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退討論

中退討論

2007 年 2008 月冬季閉關期間和 XNUMX 年 XNUMX 月至 XNUMX 年 XNUMX 月在 舍衛城.

  • 死亡過程 冥想
  • 清晰度和培養專注力
  • 冥想 身體
  • 什麼是有效認知者?
  • 如果我給遇到的事物足夠的空間,我是否可以將它們轉化為 改造了瑪拉之箭?
  • 淨化 因果報應 和成熟 因果報應
  • 培養定力的主客體
  • 頭腦如何變得清晰?
  • 培養穩定性和清晰度
  • 可視化 作為生動的三維圖像
  • 實質性原因和 合作條件
  • 無私的四點分析

藥物 撤退 2008: 06 問答 (下載)

我們剛剛結束了四個星期,所以我們正處於撤退的中間,所以我們應該安頓下來,希望如此。 你好嗎 冥想?

死亡冥想

聽眾: 在你融入法身過程的部分,你觀想死亡過程嗎?

尊者圖登卓龍(VTC): 你不必。 這是克里亞 密宗 所以你不必做死亡過程。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但這不是克里亞的一部分 密宗.

聽眾: 所以,如果我能做到,我一直在尋找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良好描述。 你能推荐一些東西嗎?

職業訓練局: 你有最高等級 密宗 引發? 我要說的是八種幻象的死亡過程,這通常是最高瑜伽中解釋的東西 密宗。 我知道 喇嘛 【夜攝】和【喇嘛 Zopa] 仁波切讓完全不了解佛法的人這樣做,並在他們的加持下這樣做沒關係,但這不是標準的。 通常其他 喇嘛 說當你 幽思 死亡時你做九點死亡 冥想 你想像自己的死亡的地方。 並與整個 冥想 死亡吸收:當你在做最高等級的時候 密宗 你正在消融並把死亡當作通往法身的途徑,中間狀態是通往報身的途徑,再生是通往化身的途徑。 所以它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所以通常在克里亞 密宗 你剛才 幽思 在空性上,並停留在空性的狀態中。 你通常不會觀想那個八點吸收。 我不認為這樣做有什麼壞處,但它確實來自最高等級 密宗. 這是一個更好的問題 [喇嘛 Zopa]仁波切或其他人。 我記得我在 Kopan 的第一門課,我們一直在做 冥想,想像八個步驟和整個死亡吸收。 他們還讓我們做 腫瘤! 完全是新手寶寶!

止禪中的主體清晰度和客體清晰度

[回應聽眾]當你冥想以培養奢摩他或定力時,你有一個你的對象 冥想: 的可視化圖像 ,氣息,慈愛。 這就是 冥想. 當您想像它時,您希望該對象清晰地出現在您的腦海中。 正確的? 你可以有一個清晰的圖像 或者你可以有 就像某種模糊的斑點。 你想嘗試通過可視化的細節,所以你有對象 冥想. 通常對像是你正在想像的東西,主題是你的思想。

身觀、空觀、本尊觀

聽眾: 冥想 身體. 它嚴重阻礙了我自我消融的能力,因為它變得如此艱難。

職業訓練局: 你的意思是你正在做 冥想 身體 想著內臟和你的 身體越來越結實了所以你自己更難消融。

有些人可能不熟悉 冥想 身體,或正念的 身體,您可以進行許多不同類型的冥想。 因此,人們正在想像 身體, 32 個部分 身體,所以你經歷了不同的部分 身體 想想每一個,問問自己,“它有什麼美麗和吸引人的地方?” 所以我們討論過,有時候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突然意識到你的內心有一些東西 身體. 很多時候我們平時 身體 圖像是我們試圖讓這種皮膚變得美麗,然後在你體內產生一些感覺,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裡面到底有什麼,你呢? 除非你受傷; 但是你會想到痛苦。 你不會坐在那裡想像你的肝臟,深棕色,裡面有特定的形狀。 或者你沒有想像你的胃和你的胃的形狀,它有點寬,裡面有血管和粘液。 你就說疼。 但我們不一定要想像它並問自己,“它是什麼?” 或者說:“裡面看起來真漂亮!?” 通過這樣做 冥想 你開始意識到你的內心是什麼 身體.

