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之苦

第 4 節(續)

宗喀巴大師系列講座的一部分 路徑的三個主要方面 從 2002 年到 2007 年在美國各地提供。 這次演講是在密蘇里州進行的。

  • 生成 自由的決心
  • Dukka 是我們存在的不令人滿意的本質
  • 人間八苦
  • 安心和幸福的原因

第四頌:輪迴的苦惱(下載)

我們仍在研究第四節,但我們今天可能會完成它。 第四節說:

通過思考如此難得的閒暇和天賦,以及你生命的轉瞬即逝的本質,扭轉了 執著 到此生。 通過反复考慮萬無一失的影響 因果報應 循環存在的痛苦逆轉了 執著 到未來的生活。

這節經文是關於如何產生 放棄 或者 自由的決心 從循環存在。 第一句話強調如何 幽思 為了讓自己從 執著 今生今世第二句如何 幽思 把自己從 執著 一切生生世世,一切輪迴。 上次我們談到 因果報應 作為一種方式,當我們看到如何 因果報應 我們看到它是如何由於我們自己的不安態度和負面情緒而產生的功能; 以及多麼強大 因果報應 是在影響我們的體驗方面; 以及有多強大 因果報應 令人不安的態度是為了讓我們束縛在存在的循環中。 然後我們真的覺得,“嘿,我想擺脫這個。”

為什麼要思考輪迴的痛苦?

生命之輪

輪迴本質上是一座監獄,因為我們不是自由的。

然後第二部分是 幽思 關於輪迴的痛苦或輪迴的苦難,因為這也會在我們身上產生一種擺脫它們的靈感。 思維方式是,除非你知道你在監獄裡並且你厭倦了在監獄裡,否則你不會試圖離開。 這是我們問題的一部分。 我們認為輪迴的存在,本質上是一座監獄,因為我們並不自由,我們認為它是一個快樂的小樹林,我們認為它很棒。 當它進展順利時,我們享受我們的輪迴。 當它不順利時,我們會嘗試修復它並讓它變得更好,因為我們覺得我們的輪迴應該是好的。 “我希望我的生活過得很好。 我應該擁有我想要的所有感官享受。 我應該被愛和欣賞,受歡迎和喜歡。 我應該擁有我應得和想要的一切。 不知何故,如果我更加努力,如果我只做一些不同的事情,那麼我就能把世界變成我想要的樣子,這樣我就會快樂。” 即使我們在腦海中學習佛法很長時間,仍然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能成功地修復我的輪迴並改變世界,我會沒事的。 佛法很好,但讓我的輪迴也很好。”

那種真的特別看重今生的幸福,然後努力爭取來生更快樂的想法,那完全是死路一條。 這是因為所有的輪迴都充滿了無常,都是苦的本性。 所以我們從來沒有完全成功地使我們的輪迴完美,最後感到非常失望。 只要我們還存有努力改善輪迴的心,那麼我們就永遠無法真正修行佛法,因為我們總是忙於修復輪迴,以至於我們從未真正將心轉向美德。

當我們試圖修復輪迴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我們在做什麼? 我們變得如此參與個人關係。 它是,“誰說這個,誰說那個。” 並且,“他們喜歡我嗎?” 並且,“他們接受我嗎?” 還有,“我感覺好嗎?” 或者,“他們對我說得好聽嗎?” 我們都沉浸在我們的快樂中。 “我的房間好看嗎?” 還有,“這裡的溫度合適嗎?” “現在密蘇里州太熱了,我希望天氣涼一點。” 幾個月後天氣如此寒冷,“我希望天氣暖和一點。” 還有,“我怎樣才能讓它更暖和?” 而且,“我怎樣才能讓我住的地方周圍的風景變得非常漂亮?” 而且,“我必須照顧好我的貓。” 並且,“讓我的辦公桌看起來完美——我必須找到合適的辦公桌和合適的電腦。” 修理汽車,照顧拖拉機,做所有這些事情。

