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4-10 節

第 3 章:4-10 節

第 3 章系列教學的一部分:“採納覺醒之靈”,出自寂天 菩薩生活指南, 舉辦 大北佛教中心淨土營銷,新加坡。

簡介

  • 設置聽課的積極動機
  • 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如何運作
    • 它如何干擾我們現在和未來的幸福
    • 反對它並用珍惜他人的思想代替它

一個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簡介(下載)

詩句4-10

  • 恭請教法與精神指引
  • 祈請諸佛久住
  • 普賢菩薩的迴向修行
  • 生成 心願 受益

一個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第 3 章,第 4-10 節(下載)

問題與解答

  • 的意義 避難 和五個 戒律
  • 幫助一個人有極限嗎?
  • 捐獻器官
  • 受法與吸引力法則
  • 第 2 章第 57 節的含義
  • 實踐愛與慈悲
  • 渴望放棄一切(從字面上理解 Shantideva)

一個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問答(下載)

讓我們花點時間來培養我們的動力。 認為我們會傾聽並分享 今晚我們一起開示,這樣我們就可以學習證悟之道,然後遵循證悟之道,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圓滿證悟的佛陀,利益眾生。 讓你的發心很廣、很大、很廣、包容一切有情眾生,祝愿他們各種快樂,一切證悟。

培養平靜

昨晚,我們談了一點關於培養舍心的事,換句話說,就是了解所有有情眾生都想要快樂,想要平等地離苦,沒有人的快樂比別人的快樂更重要,沒有人的痛苦比別人的痛苦更痛苦。

對於我們可能認為是朋友、敵人或陌生人的人來說,情況確實如此。 他們實際上在這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都是平等的。

此外,在這一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們與所有其他人是平等的。 換句話說,我們的快樂並不比任何人的更重要,我們的痛苦並不比任何人的痛苦更深。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非常明顯的。 換句話說,當我們聽到它時,它是對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的一種攻擊,不是嗎? 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們理智上知道每個人都希望快樂而不是受苦,但在我們的生活中,誰是最重要的人? 我! 我們都有這種感覺,不是嗎? 我們努力對他人保持禮貌和友善。 我們盡量不要顯得自私。 但當然,到了緊要關頭,歸根結底,我們最關心的是誰? 這個——我。

以自我為中心阻礙了我們的幸福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實際上成為我們自己幸福的一大障礙。 你會認為自私會帶來我們自己的幸福。 但實際上,我們越以自我為中心,問題就越多。 這很奇怪,但如果我們真的花一些時間分析我們自己的經歷,就會變得非常清楚,我們越是只關注自己,只關注自己,我們不僅不會更快樂,反而會變得更痛苦。 讓我們看幾個例子來說明它是如何工作的。

比方說我很執著自己,喜歡有好名聲。 我希望每個人都喜歡我。 沒有人可以不喜歡我,因為宇宙的規則之一是每個人都必須喜歡我。 所以我生活在我的宇宙小規則中,每個人都必須喜歡我。 但我的宇宙規則與現實不符。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 這並不意味著我是一個壞人。 這只是意味著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他們都不喜歡我。

但是當我非常依戀和以自我為中心時,有人不喜歡我的事實會讓我抓狂! 就好像他們在打破一個非常重要的宇宙法則。 “每個人都應該喜歡我。 每個人都應該說我的好話。 大家當面誇我,背後說我好話。 他們應該尊重我,尊重我,善待我!”

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所做的。 但這與現實無關,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有時甚至會發生喜歡我的人沒有按照我希望的方式對待我。 我並不總是告訴他們我希望得到怎樣的對待,但他們應該讀懂我的想法才能知道。 他們只是不能很好地讀懂我的想法,所以我會很生氣,而且我會變得很生氣。 “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你應該對我好一點我的意思是畢竟是我。” 所以對人們對待我的方式感到非常惱火。

你可以看到,在這種情況下,我所有的惱怒,因為人們沒有按照我認為我應得的方式對待我而感到被冒犯——所有這些都源於我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換句話說,問題不在於其他人粗魯無禮。 問題是我無理要求大家喜歡我,對我好。

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我們不願意承認。 但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我們和朋友在一起,我們可以說實話。

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使我們極度敏感,容易被冒犯,容易被激怒,因為我們通過它如何影響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的鏡頭來過濾發生的一切,恰好是我。 當我們通過那個鏡頭看待生活時,我們會對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小事變得非常敏感。 這是因為它是通過我的鏡頭過濾的。 我們很容易懷疑他人。 我們不相信他們的動機。 我們認為他們是來抓我們的。 我們認為他們會欺騙我們。 我們認為他們在欺騙。 我們對其他人非常懷疑。 我們非常重視一切。

所有這些都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例如,如果我非常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人們所做的任何小事,我都會從我的鏡頭中過濾掉。 典型的例子是,你去上班,工作中有人說,“早上好!” 你會想,“他們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他們從來沒有如此熱情地說“早上好”。 一定有什麼事發生了。 他們試圖操縱我並從我身上得到一些東西,因為他們非常友好並且今天說了“早上好”。”

這種事情確實會發生,不是嗎? 那與對方無關。 只是我們對一切都如此敏感。

或者有時可能會發生一個朋友來並試圖給我們一些好的建議,因為我們可能正處於做一些有害的事情的邊緣。 但因為我們是如此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將那個人的建議理解為批評,並對他們生氣。 某個關心我們的朋友試圖警告我們,我們即將犯錯,或者我們將要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或類似的事情。 但我們不想听,因為我們將其理解為他們侮辱和批評我們。

你遇到過情況逆轉的情況嗎? 你試圖對你的朋友說些什麼來保護他們並防止他們犯錯,但他們生你的氣了? 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我們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有時候我們生氣的時候,可能是同樣的情況,但是反過來呢? 他們試圖對我們友善,而我們是那些在他們試圖提供幫助時不注意和生氣的人?

