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3 節

第 3 章:1-3 節

第 3 章系列教學的一部分:“採納覺醒之靈”,出自寂天 菩薩生活指南, 舉辦 大北佛教中心淨土營銷,新加坡。

簡介

  • 設置聽課的積極動機
  • 本書簡介
  • 如何培養愛和同情心
  • 苦難是什麼
  • 苦難的原因
  • 培養平等心

一個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簡介(下載)

文本

  • 前兩章的簡要回顧
  • 第 3 章:1-3 節
    • 以他人的美德為樂
    • 看到別人的好意
    • 喜樂的好處和重要性

一個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第 3 章,第 1-3 節(下載)

問題與解答

  • 智慧和慈悲的重要性
  • 一個之間的區別 和一個乞丐
  • 轉動轉經筒
  • 與老師的關係
  • 精神疾病和抑鬱症
  • 妒忌

一個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問答(下載)

培養聽法的積極動機

讓我們在真正開始之前激發我們的動力。 想著今晚我們會一起聆聽和分享佛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 讓我們能夠學習覺悟之道,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這樣我們就可以消除我們的無知, 憤怒附件 並發展我們的愛、慈悲和智慧。 讓我們為達到圓滿覺悟的長遠目標和目的而這樣做,以便我們能夠最有效地利益眾生。

請生成那個真正長期的、美麗的 菩提心 動機。 然後睜開眼睛慢慢從你的 冥想.

關於本書

這本書, 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由 XNUMX 世紀偉大的印度聖賢寂天所寫。 他寫這本書是為那些想要修行證悟之道的人提供的指南。 換句話說,他是為那些想要培養他們的慈悲心和利他心的人寫的,這樣他們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益眾生。 他帶著這些人寫了這本書。 所以這本書是基於對眾生的愛和同情,以及對眾生的利他意圖。

如何培養愛和同情心

我想花一點時間來描述如何培養愛和同情心。 我們不能只是說,“我要愛每個人”,或“我要對人有慈悲”,然後突然之間,我們的心有了愛和慈悲。 就像你生氣的時候,你不能只是說,“好吧,我要停止生氣了”,然後 憤怒 消失了。 相反,我們要做的是學習方法。 如果我們生氣,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思考的方法,這樣我們才能放下 憤怒. 如果我們想培養慈悲,就必須學習如何思考的方法,這樣我們才能培養慈悲。 這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自己想要感受什麼。

為了培養愛和慈悲,我們首先必須了解它們是什麼。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愛的定義是希望某人擁有幸福和幸福的原因。 慈悲是希望他們遠離痛苦和痛苦的因。

愛與快樂

現在,這聽起來很容易,但是當我們說我們希望別人快樂時,我們希望他們擁有的這種快樂是什麼? 當我們說我們希望自己快樂時,我們想要擁有的快樂是什麼? 當我環顧四周時,我們都想要幸福,我們都想要擺脫痛苦。 但我們並不十分了解快樂和痛苦是什麼,因為有時在我們努力獲得快樂的過程中,我們實際上做了讓我們痛苦的事情。 你能看到在你的生活中有時會發生這種情況嗎?

例如,您可能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您和您的朋友之間發生了誤會。 你真正想要的是接近那個人,但你的行為方式是你生氣,你不和他們說話,你指責他們不體諒他們。 你真正想要的是接近他們,但你的行為方式卻是把他們推開。 你能看到這種情況有時會發生嗎?

另一個例子是我們想要快樂,我們希望人們信任我們,但我們沒有以值得信賴的方式行事。 我們可能會撒謊或欺騙他人或類似的事情。 我們希望別人信任我們,但我們對他們撒謊或以欺騙的方式行事,因為我們非常貪婪。 再說一次,我們的行為方式不是讓其他人有機會信任我們。 這實際上讓他們認為我們不值得信賴。

所以當我說我們想要幸福但我們並不總是知道幸福的原因是什麼時,這就是我的意思。

我們也不太清楚幸福到底是什麼。 幸福有很多層次,幸福有很多種。 有一種幸福來自於吃一頓美餐。 這種幸福能持續多久? 5分鐘? 10分鐘? 只要飯持續? 直到你開始真正吃飽? 之後你吃得越多,反而不是越來越快樂,而是開始胃痛。 本來應該給你帶來快樂的東西——吃——現在,突然給你帶來胃痛,因為你吃得太多了。

有朋友和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幸福的。 但有時我們與我們非常親近的人相處不來。 或者,有時我們與他們分開。 最終,要么他們會死,要么我們會死。 如果我們認為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幸福都來自我們的人際關係,那麼我們將度過一段艱難的時光。 關係總是在變化。 分離是很自然地發生的。

所以我們發現,有一種幸福來自外在的人和事,但這種幸福往往是短暫的,不是很穩定。 我們無法控制它,因為它依賴於我們無法控制的外部事物。 我們總是試圖控制我們環境中的每個人和一切。 但要做到這一點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那種依賴外在的快樂是不穩定的,不會帶來持久的快樂。 這是一種相當不安全的幸福,因為我們總是害怕失去我們所擁有的。 或者我們所擁有的外部事物即將結束,或者它將離開我們或類似的事情。