我的經驗是,它使消融到空性中更有力量,因為你意識到我們所說的是“我的 身體” 突然之間是骨骼、肌肉和肌腱, 身體 頭髮、頭髮、指甲、牙齒、皮膚都是鮮豔的顏色,你會“Uuuuuugh”。

然後拿著那個然後問你自己,“我說'我的 身體',但這是我的 身體, 在哪裡 身體 在這個? 有所有這些不同的部分,但它們中的哪一個是 身體? 當你調查你開始看到的東西時,只有一些零件的組合取決於你貼上標籤 身體, 但除此之外沒有 身體 有。

所以當你能做到的時候,再想一想空性和無本性的存在。 身體; 它變得更加強大,因為你之前有一些東西看起來很堅固,現在完全消失了。 然後在那個空間內你(如果你有 引發) 生起本尊,然後當你專注於本尊時:這就是本尊的正念 身體. 所以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 身體. 一個看起來像幻覺的人,它沒有固有的存在,它是由光構成的。

所以我們在這里處理我們的幾個不同圖像 身體. 一個是我們通常間隔開的一個,所以很容易移動那個間隔開的圖像 身體 進入本尊 身體,不是嗎? 我消失在空虛中,然後我仍然坐在這裡,只是現在我有點把自己想像成神,但感覺仍然像我坐在那裡。 而你仍然想著你的 身體 以同樣的方式,你不會想,“哦,我像醫學一樣憂鬱 ” 就像不知何故,也許你的臉有點藍,就像你畫的一樣,但你並沒有真正的感覺,“這是一個 身體 那就是表現 證悟空性的智慧” 很容易陷入那種模糊的感覺,“只有一個 身體 這裡。” 而如果你有這樣的一個,“看! 它真的坐在這裡[看著 身體 因為它是什麼]你會有那種感覺,“糟糕!” 然後你開始冥想那個空性 身體 然後你進入其中的一部分 身體 然後你看著腸子然後你說,“什麼是腸子?” 因為在它們的外部或內部:“它們是這種顏色還是那種顏色?” [看]質地,氣味,味道。 究竟什麼是腸? 所以你開始真正地檢查所有這些,這樣你 冥想 關於空虛更重要。

然後當你真正擺脫了所有這些,你會發現它們都不存在,然後才能擁有智慧 身體 產生,你知道,你認為 證悟空性的智慧 然後發生。 這變成了一種更強烈的感覺,“哦,是的! 我不是那個 身體. 這裡有不同種類的屍體。”

感知現象

[回應聽眾]當我們將“我”感知為真實存在時,那不是一個有效的認知者。 當我們執著真實的存在時,那不是一個有效的認知者。 當我們不去執著真實的存在,還沒有了悟“我”的空性時,就只有一個“我”的表象,有世俗“我”的表象,也有本有“我”的表象。 ” 他們有點混在一起,外表是。 你無法區分它們,但從你的頭腦的角度來看,你並沒有把它當作真實存在來把握。 所以這就像白天我們只是四處走動: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積極地抓住真實的存在。

如果有人說:“你在做什麼?” 你會說,“我在走路。” 而且您沒有想到正在行走的這個固有存在的“我”。 你只是說,“我在走路。” 所以當時出現在腦海中的東西據說是“我”的有效認知者,因為它是你在走路——它不是大象,也不是豬,它不是 德瓦,這不是來自密蘇里州的哈利。 所以你知道那個“我”指的是什麼。 但“我”出現的方式是錯誤的,因為仍然有一些真實存在的“我”的表象,即使你沒有把握它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有兩件事:真實存在的顯現和對真實存在的執著。 對真實存在的執著是一種痛苦的障礙。 真實存在的表像是一種認知障礙,所以它要微妙得多。