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即我們如何選擇朋友以及為什麼我們認為某人是朋友。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如果我們看,為什麼我們說某人是朋友? 嗯,因為他們喜歡我。 他們有相似的興趣。 他們讓我發笑。 當我情緒低落時,他們鼓舞了我的精神。 他們讚美我。 他們給我禮物。 這些都是我們喜歡某些人並認為他們是朋友的原因。

我們認為某些人是我們的敵人,因為他們批評我們。 他們責怪我們。 他們干擾了我們的幸福。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真正理解為什麼有人在做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並且我們誤解了它。 可能有些人實際上非常善於操縱,但因為他們對我們說了很多好話,我們就欣然接受,我們永遠是他們的朋友。

你讚美我,我會為你做任何事。 我們就是這樣,不是嗎? 你是那樣的嗎? 我有時。 如果你想讓我做點什麼,你所要做的就是讚美我,說我的好話,我是個十足的傻瓜。 完全傻逼。 “哦……有人喜歡我,認為我很好。 啊……他們真是個好人; 我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 我無分別智,礙於明見 附件 讚美和我的 附件 到聲譽。 這通常會以某種方式適得其反,因為我失去了智慧並且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那麼你是否看到在那種情況下,以自我為中心並希望人們喜歡我會導致我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導致我陷入困境? 你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嗎?

同樣地,如果有朋友來找我說,“Chodron,你需要小心這件事,你說話有點苛刻了,”或者“你沒有完全說實話,”或者“你好像很生氣。” 有人向我指出這類事情,我有點生氣,“你為什麼批評我? 我不生氣! 別跟我說我生氣了,別把你的垃圾都推到我頭上!” 實際上,有人懷著善良的動機試圖幫助我。 但我聽不到,因為我把它理解為批評。 所以我變得不正常並且非常生氣,我對一個實際上是我真正的朋友並試圖阻止我做危險或有害的事情的人嚴厲說話。

可惜當事人

你們有人這樣嗎? 不,我不這麼認為。 我想一定只有我一個人。 可憐的我! 我是唯一一個如此失敗的人。 你們都沒有同樣的問題。 只有我一個人。 哦! 我什麼都做不好。 我很鬱悶!

然後我給自己舉辦了一個遺憾的派對。 我們之前談過可憐的派對,不是嗎? 你知道當你舉辦一個可憐的派對時你會做什麼嗎? 聚會的中心是你。 你為自己的一切感到難過。 你覺得你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你是世界上最不可愛的人。 你做錯了一切,當然可以讓一切都出錯。 每個人都誤解你,沒有人正確對待你。 沒有人欣賞你。

所以你有一個聚會。 你有你的氣球,它們上面都有不開心的臉。 你在你的可憐派對上播放音樂,曲調是“可憐的我,可憐的我,可憐的我,可憐的我......” 而你背誦你可憐的我 口頭禪 十萬次。 你拿出你的念珠然後[一邊數念珠一邊說],“可憐的我。 可憐的我。 可憐的我。 我什麼都做錯了。 沒人愛我。 我什麼都做錯了。 沒人愛我。” 你背誦你的“可憐的我” 口頭禪 單點集中。 你以為你無法集中註意力。 好吧,你可以,因為當我們舉辦我們的憐憫派對時,沒有什麼能分散我們對憐憫派對的注意力。 我們只是在我們的憐憫派對中保持完全悲慘。 然後我們為此責怪世界,因為其他人都應該知道我們很沮喪,他們應該來讓我們振作起來。

你這樣做嗎? 你變得有點煩躁或沮喪,但你不會對和你在一起的人說“我感覺有點沮喪”或“我今天心情不好”之類的話。 你只是(以一種喜怒無常的方式)四處走動,在你的腦海深處,你希望你的家人或朋友過來說,“哦,你好嗎? 你今天看起來很傷心。 我能為你做點什麼嗎? 我會在床上為您提供早餐。 你太棒了。

我們正在等待我們的家人來寵愛我們。 但是他們呢? 他們會不會來寵我們,給我們打氣? 不,他們避開我們。 你能想像嗎?! 當我們感到有點沮喪並且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鼓勵時,我們的家人會避開我們。 難以置信的! 我們完全不明白為什麼他們會避開我們。 我們甚至不認為這可能與我們在房子裡走來走去的方式有關。 轟-轟-轟-轟。 [吵鬧地走路]早餐時你拿起報紙說[用沉悶的語氣],“嗨,親愛的,你好嗎? 孩子們,安靜點!” 你躲在報紙後面。 然後你想知道為什麼你的家庭生活不像你想像的那樣? 你認為這可能與你有關嗎? 你認為也許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我們的家庭生活? 或者我們確定這總是其他人的錯? 他們不欣賞我們,他們對我們不好,他們對我們的期望太高。

您是否對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如何運作有所了解? 它是如何讓我們痛苦的?

