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快樂與痛苦的源頭

快樂與痛苦的源頭

一系列的評論 像陽光一樣訓練心靈 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 Nam-kha Pel 於 2008 年 2010 月至 XNUMX 年 XNUMX 月期間開示。

  • 如何以實際的方式將教義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 我們的快樂和痛苦的源泉來自內部,而不是來自外部
  • 我們通常如何嘗試重新安排自己外部的一切
  • 如何與頭腦一起改變我們感知情況的方式並防止情緒起伏不定

MTRS 69:快樂與痛苦的源泉(下載)

動機

讓我們從今天認真傾聽和注意的動機開始,這樣我們才能了解自己。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自己? 因為那是快樂的秘訣。 我們的快樂來自內心——這是一種內在的體驗。 如果我們學會如何擁有快樂的心態,這不僅對我們有好處,對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有好處。 如果我們真正深入地思考幸福,我們就會發現幸福有很多種,有很多不同的層次。

我們可能想要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這是我們直到現在才知道的。 我們可能還想開闊視野,思考其他眾生的幸福,並希望幫助他們獲得持久的幸福,這種幸福不依賴於多變的環境。 因此,今晚我們將懷著對一切眾生利益和福祉的寬廣心來聽聞佛法。 我們的目標是提高自己,以便我們可以為他們的福利和幸福做出更多貢獻。 讓我們花點時間來產生這種動力。

幸福和痛苦的通常看法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在閱讀這本書 思維訓練 就像太陽的光芒。 我們正處於它的最後幾頁,並且正處於關於現實本質的非常複雜的討論之中。 現在我們將把複雜的討論簡化為對我們理解非常重要的基本知識。 我們可能會迷失在復雜的哲學中而忘記它如何應用於我們的生活,所以不要忘記這一點非常重要。

當我遇到佛教時,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們的快樂和痛苦來自我們內心的教導,因為我以前從未這樣想過事情。 像大多數人一樣,我認為幸福和痛苦來自我之外。 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總是在努力重新安排外在的一切,以使其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而世界並不合作。

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認為我們想要重新安排事情以便我們得到某些玩具並且我們遠離學校裡的惡霸。 然後,當我們進入青少年時期時,我們想要重新安排事情,這樣我們就可以和我們的朋友在一起,遠離任何干擾我們自主和獨立的人。 當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們想和一個伴侶在一起,找到一份工作,擺脫任何會干擾它的人。 因此,我們經歷了人生中所有這些不同的階段,從心理上講,我們在每個階段都會做不同的事情。 我幾年前讀過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叫做 通道 它講述了你在人生不同階段所做的這些事情。

我們都經歷過,看起來變化很大,但實際上我們的觀點並沒有太大變化。 我們的觀點仍然很像,“我是一個自我封閉的實體,我想要快樂。 這就是我做任何事的全部原因。 快樂來自外在,所以我需要把所有能讓我快樂的東西都排列起來——食物、事業、名譽、讚美、性、美麗的風景、美妙的音樂等等。 我必須把一切都安排好,我必須擺脫任何妨礙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的人和事,因為我想要的東西會讓我快樂。” 這基本上就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我們關心其他人,只要他們讓我們快樂。 當他們不再讓我們開心時,我們對他們的關心肯定會改變。 我們對他們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我們不在乎那麼多。 這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觀——我們的工作是重新安排外部世界,使其變得完美,使其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設定的人生目標。 “我想賺一定數量的錢。 我想擁有某種個人生活、某種社會生活、某些領域的某種聲望等等。” 這是我們的目標。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並試圖獲得所有這些東西。 我們工作非常努力,但並不能真正保證我們會得到任何回報。

有時我們看著別人說,“好吧,他們有我想要的東西,但我得不到。 他們怎麼會有? 他們很開心。 他們有這個那個和其他我想要的東西。 我應該擁有它。” 但如果你與這些人交談超過兩分半鐘,你會發現他們通常也有可抱怨的地方。 出了點問題。 有些地方不盡如人意。 他們得不到他們想要的。 他們想要更多。 他們想要更好的。 無論我們是誰或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的座右銘是:“更多更好,更多更好。” 因此,我們會努力獲得我們認為會讓我們快樂的一切——更多更好。

