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节 43: 承受小磨难

节 43: 承受小磨难

一系列讨论的一部分 智慧宝石,七世达赖喇嘛的一首诗。

  • 当事情变得困难时,我们往往会陷入自怜
  • 同时,我们正在努力开发 心愿 带领一切众生出离轮回
  • 我们需要增强承受肉体痛苦的能力

智慧宝石:第 43 节(下载)

无数苦难之箭的目标是什么?
心的脾气经不起哪怕是很小的磨难。

这就是我们的自怜心理,不是吗? 抱怨的头脑。 自怜之心。 “我很痛苦,这不公平”的想法。 “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它不会发生在其他人的心中。 是的? “这太疼了,世界必须停下来,因为我很痛苦,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在受伤,这太痛苦了,太不方便了,压力太大了……” 唔?

但这是真的。 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某人的一些小评论使它成为我们心目中的一件大事。 某人做的一些小动作或他们给的一个眼神,我们的头脑写下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幻想,我们遭受了如此多的痛苦。

然后,即使我们确实为发生的事情而受苦,我们生病了或其他什么,我们再次将如此多的注意力放在 me. “这个星球上没有人像我一样受到如此大的伤害。” 是的? “没有人能理解这一点。” 所以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把自己围起来,我们不信任,我们责备,我们抱怨。

中的其中一章 驯服心灵 是“我最喜欢的消遣:抱怨”。 我做得很好。 我不能很好地打保龄球。 我网球打得不是很好。 那么我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我抱怨。 就像抱怨的头脑建立了一个关于“宇宙是不公平的,世界是不公平的”的整个故事的方式。 我不值得这样。” 没有意识 因果报应,造成这种痛苦的主要原因来自哪里? 我过去的作为。 是什么造成了消极 因果报应? 我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我自己的无明。

在这种情况下,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心,自我执着的无明。 但是抱怨的心不这么想。 带着抱怨的心态,这是其他人的错,而我是这个无辜的受害者。 而我们什么也承受不了。 没电了,“哦,好热,我受不了!”

我的意思是,你应该在附近看到它。 来参加我们早上的站立会议。 “太冷了! 我们必须关上窗户,这里很冷。” 而旁边的人则是,“我工作的房间好热,我想打开窗户!” [笑声] 然后有人说,“我们洗碗的方式很疯狂。” 还有人说,“但我们必须那样洗,这并不疯狂!” 还有人说,“没有人按时吸尘地板。” “我太忙没时间吸地,你怎么老叫我吸地? 这里还有其他人也可以用吸尘器吸地板! 你总是挑剔我!”

所以是的,我们不能忍受丝毫的小事。

我很高兴人们在笑。

他们之中有一些是。 其中一些不是。 [笑声]

只是我们如何创造自己的苦难,却无法承受任何东西。 然后我们进来 冥想 大厅,“我要成为一个 菩萨 并独自带领每一位有情众生圆满觉醒。”

“不,也许他们应该带领我完全觉醒……” [笑声]

“我只是痛苦地坐在这里。 [闻]”

我们一方面产生了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宏伟的动力,然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哦,我流鼻涕了,我不能 沉思 今天。” 比如,如果你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就不会流鼻涕了? 或者你的胃疼,如果你呆在你的房间里,它就会停止疼痛? 所以,“我不能 沉思,但当我死去时,我将跟随死亡吸收进入清光的阶段……” [笑声] 是吗? “但是今天,不可能,因为我踩到了脚趾。 不能专心。 得早点睡觉。 如果我至少睡十二个小时,也许十五个小时,我的小脚趾就会感觉好些。 然后我就可以练习了。”

[回应听众]不认同这些东西。 就像,“好吧,这正在发生,生活还要继续。” 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些事情真的不是世界末日。 虽然他们当时看起来是这样。

在实践中 坚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菩萨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增强承受身体痛苦、承受不舒服的情况、不舒服的情绪、痛苦……的能力。 因为如果我们要长期利益众生,如果每次发生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并且我们崩溃了,我们如何才能利益任何人?

慢慢地,我们必须真正努力建立对这些事情的容忍度并学习解毒剂。 索取与给予 冥想 非常好。 每当有身体上的痛苦,甚至是精神上——情感上的——痛苦时,索取和布施是非常好的。 以及反思 因果报应, 很好。 但是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必须记住进行这些冥想。

通常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的老习惯是坐着,噘嘴哭泣,吮吸拇指或对某人生气。 或者去喝酒。 去喝酒,去吸毒。 去看电影吧。 可以治疗我们自己的痛苦的东西。 因此,与其使用那些绝对行不通的策略,不如尝试应用佛法解毒剂。 从不方便的小事做起,然后慢慢积累自己的能力,直到有一天我们可以成为大菩萨。

[回应听众]很好。 所以看到你生命中的某些情况,比如你父母的去世,如果你不练习并为现在做一些准备,当它们发生时你就会崩溃。 别说不能利益他,你也不可能利益自己。 因此,培养能够承受这些困难的内在力量非常重要。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