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六根本烦恼:怀疑

道次第#101:第二圣谛

一系列的一部分 菩萨早餐角上师法会 班禅喇嘛一世洛桑确吉坚赞的文字。

我们一直在谈论六根本烦恼: gehechtheid, 愤怒,无知,而现在, 怀疑.

怀疑 是对一个重要话题有两点的头脑。 这不仅仅是 怀疑 它会想:“我把钥匙留在这里还是那里?” 相反,它是一种 怀疑 会想:“我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维度? 事物是本来就存在还是不存在? 人本质上是自私的还是启蒙可能的?” 所以,具体来说就是 怀疑 关于这些重要的话题。

之所以 怀疑 被列为一种痛苦是因为它阻碍你到达任何地方。 他们确实将其与尝试用两尖针缝纫进行比较。 你哪儿也去不了,不是吗? 你不断地把针扎进去,最后你就会感到沮丧。 这是同样的事情 怀疑,不是吗? 我们绕来绕去。

他们经常谈论三种 怀疑提供两款控制器:一款是 怀疑 这倾向于错误的结论, 怀疑 这是“中间”,然后是 怀疑 倾向于正确的结论。 这 怀疑 倾向于错误结论的结论才是我们真正陷入困境的原因,因为我们离真正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错误的看法.

怀疑 可能很难识别,因为当它进入头脑时,它不会说:“你好,我是 怀疑。 我是来打扰你的。” 它说:“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认为这不存在。 怎么会这样呢? 证明给我看吧。” 怀疑 潜入那里并提出了一个看似不错的案例。 然后我们就会陷入其中,因为我们不认为它是一种烦恼。 什么时候 愤怒 你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感觉:“我是对的! 我是对的!” 但内心深处你真的不快乐,所以在某些时候你可以说:“这是一种痛苦。” 但与 怀疑 我们可以持续非常非常长的时间,甚至不承认它是我们修行的障碍。

怀疑与好奇

这种“绕圈子”有很大区别 怀疑”和好奇心。 显然,当我们遇到佛法时,我们并不能理解一切。 我们很好奇; 我们想知道。 我们需要信息,但并非一切都有意义。 其实我一直想,直到开悟,并不是一切都有意义。 [笑声]人们会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并想要了解更多——想要信息和清晰度。

这种精神使我们充满活力。 当我们有这样的心时,我们想要学习,想要听法,想要与其他人讨论佛法——我们真的在思考事情,思考“这样”或“那样”。 我们并没有因此心情不好。

而这种消极的 怀疑 确实让我们处于一种非常酸涩的状态。 这几乎近乎愤世嫉俗或怀疑,而且是一种叛逆的心态。 “我不认为重生存在。 你的工作就是向我证明这一点。 你证明给我看。” 我们真的很怀疑这样的事情。 我们并不真正想要一个答案;我们只是想要一个答案。 我们只是想激怒别人。

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笑声] 是吗? 他们说:“为什么会这样?” 或者,“解释一下。” 但他们不想要答案。 他们只是想挑衅。 我们的心就是这样,我们也这样对自己说。 或者我们变得非常愤世嫉俗:“这行不通;这行不通。” 这都是废话。 一切都是编造出来的; 没有人曾获得开悟。” 这是一种沉重的心态。

那种 怀疑 显然这将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一大障碍。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认识它并采取措施。 你可以看到这与好奇的头脑完全不同,好奇的头脑是乐观的,感觉就像是,“我不明白这个! 巴瓦维维卡(Bhavaviveka)、佛波利塔(Buddāpalita)、月称(Chandrakirti)怎么能这么说呢? 我不知道他们想说什么。” 您感兴趣并且想要学习和找出答案。 这非常好。 这种好奇心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 但是 怀疑 有点酸,你知道吗? 我们必须练习识别它,所以明天我会多讲一点。 是的? 好吧,也许今天。 [笑声]

观众: 这好像是 怀疑 趋向正确的结论就是善心吗?

尊者图登卓龙(VTC): 怀疑 倾向于正确的结论并不是一个有德性的心,但它肯定比 怀疑 得出错误的结论或 怀疑 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因为 怀疑 倾向于正确的结论更接近于正确的假设,这是好的。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