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輔助菩薩戒:6-12戒

輔助菩薩戒:第 2 部分,共 9 部分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啟蒙的漸進之路(Lamrim) 給予 佛法友誼基金會 1991-1994 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評論

LR 084:輔助 誓言 01(下載)

誓言 6-7

  • 捨棄不接受他人贈予自己的金錢、黃金或其他貴重物品的禮物
  • 捨棄不給法給欲者

LR 084:輔助 誓言 02(下載)

誓言 8-10

  • 棄捨那些違背倫理紀律的人,不給他們建議,不減輕他們的罪惡感
  • 放棄不按照自己發誓的訓練行事,因為這會產生或維持對他人的信心
  • 放棄只做有限的利益眾生的行為,例如嚴格遵守 戒律 在不這樣做的情況下的規則會對他人有更大的好處

LR 084:輔助 誓言 03(下載)

誓言 11-12

  • 捨棄不做惡業 身體 當環境認為有必要利益他人時,用慈悲心說話
  • 甘願放棄自己或他人以任何不正當的生計所得到的東西

LR 084:輔助 誓言 04(下載)

我們一直在經歷 菩薩 誓言. 請記住,這些是來自 關於在我們的實踐中應該練習什麼以及應該避免什麼。 我們是否採取了這些 誓言 不管是否如此,它們對於我們了解如何以富有成效的方式使用我們的生活仍然非常有用。

學習 菩薩 誓言,也給出了一個想法 菩薩 做什麼,什麼是 菩薩 不行。 如果我們喜歡一個榜樣 菩薩- 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整潔的事情並且我們想成為那樣 - 這非常明確地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可以練習開發哪些東西以及可以留下哪些東西。

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操作方法或如何實際練習和生活 菩薩 做。 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時,它給了我們一些鼓勵,而不是感覺我們在下面,而菩薩在上面,兩者永遠不會相遇。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我們開始這樣練習,尤其是在與 菩薩 有,我們可以成為正式的菩薩:我們自己蓋印,認證的菩薩。

評論

上次我們談到了前五個 菩薩 誓言 這與 深遠的態度 的慷慨。 再一次,這些是前五個 誓言:

  1. 避免不使 供品三顆寶石 每天與我們 身體、言語和思想。 這個 發誓 涉及通過鞠躬來表示身體上的尊重,並使 供品 通過說咒語和讚美來表達我們的演講。 我們通過記住事物的品質來使用頭腦 三顆寶石 並將它們可視化。

  2. 避免表現出獲得物質財富或名譽的自私想法。 不要跟隨那種說“我想要,我想要!”的想法。 或者,更狡猾地說,“我需要,我需要!”

  3. 避免不尊重自己的長輩,即那些已經採取 菩薩 誓言 在我們或那些帶走僧侶或尼姑的人之前 誓言 在我們面前,因為如果我們考慮他們的品質,它會幫助我們發展這些相同的品質。

  4. 避免不回答能夠回答的真誠提問。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真誠地詢問並想要信息,但我們將這些信息保密,或者由於懶惰或 憤怒 或吝嗇,那麼它就是反對這個 發誓.

  5. 避免不接受邀請 憤怒、驕傲或其他消極想法。 當人們邀請我們去某個地方時,如果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我們可以拒絕去。 但是,如果我們的拒絕是出於自負,例如,“好吧,我太優秀了,不能和那些人在一起”,或者“那些人待我很爛,所以我要拒絕邀請以報復” ”或類似的東西,那麼拒絕邀請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所以,所有這些東西在 深遠的態度 慷慨的 戒律 專門用於抵消吝嗇和 附件 或為自己堅持事物的願望。

聽眾: 為什麼這些 誓言 以消極的方式表達?

尊者圖登卓龍(VTC): 為什麼他們以消極的方式表達? 因為為了知道要練習什麼 菩薩,我們必須非常清楚那些抵消我們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的東西是什麼。 所以,通過表達 誓言 在消極方面——為了避免這個、這個和這個——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那些抵消我們想要發展的東西的行為。 而且,通過推論,我們可以看到避免這些並實踐它們的對立面。

輔助誓言 6

捨棄:不接受他人贈予自己的金錢、黃金或其他貴重物品。

我們說,這是怎麼回事? 誰會拒絕金錢、黃金或其他貴重物品? [笑聲]“給我! 更多更多更多!” 為什麼有一個 箴言 像這樣? 通常,當我們接受金錢、黃金和貴重物品時,我們的心並不是真正的布施心或對他人的慈悲心。 它更像是一個想要自己擁有東西的頭腦。