它永遠不會結束,因為我們總是懷著這樣的動機照顧周圍的一切,“哦,只要這件事完成了,那麼一切都會運轉良好,它會很漂亮,我會很開心。” 但這項工作永遠不會結束。 它只是繼續,繼續,繼續,繼續。 你完成了一件事,還有另一件事要做。 你完成了那件事,還有另一件事要做。 不是嗎? 這就像電子郵件:你寫一封,你會收到五封。 只是永遠沒有盡頭。 我們正在往下走,我們已經剪掉了草——現在草又回來了,必須再剪一次。 這種東西永遠沒有盡頭。

我並不是說不要割草,也不要回复您的電子郵件。 我所說的是認為幸福將來自組織我們周圍的世界並使其正確的思想。 我們永遠不會成功,並且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忽略了我們的精神潛力。 我們必須實踐的所有潛力,尤其是與寶貴的人 身體. 不僅能達到單一的定力,而且能了解實相的本質,生起不偏不倚的慈悲和慈悲。 菩提心 對每個人——我們從不這樣做。 我們從不 幽思 在那些事情上。 我們沒有時間,因為我們太忙於為這一生做好事,試圖得到我們的快樂。 那麼在生命的盡頭,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消極的 因果報應 展示,因為我們的動力總是與 附件. 然後我們就在循環存在中一圈又一圈地循環。

許多我們必須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必須保持地面、做飯和照顧我們生活中的事情。 但我們必須以不同的動機去做。 我們的動機可以是其中之一 服務眾生。 如果我們以佛法的動機去做,那麼日常生活的行為就可以成為積極潛力或功德的積累。 但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讓我的輪迴變得更好而這樣做,那麼我們最多能擺脫它是一個美好的輪迴——而我們通常甚至沒有得到它。

首先教導苦難的真相,因為他希望我們真正了解我們所處的這種情況的深度,以及它是多麼可怕,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有能量走出去。 如果我們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就像一個在監獄裡的人,將監獄視為度假勝地。 那個傢伙正沿著走廊來帶他去參加酷刑會議,他說:“哦,這是一座多麼漂亮的監獄啊。 我非常喜歡這裡。 這太令人愉快了。”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想到痛苦和所有這些。 這不是為了沮喪或類似的事情。 就是看清自己的處境,這樣我們才能得到足夠的快樂努力才能真正擺脫它,並幫助其他人也擺脫它。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談論循環存在的痛苦。

什麼是苦?

以不同的方式教導苦、輪迴的苦、輪迴的苦。 有時講八苦,有時講六苦,有時講三苦。 如果你喜歡數字佛教是給你的。 對於我們的傷害程度,有各種不同的分類。 當我們在這裡談論痛苦時,它並不意味著“哎喲”的痛苦。 正如我們之前所討論的,dukkha 這個詞可以指痛苦,也可以簡單地指存在的不令人滿意的本質。 所以當我們談論痛苦時,不要認為一切都必須一直“哎喲”,因為顯然這不是我們的情況。

有時當你讀到這些西方人寫的早期書籍或他們所做的關於佛教的翻譯時,他們錯誤地引用了 說:“嗯, 說人生都是苦的。” 這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它是如此悲觀。 然後人們說:“嗯, 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我的生活很快樂,你知道,什麼是 談什麼?” 嗯,那是因為 dukkha 並不意味著“哎喲”。 意思是不滿意。 這意味著缺乏真正的安全感,並看到我們的存在被它所滲透。

輪迴六苦

我想稍微談一談六苦。 這些取自大慧的解釋 友好的信,這是 友好的信 由龍樹菩薩。 這些都是在思考一般的輪迴之苦。

1.沒有安全感

第一個是沒有確定性。 這意味著沒有安全性,循環存在根本沒有穩定性。 如果你看,這就是我們試圖在美國得到的,不是嗎? 安全。 尤其是在 9/11 之後,我們正在努力確保安全,讓我們讓國家安全。 甚至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人壽保險,這樣我們的家庭才有保障。 我們需要健康保險,所以我們很安全。 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我們的財產安全,因此我們會收到防盜警報; 我們的關係安全; 我們的國家是安全的。 我們總是試圖找到安全,但沒有安全,是嗎?