我們不質疑這種世界觀。 我們按照它生活,但我們不質疑它。 即使在我們聽到佛法並開始質疑它之後,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心只是回到習慣性的舊世界觀——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我快樂和痛苦的原因。 讓我們稍微質疑一下。

在我們打破這樣做的習慣之前,我們必須質疑並看看我們的習慣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 整個社會都在強制執行這種習慣和思維方式。 這就是廣告業的基礎。 “你必須得到這個才能快樂,那肯定會讓你快樂。” 這就是電影告訴我們的。 如果我們看一下我們通過看電視節目和電影得到的信息,所有這些東西中的角色都必須得到一些東西並遠離其他東西才能獲得快樂。 每個人都相信這一點。

但這真的是真的嗎? 我的快樂來自外面嗎? 如果我們的快樂真的來自外界,那就意味著外在的事物和外在的人本身就有讓我們快樂的力量。 那意味著快樂以某種方式存在於他們的內心,所以我們需要與他們接觸,然後我們才會快樂。 如果那是真的,每個人都應該為同樣的事情感到高興。

如果快樂來自外部,那麼快樂就存在於其他人和事物中。 那些東西應該給每個人帶來快樂,因為那些人和事有能力在他們內心帶來快樂。 我們的世界觀是,我的幸福與我和我的心態無關。

它與對象的質量有關。 “這種食物——這種巧克力蛋糕——本身就有讓我開心的能力。 這與我的想法無關。 我需要這個巧克力蛋糕,因為它味道好,質地好,還有這個那個等等。” 如果真是這樣,那塊巧克力蛋糕就會讓每個人都開心,因為它會獨立存在,從它自己的那一邊,因為它裡面有善良、幸福和快樂。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巧克力蛋糕。 我們知道那些人是布穀鳥,但另一方面,他們喜歡薯片,我覺得薯片很噁心,所以他們認為我是布穀鳥,因為我不喜歡薯片。 如果薯片真的有好處,我也會喜歡的。 為什麼? 因為所有這些都存在於對像中,獨立於它與任何人的關係。

這也意味著,無論何時我們吃巧克力蛋糕,我們都會從中體驗到快樂——因為它本身就有製造快樂的能力,與我們無關。 這意味著當我們胃部不適時,我們應該可以吃巧克力蛋糕並感覺好些。 這意味著當我們已經吃飽的時候,我們應該能夠吃到巧克力蛋糕並感到快樂。 因為這個東西——獨立於我們之外——有能力帶來幸福。

當我們使用固有存在的詞彙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我們是說它內部的某些東西,從它自己的角度來看,具有一些奇妙的特性並且具有帶來幸福的能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它能從它自己的方面做到這一點,那麼任何人都應該能夠從中獲得幸福。 而且我們應該能夠在任何時候從中獲得快樂,因為那種快樂內在地存在於物體或另一個人中。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是嗎?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巧克力蛋糕,有些人覺得它很噁心。 即使是那些喜歡它的人有時也會看著它然後說“Bleh”。 它不會帶來快樂。 但是,如果我們不經常有那種“bleh”的感覺,那麼我們就會認為巧克力蛋糕真的很棒,我們會竭盡全力得到它。 看看我們如何過著得到巧克力蛋糕的生活。

如果前面有其他人排隊,我們會把他們推開。 如果我們拿到巧克力蛋糕時發現它不新鮮,我們就會抱怨。 當我們拿到巧克力蛋糕時,我們會很快吃掉它,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別人吃之前再拿一塊。 如果我們真的 它,我們會撒謊得到它。 我們會偷東西來得到我們的巧克力蛋糕。 我以巧克力蛋糕為例,但用你真正非常想要的東西代替。 可能是金錢、新運動器材、一段關係、對你工作的認可、知名度——誰知道呢? 我們都想要不同的東西。 用你想要的東西代替巧克力蛋糕,看看我們的觀點如何完全掌控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在許多方面真正失去理智。 我們幾乎會做任何事情來獲得我們認為會讓我們快樂的任何東西。

