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心靈訓練的戒律

心靈訓練的戒律

一系列的評論 像陽光一樣訓練心靈 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 Nam-kha Pel 於 2008 年 2010 月至 XNUMX 年 XNUMX 月期間開示。

  • 關於“The 戒律 of 思維訓練
  • 我們如何傾向於將他人視為我們自己幸福的對像或商品,而不是作為也尋求幸福的個人
  • 在早上設定動力並在一天結束時回顧我們的活動的重要性

中期計劃 49: 戒律 of 心靈訓練, 第1部分 (下載)

動機

讓我們慶幸自己有幸能夠聽聞佛法,甚至在這一生能夠遇見佛陀。 佛法,因為遇到教法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可以從數字上看到有多少人將有機會遇見佛法。 那麼即使是真正符合教法的人,又能感動多少人呢? 有多少人擁有 因果報應 被教義所吸引,並擁有某種基於理性的信仰? 那麼那些確實擁有 因果報應 以及有信心和興趣的資質,有多少人能夠在這一生中這麼多雜念中真正抽出時間來聽法和坐墊?

因此,雖然我們有這個難得的、寶貴的機會,但讓我們好好利用它吧。 從長遠來看,這對於我們的心相續會發生什麼非常重要——無論我們是否經歷快樂或痛苦,無論我們是否能夠造福他人或傷害他人。 重要的是要以佛法為我們的優先事項,並使佛法成為優先事項。 具體來說,重要的是要使 菩提心 優先事項,並產生慈愛、慈悲的思想,希望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獲得證悟,並且在這樣做時充滿喜悅和勇氣。

我們都想要幸福而不是痛苦

我們仍在處理文本 思維訓練 就像太陽的光芒。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上週談到的任何話題——我們有的一些壞習慣? 您有什麼想分享的嗎?

聽眾: 不要把別人的痛苦當作快樂的一種方式。

尊者圖登卓龍(VTC): 不要把別人的痛苦當作快樂的一種方式。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你會這樣做?

聽眾: 我腦子裡有很多事情。

職業訓練局: 是的,我們腦子裡想了很多事情,然後其中一些就從嘴裡說出來了。 當然,哪怕是從嘴裡說出來一點點,對於接收端的人來說,還是很難受。 然後你感覺如何?

聽眾: 有時我的腦海裡會出現一大堆的激動——我只是嫉妒或者我生氣了或者別的什麼。 我在想一些不該想的事情。 一開始讓我感覺很好,但後來就有一種噁心的感覺。 我現在心中有足夠的佛法,可以更好地了解。

職業訓練局: 很多時候,我認為嫉妒可能是尋求傷害他人以使我們感覺更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們有我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應該有那個。 我們應該擁有它,而宇宙也應該看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感到不安和嫉妒,我們覺得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破壞了他們的幸福,那就會讓他們的幸福變得平等。 因為他們擁有比我們更好的機會、更好的才能或更好的東西,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然後,就像你說的,一開始我們可能會感到一些滿足——就像麻風病人燒灼發癢的肉體時一樣——但之後你會感到有點噁心。 你有足夠的佛法知道你所做的事情是不好的。 歸根結底,我們必須接受自己以及我們內心對自己行為的感受。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你是說當有嫉妒的時候 附件 在頭腦中,我們確實將其他人視為物體、商品。 “我想要和你建立這種關係。 你不應該和別人有這種關係。” 一切都圍著我轉。 那麼這個人就只是一個物體——我自己的嫉妒遊戲中的商品。 附件。 當你看到這一點時,你會感到胃部不適。

我們是否經常將他人視為物品? 它們只是物體,如果它們讓我們快樂,我們就想要它們,但如果它們讓我們不快樂,就把它們帶走。 我們對他們的整體看法只是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感受。 這就像我們對紙巾的看法:“它對我有用還是對我沒用?” 有時其他人會變成這樣:他們對我有用,或者對我沒用。 我們甚至不把他們視為有感情的人,因為我們自己的苦難讓情況變得如此模糊。

這就是我認為的地方 冥想 保持平靜非常非常有幫助。 我們真正坐下來思考其他人的感受。 他們想要快樂,不想受苦。 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它們不僅僅是為了我的快樂而放置在這個地球上的物體、商品或東西。