感覺受害

我們常常感到生活的犧牲品。 但我們是讓自己成為受害者的人。 我們實際上有能力改變我們的生活經歷,但我們仍然陷於自憐和我們的 以自我為中心 我們沒有盡我們所能來改善我們的關係和改善我們自己的生活。 相反,我們希望世界能更好地對待我們。 這完全不現實,不是嗎? 完全不現實。

我要給你佈置家庭作業。 它要在今晚和明天晚上之間完成,作業是試著善待和你住在一起的人。 嘗試回家,對與您同住的人微笑。 在你打開你的公寓的門之前,想一想,“我是多麼幸運能和我關心的人住在一起。” 善待與您同住的每個人,而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成員。 去嘗試一下。 這是一個實驗。 只是試驗一下,試著變得更開朗一點,更友善一點,更有幫助一點,尤其是對那些你不太可能相處得很好的人。 試一試,看看它是否完全改變了這種關係。 在今晚和明晚之間嘗試一下。

我的意思是,雖然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假裝是我們的朋友,假裝關心我們的幸福,但實際上,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干擾了我們的幸福。

正如我給出的例子所示,它現在干擾了我們的幸福。

它還會干擾我們未來的幸福,因為我們未來的幸福非常依賴於 因果報應 我們創造的。 因果報應 只是指行動——我們的心理行動、我們的言語行動、我們的身體行動。 我們將在未來經歷什麼取決於我們過去所做的行動。 當我們受到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的影響時,我們經常會做出許多有害的行為,而我們將體驗到這些有害行為的結果。

如果我們回顧我們的生活,在我們沒有保持的某些時候 戒律,當我們對別人撒謊的時候,我們撒謊的背後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通常是一種自我保護和自我獲得的願望,不是嗎? 一個謊言來掩蓋一些可能讓我看起來很糟糕的事情。 做某事的謊言,以便我得到一些我不會得到的好處。 我們犯下這些撒謊的破壞性行為,將來它會給我們帶來其他人說謊的結果,即使我們說實話,人們仍然不會相信我們。 有時它甚至會導致較低的轉世,非常不幸的轉世。 我們所做的所有謊言都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的影響下完成的。

或者我們在背後說別人壞話。 這裡有誰從來沒​​有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 這是我們最喜歡的消遣之一,不是嗎? 在別人不在場時坐下來批評別人,因此無法為自己辯護。 尤其是在工作場所,我們會和一些人結夥,然後說那個人的壞話。 整個談話的結論是,我們中的少數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因為其他人都是壞人。 我們都同意他們都是壞人。

我們在背後詆毀人們。 我們為什麼這樣做? 什麼樣的心理狀態會促使我們在背後說別人壞話? 有時候是嫉妒,不是嗎? 人家真好或者得到什麼好處,我們受不了! 我們認為我們是好人,或者我們應該得到那種好處。 所以我們想通過背後說他們的壞話來打倒他們。

有時這是由於我們自己的不安全感。 我們感覺不太安全,但如果我們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事後我們會感覺好些,也更有安全感,因為如果他們很糟糕,那麼我們一定會變得更好。 這是一種讓人感到自信和安全的相當愚蠢的方式,但我們這樣做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們在背後說人壞話時,這會給今生帶來問題,因為最終被我們說壞話的人會發現,他們回報“善意”並在背後說我們壞話。 然後我們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問題,其他人不信任我們。

我知道,就我而言,如果有人來找我並詆毀其他人——他們甚至不是在說我的壞話; 他們在說別人的壞話——如果我聽到他們用非常惡毒的方式談論別人,我不會相信那個人,因為我知道遲早他們會這樣說別人的。

因此,當我們在背後說別人壞話時,甚至我們的朋友也會對我們失去信心,不再信任我們。 我們也製造了那麼多負面 因果報應 這會導致不幸的重生,並導致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產生很多衝突。

這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所產生的,因為我們永遠不會說:“哦,為了利益眾生,我要在背後說某人的壞話。” 那永遠不能成為我們的動力。 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的動機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當我們真正看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是如何真正地囚禁我們,讓我們束縛在一個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的循環中,讓我們束縛在輪迴中。

了解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的缺陷,我們必須反對它。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要因為自私而討厭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 為什麼? 因為恨自己自私不過是沉溺於更多 以自我為中心. 還是那句老話,“我太以自我為中心了。 我是如此糟糕。 難怪沒人喜歡我!” 我們不想因為以自我為中心而恨自己或痛打自己。 我們要做的是認識到 以自我為中心 不是我們固有的一部分; 它不是我們的一部分。

這是我們可以放手的事情。 這是我們可以應用解毒劑和抵消的東西。 當我們真正看到它的缺點時 以自我為中心,它給了我們一些不遵循它的勇氣。

當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出現並說:“好吧,對那個人說些嚴厲的話,”我們對自己說,“我會閉上嘴,因為我知道嚴厲地說或取笑某人會傷害我並傷害了另一個人。” 就是受了自我中心思想的影響。 所以我們努力去反對它,用愛惜他人的思想來代替它。

珍惜他人的念頭非常重要,因為當我們珍惜他人時,我們感到快樂,他們也感到快樂。 珍惜他人,善待他人,真的是我們一生的意義,不是嗎?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感受到了別人的恩情,當我們能夠回報他人的恩情,與他人分享恩情時,我們的內心就會有一種深深的滿足感。 其他人也感到高興。

我一直在談論的缺陷 以自我為中心 通過介紹。 明天我會多說一點,珍惜別人的好處,別人的恩情。 現在,我想回到課文的第 3 章。

文本

正如我昨天所說,這篇經文是為那些想要成為圓滿覺悟的佛陀和正在生起 菩提心是, 心願 為了利益所有眾生和想要修行的人的完整覺悟 菩薩.