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回顧過去,看看我們是如何做到那麼多次的。 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感覺不佳的事情都涉及到我們試圖獲得我們認為會讓我們快樂的事情。 我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是因為我們的頭腦沒有清晰地思考。 有時我們努力去做的事情會讓我們快樂,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我們以前都有過很多快樂。 那種幸福現在在哪裡? 我們過去吃過幾次巧克力蛋糕? 我們有沒有從中得到永遠的快樂呢? 不,我們有動脈阻塞和肥胖以及其他各種問題。 

同樣,我們認為我們的痛苦來自外部。 我為什麼悲慘? 因為這個人批評我; 那個人妨礙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這裡的這個人比我有更好的東西; 這個人在我周圍指揮; 這個人忘記了我的生日——所有這些人都在試圖控制我並告訴我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們都不聽我的。 我完全是他們自私的受害者。 他們只是接管並試圖控制我,不尊重我,等等。 正確的? 為什麼我有痛苦? 為什麼我有問題? 總是別人的錯,不是嗎? 總是。 我的痛苦總是來自他人。

那我有什麼法門可以去掉那個苦呢? 就是擺脫那些人或擺脫他們的行為,讓他們改變,這樣他們就會成為我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 所以,我們為每個人提供了很好的建議。 “此人不宜多言; 那個人應該多說話。” 難道我們對某些人沒有這樣的建議嗎? 我們都知道我們生活中的人會讓我們想,“已經閉嘴了。” 還有一些我們認為不錯的人,我們想認識他們。 對於他們,我們認為,“哦,請多談談。”

我們有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做的小事。 然後我們會想,“你對我的讚美不夠。 你還不夠欣賞我你不聽我的。 你不理我。 你對我有自己的印象,這與我的真實身份無關。” 它一直在繼續。 我們有一份關於其他人的投訴清單,不是嗎? 如果有一天拿出一整捲屠夫紙,寫下我們所有的抱怨,然後看著它說,“如果所有這些事情都消失了,我會永遠快樂嗎?”

聽眾: 這將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

尊者圖登卓龍(VTC): 好吧,如果你打字快的話,你可以打字。

但我們認為,“如果我能改變這些人並讓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我會很高興。” 我們想改變我們個人生活中的人——朋友和家人——並讓他們採取不同的行動或改變他們。 我們想去“老朋友商店”結交新朋友。 而且不僅是那種事情,我們還要全部安排,全部控制。 我們認為這會讓我們快樂,但事實並非如此,不是嗎?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抱怨了某人的行為,而對方真的很努力地想改變那個行為來取悅你,但你仍然抱怨他? 他還是有些不對勁。 你注意到了嗎? 當我們是那些試圖改變讓別人開心的人時,我們會更多地註意到這一點,而他們一直在抱怨我們。 我們注意到更多。

但是你會認為我們的世界觀有一些非常錯誤的想法,認為幸福和痛苦存在於外部。 僅根據我們早上醒來時的心情,我們每天都無法瞥見這是多麼錯誤。 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心情愉快地醒來,這一天就會順利。 我們遇到了很多好人,即使有人給了我們一些我們不喜歡的反饋,也不算太糟糕。 我們的頭腦是平衡的,所以我們可以處理它。 我們不會驚慌失措。

但是當我們心情不好時醒來,一切都會讓我們痛苦,不是嗎? 一切。 如果我們心情不好地醒來,有人說,“早上好”——呃! 我們都在互相鞠躬 冥想 霍爾——[Chodron 尊者做了一張生氣的臉]。 你去吃早餐——“呃! 他們早餐供應什麼?” 你和你愛和關心的人坐在一起,你會想,“呃,他們太無聊了,太噁心了。” 當我們心情不好時,每個人都錯了。 每個人都充滿了錯誤。 一切都很討厭。 全世界都在找我們,我們對此深信不疑。

