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八事

詩歌4

宗喀巴大師系列講座的一部分 路徑的三個主要方面 從 2002 年到 2007 年在美國各地提供。 這次演講是在密蘇里州進行的。

  • 的好處 放棄
  • 噶當巴最深處的十顆珠寶
  • 通過佛法修行創造有意義的生活

三個主要方面 04:第 4 節:世俗八事(下載)

放棄 是我們需要生起的道的三個主要原則中的第一個,因為這實際上是讓我們的心轉向佛法修行。 我們在這裡看到,世間八法非常重要。 它們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問題,無論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在我們的佛法修行中。 它們有缺點,因為它們現在會造成痛苦,也會在未來造成痛苦。 我們可以看到,例如第一個,我們對金錢和物質財富的依戀越多,我們遭受的痛苦就越多。 當股市下跌時——我們受的苦越多。 當人們忘記我們的生日時,我們就越擔心金錢之類的事情——這些都會導致現在的不快樂。 也因為那個心理上的不快樂,因為那個 附件 和厭惡,然後我們會參與各種負面行為來獲取和保護我們的金錢和財產。 可能有人來拿東西,我們揍他們; 或者我們為了得到物質而撒謊。 我們可以創造許多負面的 因果報應 為了追求這八個。 那除了現在的不快樂之外,還會在來生帶來更多的痛苦。

我們可以看到,同樣地,我們越是尋求讚美和認可,那麼即使是這一生,我們也會變得如此不快樂。 如果人們不讚美我們,我們會感到憤恨,我們會感到不被賞識。 如果我們愛的人沒有告訴我們他們足夠愛我們,我們就會覺得自己不配,我們會生氣。 所以我們現在很痛苦。 此外,為了獲得這種認可和讚揚,我們可能會違背自己的道德原則去融入一個群體; 我們可能會嘮叨和糾纏別人; 我們可能會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來讓他們喜歡我們,或者對我們說一些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 當他們責備我們時,我們也會做出各種消極的行為。 尤其要觀察言語的四種惡業:說謊、分裂的言語、粗言穢語、流言蜚語。 我們經常捲入其中,因為其他人指責我們是對的或錯的。 所以我們創造了所有負面的 因果報應 這給我們帶來了未來的痛苦。

名譽也是一樣,我們越執著名譽,我們這一生的痛苦就越多。 有些人甚至因為名譽受損而自殺。 許多人自殺。 現在這輩子受了很多苦。 同樣,為了獲得良好的聲譽,我們可以撒謊、欺騙和操縱。 或者當我們的名聲不好時,我們再次貶低別人——做各種非常討厭的事情,這些事情會造成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帶來痛苦。

然後, 附件 為了感官的愉悅,我們也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來獲得它們。 我們早上睡過頭是為了有更多的躺在床上睡覺的樂趣。 我們把食物塞得很快,這樣我們就可以比其他人早幾秒鐘。 有時,我們可能會非常討厭獲得我們想要的感官樂趣。 有人在餐館做了我們不喜歡的食物,我們把它寄回去,批評他們,讓他們不開心。 好的? 所以我們這一生有很多苦難。

如果你去印度,男孩,你對愉悅感官的所有執著都會受到挑戰。 在我們談論難聞的氣味之前; 當你去印度時,會有很多難聞的氣味和很多髒東西。 因此,由於我們有不愉快的感覺,所以你跑回家中對其他人充滿批評。 一次又一次,我們創造瞭如此多的負面 因果報應 為來生帶來痛苦。

這八種世俗的問題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它們是我們在實踐中真正必須處理的第一級事情。 就像我上次告訴你的那樣,我的老師梭巴仁波切會就世間八法開一整整一個月的修行課程,以真正強調我們要注意這些。 如果我們不處理這八個問題,我們還要處理什麼? 我們說我們是修行者,那麼,如果我們不努力克服這八種,那我們在修行中是做什麼的呢? 如果一開始不是這些基本原則八件事,我們要努力克服什麼? 如果我們甚至不能放棄我們的巧克力,我們將如何克服二元現象? 如果我們不能忍受一點點責備或其他什麼,我們將如何克服自私? 因此,如果我們不練習這八個方面,那麼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在練習中在做什麼? 修行是什麼意思?” 修行意味著改變我們的心。 這並不意味著只看外表就像我們是一個佛法修行者。 這意味著實際上用我們的思想做某事。 這八個是我們真正必須使用的基礎——這裡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讓你寫日記。 你一直在這樣做嗎? 不? 現在繼續做,下次我會問你,如果你什麼都沒做,那麼我會問世間八法中的哪一個讓你分心而沒有去做? [笑聲]

