你被財富和富裕包圍。 這些似乎是人們掌權並濫用這些權力並造成巨大負面影響的理想情況 因果報應. 我也聽人說過,不要生來就有太多的財富; 你想處於中間的某個地方,因為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對你的頭腦更好。

尊者圖登卓龍(VTC): 所以當他們談論菩薩時,作為他們體驗世俗享樂、財富、名譽或其他任何事物的結果之一,那豈不是造成更多煩惱在心中生起的因嗎? 再說菩薩。 這種人產生了 菩提心. 他們行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完全證悟。 這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 他們行為的副作用是他們獲得財富和名望。 但他們修十、六度的動機並不是為了獲得財富和名聲。 那不是他們的動機,因為那是一種非常世俗的動機。 這些東西是副產品,因為當你有 菩提心 如果你有一些財富,你可以用它來造福他人。 如果你有一些名聲,那麼人們可能會來聽你的教義。 對菩薩來說,即使他們有這些東西,因為他們反對自私,所以他們不會用那些東西來產生煩惱。 他們會用這些東西來利益其他眾生。

對於那些不渴望我們的解脫和啟蒙但有動力的普通人來說,“我將提供午餐給 僧伽 因為那樣我將來會很有錢。” 好吧,他們將來可能會變得富有。 但是因為他們沒有動力去真正克服他們的 附件,未來的財富可能會導致他們變得更加貪婪,或者更加自私,或者類似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以非常好的動機創造積極的行動非常重要的原因。 即使人們做某事是為了在來世體驗世俗的結果,比如財富,至少那時他們會在心裡說:“當我得到財富時,我不想執著於它。 我不希望財富造成問題。 我想用財富來幫助他人和修行。”

人們對如何練習有不同的層次。 對於一些人來說,解脫和開悟的想法太遙遠了。 說他們對來世有堅定的信念,這就是他們想要的,“解脫是為了出家。 我不能以此為目標。 我只想好好想一想重生。 這輩子我沒有很多錢,所以我會布施,所以下輩子我會有一些錢。” 好吧,這肯定比這輩子有消極的動機和貪婪要好。 有某種理解 因果報應 以及某種幫助的意願。 儘管如此,因為他們的動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快樂(即使是在未來的一生中),那 因果報應 只會在那一世的財富方面成熟。 如果他們沒有修煉消除他們的 憤怒附件 這種財富可能導致許多問題。 他們可以創造負面 因果報應 在未來的一生中保護這些財富,或者變得非常貪婪地擁有更多。

但對於在修行的那個特定時刻具有不同心智能力的人,他們可能會說:“我的最終目標是解脫和證悟。 這是我的終極目標。 我正在做這個動作,我希望它像那樣成熟。 來世我需要食物,所以如果食物成熟了,我當然不會抱怨。” 但這不是他們的主要動機,因此擁有這些幸運的世俗環境並濫用它們的可能性較小。 清除?

聽眾: 我可以評論嗎?

職業訓練局: 當然。

聽眾: 我不太相信人們會獲得財富。 一些神奇的法則 因果報應 提供財富,使他們能夠用它做好事。 但在我看來,如果人們慷慨、善良、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幫助他人,這很自然——所以他們真的在練習 菩薩 路徑——那麼人們就會心存感激。 當人們感恩時,他們會給予東西。 有些人送東西:錢、食物、衣服。 政府或國王等其他人賦予地位,他們可以賦予頭銜。 或在 修道院的 系統他們創造了複雜的等級結構,有些人扮演權力系統,但有些人更純粹,只是被那些系統所認可。 對我來說,另一種看待它的方式是,如果你從布施、仁慈等開始修持佛法,那麼人們就會給你東西。 所以這些事情會在某種程度上發生——這是另一個對我來說有意義的角度。 我認為不要太從字面上理解所有這些事情也是好的或重要的。 我這樣說是因為你提出的這些東西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習俗。 我們在整個聖經中都看到了這一點,我們在基督教的東西中也看到了這一點,可能還有其他宗教。 甚至在 指環王 所有的好女人都是美麗的——這是許多社會的刻板印象,內在美德的標誌是外在的美貌和財富。 有一些“王子與窮人”之類的東西,但你是王子,你是一個偉大的戰士。 其中一些是給人們留下印象的文學慣例,因此有時不必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職業訓練局: 這並不意味著因為某人富有,他們就更有德行。