因此,通常,為了抵消那種貪婪、執著的心,我們非常刻意地嘗試簡化我們的生活。 我們盡可能多地擺脫我們不用的東西。 我們不會積累更多,尤其是金錢、黃金、財富和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因為我們知道這些東西只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產生很多消極情緒。 這是修行的一個層次,即我們開始的地方:簡化而不接受珍貴的東西,並出於良好的動機去做它們。

這個 發誓 解決當人們以真誠的態度向我們提供東西並且他們正在實踐布施的情況時,我們應該給他們布施和接受他們的禮物的機會。 這真正觸及的是,通常當我們開始密集練習時——尤其是那些已經 修道院的 誓言——我們擺脫了一切。 所以這 發誓 是在說明如果我們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某事,那麼接受某事是可能的。 我們不需要頑固地堅持沒有金錢和黃金之類的想法。

它的意思是,只要我們只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使用它們,那麼擁有這些東西並在將它們提供給我們時接受它們是可以的。 所以,如果有人是 你可以為了他人的利益而重新分發的東西,或者有人正在 給你,他們想創造美好 因果報應 慷慨大方,那你就應該接受。

我將分享一個讓我感到震驚的例子。 那是很多年前,當時我在南加州的一個教師中心。 宋仁波切,一位不可思議的上師,在那里傳法。 有些人要帶他去迪斯尼樂園,我想,“哇,和宋仁波切一起去迪斯尼樂園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因為這 喇嘛 是的,他真的是一個 . 他會在迪斯尼樂園做什麼? [笑聲] 我想,“哇,我真的很想這樣做,”但我完全破產了。 我根本沒有多少錢。

他們計劃去迪斯尼樂園遊覽,有人問我,我說,“對不起,我不能去。” 在我的內心,我在想,“我想去,我想去,我想去,”你知道,這是一個真正的嬰兒頭腦。 [笑聲] 但是,我說,“不,我不能去。” 然後,一個學生走過來,給了我二十美元,說:“這樣你就可以和仁波切一起去迪斯尼樂園了。” 我說,“不,不,不。我不能接受。” 我不能接受,”因為我看到我在這裡沒有這麼好的態度。 我的老師坐在附近,後來他走過來對我說:“你應該拿那個。” 我說:“格西拉,我不能。 我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他說:“改變你的想法! 那個人正在努力創造一些好的 因果報應 慷慨大方,你應該允許他這樣做。” 所以無論如何,那個人再也沒有提出過,我最終沒有去。 [笑聲] 但我有一個真正的好故事要講,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人們提供時,我們應該接受。

正當拒絕或退回禮物

現在,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以有理由拒絕:如果你知道給你東西的人很窮並且他們需要這個東西,或者如果你認為這個東西可能是偷來的,那麼你不應該接受它。 或者,出於某種原因,給你東西的人會惹上麻煩,因為他們已經把東西送人了; 或者,如果你知道你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動機來接受這個項目並且你只是打算為自己使用它; 或者,它會增加你自己的 執著,那麼,拒收也無妨。

我經常看到我的老師做的另一件事是他們會接受一些東西,然後再把它還回去。 因為,有時候,你知道人們沒有多少錢,但他們非常想給予,當他們提供一些東西時,他們會感到很糟糕,而你會說,“不,我不想要。” 我經常看到我的老師接受一些東西,然後又把它還回去。 這個想法是兩個人都能得到好處 因果報應 製作一個 . 你首先接受 ,然後將其退還。 我記得有一次我住在意大利時,有一位女士想在我離開時送給我一些東西。 她沒有多少錢,她把她的手錶給了我。 我知道她需要她的手錶,所以我把它還給了她。

我們接受和拒絕的動機

這個 發誓 當我們接受別人的東西並真正地觀察我們的思想時,挑戰我們去審視我們的動機。 這是一個挑戰,要觀察頭腦中的想法,“天哪,有人給了我一些東西”,還有頭腦說:“哦,不,我不能接受,因為那樣我就會對另一個人有義務——我會欠他們一些東西的。 這是一個自私的頭腦,拒絕 因為不想欠那個人的債。 或者,我們經常拒絕事物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不配:“我是誰? 我不值錢,他們不應該給我任何東西。”