當我們坐下來 幽思, 是什麼干擾了我們 冥想? 總是這八個。 總是! 如果我們想培養專注力 冥想,我們有這方面的工作。

藏傳佛教噶當巴傳承

現在,沿著這個思路,我想談一談噶當巴傳承。 這是我非常欽佩的藏傳佛教傳統。 佛教分兩波傳入西藏。 第一次傳到西藏是在七世紀。 然後有一些西藏國王的迫害。 然後在 7 世紀末/10 世紀初,又一次佛教傳入西藏。 也就是那個時候 喇嘛 阿底峽來了,他是開始整個漸進道教法循環的人。 從 喇嘛 阿底峽在那裡發展了所謂的噶當傳承。 這些都是非常偉大的精神修行者,他們過著非常簡單和謙遜的生活。 他們並不張揚。 他們並不都是傲慢的。 他們只是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 他們真的很注重轉化自己的心,在這世間八法上修行。

西藏人有很多關於這些法輪功學員的故事。 有一個特別的——他的名字是格西班貢傑。 對於這八種世俗的問題,他對自己非常堅定。 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你知道,他是一個 . 他被邀請到外行家吃午飯。 當家人在廚房準備食物時,他注意到他所在的房間裡有一個裝有餅乾的罐子。 他真的很喜歡這種餅乾。 (藏族人做這種類似油炸麵包的餅乾。)所以一家人在另一個房間裡,那裡有這罐餅乾。 他只是走過去,打開罐子,把手伸進去。他的手放在一塊餅乾上,然後他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 他用另一隻手抓住餅乾罐裡的手說:“來,來! 家裡有小偷! 家裡有小偷!” 一家人從廚房跑進來,他站在那裡挽著胳膊說:“這個人在偷你的餅乾,你最好阻止他!” 這才是真正的正直修行者。 他不怕宣布自己的錯誤並稱自己為小偷。 彼時彼世間八法,彼彼彼彼八法,彼彼彼彼時? 八個人中的哪一個讓他拿走了餅乾?

聽眾: 最後一個?

尊者圖登卓龍(VTC): 最後一個,是的, 附件 感受愉悅,尤其是味覺。 這就是讓他拿走餅乾的原因。 他抓住了自己。 我真的很喜歡那個故事。 我一直認為我們自己真的應該有那種態度——能夠抓住自己,然後克服我們的能力 附件 名譽和能夠宣布我們自己的錯誤。

噶當巴十心寶

噶當巴大師有一種修法,叫做 噶當巴十心寶. 我真的很喜歡這種做法。 當你聽的時候,聽起來真的很難,我覺得真的很難。 同時我知道,只要冥想它,甚至讓我的頭腦去思考這些想法,並嘗試訓練我的頭腦去思考這些想法——即使是我能看到的,也會對我的頭腦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就算我不能百分百靠這十顆寶石過活,也是正面的。 我想我會回顧這些。 你不會經常在教義中得到這些。 它們非常有價值,尤其是作為克服世間八法的一種方式。

他們被稱為 噶當巴十心寶. 他們分為三組。

  1. 第一種稱為四信承。
  2. 下一組稱為三金剛定。
  3. 然後最後一種叫做成熟的被驅逐、尋找和獲得的態度。

四個信任的接受

讓我們從頭開始。 第一組,四個信任的接受。 這是十個中的前四個。 第一個是

作為我們內心最深處的人生觀,願意完全信任地接受佛法。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反思我們已經獲得了寶貴的生命,死亡是確定的,死亡​​的時間是不確定的,我們的 身體,財產和財富在死亡時不會使我們受益。 了解這一切,作為對生命最內在的態度,我們接受佛法並致力於修行佛法。 那是第一個。 這讓我們繼續前進。

現在,之後的第二個變得更加艱難。 第二個是

作為我們對佛法的最內心態度,願意全心接受,甚至成為乞丐。

這意味著有時當我們開始修持佛法時,我們會有很多恐懼,“哦,如果我修持佛法,如果我放棄 附件 為了今生的幸福,如果我不工作,那我真的會很窮。 我要當乞丐了。 如果我是乞丐,我就怕餓死,我怕露宿街頭,我怕被人看不起。” 你知道所有這些恐懼來自於成為一個乞丐,來自於真正的落魄。 當我們開始修行佛法時,我們可能會有這種情況,因為我們開始看到,如果我們真的致力於佛法修行,我們就會放棄對金錢和物質安全等事物的追求。 會產生很多恐懼,這是很自然的。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對佛法修行的最內在態度就是接受成為乞丐的意願,即使這是必要的。 只要能夠對我們自己說:“好吧,如果佛法修行如此有價值,它在我的生命中是如此有意義,如果這意味著我必須成為一個乞丐,那就這樣吧。 我沒關係。” 這是一種很難有的態度,不是嗎? 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態度,但即使像這樣冥想,試圖培養這種態度,讓我們努力對抗我們的八種世俗關注。