第一章講的好處 菩提心.

第二章開始講如何準備我們的心去產生 菩提心. 它談到了製作 供品 和頂禮膜拜,也講懺悔,揭露我們的錯誤行為,淨化它們。

請記住,我們說過這些是 普賢普薩 [中文名]。 普賢菩薩是梵名。

第 3 章繼續普賢菩薩的一些修行。 昨晚我們講的前三句是關於隨喜的經文,我們為自己和他人的美德、自己和他人的善行、善行和幸運而歡喜。

今晚我們將從第 4 節開始,這是另一個 誓言 普賢菩薩。 它是 發誓 或請求教法的做法。

詩歌4

雙手合十,祈請四方一切正覺者,為迷惑墮苦眾生,點起佛法之光。

所以雙手合十,雙手合十表明我們是認真的,我們不是輕率,而是非常真誠。

祈請圓滿覺者,十方諸佛,即整個宇宙中一切諸佛,上上下下東西南北中間,無處不在。

“他們可以點燃佛法之光。” “點燃佛法之光”的意思是給予教法。

我們接受教法很重要,因為為了獲得任何證悟,我們必須先聽聞教法,思考它們,然後 幽思 在他們。 要接受教法,我們必須先祈求教法。 這 不會過來說,“我在這裡。 我來教你。” 我們必須祈求,所以傳統上通常是三度祈求教法。 或者如果我們想 避難 或採取 五戒,我們要求,我們不止一次要求。

換句話說,我們必須付出精進才能接受教法和精神指引。 我們不應該期望我們的精神導師成為我們的員工和僕人。 但有時我們會這樣做。 有時我們有點像被寵壞的嬰兒,因為我會聽到人們說,“哦! 你在 7.30 給予教導。 你不能在七點鐘傳法嗎? 如果在七點鐘上課,對我來說就方便多了。” “為什麼教法這麼長? 你能把教義縮短嗎? 我很忙。 我還有其他事情需要去做。” 或者他們說,“哦,你這週末要安排靜修。 那可不是個好週末。 那個週末你能來嗎? 那我可以來了。”

我不是在開玩笑。 我不能告訴你學生有時會向老師提出的要求,好像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僕人,應該完全以方便我們的方式做所有事情。 我們真的需要克服那種要么把老師視為理所當然,要么把教義視為理所當然的態度。 或者期望一切都以我們想要的方式按照我們的方式進行的態度。 相反,我們應該培養真正看到教法的珍貴和我們的慈悲的心。 精神導師 為了教我們。 因為我們看到了教法的價值,並熱切地想要接受它們,所以我們謙卑地請求:“請教我。”

我們越是懷有感恩教法和感恩上師的心,當我們聽到教法時,我們就越會敞開心扉接受。 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時,“哦,好吧,有人在那裡教書,這是他們的工作,今晚我沒有更好的事可做,所以是的,我會去,我希望他們能發表有趣的演講。 我可不想像上次去的時候一樣無聊死!”

如果我們心中有這樣的想法,我們會不會非常開放和接受? 不! 即使 出現在我們面前並教導我們佛法,我們會發現有什麼可抱怨的,否則我們會感到無聊,我們會不領情。 所以我認為對我們來說,對此進行一些思考並在內心真正感受到它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我們才會願意走出自己的道路來接受教法。 我們願意去找我們的老師,做一個 ,跪下說:“請教我。” 如果我們請求教法,我們應該為教法現身。

我這樣說是因為我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有人請求教法,我組織了教法,但請求它的人沒有來。 難以置信的! 但可信——它確實發生了。

重要的是不要將教法和上師視為理所當然,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心更容易接受教法。

“點亮佛法之光”的意思是給予教法。

“為迷惑而墮入苦難的眾生”,換句話說,“請教導我們所有在迷惑和無明的力量下,在輪迴中反复輪迴的苦難眾生。”

昨天有人來面試我。 她問:“這些年你在佛法修行中學到了什麼?” 我說:“我學到的一件事我還沒有完全理解,我覺得我才剛剛開始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無知之深。 我們的無知是多麼的深沉和頑固。”

剛接觸佛法的時候,我並不認為自己很無知。 好吧,我不太了解微積分,但那又怎樣? 這就是我定義“無知”的方式。

但後來當我開始修持佛法,真正地審視自己的心時,我看到自己的心中有多少錯誤的觀念,即使我在理智上有正確的觀念,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忘記它,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錯誤觀念的影響。 看我們眾生這麼無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麼無明。 當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這一點時,就會生起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心,因為我們看到自己在無知和困惑的力量下遭受了多少痛苦。

當我們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時,當我們請求我們的老師教授佛法時,我們的內心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我一直因為無知而受苦,其他人也是如此。 請指點我擺脫無知的方法!” 當我們有強烈的感受並強烈地要求時,我們的心就會變得非常成熟和開放,可以聽到佛法。

我們通過閱讀這些經文並嘗試去練習培養那種心態 幽思 正如他們所描述的。

詩歌5

我雙手合十祈請欲出涅槃的智者,願他們住無量劫,世間不在黑暗中。

“Jinas”的意思是征服者,指的是佛陀,因為他們已經征服了所有的煩惱。

這是普賢菩薩的又一修行。 我們在此祈求諸佛:“請不要入 旁觀者; 請繼續在我們的世界中顯現。” 我們向諸佛祈求:“請以任何適合調伏眾生心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世界中。 請以這些形式顯現並教導我們並引導我們。 不要為了你自己的必殺技而拋棄我們。”