一切都是完全不可靠的,一切都是完全不確定的。 我們嘗試併計劃一切。 我們嘗試修復一切,以便控制一切——確切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事實並非如此。 然後我們變得不安和憤怒,而不是意識到,“嘿,這就是輪迴的本質,”因為沒有安全感。 沒有穩定性。 沒有確定性。 在循環存在中,一切都在不斷變化。 這完全是在無知和不安的態度的影響下。 那怎麼會有安全感呢?

當我們談論輪迴和我們的生活沒有安全感時,有時我們會想到 現象 我們周圍是不確定的,但循環存在實際上並不指 現象 在我們周圍。 輪迴或輪迴意味著我們的五蘊。 這是循環的存在: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感覺。 這是我們的歧視。 這是我們的意志,我們的構成因素,我們的意識。 這些東西依賴於我們貼上“我”的標籤——那就是我們的輪迴。 我們不這麼認為。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試圖讓輪迴變得更好,因為我們認為輪迴是外在的世界。 所以我會修復外部世界。 我會搬到別的地方。 我會逃離輪迴,去夏威夷。 把電腦放在這裡,把手機放在這裡,把蜂鳴器放在這裡,然後我會去夏威夷,我會很開心。 這完全是個誤解,因為輪迴是我們的 身體 和頭腦——無處不在。 我們將在哪裡逃離我們的 身體 介意嗎? 不可能的。 然後關於我們的整個事情 身體 介意嗎? 一切都在改變。 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我們總是試圖依靠一些東西並找到一些替代的安全措施。 就像,“如果我剛好遇到 Mr. Right 或 Miss Right。 白馬王子,他終於要上馬了。” 而且,“如果我得到合適的房子,合適的工作,以及這個和那個,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們甚至把它帶進修道院。 “如果我在修道院找到合適的工作,如果我找到合適的老師,如果我找到合適的修道院,如果我在修道院找到合適的房間,如果教學時間表成為我想要的時間教學時間表成為。” 只是這顆心總是試圖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改變我們周圍的一切——認為這樣我們就會找到幸福。 我們總是被困在其中。 這不是一個容易打破的習慣。 這並不容易。

思考不確定性以及我們何時 幽思 在這一點上,我們從自己的生活中舉出了許多例子。 回顧你的生活,真正地審視和 幽思, “我如何尋求確定性和安全性卻始終沒有找到; 那是因為這隻野獸的整個性質是不確定的。” 所以看看我們的經歷,看看一切都是多麼的不確定。 以及每當我們開始一項新事物時,我們都會有所有這些期望,但事實並非如此。 它改變。

2.不滿意

然後第二個品質是沒有滿足感,所以實際上 Mick Jagger 是對的。 在輪迴的任何地方,我們都“無法得到滿足”。 這是一種不存在的現象。 再次,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在做什麼? 我們一直在尋找滿足感。 我們總是想要更多更好。 我們的整個態度是永不滿足的。 無論我們擁有什麼,我們都想要更多。 無論我們擁有什麼,我們都希望它更好。 不斷的不滿——你可以看到,作為美國人,我們從小就不滿。 看看我們生活的消費文化,甚至孩子的成長方式。

孩子是被培養成不滿足的。 請注意他們每年如何為兒童推出新玩具。 一年是旱冰鞋,明年是滑板。 然後是我小時候他們用過的帶把手的滑板。 如果你兩年前把它給了他們,他們就不會與它有任何關係,因為它在我小時候就已經很舊了。 但現在兩年後,這是一件大事,所以他們都想要它。 這種持續的不滿甚至發生在孩子身上。

當然大人也一樣。 我們總是必須升級我們的電腦。 我們得買輛新車。 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房子添加一個額外的東西。 我們必須建立這個。 我們必須建造一個更好的穀倉。 無論是什麼,無論我們擁有什麼,我們總是想要更多更好。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早到晚觀察我們的思想。 頭腦總是如此充滿對這個和那個的渴望,“哦,我想要這個。 哦,我想要那個。” 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令人滿意。