然後第三個是

作為我們成為乞丐的內心深處的態度,願意完全信任地接受,甚至不得不死。

所以如果我們過去了,“好吧,我會修持佛法,我可以成為一個乞丐。 我會設法成為窮人。 但我不想死。 你知道貧窮是一回事,但我不想因為貧窮而死。” 然後很多對死亡的恐懼出現了。 就像,“我不想死。 這不可能發生。 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我的生命。” 那種恐懼很容易使我們離開佛法修行。 或者即使我們沒有完全放棄我們的佛法修行,那種恐懼也會讓我們產生消極的情緒 因果報應——比如說從別人那裡偷東西,因為我們不想死。 在這裡,為了抵消它,我們必須思考的是,“你知道,我在輪迴中的無始生命中已經死過很多次。 死亡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是我為了修行而死了多少次? 現在,我已經度過了這麼多世,我有這麼多的快樂,我已經死了很多次。 但是,我有多少次修持佛法並獲得它的利益呢? 在我所經歷的所有死亡中,有多少是為了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比如修行佛法?”

如果你這樣想,那麼你就會說:“好吧,即使我很窮,我也願意死,因為這就是佛法修行在我生命中的意義所在。” 我們明白,與其背棄佛法而被財富包圍,不如讓佛法在我們心中而死於貧困。 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在死亡的時候,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都無助於我們——但佛法卻能幫助我們。 我們肯定會死的。 有佛法而死,比沒有佛法多活一段時間而有財富——然後沒有佛法而死,要好得多。

第四個是

作為我們內心對死亡的態度,即使不得不在空曠的地方、空蕩蕩的山洞、荒涼的地方死去,也沒有朋友和孤單。

在這裡,我們經過這個地方:“我要修行,我願意貧窮,我願意死,但如果我死了,我不想一個人死。 而我的會發生什麼 身體 如果我死了。 我想在我的朋友和親人的包圍下死去。 我想死在一張舒適的床上。 如果我為佛法而死,至少我希望人們知道它,並為我所做的犧牲獲得一點名聲和認可。” 在這一點上,這帶來了那種恐懼。 在這本書中,我們試圖做的是看到並克服這種恐懼,然後說,“好吧,即使我死了,我也願意獨自死去。 沒關係。”

我們可以在我們的腦海中到達那個地方,因為我們看到,即使我們在死亡時被我們所愛的每個人包圍,他們也無法阻止我們死亡。 它們都不能阻止我們進入下界。 它們都不能使我們免於痛苦。 事實上,死在一群我們依戀的人的身邊有時會使死亡變得更加困難!

在這裡,我們願意說,“事實上,我一個人死也沒關係。 沒關係,因為我會修行佛法。 我心中會有佛法。 我不會讓我哭泣的朋友和親戚分心。 我將能夠專注於我的練習。 所以即使我一個人死去也沒關係。” 而且,“我不在乎我的 身體 因為在我死後誰需要這個 身體 反正? 這個 身體 只是一塊有機植物物質。 蟲子們還不如吃一頓豐盛的午餐。 所以我不會關心任何人找到我的 身體,對它進行防腐處理,在報紙上登廣告。” 你知道,一個訃告,充滿了所有的讚美,我們在人們死後給予的所有讚美。 我們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批評他們,但是在他們死後,“哦,他們真好,他們真棒。”

我們願意說,“那些東西完全沒有意義。 如果我的佛法修行導致貧窮,好吧。 如果它導致死亡,好的。 如果它導致孤獨地死去,那沒關係,因為我將能夠通過修持佛法讓自己的心快樂。” 你看到思考這四個如何幫助我們面對我們所擁有的許多恐懼,以及許多 附件 去八世間煩惱? 只是想想這個真的有助於解放我們的思想。

三金剛定

十種中的第二組稱為金剛三定或金剛定三。 有時也稱為三棄。 第一個叫做:

將無法捕捉的鑽石發送到您面前。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做出修持佛法的決定,這將帶來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我們要簡化我們的生活。 我們可以出家。 我們可能會取消很多社交活動,因為我們認為它們沒有那麼有價值。 然後發生的事情是,其他人會追著我們,試圖讓我們回到從前的樣子。 你有時會看到這一點。 當你真正開始修行時,有時我們的老家人和朋友會說:“你是誰? 我不認識你了。 你得出來陪我喝酒。 什麼? 你要去一個 冥想 撤退? 那是一種怎樣的生活? 獲得生命! 我們去夏威夷度假吧。 你不能去一個 冥想 為你的假期撤退。” 我們發現我們的朋友和親戚試圖抓住我們,把我們帶回到我們原來的身份和過去的生活方式。

將無法捕捉的鑽石送到我們面前意味著我們必須是無法捕捉的。 我們不能讓 附件 的朋友和親戚抓住我們,把我們拖回過去的生活——這涉及到很多 附件 和厭惡和分心。

第二個叫

將堅不可摧的鑽石放在我們身後。

這意味著放棄思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放棄想要取悅他人的世俗願望。 很多時候,人們不僅會試圖抓住我們,而且我們自己的心也會上鉤,我們會說:“哦,好吧,佛教教導慈悲。 所以如果我要對我的家人有同情心,我不會繼續 冥想 撤退。 我會和家人一起去迪士尼樂園。” 嗯,這不是很好的邏輯,因為有時我們以此為藉口不修行。 或者,我們害怕別人會怎麼想我們。 所以我們放棄了我們的實踐,我們放棄了我們的道德原則,以滿足他人的期望並取悅他們。

這對我們的修行來說可能是一個超級大的障礙。 我記得當我以前住在意大利時,有一位年輕人在那裡出家。 他來自一個相當富裕的家庭,而我作為修女總是有很多經濟問題。 你知道,尤其是在最初的幾年裡,我一點也沒有。 家裡給了他這麼多錢,他可以去那麼多教,他的房間裡有暖氣。 他的生活沒有任何問題 我遇到了所有這些問題。 我過去常常看著說,“嗯。” 但後來我看到發生的事情是,他的家人要求他必須回家過聖誕節,必須和家人一起去度假,他必須和家人一起做這做那和其他事情。

他並沒有真正自由地修行佛法,因為他自己的心執著於他的家人,而他的家人卻在拉扯他。 他想取悅他們。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說:“嘿,等一下。 我並不嫉妒他的處境。 我實際上有一個更好的交易。 貧窮並擁有我所擁有的那種自由,比像他那樣擁有足夠的錢要好得多,但在他看來,他並不自由。”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竭盡全力冒犯他人。 我們不是在談論那個。 我們只是在談論清楚我們的優先事項,這樣我們就不會分心。

第三個是

把你的智慧鑽石放在身邊。

將我們的智慧鑽石留在身邊。 這意味著要不斷地、認真地修行,不要陷入無用的憂慮。 歸根結底,就是捨棄世間八法,因為這些都是我們被趕上的無用的法線。 這也意味著放棄沮喪的心; 所以放棄了批評我們自己並說:“哦,我不是一個足夠好的修行者。 我是個失敗者。” 你知道所有這些事情。 “與其修行佛法,如果我在過去十年經營一家企業,我現在會非常富有和安全。 我是何等的失敗,因為我修行了佛法。” 你知道人們可能會有這些遺憾。 同樣,我們必須非常努力地工作以防止自己產生這些想法。

這就是三金剛戒或金剛戒。

對被驅逐、尋找、獲得的成熟態度

下一組,這些是最後三組 噶當巴十心寶,被稱為對被驅逐、尋找和獲得的成熟態度。 其中第一個是

甘願被開除出(所謂)正常人行列

因為我們不分享他們的有限價值。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會被開除出正常人的行列。 這意味著,至少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以接受。

有時它確實會發生。 其他人對我們很生氣,因為我們有不同的價值觀,他們不想和我們在一起。 他們批評我們。 他們把我們從他們的社會團體中驅逐出去。 我認識的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因為他們修行佛法,他們的家人就會不快樂,因為他們不會有物質保障。 他們的家人把他們趕了出去。 或者,如果他們修持佛法並決定不生孩子,他們的家人就會因為父母想要孫子而生氣。

就連在正常社會,當我們真正真誠地修行時,也會有人批評我們。 甚至一些佛教徒也批評我們。 我聽人說,尤其是關於生活 修道院的 他們說,“哦,如果你是一個 修道院的 你只是害怕親密。 你去寺院是因為你想逃離這個世界,因為你無法處理人際關係。” 或者,“如果你是 修道院的,你在壓抑你的性慾。” 別說非佛教徒這麼說,我聽佛教居士批評 僧伽 為了這。 我們必須願意接受這種批評,而不懷疑我們的實踐,不懷疑我們的做法。 的教誨。