當然,從佛陀的角度來看,他們永遠不會拋棄我們而停留在他們自己的自滿涅槃中,因為他們獲得證悟的全部原因就是能夠利益我們。 我們不必擔心他們離開我們。

但問題是我們走出佛陀,所以這首詩句試圖做的是讓我們注意佛陀,看看生活在一個有釋迦牟尼的時代是多麼寶貴 已經出現並給予教法,在那裡我們可以學習那些教法,佛陀已經在不同的方面——其中一些我們並不總是認識——為了教導我們和引導我們。 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時,我們將非常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機會,並請求他們前來教導。 我們自己的心變得更加柔軟,更加開放地聆聽教法,更加欣賞佛法。 那種開放、接受的心使我們能夠獲得證悟。

詩歌6

願我做這一切所獲得的功德,能解除一切眾生的痛苦。

這就是普賢菩薩的迴向修行。 我們做這一切所得到的一切功德,這一切就是禮佛、禮佛、作佛。 供品,懺悔自己的錯誤行為,隨喜自己和他人的功德,祈求諸佛和上師教導我們,祈求諸佛繼續示現於世間。

我們之前所做的所有這些修行,所有的功德、功德、善行 因果報應 我們從中創造的,我們現在正在奉獻。 我們如何奉獻它? 我們迴向是為了讓每一個眾生的每一個痛苦都能得到解脫。 換句話說,我們迴向是為了讓每一位眾生都能獲得解脫和圓滿的覺悟,讓輪迴的痛苦再也無法觸及他們。

迴向我們的德行實際上是一種布施。 我會告訴你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我於 1987 年第一次來到新加坡,當時我住在這裡並教書。 有一個人非常好心地贊助了我的小書的第一次印刷 我想知道為什麼? 他真是太好了,因為他是這本書的創始人,那本書現在還在印刷。

不管怎樣,有一天他來找我要我解釋一些關於 冥想 以及如何進行不同的祈禱和背誦。 所以我和他坐在一起,向他解釋了這一切,然後在最後我說:“讓我們迴向我們所創造的功德,通過迴向功德,我們想像我們放棄了所有積極的潛能,好的 因果報應 我們創造並與所有其他有情眾生分享。 我們真的希望它在他們的幸福中成熟。”

而這個人,他是如此真誠,他看著我說:“我的功德太少了。 我不想送人!” 他真的被要迴向功德嚇壞了。 我對他說:“沒關係,別擔心。 當你布施功德時,你實際上增加了功德,而且功德更多。 您不必擔心將其贈送而自己卻得不到任何好的結果。 你會體驗到好的結果。”

當我們在我們的盡頭奉獻 冥想 在法會或法會中,我們想要有一種豐富的感覺,然後與所有有情眾生分享所有的美德,真正發願它在他們的究竟快樂中成熟。

第 3 章的前六節是 誓言 在第 2 章開始的普賢菩薩。

產生受益的願望

在第 7 頌中,我們將開始一個新的部分,寂天在談論如何將我們的心轉變成一種最能利益眾生的態度。 換句話說,如何以一種非常廣闊的方式敞開我們的思想和夢想我們想要如何利益眾生。 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我們的靈感和我們的 心願 對其他眾生有很大的利益和服務。 當我們這樣做時,它的效果是讓我們更容易真正受益。

有時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做點什麼來幫助別人,但我們會說:“嗯,我很忙。 我沒有時間。 他們不值得。 他們對我不好。” 我們有一千零一個藉口為什麼我們不能為某人做些好事。

當我們修持這本利益眾生的經文時,它真的把我們的心轉向那個方向,讓我們的心熟悉那個意圖,這樣當我們真正遇到一個我們可以利益而不是利益的情況時,就會容易得多。要懶惰,不要缺乏同情心,並自發地伸出援手。

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這些經文來談論產生 心願 受益。

詩歌7

願我成為病人的良藥和醫生。 願我成為他們的護士,直到他們的病不再复發。

想想看。 成為一個不是很好嗎 根據不同眾生在任何特定時間的需要,你可以在哪裡展示許多不同的身體? 如果有人需要醫生,你可以以醫生的身份出現。 如果有人需要藥物,你可以作為藥物出現。 如果有人需要護士或護理人員,您可以作為護理人員出現。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那不是很好嗎? 真的很樂意照顧所有這些生病的人嗎? 擁有一顆真正想要照顧生病的人的快樂心靈不是很好嗎? 真希望他們的病都能痊癒,那些病再也不會復發,那不是很好嗎?

這是一個讓我們花一些時間修習的修行,因為這個修行的作用是抵消有時不願幫助生病的人的心。

您是否曾有親戚或朋友住院,您知道您應該去探望他們,但您不想去? 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當你審視自己時:“我為什麼不想去醫院看他們?”

“嗯,我可能會生病。 我可能會看到一些非常醜陋的東西。 看到生病的人真令人沮喪。 看到生病的人提醒我我可能會生病,我不想被提醒。 在醫院裡讓我想起,事實上我們都會死。 我寧願忽略這一點。”

因此,我們有時會想出各種藉口來阻止我們幫助生病的人。 這又是我們自己的體現 以自我為中心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己的恐懼。 通過默想這首詩,通過沉思這首詩,並只是想:“如果我看到有人生病,我的本能反應就是感覺到:願他們的疾病和傷害得到治愈,這將是多麼美妙啊! . 我是否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我是否可以伸出援手並真正幫助他們。” 有那種精神狀態,克服我們的恐懼,克服我們的自私,不是很好嗎?