當我們坐下來用呼吸做正念時,我們會看到這一點。 “我不滿意。 我需要得到一個不同的 冥想 墊子。 我看到了那個目錄,那個佛法目錄,裡面有所有十五種 冥想 靠墊,我真的應該訂購一個新的。” 然後,“我也需要一個新的 zabuton 來匹配我的新 冥想 墊子。” 然後,“嗯,這還不完整,我的 冥想 新的坐墊還是太硬了。 也許我會試試長凳。” 然後你得到板凳。 然後,如果長凳太硬,“我需要一個帶襯墊的長凳。 好吧,不,也許我會回到方形墊子,因為我之前有一個圓形的。” 從來沒有任何滿足感。

這甚至發生在涉及佛法的時候。 你真的會在剛接觸佛法的人身上看到這一點。 每當他們要去的老師或任何練習時,“哦,也許我應該試試其他老師。 也許我應該試試其他的做法。 也許我應該嘗試另一種修法,以及我老師教的另一種東西。” 即使在佛法中,心也從一個事物飛到另一個事物。 尋找真正會讓我興奮的理想練習,這會讓我興奮不已——然後我知道我做到了。 是的,有一位真正的老師會讓我不寒而栗。 那就恰到好處,非常完美的佛像,我需要它來充分激發我的靈感。 然後我必須得到不同的念珠。 然後我必須祝福我的念珠。 只是心裡一直不滿足。

看看我們和我們的關係 身體. 你知道有誰對他們滿意嗎? 身體? 沒有人滿意他們的 身體. 如果你還年輕,你想變老一點。 如果你在一個地方膨脹,你不想在那裡膨脹,你想要在其他地方膨脹。 你想變瘦,你想變胖,你想變高,或變矮。 不同膚色的皮膚,雀斑多或少。 如果我們有直發,我們想要捲髮。 如果我們有捲發,我們想要直發。 如果我們有黑頭髮,我們希望它是淺色的。 如果我們有淺色頭髮,我們希望它是深色的。 我們甚至不滿意我們的 身體.

所以輪迴——輪迴的痛苦在於沒有平靜——這種持續的不滿足,持續的不滿足。 在我們證悟空性並讓自己脫離輪迴之前,我們將繼續保持這種心態。 無論我們擁有什麼,我們都不會滿足。 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不會感到滿足,因為造成不滿足的是心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練習如此重要,因為這是讓我們自己擺脫困境的唯一方法。

3.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死去

六苦中的第三苦是我們必須捨棄我們的 身體 反复,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死去。 這是基於對多個生命週期的思考。 就算你不去想多生世,就這一世,死是不是每個人都盼望的? 沒有人願意聽到有關死亡的消息。 我們瘋狂地尋求避免它。 我們不想听到任何關於死亡的消息。 我們將死亡視為強烈的痛苦。 在身體上,它正在受苦。 在心理上,精神上,這也是巨大的痛苦,因為我們在死後離開了我們認為是我或我的一切。 我們在建立自己的自我結構、我們自己的小世界時所擁有的所有“安全感”,都在死亡時消失了。

在這裡,我們不僅想到了我們從今生而來的死亡。 相反,當你想到重生並且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經歷它時。 我的意思是這太可怕了。 這太糟糕了。 如果只是這一生,我們死了就完蛋了,那就夠糟糕的了。 但如果你想到重生,那就太可怕了; 這給了你很多能量,“我真的必須出去!” 如果這一切都在死亡時停止,那還好。 但如果它在死亡時繼續下去,如果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經歷這種死亡,那麼我真的必須對這種情況做點什麼。

4.我們反復重生

然後第四個是我們必須反复輪迴。 所以我們不只是死了就結束了。 但是一旦我們死了,我們就必須重生。 你死了然後你重生,你死了然後你重生了,你死了然後你重生了。 想想嬰兒出生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太棒了——而且一方面確實如此。 但另一方面,懷孕並不有趣。 生下來一點都不好玩,要經過產道。 我們出來了,他們把我們打在屁股上,然後往我們的眼睛裡滴滴。 我們不知道我們周圍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你試著告訴寶寶,“沒關係。 我會餵你的,”和“別擔心,你沒事的。” 寶寶不明白。 所以必須再次成為嬰兒,哭泣和哭泣,哭泣並感覺在空中?

