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節 35: 最大的輸家

節 35: 最大的輸家

一系列討論的一部分 智慧寶石,七世達賴喇嘛的一首詩。

智慧寶石:第 35 節(下載)

“誰是世間眾生最大的輸家?”

首先,不要都說“我”。 [笑聲]

誰是世間眾生最大的輸家?
錯誤地生活並與業力法則相矛盾的人。

“誰是世間眾生最大的輸家?” 不是世俗的人認為是失敗者的人。 好的? 而是虛妄地活著,違背因果法則的人。

你會明白為什麼你最終會以這種方式成為失敗者。 因為我們所做的行為具有道德維度,它們會在我們的思想流中留下殘餘能量,影響我們出生時的樣子、我們的經歷,甚至當我們後來出生為人時,我們的心理和身體習慣是什麼,甚至我們的位置住在那個地方,發生了什麼。 所以 因果報應——我們的行為——對我們的經歷有著非常強烈的影響。 我們是創造我們行動的人。

如果我們了解因果的運作,那麼我們就有能力真正地停止造苦因,轉而造樂因,並淨化我們之前所造的任何苦因。

但只是學習 因果報應 還不夠,因為這裡的大多數人都知道 因果報應,但是我們是否像相信 因果報應? 這就是問題所在。

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我們很生氣,然後也許我們沒有控制住自己,嚴厲的話馬上就出來了。 所以,好吧,我們可以相信 因果報應,只是當時煩惱太重,所以才說出來。 有時我們停下來然後走,“呃,我很生氣,小心點……” 然後我們還是說了。

你有過這種情況嗎? 或者你有機會慷慨大方,但第一個想到的是“不”。 或者你布施一些小東西,然後你對自己說:“來吧,創造一些功德!” 頭腦仍然說,“不。”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就像我們相信 因果報應 但我們並不總是表現得好像我們相信 因果報應. 因為有時我們沒有註意到,煩惱太強了。 但有時,因為內心深處我們真的相信那是一種消極行為嗎? 我們真的相信這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嗎? 還是我們就像“嗯,這只是一件小事,反正並不重要……”。

嗯?

真正按照因果法則的運作信念生活,真的,這並不容易。 這需要我們付出很多努力和努力。 注意到我們的行為。 克服我們過去養成的各種習慣。 習慣性行為,習慣性情緒反應。

然後,即使我們做了一些消極的事情,我們的一部分大腦在說,“哦,你不應該這樣做,”但我們還是做了,事後我們會後悔嗎? 我們有沒有做任何事情 純化? 或者我們只是說,“哦,好吧,我做到了,”然後把它扔到我們身後。 或者我們真的坐下來說,“哦,天哪,我就是這麼做的,我不想這麼做,反正我還是這麼做了。 發生了什麼事? 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我該如何處理? 而我對此感到遺憾。” 然後通過做來彌補 純化 實踐。

真的嘗試並更多地了解這些事情。 因為我們有能力使用這個法則 因果報應 將決定我們在這條道路上前進的速度。 因為如果我們忽略 因果報應,並據此生活,但後來我們學習各種高深的教法,並期望證悟它們,那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心會被惡業遮蔽太多,它不會有善行帶來的充實。 因此,謹慎和機敏非常重要。

[回應聽眾] 所以你知道,當你的想法變成“好吧,誰在乎呢?”時,你已經停下來了。 停下來問問自己,“我認為這個人可能會關心誰?” 是的? 你關心? 需要別人照顧嗎? 但我們關心。

這不是這樣的事情,“好吧,沒有人關心我做什麼,所以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它是這樣的,“我有自己的正直感,我關心我所做的事。”

當您的想法噴出時,您必須轉身……。 當頭腦說:“反正誰在乎呢?” 你必須轉身說,“我在乎。”

[回應聽眾]這是非常真實的。 你說你記得你過去的事情,“嗯,當時人們不在乎,”或者,“那時誰在乎?” 我記得有人告訴我他們有同樣的事情,當他們真正進入某個心理空間時,就像,“反正沒人在乎,那我為什麼要在乎呢? 別人不在乎。” 但是你知道…… 其中的邏輯是:“我不應該關心,因為沒有人關心。” 這合理嗎? 我不應該關心某事,因為沒有人關心? 這是一個完全荒謬的理由。

然後,甚至質疑原因:“沒人在乎?” 哦真的嗎? 沒人 在乎嗎? “我可以為所欲為,沒人在乎。” 真的嗎? 或者,“我可能很痛苦,但沒人在乎。” 這又是一種誇張的心理狀態。