當我們現在看著一切時,它對我們來說都是真實存在的。 傳統對象與真實存在的對象混合在一起。 但是真實的存在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卻沒有把它當作真實存在來執著。 因此,感知那個“我”或那副眼鏡或那個杯子或任何東西的心,那個心是世俗所緣的有效認知者。 但那是因為那個心還有真實存在的表象:那個心是假的,它是錯誤的,因為那裡沒有真正存在的對象。 所以現在發生的事情是:如果我看了看,然後說,“這是一包紙巾。” 所以在我看來是一包固有存在的紙巾。 我並沒有把它當作固有存在來把握。 我的意思是,它是一種與傳統混合的固有存在。 我沒有區分它們; 我沒有小題大做。 我說,“這是一包紙巾。”

尊者在藥師佛閉關時開示。

出現在頭腦中的東西是錯誤的,因為它看起來是真實存在的,而實際上它並不存在。 (攝影者 舍衛城)

所以出現在頭腦中的東西是錯誤的,因為它看起來是真實存在的,而實際上它並不存在。 但是,我正在理解這個心的心並沒有把它理解為在那一刻真實存在。 它只是在說,“那裡有一包紙巾。” 所以那個心在辨別一包紙巾時是正確的。 如果我說這是葡萄柚那將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但我不是。 我是說這是一包紙巾。 我們都同意,這是一個合適的標籤來稱呼它,因此就傳統上能夠識別該對象而言,它是有效的。 但就對象的理解方式而言,它是無效的。 它對於對象的固有存在是無效的,因為固有存在正在出現在我面前。 如果我說“這是紙巾的東西”,我的想法就會有所不同。 我只是說,“組織”,沒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如果我流鼻涕,而且我站在一大群人面前,我擔心人們會怎麼看我? 如果我坐在這裡,當我的鼻子在你面前滴水時,有人走過來把紙巾從我身邊拿走,突然之間,“等一下! 那些紙巾!” 那一刻我依附於那些組織。 那些紙巾不僅僅是紙巾,這裡有一些東西真的是紙巾,非常漂亮,非常重要,非常必要,我必須擁有。 所以我在那一刻抓住組織的方式突然變得不同了。 我正在理解固有存在的組織。

聽眾: 什麼是開始工作的有效認知者 冥想 空虛?

職業訓練局: 嗯,我們有聽覺的智慧。 當我們聆聽教法時,我們聽到的是文字。 如果我們正確地理解它們,並且正確地理解其含義,那麼這就是可靠的認知者。 或者你在聽話:你的耳朵可以是一個可靠的聲音認知者,那麼如果你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你的意識就是一個可靠的詞義認知者。 現在,當然,有時我們聽到這些話,但我們沒有正確理解它們,所以我們在那裡也有一些扭曲的意識。 當我們第一次嘗試了解空性時,一開始我們無法分辨兩者之間的區別。 但是在試圖理解空性時,我們必須從我們擁有的意識開始。 所以我們從聽法或讀法開始,所以你必須有可靠的聽覺意識和可靠的視覺意識,以及意識,然後你才能開始整個調查過程。

不要將有效的認知器視為一個塊。 事實上,我認為稱其為可靠的認知者更好,因為有效聽起來太紮實了,讓我們認為它在所有方面都是有效的,但它是錯誤的。 稱它為可靠的認知器更好,因為它可以可靠地完成我們需要它完成的常規工作。 如果我把紙巾放在桌子上,我的視覺意識是可靠的,可以讓我正確瞄準並把紙巾放在那里而不是那裡。 所以它是可靠的,我可以使用那個意識。 這並不意味著它認為紙巾、桌子或我自己是沒有真實存在的,因為它不是。 當我們談論一個可靠的認知者是頭腦時; 所以有很多頭腦可以成為可靠的認知者。 有不同種類的可靠認知者:有感官意識、可靠的感官認知者、可靠的心理認知者、可靠的瑜伽認知者。 有很多種。 所以不要認為有一個堅實可靠的認知者,一個有效的認知者,坐在你大腦某個葉的某個地方,因為那不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聽眾: 如果那樣的話會容易得多……

