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当的注意

痛苦的原因:第 3 部分,共 3 部分

一系列教义的一部分 启蒙的渐进之路(Lamrim) 在给出 佛法友谊基金会 1991-1994 年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 评论
    • 苦难的种子
    • 导致烦恼生起的对象
    • 不利影响
    • 言语刺激
    • 习惯
  • 不恰当的果断关注
    • 关注出错的一件事而不是正确的 100 件事
    • 过分强调我们的童年经历和创伤

LR 056:第二个崇高的真理(下载)

我们一直在谈论痛苦的原因。1 我们经历了前五个原因,它们是:

  1. 苦难的种子

  2. 导致烦恼生起的对象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物体,但有可能不注意它们。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这样做过,但可以去商店只买你打算买的东西。

    由于佛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为修行的一部分,请尝试这样做:在购物之前,先问问自己真正必须得到什么,而不是想得到什么。 然后去商店拿那个,然后试着离开商店,别拿任何东西。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这是一种 心灵训练 这可以防止我们让我们的思想被我们遇到的物体带走。

    另外,当我们需要买东西时,我们去哪里购物? 我们是去购物中心买我们需要的东西,还是去拐角处有我们需要的东西的商店? 购物中心的整个想法是让你买的东西比你需要的多十倍,所以你一到那里就几乎拥有它。

    我确实对拥有购物中心的人表示同情,并希望他们一切顺利。 我不希望他们因为贫穷而流落街头。 [笑声] 但这确实值得一看——我们如何与商店和商店以及其他一切联系起来。 我们选择去购物的频率,以及我们在那里时选择得到什么。 我们去的商店类型。 通过观察这些事情,我们对自己有了很多了解。 我们看到我们是多么有条件。

  3. 有害影响,例如鼓励我们做负面行为的朋友

  4. 语言刺激——书籍、讲座,尤其是媒体
    我们谈到,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尤其是广告,但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阻止自己参与其中。 换句话说,我们认识到这种影响并说:“哦,我们被麦迪逊大道控制了”,但我们也停下来阅读广告和广告牌,查看垃圾邮件。 如果我们有一点纪律,很可能不那么投入——不拿杂志,不看杂志上的文章时不看广告,不看垃圾邮件和目录. 这是可能的。 [笑声] 我希望人们在过去一周更加注意媒体的影响。

  5. 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使我们的烦恼生起的主要因素。 记得当我们谈到四个结果时 因果报应,其中之一是“就你的习惯行为而言,结果与原因相似?” 换句话说,如果你养成了撒谎的习惯,下辈子就更容易撒谎了。 如果你这辈子养成了骂人的习惯,下辈子就很容易做到了。

    嗯,烦恼也是一样。 如果我们养成嫉妒的习惯,那么我们就会嫉妒很多。 如果我们养成了生气的习惯,那么我们就会很生气。 和 愤怒,例如,你有时可以看到头脑是多么的不安; 它正在寻找可以生气的东西。 这 愤怒 能量就在那里。 我们已经习惯了它,以至于我们必须找到一些可以生气的东西。 我们会发现一些东西。 或者,我们习惯于 gehechtheid 我们找到了可以依附的东西。

不恰当的果断关注

烦恼的最后一个原因叫做不适当的果断注意。 这就是技术翻译。 注意力是我们一直在工作的一种心理因素。 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心理因素,因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关注的事情。

我们付钱 不适当的注意 当我们专注于使我们烦恼生起的事物或对这些事物产生错误的想法时。 白天我们要注意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不注意那些做对的一百件好事; 我们注意出了问题的一件事。 那是 不适当的注意. 是筛选关注。 我们选择关注那个在高速公路上拦住我们并让它毁了我们一整天的人,尽管同一天可能有二十个人对我们很好。 因为我们注意不恰当的对象,所以我们会产生很多烦恼。

我们不仅关注冰淇淋之类的东西,还关注我们的想法,我们对这些东西的解释,我们会讲很多故事。

我要在这里引入另一个词。 它没有具体列出,但它与这个主题非常相关 不适当的注意. 藏语是 南渡. 喇嘛 Yeshe曾经将其翻译为“迷信”。 更礼貌的翻译是“preconception”或“presupposition”。

西方的“迷信”是指相信不存在的东西,然后对它大发雷霆。 喇嘛 说这正是我们所做的,所以他翻译了 南渡 作为迷信。 你遇到一个人,一个普通人,然后你的头脑就开始兴奋起来:“他们真漂亮! 他们太棒了! 他们太有才了……” 他说这完全是迷信! 我们相信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它会影响我们。

另一种看待它的方式是,这只是先入为主。 我们对事物形成了许多观点和先入之见。 我们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身份做出了许多解释。 然后我们不断地使用我们的 不适当的注意 专注于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

我们产生了一种偏见,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后我们专注于它,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它。 偏见在我们心中加深,变得非常坚定和顽固。 尽管我们以前从未见过他们或与他们交谈过,但我们确信他们非常糟糕,我们永远不会与他们交谈!