我認為這節經文不僅是指幫助身體有病的人,而且還指通過傳授佛法來幫助人們。 佛教教義中有一個非常普遍的類比,即 就像醫生,佛法就像藥, 僧伽 就像護士。

我們是病人。 我們的病是輪迴。 導致我們疾病的病毒是無知, 以自我為中心, , 執著, 憤怒 和敵意。 這 診斷我們的疾病及其原因。 他布施佛法之藥。 這 僧伽 幫助我們吃藥。 所以這首詩也可以指以法醫、法藥、護法的身分,幫助人們脫離輪迴的一切痛苦。

詩歌8

願我以食物和飲料的淋浴來克服飢餓和口渴的痛苦。 願我在飢荒時成為食物和飲料。

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和成噸的食物並前往達爾富爾並為那裡所有受苦受難的人提供援助不是很好嗎? 能夠這樣做不是很好嗎? 能夠擁有必要的材料,能夠擁有技能,能夠清除阻礙達爾富爾人民獲得食物和水的各種叛亂分子的障礙? 能夠進去給他們這些基本的生活元素不是很好嗎?

當我們從飯菜中扔掉多餘的食物時,我們會想到現在實際上正在遭受飢餓和口渴的各種眾生。 如果我們能與他們分享食物、飲料、衣服、藥物和住所,那不是很好嗎? 我們可能會先開一張支票並為此捐一些錢,但如果我們也能親自參與,豈不是更好? 去這些地方,親手給他們食物,親手給他們水? 看看他們有吃有喝的時候有多開心? 我們想像能夠做到這些,我們開發 心願 真正做到這一點。

不僅是給這些人吃喝,我們身為佛,甚至自己也可以化現為吃喝。 因此,沒有食物可以帶給正在挨餓的人。 願我們顯化為食物、水或飲料,無論他們需要什麼。

就我個人而言,我發現這些經文非常鼓舞人心,只是坐下來想:“哇,我希望我能做到這一點!” 當然,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完全不可能的願望,但無論如何你仍然希望它,因為菩薩甚至為不可能的事情祈禱。 事情是當我們渴望事物時,無論它們有多遠,它們都會釋放並打開我們的思想,它們會釋放 以自我為中心 從我們的思想中,打開我們的思想,真正能夠與其他眾生聯繫,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況下走出去幫助他們。

詩歌9

願我成為窮人取之不竭的寶庫。 在各種形式的幫助下,我可以留在他們面前。

一切窮苦眾生,一切貧苦眾生,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無所不能,願我們成為取之不竭的寶庫,他們所需要的,我們都有,我們給予。 . 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不是很好嗎?

“在各種形式的幫助下,我可以留在他們面前。” “多種形式的幫助”:有些人需要醫生。 有些人需要會計師。 有些人需要保姆。 有些人需要修復斷裂的關節。 有些人需要有人為他們做飯。 無論有情眾生需要什麼,願我們滿足他們的需要,給他們所需要的,這樣他們就不必遭受剝奪和匱乏的痛苦。

“願我們留在他們身邊”:願我們不只是去給他們一些東西,然後跑回我們舒適的公寓,而是願我們留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度過所有的困難。

詩歌10

為了成就一切眾生的利益,我甘願放棄我的 身體,享受,以及我三時的所有美德。

“為了成就一切眾生的利益……”:不僅是為了給他們帶來輪迴中的短暫快樂,更是為了成就他們最終的利益,引導他們走向解脫和證悟……

為了做到這一切,願我們實踐完美的慷慨,給予我們的 身體,給予我們的享受,給予我們的美德。

“三時”:過去的身、樂、德,現在的 身體,享受和美德以及每一個 身體,我們將來可能擁有的享受和美德。

不要以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持有這些,帶著一種貧窮的感覺,而是要有一顆非常開放、慷慨的心,想要給予和分享所有這些,以實現所有有情眾生的福利。

一開始我們可能會想:“哦,是的,如果能給我 身體,我對每個人的享受和美德。” 但是當我們開始多考慮一點時,我們會說:“給我 身體? 堅持一分鐘! 我想重新討論這節經文。 也許我死後你可以得到我的 身體. 我不太確定我想給你我的 身體 馬上。 把我所有的財富和享受都給你? 我必須搬出我的公寓,這樣你才能搬進來? 我不知道我是否喜歡那樣。 放棄我所有漂亮的衣服,放棄我的車,把我的捷運通票給別人? 我不知道! 放棄我的手機——不可能! 我的手機是我的一部分。 它粘在我身上。”

我們不僅有五個手指,我們還有一部手機。 它粘在我們身上; 我們無法與之分離。 我們不僅有兩隻耳朵,還有兩隻耳機,這樣我們就可以帶著 iPod 走在街上,與外界隔絕。 現在您甚至可以在手機上安裝 Windows? 哦,我們都需要升級到那個,不是嗎?

“然後放棄發短信的人? 哦不,我不能放棄! 放棄我的信用卡? 這要求太高了!”