它實際上正在重新調整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地位。 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常常讓人感覺:“我是這個星球上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 但當我們真正觀察時,我們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想要幸福,沒有人想要痛苦。 我只是這裡的一粒小斑點。 我只是一個小斑點,所以也許我根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以這種方式談論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可能非常有效。

當我們試圖建立信心和堅強的意志來繼續做一些困難的事情時,我們不應該這樣對自己說話。 我們必須知道何時對自己的心靈使用什麼解藥。 當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猖獗時,我們就需要真正冷靜下來,讓自己變得更加謙卑。

但是,當我們試圖做一些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造福許多人的事情時,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心變得堅強和自信。 當然還有嫉妒和 附件 在使心變得堅強和自信方面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不要認為我在這麼說。

凡事以菩提心去做

我們到達了 戒律 of 心靈訓練 上次。 我們正在解釋詩句中出現的內容。 它說,

每一種瑜伽都應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

解釋是,

確保所有活動的瑜伽,如飲食、穿衣和居住,都融入到訓練心靈的單一練習中。

翻譯該行的另一種方法是,

一項練習所有瑜伽或活動。

我們試圖將所有活動納入其中的“一個”,或者應該成為我們所有活動的源泉的“一個”,是 菩提心。 據說要帶 菩提心 影響我們正在做的任何事情——吃飯、穿衣服、睡覺、說話或任何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我們不會想“我這樣做是因為這讓我感覺良好”,而是“我正在處理這件事” 身體 或者我正在處理這個情況,以便我能夠利益眾生。”

菩提心 融入我們的日常活動意味著改變我們的動機。 所以,當我們穿衣服時,我們不會想:“我看起來怎麼樣? “看看這些漂亮的衣服。 我想以前沒有人見過我穿過這些衣服。 我將成為聚會上的焦點。 我看起來真的很好,人們會被我吸引。”

相反,當我們早上穿衣服時,我們會想:“我只是在保護這個 身體 從熱,從冷,從昆蟲,這樣我就可以用它來利益他人。” 同樣,對於吃飯,我們不要想“我只是想吃,因為它給我帶來快樂”,而是“我正在照顧這個” 身體 以便我能用它來修行,用它來利益眾生。”

所以,它說要嘗試並思考 菩提心 即使在我們正在做的所有這些小行動中。 我認為這對於在工作中工作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在修道院裡,我們背誦我寫的一首詩,產生 菩提心 在我們開始之前 服務。 我認為這種事情非常重要,特別是如果你正在工作並在那裡度過很多時間。 你必須有良好的動機才能做到這一點。 否則的話,對於你的佛法修行來說,它不會對你有幫助,對於你的日常生活來說,你也會有點痛苦。

所以這意味著真正思考 菩提心 早上去上班之前。 它意味著以一種態度來照顧你的客戶、顧客或同事——無論你是從事服務工作還是在生產產品的工廠工作——無論誰是接收者,誰都會受益並擁有幸福的生活。 這是關於整合 菩提心 與所有這些不同的事情。

這可以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修行,每當我們看到一些新的眾生,甚至是我們已經認識一段時間的老眾生時,有意識地嘗試培養對他們的積極想法。 就像幾天前我小屋周圍的松雞一樣。 我給他們講了很多關於不生惡趣的事情,希望他們不要再投生到那樣的畜生道,能夠遇見佛法,以人的身分來到寺院,好好修行等等。等等。

即使是在二十度的天氣下將新鮮梨放入容器中的 UPS 工作人員,我們也可以祝他一切順利。 我們可以祝愿他一生幸福安寧,道德高尚,往生美好。 所以,每當你看到這樣的人時,產生積極的想法是很有幫助的。 我認為對於我們每天見到的人或者我們經常合作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有時,我們讓這些人變得比任何東西都更堅固。 所以,不斷提醒自己很重要 菩提心 對他們有利的動機。 修習佛法很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增強造福的能力。

所以,這就是說,嘗試以一種 菩提心 發心,不以世間八法為發心。 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的想法。 白天,兩個人可以做完全相同的活動,其中一個人正在造菩提因,另一個人正在造不幸再生的因。 他們在做同樣的事情,但這完全取決於他們做這件事的動機。 是什麼念頭在控制心、使口動、使 身體 行為? 照顧好這一點真的很重要,這是佛法修行中的一件大事,不是嗎?