所以從外部感官對像中獲得快樂——這可以,但不是那麼可靠。 更可靠的是來自內心的快樂。 換句話說,當我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時; 當我們問心無愧時; 因為我們以道德誠信行事。 當我們的心很平靜,因為它沒有 憤怒,那種幸福持續的時間更長。 那是一種我們實際上可以擁有某種力量的幸福,因為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制服我們的思想,如何管理我們的思想,如何改變我們的情緒和情緒,這樣我們就不必隨心所欲在任何特定時間發生在我們腦海中的情緒或想法。 因此,當我們希望眾生獲得快樂時,我們不僅要考慮來自外部事物的快樂,還要考慮特別是來自內部的快樂。

來自內心的快樂,來自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自由的良心、穩定的心態、專注力等等——快樂可以無限發展。 這種幸福可以引導我們進入解脫狀態,即從我們稱之為輪迴的不斷重複的問題的循環中解脫出來。 那種幸福可以在圓滿覺悟的狀態下發展到極致。 .

當我們說我們想要幸福時,不要只是想,“哦! 我每天都想吃好吃的麵條,”因為那是低級的幸福。 我們想要高級別的幸福,不是嗎? 誰想要低級的幸福! 新加坡的每個人都想要最好的! 你是發達國家。 你想成為最好的,擁有最好的品牌! 所以你的目標是最好的幸福品牌。 但你買不到那種幸福。 那種幸福,是在自己心裡培養出來的。 是追隨而來的幸福 的教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來這裡學習 的教義是,並學習如何實踐它們並將它們整合到我們的腦海中。

在佛教中,我們希望自己和他人幸福。 我們愛自己和他人。 愛自己非常重要。 這裡的人讀自助書籍嗎? 他們在這裡受歡迎嗎? 在美國,它們很受歡迎。 每年都會有人提出一些新方法。 許多現代自助書籍都談到愛自己,但我不確定它們是否正確理解愛自己的含義。 就像他們中的一些人說的那樣,“愛自己——去購物中心給自己買點零食。 給自己買個禮物。”

現在,我不了解你,但我認識很多人,如果他們去購物中心給自己買禮物,他們會陷入更多的信用卡債務。 那不是幸福; 那是痛苦! 如果你只是讓自己感到更有壓力,因為你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所有這些你得到的東西,而第二天你忘記了你得到的東西,而它們並沒有帶給你,那麼如何找到一份愛自己的禮物呢?第二天有快樂嗎?

我想當我們真正愛自己並希望自己快樂時,我們會希望自己有一顆善良的心,因為當我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時,我們就會快樂,別人也會快樂。 你不這麼認為嗎? 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你什麼時候最快樂? 這通常與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有關嗎? 對他人有深情和善意? 平時不就跟這個有關嗎? 難道這不也與感受你自己的自尊感、你自己的正直感有關嗎,因為你做了正確的事?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看和想什麼是幸福,我們想為自己培養內在的幸福,我們也希望能夠幫助其他眾生培養內在的幸福。

慈悲是希望眾生遠離痛苦及其原因。 再說一次,我不太確定我們是否真的了解痛苦是什麼。

有些痛苦是我們理解的,比如當我們身體受到傷害時,當我們生病時,或者當我們被別人說的話傷害時! 有一種疼痛,甚至動物都認為是疼痛。 如果你罵狗,它們會感到受傷。 或者如果他們被石頭擊中,他們會感到受傷。

每個人都可以認同那種程度的痛苦和痛苦。 但是還有其他級別的我們稱之為痛苦的不是“哎喲!” 一種痛苦。 這不像你被擊中了,“哎喲!” 這是一種不同的不令人滿意的體驗。 一個例子是我之前提到的關於吃你喜歡的東西。 當你開始吃你最喜歡的食物時,你會感到幸福,但如果你繼續吃它,你最終會胃痛。 吃東西的整個情況——從快樂開始到痛苦——並不令人滿意,不是嗎? 你不能依靠吃來給你持續的快樂。 在某些時候它會給你帶來痛苦。 因此,如果我們審視我們的生活,就會發現很多類似的活動。 我們最初會從做這些事情中獲得快樂,但如果我們繼續做這些事情,我們最終會經歷痛苦。

例如,當你第一次找到一份新工作時……你去參加工作面試,他們打電話給你,說你被錄用了。 你覺得,“哦! 我太高興了! 我被錄用了,我可以為這家公司工作。” 你開始為公司工作,這還不錯。 但過了一會兒,你意識到辦公室裡到處都是這些政治,人們互相嫉妒。 人們相互競爭。 這份你曾經非常喜歡和滿足的工作,一下子變得不那麼有趣了。 然後你會想,“好吧,我需要的只是升職! 如果我升職了,我會很高興,因為那樣我就不會有所有這些辦公室政治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所以我只會升職。”

你得到了晉升,你很高興得到晉升。 但後來你意識到,雖然你賺了更多的錢,但你必須工作更長的時間。 因此,現在您擁有每天工作 XNUMX 小時或 XNUMX 小時的全部“樂趣”。 突然間,這個你以為會給你帶來快樂的升職,你發現它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麻煩。

所以我們開始看到一些我們非常執著的東西,我們認為如果我們擁有它們就會快樂,實際上當我們擁有它們時,我們並不那麼快樂。 當我說有時我們並不真正理解什麼是不滿意的情況時,這就是我的意思。

還有一種不滿意的情況是 談到,那隻是有一個 身體 和頭腦——就像我們現在所做的那樣——處於無知和被污染的控制之下 因果報應. 你會說:“嗯? 這意味著什麼?”