職業訓練局: 這會更難,因為你有一個內在存在的意識,如果它是內在存在的,那麼它一定是正確的。 然後就沒有辦法改變它,然後我們就真的有麻煩了。

聽眾: 所以你是說當 坐在菩提樹下,當邪惡勢力用箭來攻擊他時,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化作花朵,不會因為身體上的痛苦或言語上的痛苦而擾亂他。 所以你是說如果我給我遇到的事情留出足夠的空間,我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職業訓練局: 如果我們談論的是傳統的解毒劑,那麼,比方說,侮辱是對你的。 給空間的一種方式是說,“哦,這些是我消極的結果 因果報應”或“這個人正在受苦。” 但如果你更多地談論終極層面,那麼你會說,“被批評的‘我’是誰?” 然後你試圖找到被批評的“我”。 或者你看著那些你稱之為批評的詞,然後說,“那些聲音中的批評在哪裡? 我稱之為批評,對這些聲音的批評是什麼?” 因此,您正在更多地分析對象的存在模式:您正在聯繫的是單詞; 或者你自己作為那個對象的接受者:被批評的自我。 你在問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 當你這樣做時,你就參與了終極分析,因為你正在研究這些東西是如何真實存在的,當你搜索和調查時,你會發現在任何這些東西中都沒有可發現的本質。 所以當你看到其中沒有可發現的本質時,那麼在心理上就會有很多空間感。 因為當有一個巨大的“我”坐在這裡填滿房間時,任何試圖進入房間的東西都會被視為威脅,因為沒有空間,因為我讓自己變得巨大而堅固。

當你 幽思 在自我空虛的情況下,沒有大的“我”充滿這個房間,所以事物進進出出。 從心理上講,它們進進出出,我們並沒有將它們全部引用到這個真實存在的大“我”中,因此頭腦中有更多空間。

淨化業力和空性

聽眾: 第二部分 關於淨化 因果報應?

職業訓練局: 記得 因果報應 表示動作。 我們經常用這個詞 因果報應 表示行動的結果或行動播下的種子但實際上 因果報應 只是意味著行動。 因此,它是身體、語言和心理行為。 行動留下印記。 如果我們不通過 四個對手的力量,然後當環境走到一起時,這些印記會轉化為我們遇到的體驗:內部體驗、外部體驗。

什麼時候,如果我們在做 純化 練習和我們 幽思 空性成為淨化負面業力印記的強大力量,因為如果我們回想過去所做的負面行為,我們幾乎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關於我的堅實感覺。 有一些我是 整件事中間的快樂或恐懼痛苦,導致不同的精神煩惱的生起。 在這些煩惱的影響下,我們做了留下業力種子的口語、心理和身體行為。 所以當我們淨化時,如果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我們創造的情況 因果報應 和我們 幽思 關於創造行動的自我的空虛,行動的空虛,我們與我們生氣或依戀的對象相關的空虛; 我們看到所有這些東西僅僅通過被貼上標籤而存在,它們並沒有內在的本質。 當你這樣做時,它會變得非常強大 純化 那個業力種子,因為你正在重做你看到導致你在那種情況下以有害方式行事的情況的整個方式。 這是使用空性的一種方式。

聽眾: 我可以看到這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有點危險。 因為那時它幾乎就像“好吧,反正它們都不存在。”

職業訓練局: 不,不是說你不考慮它,因為它真的不存在,因為那會走向毀滅的極端。 動作還是發生了。 但是所有這些東西都必須結合在一起,所有這些不同的部分都依賴於它結合在一起。 整件事發生了。 這可能非常有幫助,因為我們可能會看到,即使是在分析情況時:也許我們不是在看“我”的存在方式,而是在看情況。 有時我們會創造消極的情況 因果報應 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我創造了這種情況。 都是我的錯。” 但是如果你開始觀察它,你會發現發生了很多很多不同的事情。 有這個人和那個人,還有這個房間、這個、那個和其他東西的存在。 你會發現你需要做的只是改變一件小事,整個事情就會不同。

就像,我們現在正在進行問答環節。 我們將其視為非常紮實的問答環節。 但如果現在在場的某個人不在場,問答環節就會大不相同。 所以它需要我們所有人都在這裡。 它需要所有的家具。 它需要以特殊方式佈置家具。 它需要下雪一整天,因為如果是明媚的陽光,你甚至可能會問不同的問題。 有很多事情會發生。 所以當我們 幽思 像那樣緣起的事物,然後它讓我們對情況有更現實的看法,我們不再將情況本身視為一個大塊。