設定早晨的動機

下一行說,

開始和結束都有兩個活動。

另一種翻譯方式是,

開始和結束時有兩個職責。

解釋是,

正如上面關於意力的解釋,你應該立下堅定的決心,斷除不善的活動並獲得其對治。 你一生中每天早上醒來時都應該這樣做。 當你晚上睡覺時,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行為 身體 如果言語與你的決心一致,你可以歡喜,認為你找到了自由而幸運的人生,遇見了大乘的教法,受到了靈性導師的照顧,這是值得的。

這是那些長句子中的另一個。

但如果你沒有按照你的決心去做,反思你會毫無價值地浪費你的閒暇和機會,你會見甚深教法也是沒有目的的,決心以後不再這樣做。

這兩項活動是:在一天開始時設定我們的動機,在一天結束時回顧事情的進展情況。 我想你們大多數人以前都聽過我談論過這個問題,但也許有些人還沒有聽過。 早上,在我們起床之前,就產生良好的動力。 我認為當我們醒來時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有一天我們會醒來,迎接新的生活,而我們在新生活中的第一個想法會是什麼?

因此,現在重要的是要醒來並真正做出決定,“今天,我將盡可能地不會因為我對他們所說的話或關於他們的事情、我對他們所做的事情甚至我的想法而傷害任何人。” 換句話說,我不會讓我的思緒想起什麼,然後就跑去對那個暴君進行長篇大論。 我不會讓我的頭腦完全憤怒和不安,並繼續談論某人所做的事情。 我會下定決心不用我的力量傷害任何人 身體,言語或思想。

第二個決心是盡可能地利益他人。 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 這就是訓練心去了解其他有情眾生的情況以及我們如何以良好的方式影響它的整個想法。 這不是管別人的事,也不是成為一個救援者——拯救其他人或類似的事情。 它是了解他們的情況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可能是在佛法方面,或者就像他們攜帶著什麼東西,或者他們有一些工作或項目要完成,我們會提供幫助。

早上的第三個動機是真正產生 菩提心 正如之前的口號所說。 它是為了生成 菩提心 並將其作為我們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今天為什麼活著? 就是為了利益他人而沿著證悟的道路前進,並且在此時此地盡我所能地利益他們。”

因此,我們在早上起床之前就非常非常強烈地設定了自己的意圖,這對一天剩下的時間的進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肯定比鬧鐘響起時“我的咖啡在哪裡? 哦,我在修道院。 我什至不能在這裡喝咖啡。 好傢伙。 哦,多麼痛苦啊。” 然後我們開始某種旅行。

相反,我們可以訓練我們的思想在醒來時感到快樂,思考我們是多麼幸運,產生積極的意圖,然後全天檢查自己。 “我的心態是什麼? 我心情不好嗎? 呃哦。 如果我心情不好,我需要小心,因為當我心情不好時,我就會說或做一些會造成負面影響的事情。 因果報應 並傷害別人。 所以,如果我心情不好,我必須非常小心。 我心情好嗎? 嗯,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好心情呢? 是不是心情好 附件 還是佛法心情好?” 這些都是不同種類的好心情。 根據佛法,將心轉變為良好的心情非常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對自己的生活和白天所做的事情感覺良好。

正在檢查

然後到了晚上我們才真正停下來,檢查並評估。 “我在白天根據如何與自己和他人建立聯繫等方面設定了這些意圖。 我做得怎麼樣? 我是否保留了這些意圖,或者我只是忘記了它們? 我是不是在幻想白馬王子? 或者我的心思是在電腦地獄、汽車地獄還是保險公司地獄?” 我們可能會陷入無數的地獄。那麼,什麼樣的地獄呢? 因果報應 我白天創作是不是讓我的思緒在地獄裡閒逛了一段時間? 我們感覺這種壞情緒——這種地獄般的情況——是強加給我們的,但實際上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導致了這種情緒。 它不是從外部強加給我們的。 這就是我們的想法。

如果我長時間心情不好,這說明我讓自己的大腦思考的方式,以及當我的大腦在思考不同的事情時我相信什麼。 你懂我的意思嗎? 通常心情不好時,頭腦會講一些故事,所以我相信這個故事,放大這個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重複。 事實上,這很無聊,不是嗎? 你們都在閉關,我相信你們腦子裡已經多次聽到同樣的老故事了,即使是在這一次閉關期間。 你不無聊嗎? 是不是很無聊? 你擔心同樣的老事,一個 冥想 一個又一個會議。

