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相依

慷慨相依

一系列的一部分 菩薩早餐角 在 2009 年 2010 月至 XNUMX 年 XNUMX 月的綠度母冬季閉關期間進行的會談。

  • 談論相互依賴的方式
  • 因果是一種說法,既可以說相互依存,也可以說因果依存
  • Agent、action、object 也是相互依賴的

綠度母閉關063:布施相依(下載)

關於依賴性或相互依賴性或關係依賴性的另一件事是,它以多種方式進行討論: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係、長與短之間的關係,等等。 其中一些事物也存在因果依賴關係,如因果關係,但其他事物如多頭和空頭也不是因果依賴關係——它們只是關係依賴關係。 這些不同的依賴方式之間存在一些重疊,因此不要將它們視為固有存在的類別。

他們經常談論相互依賴的另一種方式是根據代理、行動和對象。 你可能經常聽到這句話,因為他們建議在會議結束時(在我們一天結束時)我們奉獻我們的功德,看到行動者、行動和目標都是相互依賴的,因此空無一物固有的存在。 還記得嗎? 在這裡你得到的是這個。 做出善行的人就是代理人。 他們所做的行動,一個慷慨的行動,一個 冥想,或者不管它是什麼,都是動作。 客體是與他們相關的任何人或他們正在處理的任何對象。 我們認為這三件事是相互關聯的,而不是單獨存在的。

很多時候,我們在慷慨的行為中會有這樣的感覺:“好吧,有代理人——這個人就在這裡,一個天生就存在的給予者。 然後就是這裡的放棄行動。 還有這個對象—— 那是被給予的。 收件人在這邊。 它們都是截然不同的,並且本質上是存在的,它們只是相互碰撞,這就創造了價值。” 其實不是這樣的。 除非有接受者、對象和行動,否則那個人不會成為給予者。 除非有對象、接收者和代理,否則不會有任何操作。 除非有對象、行動和代理,否則沒有接收者。 所有這些事情都是相互依存的——它們都不是獨立存在的。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為什麼當有人乞求並說:“我想要,我想要”或“我需要,我需要”時,這就是為什麼菩薩會如此快樂。 他們意識到要創造一個慷慨的行為,他們需要有人給予,如果沒有那個人給予,他們的整個慷慨實踐就會被扼殺。 這 菩薩 看到收件人的善意 他們有機會通過慷慨創造價值。 又諸菩薩聞有人說:“我受不了你的膽量。”他們很高興。 (別擔心,我還在努力!)他們很高興,因為他們意識到要成為 你必須練習耐心。 你不可能成為一個 不修持忍耐,而要修持忍耐,你需要有人擾亂你的心,干擾你的快樂,給你帶來痛苦。 當一個 菩薩 有那個人,然後他們說:“哦,這是供我修行的緣起 堅韌,情況正在融合。 這是太棒了!” 他們欣賞這個說“我受不了你的膽量”的人。 你可以看到它是如何真實的,不是嗎? 我們的生活中需要這些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修行; 我們不能做這些練習,除非有與我們做這些練習的人有關係。

我們將我們所做的操作視為依賴性的,因此是空的——所有不同的組件都是空的。 再者,迴向業是布施業,同樣是緣故,所以一切不同的部分都空無真實的存在。 他們說,這樣看待我們的戒德,這樣迴向,是一種非常有力的修行,因為那時我們的善行不只是積累福德,它也成為智慧的一部分。

聽眾: 我有個問題。 施動者、客體、行動、這種思維方式:似乎這可以描述寂天菩薩試圖表達的認知者與認知客體之間的差距。 認知者就是行動者,對象就是對象,而行動就是認知。 因為那對我來說很難理解,但這似乎是框架。

尊者圖登卓龍(VTC): 他是在什麼語境下說的?

聽眾: 正是在第九章,他在講我們如何看待那些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實際上是有這個差距的。 我們認為有這個差距,就像我用我的思想認知對像一樣。

職業訓練局: 他在談論觸,觸是感官、目標和意識的結合,觸是如何依附相關的。 因此,因為觸是緣起的,那麼由觸生起的受也是緣起的。

聽眾: 四宗派是否都接受相互依存?

職業訓練局: 這更 普拉桑基卡 看法。 因為 毘婆舍迦是, 經量,我不確定其他人,但至少前兩個......實際上,也許所有其他學校都只是將結果視為依賴於因果關係中的原因。 他們看不到具有這些身份的因果是相互依存的。 他們只是認為它是單向的,因導致果。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