現在,如果你說的是成熟 因果報應,當 因果報應 成熟:有人朝我扔東西,有人侮辱我,有人……無論他們做什麼我都不喜歡。 那麼那個時候,為了不讓自己有更多的我執無明,更多的煩惱,造更多的 因果報應,那麼,在那一刻,如果我們 幽思 關於空虛,或者如果我們甚至使用一種傳統方式來改變我們對情況的解釋方式,那麼, 因果報應 成熟但我們不會創造新的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在這種情況下。

奢摩他冥想的穩定性和清晰度

聽眾: [現在參考早先關於 shamatha 中的主體和客體的問題 冥想] 我認為我的困惑是當他使用電視的類比時。 我正在與藥物作鬥爭 . 因為如果外面有什麼東西?

職業訓練局: 他們通常談到穩定性和明晰性是我們需要培養定力的兩個因素。 因此,穩定是將心保持在目標上,然後清晰是讓心生動。 所以他們通常把它說成是清明的力量,意思是你內在的清明。 現在,他並沒有真正描述主客體。 他只是說如果你看電視,從電視那邊看畫面不協調,那就是霧霾。 如果你有一台很好的電視,但它仍然被心認為沒有專注,那麼缺乏清晰的是心,而不是目標。 我從來沒有真正聽到過這麼多關於物體清晰度的討論,但更多的是關於主體清晰度的強度,因為它不像 Amithaba 坐在那兒。 更多的是當我們的心很清楚的時候,這就是他最後說的,當我們的心很清楚的時候,目標就很清楚。 當我們的心是朦朧的,那麼當你在做的時候,目標也是朦朧的 冥想.

聽眾: 但是真的有真實的東西嗎? 思想和對象?

職業訓練局: 是的,但那裡沒有任何物體。 對像是您腦海中的圖像。 除非有對象,否則我們不能說有心,因為心的定義就是認知。 所以這並不是說有一個頭腦坐在這裡什麼都不知道,它只是坐在這裡。 你在想,這裡有一些內在存在的心,只是坐在那裡什麼都不知道,然後一個對像出現了,然後你就有了這個真實的對象和這個真實的心,它們相互碰撞。 你知道? 這就是我們通常的想法。 就像有一個完全獨立的心,獨立於一個對象。 但是只有當有一個對像被抓住時,你才能認出一個心。 好的? 只有當有一顆心正在理解它時,你才能認出它。

聽眾: 那麼,頭腦如何變得更清晰呢?

職業訓練局: 頭腦如何變得更清晰? 除了茶[笑],我覺得有一部分是通過 純化 一般來說,部分是當你對物體進行更多分析時,記住物體的所有不同部分並經歷 - “好的,有醫學 ,他的右手放在右膝上,他拿著阿魯拉植物,左手放在膝蓋上”——你正在經歷所有的細節。 當您查看每個細節時,對像對您來說變得越來越清晰。 這是一種分析方法。 然後隨著目標變得更清晰,然後你試著保持它,創造穩定性,但不會讓清晰度的強度消失。 然後有時它開始很清楚,然後有時,還有醫學 但他更像是一個藍色的斑點,你知道嗎?

聽眾: 然後你走了這麼遠,因為我在想別的事。

職業訓練局: 如果你的頭腦在想別的事情,那麼你甚至沒有穩定性。 忘記清晰度吧,那時你甚至都沒有穩定性。

聽眾: 你剛才解釋的內容似乎對我很有幫助,因為我認為我發展穩定性的方法,我認為我一直在以相反的順序進行。 我想我一直在努力建立穩定性,然後是清晰度,但這對我不起作用。

職業訓練局: 在完善清晰度之前,您通常會以某種穩定性為目標。 在清除對象之前,您必須留在對像上。

觀想的禪修對象

聽眾: 我只是想知道,這是我嘗試時似乎遇到很多困難的地方 幽思 例如,觀想的諸佛。 您正在解釋可視化的過程; 我很少這樣做,因為我一直認為一旦穩定下來我的頭腦就會變得清晰,但事實並非如此。