当我们有一个概念时,我们就会关注它; 我们详述它。 从而使烦恼生起。 我们充满了这些成见。 就像我说的,我们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我们相信我们所想的一切。 这是真的! 当我们看待任何人和任何情况时,我们都充满了意见、想法、建议和偏见。 我们关注这些先入之见,相信它们,并通过那个框架来看待事物。

昨天在朗林巴大师的教法中出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与此有关。 有人告诉根拉,在西方,人们认为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创伤是很常见的,很多治疗都涉及重温和重新体验那些早年的虐待和创伤,清理他们起来并努力工作以释放 愤怒 或与他们相关的任何情绪。

今天早上我和 Leslie 交谈,她说自从 Gen-la 上次来访以来,每个人都在努力说服他,因为我们的童年经历,我们被搞得一团糟。

在一次会议上,我听到有人说,如今,我们将童年视为必须从中恢复的东西。 这是我们文化中的理念。 每个人都试图回到他们的童年,回忆这个那个,他们的父母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感受。 所有这些都强调,为了治愈,你必须回忆所有这些事情并重新体验它们。

对此,根拉说:“过去就是过去,别想了。 忘了它!” 当然,人们坐在那里很有礼貌,但我想在里面,每个人都在说:“等一下,将军! 我的治疗师不会这么说。” [笑声] 那里肯定存在文化差异。

根拉可能在他十几岁或二十出头的时候,突然间,他不得不离开他的国家。 他不得不离开家人,去一个陌生的国家。 他不懂语言。 他是难民,没有钱。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与所有人和一切都隔绝了。 他的母亲在他再见到她之前就去世了。

你谈到早期的创伤。 嗯,根拉有一个。 但你今天看看根拉。 他并没有全神贯注:“好吧,在 1959 年,这发生了,那发生了……” 这不是他日常思考的对象。 它发生了。 他认出来了。 他没有否认,而是继续他的生活。

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的 nam-tog,我们的先入之见是这些事情是非常严肃和重要的。 你不会忘记他们。 没门! 所以我们回去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重温它们。 我不认为 Gen-la 会回过头来重温 1959 年。 但我们会回去重温我们的 1959 年,有时是每天。 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连同 不适当的注意 钩住它,使烦恼生起。 此外,一直想它们很无聊,所以我们为它们增添趣味,尤其是当您有一位鼓励您这样做的治疗师时。

现在,我不是在批评治疗。 治疗中有很多非常好的事情。 但我认为有时也有社会压力,你在治疗中的经历也会受到治疗师先入为主的影响。 我想说的是,它不是一种万无一失、绝对可靠、神圣的方法。 我并不是说它没有什么好处。 有很多关于它的好处。

同样,我并不是说我们的童年经历对我们没有影响。 他们确实确实影响了我们。 我要说的是,它们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关注程度。 我们越是重温它们,越是深入其中,越是有压力去感受它们周围的很多情绪,那么我们就会越多地感受到这些情绪,它们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变得非常突出。

Geshe Jamyang 在奥林匹亚中心任教,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学家,他为亚洲人和西方人提供咨询。 我问他童年的经历,我说:“当你为亚洲人提供服务时,你是否像人们通常对待西方人一样经历所有这些?” 他说:“不,没必要。” 他说,亚洲人,尤其是那些成长为佛教徒的人,接受世界上有苦难。 他们接受有变化。 他与在柬埔寨长大的人打交道——与这些人相比,我们的童年创伤微不足道——而且并不总是有必要回去记住那些事情。

他认为幼儿时期的事件对西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因为西方人被教导说这些事件应该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从我们年轻的时候起,我们就会记住发生的事情,然后当我们长大成人时,我们就会非常重视它们。 看看内心受伤的孩子的想法——每个人都应该回过头来记住他们小时候、三岁和六岁时发生的事情。 由于这种普遍的先入之见,并且由于对它给予了很多关注,然后对我们记得的事情给予了很多关注,然后我们让自己有某种感觉。

我的意思是,它不必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这样想,它就会变成那样。 但它不必那样,因为我们不必那样想。 所以就看我们的先入之见是什么,关注什么先入为主。

观众: [听不清]

尊者图登卓龙(VTC): 确切地。 这也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童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两个孩子在童年时可能会发生同样的事情,但一个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发光,而另一个孩子可能会受伤。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看待情况的方式,这与他们对前世的制约有很大关系,他们的 因果报应 从前世,他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这不仅仅是情况。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很多对我们影响很大的事情都是这样做的,因为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接受了它们对我们影响很大的想法。