你還記得在雲山,每個人都必須寫下他們的問題,把它扔進桶裡,然後你必須找出別人的問題嗎? 每當你的注意力分散時,你就不得不擔心和困擾他們的問題。 也許我們應該這樣做。 好吧,今晚寫下你的問題,我們會帶一個碗進來——我們有很多鋁碗,所以你可以放多個。

因為你所痴迷的事物可能有點不同。 你寫下一些有足夠信息的事情,這樣對方就可以像你一樣在擔心、困擾和不快樂方面做得很好,好嗎? 如果我沒有看到其中的某些問題……因為你們中的一些人,我知道你們痴迷什麼,所以不要只是寫下,“好吧,我很沮喪,因為圖書館的書沒有借出“ 或者其他的東西。 讓我們做一些我們都知道的事情並將它們放在那裡。

你只要把它們寫出來,把它們放進這個東西里,然後每個人都會發現一個新問題和一個新事物來困擾。 然後你必須非常勤奮並嚴格要求自己。 就像我說的,寫出幾個問題,以便其他人可以解決其中的兩到三個問題,這樣當他們著迷時,他們就會有一點變化。 嘗試一下,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

你也許可以為別人的問題擔心,不是嗎? 你可以擁有一個 冥想 你真的會想,“哦,這太糟糕了。” 但是,然後嘗試第二天再做,看看他們的問題是否像你自己的問題一樣令人著迷。 然後,意識到你的問題對其他人來說是多麼無聊,問問自己:“為什麼我的問題對我來說如此有趣? 為什麼我會從日復一日、一遍又一遍地擔心和痴迷於同一件事中獲得如此多的收穫?” 這真的非常非常令人著迷。 你準備好了嗎?

所以,在一天結束時,你會檢查並問:“我做得怎麼樣? 我有這樣的動機,希望能從中受益。 我能做到嗎,還是我的自我中心思想讓我偏離了方向,讓我走向了各種我不想走的方向,但因為這種習慣性的能量,一次又一次,我去做就對了?”

首先,晚上重要的是為我們做得好的事情感到高興,為我們創造的美德感到高興。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請記住,七肢之一正在隨喜我們自己和他人的美德,所以我們這樣做非常重要。 然後當我們需要淨化某些東西時,我們應用 四個對手的力量: 遺憾、避難和 菩提心,下定決心不再這樣做,然後進行某種補救實踐或補救活動。 我們這樣做是為了淨化那些讓我們感覺不舒服的事情。 然後我們設定了一個非常強烈的意圖,這是 四個對手的力量: 下定決心不再這樣做。 但它也為你第二天想要的生活設定了積極的意圖。

如果我們這樣做一段時間後,真正開始在我們反复卡住的地方下功夫,肯定會有效果,我們就會開始改變。 如果我們真的在晚上努力——下定決心在第二天嘗試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然後第二天早上提醒自己這個意圖,並嘗試一次又一次地練習,我們就真的開始了改變。 這是有保證的,因為它是原因的力量, 條件.

如果你不斷地造這個善因、這個善意,那麼它的果報就會到來。 如果我們說:“噢,這是一個很好、有趣的教導”,然後就不去做——如果我們不創造因——我們就不會體驗到結果。 這是同一類事情。 因此,在這方面真正付出努力很重要。 例如,最近幾天我一直在為堪殊仁波切做的編輯工作非常努力。 我一直在努力工作,晚上睡覺時我感覺很好。 就像,“哦,這很好。 我正在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然後,當我早上醒來時,我會想,“哦,我今天要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當你這樣練習時,帶著你的動機和你正在做的活動,你的心變得輕鬆,你開始改變。 所以,我必須開始以這種方式處理其他一切。 即使當我在編輯中遇到一個非常困難的地方並感覺“哇”,已經轉危為安時,我也感覺良好並繼續前進。 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不同的事情上,我們有點陷入某個領域,然後我們真正做出一些努力並產生良好的動力,事情就會發生變化。

這是開始和結束時的兩個職責。 還記得你在家裡做“三十七功”的小事嗎? 提醒人們做動機並將其掛在浴室的鏡子上——在這個房子裡,在阿南達大廳裡,在喬達米屋裡——這將是非常好的。 我認為這很好,因為人們一天中會定期去洗手間,所以我們不用照鏡子看自己,而是在我們面前產生並恢復我們的動力。 我認為這可能非常好,不是嗎?