這些導致我們拒絕他人禮物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動機傷害了他們的感情並阻止他們創造美好 因果報應. 所以這 發誓 呼籲密切關注這一動機。 附加的那個:“哦,很好,我有東西!” 以及反面:“不,我不能接受,因為我一文不值。”

這很有趣,因為在西方,我們接受和給予的難度一樣大。 不是嗎? 有時,當某人出於純粹的感情或慷慨給我們一些東西時,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心裡有一部分在說,“我一文不值,他們怎麼能給我東西? 如果他們只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他們就不會給我這個。” 所以,我們要拒絕。 或者,頭腦說,“哦,我欠他們一些東西,”進入某種古怪的東西或其他或懷疑的頭腦。

有時我們很難接受禮物。 我們有時也很難接受人們的讚美。 當有人給我們讚美的禮物時,我們經常說,“哦,不,不,不,”這有點像告訴那個人他們是個騙子。 不是嗎? 他們稱讚我們,我們拒絕。 我們很難接受並說聲謝謝,不是驕傲地接受他們的讚美禮物。

覺得不值得收禮物

這可以擴展到接受人們的感情或愛。 有時我們會遇到非常困難的問題。 我們都感到有點孤獨:“沒有人足夠愛我。” 這就是我們內心的感受。 但是,然後,當有人試圖愛我們時,我們就會跑向另一個方向。 有人試圖給我們愛和感情——我不是在談論浪漫的東西——然後,我們想,“天哪,我不能接受這個。 我一文不值。” 所以我們也把它推開了。

雖然這 發誓 尤其是在處理有價值的事物,如金錢、黃金和財富,我認為在我們的文化中,對此進行推斷並思考所有不同的美好和善良的事物——愛、讚美和人們提供給我們的事物——我們如此常常難以接收和接受。 看起來很有趣。 常常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不會讓我們接受。 不是這樣嗎?

前幾天有人問我關於低自尊的問題,關於低自尊與低自尊之間的關係 以自我為中心. 似乎自尊心低,沒有太多的自我意識。 但是,其實有很大的自我意識,有很多自愛和很多 以自我為中心 自卑。 我們讓一切都圍繞著這個可怕的“我”。 很以自我為中心,不是嗎? “我必須努力工作,讓自己比其他人都重要,所以我相信我是最糟糕的人。 這樣我就與眾不同。 我比他們更不值錢。” [笑聲] 這種對自己的看法也阻止我們接受人們提供給我們的東西。

輔助誓言 7

捨棄:不把佛法給想要的人

當人們祈求佛法時,他們要求我們傳法、帶領 冥想,或類似的事情,如果我們拒絕是因為我們懶惰,或者我們覺得自己太優秀了,或者我們對人們生氣或類似的事情,那將與此背道而馳 發誓. 這並不意味著每次有人要你傳授教法時,你都必須傳授,因為如果教法不適合提出要求的人,例如,如果一個絕對的初學者要求最高的瑜伽 密宗 教,那你當然可以拒絕。 或者,更好的是,你可以說:“如果你想要那種教法,首先我必須給你這些。” 然後你準備它們。

如果您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者您正在做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情,您也可以拒絕。 一般來說,如果主題不適合他們,如果你生病了,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諸如此類的事情,都可以拒絕。 但是,除此之外,如果有人問我們,那麼我們應該嘗試。 當然,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主題,那還是謝絕為好。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我們不應該接受談論它。 但是,如果我們有想法,那就去做吧。

我會告訴你另一個關於這個的故事。 你聽到了我所有的秘密。 我對這件事有兩段記憶,所以它可能發生過不止一次。 喇嘛 Yeshe 讓我領導一個大型 Kopan 課程的討論小組。 我是一個新修女,我只是覺得我做不到。 我說, ”喇嘛,我無能為力。 我什麼都不知道。” 他看著我說:“你很自私!” [笑聲]

聽眾: 他用英文說的?

職業訓練局: 哦是的, 喇嘛 Yeshe 說英語——非常清楚的英語! [笑聲] 這個故事確實指出,如果我們可以做某事或以某種方式給予,我們就應該給予。 當然,就像我說的,如果我們真的、真誠地對這個話題一無所知,例如,如果有人請你教你從未學過的課文,那麼你顯然應該拒絕。 但如果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那就去做吧。

聽眾: 如果朋友問你如何 幽思, 你該怎麼辦?