然後想想必須再次成為青少年。 曾經有人告訴我,當他們想到必須再次成為青少年時,他們真的很想擺脫輪迴。 考慮一下; 想想青春期是多麼可怕。 有人度過了美好的青春期嗎? 我的意思是這很難; 這是一段艱難的時期。 這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期。 我們的 身體,簡直要瘋了。 所以想到必須經歷人生的所有這些階段:一次又一次。 整個事情,就像在這個摩天輪上——你只是不停地轉,轉,轉,而且很累。

對我來說,在許多人生中思考這種情況的價值在於,它給了我更大的動力來阻止它。 這是因為我知道它不會自行停止。 當我一次又一次地想到這種情況時,就像,“我真的必須做點什麼,因為沒有什麼能阻止這種混亂,除非證悟智慧並消除無明的原因。 否則,如果我一直這樣下去,輪迴就會一直這樣下去。”

5.我們的狀態反複變化

五是反複變換狀態,上上下下。 在輪迴中,我們重生為許多不同的事物。 他們講六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天道。 你在所有這些領域反复上下。 他們說我們生而為萬物。 我們已經做了一切。 我們一直是宇宙君主。 這被認為是偉大的事情。 我不知道在我們的文化中,什麼是你們都渴望成為的偉大事物? 我們都是偉大的政治領袖。 在這方面,我們都是偉大的宗教領袖。 我們有過很多名利,很多風流韻事,很多財富等等。 然後在下一次重生中,你會墮落,失去一切,生活在可怕的狀態中。 我們的狀態不斷變化。

這也發生在這一生。 當你看到那些一開始很窮然後變得富有的人,然後他們又變得貧窮了。 我們總是上下波動,就像股市一樣。 上上下下,上上下下。 有時你會聽到一些生活故事,比如革命前生活在中國的一些人,他們來自貴族家庭。 然後他們在一個可怕的監獄裡結束並死在監獄裡。 同樣,這是狀態的變化。 讚美我們的人和指責我們的人:讚美、責備、讚美、責備——它在不斷變化。 生命改變著我們的重生; 所以這沒有確定性或安全性。 然後只需要經歷所有這些狀態變化——這很麻煩。

我的一位老師色貢仁波切在巴黎時,他們帶他去了埃菲爾鐵塔。 他們把他帶到了埃菲爾鐵塔的頂部,從頂部,我的意思是這就像巴黎的終極事物,你在埃菲爾鐵塔的頂部。 你看著一切,你應該去,“啊啊。” 他所做的只是說,“哦,從這裡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下面。” 就好像就算你到了輪迴的頂峰,輪迴的頂峰,你從那裡去的唯一地方就是向下。

我們都有單點專注。 我們都成就了色界四定和四無色界定。 我們甚至都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專注力和通靈能力以及千里眼的力量和魔力。 我們以前經歷過這一切。 即使你出生在那些領域, 因果報應 當它結束時推動那些類型的重生,然後是負面的 因果報應 在那之後成熟。 所以狀態反複變化。

6.我們獨自經歷苦難

第六個痛苦是我們在沒有任何陪伴,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經歷了這一切。 沒有其他人,沒有其他普通的眾生可以以任何方式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雖然我們在輪迴中已經做了一切,做了一切,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修持佛法——而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一個人經歷的。 我們是一個人出生的。 我們孤獨地死去。 我們的牙齒很痛。 我們分離的精神痛苦是孤獨的。 我的意思是,我們所有的情感痛苦,都在我們內心深處。 沒有其他人可以伸手進去,把它拿出來,把我們的情感痛苦從我們身上帶走。 我們所有的身體痛苦都是我們的。 我們獨自承受。 沒有人可以來把它從我們身邊奪走。

在我們的輪迴中,我們總是想:“要是我有一個朋友就好了。 如果我只有這種正確的關係。 那個人會保護我免受痛苦。” 一個有情眾生能做些什麼來保護我們免受痛苦? 他們不能保護我們免受傷害。 有時他們實際上成為其中之一 合作條件 我們的傷害,不是嗎? 即使我們快要死了,也許他們可以幫助我們在臨終時思考佛法。 但是他們不能讓我們思考佛法,也不能保證我們一定會思考佛法。 所以我們必須獨自經歷這一切。