兜兜轉轉

聽眾: 這兩種修行與喜樂的努力有何關係?

職業訓練局: 當你以良好的方式設定你的意圖時,你的頭腦會對你正在做的事情感到高興。 樂精進就是樂於德行。 當你設定了一個善意的意圖時,你會很高興這樣做,並且這個意圖會激勵你在白天抓住機會做更多的善行活動。 這是否回答你的問題? 或者你對此有什麼想法嗎?

聽眾: 不,他們只是看起來非常非常密切相關。

職業訓練局: 是的,我認為是的。 我們的意圖是讓心靈快樂的最好方法之一。 因為你可以看到我們的意圖何時被污染 憤怒、嫉妒、貪婪或類似的東西,心一點也不喜悅,是嗎? 它仍然是意圖的心理因素,但還有其他心理因素以某種方式影響它。 然後我們就變得脾氣暴躁,不是嗎?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這很好,因為現在我可以完善我所說的內容。 你是說,在靜修期間,你花時間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並解決它們。 這對於思考這些事情並將佛法應用到其中等等非常有幫助。 但在某個時刻,你覺得你不得不說:“停下來,夠了。” 我認為這是真的。

很多時候,在閉關中,我們終於有時間去思考長期困擾我們心靈的事情。 我們可以專注於那些我們沒有機會真正思考、解決和解決的事情,讓我們的心靈平靜下來,做出某種決定,原諒,放手或類似的事情。

有機會靜修,思考我們可能已經隨身攜帶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東西,這是非常有益的。 我沒有 懷疑 這是真的。 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元素 純化:能夠通過運用佛法來處理那些通常會引起我們煩惱的事情並得到某種解決。 這非常有用並且非常有幫助。

當我說把我們的問題放在碗裡時,我的意思是有時我們會解決一些問題,然後我們的思想,只是為了好玩,會讓我們自己再次變得心煩意亂,並為它而旋轉。 到了這個時候,就像你說的,你就必須把它剪掉並放下。 這也是我說你必須把它放在房間中間的碗裡然後交給其他人的時候。 因為某些事情我們只能暫時解決,然後就只能暫時這樣了。 當事情準備好時,事情會再次出現,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討論某個問題,但我們不能推動某些事情。 我們不能坐在那裡強迫它。

此外,當我們分心時,經常會發生讓我們的思緒在某件事上打轉的情況。 冥想。 我們的思想只是在兜圈子,你同意嗎? 這不是你所說的富有成效的思維方式。 它不是應用解毒劑。 這只是頭腦在兜圈子。 這就是我們真正必須停止的事情,因為它浪費了太多時間,而且讓我們非常痛苦。

 它讓所有這些擔憂和事情看起來更加困難、更加具體、更加明顯。 因此,此時將其寫下來並贈送出去是非常好的時候。 你說:“為什麼我對這個如此感興趣? 其他人會發現沉迷於此真的很有趣嗎? 可能不是。 那麼,我為什麼還要堅持這麼久呢?”

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讓頭腦一次又一次地因為同樣的問題而旋轉。 因為這正是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只是在旋轉。 我們並不是試圖使用解毒劑,因為如果我們嘗試使用解毒劑,我們就會有所收穫。 或者,我們並沒有想像塔拉的綠光會沖走並淨化它。 不,我們只是坐在那裡一遍又一遍地討論同一個故事。 這就是我們陷入困境的地方,而且它根本沒有幫助。

結束這些課程後,您通常也會感覺很糟糕,不是嗎? 當賬單響起時,你會說:“哦,謝天謝地。” 然後你想:“在那次會議期間我的想法在做什麼? 呃,我現在感覺很噁心。” 嗯,這就是它正在做的事情。 它只是集中在:“我,我,我的和我的; 我,我,我的,我的; 我,我,我的,我的。” 這只是在兜圈子。 這就是我說在某些時候你必須嘲笑自己的意思。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是的,我媽媽經常這麼說:“你聽起來就像一張破唱片。” 我意識到我母親曾經說過的所有這些都是真的。 有時這就是我們的想法,不是嗎? 我們的頭腦聽起來就像一張破唱片。 當然,你們這些在數字時代長大的年輕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不是嗎? [笑聲]