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教他們非常簡單的呼吸 冥想. 你可以教他們這些,同時你也可以讓他們參考書籍、老師和靜修營,並解釋說:“我教你的只是一點點,有點味道。 但如果你真的想嚐嚐味道,那就考慮去這門課或靜修吧。” 我認為這對你的朋友來說很好。 你不會教他們 金剛薩埵 冥想,你只是在教他們呼吸。 沒關係,他們無論如何都會呼吸。 [笑聲]

好了,那麼上面的七個輔助 誓言深遠的態度 慷慨和抵消吝嗇和 附件 阻止我們開發它。

輔戒8-16:消除遠方持戒態度障礙的戒願

發誓 八到十六與消除障礙有關 深遠的態度 道德或道德紀律,他們非常關注 菩薩 倫理實踐。 記住,作為前奏 菩薩 實踐道德,我們實踐 Pratimoksha 層次的道德。 這些 誓言 包括五個 戒律, 八個一日 戒律, 和僧侶和尼姑們 誓言. 這些都是 戒律 為了獲得自我解脫,或梵語中的 Pratimoksha。 解脫 誓言 處理非常明確的情況並處理語言和身體動作:“不要這樣說,不要那樣說,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 所以,除了這個道德基礎之外,這些 誓言 向我們展示如何實踐道德作為 菩薩.

輔助誓言 8

放棄:放棄那些因不給他們建議或不減輕他們的內疚而違反道德紀律的人。

這個 發誓 指的是違反道德紀律的人——比方說 修道院的 誰打破了他們的 誓言 或有五個的外行 戒律 誰打破了他們的 誓言. 我們不應該回應說,“哇! 你是一個可怕的人,一個邪惡的人! 你打破了你的 誓言 我不想靠近你! 你怎麼能做出這麼可怕的事情!” 不建議對愚蠢的人採取這種冷漠的態度。

這個 發誓 是說當人們違反了他們的道德規範時,我們有責任對他們抱有同情心並幫助他們。 換句話說,通過鼓勵他們做來幫助他們 純化 或去找他們的老師或 方丈 並承認他們的錯誤。 或者,走到前面 僧伽 社區並承認他們的錯誤。 因此,與其厭惡某人並以憤怒或自以為是的心態將他們趕出去,不如幫助他們淨化和彌補。

這與如果有人打破了他們的 誓言 他們鼓勵你也打破你的 誓言.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必須非常清楚你不想和他們在一起的人。 但是,如果這種情況有可能對這個人產生積極影響並幫助他們做出彌補,我們不應該將他們排除在我們的同情心之外,也不應該貶低或不原諒或不幫助他們。

這個 發誓 真是在斥責自以為是的思想。 當其他人犯錯時,我們有時很難接受,因為我們想把人們放在基座上——即使是我們的普通佛法朋友。 當他們打破他們的 誓言 我們對他們很生氣。 我們可能會想,“我需要你站在一個基座上。 我需要你成為一個好榜樣。 我需要你是完美的。 你怎麼能讓我失望而不完美? 離開這裡!” 我們會變得非常生氣或自以為是。 我們需要注意這一點,因為我發現,尤其是在美國,我們喜歡先抬高人,然後再拆毀他們。 我們在政治上這樣做,我們幾乎在所有事情上都這樣做。

輔助誓言 9

放棄:不按照自己發誓的訓練行事,因為這會產生或維持對他人的信心

當我們拿了五個 戒律, 或其他種類 戒律,無論如何忽視他們都不好,但尤其是如果這會傷害到別人,讓他們失去信心,那就是雙重打擊,因為我們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們。 這個 箴言 向我們指出,當這對他人的信仰很重要時,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非常小心,並且確保我們保持我們的 戒律 井。

所以,總的來說,這是什麼 發誓 鼓勵我們做的是以對他人產生信心的方式行事、說話和做事。 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如果有人要求您提供特定的教導或特定的指示,即使它可能不是您最喜歡的練習,即使它可能不是特別適合 菩薩 修行,如果它能使那個人受益並產生對他們的信心,那麼我們就應該給予它。 但是,如果我們拒絕並說,“這不是我最喜歡的做法,所以我根本不會教你”或類似的話,這將抵消這一點 箴言.