聽眾: 這就是在許多佛教國家發生的問題,在這些國家,佛教的理想(至少在巴利語傳統中)是國王是國王,因為善 因果報應 在前世做過。 那 因果報應 成熟為許多事情,例如成為國王。 但這種信念也被用來為那些身為國王或擁有權力但不是好人的暴君辯護。 他們沒有保留 [道德行為],他們殺了很多人。 它們是佛教在印度被消滅的原因之一,因為許多佛教王國都非常腐敗。 因此,如果這些教義被迷惑了,它們可以並且已經被用來合法化。 這也發生在西方,“你富有是因為你應得的。” 我認為這是對教義的混蛋,但這種情況發生了很多。

聽眾: [聽不清] ... 積極的成熟 因果報應 擁有財富……通常最貪婪的人是最具破壞性的……[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就是這樣,在有生之年,有人可以創造積極的 因果報應 通過慷慨,從而產生財富。 但這並不意味著那個人已經在他們的腦海中植入了許多世後發展良好的慷慨和仁慈,並且會在這一生中自動出現。 這只是意味著他們在某些時候做了一些慷慨的行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思想有慷慨的習慣。

聽眾: 所以你會這麼說 因果報應 主要是指外部環境? 這幾乎就像你在強調這一點。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實際上在哪裡 因果報應 最成熟的是感覺的集合。 受蘊是我們所擁有的快樂和痛苦的經驗,所以 因果報應 主要是在那種感覺的集合上成熟。

聽眾: 不管外在?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我認為以外部環境為例,因為有些人出生在貧困中——大多數人出生在貧困中——會受苦。 我認為這是人們容易理解的一種方式。 真正的方式 因果報應 表現在受苦的感受蘊上,有的人可以生而貧窮而不受苦,這是因為創造了快樂的因。

聽眾: 或者有些人受了很多苦。

聽眾: 當心。 有一些很好的證據表明,我們現在使用的貧困這個詞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 對於我所知道的情況,五十年前沒有現代貧困概念的泰國農民……

職業訓練局: 現代概念與舊概念是什麼?

聽眾: 現代概念已經成為很多關於獲得一定收入的概念。 如果你沒有一定的收入水平,你就是窮人。 如果你沒有現代西方生活方式的裝飾,你就是窮人。 五十年前,許多泰國農民並不認為自己很窮。 從歷史上看——這已經被繪製出來——是在二戰之後……杜魯門是發表演講的人——但是當他的智囊團提出發展的概念時——將世界分為發達和不發達、窮人和富裕,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 這傳播到世界各地,然後像泰國政府這樣的政府出於各種原因接受了它,其中許多以自我為中心。 然後泰國農民被電視畫面和政府宣傳轟炸,“他們很窮”。 因此,他們開始認為自己很窮,而以前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很窮——而且在那之前,窮往往更多地是因為你的美德。 人們說像耶穌一樣貧窮是精神上的貧窮。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諸如此類的東西,你就會貧窮,但如果你沒有德行,你也會貧窮。 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地尋找我們的一些現代概念在 60 到 100 年前在佛教國家並不適用。

聽眾: 但是那些現代概念不還是一個約定俗成的 因果報應 也? 不知何故,如果這種慣例在某人的腦海中造成了痛苦,因為他們以前從未認為自己很窮,現在他們知道自己的痛苦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很窮,這在我看來也是某些人的產物 因果報應 成熟。 東西不是從無到有。

聽眾: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感知問題。 不必參考過去 因果報應 當一個人認為他們的存在狀態是貧窮時,他們就會因此而製造痛苦。 我認為不需要根據過去成熟的行動來解釋它。

聽眾: 但苦難又從何而來?

