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培養寧靜

路徑的階段#130:第四聖諦

一系列的一部分 菩薩早餐角上師法會 班禪喇嘛一世洛桑確吉堅讚的文字。

  • 培育 吸收因子 伴隨著寧靜
  • 耐心對培養專注力的重要性
  • 對自己溫柔

至於做 冥想 為了培養寧靜,我們同時培養這五個 吸收因子 及降伏五蓋。 五支的強化有點順序,因為首先當我們禪修 粗略的參與 非常重要,因為這才是我們真正關注對象的原因。 然後一旦它在那裡,我們就會培養精緻的參與。 (有時它被翻譯為與對象的持續接觸。)從那裡來一種狂喜的感覺。 然後就會產生一種感覺 極樂. 然後心變得非常單一,所有事物都聚集在目標上。 所以你按照那個順序發展這些因素,最終形成單點性。

它說這五種因素必須耐心地培養。 我們無法推動或意志自己獲得專注。 這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事情。 尤其是在我們習慣於推動的西方文化中,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足夠努力,而且我願意,它就會發生。” 這種態度在以下情況下不起作用 冥想. 相反發生的是頭腦變得非常疲勞和緊張,而我們想要的恰恰相反,我們變得有點緊張,我們變得喜怒無常,我們感到壓力,這不利於良好的專注。 對於我們文化中的人們來說,學習如何既“努力”又冷靜地做某事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總是認為努力就像運動一樣努力,你只是去那裡,你就是足球運動員而且你收費。 但是,當我們聽到“努力”時,我們習慣使用的方法並不是努力的意思。 冥想 實踐。 因此,我們常常不得不通過艱難的方式來學習這一點,通過不斷地顛簸,直到我們了解到我們不能意誌或強迫自己去做某事。 我們必須學習如何以一種非常非常熟練的方式與頭腦一起工作。 技能不是我們習慣的東西。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依賴權力。 通過權力,我們主宰或我們為所欲為。 但技能是一種更具吸引力的技術,並且具有更好的長期效益。 這種技能不僅適用於人際關係(而不是對某人的權力),還適用於我們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對待自己。 如果我們想,“我必須這樣做!” 如果我們有能力對自己溫柔,同時推動自己前進,這樣我們就不會自滿。 這才是培養這五個因素真正需要的。 那種態度。

這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整體態度,不是嗎? 這尤其體現在我們的 冥想 實踐。

[回應聽眾]問題是像 粗略的參與 和精緻的參與,它們是我們現在擁有的嗎? 還是我們現在沒有的東西是新鮮創造出來的?

它們都是我們現在擁有的東西。 它們是我們現在擁有的心理因素,但它們尚未開發。 或者,因為它們是多變的心所,我們經常把它們放在錯誤的對像上。 你知道? 因此,我們有能力反思和剖析某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為此,我們有大量粗略和精細的參與。 它們是我們現在擁有的精神因素,但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引導和培養牠們。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