如何觀照六苦

當我們想到這六個不盡如人意的 條件 對於輪迴的存在,我們特別考慮它們與我們自己的生活的關係。 獲得一些經驗的整個技巧 冥想 真的坐在那裡經歷這些事情。 認真思考,“這是我的經歷嗎? 我的經歷如何?” 記住我們生活中發生這種情況的特定時間。 然後想一想這發生在許多世的時期。 然後想一想這是多麼不令人滿意,在這一切中完全沒有快樂、安全感和平安。

當我們有那種強烈的感受時,就是我們厭倦了輪迴,我們的目標是涅槃。 就像,“我想出去!” 那就是 心願 為了解放。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心,因為它會讓我們走上正軌。 當然,我們對佛法都還比較陌生,不是嗎? 誰知道我們已經經歷了多少世,但頭腦仍然是新的。 我們不會有這種想法 放棄 晝夜自發,是嗎? 也許如果我們做一個 冥想 關於這些苦難的會議然後我們得到一些經驗並且我們有那種感覺 放棄. 可能會持續一個半小時​​後 冥想 會議——然後我們又回來了,試圖再次修復我們的輪迴,擔心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好。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種 冥想 需要反復進行。 我們需要記住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條件 一次又一次。 我們必須在生活中真正看到它們,因為我們很容易忘記。 我們回到,“哦,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讓我們散散步,和我的朋友們玩得開心,放點音樂,然後出去看電影。” 一切都那麼美好,我們忘記了。

我們可能有一些知識分子 放棄. 我不了解你,但是當我審視我的生活,我的日常生活時:它基本上是在努力改善我的輪迴,並且因為我的輪迴不夠好而呻吟和呻吟。 這就是我們這樣做的原因 冥想。 請記住, 冥想 意味著熟悉。 習慣是我們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的原因。 所以這就是六苦。

人間八苦

我想再覆蓋八苦。 阿姜桑提卡羅上次經歷過它們。 其中有些東西對我來說真的很突出,我想分享一下。 關於生老病死,我們可以想的差不多了。 儘管您是否注意到我們甚至避免考慮八個中的前四個。 我們不是嗎?

老化

誰喜歡考慮變老? 當我們想到變老時,我們該怎麼辦? 購買健康保險。 買健康保險,買另一棟房子,確保你有孩子,這樣你就有了孩子,他們會在你老了的時候照顧你。 存錢,拿到401K,在銀行賬戶裡存夠錢。 每當我們想到老年,這就是我們試圖做的,“好吧,讓我們把它設置好,這樣我就可以快樂和安全了。” 我們甚至不確定我們是否會活到那麼老,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為此制定很多計劃。

我們真的想過老了會是什麼樣子嗎? 我們是否考慮過它的真實感受? 就像現在一樣,看著鏡子,看到比以前多了很多白髮和皺紋。 當我們的 身體 開始失去能量。 我的意思是,我知道我生命中的不同時期,比如當我從二十九歲到三十歲的時候,我真的能感覺到我的轉變 身體的能量。 在你的生活中想想你二十歲時能做什麼,現在能做什麼。 我們如何看待老齡化的前​​景? 不得不使用助行器,不得不使用拐杖,變得衰老或患老年癡呆症,或者讓人們看著我們,好像我們因為老了而變得愚蠢,因為我們老了而將我們拒之門外。

看看社會是如何對待老人的。 有時看看我們自己對老年人的偏見。 在家庭聚餐中,我們真的讓老年人參與談話嗎? 還是我們會想,“哦,我們這一代是讓這一切發生的人。 他們可以去看看電視什麼的。” 當我們這樣,而其他人那樣對待我們時,會是什麼樣子? 當我們真的病了,一些朋友拋棄了我們,或者一些朋友不讓我們一個人呆著時,會是什麼樣子。 會怎樣? 當我們終於意識到我們正在死去時,會是什麼樣子?

