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更多關於五在家戒

更多關於五在家戒

關於文本的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人生的本質:給在家修行者的忠告 傑仁波切(宗喀巴大師)。

人類生命的本質:更多關於 五戒 (下載)

我們一直在閱讀傑仁波切的經文 人生的本質:對居士的忠告. 在思考了死亡和死亡的影響之後,我們現在正在寫這首詩 因果報應 (它如何在來世成熟),這節經文建議我們 避難 ,在 三顆寶石,我們對此進行了相當廣泛的討論。 然後它說,

根據五個終身,盡可能地過好生活 戒律 被稱讚 作為在家生活的基礎。

昨天我們談到了 的前三個 五戒:放棄奪取生命(或殺戮)、奪取非自願給予我們的東西(或偷竊)以及不明智和不友善的性行為。

說謊

下一個在撒謊。 說謊意味著當你知道什麼是,你說它不是。 當你知道什麼不是,你就說什麼是。 或者有,你說沒有,或者沒有,你說有。 換句話說,它是為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目的而有意識地歪曲事實。

謊言很容易發生。 要提防的最大謊言是關於我們精神成就的謊言。 換句話說,假裝我們不是什麼人,假裝擁有我們沒有的領悟。 這實際上很容易發生。 人們走過來對你說,“哦,你真好,你一定是個 菩薩” 而你只是坐在那裡接受它。 或者說:“你真了不起,一定證悟了空性。” 這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誤導。 這是所有謊言中最糟糕的一個原因是,當我們謊稱自己的成就時,為了欺騙人們,為了得到 供品 或追隨者,或類似的東西,那麼人們可能會認為我們對佛法了解很多,而我們並不了解很多,或者我們有我們沒有的證悟,這真的會誤導他們的道路。 這對其他人的靈性道路非常有害,我們必須對此非常小心。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彌天大謊,尤其是在俗生活中。 人們可能仍然會在他們的精神成就上撒謊,這種情況會發生,但我們所說的各種其他謊言通常是基於做了一些我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我稱說謊為“雙倍的勞累和麻煩”,因為我們最初的行為是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然後就是謊言。 所以你通常有兩個消極因素。 因此,與其清理原始動作並說,“是的,我這樣做了,這是錯誤的,我很抱歉,我弄得一團糟,”然後只是打開並清理它並承認它並進行修正,然後我們把它塞下來,我們合理化它,證明它,然後當我們和別人談話時歪曲事實,這樣他們就不會發現它。 說謊的問題是人們通常事後才發現,這真的會破壞信任。

我不了解你,但當人們對我撒謊時,我真的感到很受侮辱,就好像他們在說,“你無法處理真相。” 我可以處理真相。 與對我撒謊的人相比,我能更好地處理真相。 因為如果有人說謊,那麼我就再也不能相信那個人了,因為在那之後我永遠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 他們是在說假話嗎? 這裡發生了什麼? 所以對我來說,說謊真的會破壞很多信任。 然而,如果有人告訴我真相,即使是承認他們確實做了一些非常卑鄙的事情,我也尊重他們有勇氣承認並清理它。 那個我後來確實信任的人,就告訴我真相而言,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勇氣說出實際發生的事情。

然後是我們為挽回面子所做的所有善意的小謊言。 一些善意的小謊言,我什至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做。 就像過去一樣,當人們使用電話時(還記得嗎,幾年前,幾個世紀以前,當人們使用電話而不是發短信時?),如果有人打來電話而你很忙,你會對任何人(你的朋友或親戚)說接電話的人),“告訴他們我不在家。” 好吧,為什麼不直接說“她很忙”。 你為什麼要說她不在家? 這不是真的。 她很忙。 或者她現在不能接你的電話。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找藉口,而實際上只說實話也一樣好,我認為人們不會因此而受到冒犯。

我知道在很多亞洲文化中,撒謊的定義與西方文化非常不同。 他們認為這些謊言實際上是禮貌。 因為對某人說“不”是不禮貌的。 所以說“是”然後做你想做的事是有禮貌的。 但也許那個文化理解這一點,所以即使你說是,人們也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意思。 但在西方文化中,如果你說是,人們就會按字面理解你,如果你說不,他們也會按字面理解你。 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對這種事情更加警惕。

另外,看看是什麼讓我們想要撒謊? 是恥辱嗎? 是尷尬嗎? 是不是想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好,以便給某人留下好印象,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我們不是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有了偽裝和欺騙的心理因素:偽裝,假裝擁有你沒有的好品質; 欺騙,假裝沒有你確實有的壞品質。 然後我們就會在所有這些事情中糾纏不清,因為我們並不直截了當。

我記得小時候我從來都不擅長說謊,因為我一直都知道人們會發現的。 而且很難記住你對哪個人說了哪個謊言。 所以它有點令人困惑,而且我一直都知道,如果我撒謊,我真的會得到它。 所以說實話是更好的選擇。 但我現在很高興我是那樣長大的。

這有點像說謊。

麻醉品

五個中的最後一個 戒律 正在服用麻醉品。 這包括酒精、煙草、娛樂性藥物和濫用處方藥。 所有的。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娛樂性的陶醉。

有些人給 箴言 並說:“別喝醉了。 只要您不喝醉或完全加載,那麼您就可以保持 箴言” 我給出的非常清楚、直接:不是一滴,不是一口氣。 沒有什麼。 零。 因為直到後來你才知道自己喝醉了,喝了太多酒。 還因為如果你不能不喝一杯,那你怎麼能不喝很多酒呢? 因為很多飲料只是一系列的一種飲料。 我認為最好保持輕鬆:沒什麼。 零。