我們有一個 身體 和一個頭腦。 是我們的 身體 在我們的控制之下? 你能把你的 身體 不生病? 你能把你的 身體 不是年齡? 有沒有人能夠做到讓他們的 身體 沒死?

我們在這裡 身體 我們生於其中,從未分離。 但是我們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無法控制它,最終我們的意識將與 身體.

我們也有思想,但我們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 當我們做 冥想 關於呼吸[在本節開始時],你們中有多少人沒有分心? 有沒有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分心 冥想? 我想也許你不會分心的唯一方法就是睡著了。 但那不是冥想,那是睡覺!

因此,即使是我們的思想……我們也很難管理自己的思想。 我們出生在所謂的循環存在中——取一個 身體 一個又一個的念頭; 一個接一個地奪去生命。 但我們並不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而生的。 我們生在動力之下,被我們的無知推動,被我們的無知推動 執著,由我們之前的行動推動,我們之前的 因果報應.

那是我們想要擺脫的另一種痛苦或不滿意的體驗。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甚至沒有質疑它。 “哦! 我有一個 身體 和介意,那又怎樣?” 我們只是想,“嗯,還有什麼?” 但如果我們真的檢查和思考,“哇! 從無始以來,我一直在重生。 我出生、生病、變老和死亡,然後又出生、生病、變老和死亡。 再做一次! 再做一次!” 在無明的力量下,我們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在這樣做。 這似乎不是一個很好的情況,是嗎?

當我們對自己和他人有很強的慈悲心時,我們希望自己擺脫的痛苦不僅僅是生病的痛苦或朋友對我們不高興的痛苦,而是處於這種情況下 身體 並註意我們無法控制; 由無知和操作 因果報應.

當我們擁有對自己的慈悲和愛,在更深層次上了解幸福和痛苦時,我們真正想要的或我們生命中的最高目標就會從循環存在中解脫出來。 它變得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顆清白的良心。 換言之,證得解脫,證悟。

這只是需要考慮的事情。 我們正在擴展我們的思想和我們對這裡生活的理解。

平心靜氣之心

我們首先希望自己擁有幸福並遠離痛苦。 但我們環顧世界,發現還有其他人。 所有這些其他生物都想像我們一樣快樂。 他們想像我們一樣擺脫痛苦。 我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以讓我們的幸福更重要,讓我們的痛苦更痛苦。 當我們真正看待它時——我們自己和他人——我們是完全平等的,不是嗎?

檢查我們對朋友、敵人和陌生人的態度。 我們可能對朋友更依戀,對敵人有很多怨恨,對陌生人漠不關心,但這些情緒真的有意義嗎? 不是每個人都在一個層面上基本相同——每個人都想要幸福,沒有人想要痛苦嗎? 我們都是一樣的。 無論有人喜歡我們還是我們是否喜歡他們,我們在想要幸福和不想痛苦方面仍然是平等的。

當我們以這種方式看待事物時,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對這些心理狀態做些什麼 附件,仇恨和冷漠,因為它們非常不切實際並且非常具有破壞性。 你不同意嗎? 有很多偏心:“哦! 這個人太棒了!”、“那個人太可怕了!”、“第三個人——誰在乎!”

大多數人都有這三種情緒。 根據我們在任何特定時刻碰巧感受到的情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起起落落。 有人給我們禮物,我們想,“哦! 我愛他們。” 第二天他們批評我們,我們就走了,“呃! 我受不了他們!” 第三天,我們甚至都沒有想到他們,“誰在乎!”

在情感上,我們就像溜溜球,不是嗎? 就像悠悠球一樣,孩子們的玩具——上下,上下。 “哦! 有人對我很好,我愛他們!” “有人對我不好,我討厭他們!” “有人沒有對我做任何事[不在乎]。” 有人對我很好,他們給了我禮物,我很開心。 他們稱讚我,我認為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 第二天,他們批評我,或者他們不問就拿走我的東西,然後我說:“我受不了那個人! 我要報仇!”

我們就是這樣的,不是嗎? 真的,我們太傻了! 你不覺得嗎? 我們完全善變。 人們通常說女人善變。 我不同意! 男人和女人一樣善變。 你們[男人] 也一樣情緒化的溜溜球,不是嗎?

當我們從這個角度看事情時,我們會意識到,執著於人、厭惡、冷漠——我們的心真的不是很現實。 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減少這三種情緒,並看到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朋友、敵人和陌生人是平等的。 我們也與他們平等。

現在,我們如何開發它? 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 我認為做到這一點的一種方法,就是看看我們的頭腦有多少溜溜球。 當我們的思想開始上升並參與其中時 附件,然後說,“但這只是另一個眾生,在其他時候他們會做我不喜歡的事情。 因此,依附於他們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放開了 附件.

