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

在巴利文和梵文的傳統中

一系列教學的一部分 通向全知的捷徑,第一世班禪喇嘛班禪洛桑確吉堅讚的《論經》。

簡易路徑 33: 八重道 在巴利語和梵語傳統中(下載)

大家好。 美國人民晚上好,俄羅斯人民晚上好,新加坡人民早上好。 由於技術的善意,我們能夠聽到教法,所以我們都聯繫在一起。 讓我們從 冥想 我們總是這樣做。 我們將從幾分鐘的呼吸開始,只是為了讓頭腦平靜下來,然後我們將進行觀想 . 由於我們已經做了很長時間,所以我不會給出太多描述,但會留給你填寫並記住,當你熟悉這些可視化時,它們就會進入你的腦海立刻。 這不像你想像的 然後你得到一隻手臂,然後是一條腿,慢慢地 走進房間。 這就像當你的朋友走進房間時,他們會同時進來。 同樣的,我們在這裡觀想聖者,即使你不能完全看到他們,但他們都在那裡; 他們都同時出現。

動機

讓我們從呼吸開始。 讓心安定下來。 前 避難 我們想像在我們面前的空間, 被所有其他佛陀、菩薩和聖人圍繞著,他們都是光構成的,對我們微笑,因為我們在做善事。 我們被所有有情母親圍繞著:我們的母親在我們的左邊,我們的父親在我們的右邊。 所有我們不喜歡或害怕的人,以及過去一周發生的事件,可能會有一些,就在我們面前。 我們必須看著他們,與他們和好,才能看到聖者。 然後我們觀想我們周圍所有其他有情眾生,只要眼睛能看到。 我們以為我們是在帶領一切眾生念誦這些偈頌,並在生起他們所表達的思想和感受。

(初步的祈禱)

接下來,可視化 在你面前的那個在你的頭上,那個分身也在你周圍所有眾生的頭上。 他們都面臨著 和我們一樣,然後他們在我們請願時幫助我們 尋找靈感。

(祈求靈感的禱告)

然後正如我們所說 口頭禪, 光來自 從我們頭上的諸佛進入我們和我們周圍所有的眾生。 光有兩個作用:它淨化負面情緒,它帶來所有的道證。

(念咒)

然後,針對 在你的皇冠上,想想這樣一個事實:

我和所有其他有情眾生都出生在輪迴中,無休止地承受著各種強烈的苦。 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培養 三項高等培訓 一旦我們開發了正確的 心願 為了解放。

領袖 ,請啟發我和所有的眾生,以便我們可以修行 三項高等培訓 一旦我們開發了正確的 心願 為了解放。

試著在心裡感受一下。

應您的要求,來自 領袖 身體,五種彩色的光和花蜜從你的頭頂流下進入你的體內,吸收到你的 身體 和頭腦。 同樣地,從一切有情眾生頭上的諸佛,光明和甘露流向他們[眾生],吸收他們的身心,淨化自無始以來累積的一切罪惡和障礙。 這特別淨化所有乾擾修行的疾病、干擾、負面和障礙。 三項高等培訓 一旦你開發了正確的 心願 為了解放。 您的 身體 變得半透明,光的性質。 你所有的功德、壽命、功德等等都會增長和增長。 開發了一個優越的 心願 解脫,認為是正修的上乘證悟 三項高等培訓 已經出現在你的思想流和其他人的思想流中。

巴利傳承中的八正道

上週我們談到了 八正道. 我想回到那個並回顧一下我們討論的內容,然後再完成它。 在裡面 上座部 傳統 真路, 四聖諦中的第四聖諦(也稱為 āryas 的四聖諦)是 八正道。 在 中觀 哲學,然而, 真路 是一個 ārya 的證悟,由證悟本有空性的智慧所告知。 這個 證悟空性的智慧 是主要的 真路 因為它能抵消無明。 這裡的重點略有不同。

在這兩種傳統中,我們都需要實踐 八正道 在這兩種傳統中,他們都說實際 八正道 存在於阿里亞斯的心中,但不存在於普通眾生的心中。 然而,要產生 ārya 的思想 八正道 在其中,你必須練習 八正道 作為一個普通的世俗存在。 它不會自動憑空出現。

我想回顧一下上週我們談論的內容。 對於那些有 佛教:一師多傳統,它也在第 56 頁的那本書中。我想回顧一下它是如何在 巴利傳統 ,在 大勢利薩 Majjhima 尼迦耶 數字 117。這裡討論的是我們是否要採取第一個 八重道:“ 錯誤的看法,正世間正見,然後是出世間正見。