聽眾: 每天如果不是一件事,那就是另一件事。

職業訓練局: 這是我們母親的另一句話,也是真的。 “如果這不是一回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的大腦會在某個地方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大做文章。

尋找平衡

下一個說,

首先進行較簡單的練習訓練。

哦,你喜歡這個! 這是我們喜歡的:

首先進行較簡單的練習訓練。 如果你覺得很難承擔他人的痛苦並放棄自己的快樂和功德,請記住,目前你只是在心理層面上進行這些修行的訓練。 當因相識而得了威力時,真正從事布施就不難了。

這個 冥想 承擔他人的痛苦並給予他們我們的 身體、財德是這整個意念訓練法的基礎之一。 有時我們會覺得,“好吧,這太難了。 我做不到。” 或者,我們嘗試做這樣的事情:“今天我要做別人的家務——天哪,多痛苦啊。 我會嘗試從他們做家務的過程中減輕他們的痛苦。” 我們有時會這樣想。 我們嘗試了,但感覺“哦,這真的太難了”。

好吧,不要灰心,放棄整個練習並說:“哦,這太難了。” 相反,要意識到你是在心理層面上做這件事。 所以,只要在心理層面上做,讓你的心放鬆,並知道當你獲得這方面的技巧時——當你的心變得強大,當你的愛和慈悲變得強大時——那麼就有可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一些你的頭腦還沒有準備好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當你的思想準備好做某事時,不要偷懶。 當你知道自己已經準備好時,不要輕易放棄。 這就是我們似乎很難捕捉到的微妙界限。 我認為從我們認為容易的事情開始,讓我們感覺舒服的事情開始是非常好的。 然後我們就可以繼續添加。 所以,與其為自己設定一個太高的標準,不如設定一個我們實際上可以完成的標準,然後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增加它。

聽眾: 我有點想知道為什麼這麼難。 我在想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不想變得過於敏感,那麼我就會說:“我不關心別人。”

職業訓練局: 正確的。 那麼,我們如何巧妙地運用我們的心,使其處於平衡狀態呢? 因為你說有時頭腦非常敏感,然後當我們說:“好吧,我想不那麼敏感”時,我們就會變得非常冷漠、冷漠和冷漠。 然後,當我們說:“哦,我太冷漠、冷漠、冷漠”時,我們就會變得傷感,對一切事情都流淚。 我們就像一個來來回回的乒乓球。 那麼,我們該如何平衡呢?

我認為這只是用我們的思想和學習來工作。 “好吧,我這次走得太遠了。 讓我們試著回到中間一點。” 這只是當我們在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走得太遠時學習如何重新平衡自己的一件事。 不要將其視為批評自己失敗的機會,而應將其視為學習的機會。

我們經常傾向於走極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們用自己的思想工作時,我們可以學會如何重新平衡。 就像當頭腦過於敏感時:不要說“好吧,我不會有任何感覺”,因為這會把你推向另一個極端,而是說:“好吧,我要做索取與給予 冥想 並承擔所有過度敏感的人的痛苦。” 想像一下,承擔他們的痛苦,並給他們幸福。 想想那些你認識的過於敏感的人以及所有其他你不認識的過於敏感的人,並考慮承擔他們的痛苦並給予他們你的幸福。

所以,與其告訴自己去感受一些不同的東西——這很難做到,因為那樣你就會變得太冷——而實際上是做一些練習改變你的感受。 或者,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我們坐在那裡思考:“沒有人理解我。 他們在批評我,而我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們可以這樣想,“哦,這太好了,我有問題。 這太好了,因為現在這個負面的 因果報應 正在成熟。 已經完結了,所以很好。 人們批評我是件好事,因為有時我還是太傲慢了​​。 一點批評對我有好處。”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想:“我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是件好事,因為有時我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如果我像這個機會教給我的那樣學會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我將能夠受益別人的表現要好得多,因為我不會總是因為想隨心所欲而分心。” 因此,它正在採取某種情況並對其應用佛法解毒劑。 這本身就可以幫助改變你的想法。 我認為這比僅僅試圖抑制自己的感受並說“我不應該有這種感覺”更有效。 我應該有別的感覺。” 嘗試某種解毒劑或 冥想 沿著這條線。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你的生活非常忙碌,而且你非常擅長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一次會考慮很多事情,而不會真正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任何事情。 通過參加閉關,你學到的一件事是你需要放慢速度並集中註意力。 一次只做一件事,並且一次只關注你正在做的一件事。 但你是說修行的某些部分讓你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多任務處理狀態。 因為你必須觀想度母,觀想光,觀想眾生,觀想度母的光進入眾生,感受自己的淨化,感受他們正在淨化,並說: 口頭禪——全部同時進行。