如果你有以酒精為基礎的​​藥物,那麼你只需將它放入一點點熱水中一分鐘,酒精就會蒸發,然後你就可以服用了。

就用酒精烹飪而言,沒有酒精的食物味道一樣好。 確實如此。 而且,有時,酒精的味道可能會讓那些對酒精有困難的人想起酒精的味道。 所以最好把它留在外面。

我認為如今濫用處方藥和酗酒是最危險的事情。 在美國,死於處方藥過量的人數多於死於消遣性藥物的人數。 我記得和一個告訴我的人交談過…… 她沉迷於處方藥和所有她必須做的事情,從一個醫生到另一個醫生,裝病以獲得處方,對人們撒謊。 最終她開始賣淫,因為這是賺取處方藥等的唯一途徑。 它真的把我們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放棄醉酒的全部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頭腦,當我們陶醉時,我們無法清晰地思考。 我想我們所有人過去都對麻醉品有過一些經驗。 醉了就想不通,是真是假? 這是真的,不是嗎? 然後你說了各種各樣你希望自己沒有說過的話。 你做了各種各樣你希望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 你甚至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人們可以利用你只是因為你太過分了。 所以我認為最好只是,我的意思是,讓我們做我們自己。 我們已經足夠好了。 我們不需要通過喝酒或吸毒來“放鬆”。

為什麼要受戒

這是五個 戒律. 現在,有些人,特別是在西方,他們認為 戒律 就像他們是規則,告訴我你不能做這個,你不能做那個,那是不行的,那是不行的。 所以他們反應 戒律 就像他們被關進監獄一樣。 這只是一堆告訴你“不”的規則。 如果你看到 戒律 像那樣,那就不要帶他們,因為你沒有正確的認識 戒律 都是關於。 戒律 不是別人制定的外在規則,不由自主地強加給我們。 相反,通過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觀察他人的生活,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我們做這五個行為時,它會造成一團糟——在我們的生活中,在他人的生活中。 我們現在只想停止製造混亂。

在某個時刻,你的生活有點長大了——你希望自己的生活長大了——你會說,“繼續製造混亂已經不值得了。 我需要改正自己的行為,以良好的方式生活,並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不是總是捲入各種誰知道的事情。” 然後你開始看到 戒律 作為保護。 他們保護我們不做我們不想做的事。 它們不是外部強加的規則。 它們是我們自願採取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確定,通過我們自己的智慧和我們自己的經驗,我們不想捲入這些行為。 我們真的看到了 戒律 作為旨在使我們受益的東西以及我們真正渴望保留的東西。 我們服用它們是因為我們是有限的人,我們害怕我們的思想不受控制並做出那些行為。 我們知道有 箴言, 在我們面前 靈性導師,在 ,佛法, 僧伽,那會給我們很大的內在力量來放棄那些行為。 所以我們取 戒律 出於這個原因,自願地幫助我們在我們可能不堅強的情況下變得堅強。

問題是,當你採取了 箴言,然後當情況出現在你面前時,撒謊或睡覺,或偷竊,或其他什麼,你已經做出了決定,所以你不需要感到困惑。 你的朋友可以給你壓力,“哦,你為什麼不這樣做,你是那些只有一堆規則的佛教徒中的一員嗎?” 你知道人們有時會怎樣。 即使有人給你壓力或其他什麼,你也不必感到困惑,“嗯,我應該嗎? 我不應該嗎? 他們會怎麼看我? 他們會怎麼看待佛教? 我不想讓他們認為佛教不好,所以我最好這樣做。”

你不用擔心這些事情。 你已經下定決心,“我不會那樣做”,你只是對對方說“對不起”。 如果對方不能接受你以合乎道德的方式生活,請檢查他們是哪種朋友。 如果有人總是強迫你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並且不尊重你自己的精神價值觀,你自己的道德價值觀,他們是真正的朋友嗎? 谁愿意讓這樣的人迫使我們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這會對我們和其他人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取悅那個本身沒有很強道德規範的人。

我想我們可以站穩腳跟,有自己的尊嚴和自信。 而其他人喜歡它,他們不喜歡它,並不重要。 因為很多人來找我,就像,“哦,我在這個家庭晚宴上,每個人都在喝酒,我覺得不喝酒很不自在,我的親戚真的想讓我喝酒,但他們不對佛教一無所知,他們會認為佛教是一種非常正經、可怕的宗教,你不能對它做任何事情,我不想讓他們對佛教有不好的看法,所以我認為最好只是喝酒並融入其中。” 那個人有智慧嗎? 不,他們有 附件 到聲譽。 他們沒有智慧。

聽眾: 我有時會聽到人們說“我喝得不多,但我確實喝過,所以我不會喝這個 箴言” 但我認為喝酒的人不明白的是,酒精並不是只有在你喝醉時才會影響你。 如果這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以至於你會屈服於你的家人,那麼它也會影響你在飲酒之間的思考方式。 我不這麼認為……

尊者圖登卓龍: 你是說即使某人不是酒鬼,只要把喝酒作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就會影響你的生活方式。 它會影響你的想法。 它也會在財務上影響你。 在很大程度上。 並影響你有什麼樣的朋友,你和朋友一起做什麼。 所以問題不僅僅是放棄醉酒,而是放棄毒品和酒精在你生活中的問題。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