如果你心情很好,遇到完全相同的情況,你對它們的整體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這是我們閉關時非常清楚地看到的事情,因為我們每天都有相同的時間表,我們在同一時間做同樣的事情。 我們談得不多。 你起床,刷牙, 幽思, 吃早餐, 幽思, 吃午餐, 幽思, 散步, 幽思, 吃藥餐, 幽思, 去睡覺。 有點像那樣。 你所看到的是,我們的快樂和痛苦一天比一天高低起伏。 我們的心就像溜溜球。 外在環境變化不大,但人和事在我們眼中的樣子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心情。

有時當有人在點擊他們的珠子時 冥想 大廳裡,我們可能會想,“夠了,我受夠了。 他們不能點擊他們的珠子 冥想 大廳了。 這意味著他們無禮、粗魯、無禮、沒有正念、沒有內省的警覺性、沒有盡責性,試圖造成傷害,故意騷擾我——我要告訴他們。” 而在中間 冥想 會議,我們告訴他們。

大廳裡的其他人都在說,“發生什麼事了?” 但這一切都來自我們的思想。 它不是來自另一個人。 如果你很孤獨,你聽到有人在敲他們的 冥想 珠子,你不開心嗎? 如果你已經很多年沒有遇到另一個冥想者,而你聽到有人在敲珠子,你會很興奮。 但是如果你看看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然後詳細說明它,所以它比實際情況要糟糕得多。 我們從中大賺一筆,在和我們一起生活的每個人中間引起了很多混亂,他們撓著頭說,“為什麼今天和其他日子不一樣?”

我們的思想創造我們的經驗

我在這裡的觀點是,我們需要審視自己,看看我們是如何通過我們思考和解釋事物的方式來創造我們的體驗的。 我們經常有情緒,我們認為這是任何人在那種情況下唯一可能感受到的。 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的情緒背後隱藏著很多想法。 這些想法與我們如何解釋事件和對像有關——我們如何向自己描述它。

通過我們描述事物的方式,我們體驗到快樂,也體驗到痛苦。 假設我們早上起床,早餐又是剩菜,重新加熱的燕麥片。 我們可以說,“這太噁心了。 我想要香蕉煎餅,而不是再加熱的燕麥片。 為什麼這些人會做廢話廢話?” 我們真的可以抱怨並激怒所有人——這是一種選擇。 或者我們可以看著同樣的早餐說,“我很幸運能有食物,”因為我們很幸運能有食物,不是嗎? 但是我們幾乎沒有想過我們有食物是多麼幸運。 我們通常認為食物不是我們想吃的東西,但如果我們改變想法並訓練它,讓我們對擁有食物感到幸運,那麼我們吃東西時就會感到快樂。 如果我們不改變它,而只是任由我們的心存在,那麼我們會感到痛苦。 外部情況也是一樣。

當我們與他人發生衝突時,同樣的事情總是會發生。 衝突是正常的。 我們每天都會與其他人發生衝突; 我們一直都有誤解。 但我們不把它們看作是誤解——我們把它們看作是“這個人想傷害我”。 突然之間,我們成為了讀心者,我們知道他們在故意傷害我們。 我們怎麼知道的? 我們不問; 我們只知道。 然後我們會形成這樣的態度,“我是受害者。 這些人故意對我無禮無禮。”

從一開始,我們就在一起擁有完整的歷史。 “當我遇到他們時,他們從不喜歡我。 我也從來沒有喜歡過他們。 他們總是試圖做這件事來戳我並激怒我,他們就是那種‘bleh’的人。” 這就是我們描述情況的方式,然後我們相信我們的描述,我們對另一個人的反應就好像他們是這個星球上最可怕的人,故意傷害我們。

然後另一個人當然會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與此同時,我們坐在那裡想,“你做這個做那個。 你不聽我的。 你不尊重我。 你總是在破壞我。 你關心其他人勝過關心我——而且你在背後說我壞話。” 我們的想法一直在繼續,我們確信我們的觀點是正確的。