這裡有幾點。 一是,如果你覺得同時做所有這些事情太多了,那麼在一個療程中強調一個部分,在另一個療程中強調另一部分。 這樣做可以讓你熟悉所有不同的事情。 當你變得更加熟悉時,做起來就會變得更容易。 但是,如果您發現某件事同時做太多事情,您可以將其中一件事變得更強,然後將另一件事放在次要位置。

尊者 達賴喇嘛 總是告訴我們,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我們不應該太忙。 在為自我中心的心做事時,我們應該非常放鬆和緩慢。 但就為他人做事而言,如果我們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很忙——如果我們懷著良好的動機工作,並且我們沒有迷失自己。 我認為有時我們必須一次跟踪幾個不同的事情的冥想正在訓練我們的思想同時更加了解許多事情,並平靜地對待所有這些不同的事情正在發生。

而不是四處走動並思考:“哦,我不是說 口頭禪。 我最好想像一下。 哦,我忘了 口頭禪,最好回到 口頭禪。 哦,我忘記了可視化。 噢,光線照不到這裡的這個人,所以我最好把它拿到那邊去。” 它不是那樣的,而只是學習擴大思想,以一種非常平靜的方式容納更多的東西。

但在修行中也有某些時候,你真的只是專注於一件事——比如只是觀想度母,僅此而已。 就像我說的,在其他時間裡,你可以只選擇可視化的一個方面並專注於它。 你不想讓自己陷入瘋狂。 但你能看到這一點真是太好了。

保持穩定的心態

無論發生哪種情況,都要對兩者保持耐心。 無論幸福還是痛苦降臨 身體 和思想,正如在轉化不利的背景下所解釋的那樣 條件 入道後,應將其轉化為有利於證悟的因素。

這基本上就是我剛才所說的。 對發生的一切保持耐心——好的環境、壞的環境、快樂、痛苦、如你所願、不如你所願。 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對這兩件事保持耐心。 耐心意味著將佛法應用於這兩種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這非常重要。 我想你以前聽過我的評論,有時有人的生活發生了變化,突然間他們放棄了佛法修行。 我們不想像那樣,有一些變化,然後就是“再見,佛法修行”。

無論我們正在經歷快樂還是痛苦,無論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還是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都希望能夠保持穩定的修行。 因此,我們必須能夠保持我們的練習並維持它,而不僅僅是說:“哦,我生活中的一切都改變了,我必須注意它。 我無法再關注佛法了。”

佛法會幫助你應對任何改變。 那麼,如果你不使用佛法來幫助你,你如何才能以良好的方式適應變化,而不是拋棄佛法呢? 因此,記住這一點很重要,然後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要通過它進行練習。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事情進展順利的時候,我們需要繼續練習,而不是沾沾自喜和自負。 不要沾沾自喜並思考“看看我有多成功”,而是繼續練習,繼續工作,繼續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不要因為事情進展順利而過於興奮。

然後,當你遇到很多問題,所有的問題同時出現,事情把你拉向各個方向時,不要驚慌並思考,“啊,我必須解決所有問題”,只需說,“好吧,一次只拿一件事;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然後我們讓它發生。 所以,這是說能夠從容應對不同的情況。

男孩,這不是很好嗎? 如果某一天你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你都能以某種平靜的方式迎接它,那該多好啊。 整個世界不會因為發生一件壞事而結束,整個世界也不會因為一件好事發生而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這不是很好嗎?

不上上下下,而是保持穩定,記住我們修行的長期目標——產生成果,不是很好嗎? 菩提心、產生智慧等等? 我們可以抓住它,並將其用作幫助我們保持穩定的舵。 關於這一點還有更多要說的,所以我們希望下週會討論它。 但我認為並希望這裡有一些可以練習的東西。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