職業訓練局: 不。這就是當你為你專注的對象製作可視化圖像時他們真正推薦的方式:仔細研究並專注於它的所有不同屬性。 有時他們會說,如果你在整體上工作 身體,如果其中有一個部分顯得特別清晰,那麼有時候,就停留在那個部分上。 所以至少你有一些你穩定和清晰的東西。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那裡只有兩隻眼睛和一個鼻子,而沒有任何其他附屬物。 你仍然以某種方式擁有其餘的藥物 在那裡,但您更加關注該特定功能。 但是複習它的細節非常有幫助,因為這會提醒你,如果你正在使用藥物 , 什麼藥 真的很像那麼這有助於你記住。

這有點像,如果你要見一個人,你知道之後你將不得不從 52 萬人中挑選那個陌生人。 然後你開始非常仔細地看著那個人,你知道嗎? 然後你開始注意到他:“他們長什麼樣? 那是什麼感覺,這個、這個、這個是什麼?” 所以你想獲得所有的細節,這樣你以後就可以從陣容中挑選他,是嗎? 所以當你像那樣集中註意力時,你會對這個人的長相有一個更清晰的記憶,而不是你只是遇到某人並且你不會想“哦,我稍後將不得不識別他們。 ”

聽眾: 那麼我正在看 就像我想記住他,我只是在看唐卡。 然後我試著把尊者的臉放在那裡什麼的,讓它更真實。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職業訓練局: 我們非常擅長想像一幅畫和 一下子就二維了那麼接下來的挑戰就是讓 活。

聽眾: 我們該怎麼做?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這是通過記住 . 你想到的 的善意。 你想想慈悲心。 你想的是智慧。 你認為如何醫學 練習了所有這些億萬年,以及他如何製作所有這些 誓言 因為他非常關心眾生。 你認為的品質 身體、言語和思想。 然後是醫學 又開始活躍起來。 然後試著,不要想唐卡,試著想他的 身體 由光製成。

如果我說,“想像房間中央有一個光球”,你現在能不能睜著眼睛做這件事。 即使你睜著眼睛,你也能在房間中央看到一個藍色光球的視覺圖像嗎? 你可以把它做成一個圓球,不是嗎? 而且它看起來並不堅固。 這只是光。 在你的腦海裡,它很輕,你意識到你可以走到那裡,把手伸進去。 而且是 3D 的。 所以以同樣的方式,把它想像成醫學 .

然後是醫學 的眼睛是活的。 他不是一幅畫。 他在看著你。 “嗨姜。 很高興你今天來參加會議。 我在這裡坐了很久,等你來找我說話。”

聽眾: 因為我經常想像醫學 在我的皇冠上,我想像我的視線正好穿過他的 身體. 我的想像力穿過,向上,繞過後背,它非常、非常立體和輕盈。 充滿活力。

職業訓練局: 確實如此。 因為如果 在你的頭上他不是二維的,是嗎? 有一個整體 在上面。

實質原因及合作條件

聽眾: 是否每個影響都有一個實質性的原因,或者是否有很多影響? 合作條件 沒有一個實質性的組成部分?

職業訓練局: 讓我們讓每個人都知道你的問題來自哪裡。 所以他們常說兩種原因。 一,有時他們稱之為實質原因。 有時我認為犯下的原因可能是 [a] 更好的 [翻譯]。 我會解釋這意味著什麼。 另一個叫做 條件. 如果我們談論的是物理上的東西,那麼在這裡稱它為實質性原因會有所幫助,因為你說木頭是桌子的實質性原因,因為木頭是變成桌子的主要材料。 然後是 合作條件 製作桌子的是釘子和建造它的人以及涉及的其他工具和油漆以及所有這些東西。 所以,在任何事情上,如果我們談論的是物質事物,那麼事物就必須具有那種物質。 (物質在佛教中是一個非常棘手的詞,因為它意味著許多不同的東西。實質存在可以意味著真正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談論的是物理事物,那麼你就有一個實質性的原因,然後 合作條件.