另一個例子涉及非常粗魯的行為:會讓人們對我們失去信心的事情。 尤其是在我們作為佛教界的代表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到處喘氣、喘氣、摔門、發號施令,就會讓人失去信心。 因此,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一點並註意我們的行為。 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對此保持緊張:“哦,天哪,我代表佛教界,我這樣做對嗎?” 我們往往對“我做得對嗎?”感到非常緊張。 也會變得神經質。 不需要指導我們如何去做。 我們非常擅長自己做這件事。 那不是什麼 發誓 在說。

什麼 發誓 意思是要注意我們的行為以及它如何影響他人,並且要意識到,如果我們表現得專橫跋扈,喜歡大嘴巴,這會給人們一種特定的看法,也許佛教是什麼,或者我們作為修行者是什麼佛教。 因此,既然我們內心真的想為他人服務和利益,我們就必須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並採取適當的行動。 另一個不善巧行為的例子是喝醉:去某個地方,喝醉了並且表現得非常喧鬧。 或者,吸煙、女性化、“男性化”——所有這些都會導致人們失去信心。

輔助誓言 10

捨棄:只做有限的利益眾生行為,例如在不這樣做的情況下嚴格遵守戒律,對其他人有更大的利益

而第九個 箴言 強調保持的重要性 戒律 (僧侶和尼姑的紀律)或 Pratimoksha 誓言 (包括 誓言 對於外行人),這 箴言 是說如果你處於極端情況並且有一個非常小的 戒律 規則與可以完成的對他人的巨大利益相比,做對他人有益的事情會更有技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僧侶不得接觸異性的規定。 所以,如果有人在河裡溺水,我說:“對不起,我救不了你,我是尼姑。”那不是很慈悲。 對我來說,跳進去救他更有意義。 (希望他不會太重!)當然,同樣的事情也適用於一個 .

另一個例子 戒律 規則是不要乘坐車輛。 現在,如果我保留那個 發誓 從字面上看,利益眾生是極其困難的。 因此,出於這個原因,我不得不不按字面意思去做。 的原因 發誓 是因為在古印度,當你乘坐車輛時,它通常是由人或動物拉動的。 這是對別人造成脅迫的事情。 同樣在古印度,當你乘車時,很容易變得驕傲,因為乘車的人不多。 所以為了不讓僧人驕傲,這 發誓 被採納了。 但是,現在如果我要非常嚴格地遵守它,那肯定會影響我利益他人的能力。 那這是什麼 發誓 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大的利益,我們應該做什麼。

戒律的並發症

聽眾: 他們為什麼不改變 發誓?

我們西方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與亞洲社會的人截然不同。 當時 快死了,他對他的侍從阿南達說:“你可以改變未成年人 誓言 如果會眾和長老會聚集在一起。 現在,阿難不問哪個是未成年人 誓言 哪些是主要的 誓言. 所以,正因為如此,所有的後代都不想犯錯並改變一些可能是重大的事情 發誓. 他們覺得最好保持原樣 教過它。 你會發現在泰國,有一些 誓言 被非常嚴格地保存,但在中國和西藏,它們不是。 即便如此,泰國人並沒有保留所有的 誓言 ,在 戒律 完全字面意思。 阿贊阿瑪羅 在泰國傳統中,我正在談論它。 他也坐車。

所以這很有趣。 我曾經看過一個關於東西方僧侶會議的視頻,然後出現了這個特定主題。 亞洲僧侶說,“如果你改變這個 發誓 關於乘坐車輛,然後你要改變這個,然後你要改變那個,很快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 一位西方修女回答說:“但它的實用性是,如果我們保持 誓言 完全相同,然後人們只是在他們自己之間對它們進行不同的解釋,並且無論如何都不按字面意思保留它們,你在人們的腦海中形成了一種態度,“我不必保留這些,”那麼,你就會去打破這個,你就會打破那個。” 她從相反的角度給出了同樣的論點。

所以,基本上發生的是一切都被保留為 佈置好了,但隨後各種傳統解釋了 戒律 他們自己的方式。 即使在特定的傳統中,不同的修道院和不同的老師對規則的解釋也不同。 我認為很難改變規則。

聽眾: 做了 達賴喇嘛 說說改變一些規則 戒律?

職業訓練局: 他說我們可以召集來自所有傳統的所有長老參加會議,這就是改變 戒律. 但是,因為這有點不可能,尊者想要做的是召集西藏傳統中的一些長老,當然,他們永遠不會改變任何字面上的東西。 誓言 但他們會討論如何重新解釋事物。 某些段落寫得晚於 可以省略。 例如,任命儀式的性別偏見規則不是由 . 後來他們一起來了。 所以,長輩們不會改變任何 誓言,只是重新解釋它們並省略了一些後來開發的東西。

改變帶有性別偏見的戒律的問題

聽眾: 省略性別偏見規則會產生什麼影響?