我們讓自己痛苦不堪,我們以這種方式破壞了與他人的關係,因為他們並不總是知道我們在世界上談論的是什麼。 我們如此確信我們的解釋是正確的,以至於我們甚至不把它看作是一種解釋。 我們認為我們所感知的是直接經驗。 “那裡有一個客觀世界,我正在客觀地感知它。” 我們沒有看到我們的想法正在創造這件事在我們面前的樣子,然後我們對我們通過我們創造的東西做出情感反應 不適當的注意. 這事兒常常發生。 問題是,如果我們停下來、分析和檢查,我們通常會發現我們錯了。

“其他人真的有這些品質嗎? 情況真的如我所想的那樣嗎?” 很多時候不是。 很多時候,當我們處於強烈的情緒之中時,我們的眼光無法超越我們的鼻子。 我們確信事情就是這樣。 但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你冷靜了一段時間,然後回過頭來看一件事,然後說,“為什麼我會為此感到如此沮喪?”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就像,“我在想什麼,我對另一個人如此超級敏感和指責?” 因為一段時間過去了,那種情緒過去了,所以我們再看看當時的情況,我們在當時的情況中看到的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然後我們說,“難怪那個人現在不跟我說話了。” 這很有趣,因為當我們身處其中時,如果有人向我們暗示我們沒有準確地感知它,我們會非常生他們的氣。 然後不僅原來的人是我們的敵人,而且這個試圖幫助我們的人也成為我們的敵人,因為他們沒有證實我們是受害者的觀點。

如果我們看,我們會看到所有這些事情一直在發生——我們的頭腦如何編造故事,如何相信它們,如何對它們產生情感。 然後情緒激起我們說和做不同的事情,然後引起另一個人的反應,使我們更加不開心。 我們對此做出反應,然後整個事情就周而復始。 因為如果有人說,“請把你的盤子擦乾淨,把它收起來,”而且他們沒有先行三拜——“他們為什麼那樣跟我說話?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們對我指手畫腳。 他們不欣賞我。 他們總是像這樣操縱他人。”

我們繼續下去,我們對這個人進行心理分析。 我們認為,“哦,他們真的是被動攻擊。 出事了,他們不告訴我,所以他們才這樣做。 他們絕對是被動攻擊性的——也許他們甚至處於邊緣。 哦,就是這樣! 這就是為什麼過去 XNUMX 年來這種關係一直不好:他們處於邊緣。” 我們進行了小小的精神分析之旅,我們都沉浸在這些想法中,我們非常確定這些想法是外部客觀現實。

如果你看一下,我們實際上正在做的是讓自己成為受害者。 這不是我們不開心時最常做的事情之一嗎? “我是受害者。” 我們把自己變成了受害者,然後我們生氣了,因為我們不喜歡成為受害者,或者我們偷偷溜走,開個憐憫派對。 但誰讓我們成為受害者呢? 我們做到了。

我們說,“哦,這些人從來不聽我說,”但我們有沒有試過和他們交談? 我們只是想,“沒有人聽我說”,但我們甚至不與他們交談。 我們不會問他們過得怎麼樣,也不會努力與他們交談。 所以,我們把自己變成了受害者,因為我們認為,“他們就是這樣的。” 然後我們相信它,讓自己痛苦,並對他們生氣。

整件事都是那麼沒用,不是嗎? 當你認為我們都只想快樂而不是受苦時,所有這些反省、增殖的想法、所有這些指責、受害者的心態——整個事情都是那麼無用。 這都是我們無知的產物,因為我們認為一切都客觀存在於外部,我們如何看待它。 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如何“感知它”是通過我、我、我的和我的整個過濾器。 我們只是把一切都變成了我們所有瘋狂的想法想要變成的樣子,然後我們就很痛苦了。

我們有能力改變我們的想法

關於這一切的好消息是,如果我們的幸福和痛苦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我們自己的思想和我們解釋事物的方式,那麼這個星球上還有一些希望。 因為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其他人並使他們成為我們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 所以,我們可以審視內心並自問:“我的非生產性心理習慣是什麼? 我習慣性陷入的煩惱情緒是什麼讓我痛苦不堪? 怎樣看待實際上不正確的事物? 我們可以進行這種提問,挑戰我們的許多心理和情感習慣,以及我們的許多想法。 如果我們開始放下很多這些無用的東西,那麼我們會發現實際上有可能獲得快樂。

