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比如意宝珠更珍贵

比如意宝珠更珍贵

短篇系列的一部分 菩萨早餐角 谈朗日唐巴的 八句思变.

  • 定下基调 菩提心
  • 如何发展 菩提心 依靠对所有有情众生的爱与慈悲
  • 放松我们关于人是谁的僵化概念
  •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些教义的重要性

就在观世音闭关结束后,尊贵的洛桑,我想代表社会,让我进入八偈颂 心灵训练. 所以我想我现在就这样做。 我可以给一个长解释,一个简短的解释。 我会尝试做一个中等的,但我们会看到会发生什么。

第一节说:

带着觉醒的念头
为了一切众生的福祉,
比如意宝珠更珍贵,
我会不断练习珍惜它们。

这是为一切定下基调的诗句。 这是产生的诗句 菩提心,也就是说,他们说,成为 的教诲。 如果你搅动 的教导,上升到顶部的奶油是 菩提心. 那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获得觉醒的思想。 就是这样 菩提心 是。

这一切众生,比如意宝还珍贵。 我在闭关期间解释过——对于参加闭关的人来说,这有点重复——在古代印度神话中,有这样一种想法,即在海洋的某个地方有一颗如意宝珠。 他们过去常常派探索船去寻找它。 这个想法是,如果您找到了如意宝珠,它将满足您的所有愿望。

这里是说,这一切众生都比如意宝珠珍贵。 比可以满足我们所有世俗愿望的如意宝珠更珍贵。 这颗宝石可以给你世俗意义上的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但它不能给你涅槃、觉醒或任何一种精神上的进步。 但这些其他众生比这如意宝更珍贵,因为在它们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证得所有的道场,以及圆满的觉悟。

然后我们说:“为什么这些众生比如意宝还珍贵呢? 为什么?”

这是因为要生成 菩提心,这是我们让自己觉醒所需的动机,也是将大乘道上的人与仅以阿罗汉为目标的人区分开来的动机,这 菩提心 取决于我们对这些有情众生的爱与慈悲,并愿意为觉醒而努力。 不仅仅是“众生”。 它是 所有 众生,指每一个人。 它包括我们。 但它也包括所有人。

因此,如果您想到该国正在发生的最新事情,并且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永远不会过时或其他事情,因为每天都会发生新的事情……。 最新的就是所有这些众生——尤其是其中一个、两个是真正的好萌芽——我们的悟性依赖于他们。 如果我们离开一个有情众生,我们就无法开悟 菩提心.

正因为如此,他们每一个人都比如意宝珠更珍贵。 因为如果没有我们对他们每一个人的爱和同情等等,我们整个觉醒的精神进步将会有巨大的中断。 我们甚至无法进入大乘五道中的第一道,即积累道,因为我们没有 菩提心.

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怎么看这些众生珍贵? 当他们如此……无论你碰巧想叫他们什么名字时,我该如何培养对他们的爱和同情心? 或您想归因于它们的形容词。 我怎么做?

在这里,我们必须做一些基础工作,然后才能进入冥想来发展 菩提心. 我们必须放松我们非常僵化的概念,即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某人是怎样的,他们将永远是怎样的。 换句话说,每一个众生都将永远是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众生。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都会重生。 我们现在是谁死了。 一般的“我”会继续来世,但我们现在认为的那个人是个混蛋,那个人不会继续来世。 他们仅仅是“我愿意”,他们微妙的心理意识的连续性。 甚至他们粗略的精神意识也不会延续到未来的生活。 此生的蕴在死亡时停止。 只有极其微细的心在继续。

当我们真正考虑到这一点时,我们就会看到无论他们现在是谁,我们不喜欢、不赞成、或感到受到威胁,或者其他什么,那个人在未来的生活中不会是他们的那个人. 他们将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这意味着他们这一生——甚至在他们重生之前——并不是永久的 自存在的. 即使在这一生中,此刻的他们也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样子。 这时,把那个人想象成婴儿会变得非常有帮助。 (英格兰做得很好 [笑声])。 把他们想象成一个婴儿。 或者想想他们年老体衰。 (这也不是非常困难......)

我的意思是,无论他们现在是谁,都不是他们永远会是谁,所以我们不要具体化这个人是谁,不管他们可能是谁,因为无论他们是谁,都是短暂的、无常的,而且是由原因和 条件. 它们只是原因和结果的产物 条件. 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原因和 条件 总是在变化,所以结果总是在变化。

也就是说,我觉得修炼真的需要一些空性和一些无常的意识。 菩提心. 否则,我们会过于拘泥于基于人们此时此刻对我们的看法对他们的判断,而我们所有的错误观念都会助长这种情况。

我正在写信给与我通信的一位囚犯,他告诉我他 16 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父亲责备了他一些根本不值得责备的事情,但随后告诉他,“你不会有任何成就”,“你有缺陷”,等等。 真的把他撕成碎片。 在那个微妙的 16 岁,当你只是想弄清楚你是谁。 在那之后他真的走下坡路了,他开始卷入帮派之类的事情。 他告诉我,对于 25 年,差不多 30 年前发生的那种情况,他心里仍然很难受。

我推荐他,因为他现在的父亲和那个人不一样。 他的父亲现在感到非常痛苦,因为他的儿子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监狱里度过。 而作为儿子的他,也不想再给父亲带来痛苦,因为父亲年事已高。 但他要化解之前发生的这件事。 所以我说,真的看你现在的父亲不是对你说的那个人。 而那个对你说这话的人,是被他以前的因缘所驱使, 条件. 尽管他可能没有自觉地说“我想对我的儿子产生不利影响,并在他的生活中留下非常强烈的负面印记。” 由于自己的烦恼,他说了些什么,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有时他的父亲会提出让他想起这一点的情况,这对他来说非常困难。 所以我说,“看看你父亲今天的样子,而不是当时的样子。”

他说,在下一次探亲时,他尝试这样做,这对他帮助很大,因为他开始明白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他父亲不这么认为,现在也不会这么说。 而他的父亲说,由于他自己对许多年前的那一天发生的事情感到沮丧。

你看,将事物视为无常,看到人们在改变,意识到他们并不是真正存在的,这对宽恕方面确实有帮助。 为了对他人有同情心,我们必须能够原谅他们。 如果我们不能原谅他们并放下我们的 愤怒,很难产生慈悲,因为 愤怒 慈悲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心流中。 他们是矛盾的。 并且互斥。 但不是二分法。

我们必须真正那样练习,并放松我们对人是谁的这种非常强烈的看法,就好像他们有一个本质,那就是他们一直是谁,他们将永远是谁。 这将帮助我们练习珍惜它们。

这是第一节的开始。

同样,这是要练习的东西。 这不仅仅是听 BBCcorner 的演讲,然后再谈下一件事。 但真正应用到我们的 冥想 并提出当我们想到他们时仍然让我们感到不适的人和事例,以便我们可以尝试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以更广泛的方式看待这些人,而不是作为某种永久的、固有存在的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给他们打电话。 如果你这样做——这需要时间,我们需要练习,这不仅仅是一个 冥想 会议,它是重复,一次又一次——但当我们这样做,并改变我们对这些人的感受时,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真正开始改变。 它确实可以对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非常强大的影响。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