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最好的学习

最好的学习

来自文本的一组经文的一系列教导的一部分 噶当大师的智慧.

  • 证悟无我如何斩断轮回之根
  • 在路径的方法方面创造价值
  • 观照无常是通向空性的垫脚石

噶当大师的智慧:最好的学问(下载)

我们将继续讨论第一行,

最好的学习就是了悟无我的真理。

为什么这是最好的学习?

有趣的是,在这里,学习意味着“实现”。 最好的学习是领悟。 这并不是说最好的学习就是记住所有要点。 或者最好的学习是知道如何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说出所有的单词。 他说最好的学习是实现。

为什么会证悟无我呢? 因为那是真正切断轮回根本的唯一认识。 菩提心,例如,我们在路径的方法方面的所有其他实践都非常非常重要。 这就是我们创造价值的方式。 没有 菩提心 我们无法完全觉醒 . 但是,如果不证悟空性,我们就无法斩断轮回的根源。 菩提心 不能切断那个根。 只有直接认知无明所认知的反面的心,才能斩断无明的根源。

无明执着于本有。 这种智慧了悟到它的反面,本有存在的不存在、空性。

这也是最难实现的事情之一。 圣者说空性比空性更难理解 菩提心,但 菩提心 更难了悟,但这并不意味着空性是弹指一挥间,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早就证得解脱了。 这不是那么容易。 这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大量的思考。

如果你觉得空性的教法对你来说很困难,那么就开始观照无常。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你自己更好地理解事物是如何存在的,并且从那里更容易达到空性。

无常有粗重的无常,就像日出、日落和死亡。 那些是粗重的无常。 但这里(我们)真正谈论的是微妙的无常,即事物在每一刹那间生起、住、灭的事实。 而实际上,当你看它的时候,你甚至找不到一秒钟。 我们有这样的画面,有时我们会听到,一个时刻,第二个时刻,第三个时刻,就好像它们是美好的、谨慎的小时刻,用某种胶水将它们粘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连续性。

事实上,当你真正坐在那里时,你无法孤立片刻。 你找不到片刻,因为无论你选择什么,一半已经过去,一半尚未到来。 那么那个当下在哪里呢? 然而,现在是我们一生中唯一的时间。 当你进入它时,它真的是一个谜。 但是你越深入,它确实有助于理解空性。 当你想到微妙的无常,以及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事实时,下一刻它们就不一样了,那么问题就会自动出现,“那么,从一个时刻到下一个时刻发生的是什么?” 如果不一样,从头到尾都不一样,那你能说有一个从一瞬间到下一瞬间的本质吗? 那是一种引导你进入空虚的方式。

另一种引导你进入空性的方式是当你进入微妙的无常时……。 为什么事物会有那种微妙的无常? 因为它们取决于原因和 条件. 这意味着事物不存在于它们自己的力量之下。 他们不能养活自己,因为他们完全依赖因果和 条件 出现在他们面前。 同样,完全依赖于其他事物的事物不可能具有自己的内在本质。

一个内在的本质就在那里。 这就是这个东西。 我是我。 本质上。 坐在这里。 就是这样。 不依赖任何其他东西。 这就是我们的感受。 但是当我们开始观察并看到“我们真的以任何方式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存在吗”时,我们就会看到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观察,我们都完全依赖于其他事物。 我们依赖于我们的 身体,我们的思想。 我们依赖父母。 我们依赖于社会。 我们依赖于整个化妆。 我们身边的一切 条件 我们是谁,我们存在于它的关系中。 我们不是整个依赖事物海洋中的一个小球,我们是处于中心的独立事物,应该能够控制其余的混乱。 是的,就像“这都是依赖性的,但我在这里,我应该能够控制其余的混乱。”

当你开始看到,“嗯,实际上不,我不是这里的这个小斑点......” 忘记控制任何事情。 把它忘了吧。 然后你会对事物的变化有所感觉,它们没有内在的本质,就像那样。

这些只是一些方法,除了学习哲学之外,但当你打坐开始思考空性时,也许是一些更简单的方法。

喇嘛 (Yeshe) 过去常常看着我们说:“空性不是在另一个宇宙的某个遥远的地方。 就在这里,亲爱的。” 这是你的本性,你只是看不到它。 所以不要把空性想成是你必须去的其他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说“终极真理”比说“绝对真理”要好得多。 “绝对真理”给了你独立于一切的绝对现实的想法。 “终极”只是意味着最深的存在方式。 它不是某个绝对的地方,不是另一个维度的某个地方,我们必须对它感到奇怪才能意识到。 喇嘛 会看着我们说,“就在这里。 就在这儿。”

[回应听众]同一类型的连续体意味着时时刻刻出现的东西看起来就像前一刻在那里的东西。 这张桌子,有一个相同类型的连续体,因为这张桌子昨天存在,而这张桌子前一天存在,依此类推。 这只是意味着你时不时看到的东西看起来有点相同。 但仅仅因为它看起来相同并不意味着它是相同的。 这才是重点。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