職業訓練局: 我希望,至少,它會改變西方的座位安排。 在東方,如果座位安排改變,我個人的感覺是每個人都會嚇壞。 修女永遠不會與僧侶坐在一起。 他們會對此感到非常不舒服。 所以我 懷疑 它將在亞洲發生很大變化。 但無論他們是否改變,我認為在西方我們必須改變。

還有,當西方僧侶訪問亞洲時,我認為,如果有的話,西方人需要變得更傳統一點。 例如,當我們在達蘭薩拉見面時,通常發生的情況是,在亞洲僧侶中,僧侶坐在第一位,然後是尼姑,然後是居士。 西區是俗人先坐,僧尼隨便擠到哪裡都行。我覺得西方人要傳統一點。 [笑聲] 這不是拉等級或等級的事情。 這是一個實用的東西。 在達蘭薩拉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是,我不得不坐在一對夫婦的後排,他們做這做那,這真的很讓人分心,而我試著去聽教法。 所以我可以看出這些人坐在僧尼後面的原因。 [笑聲] 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笑聲]

回顧一下這一點 發誓,請記住它的意思是,當有更大的好處要實現時,如果你嚴格保持小 戒律 誓言, 它違背了 菩薩的目的。

輔助誓言 11

捨棄:為了利益他人,當環境認為有必要時,不以慈悲去做不善的身語不善業。

如果在某些情況下,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語、兩舌、空談,是為了利益眾生,那麼,如果你不那樣做,你就是在破戒。 菩薩 發誓.

您可能聽過很多次的經典故事是關於 當他是一艘船的船長時。 船上有500個商人,其中一個要殺死另外499個。 他知道帶著對這個人和其他 499 個人的同情心結束這個人的生命對他來說要好得多。 換句話說,他知道與其讓這傢伙殺死其他四百九十九人,還不如那樣做。 這個故事是保持這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發誓 正如它所描述的那樣,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利益許多眾生而做消極的行為肯定會更有優勢。

問題是很難以良好的動機做這些動作,而且,你可以很容易地接受這個 發誓,使其合理化並使其成為您想要的樣子。 其實我覺得只有當你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菩薩 您可以真正做到這一點的途徑。 記不清是不是什麼時候進入積累道的時候自發的 菩提心,或者它甚至可能在路徑上更高——我不記得了。 但絕對是自發的 菩提心 在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之前需要出現。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會有一些情況,例如,假設你出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本可以殺死希特勒並阻止所有這一切的發生。 也許你沒有 菩提心,但也許你會盡力而為,然後說:“我願意自己接受這個行動帶來的負面結果。” 但是,我們必須非常小心我們所做的事情。 這不僅僅是“好吧,我不喜歡這個人,因為他像希特勒,所以為了眾生的利益,我要殺了他”的問題。 這只是一個合理化:找藉口實際上打破了一大堆 誓言.

那麼,這是什麼 發誓 所得到的是十種不善業,或至少是七種不善業 身體 和言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事情,但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他人的利益,我們不得不做這些事情。

知道一個人的動機

此外,行動背後的動機非常重要。 通常在行動方面說的是,如果某事可以產生長期利益(長期的意思是 因果報應 你創造)和短期利益,去做吧。 如果它產生長期利益和短期不適,它仍然值得做,因為 因果報應 可以非常強大,長期利益將超過這樣做的短期不適。 如果它沒有長期利益但有短期利益,最好不要做,因為如果它沒有長期利益,那就表明它是某種負面的業力行為。 即使它可能會給你帶來短期的利益,但過了一段時間,利益就完全消失了,你留下了整個業力結果。 而且,如果一個動作從長遠來看是沒有好處的,從短期來看是有害的,那一定不要去做。

昨天我在想怎麼在印度,關於生命支持和生活質量的問題不會出現,因為當你在印度,甚至在印度的藏人社區,沒有生命支持系統讓人們掛鉤你長達 50 萬年。 當你生病時,你的 身體 崩潰,你不會糾結於生活質量問題。 我的一位老師得了胃癌,幾個月後就去世了。 就是這樣。 他回到印度,留在達蘭薩拉,幾個月後就去世了。 在西方,他可能會被連接到這台機器和那台機器上,接受化療,等等等等。 然後你會得到所有這些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個很難(硬。

所以,把觀察的眼睛轉向我們自己是很重要的。 我們可以看著別人說:“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那樣做。” 他們可能出於令人難以置信的同情動機而採取了行動,或者他們可能出於腐敗的動機而採取了行動。 但行動本身可能不是我能以良好的動機去做的。 因此,他們是否出於良好的動機這樣做是無關緊要的。 如果我不能以良好的動機做同樣的動作,我就不應該參與其中。

聽眾: 例如,您是說使用化學療法治療癌症不一定總是最好的方法嗎?