或者,我們不喜歡某個人,因為他們傷害了我們。 我們需要記住,在另一個時間,同一個人幫助了我,如果不是在這一生,那麼在前世。 或者他們會在未來的生活中幫助我。 那為什麼要生他們的氣呢? 這沒有多大意義。

對我們冷漠的人; 當我們上公共汽車時,我們把所有的人推到一邊——“我優先! 我想繼續前進!”——意識到,“嗯,在我們前世的某個時候,這些人對我很好,有時他們傷害了我。 冷漠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們也有感情。 他們想要快樂。 他們不想受苦。”

所以我們這樣訓練我們的心。 我們需要大量的習慣,大量的努力來重新訓練我們的心,以便我們對其他生物的態度不同,更穩定,更平和。

舍心不是一個超然的心,比如,“好吧,我不愛你,也不恨你,所以我只是讓你保持距離。” 不像那樣。 舍心之心,對他人仍心存豁達,但不偏待人。 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快樂。 我們希望每個人——我們自己和他人,我們喜歡的人和我們不喜歡的人——都免於痛苦。

我們必須刻意、認真地培養這種情緒和態度。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 冥想 在公共場所時這樣做。 你們每天有多少人坐公共汽車? 還是坐地鐵? 或者在你的車裡停在紅燈處? 我們每天都有這種在許多其他生物中間的體驗。 與其只是在旅行時疏遠,而忽略其他人,忽略環境或白日夢或其他任何事情,不如看看我們周圍的所有其他人並想,“哦! 那個人和我一樣想要快樂。 那個人和我一樣,想擺脫痛苦。”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這樣思考。 當你坐在公共汽車上時,看看你周圍的所有人。 當你坐在地鐵裡時,看看每個人。 與其對你對他們的所有看法抱有很大的判斷力,不如看著他們並想,“哦! 他們和我一樣想要快樂。 他們想像我一樣擺脫痛苦。”

這是一種非常非常強大的思考方式。 當你在某個地方排隊時——我們可能每天都花時間排隊——看看排在你前面的人,然後想,“他們和我一樣想要快樂,擺脫痛苦。” 它非常強大。 這是將靈性修煉帶入日常生活的非常非常好的方法。

所以這是一點介紹。 每天晚上,我都會做一些這樣的解釋,作為給你一些文本背景的方式。 現在,我將從第 3 章開始。

第三章:覺悟(菩提心)

在第 1 章中,我們了解了 菩提心. 為利益眾生而發願圓滿覺悟的心的利益。

在第 2 章中,我們開始準備我們的思想來生成這個 菩提心,這種覺醒的精神或這種利他的意圖。 第 2 章討論了製作的實踐 供品, 佛法和 僧伽 作為創造功德的一種方式。 功德豐富我們的思想。 功德就像田裡的肥料。 如果你在田裡施肥,然後播種,種子會長得更好。 同樣,當我們使 供品 並做其他創造功德的活動,當我們聽聞佛法,在心中種下種子,這些種子就更容易成長,成為證悟、靈性證悟。

第二章講了製作 供品. 它還談到了承認我們的罪行和錯誤的行為。 我們所有人都犯了錯誤。 我們都做過我們後悔做過的事情。 清除我們對這些事情的良心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不會在一生中帶著很多內疚、遺憾和悔恨走在我們身邊。 所以在第 2 章中,我們學會了揭露我們的錯誤,承認我們有錯誤,下定決心嘗試避免它們,對我們以有害方式行事的人產生積極的感覺,並採取某種補救措施。行為作為彌補我們所做的事情的一種方式。 這四點稱為 四個對手的力量:

  1. 後悔
  2. 決心不做
  3. 改變我們對我們所傷害的人的態度。 這將是 避難 ,在 , 佛法和 僧伽 如果我們傷害了聖人,或者如果我們傷害了普通人,就會產生慈悲
  4. 某種補救措施。 這可能是大禮拜,使 供品,印刷佛法書籍免費分發,打坐,志願服務,在慈善機構,臨終關懷,敬老院做服務工作,做某種善行

所以第 2 章談到了那些 初步實踐 這有助於豐富我們的思想並清除一些障礙。

第 3 章開始繼續這個創造功德和淨化心的過程。 隨著第 3 章的繼續,我們開始更多地培養慈悲心,最終培養完全覺醒的心, 菩提心. 但本章的最初偈頌幫助我們創造功德並淨化我們的心。

我相信你們中有些人聽說過 10 誓言菩薩 叫普賢菩薩? 普賢是 普賢普薩 用中文(表達。 普賢普薩 有10 誓言 此處描述的許多實踐都是 10 誓言. 鞠躬或俯伏,向 ,使得 ,揭示我們的錯誤行為——這些是前四個 菩薩的10 誓言.

所以現在我們將繼續其他一些 誓言 of 普賢普薩.