當我們在佛教中說我們對自己的快樂或痛苦負責時,這實際上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果我們負責,我們就可以改變它。 如果別人為我們的幸福和痛苦負責,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它? 我們怎麼能改變別人? 我們一生都在努力改變其他人,但如果我們開始並嘗試改變自己,某些事情可能真的會改變。 我們是可以改變我們的人,那是我們可以改變的領域——我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教我們如何改變自己,這就是這些教義的美妙之處。 這不僅僅是“停止生氣”,因為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停止生氣呢? 這不僅僅是“停止成為受害者”,因為我們太相信它了。 相反,什麼 教導我們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情況,以便我們以更現實的方式向自己描述它們。 當我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情況時,我們就會以不同的方式體驗它們。

我在看一篇文章 “紐約時報” 上星期。 它被稱為“寵物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婚姻的什麼”。 它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觀點。 當你的寵物嘔吐時,你不會生氣——你會去清理它。 當你的寵物抱怨他們想要食物時,你去餵他們。 你不會把他們趕出家門。 當你的貓不想當寵物時,你就會放下它。 你不要生氣。 它有這些我們只是原諒的動物通常行為的例子。 “哦,你毀了所有的家具? 你搶走了我所有的新家具?” 我們生氣了大約半秒鐘,但隨後我們就忘記了。 這是一隻貓; 這是一隻狗。 這是他們的本性。

我小的時候我們有一隻德國牧羊犬。 我媽媽正在櫃檯上切意大利臘腸,門鈴響了。 當她開門回來時,沒有意大利臘腸。 那是一個大薩拉米香腸,現在不見了。 當您的寵物做出那樣的事情時,您就原諒了您的寵物。 你愛你的寵物。 當你的配偶做了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時——甚至比吃掉整個意大利臘腸、毀掉你所有的食物或剛清理完地毯就吐在地毯上還糟糕——你的配偶做了一些小事,人們就會離開通過天花板。

這篇文章只是說我們應該考慮我們對寵物的反應以及我們如何減少寵物的鬆懈,但是當涉及到人類時,我們要求完美。 他們必須是完美的,他們必須成為我們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 這是一篇有趣的文章。 他們實際上是在談論空虛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但是 作家不知道。 這就是整件事——為什麼我們對某些人要求如此之高,而對其他人卻放任自流? 為什麼? 這有意義嗎? 我們最苛刻的人通常是我們最關心的人,但我們對他們的要求如此之高,以至於我們把他們趕走了。 我們讓他們感到窒息。

非常有趣的是,我們如何塑造某人的形象,試著讓他們符合那個形象,然後當他們不符合時,我們會對他們感到非常沮喪。 但這一切都來自我們自己錯誤的思維方式。 相反,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看法並思考,“這是另一個人,他只是想快樂並從痛苦中解脫。 這就是另一個人的全部。 他們不是試圖讓我痛苦的邪惡存在。 他們只是想快樂和擺脫痛苦。 無論他們在做什麼,都是因為這個。 這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想傷害我,也不是因為我一文不值。”

所有對他人和自己的評判都是無用的。 都是不正確的。 他們只是在做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因為他們想要快樂——僅此而已。 你不是說這就是激勵每個人的原因嗎? 看看英國石油公司現在在做什麼。 我們對他們大加指責,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不就是想要快樂嗎? 是的,他們想要快樂。

我們認為他們試圖快樂的方式是不正確的,但他們只是想快樂並避免痛苦,就像我們一樣。 如果我們能夠將我們的解釋從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中移開,並真正看到他人正在發生的事情,那麼接受他們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將不良動機歸因於他們變得更加困難,這使得不對他們採取防禦措施變得容易得多。

當我們開始防禦時,我們腦子裡在想什麼? 你有沒有註意到我們的防禦有多快? 一些小事發生了——砰! 我們在那裡保護自己,解釋這個、那個和其他事情,因為我們認為他們在指責我們。 也許他們只是問餐巾紙在哪裡,但我們必須告訴他們整個故事,因為我們認為通過詢問餐巾紙在哪裡,他們暗示我們無能為力。 