這種忍受他們批評的能力不是通過將其拒之門外並說“我不會聽”,而是通過觀察並說“他們批評我的是真的嗎?” 他們批評僧侶避免關係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 做了一個 僧伽 社區——適用於所有無法處理婚姻的人? 我不這麼認為。 而且我不認為 他自己表明有人因為無法處理而壓抑自己的性慾,或者是一個尋求逃離社會的人。 因此,我們以智慧的眼光看待他們的批評,我們發現他們是不真實的。 那麼如果這些人驅逐我們,如果他們批評我們,那也沒關係。 他們可以隨心所欲——但我自己知道真相,因為我已經用自己的智慧進行了檢驗。

這組的第二個是

願意被視為狗的行列

或發現自己在狗的行列中。 再說一次,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和狗一起在陰溝裡閒逛——儘管 Naga 肯定希望我們多和他一起出去玩,多和他一起玩。 就是說,即使我們在修行中遇到困難,我們也願意去經歷。 這是能夠修行佛法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每次我們面臨困難時,我們都會崩潰,而我們想要安全和舒適,那麼我們將永遠無法在實踐中取得任何進展。

所以發現自己在狗的行列中——這意味著即使有時我們很窮,也願意成為窮人,這樣我們才能繼續修行。 如果這意味著因為我們必須去某個地方參加教學而感到不舒服,那麼願意去某個地方旅行並接受教學而感到不舒服。 如果這意味著被人批評,那麼好吧,我們願意被批評,因為我們知道佛法的價值。 能夠純粹地練習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我們不會被公眾的想法所左右。 普通大眾,不幸的是,甚至佛教徒本身,都有非常世俗的價值觀,他們看重外表好看的人,而不是實際修行的人。

您會看到生活在 11 世紀的偉大西藏瑜伽士密勒日巴。 他在這一世證悟。 在他開始修行佛法之前,他曾是一名罪犯。 如果他有希望,那麼我們肯定也有希望。 但他真的很誠懇地修行。 他很窮,所以他只吃洞邊的蕁麻,穿著很簡單的衣服。 人們會看著他,他們會為他感到難過。 有一次他的姐姐來看望他,對他說:“我的兄弟,我親愛的兄弟,你太窮了,吃著這麼爛的食物,住在山洞裡,凍僵了,你的衣服是破布。 你為什麼不去當這個佛教學者去教很多人,因為他們會給你錢, 供品 然後你就可以過上好日子。” 米拉日巴回答說:“算了。 如果你認為我要出賣我的修行來過上舒適的生活,那有什麼用?”

密勒日巴接著解釋了在我們生活的墮落時代,很多時候看起來不錯的人被稱為非常偉大的佛教上師。 但那些人不一定練習。 而有些人是真正的修煉者,有些人卻完全忽視和批評。

你可以看到。 你現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 我的一位老師,你會經常聽到我談論他,格西耶喜托布登。 他真的練過這些 噶當巴十寶——令人難以置信的謙虛,如此謙虛的老師。 他的頭髮通常有點太長了,所以這頭灰白的頭髮有點豎起來。 很皺。 他的下袍,我們稱之為 假表,總是太高,他的襪子掉下來了。 他有點洗牌,因為他有這雙舊鞋。 他的長袍通常很髒,因為他住在達蘭薩拉上方的一個山洞裡。 他來到城裡,如果人們不知道他是誰,他們會說,“天哪,看看那個骯髒的老人 。” 他看起來不像任何特別的人。 但他是個了不起的修行者,他完全秘密地、完全秘密地修行。 他做了最高的密宗修行和一切,但他從未向任何人展示過任何東西——非常謙虛。

格西耶喜托布登受邀到意大利任教。 他到達意大利時我在那裡,我們有很好的瓷器和銀器供他吃飯。 這是他在那裡的第一頓飯,他甚至不認識我們,第一頓飯。 他看著這些盤子和銀器,說:“把這些扔掉,給我拿一個塑料盤子來。 我不會吃掉這些東西。” 然後他進來教導,我們準備了這個大法座。 你知道,如果你尊重你的老師,你會做一個非常大的法座——一個非常漂亮的搪瓷茶杯和一個非常漂亮的座位。 他走到那裡,把坐墊從座位上拉下來,放在地板上,然後坐在地板上。 他不會坐在我們為他準備的大座位上。 在這些方面,他是一個真正的實踐者。 如果有人批評他,他不在乎。 他在達蘭薩拉上方的這個山洞裡過著貧困的生活。 那裡很冷。 有一天,我在山洞裡拜訪了他。 它很冷而且很髒。 他盡可能地保持洞穴清潔,但當你住在洞穴中時,它永遠不會完全乾淨。 他是一個真正偉大的實踐者——所以願意這樣做。

