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壓平我們的驕傲

壓平我們的驕傲

關於文本的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人生的本質:給在家修行者的忠告 傑仁波切(宗喀巴大師)。

  • 看看我們正在用我們寶貴的生命做些什麼
  • 當驕傲出現時識別它
  • 以開放和接受的心態接受教學
  • 仔細觀察我們如何持守教法
  • 我們從教義中尋找什麼
  • 修行佛法的意義

人類生命的本質:壓平我們的驕傲(下載)

第三句:

優秀的你,你有收穫
這種適時而悠閒的人形。
如果你跟著我說話幫助別人,
聽好了,我有話要說。

“五官端正的你。” 求文的人,聽上去幾乎是為自己的美貌而自豪。 所以傑仁波切也跟著玩。 “你獲得了這個適時而悠閒的人形……” 但是,“如果你跟著我說話來幫助別人,好好聽,我有話要說。” 這就是我的閱讀方式。 如果我對某人這麼說,那就是,“好吧,你認為你真的很帥,你擁有寶貴的人命,但你在追隨什麼,你在追隨誰,你在做什麼? 我有話要說,這可能很有價值,所以也許,有點,把自己從鏡子裡解開。” [笑聲] 或者讓自己擺脫自己非常有吸引力、掌控一切、掌控一切的形象。 這節經文是否暗示……? 這只是我的閱讀。 我不是說傑仁波切是這麼說的。

“五官端正的你,得到了這般悠然自得的身姿。” 真的。 但他為什麼稱他為“五官端正的你”?

然後當他說,“如果你跟著我說話來幫助別人,好好聽,我有話要說。” 你會認為,如果他已經要求傑仁波切寫這篇文章,他就會知道傑仁波切說話是為了幫助別人。 但我有種感覺,也許這傢伙有一點驕傲,需要在某個地方平息。 我的投影。 也許我有需要平息的驕傲。

但我認為,實際上,在我們聆聽教法之前,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需要平息的自豪感。 因為通常是我們的驕傲使我們以這種批判的心態與教義分開,例如,“好吧,我只是不相信。 哪個白痴會相信? 我知道什麼是最好的。 我很聰明。” 所以我們常常因為我們的傲慢而不接受我們所傳授的教義。

當佛教傳入美國時,我有時會想知道這一點。 我們中的一些人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 一些老師說,“嗯, 沒有教重生。” 或者他們自己不相信重生。 這是一種方式,有點像,“我比什麼都知道 是說。” 但那些人至少承認 教過,但他們不相信。 其他人說 甚至沒有教過它,但很明顯他確實教過它。

無論如何,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為它與我們對聆聽教法的接受程度有關。 我們要退後多少,插入我們自己的如果、和、但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把一些事情放在心上。

我不是說我們有什麼問題。 我們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我們只能聽我們能夠聽的東西,我們不能在我們不在的道路上的某個地方。 這很清楚。 所以這不是說某人錯了,或者說某人不好,或者他們是消極的。 有時候,我們要向內看,並問自己,我對教法的接受程度如何,教法實際上在敏感點(我和我的心理構成中敏感的點)上觸及了多少,這讓我有點像這樣[推開/推遲手勢]。

因為有很多教法可以做到。 我的意思是,教義必須如此,否則他們不會動搖我們。 如果我們從佛法教學中出來,感到輕鬆、愛和 極樂,一切都很完美,然後我們完全被迷惑的頭腦中什麼都沒有改變。 做到了? 當我們從佛法教學中出來時說:“他們在說什麼?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它如何適用於我?” 那麼這種教導正在產生某種效果。

有時問自己從教義中尋找什麼是很有趣的。 我們是否希望聽到教義,以便事後感覺良好? 好吧,如果那是我們聽法的動機,那麼當我教你關於寶貴的人命以及我們沒有生為地獄眾生、動物和餓鬼是多麼幸運時,你不會感覺良好,因為你會去,“但我不相信那些。 我什至不想成為一個人。” 然後你也不會對下一節談論死亡的經文感到滿意。 “我不想听到死亡的消息。” 然後進一步了解輪迴的缺點。 “我不想听到這個,你必須與你喜歡的一切分開,你得不到你想要的。” 我的意思是,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但是,就像,“不要告訴我!”