聽眾: 來自他們的誤解。

聽眾: 但那是從哪裡來的呢? 對我來說,它似乎來自同一個來源。

聽眾: 所以誤解來自政府的宣傳,他們對因果關係不夠清楚,所以他們接受了宣傳。

職業訓練局: 可能兩者都有影響。 有政府的宣傳,但是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可能會接受政府的宣傳而有些人可能不會。 買它的人受苦。 所以 因果報應 就為什麼有些人購買它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購買而言,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一些作用。

聽眾: 我可以澄清一下嗎? 至少在巴利語傳統中, 因果報應 不假定是前世。 因果報應 特指“行動”,而不是結果。 我認為含義在具體含義之間來回穿梭 因果報應 作為動作,但其他時候它被更模糊地用作“因果報應”這就是一些人所說的法則 因果報應. 我用這個詞 因果報應 意思是行動。 如果我們回到泰國農民接受這種貧困概念的例子,是的,這其中涉及到業力。 那個農夫有思想,那個農夫做事,那個農夫說事。 我可以看到這一生的因果過程。 因果大於 因果報應 所以這是另一回事。 因果報應 不是因果律。 因果報應 是一種表現形式,或法則 因果報應,或之間的關係 因果報應維帕卡 [成熟或成熟的 因果報應]是條件法則的一種表現形式。 所以是的,農民必須做 因果報應 購買它,但是還有其他因果因素在起作用,不一定是那個人的 因果報應. 你可以說這是政府或米爾頓弗里德曼的……

職業訓練局: 或者媒體。

聽眾: 如果人們想假設它是 因果報應 在過去的生活中你可以,但我認為最好也檢查一下說農民可以從當前生活中積極記住的業力。

職業訓練局: 就像我之前說的,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原因來自許多不同的方向。 所以檢查這一生髮生了什麼,檢查發生了什麼——過去的條件。 即使這一生髮生了什麼,你也可以追溯到泰國的所有歷史,以及西方國家的所有歷史——我們是如何得到這種意識形態的,然後強加給泰國。 當你開始從因果的角度來看它時,那裡有很多相互關聯的東西。

聽眾: 您是否會說,在個人層面上,我們的使命是看到條件反射和 因果報應 作為我們試圖擺脫的兩種影響? 這就是教義的內容嗎? 這些東西是強加給我們的嗎?

職業訓練局: 這不是他們被強加的。 這不像有我,然後條件被強加給我。 我是有條件的。 我不是獨立於條件而存在的。 我存在只是因為原因和 條件. 沒有他們我就不存在。 當我們談論空性或涅槃時,我們談論的是 無條件 並意識到這是解放。 但是當你談到一個人的行為時 菩薩, 或 a 的動作 ,甚至是阿羅漢——阿羅漢的慈悲之類的——這些也是因緣。 所有相對的存在都是有條件的,都是依賴的。 在循環存在中,我們的條件是 因果報應 和klesha——klesha是煩惱或令人不安的態度和負面情緒。 我們想要擺脫那種制約,那種導致痛苦的製約。 如果你要為他人帶來利益和服務,這也取決於條件反射。

聽眾: 因此,從煩惱中解脫,就其本身而言,涉及創造因。 [聽不清]……所有這些行為本身都是因果的?

職業訓練局: 正確的。 我們必須創造道路,而道路是一個有條件的現象。 這實際上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不應該認為條件本身是邪惡的或壞的。 有時它是這樣呈現的,或者無常是不好的。 無常——沒有好壞之分,沒有道德的東西。 一個 無所不知的心是無常的,因為任何意識都在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它是永恆的,但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我們不應該認為緣起本身或無常本身就是邪惡、受苦或受苦的東西。 有時會這樣呈現。 這個世界是緣,涅槃是 無條件. 想:“有兩個境界,有緣和有緣。 無條件 中間有一堵磚牆。 因此,如果我們要為其他人服務,讓我們離開這個,穿過磚牆到那個。” 我不認為它是那樣的。

聽眾: 我想回到這個想法,什麼是成熟效果,什麼是我個人的成熟效果之外的東西 因果報應. 也許我看到它太黑白或太原教旨主義。 我想知道那些其他的 條件 是。

職業訓練局: 尊者 達賴喇嘛 關於這個談了很多。 有一次我真的去問過他,因為有時在佛教界他們說,“嗯,一切都是 因果報應。” 嗯,是雷暴 因果報應? 是因為雷雨 因果報應?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不,是眾生因微風而體驗到的快感。 我們所體驗到的幸福或快樂的感覺是由於那些 因果報應. 但物理事物本身並不一定是由於 因果報應. 這是一個愚蠢的例子,但它達到了目的。 你站在一棵蘋果樹下,一個蘋果掉在你頭上,摔倒了。 蘋果不掉是因為 因果報應。 不是 因果報應 使蘋果掉下來。 但是為什麼你站在它下面然後經歷頭痛的痛苦呢? 那是由於 因果報應. 為什麼你恰好在蘋果落下的那個特定時刻在場? 為什麼你的頭會痛? 也許其他人的頭很硬,他們沒有受傷。

聽眾: 那麼你能推斷說世貿中心的人碰巧在那裡嗎?