詩歌1

我欣喜於一切眾生的功德,它解除了苦境的痛苦。 願受苦者安居樂業。

這節經文是在喜樂練習下的許多經文的開始,是 10 節中的第 XNUMX 節 誓言 of 普賢普薩. 在這裡,在開始,在第一偈裡,我們為一切有情眾生的功德而歡喜。 有情眾生是任何有意識或思想但尚未完全開悟的眾生 . 眾生包括像我們這樣的常人。 眾生也包括阿羅漢和菩薩。 我們對所有這些有情眾生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所創造的一切美德、一切善行感到欣喜。 所有這些美德,所有這些積極的行為都可以減輕我們的痛苦,特別是減輕不幸重生的痛苦。

現在我們出生在人間。 這被認為是幸運的重生。 其他界有較低的輪迴。 有畜生界、餓鬼界、地獄道。 那些被認為是較低的重生。 不同的生命在那裡誕生,被負面的力量推動 因果報應 他們的錯誤行為和有害行為。 我們在這裡所做的是,我們正在為自己和他人的所有善行而欣喜,我們正在為那些特別阻止自己和他人出生在這些悲慘的存在狀態中的善行而欣喜——作為地獄眾生,飢餓的人鬼或作為動物。

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不是嗎? 當人們做善事,會帶來幸運的重生時,我們應該對此感到高興。 就像我們互寄賀年卡、賀年卡時,大家都說:“新年快樂”、“願你永遠幸福”、“願一切都發生在你身上”——那是一種歡喜的練習!

在這裡,我們特別欣喜人們的善行——當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做善事,克制自己不做壞事。 我們為所有這些善行而欣喜。

我們也在說:“願受苦者安住幸福。” 因此,任何受苦的眾生,擁有這些不幸的輪迴,願他們迅速擺脫這些不幸,並願他們先前創造的善 因果報應 現在成熟,以便他們可以有良好的重生。

這種歡喜的練習是一種非常好的練習,因為如果你這樣做,它會讓你的心快樂。 你知道有時我們會感到有點沮喪。 每當心情低落時,欣喜若狂是件好事 冥想 去做,因為它讓你的心靈快樂。 它如何讓你的心靈快樂? 你開始想到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想想今天。 就拿我們的星球吧。 地球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個小地方。 但即使在我們的星球上,想想今天有多少人對彼此友善。

你今天有沒有經歷過別人的善意? 今天我們都得到了善意,不是嗎? 我們吃了別人種的食物。 我們有對我們很好的朋友和家人。 你可能有一個付錢給你的老闆。 那是善意。 所以我們確實得到了善意。 如果你在辦公室工作,你就在一個團隊中工作,並且互相幫助。 在家庭中,你們一起工作,互相幫助。 在附近,你們一起工作,幫助鄰居。 所以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得到了很多善意,我們也給予了善意。

意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關注缺乏善意。 或者我們專注於有害的事物。 以這種方式看待生活不太現實,因為生活中不僅有傷害,還有很多美好。

我記得有一次, 達賴喇嘛 當時我在西雅圖教書。 他特別是在與記者交談,尤其是與媒體人交談。 他對他們說:“你們做了很多好事,因為如果有人在欺騙別人,或者有腐敗或不誠實的情況,你會發現它並讓其他人知道,然後那個人必須停止他們的不良行為。 你對此非常擅長。” 他接著說,“但你也總是報告當天發生的所有負面事情。” 如果我們看報紙的頭條,通常它們是關於有害行為的,不是嗎? 通常它是關於悲劇的:有人殺了別人,有人撒謊,一些商人做了壞事——他們把各種各樣的壞事放在報紙的頭版。

當我們聽新聞時,也有很多負面新聞。 我認為這會對我們產生不利影響,讓我們感到極度絕望甚至沮喪,因為當我們聽到的都是負面的事情時,我們認為這就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 但這並不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 還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善良。 這種歡喜的練習是訓練我們的心去觀察存在的善。

可能有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 但是醫院裡有多少人為了挽救生命而工作呢? 醫院裡有那麼多人——醫生、護士、獻血的普通市民——有那麼多人努力幫助挽救那個人的生命。 當我們看到消極的情況時,我們還必須考慮其中的好處。

你可能在工作中度過了艱難的一天。 也許有人在辦公室裡說了一些刻薄的話。 但是看看所有其他試圖互相幫助並且友好地談論或互相交談的同事。 我們必須訓練我們的心去看到善,而不是只關注負面。 這很重要。 這就是喜樂的做法。

喜樂的練習也是嫉妒的解毒劑。 當我們嫉妒時,我們不希望人們擁有幸福。 就像,“願你受苦。 你得到了晉升; 我沒有。 願你受苦!” 實際上你應該說,“你得到了晉升。 我太高興了。 你要加班。 我該回家休息了!” [笑聲]

喜樂的練習是克服嫉妒的好方法。

詩歌2

我樂於眾生從輪迴之苦中解脫,樂於護法的菩薩與佛性。

當它說“我歡喜眾生從輪迴苦中解脫”時,我們歡喜的是所有曾經是凡夫迷惑的眾生都得了解脫,成為了阿羅漢,了斷了心性。來自他們心流的煩惱。 他們不再被 因果報應 以及輪迴輪迴的煩惱。 他們擺脫了輪迴存在的海洋。

所以我們很高興,“他們自由了,真是太好了!” 太棒了,不是嗎? 我們可能還沒有解放自己的心,因為我們太忙於睡覺而無法修行。 但是有的眾生醒著修法,解脫了,不是那麼美妙,所以我們歡喜!