我認為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思考,製作一個虛構的視頻非常有幫助。 我的意思是,無論如何,我們總是在想像事情——通常只是快樂和愉快的經歷。 在你的 冥想 想像自己變老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活得那麼久,你將要經歷什麼。 想像一下當你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時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能優雅地老去嗎?

想想你認識的老年人的問題和個性。 你覺得自己老了以後還能有個好人品嗎? 我們會變得痛苦和抱怨嗎? 當我們老了,我們會怎樣? 當我們想到這一點並且發現它非常有效時,它會讓我們說:“我必須擺脫循環存在! 老年,如果這一生是確定的,如果我們活得那麼久。 我想在更多的生命中一次又一次地經歷這個嗎? 嗯,沒有。”

我什至將如何應對這一生的晚年? 想想看。 你將如何應對 身體 弱? 當你的大腦無法記住事情時,你將如何應對? 當你聽到另一個房間裡的朋友和親戚說:“他真的很健忘,我想知道我們是否應該讓他檢查一下阿爾茨海默氏症?” 當他們在耳語這樣的事情時——我們還沒有聽到的整個事情我們都聽到了。 你覺得如何? “天哪,她有點老了。 也許我們應該考慮養老院。 我在街上認識一個好人。” 你覺得如何? 我們的佛法修行是否足以支撐我們度過那些時期? 當我們老了,這就是我們將要擁有的一切。 我們不會有我們的 身體的實力。 我們不會有一個可以記住所有事情的聰明頭腦。 只有我們的佛法修行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安慰。 我們的佛法修行是否足夠強大,以至於當我們年老時,我們可以擁有快樂的心? 這真的是要檢查的東西。

DFF裡有一個女人[佛法友誼基金會] 八十四歲,Miriam。 她很棒,給 DFF 的人們帶來了很多靈感。 那是我曾經在西雅圖任教的小組。 Miriam 是一位非凡的老人。 每當你和她說話時,她現在都記不太清楚了。 所以每當你和她說話時,她都會說,“我感到很感激,我很幸運。” 然後她開始告訴你她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你認識多少八十四歲的人這樣談論生活? 甚至二十四歲、四十四歲或六十四歲會這樣說話的人是誰? 我們這樣說話嗎? 我不那樣說話。 當我看到人們時,我開始告訴他們我所有的問題和所有的抱怨。 我從不說,“我感到如此幸福和幸運。” 我只是說,“這是錯誤的,那是錯誤的,”你知道嗎? 那麼,我們將如何成為老年人呢? 這是真正需要考慮和考慮的事情。

與我們喜歡的東西分開

八苦中的前四種是生、老、病、死。 然後與我們喜歡的東西分開。 當我們與喜歡的事物分離時,我們的感受如何? 在這裡再次真正進入我們自己的生活。 整個訣竅實際上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樹立榜樣。 有多少次我和我喜歡的東西分開了? 或者當我喜歡的東西讓我失望時? 我真的很努力地得到一份工作,但我很失望? 或者我得到這輛很棒的車,它就撞了。 或者我有這種美好的關係,然後它就爛了。 或者我有很棒的親戚,他們死了。 或者我有一個很棒的房子,然後我不得不放棄它,因為我的收入下降了。 當我們與喜歡的事物分開時,感覺如何?

我們可以考慮生活中的大事。 但即使在日常的基礎上,我們也認為我們不依附於任何東西。 我們認為,“我不依附於我的鞋子。” 但是你走出這裡發現鞋子不在了,“我的鞋子呢?” 我們真的很沮喪,因為我們與我們喜歡的東西分開了? 然而,在有人拿走我們的鞋子之前,我們就走了,“我不喜歡我的鞋子。” 我們自己對佛法修行的看法——有時我們看起來並不現實。 舉例說明我們何時與我們喜歡的事物分開,以及這種情況將如何繼續發生。

沒有得到我們喜歡的東西

然後得不到我們想要的。 同樣,我們的一生都是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而努力工作。 我們有這些夢想,我們有這些目標,“如果我有 達,達,達,達。 如果我只是 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迪。 那我就開心了。” 我們擁有所有這些我們想要成為的東西,“我想成為這個。 我想成為那樣。” 這可能是我們的職業目標。 可能是,“哦,如果我出家了,我會很高興的。 這將解決我所有的問題。” “如果我是一個 靈性導師 那我就開心了。” “如果人們能認出我——我是一個多麼偉大的修行者,我會很高興的。” “要是我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寺院來做這件事就好了,要是……”