如果我們談論的是一種精神狀態,比方說,如果它是一個意識的時刻,那麼你的實質因將是一個先前的意識時刻。

讓我們以眼識代替意識。 那麼眼識的根本因是什麼? 一個瞬間的清晰和知曉的品質是一個新的視覺意識瞬間的實質或永久原因。

聽眾: 這就是我開始真正感到困惑的地方,因為如果某物必須變成其他東西,那麼就必須有某種東西實質上創造了另一件事。

職業訓練局: 看,這就是為什麼 substantial 是一個困難的詞。

聽眾: 但是必須有一個實質性的原因; 必須有足夠的原因才能產生效果。

職業訓練局: 就像當他們談論一種認知時,他們談論三種 條件 為一個認知。 你必須有對象,你必須有 感覺系,然後你必須有前一刻的頭腦去做。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目標將成為意識的條件。 它不會成為一個持續的原因,因為目標不會變成意識。 然後 感覺系,感覺器官,這也是一個條件。 這不會成為犯罪的原因。 那麼,你知道,緊接前一刻的心——那顆心的清明、清明和覺知的本性——成為眼識的根本因。

聽眾: 所以以表類比。 你會說它主要是用木頭做的。 所以很容易說這是實質性原因。 但是如果一半是金屬的,另一半是木頭的呢?

職業訓練局: 或者你看看沙發,沙發的實質原因是什麼?

聽眾: 是的,有很多小東西。 沒有一件事可以說是 90% 的沙發。

職業訓練局: 然後你可能會挑出幾個大的,並說這些是實質性原因。 就像你會說的,也許填充物和覆蓋物是沙發的實質性原因,製作沙發的人和線是 合作條件. 會是這樣的。 但這是真的,有時很難,因為這是一件需要辨別力的事情。

聽眾: 然後,如果某事可以在沒有實質原因的情況下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你剛剛描述了它,無論更大的原因都被認為是實質原因,並且實質原因和合作條件之間沒有實際區別。 只是程度不同?

職業訓練局: 除了這個人不會成為桌子。 這個人永遠是一個合作的條件,永遠不會是一個永久的原因。

聽眾: 那麼木頭不也總是那樣嗎?

職業訓練局: 木頭永遠是木桌的罪魁禍首,是的。 除非你正在製作一張陶瓷桌子並且你有一點木飾邊。

聽眾: 所以這是一個程度的問題。

職業訓練局: 是的。 這似乎是一個程度的問題。

聽眾: 所以實質性原因並不是真正的實質性原因,它只是一個很大的合作條件,因為它並不是真正變成桌子的木頭。 它只是您正在使用的最大對象的最大部分。

職業訓練局: 但它是木頭變成桌子。

聽眾: 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指甲。

職業訓練局: 是的。 但木頭是主要的東西。 對我來說,當他們那樣說話時也不是很清楚。

聽眾: 我認為有幫助的一種翻譯是有時他們稱之為不可或缺的原因。 如果你要放棄這個方面,它就不是目標。

職業訓練局: 但這不起作用,因為 合作條件 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很多時候,一個輕微的合作條件不存在,整個事情就不會出現。

聽眾: 事實上,是的,因為就像你之前所說的感官意識的例子,如果你把所緣或根拿掉,即使它們可能是次要的,它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職業訓練局: 是的。 無論發生什麼,無論生起什麼,無論是因還是因 條件 缺一不可,不然就有點不一樣了。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在縫東西,如果他們在做沙發,他們用的是鮮紅的線,或者他們可能沒有線。 他們正在製作沙發,但沒有線。 那麼它就會真正不同,不是嗎?

