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節 17: 騙子

節 17: 騙子

一系列討論的一部分 智慧寶石,七世達賴喇嘛的一首詩。

  • 說謊的人會導致別人不信任他們
  • 說謊只會讓我們陷入比說真話更大的洞裡
  • 說謊的人,當他們的謊言被揭露時,就會被嘲笑

智慧寶石:第 17 節(下載)

我們剛剛就撒謊進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討論,下一節經文說:

“人人不信任,被全世界嘲笑的是誰?
不斷撒謊並試圖欺騙他人的人。”

“每個人都不信任。” 是肯定的。 如果有人在撒謊,而我們發現了——我們通常會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不信任那個人。 同樣,如果我們撒謊而他們發現我們撒了謊,那麼他們也不信任我們。

我遇到過很多次這種情況,人們——甚至是很小的事情——但他們撒謊而不是告訴我真相,這是我聽到真相後很容易處理的事情。 我的意思是,真相並不困擾我,但謊言真的讓我煩惱。 而且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人會在事情發生時對我撒謊……。 是的,告訴我發生了什麼,沒關係。

它的作用——我知道人們什麼時候對我撒謊——然後我就不再信任他們了。 不管他們說什麼,我想,“我得到了什麼? 我得到真相了嗎? 我得到一個淡化的版本嗎? 我得到了他們想要我想的嗎? 還是我得到了他們認為我認為他們認為的……?” [笑聲] 你知道嗎? 這個人在跟我說什麼? 我們能有一個誠實、真實的關係嗎? 如果有人說謊,我真的很難。 信任真的崩潰了。

然後是第二句,“誰不信任誰被全世界嘲笑?”

現在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撒謊的人,一個不斷撒謊並試圖欺騙他人的人。 為什麼他們會被全世界嘲笑?

[回應觀眾]因為他們很愚蠢,因為即使你不相信,他們也認為你相信他們。 你只是看看那個人,然後說他們是多麼愚蠢。 “你真以為我會相信?”

【回應觀眾】確實如此。 一旦有人對某事撒謊,那麼您通常必須再次對其他事情撒謊,以編織您的第一個謊言……。 為了讓你的第一個謊言保持一致,你通常也必須在其他事情上撒謊。 因此,謊言變得越來越令人難以置信。

是的,我們真的應該邀請比爾克林頓來這裡。 [笑聲] 你知道嗎? 人們不是經常嘲笑他嗎? 到底為了什麼? 我的意思是,他在很多方面看起來都很愚蠢。 還有約翰·愛德華茲。 就像,你們真的認為我們會相信嗎?

實際上,當人們撒謊時,他們經常...... 嗯,很多時候人們發現他們在撒謊,然後他們就失去了對那個人的尊重。 這可能就是他們“被世界嘲笑”的意思,因為人們不尊重他們。 他們不認真對待他們。 你可以花費數年時間與某人建立信任,然後一個謊言就會把所有的信任都扔到窗外。 所以這是一件需要非常小心的事情。

這並沒有出現在我們的談話中,但這是我在撒謊的情況下想到的。 我們在不想讓人們知道的事情上撒謊。 但是為什麼我們在一開始就做了或不做那個動作呢? 當我看到撒謊時,就像是,“雙重的,雙重的辛勞和麻煩。 火燒,大鍋起泡。” 你有你做的原始事情,可能不是那麼好,否則你為什麼要試圖掩蓋它? 然後撒謊。 然後當有人首先發現你撒謊時,他們就會失去信心。 然後他們會發現你一開始做的事情,他們就會失去更多的信心。 然而,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告訴他們我們做了什麼,那可能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這真的是值得考慮的事情。 說謊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當我們對別人撒謊時。 還有,當別人對我們撒謊時,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回應聽眾]你說我們撒謊的原因往往是為了獲得財富、讚美、感覺快樂、名譽,或者是為了避免損失、責備、惡名和糟糕的經歷。 但撒謊的作用實際上是帶來了你試圖避免的糟糕經歷。 在短期內,你最初可能會得到你認為會從中得到的好東西,但最終會適得其反,你會失去這些。 這實際上出現在我們的討論中。 你知道。 “你撒謊是為了避免羞恥,但一旦你撒謊,你就會為撒謊感到羞恥。” 所以你所做的正是你為了避免而撒謊的事情。 或者你正在帶來你正在撒謊以避免的東西。

是的,那是無知。 我們一直在做。 “這一次我會撒謊,這是有充分理由的,我真的不會感到羞恥……。 而且謊言真的很有道理,其他人不會真的發現...... 我這樣做是為了他們的利益,因為如果他們發現真相,他們真的會崩潰……” 這有點侮辱人,不是嗎? 比如,“哦,我不認為你足夠強大來處理真相,所以我不得不對你撒謊。”

[回應觀眾]是的,這可能是不尊重的。 所以我們可能會告訴自己,“好吧,我撒謊是為了保護他們。” 但很多時候是為了保護自己。

我在想,有時如果你很確定有人會因為某事而心煩意亂,而你只是,“我今天沒有精力看戲劇,”你知道嗎? “讓我撒謊,這樣我就不用處理他們的情緒了。” 但接下來的事情是,“那麼我為什麼首先要做這件事呢?” 並且,“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向人們說這可能有助於他們理解? 如果我做了某事而有人對此感到不安,那麼也許我必須忍受。 這很不愉快,我可能不得不忍受。”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