又云:“我喜護法菩薩菩薩。” 我們這裡所說的“護法”是專門指佛陀。 但我們也可以包括菩薩。 他們被稱為保護者,因為他們通過給我們佛法教義來保護我們。

我們通常認為保護者是一個大而強壯的人,他會用棍子毆打任何試圖傷害我們的人。 但是那種保護者不能保護我們很長時間,因為那個保護者也有一個 身體 有人會傷害他們。

真正保護我們的眾生是佛陀,因為他們教導我們佛法。 他們為我們提供了解放我們自己思想的工具。 諸佛給予我們教法的慈悲,實際上是我們能從任何人那裡得到的最大的慈悲。 我們的父母對我們很好,但我們的父母不知道如何獲得解脫。 他們不能教我們通往啟蒙的道路。 但是佛陀可以而且他們確實可以。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被稱為保護者。 它們保護我們免受輪迴的痛苦。

我們為他們是菩薩而歡喜。 菩薩是那些有意證悟的眾生,以便他們能夠最有效地幫助他人和自己。 菩薩是修行成佛的人。 佛是畢業生。 其他人都在考他們的'O'水平或其他東西。

因此,我們為他們的精神實現而歡欣鼓舞。 我們為他們的善舉以及他們如何伸出援手造福其他眾生而歡欣鼓舞。 想到聖人的偉大事蹟,我們的心就很高興。 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會記得我們在一個有許多聖人的宇宙中。 我們不會被困在一個充滿消極情緒的宇宙中。 我們可以接觸到一些聖人,他們將帶領我們走上證悟之路。

詩歌3

我欣喜於上師如海般的覺悟精神,令一切有情眾生喜悅和利益。

“覺醒的精神”是本書的譯者如何翻譯梵文單詞“菩提心。” 我通常翻譯“菩提心”作為利他的意圖。 有人稱其為“覺悟之神”或“覺悟之心”。 有許多不同的翻譯。 有時使用梵文單詞更容易 菩提心.

在這裡,我們說我們為他們的利他意圖感到高興。 他們最熱切的願望是利益眾生,帶領我們所有人證悟。 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意圖,不是嗎,當我們考慮到我們通常只考慮如何讓自己快樂時。 有眾生如此慈悲眾生,願我們有覺悟的大樂,而不僅僅是美食的小樂。 因此,我們真的為他們的慈悲、他們的利他意圖而欣喜,因為這種利他的意圖令所有有情眾生感到喜悅和利益,因為我們都從聖者的工作中獲得了一些利益。

所以以上三節經文是喜樂的修行。

問題與解答

今天我想在這裡停下來,向問題和評論開放。 明天我將從第 4 節開始,接著介紹其他一些練習 普賢普薩.

聽眾: 尊者,第三句中的“海洋”是指智慧嗎?

尊者圖登卓龍(VTC): 所以你問“海洋表達”是否包括智慧? 我想是的,為什麼不呢? 美德通常是指道路的方法方面,即慈悲的行為,但我認為你也可以將智慧包括在德行中,因為智慧絕對是一種善的心理狀態。

聽眾: 如果有人流產了,他們應該怎麼做才能確保未出生的孩子有一個好的重生?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為那個孩子祈禱並祝他們一切順利。 也做善事——做 供品,培養慈悲心等等——並將這些善行的功德迴向給孩子。 當然,確保未出生的孩子有一個好的重生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墮胎,讓它出生,現在就擁有寶貴的人命。 但是,如果有人確實做出了墮胎的決定,那麼他們最好做一些 純化 事後練習,因為墮胎被認為是奪走生命,他們做一些善行並將其奉獻給孩子的良好重生是件好事。 我想祈求來世遇到那個生命的來世時,能在不同的環境中相遇,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樣你們之間就不會發生傷害,這也是很好的。 並真心祝愿此人往生好,結識上師,擁有修行佛法的有利環境,使他們能夠證得道場。

聽眾: 尊者,非常感謝您的介紹。 非常好。 鼓舞人心。 觸動我的心。 我只想知道,哪一個更重要——智慧或慈悲,心與意? 還有一位佛教同胞說:“ 乞丐沒有財產,兩個人都無家可歸。” 乞丐和奇葩有什麼區別 ? 謝謝。

職業訓練局: 哪個更重要——智慧還是慈悲? 它們都很重要。

為了獲得一個完整的啟蒙 ,我們兩者都需要。 我們需要慈悲,因為它是善意的根源。 善意的意圖 菩提心 是什麼會給我們能量和魅力來創造功德和發展最終將引導我們完全證悟的智慧。 慈悲作為動機很重要,而智慧也很重要,因為正是智慧了悟空性,使我們能夠從心中淨化煩惱障和認知障。

煩惱障是使我們停留在輪迴中的障礙,因此它們是心煩惱和污染 因果報應. 認知障礙是我們心中的微妙污點,就像無明的印記, 等等,它們阻止我們同時清楚地看到世俗真理和究竟真理。

真正了悟如是或事物本來面目的智慧,才是淨化我們心中的煩惱的真實事物。 所以你看,我們需要智慧和慈悲。 經常使用鳥的類比。 一隻鳥不能只用一個翅膀飛翔; 它需要兩者。 同樣地,我們需要智慧和慈悲才能獲得圓滿的證悟。 .