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有時這讓我們真的問,我們接近教法的動機是什麼? 我們是在尋求解脫,還是尋求事後感覺良好?

有時我想知道,當人們真正喜歡可視化和 口頭禪 背誦——我的意思是,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很好,通常你會從中感到非常幸福和非常好——但如果那是你的思想所尋求的,那麼不知何故……。 我們在一開始就說“通過練習慷慨和其他 深遠的實踐 願我利益眾生成佛……”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這麼說,但我們說它很好 冥想 會議,因為我出來感覺輕鬆,愛,和 極樂,那麼我們的動機是否必然匹配? 我並不是說在你之後感覺良好是不好的 冥想 會議,很高興。 但我的意思是,我們不應該把課後感覺良好作為衡量工作效率的標準 冥想 會議。 這就是我要說的。 因為有時富有成效的會議是我們要去的時候,“世界上有什麼? 我不明白這一點。 我在想什麼? 我連自己都不了解。” 你知道? 這是質疑的過程,是我們按下按鈕的過程,因此我們必須更深入地研究。 這會產生很大的增長。 不是掩飾“這條法道是不是很棒,我感覺很好”。

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說四無量:“願一切有情眾生獲得快樂及其因。 (哦,太好了。)願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及其因。 (甚妙。)願一切眾生不離無憂 極樂 (哦,我漂浮在雲端)。 願一切眾生安住,遠離偏見, 附件憤怒 (太好了,這是一個理想的世界。這就是我想要的。)“如果你只是呆在那裡,你感覺很好。 但是當你走出你的 冥想 還有……“有人把臟盤子留在了水槽裡。 你知道? 我的意思是,他們認為誰會把臟盤子留在水槽裡讓我清理? 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我必須告訴他們,因為他們只是行為不端。” 所以我們所有感覺良好的四無量在那個時候都在窗外,我們甚至沒有把我們的 憤怒——就是這樣,不是嗎? 憤怒. “我必須做別人的菜。 他們認為我是什麼,他們的奴隸?” 它是 憤怒. 但不能承認他們 憤怒,看不到自己的不捨,更談不上愛、慈悲和喜樂。 所以實踐...... 感覺良好的一面和心靈的現實就像[張開雙臂]相距甚遠。 我們不會那樣成長。 我們沒有成長。 我們必須看看我們的思想是如何真正運作的,然後我們才能成長。 然後我們開始培養一種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所以如果這個人真的在練習,那麼當他們看到自己對把臟盤子留在水槽裡的人生氣時(他當然想通過讓他們浪費時間洗別人的盤子來傷害他們。因為顯然這個人是沒有心不在焉。顯然他們特別想傷害我。不是其他人,而是我。)所以如果這個人在練習,那麼當這個人出現時,他們不會把它帶到[雙手叉腰]的社區會議上,而是會說:“哦,我很生氣。 我為什么生氣? 我在想什麼? 哦,我有整個故事要告訴自己,人們故意要傷害我。 他們看不起我。 他們希望我成為他們的奴隸。 我有一點自豪,因為我覺得我太優秀了,其他人不會像那樣。 而我的愛並沒有延伸到那麼遠,去洗別人的盤子。 當然,除非他們做了三個大禮拜,然後說“謝謝”。 那我可能會考慮。” 所以,你知道,我們將能夠審視自己的思想並說:“哦,孩子,看看發生了什麼。” 然後糾正態度,記住,“哦,不,我在練習 菩薩 路,我是別人的僕人。 這是一個在前世對我很好的人。 洗盤子有什麼不好? 整個過程需要 30 秒。 而我正在編造的這個故事佔用了我一個小時的時間。” [笑聲] 是嗎?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這是真正的練習,當它們出現時處理它們,並轉變思想並了解我們所處的位置。 那是真正的練習。 至少我的老師是這麼教的。 過去常說,只是坐在墊子上念經,神色聖潔,這樣[合掌甜蜜],那不是真正的意思; “修行”的意思是“轉化你的心”。