然後,第三,說“我在乎”。 其他人在乎也沒關係。 或者如果其他人關心。 那是無關緊要的。 重要的是我在乎。

好的? 因為我們的頭腦噴出各種愚蠢的貼水。 所以當頭腦那樣做時,你必須停下來說,“好吧,我要和你談談。” 你和那個愚蠢的人談話,你知道嗎? 你用你的智慧和推理,把它放在適當的位置。

[回應聽眾]所以當你說“誰在乎?”時,你是在說這個那就像你小時候使用的一種保護手段。 但這是一個奇怪的想法,不是嗎? 說“沒人在乎”。 還有“誰在乎?” 這是一個不合理的想法。

那麼你說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所做的就是說,“好吧,讓我們想像一下有人關心它會是什麼樣子?” 但對我來說,等一下,我在乎。

因為對我來說,當“沒人在乎”時,我在做什麼? 我陷入了自憐。 就像,那是死胡同。

因為對我來說更好的不是,“如果人們關心它會是什麼樣子?” 但是,“有多少人在那個時候關心過我,而我卻沒有註意到?” 這對我來說效果更好。 因為作為一個孩子,你知道,當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時,就像沒有人在乎。 事實上,我敢肯定很多人關心。 我相信人們會關心。 但是我們只是關閉了。 你知道? 一些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們受到指責,“哦,沒人關心我。” 但是我們怎麼知道呢? 我敢肯定還有其他人關心。 或者如果他們知道當時的情況,他們會關心的。 所以只說“沒人關心”,我認為這真的很不合理。 即使在那時。 我們小孩子的想法是怎麼說的。 這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很好的保護。 小時候,說“沒人在乎”,這如何保護你? 它不保護你。 所以人們可能會很關心,你會 [伸出手臂,推開]“我最想要的是人們關心,當人們關心時嗯嗯”[推開動作]這是同樣的自我-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破壞機制。 是它?

因此,請注意注意。 哦,看我在做什麼? 我正在推開我想要的東西。 說,“敲敲...... [笑聲] 我必須變得更聰明……”

[回應聽眾] 所以這是一個想法 憤怒 充滿悲傷和恐懼。 作為一個孩子,你不知道如何處理你的悲傷和恐懼。 或者你的 憤怒. 所以你說,“誰在乎?” 但這處理事情的方法真的很可笑,不是嗎?

這是一個頭腦,當我陷入“誰在乎”的事情時,我是一個沒有正直的頭腦。 這正是我所說的“我在乎”所表達的意思。 因為“我在乎”就是正直的心。

就像,我關心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很在乎我是什麼樣的人。 我要尊重自己。

[回應聽眾] 好吧,當小孩子們這樣做時,你是一名老師,你的朋友會過去和他們坐在一起。 因為她認出了“Who cares” 憤怒 是一聲求救。 只要去那里和那個人坐在一起,孩子就會知道有人關心他。

[回應聽眾]這就是整件事,當我們有一種痛苦的情緒時,停下來說“我是怎麼回事導致了這種情況?” 因此,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可能會看到他們年輕時發生的事情。 有些人,不管之前的事件是什麼。 他們只是看到這是我的一種習慣性情緒反應。 它就像按鈕一樣。 這種情況,boing,我是這樣反應的。 並且要說,你知道,這是一個老習慣,沒有用,我不需要繼續這樣做。

你可能會說,好吧…… 看看那個習慣是從哪裡來的,看看以前的事情,然後說,好吧,那是我當時所做的,因為這就是我所知道的。 但是,現在我知道了另一件事。 所以我要在腦海裡養成一個新習慣。

但我不認為總是有必要回到過去看看……。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它有幫助。 有些人沒有。 但只是看看,這是一種行不通的習慣。

[回應聽眾]“所以,是的,這是消極的,但它只會傷害我。 它不會傷害任何其他人。 所以我可以繼續做下去。”

再一次,我的意思是,這是一種愚蠢的思考方式,不是嗎? 那是另一個 愚蠢的貼. 因為在我們心裡,我們最想要的就是快樂。 而且,我們所做的不僅對我們自己有影響。 它對其他人有影響。

我的想法就像是法律規定騎摩托車時必須戴頭盔。 我知道很多騎自行車的人都討厭這條法律。 他們說,“我不想戴頭盔,如果我自殺那是我的事。” 但我真的不同意。 因為,如果發生事故,就會有其他人捲入其中。 如果你死了,那會讓那個人感覺很糟糕,即使那是一場意外。 所以出於對他人的關心和關心…… 你可能不在乎你是否死了,我認為這是...... 我不相信。 但是,你知道的。 即使你不在乎,別人也會在乎。 所以,為了他們的利益,請戴上頭盔。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