這一切都來自我們的錯誤投射。 如果我們只是照原樣處理,那就簡單多了。 如果有人需要餐巾——這裡有餐巾。 這就是它的結束。 我有機會給某人一張餐巾紙,讓某人受益,讓他們開心。 這很容易。

相反,我選擇防禦,我必須解釋,“嗯,我們過去把餐巾放在這裡,但現在我們把它們放在那裡。 我們搬餐巾紙的那天你不在,你沒有餐巾紙不是我的錯。” 看看我們做了什麼,我們講了多少故事,試圖擺脫其他人在責備我們的假設,而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 但我們按原樣解釋它並以這種方式做出反應。

這是來自我們的想法。 如果我們學會停下來說:“那個人真的那樣做嗎? 不,他們只是想快樂和擺脫痛苦。 我希望他們快樂,那麼我該怎麼做才能促進他們的快樂呢? 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不受苦?” 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對待我們遇到的世界,我們會更快樂。 我們的演講會更好。 我們的行動會更好。 它來自於改變我們的想法——改變我們看待他人的方式。 我們不必為了改變世界而爬上珠穆朗瑪峰並患上高原反應。 我們只需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

我所說的全部要點是,我們認為事物以它們在我們看來的方式存在,而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正在灌輸品質、動機和對情況的整體描述。 我們認為我們看到的是外部事物,所以這導致我們產生很多 附件, 憤怒、嫉妒、傲慢、怨恨。 你命名它,我們生成它,然後我們變得痛苦。 我們做的事情讓其他人痛苦不堪。

如果我們學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情況,就有可能消除所有這些,因為我們看到我們認為存在的東西並不是從它自己的角度看出來的。 因此,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看待它。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與之相關。

問題解答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他說,現在你已經聽夠了佛法,開始修行,但是當你生氣的時候,你可以對自己說:“十分鐘或一小時後,這對我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可以幫助你冷靜下來,就在那一刻。 但與此同時,你的心執著於某些東西,在這一切的背後是一種粗糙、不快樂和痛苦。 你可以看到這是因為心非常狹隘,所以你如何打開視野,看到比我們在那一刻看到的更多的東西?

我們必須擴展我們的思想,有時這一刻非常困難。 甚至心理學家也描述了一個“不應期”:我們無法接受任何新信息的時間點。 但我認為在我們的課程中回到它真的很有幫助 冥想 當我們面前的情況不那麼炙手可熱時的會議。 那時我們開始剖析它,拓寬我們的視野,看到發生的事情比我們當時所鎖定的要多得多,並實踐這種新觀點。 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做。

如果我們這樣做,就會停止狹隘解釋的習慣。 因此,即使出現狹隘的解釋,也更容易接受新信息。 不應期不是那麼長,因為我們已經在那個時間之外實踐了這個新觀點。

通常當我們真正陷入困境時,我們的思想所關注的是我,我,我的和我的——發生在我身上的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事情。 有時在那個時候說,“這只是正在發生的一件事。 這不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事情。 此時此刻,在這個人批評我的同時,有人在死去,有人在殺戮,有人在挨餓。 有這麼多不同的經歷,以至於這一刻不僅僅是關於我和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其他生靈現在是什麼體驗?”

這極大地打開了我們的思路。 我發現這非常非常有幫助,因為它還幫助我正確看待這件讓我感到非常不安的事情有多嚴重。 通常,與地球上正在發生的事情相比,我感到不安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聽眾: 哪些心理因素與心胸狹隘有關?