一直想要這個,一直想要那個,卻永遠得不到我們想要的一切。 我們努力工作,試圖將世界重新安排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但我們永遠不會成功。 想想我們的生活,真的做一個生活回顧:“這就是我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但沒有奏效。 它帶來了不斷的挫敗感,因為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我們觀察並發現我們基本上在許多方面仍然像三歲的孩子。 我沒有得到我想要的。 我的意思是,三歲的孩子至少對此很誠實,坐著哭著尖叫。 我們太有禮貌了,所以我們操縱。 我們抱怨。 我們背叛。 我們做各種各樣的其他事情來試圖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我們不只是坐著哭。 這種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如果我有一個完美的朋友就好了。 我真的很想要這種完美的友誼。 我真的很想要一個這樣的朋友。”

我們找不到完美的朋友。 找不到我們完美的商業夥伴; 連我們完美的佛法老師都找不到,不是嗎? 找一個法師,他們打嗝,“我的法師不應該打嗝。” 我們開始到處挑毛病。 我們總是找不到完美的東西。 這就是輪迴的心,不是嗎? 那是多少痛苦? 現在,那是輪迴。 我們努力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我們無法成功。

遇到我們不喜歡的東西

我們非常努力地避免問題,它們就像降雨一樣。 所有這些問題; 我們不想要問題。 我們不想生病。 我們不想痛苦。 我們不想改變我們的關係——改變我們良好的關係。 我們不想要它是什麼,但我們無法控制它。

得不到我們想要的; 得到我們不想要的——只是不斷的問題。 我們早上醒來,我們說,“我將度過一個真正美好的一天。” 然後所有這些問題都發生在我們從未預料到的中午。 我們想,“好吧,如果他們安排了一個問題,也許我可以處理它。 輪迴至少不能更有條理嗎? 給我一些警告,今天我要接到我母親去世的電話。 給我一些警告,今天我的電腦要壞了。 給我一些警告,今天我最好的朋友要對我進行一次重大的批評之旅。 至少給我一些警告,輪迴,這樣我才能做好準備。” 沒有警告; 但是所有這些問題都來了。 這是輪迴,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不出去,這將繼續下去。

在煩惱的支配下擁有身心

那麼八苦中的第八苦就是 身體 心受煩擾的態度和 因果報應. 只是擁有 身體 並且記住我們有——那是不令人滿意的,那是苦。 只要我們有一個 身體 和無明影響下的頭腦和 因果報應 其餘的都是給定的,所有其他的痛苦都隨之而來。 這就是證悟空性如此重要的原因。 只有了悟空性才能消除無明。 當我們消除無明時,我們就會停止煩惱的態度和負面情緒。 當我們停止那些時 因果報應 停止,然後再生停止,然後所有的痛苦停止。

我們必須消除執著真實存在的無明,因為那是造成混亂的原因。 但我們只有真正認真做事的能量 冥想 對空虛,只有足夠的精力去做認真的事 冥想 on 菩提心,如果我們想擺脫循環存在。 只要我們認為以某種方式修復我的輪迴會讓我快樂,那麼我們總是會因為做這個、那個和其他事情而分心。 就像我之前說的,輪迴活動永無止境。 總有另一封電子郵件要回复,總有另一個電話要回复。 總有另一個人可以擺脫困境。 總是有另一部電影要看。 總有另一種方式我們必須向某人證明自己。 總有一些其他的商業交易要做。 總是有另一條路可以解決。 總有別的什麼。

輪迴的工作永無止境,這就是我們努力尋求涅槃的原因。 涅槃是一種我們從所有這些中解脫出來的狀態。 我們有了最後的安心和最後的幸福。 但涅槃不會自行到來。 我們必須創造因。 涅槃覺悟的主要因之一是這個 放棄 循環存在和 自由的決心.

好的,現在是一些問題和討論的時間。 [教學結束]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