職業訓練局: 是的,他們是否想要那種待遇完全取決於個人。 化療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化學物質,還取決於一個人對它的整體態度。

如果你沒有良好的態度,你實際上不做可能會好得多。 每種情況都取決於太多因素,我們無法判斷其他人的行為。 如果我們處於這種情況,我們必須看看什麼對我們有意義。 我的老師患有胃癌,他本可以選擇留在西方並在某家醫院接受治療。 他本可以這樣再活一年。 但他沒有。 他選擇回到印度修行,然後死在那裡。 我相信他所做的。

輔助誓言 12

放棄:心甘情願地接受自己或他人以任何錯誤的生計獲得的東西

以不正當的謀生之道這件事情,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除了上面列出的五種(我將在一分鐘內描述)之外,錯誤的謀生方式還包括,例如,當屠夫、漁夫、妓女或皮條客; 還有,賣 雕像或書籍以維持生計或盈利,就像您出售二手車一樣; 此外,飼養用於屠宰的動物,經營將購買用於屠宰的動物的農場,或殺死這些動物; 此外,製造炸彈、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物品。 所有這些事情都被認為是錯誤的生活。

所以,作為 菩薩的道德,因為這些行為傷害了太多人,所以需要放棄。 此外,我們不應接受他人以這五種不正業中的任何一種所獲得的東西。 我們在開始的時候討論過這個 拉姆林 當我們談到製作 供品 去神社而不是 五邪命所得之物。

奉承

非常有趣的是,這個標題中列出的五個錯誤的生計 發誓 通常是我們在西方這裡被特別教導或鼓勵去做的事情。 例如,當某人有我們想要的東西時,我們不會出來直接索取。 我們做什麼? 我們通過告訴對方他們多麼友善、善良和慷慨來奉承對方,因為如果我說所有這些美好的甜言蜜語,這個人就會給我東西。 這是錯誤的生計。

提示

當我們希望有人給我們一些東西時,我們做的另一件事是給出提示。 也許他們之前給過我們一些東西:“哎呀,你去年烤的那個檸檬派太棒了。” 提示,提示,提示。 這意味著你應該再烤一個然後把它拿過來。 有趣的是,這些在佛教看來是邪命的東西,在西方看來卻是禮遇。

受賄

當我們希望人們給我們東西時,我們做的另一件事是給他們一份小禮物,這樣他們就會給我們更大的禮物。 不是嗎? 想想聖誕節——你會做什麼? 這有點像:給艾瑟爾阿姨一些東西,因為她已經吃飽了。 所以我會給她一點禮物,然後她會給我很多。

強迫

我們做的另一件事是讓人們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他們無法說“不”。 這是一種強制,但我們不認為它是強制。 或者我們濫用我們的權力或權威,讓人們無法拒絕,或者他們被迫給我們一些東西。 以這種方式獲得的東西是錯誤的生活。

虛偽的

然後我們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表現得非常虛偽。 但是,我們不稱之為虛偽,我們稱之為禮貌。 當我們周圍的人可以使我們受益時,我們就會表現得很好。 當那些人不在時,我們就會回到我們常規的舊行為模式。 所以在法境中,當你的恩人來的時候,你看起來像A-1型的上人,表現得很好。 你的恩人一走,你就拿出電視指南或小說,打開音響,翹起腳來喝啤酒。 [笑聲] 這種行為很虛偽。

這個 發誓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 幽思 上。 花一些時間思考它並審視你的生活。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通過奉承或讚美別人和說好話來得到東西,而在我們的腦海裡,我們在想,“我會說這些,這樣他們就會給我一些東西。” 或者,當我們在某些​​情況下向其他人暗示我們需要什麼時:“哦,天哪,太好了,”或者,“你上次帶來了,這真的很有幫助。” 或者,我們送一個小禮物,這樣他們就會給我們一些大禮物。 或者,我們將他們置於他們無法拒絕的境地。或者,當可以幫助我們的人在身邊時,我們裝出一副偉大而壯觀的樣子,而當他們不在身邊時,我們就假裝任何舊方法。 作為這一點的延伸,要意識到使用虛偽、奉承或暗示不僅是為了獲得物質,也是為了獲得表揚或升職,或者出差或其他諸如此類的小事,這是非常好的.