職業訓練局: 絕對是無知,因為我們抓住的是真實的我。 還有 附件,因為我們執著於自己的快樂。 有 以自我為中心,因為我的幸福比任何人的都重要。 很多時候,有 憤怒 或怨恨:“有人侵犯了我想要的東西,我的幸福。” 那里通常有許多其他不同的心理因素。 還有,我們稱之為心所 不適當的注意,以錯誤的方式關注——這是構成所有故事的思想。

有時候,當我發現自己在編故事只是為了說“停下來”時,這很有幫助。 我在編故事。 我不需要編造關於這個人的故事。” 當然,這要看我們在煉功的時候是在編故事。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將以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帶入我們的實踐中如此重要,這樣我們就可以重新解釋它們並再次與它們一起工作。 這樣我們就養成了以不同方式處理這些事情的新習慣。

有時候,從過去記起一些你不平靜的事情是非常有幫助的。 你提出來並調查:“我是如何編造一個故事的? 我的怎麼樣 以自我為中心 涉及? 我的無知如何參與其中? 我的怎麼樣 附件 為了我自己的幸福? 怎麼 不適當的注意 涉及? 怎麼 憤怒 還是怨恨?” 你開始審視思維的運作方式,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然後你開始了解它是如何完全脫離現實的。 你在練習中看到的越多,就越容易在不同的情況下看到它。

此外,我們所做的是開始注意到我們反复編造的某些故事。 一個可能是“你在指揮我”的故事。 或者另一個可能是“你沒有在聽我說話”的故事。 或者另一個可能是“沒有人欣賞我”的故事。 多年來,我們可能會出於習慣養成某些選擇故事,每當發生任何事情時——哇! 我們直接進入那個故事。

看看我們所有與權威有關的問題。 我們有這些故事,是我們編造的關於我們賦予權威地位的人的故事,同樣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又一遍又一遍。 或者有時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友誼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現。 因此,審視我們的生活並自問:“我的習慣在哪裡? 我有哪些錯誤的思維習慣?” 真正了解我們反復告訴自己哪些故事是不正確的,這一點很重要。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你說你感到高興的是當你在白天做了一些有成效的事情時,你回顧你的一天說,“我對我今天所做的事情感覺很好,因為我做了一些事情。 那裡有一些以前沒有的東西。” 那是來自外部的,但與此同時,您確實會感到滿足和滿足。 而如果你只是躺著看電視,你就不會得到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

我想我們所有人都喜歡感覺到自己是有效率的人,我們可以做一些對世界有益的事情。 我認為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感覺良好並沒有錯。 事實上,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感到滿意是件好事。 有時我們會遇到麻煩的地方是,如果我們只對自己做過的某些事情感覺良好,而對自己做過的其他事情感覺不佳。 也許那些其他的東西同樣有益,但我們沒有訓練我們的頭腦對它們感覺良好。

也許有些人在清理桌面上的很多東西、搭建甲板或做某事時感覺很好。 但是當他們打掃自己的房間,幫助別人打掃他們的房子時,他們並沒有訓練自己的頭腦感覺良好。 或者當他們靜坐並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閱讀佛法書籍、思考它並產生新想法時,他們還沒有訓練自己的心感覺良好。 也許他們沒有訓練自己的頭腦去感受除了他們習慣的平常事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感覺快樂的方式。

我認為訓練我們的大腦對我們白天所做的所有不同事情感到高興是件好事。 因為如果我們只對某些事情感到高興,那麼當我們 身體 停止做那些事情,我們就上了小溪,不是嗎? 訓練自己思考是有幫助的,“好吧,即使坐在這裡用我的思想工作,坐著讀一本書並思考它,產生一些新想法並質疑自己——這實際上是非常有成效的事情。” 我們可能沒有什麼可指著說,“看看我做了什麼”,但就我們自己的內在感受和自我認識,以及我們善待他人的能力而言,那天我們取得了一些進步,我們對此感覺良好。

如果我們訓練我們的頭腦去做那件事並且對此感覺良好,它就會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方式,因為即使你生病了,你也可以用你的頭腦工作。 而如果我們所有的幸福都取決於我們 身體 做事,然後當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病時,快樂就變得更加困難。 所以,這就是我們如何擴大我們感到滿足的方式。 對我們來說,即使只是對某人說一句好話也能改變他們的生活,這對我們很有幫助。 我們可以對此感覺良好,而不是僅僅忽略它。 我們可以理解,“哦,我能做到。”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