你的第二個問題是 乞丐無家可歸,一無所有。 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那麼,如果乞丐是一個普通的眾生——乞丐也可以是一個普通的眾生。 ——那麼他們的區別就在於乞丐沒有靈性悟性,而 做。 乞丐因為缺乏覺悟,通常對無家可歸或貧窮感到不滿。 而一個 即使沒有財產也非常幸福。 他們自己的內心幸福感不會受到貧困的不利影響。

聽眾: 轉經輪如何幫助我們更快地證悟?

職業訓練局: 創造美德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西藏人使用的轉經輪。 轉經輪本身並不是特別善行。 當你轉動轉經輪時,你在想什麼很重要。 如果你只是坐在那裡轉動這個輪子,你會想,“我怎樣才能賺更多的錢? 我該如何報復侮辱我的人? 我真的比其他人都好……我要確保他們知道我有多好……” 那轉動轉經輪有什麼用呢? 你心中沒有美德。

轉動轉經輪的意念是,你想像有光從轉經中的咒語和祈請文的音節放射出來,那光將你的善意帶到這個世界,它會接觸到其他的眾生。 藉著你所想的力量,你的心變得有德,這成為快樂重生、解脫和開悟的因。

聽眾: 如果一個正在學習佛法的人對他們的佛法上師產生了誤解,並對那個佛法上師做出了負面的行為,會發生什麼? 結果,他們產生了很多消極情緒。 他們怎麼能脫離他們現在所處的下界呢?

職業訓練局: 我不確定這個人是指一個死去的人,在下界——但你不能確定他們在下界——或者他們只是比喻性地指的是精神狀態。充滿 憤怒.

總的來說,就像我說的那樣,那些教我們佛法的眾生向我們展示了一種非常特殊和非常罕見的善意,這是其他人沒有向我們展示的。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要欣賞這一點,並對那些教導我們佛法的人培養積極的感情和思想。

但我們是眾生,我們充滿了負面。 所以有時我們誤解了我們的老師,或者我們把他們沒有的錯誤投射到他們身上。 或者我們看到他們做的事情我們不喜歡,我們對此感到憤怒和不安。 所有這些實際上都損害了我們自己的修行,因為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消極情緒。 當我們的心充滿負面時,它顯然沒有充滿美德。

同樣,當我們對我們的佛法上師有這種消極態度時,我們往往會推開他們給我們的教法。 這尤其有害,因為那時我們沒有修持戒德,反而開始對佛法產生很多懷疑。 我們對佛法失去信心,停止修行。 這種行為對我們的傷害很大。

如果我們對我們的佛法上師有負面的感覺,重要的是我們要反省自己的心,然後說:“我為什麼會有這些感覺? 他們來自哪裡?”

並非所有的佛法老師都是完美的。 有時佛法老師可能有不道德的行為。 發生這種情況時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有時確實會發生。 如果一位佛法老師有不道德的行為,你仍然可以尊重那個在佛法上幫助過你的人,但你要與他們保持距離。 你不必對他們生氣,但你要保持距離。 儘管你很感激他們過去教過你,但現在你要和其他人一起學習。

但有時當我們觀察時,我們會發現我們對佛法上師的不好感覺並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們不是我們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 我們希望我們的佛法老師永遠愛我們、讚美我們並告訴我們,我們是他們曾經擁有過的最好的學生,不是嗎? 如果你的法師總是說:“你真好。 你是我最好的學生。 你是每個人的榜樣。 你真好。 你很擅長這個,也很擅長那個。” 我們想從我們的法師那裡聽到這樣的讚美。

但有時,我們的佛法老師會說:“你犯了一個錯誤!” 我們生氣了。 我們表現得很粗魯,我們抱怨道:“你是佛法老師。 你只應該看到人的優點並讚美他們。 為什麼要指出我的錯誤?!” 我們變得防禦和憤怒。 當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看到自己的壞情緒時,我們就知道這是我們的問題。 當我們的法師指出我們的錯誤行為時,他們通常是出於一種善意的動機,以便我們看到我們在做不恰當的事情並糾正我們的行為。 如果我們的佛法上師只是無視我們的不良行為,讓我們繼續製造負面 因果報應,他們表現出善意嗎? 這不是善良,是嗎? 如果他們指出我們的不良行為,這樣我們就可以改變它並停止製造負面影響,那就更好了 因果報應.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當我們的法師指出我們的錯誤時,我們會說:“非常感謝!” 因為我們意識到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正在使我們受益。

聽眾:喇嘛 曾經說過,“這 身體 不是我的。 我沒有被這個抓住 身體. 我沒有出生,也永遠不會死。” 這是什麼 喇嘛 意思?