我相信我们都记得我们向某人解释过我们的经历的例子,他们回答说:“哇,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然而对我们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顺利通过了。 然后有些经历真的很小,但不知何故,它们在我们的记忆中仍然充满活力。 所以,这不是客观事实。

让我谈谈调理。 我们受前世的制约。 在这一生中,我们也受到了很多制约。 但是不同的人对他们的条件反射有不同的反应。 从小到大,每当我听到人们对不同的人群、不同宗教或其他种族的人发表敌对言论时,我都会感到非常难过和厌恶。 但是,我敢肯定,还会有其他人听到这些话时会说:“是的,这绝对是正确的。 这就是我要过我的生活的方式。 这些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所以,你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取决于你之前的条件反射。 你可能听到了一些事情并生气了,但其他人听到同样的事情可能会感到满意。 这不仅仅是情况,而是我们以前的条件,我们的 因果报应 以及我们目前的痛苦,以及我们与经历的关系,这些决定了从那里发生的事情。

我认为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倾向于将事物视为独立的客观现实,但事实并非如此。 它们是由原因产生的事物。 如果你改变其中一个原因,结果就不一样了。 这将是不同的东西。

此外,事情不会只有一个原因。 一切都是多种原因的结果。 你改变了许多原因中的任何一个,结果就会改变。 所以它不像任何东西都必须存在。 它的存在仅仅是因为有所有的原因使它存在。 它是缘起。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原因,结果可能不会发生; 东西不会在那里。

我们所有的情绪、感觉、内在 现象 这发生在我们身上——它们不是坚实的客观事物; 它们的出现仅仅是因为有因。 你改变了原因,那些东西就不存在了。 它们不是坚固的东西。

观众: [听不清]

职业训练局: 我并不是说佛教可以做与治疗一样的事情。 我认为佛教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目的和目标。 治疗对某些事情有好处,佛教对其他事情有好处,也有重叠的地方。

另外,说发生了一些事情是由于 因果报应 不是一种将它擦掉、预先包装和搁置的方法。 当然,有人可以这样做并说:“哦,这只是 因果报应,”但他们可能内心并不真正相信这一点。 这东西仍然会吞噬他们。

我想如果有人真的深思熟虑并在心里接受某件事是由于 因果报应,它可以产生非常不同的效果。 所以,我不认为说某事是由于 因果报应 是处理那件事的轻率方式。 可能它与我们不合,不合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观众: [听不清]

职业训练局: 如果我们说:“我是一个愤怒的人”,它会让一切变得如此具体和不可避免。 如果我们说:“我有生气的习惯”,那么,习惯就是类似事件的序列; 这是一个有条件的 现象 并且可以更改。 所以,那里有一个微妙的区别。 我们认为他们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实际上是在告诉自己非常不同的事情。 一是:“我就是这个,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本来就存在的。 这就是我的个性。 这就是我的性格。 它不能改变。” 另一个是:“由于不同的条件,我是一个非常流动的东西,我想减少这些并增加其他的。” 这是看待我们是谁的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

一旦我们开始将我们的感受视为这些作为独立客观实体而生起的具体事物,那么我们就很难从它们中解脱出来。 我们应该将自己视为流动的人,将自己视为各种条件的积累,而不是具体的个性。

中国有句俗话,改朝换代难。 如果我们有无法改变的先入之见,然后我们不正确地关注它,那么先入之见就会阻止我们成长。 例如,我们可以说:“这是我的角色。 这是我的个性。 我能做些什么呢?” 当我们开始认识到先入之见并认为它们根本没有必要时,我们每天早上都可以告诉自己:“我有 自然。 我可以成为一个 ,” 而不是:“我充满了 愤怒. 我挂了!”

这就是注意力的问题——我们告诉自己什么? 在我们脑海中闪过的众多想法中,我们会注意哪些并重复给自己听? 我们的咒语是什么? “我很糟糕。” “我很可怕。” “我没救了。” 这只是一个注意和习惯的事情。 我们必须改变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然后整个世界就会变得不同。 你会认为世界改变了,但它没有; 只是心思变了。

观众: [听不清]

职业训练局: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你要寻找的是这些习惯现在是如何被发挥出来的。 您不必将这种习惯性态度或反应的原因追溯到童年。 看看我们成年生活中的习惯是什么就足够了。 如果追溯到童年能给你一些新的信息和一些理解,那就太好了。 但并不总是需要这样做。 通常情况下,你可以处理即将到来的痛苦。

这些就是痛苦的原因。 这真有趣。 每次我教这个,我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事情就会出现。 你越想这个,记住这个,这样看待你生活中的事情,你的理解就会越深。


  1. “烦恼”是尊者 Chodron 现在用来代替“令人不安的态度”的翻译。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