所以也許明天我們會開始談論寶貴的人類生命。

你能想像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人嗎…… 或者某個電影明星,或者某個政治家,或者某個CEO……。 你知道,他們走進佛法教學,就像 [吹噓] “好吧,我是來聽佛法的。 對於像我這樣有魅力、受過良好教育、聰明的人來說,你要說什麼才可能有意義。” 你可以想像有人走進這樣的教法。 現在也許我們並沒有帶著那個東西走進去,但我們可能帶著類似的東西走進來。 所以這是原因之一,當他們談論 恩貢德羅 (“ 初步實踐),做 100,000 次大禮拜……。 當你做 100,000 次大禮拜——長大禮拜——你的鼻子就在那塊地板上。 整個想法是幫助我們看到 三寶,並看到我們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聰明,並培養一些謙遜。 然後帶著那種謙卑,我們來接近教義。 然後教義就流入我們體內,並留在我們體內。 因為我們的動機是正確的。

問題? 註釋?

聽眾: 改變我們自己的思想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對地球和環境非常有益,可以節省人們寫筆記的大量紙張。 [笑聲]

尊者圖登卓龍(VTC): 是的。 這對地球也非常有益,並且拯救了這麼多樹木,因為我們沒有寫這麼多關於“請在這樣那樣的時間以這樣那樣的方式洗你自己的盤子”的筆記。 [對觀眾]你沒有想任何人,是嗎?

聽眾: 嗯……[笑聲]

聽眾: 我在想我是多麼欣賞有關這方面的教義,然後是那些以自己的方式教給我的人。 因為我知道當我來到佛法——一個佛法中心,讓我們這麼說——我為自己準備了這件事。 這是我在我們的文化中學到的。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和大千仁波切真正交談的時候,我走進辦公室,打斷了正在發生的一切,他讓艾德麗安停下她正在做的一切,注意我在做什麼,我得到了那裡的教訓,哦,這不是你這樣做的方式。

然後發生的另一件事是李哈里斯,他給了我們所有這些書(他是 那時),他對我說,“我認為你應該閉嘴。” [笑聲] 我幾乎不認識他。 我說,“那將是個好主意。” 他是對的。

我曾經是 [聽不清] 大千仁波切,這對我來說很有趣,因為這不是你所期望的,但我認為它奏效了。 一個人進來了——你知道,我們必須學習這個,因為我們的文化不是這樣的——而且他對教義的珍貴沒有任何感覺。 所以他想問,問,問所有這些問題,這與他的態度有關,也許他覺得他需要學習,他(仁波切)把這塊毛巾扔給他,他說:“把桌子擦乾淨,然後那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笑聲]

對我來說,這些東西是如此完美,因為我們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成長,然後我們無法學習。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我們是在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中長大的,我們認為自己很聰明,這個和那個等等。 是的。

聽眾: 我們看不到驕傲,也看不到它是如何阻礙的…… 我的意思是,當然它現在總是發生...... 當然,它仍然會發生,但是很高興有教導和幫助你的朋友。

職業訓練局: 是的。 還要別的嗎?

聽眾: 一個中心的故事,一位修女在出家之前是一名醫生,而其他修女則是護士。 而格西,他把所有這些工作,比如清潔和烹飪,以及她不習慣的工作,都交給了前任醫生。 而且她有……挑戰,因為她曾經是一名醫生,她有一個更低的人,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人。 她學會了。

職業訓練局: 是的。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