職業訓練局: 不,但為什麼他們碰巧在那裡? 是他們自己的行為讓他們到達了那裡。

聽眾: 他們在那裡找工作。 他們中的一些人這樣說可能並不酷,但他們中的一些人是非常貪婪的人,因為他們在一個非常貪婪的行業工作; 他們中的許多人是股票交易員和債券交易員之類的。 他們選擇在那里工作。 有些人可能會非常努力地獲得其中一些工作,因為它們是高薪、高知名度的工作。

聽眾: 我試圖弄清楚……

職業訓練局: 世貿中心為何倒塌? 因為鋼在熔化和遇火時; 這就是在物理層面上發生的事情。 鋼鐵會發生什麼 因果報應,這是物理因果關係。 所以世界貿易中心倒塌了,一位物理學家告訴你它為什麼倒塌,他們正在調查……

聽眾: 不是為什麼,而是它是如何崩潰的……

職業訓練局: 它下降了。 但問題是為什麼當時那棟樓裡的那些特定的人正在經歷痛苦? 為什麼我們中的一些人在那棟樓外面。 我們沒有被殺,而是經歷了另一種痛苦。 因此,在這一事件中,人們經歷了各種不同的事情。 那是因為他們都做過的個人行為。 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完成的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可能有多個動作。

聽眾: 之前你說,“為什麼是我?” 問題。 阿姜佛陀認為 的教導是關於痛苦如何發生以及如何擺脫痛苦。 人類有問為什麼的習慣——通常是,“為什麼是我? 或者“為什麼不是我?” 就像我們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一樣。 我認為這會導致人們對這些事情產生很多困惑。 所有這些事情的更廣泛的教導是條件性。 事情的發生是通過原因和 條件. 這是一個更基本的教導 因果報應. 因此,當人們跳進來並試圖通過以下方式解釋一切時 因果報應 他們正在超越自己。 這是一種草率的思維方式。 出發點是從因果關係的角度來看,然後在因果關係中就有涉及人意的因。 其中一些你可以更集體地看到,有些你可以看到其他人做了什麼。 但強調,因為 因果報應 是關於我們如何讓自己陷入痛苦,是看我們自己的行為以及我們如何讓自己陷入痛苦。 所以我認為我們需要謹慎看待其他人的行為 因果報應 因為它很容易變得輕率或判斷力。 你舉了一些例子。 所以我們可以籠統地說,對於世貿中心的人來說,他們的 因果報應 讓他們在那裡什麼的。 但是,試圖把它分開很遠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最終只會責備或其他什麼。 所有教法的重點是回到我們自己,“為什麼我還在製造痛苦?” 答案是因為我在做事,而且我是帶著目的去做的,這意味著我是在自私地做事。

職業訓練局: 世界貿易中心; 現在我們有這樣一個完美的例子,每次發生事情時我們都會使用它。 的確,我們經常說,“為什麼會這樣?” 或“它是怎麼發生的?” 或者不管它是什麼。 但是什麼 因果報應 我們現在在創作嗎? 通過我們對世貿中心發生的事情的反應方式,我們現在設置了什麼條件? 所以我們經常在這方面留有餘地。 我認為我們的政府政策是在這方面留出空間。 但從業力的角度來看,我們創造什麼樣的結果的原因,我們經常在看到這一點時把它放在一邊。 有一個事件的發生是有條件的,但我們對那個事件的反應是更多的條件,更多 因果報應 創建的。 有時我們太專注於弄清楚為什麼我們不看看我們目前的行動是什麼。 我解釋得夠好了嗎? 你明白了嗎?

聽眾: 你能不能計劃下週,當然不是現在,而是談談業力視覺? 我曾經問過你一次,你在那裡做了一個非常簡短的經歷。 我會非常有興趣深入研究。

職業訓練局: 我不能說這對我來說是 100% 清楚的,但我可以給你一些我的猜測,關於它們對業力視覺的含義。 下次提醒我。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