好的,所以有願意被驅逐出所謂的正常人的行列,願意在狗的行列中找到自己,最後一個

完全參與獲得神級

這是第十個 噶當巴十心寶——完全致力於我們的佛法修行,以走向佛果。 把它作為我們生命中最深的東西,如果這意味著今生有些不適,那就這樣吧。 這種願意吃苦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我們在輪迴中,就會有苦難。 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事情發生,要么身體不舒服,要么人們會批評和責備我們。

總會發生一些不符合我們批准的事情。 如果我們正在修持佛法,並且我們知道自己處於良好的修行狀態,那麼我們必須願意克服這些困難才能繼續修行。 如果每次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都會舉手說:“我要回到安全、熟悉和舒適的地方”,那麼我們將如何處理世間八法呢? 我們一直在不斷地給予他們。

無論如何,即使我們回到過去所做的事情——現在想,“哦,我會更快樂。 我住在一個寺院裡,這正在發生,我必須這樣做,而且我必須起得這麼早,我不能這樣做,”等等等等。 “也許我會回到我曾經知道的生活。 那時候舒服多了。 我有我的冰箱、我的汽車和我的信用卡。 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任何東西,這就是幸福。 我會回去做那件事。” 頭腦可能是這樣的,“哦,是的,我要回去做那件事。”

想想看。 當你以那種方式生活時是什麼感覺——當你擁有冰箱、汽車和信用卡時? 那時你快樂嗎? 不! 所以,如果我們要為了一點點苦難而放棄佛法,回到我們認為舒適的生活中,那麼我們問問自己,那種生活真的舒適嗎? 我們真的快樂嗎? 在那一生中,我們真的有過安全感嗎? 檢查並檢查。

這種檢查在我們的實踐中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將無法持續練習。 我們會一直感到沮喪和沮喪; 我們的頭腦會經常做白日夢,“哦,如果我在這裡,我可以練習得更好。 如果我只是這樣做,我可以練習得更好。” 我們真的不會去任何地方。

我們在這裡談論八種世俗問題,然後是 噶當巴十心寶,我們得到的是修行佛法的重要性。 第一步就是放棄 附件 為了今生的幸福——因為我們想要來自佛法修行的更大幸福。

放棄了 附件 為了今生的幸福並不意味著我們將自己置於痛苦的境地。 我們正在放棄 附件 到幸福。 如果幸福來到我們身邊——很好——我們享受它本來的樣子。 我們不必感到內疚,因為我們很快樂。 如果我們感到快樂,或者人們稱讚我們或類似的事情,我們就不必感到內疚。

我們放棄的不是對象,而是 附件. 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出去買最差質量的食物,然後睡在冰冷的地板上。 我們睡在那裡,我們可以很舒服,沒問題。 我們可以吃好吃的,沒問題。 我們需要保持我們的 身體 健康。 我們正在努力做的是 附件 對這些事情。 這是 附件 得到它們以及對沒有得到它們的厭惡導致我們修行的障礙。 它也會在這一生中引起問題。 所以這是談到世間八法和 噶當巴十心寶.

這一切的另一點是讓我們真正了解“修行”是什麼意思? 那麼“修行”是什麼意思呢? “修行”是不是就是穿袈裟? “修行”是不是就是念佛珠? “修行”就是剃光頭嗎? “修行”是不是就是早上起來打坐? “修行”是否意味著在你的房間裡有一個祭壇? “修行”是什麼意思? 我們必須真正清楚“修行佛法”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非常可愛的故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故事。 我忘記是誰了,如果是阿底峽尊者或仲敦巴,但那是一位偉大的 喇嘛. 我不記得是哪一個了。 但無論如何,這 喇嘛,這 靈性導師 來到一個 佛塔 有一天——你知道,一座寶塔,一座人們繞行的紀念碑。 他看到有人在繞行; 這個人在繞著這個 佛塔。 “ 喇嘛 走上前對他說:哦,你轉行很好,但如果你修行佛法就更好了。 男人道:“嗯?” 他心裡想:“但轉行就是修持佛法。 我的意思是這是我四處走動的聖物。 這不是你應該做的嗎?” 於是他想,“好吧,好吧,我試試鞠躬。” 他開始鞠躬。 他正在鞠躬 佛塔,鞠躬鞠躬。 這 喇嘛 第二天來了,看了說:哦,你頂禮很好,如果你是修持佛法就更好了。 男人說:“啊? 我以為鞠躬是 純化. 我以為我在修行佛法。 唔,哼。” 然後他對自己說:“好吧,我不鞠躬。” 接著,他又拿出了一本佛經。 他開始閱讀佛經; 並吟誦文字。 再次, 喇嘛 第二天來了說:哦,你念經念經很好,如果你修行佛法就更好了。 那人此時完全糊塗了:“我在繞行。 我鞠躬。 我在看文字。 我以為我一直在修持佛法。 我真的很困惑。” 然後他看著 喇嘛 並問道:“好吧,好吧,修持佛法是什麼意思?” 這 喇嘛 說:“放棄 附件 為了今生的幸福和改變你的思想。”