聽眾: 當你禪修緣起時,識別諸如“這是根本因”這樣的事情有多重要? 例如,有原因和 條件,因為我覺得我可能會在試圖找出哪一個是實質性的時迷失方向。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我認為這對我們的思想有幫助,只是讓我們的思想更加敏銳,了解我們如何看待事物,你知道嗎? 它提出了這些問題。 我總是回頭,看到這種東西,不知道是不是我對這個問題不是很了解,也可能是我很了解。 但我得到的是,其中很多東西都只是標籤,當你認真對待它時,往往很難在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間劃清界限。 我們談論因果關係。 種子是發芽的原因。 但是有沒有一個時刻你可以畫一條線,說這之前是種子,之後是芽? 你能做到嗎? 不。當你在兩國之間劃定邊界時,你能否劃定邊界並說原子在這個國家而這個原子在另一個國家? 你知道? 那些事情變得非常困難。

因此,我們開始看到,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正​​在談論標籤並為標籤提供定義,但標籤只是標籤。 那裡沒有邊界非常明確的真實事物。 因為我們甚至會想到我們的 身體, “天啊 身體, 具有明確的邊界。” 但是,你知道,我們一直在吸氣和呼氣。 所以不是 身體 改變? 是否 身體 真的有這麼明確的邊界嗎? 因為空氣進入並成為空氣的一部分 身體 然後是一部分 身體 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並成為房間的一部分。 所以就像在 身體 你會說精子和卵子是實質因。 然後是西蘭花和雞肝的配合 條件.

四點分析空性冥想

聽眾: 我有一個關於四點分析的問題。 第二部分是建立普及。 它說要么你自己與 身體 或思想或你是分開的。 這就是普及。 你怎麼不能兩者兼得? 對我來說,它只是自動跳到這個假設而沒有檢查你自己如何成為一部分 身體/ 部分頭腦。 它自動是這個或那個,顯然兩者都不是。

職業訓練局: 好的,所以在四點分析中的第二個[點]。 第一點是確定你的否定對象。 然後第二點是建立普遍性,這意味著如果有一個內在存在的“我”,它必須可以在 身體 和思想或分開 身體 和頭腦。 我認為最好這樣說:它可以在 身體 和思想,或與 身體 並且介意而不是說它必須是 身體 或頭腦。 因為您在進行分析時,還檢查了 身體 和思想; 然後你問這個人是否是 身體 和頭腦。

聽眾: 所以我想我想了很長時間,我想也許我沒有做正確的第一步,沒有找到真正內在存在的自我,我更多的是讓這個傳統的灰色內在存在,並不是真的內在存在,是一盒紙巾。 它實際上不必在 身體 和頭腦或內心。

職業訓練局: 那是那種傳統的……。

聽眾: 所以我想也許我只需要想出一個更堅實的“我”。

職業訓練局: 正確的。 因為他們說識別否定的對像是最難的部分,也是空性最重要的部分 冥想. 如果你只是識別傳統的“我”,你會說,“哦,傳統的我。沒有菲爾。 這不是 身體 和頭腦。 我和 身體 頭腦。 還有什麼?” 但是,如果你對“我”有這種感覺,那是你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它真的很傷人,或者真的很快樂,或者是真實的,那麼當你開始尋找那個“我”時,然後當你找不到它時, 有一定的影響。

這有點像如果你不需要針,那麼大海撈針就不是很有趣了。 但是,如果你的生命取決於那根針,那麼你真的會在大海撈針中尋找,如果你沒有找到那根針,它會對你產生一些影響。 所以,就是這樣:想想這個真實的我,那裡的宇宙中心。

聽眾: 大海撈針不是更難嗎?

職業訓練局: 如果針頭在那裡,也許你能找到它。 但是你永遠找不到一個內在存在的我。它不存在。

其他佛教傳統中的空性冥想

聽眾: 我想知道這與單手拍手的禪宗傳統是同一類型的練習嗎? 只是為了創造一個令人興奮的練習? 你不能建造任何東西。

職業訓練局: 那麼,在我們[西藏]的傳統中進行四點分析,這是否像許多方法中的一種? 而在禪宗中,眾多方法之一就是單手拍手的聲音? 大概。 除非有禪宗的東西試圖讓你使用你的分析思維,然後才在最後意識到你無法孤立某些東西。 而且,是的,在進行四點分析時可能也會得出同樣的結果。 你正在檢查你的每一部分 身體 和思想以及你之外的一切 身體 介意找我。

聽眾: 但這在西藏方面比在禪宗方面更為個人化。

職業訓練局: 當我不完全理解其中任何一種時,我會猶豫是否要比較不同的方法。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