當我們真正開始思考這些經文的意思時,突然間,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心升起說:“不! 我會給一些東西。 我想給的時候就給,不會給我帶來不便,不會讓我覺得有什麼損失。 那是我給的時候。 但是當它危及我自己的幸福時,我不想給予。 就算我有兩三部手機,我也不會放棄一部!”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擁有不止一部手機?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擁有不止一台計算機? 我總覺得這太好笑了:我們有兩隻腳,我們有多少雙鞋? 你有沒有看過你的衣櫥——你有多少雙鞋? 而且一次只能穿一對! 但我們不想放棄其中任何一個!

所以有時候,在產生這些勵志詩句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 以自我為中心 真的非常強大,我們變得非常吝嗇,非常 執著, 非常害怕。

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必須回過頭來思考我們在本次演講開始時討論的主題。 換句話說,所有的缺點 以自我為中心. 當我們想到缺點時 以自我為中心,這給了我們更多的勇氣和決心不去追隨它,因為我們看到它實際上是在傷害我們。 然後我們想到幫助別人的好處,我們真的想像別人快樂,這給了我們更多的靈感去幫助他們。 所以我們要回過頭來思考這些事情。

問題與解答

聽眾: 有什麼意義 避難 和五個 戒律?

尊者圖登卓龍(VTC): 的做法 避難 將我們的精神指導委託給 ,佛法, 僧伽 並且在我們自己的頭腦中非常清楚我們想成為 我們想實踐教義 給了。 有一個儀式 避難 在老師面前。 這是一個簡短的儀式,但它非常好,因為它將我們與回溯至 .

那個時候,我們也有機會拿下這五個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戒律,就是不殺生,捨棄偷盜,捨棄不智的性行為,捨棄謊言,捨棄醉酒。 你可以採取任何或所有的 戒律。 “ 戒律 對我們的思想起到不可思議的保護作用,因為我們已經考慮過我們可以做的錯誤行為並且我們已經決定我們不想做它們,所以當情況出現時,我們不會做這些事情不要因為我們已經決定不會說謊或偷竊或做任何這些消極行為而感到困惑。

聽眾: 幫助一個人有極限嗎?

職業訓練局: 我不認為幫助人是有極限的,但我們確實需要智慧來幫助別人。 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如下:“好吧,我幫助過某人,然後我又幫助了他們,然後我又幫助了他們,但他們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犯同樣的錯誤。 他們不聽從任何好的建議,也不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我必須繼續幫助他們嗎?

在那種情況下,幫助別人是沒有限制的,但你幫助他們的方式需要改變。 假設您一直給某人錢來還清他們的債務,而他們卻一直不明智地花錢。 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繼續給那個人錢。 你可以停下來說:“你不知道如何明智地管理你的錢。 我給你的錢都花光了,不給你錢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你關閉你的心並完全停止幫助他們。 您仍然保持開放的心態,並想出您可以幫助他們的其他方式,例如帶他們參加有關如何管理個人財務的課程。 也許這就是他們比貸款更需要的東西。

聽眾: 在你的書中,你建議不要移動某人的 身體 至少死了三天,那我們不就不能捐器官了嗎?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器官捐贈的整個問題是由個人決定的。

有些人的感覺很強烈:“我要捐獻器官。” 在那種情況下,如果醫生在他們呼吸停止、心臟停止跳動後立即摘除他們的某些器官並將他們的器官交給其他人,他們會非常高興。 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人們非常強烈地想要這樣做,那麼捐獻你的器官真的很棒。

其他人可能對捐獻器官猶豫不決。 我認為這種猶豫可能有一些充分的理由,也可能有一些不太充分的理由。 猶豫是否捐獻器官的一個很好的理由是,如果你擔心你的思想流可能沒有離開你的 身體 在外科醫生移除器官時,這可能會擾亂您自己的死亡過程。 在死亡的時候,我們希望死亡過程是順暢的,而不是意識衝出 身體. 我們希望意識是平和的等等。

所以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不捐獻他們的器官,因為他們擔心這可能會擾亂他們自己的死亡過程。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其他人可能會說:“但這是我的 身體! 我不想把它交給任何人。”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因為在我們死後,我們就沒有用了 身體 沒有了,所以我們不妨與他人分享。

聽眾: 我有一個朋友得了癌症。 他練習受法 冥想 他的病越來越重。 雖然據說這樣做 冥想 有時似乎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吸引力法則,當我們想要痛苦和疾病時,我們的潛意識可能會幫助實現這一點。 你怎麼看?

職業訓練局: Tonglen,意思是接受和給予,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 冥想 當我們出於同情想像承擔他人的痛苦並懷著愛意時,我們想像給予我們的 身體 以及對他人的享受和美德。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 冥想 練習我們想消除他人“痛苦”的地方。 苦難以污染的形式離開他們,它變得像一道閃電擊中了他們 以自我為中心 在我們自己的心裡。 記住我們的 以自我為中心 是我們自己的敵人,我們要消滅它。

我們正在利用別人不想摧毀我們自己的痛苦 以自我為中心 這是我們不想要的。 然後代替 以自我為中心 在我們心中,我們想像著光,我們想像著我們的倍增 身體、財產和功德,並將其贈予他人。

當我們索取和給予時 冥想,我們正在以完全的愛和同情心做這件事。 這與那些被自己淹沒的人截然不同 以自我為中心 溺愛自己,當他們生病時,他們不介意感覺更糟一點,以便其他人會為他們感到難過並為他們做事。

某人做索取和給予的動機 冥想 與有上述那種潛意識希望生病的人完全不同。

因此,不,接受和給予 冥想 不會加重你的病情。

如果你的癌症朋友病情惡化,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負面影響 因果報應. 不是因為這個 冥想. 消極的 因果報應 是病因。 良性動機不是疾病的原因。 弄清楚這一點非常重要。

聽眾: 第 2 章第 57 節說:“我站在較小的懸崖上都非常專注,那麼在千里的持久裂縫中更是如此。” 這是什麼意思?