他的意思是,即使這個人在做所有這些看起來很虔誠的事情——轉轉、頂禮、念咒、念經,所有這些看起來像你在修行的事情——這個人並沒有改變他的心意。 他並沒有改變他的動機。 他還在做那些活動,是為了這輩子幸福,或者是為了在別人面前好看,或者是為了這輩子有什麼好處,為了什麼名聲,或者是為了人家給他東西,或者任何東西。 所以如果我們想知道,“修行佛法”是什麼意思? 放棄 附件 為了今生的幸福(這意味著放棄世間八法)並轉變我們的思想。 如果我們這樣做,即使我們穿著蹩腳的衣服,即使人們批評我們並責備我們,我們的心也會快樂。 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有意義,因為通過佛法修行,我們實際上正在改變我們的思想並在證悟的道路上進步。

問題與解答

好的,是時候問幾個問題,評論了?

聽眾: 最後三個是對被開除的成熟態度,還有什麼?

尊者圖登卓龍(VTC): 發現和獲得。 被開除出正常人的行列,發現自己淪為狗的行列,獲得了上等人的行列 是被驅逐、尋找、獲得三種成熟的態度。 非常好 幽思 在這些上。 你的方式 幽思 閱讀你的筆記並問自己,“好吧,我對此有何感受? 我感覺如何? 我的生命真的致力於佛法嗎? 是什麼讓我無法致力於佛法?” 然後觀察對貧窮的恐懼是如何產生的; 或者對死亡的恐懼是如何產生的; 或者對孤獨死亡的恐懼是如何產生的; 或者害怕被人批評是怎麼產生的; 或者害怕被趕出我們的社交圈的恐懼是如何出現的。 看——因為這就是八種世間法。

不要因為那種恐懼和擔憂就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讓它出現。 然後按照我剛才描述的方式思考:我們生命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死亡是確定的,死亡​​的時間是不確定的; 我們死時對我們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是我們世俗成功的全部。 死亡時會像這樣[彈指]消失。 臨終時唯一有價值的就是善 因果報應 我們創造的,以及我們在自己的腦海中完成的轉變。 這就是將要延續到未來生活的事情。 這次我們可以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然後你死了,一周之內你就完全受苦了。 即使在一天之內,你也會投生到一個充滿痛苦的地方。 因此,所有看起來會給今生帶來安全感和舒適感的東西都是完全脆弱和不可靠的,因為它很容易死——就像那樣! 就這樣,我們死定了! 而我們為了讓自己安全和舒適而在我們周圍建立起來的整個事情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那我們有什麼? 我們只有很多負面的 因果報應 帶著我們,因為我們一直在尋找今生的幸福。 相反,如果我們真正看到我們的內在潛力和我們的 -自然,然後我們看到我們有潛力實現 菩提心 和智慧。 我們有可能打破存在的循環,讓我們的生活對自己和他人都有意義。 我們有這個潛力。

當我們有潛力去體驗一個人的幸福時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亂搞,試圖完全按照我的自我想要的方式來製作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呢? 讓我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一個好的方向上。 讓我們專注於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浪費時間擔心這麼多在我們死後就會消失的東西。

這真的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 正是這種東西讓我們的心進入佛法。 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態度,我們就無法真正修行佛法。 相反,頭腦會不斷地產生懷疑。 頭腦會被那些看起來更有吸引力、更有趣的事物所吸引。 或者我們只是開始自欺欺人。 老練的人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你知道,你在佛法中待了一段時間,所以很容易在佛法中開闢出我自己舒適的自我定位:“我做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只能容忍我的壞習慣。 沒關係,我不需要為他們工作。” 我們真的需要小心,否則我們會失去一個難以置信的機會。