  1. 瀏覽

    錯誤的看法 認為我們的行為沒有道德價值或我們的行為不會帶來結果; 沒有意識的繼續,換句話說,沒有重生; 沒有因果關係, 因果報應,及其影響; 認為一切都在死亡之時結束; 其他存在領域不存在; 解放是不可能的; 心中固有的煩惱——不可能去除它們。 有了這種觀點,你肯定會感到沮喪——真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心中所有的煩惱,人的本性是不淨的,沒有辦法去除,如果你有這樣的世界觀,你的生命有什麼? 你什麼都沒有。 你的生活就像,廢話。 沒有目標,沒有目標,你的生活沒有任何意義,除了可能四處奔波並試圖獲得一點短期的幸福。 但即使那樣也很令人沮喪,因為在你的錯誤觀念所創造的世界觀中,你會想,“好吧,我死後什麼都沒有——那有什麼用呢?” 這真是一個可怕的世界觀。 根據佛教的觀點,這不僅是不正確的,而且從心理上講,世界觀只會把你拉到垃圾堆裡。

    我們開始的世間正見與這些相反。 它包括知道我們的行為具有道德維度,這意味著我們知道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我們的行為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自動地,就在那裡,你不會感到生活中的無助。 你覺得有些事情你可以做。 如果我們改變我們的行為,我們就會改變我們的體驗。 你認為死後有一種連續性,所以當你有那種見地時,你就不會害怕這種虛無主義的東西,“好吧,沒有什麼是值得的,一切都是徒勞的,死後什麼也沒有。” 你以為還有別的境界,有聖人修道。 然後你會感到振奮,因為“哇,還有其他眾生修道了。 他們做到了。 他們一直處於我的處境。 他們已經擺脫了困境。 這個我也可以。” 所以正見會自動提升你的心。

    出世間正見(或出世間正見)是慧根、慧力。 這是正確的觀點 八正道 那是在 ārya 的思想流中。 從巴利的觀點來看,這種正見是對四聖諦的直通或直覺,以及對涅槃的直覺。

  2. 意向

    接下來我們繼續第二個意圖。 錯誤的意圖是 肉慾、惡意和殘忍。 這是因為,我們可以再次查看是否有 肉慾、惡意和殘忍,這些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意圖,我們將會有很多困惑,並且與他人的關係也不是很好。 我們會有點悲慘。

    正確的意圖,第二個分支 八正道,是 放棄、仁愛、慈悲。 放棄 是不執著於感官對象的平衡心。 如果你有那種平衡的頭腦,你就會有很多自由。 如果感官對像在那裡,你就會享受它。 如果它不存在,沒問題。 那不是很好嗎? 請享用。 當它消失時,你不會說,“哦,我又想要它了!” 就好像你的心仍然很滿足。 仁心包含 堅韌、寬恕和愛。 它會讓你敞開心扉,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慈悲是一種非暴力的態度。 這種正確的意圖將激勵接下來的三個 八重道:正語、正業、正命。 這個意圖也想和別人分享我們的知識和理解,所以很好。 專為以下人士而設 菩薩 車輛,正確的意圖是去 菩提心.

    出世間正念包括一個非常清淨的念頭,以及聖者心流中的精神專注和不同的專注因素。 在這裡,正見和正意是修行智慧的一部分。 三項高等培訓。 “ 八正道 可以歸入 三項高等培訓. 這兩個[正見和正意]是最後的 三項高等培訓——更高的智慧訓練。

    當你做的時候,你從正見開始 八正道——即使是我們普通人——因為我們的世界觀真的很重要。 根據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 冥想 會帶來一個結果或另一個結果。 擁有這種佛教世界觀確實非常重要,以正確的意圖來修行也非常重要。 就在開始的時候 八正道 有趣的是,更高等智慧的訓練有這兩個因素。 他們排在第一位,即使當你列出 三項高等培訓, 更高的智慧訓練排在最後。

    這些引導我們去修行三支 八正道 這與道德行為的高級訓練有關——正語、正業和正命。

  3. 發言

    邪語是語的四不德:妄語、不和、粗口、空話。 正語是遠離這四者的功德語; 也就是說真話,用我們的言語來營造和諧,鼓勵別人,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合適的。 通過在靜修中保持沉默,我們將能夠真正研究我們的言語、我們說話的衝動,以及我們平時說話的方式。 這將幫助我們真正培養世間正語,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的許多問題都是由邪語引起的,不是嗎? 你與其他人的大部分問題:是因為你還是他們打了別人,或者偷了他們的東西,或者到處亂睡? 還是你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為你或別人說謊、製造不和諧、說粗話、閒聊八卦? 我的意思是這些是一些身體上的——它們會造成很多不和諧——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言語在我們的關係中造成了最多的問題。 所以,培養正語是很有幫助的。 我會在一分鐘內進入出世間正語。