販賣佛法物品是正命

關於賣佛像、書籍等佛法物品,我想補充幾句。 從技術上講,我們應該做的是從銷售中獲取利潤並將其用於其他佛法作品。 比如說這裡賣書的利潤,都進了一個專戶,然後用來做其他的法事。 我和一個這樣做的人談過。 他賣佛法的東西,也賣其他的東西。 他用法品的利潤購買其他法品。

但在西方情況很困難,因為這裡的人賣東西的動機截然不同。 我認為在古代,宗教物品是免費提供的,收到它們的人會 供品. 人們總是會回饋一些東西,除非他們真的很窮。 所以你最終謀生是因為你自動得到了支持 供品,但你不必真正賣東西。

如今在美國,有很多人都積極地為佛法服務,同時謀生。 他們覺得,如果他們在佛教出版社工作或銷售佛法物品,他們就是在幫助佛法,傳播這些東西,同時謀生。 反之,如果賣二手車,他們就可以謀生,但誰來印佛法呢?

文化因素

我已經和我的幾位老師就這個問題進行了上下左右的辯論。 例如,在我看來,佛教書籍出版商的動機是為佛法服務。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這樣做,他們將謀生作為次要的事情。 這是唯一的方法,否則你不會得到這些佛法的東西,因為我們的經濟完全不同。 如果雪獅印書放到書店免費發放,誰會 ? 誰會寄錢給雪獅? 我們的文化不是這樣運作的。

但是,當我和我的老師談論這件事時,他們不會讓步。 喇嘛 梭巴告訴來自 Wisdom Publications 的 Nick,因為他在做佛法書籍的生意,他的慈悲心應該如此強烈,如果他因為錯誤的生計而不得不去惡道,他應該願意去做,利益眾生。 所以它指出當我們這樣做時要嘗試並有良好的動力。

聽眾: 聽起來我們現在幾乎處於雙贏的局面,因為佛法需要出售才能傳播,但出售它被認為是錯誤的生活。

職業訓練局: 是的。 很明顯,除非人們這樣做,否則佛法的事情不會發生,因為現在的經濟與古代完全不同。 現在的人們這樣做的動機與過去的人們不同。 所以我不知道。 在西方佛法師會上,聽到其他在座的師父大多是靠著書的版稅維生,這很有意思。 我是少數不這樣做的人之一。 很難獲得人們的支持,尤其是對僧侶和尼姑而言,因此他們可能靠版稅為生。

我和一個藏人聊天 我很了解他。 他用從特許權使用費中獲得的錢來維持生計。 但是人們為他的佛法開示提供的錢,他覺得不能用,所以他把錢捐了,因為他說他覺得他不應該靠教書謀生。 而且,他不想有這樣的想法:“我正在開示,我想知道他們會給我多少錢?”

相比之下,年紀大 喇嘛 感覺當你開示佛法時,你可以保留你得到的錢。 但是,我對他們說,如果你在小中心開法,小中心要人來,這和賣書有什麼區別? 你還在賣佛法。 這沒關係,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也許是因為沒有物理材料的交換。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藏族人 我知道他的想法恰恰相反:他把演講所得的錢捐給了修道院,而買書的錢在他看來更像是他服務的薪水,用來維持生計。 當你看他的動機時,我認為他有很好的動機。 所以我認為這又回到了動力上。

賣淫和正確的生計

我之前提到的另一件事讓我差點生氣,就是 Genla 說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在古印度,賣淫是可以的。 我認為現在禁止賣淫或拉皮條絕對是合理的,我想,因為它羞辱了人們。 現在,當然,古人是怎麼想的,我不知道。 我知道我作為一個女人是怎麼想的。

我經常認為賣淫在一個層面上是同意,而在另一個層面上,這不是同意。 我想,如果你和女性或男性妓女交談,問他們這是不是他們最喜歡的職業選擇,他們可能會說不。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這樣做的社會經濟因素。 這很有趣,因為我們現在面臨的很多事情,過去的人都沒有。 他們沒有考慮這些事情,因為他們沒有面對這些事情。

好的。 讓我們安靜地坐幾分鐘。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