聽眾: 你會說這主要是動機問題還是你的意圖問題? 外在環境真的不是問題嗎? 您可以在修道院或工作環境中,無論您身在何處……

職業訓練局: 它主要是動機和外部因素嗎? 條件 不是很重要嗎? 它主要是一種動力。 但作為初學佛法的人,外在的 條件 對我們很重要,因為我們很容易受到它們的影響。 我們是否在修持佛法,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在做什麼。 這不取決於我們在哪裡 身體 是,或者我們穿什麼衣服,或者我們有什麼樣的髮型。 這主要是動機問題。

開始時——開始並不僅僅意味著第一年,它意味著一段時間——我們很容易被我們的環境所左右。 有時,如果我們非常執著於事物,我們必須真正將自己與我們的對象分開 附件. 我們之所以分開,是因為當我們在那個物體周圍時,我們的思想變得如此不受控制。 有時我們發現我們為我們的壞習慣和我們的行為美化了各種合理化 附件,認為這是一個佛法動機。 例如,我們可能會說,“哦,這不是真正的外部事物。 我可以像彈指一樣放棄這個。 這對我來說真的不是問題。” 但我們並沒有真正放棄它。 我們有這個很好的理念來解釋我們為什麼堅持它。 嗯,為什麼? 如果我們深入觀察,就會有某種 附件 那裡。 我們充滿了附件。

問題是,我們不應該貶低自己並批評自己,“哦,我太壞了! 我的附件太豐富了! 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修行者? 我只是個失敗者。” 這是荒謬的! 我們將有 附件 一陣子。 問題是至少與 附件——至少試試。 我們無法克服我們所有的 附件 像這樣。 我們從無始以來就擁有它。 但是努力吧! 給點能量! 開始慢慢解決它,而不是只是舉起雙手沮喪地說:“哦,我永遠不會這樣做。” 或者編造一些精心設計的藉口來解釋為什麼我們不必這樣做。 讓我們誠實地說,“是的,我很依戀。”

聽眾: 似乎自從坐在這 冥想 有些事情有點被誇大了。 我更了解美、音樂和藝術。 它甚至比以前更加激烈。 我們不應該追求幸福。

職業訓練局: [點頭表示同意,人們大笑] 再說一次,美不是壞的,或者藝術是壞的。 那不是問題。 你是對的,因為有時當我們這樣做時 幽思,然後我們看到的東西比以前美麗得多。 這裡要做的是:我們享受它們,然後放手。 這就是訣竅。 在這裡我看到了這種美,我把它供養給所有的佛菩薩,而不是自己坐在那裡看著它,因為我的自我正在以這種美為食。 所以我喜歡它,然後我提供它。 我在大自然中看到了這一切美好,我將它供養給諸佛菩薩。 我祈願“願一切眾生在自然中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願人們在醜陋、受苦的地方看到美麗和快樂的心”。 所以我們享受事物,但我們享受它們的方式不僅僅是滿足我們的自我。

我們正在努力產生對享受的美德態度的反應 和分享。 我知道我做的一件事。 當我晚上睡覺時,我通常很累。 所以我上床睡覺,“哦,躺下真舒服。” 然後我在睡覺前想,“願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有一個舒適安全的地方睡覺。 願人們,尤其是在入睡時感覺不到被愛的孩子們,也能感受到被愛。 願他們平安。 願人們免於在周圍爆炸的情況下睡覺。” 所以我試試。 有 附件 到我舒適的床上。 但我至少試著不只是呆在我自己的 附件. 相反,“好吧。 我給這個。 我提供這個。” 又如寂天菩薩所說:“願我為這個,為需要這個的人而成​​為這個; 為了那個,為了那些需要它的人”——不知何故,用它來產生一些美德的態度。

聽眾: 如果我一直覺得太懶或沒有動力去做那件事,或者我只是更專注於自己不想感到無聊,那又如何呢? 我寧願在床上讀一些有趣的東西,也不願做這些事情。 有什麼方法可以激勵自己更多地這樣做嗎?

職業訓練局:[輕笑]:嗯,我認為思考修行佛法的好處和不修行的壞處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動力。 並且要記住,改變我們的想法並不需要太多的努力。 我的意思是,這不像那些舉重的人,你真的需要出汗才能做到這一點。 但是要改變我們對佛法態度的想法——你甚至可以在你躺下的時候這樣做。 提醒自己,“嘿,沒必要那麼困難。 我可以稍微想一想,做出這樣的奉獻。” 記住我們這樣做時的感覺有多好,這會進一步鼓勵我們做更多的事情。

讓我們安靜地坐著 幽思 幾分鐘。 當我們在冥想時,想想這些,並再次將它們付諸實踐。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