職業訓練局: 這意味著如果你站在普通懸崖的邊緣,你會非常小心,對吧? 你不想摔倒。 如果你站在下三道的懸崖邊緣,你可能會不幸重生,那就不要小心,不要理會上師的教誨。 關於因果關係,關於 因果報應 及其影響——那將是極其愚蠢的。 換句話說,寂天說我們應該非常注意 的教誨 因果報應 和影響 因果報應 並嘗試跟隨他們,因為如果我們從象徵性的鴻溝跌入下界,那比真正從普通懸崖上掉下來更糟糕。 這就是那節經文的意思。

聽眾: 當我們修行慈悲心時,我們最終會不會執著於助人為善,執著於好人、助人的感覺呢?

職業訓練局: 這個問題背後似乎有一個微妙的先入之見,我認為如果我們因為做了好事而快樂,如果我們因為樂於助人和善良而自我感覺良好,那麼我們真的很自私。 無論如何要富有同情心,我們必須受苦。 我覺得這個假設就在這個問題的背後。 有時我們會想:“好吧。 如果我感到快樂和美好,那就不好了。 只有當我受苦,為眾生掏心掏肺時,我才慈悲。

那是一堆廢話。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為什麼我們不應該感覺良好? 我們為什麼不應該為自己的美德而高興呢? 慈悲是對一切眾生的。 “一切眾生”包括我們自己。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應該感到很高興,很高興。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發展出“我是一個如此善良的人”、“我是一個如此慷慨的人”的自我認同。 我不是在談論發展自我認同和變得自負,因為我們幫助了某人。 我說的是當我們真正出於愛和慈悲行事時,我們一定會感到快樂。 我們應該拍拍自己的背說:“啊! 這很好! 我正在改變我的想法。 我的愛和慈悲更加活躍,而不是我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 好的! 我做得很好!” 真的,我們應該這樣慶幸和鼓勵自己。

聽眾: 對於那些對父母說“我沒有要求出生”的人,你會怎麼說?

職業訓練局: 好吧,我必須承認,當我生父母的氣時,我曾經對他們這麼說。 你們中的一些人也對父母說過嗎? 當你的父母不給你你想要的? 或者當你的父母批評你時,你會說,“我沒有要求你擁有我! 你決定擁有我。 現在你照顧我!”

至少那是我的心態。 我想我年輕的時候真是個孩子。 我會對那些對父母說這種話的人說什麼? 如果你是父母,如果你對你的孩子說:“不要那樣對我說話!” 當您的孩子還在生您的氣時,他們可能不會聽到您的聲音。 最好讓他們不生氣的其他人告訴他們:“你知道,那不是和你父母說話的方式。 你的父母對你很好。 他們給了你你的 身體. 他們已經照顧好你了。 好吧,他們不會做你想做的一切,但他們仍然對你很好。 所以試著尊重他們,和他們說話和藹可親。”

我認為如果你是另一個成年人或朋友或其他什麼人,你可能會更好地干預這種情況並指導孩子。

聽眾: 渴望給予一切是否現實,也就是說,寂天真的是這麼說的嗎? 我們真的應該從字面上理解嗎?

職業訓練局: 換句話說,我有出路嗎? 我可以堅持一下嗎? [笑聲]

寂天並不是在說:“回家,把一切都捨棄。 搬出你的公寓,做這裡提到的一切。” 他沒有這麼說,因為很明顯,我們需要一定數量的東西來照顧我們自己的生活,照顧我們的家人和朋友等等。

我們想要做的是培養不執著於我們所擁有的東西的心,當有機會給予時,我們覺得給予絕對沒有障礙。 這並不意味著你今晚必須去放棄一切。 但這只是意味著這是一種放鬆我們的思維方式 附件 因此,當我們確實有機會在適當的時候以智慧給予有良好動機的適當的人時,我們就可以輕鬆自然地去做。

從現在到明天,記住你的家庭作業要善待某個家庭成員。 讓我們安靜地坐一分鐘結束這個夜晚,然後我們將獻身。

奉獻功德

讓我們為自己的美德和這個房間裡每個人的美德而歡喜,因為我們聽了教法,我們在今晚思考了一些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情。

讓我們為世界上所有的善、今天和過去眾生彼此間的所有善意以及未來所有眾生彼此間的善意而隨喜。

隨喜一切眾生一切時世的善願與善行,包括隨喜自己的德行、自己的善行 因果報應. 然後讓我們把它想像成我們心中的光,並將它發送到宇宙中。 想像我們自己的善光,我們自己的戒德在宇宙中傳播,觸及所有眾生並使他們的心平靜下來,使他們從無明中解脫出來, 憤怒附件,發展他們的愛、慈悲和智慧。

讓我們奉獻給人們內心的平靜和和平的生活。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都學會傾聽彼此的心聲,互相幫助。

讓我們迴向,讓我們的法師長壽,不斷地教化我們,讓所有的佛菩薩不斷地示現我們的世界,教化我們。

讓我們奉獻,這樣我們才能產生寶貴的 菩提心 只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而思考和行動。

讓我們奉獻,以便我們能夠實現 終極本性 現實。 讓我們和一切眾生早日成佛。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