職業訓練局: 當他們說:“這 身體 不是我的,”是你的 身體 你? 您的 身體 不是你。 有沒有一個堅實的混凝土擁有你 身體 並說,“這是我的”? 有沒有一個堅實的人,一個“靈魂”? 有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人獨立於其他一切而存在,他說:“這是我的 身體”? 沒有這樣的人。

一個人的存在只是被貼上標籤依賴於 身體 和介意。 但是那裡沒有獨立的人可以擁有 身體 並說:“這 身體 是我”或“這個 身體 是我的。”

當他們說:“我沒有被這 身體,”它與上述類似——我們將在本章稍後討論——我們不必被我們的 身體. 當眾生有非常高的靈性證悟時,他們不會被他們的 身體。 他們的 身體 可能會變老、生病和死去,但他們的心並不為此感到不高興。 這和我們常人不同。 我們生病了,我們抱怨。 我們變老了,然後說:“我不想變老。 我最好染頭髮,整容,做點不一樣的事。” 但是一個高度覺悟的存在不會被他們的 身體 以這種方式。

當他們說“我沒有出生,我永遠不會死”的時候,其實,如果沒有本性存在的自我,那麼就沒有獨立的自我誕生,也沒有獨立的自我死亡。 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它不僅僅是指證悟的存在。 但不同的是,我們常人認為真的有東西就是我們。 我們認為這裡有一個真正的我。 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無知。 但是當我們能夠意識到沒有獨立的自我時,就會有如此多的自由,因為那時我們不需要保護任何人,沒有人會被冒犯,沒有人會害怕,沒有人是天生的,沒有人會死。 只是通過被貼上標籤而存在的傳統自我。 但根本找不到可尋的自我。

聽眾: 我讀到精神分裂症是靈魂破碎的經歷。 你對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有什麼想說的? 有沒有可能變好?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治愈我們的靈魂?

職業訓練局: 好吧,在我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提一下,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不使用“靈魂”這個詞。 “靈魂”更多地是一個術語和概念,適用於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這些宗教聲稱那裡有一個獨立的人,有一個靈魂,是一種與世隔絕的東西。 身體 和介意。 沒有獨立的靈魂或自我是革命的教義之一 .

現在,特別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的問題。 我認為那些心理狀態可能是消極的結果 因果報應 在前世創造。 有時他們說可能會有一些精神傷害,特別是在精神分裂症的情況下。 但有時也可能是由於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失衡,如果這個人服用了醫生開出的適當藥物,那麼他們可以過上相當正常的生活。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尤其如此。

我認為有可能從這些事情中治愈,特別是如果我們這樣做 純化 實踐。 在抑鬱症的情況下,我認為治愈它的一種方法是做 純化 修行,修行喜樂,觀想我們寶貴的人生,觀想我們的 自然,通過思考我們從他人那裡得到的善意,通過思考他人的品質 ,佛法, 僧伽. 所有這些冥想都非常有助於提升心靈,幫助我們看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我們自己也有很多美好。

聽眾: 我如何建議非佛教徒停止對她所愛的人產生嫉妒的感覺? 雖然我已經建議她通過為她的朋友感到高興來對抗嫉妒,但她做不到。

職業訓練局: 嗯,有很多時候和情況,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別人的困難,我們可以給出建議,但那個人還沒有準備好改變。 這可能非常令人沮喪,因為我們非常關心我們的朋友,而他們正遭受嫉妒之苦。 也許他們對他們所愛的人非常佔有欲。 嫉妒和占有欲使他們的關係變得困難。 通常,如果一個人佔有慾和嫉妒,另一個人就不太喜歡它。

有時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朋友陷入這種精神狀態並提出建議,但那個人卻非常陷入他們的負面情緒中。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 我們仍然可以繼續提供建議並與他們討論嫉妒的壞處。 你可以談論嫉妒的壞處和歡喜的好處。 有人不必是佛教徒才能理解這一點。 這只是基本常識。 你可以用普通的語言來鼓勵他們高興,或者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而放下嫉妒,這樣他們就不會那麼痛苦,因為嫉妒會讓一個人變得非常痛苦。 但如果那個人在那一刻似乎做不到,如果他們的思想真的卡住了,那麼我們只需要對他們有耐心。 但我們敞開大門,為他們祈禱,向他們送去愛和同情,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的缺點,以便他們能夠放下它。

換句話說,我們無法解決每個人的問題。 問題是,更重要的是修復我們自己的問題。 因為很容易看到其他人的問題,但我們必須解決的真正問題是這裡[我們自己的思想]的問題。

奉獻功德

我們將在今晚結束。 我只想在我們真正結束之前有一點奉獻精神。 由於我們是在四個晚上的系列中完成這一章,所以請考慮一下您今天聽到的內容並嘗試將其付諸實踐。 考慮培養對每個人的平等心。 想想每個人都想要幸福而不想要受苦。 花一點時間練習為他人的美德和財富而歡喜。 今晚和明天都這樣做,這對你明天晚上來教學時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你已經對所涵蓋的內容有所熟悉。 如果您想邀請您的任何朋友加入,那很好,他們將能夠趕上。

讓我們安靜地坐一會兒。 讓我們為今晚能分享佛法而歡喜。

讓我們奉獻我們作為個人創造的所有美德,以及這裡每個人作為一個群體創造的所有美德。 讓我們迴向所有的美德,讓每一個眾生都能了解快樂是什麼,快樂的原因是什麼,以便他們能夠創造它們。

讓我們迴向所有的功德,讓每個人都能了解苦是什麼,苦的原因是什麼,以便他們可以放棄它們。

讓我們奉獻,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在自己的內心快樂,彼此快樂地生活。 並且每個人都會遇到完全合格的大乘精神上師,並根據他們的指示明智地修行,並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讓我們迴向,讓一切眾生生起利他心 菩提心,發展智慧,完善他們的慈悲心,成為完全證悟的佛陀。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