  4. 行動

    讓我們繼續行動。 錯誤的行為:殺害其他有情眾生,從他們那裡偷竊,拿走不是免費給予的東西,以及不明智或不仁慈的性行為。 和不是你伴侶的人睡覺。 即使你沒有伴侶和別人的伴侶睡覺,無保護的性行為,利用人們為我們自己的性享受而不考慮他們作為人類的感受——諸如此類。 這個,每當你在印度教它的時候,所有的聽眾都會爆炸。 這是因為所有這些 20 多歲的年輕人,就像,“你說不明智和不友善的性行為是什麼意思? 我想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一旦你長大一點,你就會開始看到有不明智和不友善的性行為這樣的事情,不是嗎? 它會導致很多問題。 這些都是錯誤的行為。

    那麼正世間的行為包括放棄這三者,然後做相反的事情:保護生命,保護財產,在家修行者的情況下明智而友善地使用性行為或在家修行者的情況下保持獨身 修道院的. 有一次撤退,有人在嗎? 我們正在談論這個,有人說了這樣的話,“不友善和不明智的性行為造成了很多問題,那麼我們如何阻止它呢?” 我很自然地從嘴裡說:“你出家。” 每個人都笑了,多年後那個人受戒了。 那個撤退處有人嗎? 你在嗎? 那是你的搭檔! 但是你也聽到了這個建議。 這是正確的做法。

  5. 生活

    邪世間命:對出家人來說,就是以阿諛奉承、暗示、 以小禮得大禮,做一個偽君子,把一個人置於無法拒絕的境地。 對於外行人來說,它會包括那些,但更具體地說,對於外行人來說,它會在你製造毒藥的工作中工作,或者在一家製造爆炸物或武器的公司工作,或者在污染地球的公司工作,或者製造一些東西這對人們非常不利。 做屠夫、製造或銷售麻醉品、製作或分髮色情製品、貪污、多收顧客、對顧客撒謊——這些都是錯誤的謀生方式。

    出家人的世間正命,是捨棄五邪命,以坦誠誠實的方式,以不傷害他人、不以任何方式欺騙他人的方式,獲得生活必需品——同時持守我們的目的。通過保持我們的交易 戒律 純的。 這是因為如果你接受人們的 供品 但你不保留你的 戒律 好吧,那是非常具有欺騙性和不真實性的。 對於在家從業者來說,正確的生計是從事有助於社會健康運轉和他人福利的工作,或者至少不會以任何方式造成傷害。 正命也是一種遠離禁慾主義和奢侈極端的生活方式。 很有趣,不是嗎? 不鼓勵極端的禁慾主義,也不鼓勵極端的奢侈。 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受這兩者的影響。

    這三者——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更高的道德修養; 世間正語正業是七德 身體 及十善道言。 出世間正語、正業、正命,是戒離、捨棄邪語、正業、正命,從事正語、正業、正命的聖賢。

  6. 功夫

    下一個是正精進。 錯誤的精進可能是沒有精進,也可能是把我們的精進、精力投入到不值得的事情上——讓自己成為最忙碌的人,做不善的事,或者浪費我們的時間——諸如此類.

    世間正精進就是所謂的四無上精進:防止不善生起的精進、捨棄已經生起的不善的精進、培育新善的精進、保持和提升已經存在的善的精進。 . 這才是我們投入能量的正確方式。 讓我重複這些,因為考慮這些很好。 記下來。 想想他們在你 冥想. 想一想你如何做到這些:

    • (1) 防止不善業的生起,
    • (2) 捨棄不善業或對付已經生起的不善業,
    • (3) 培養新美德,以及
    • (4) 保持和增強已經存在的美德。

    我們把精力放在這上面,而不是花在閒聊、賺很多錢和玩電子遊戲上。 通過正確的努力,我們可以引導我們的思想遠離有害的思想,進入有益品質的發展,也進入非暴力和富有同情心的行動。

喜精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所。 它也能讓我們在禪修時捨棄五蓋,從而獲得定力和智慧。 我們想要做的任何一種善行實際上都需要正精進。

  1. 正念

    下一個是正念。 世間正念是四念處。 我們在之前的系列教學中講過:正念 身體、感覺、思想和 現象; 真正在我們的發展 冥想 實踐。 這是根據 巴利傳統. 如果你在練習 密宗 就好比我們午飯後念的四念:上師念、悲念、本尊念 身體 和神聖的尊嚴,以及空虛和外觀與空虛的統一。 記住這一點,我們經常念誦它。 所以這就是正念 密宗.

    在日常生活中,正念使我們能夠保持我們的 戒律 因為它記得我們的 戒律. 。 In在 冥想,正念將我們的思想集中在我們的目標上 冥想 並將它放在那裡,這樣它就不會分心。 在非常專注的心智中,正念會帶來洞察力和智慧。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正念不僅僅是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不僅僅是,“我注意到與這個人一起睡覺的慾望正在升起。 我注意到這是別人的搭檔。 我很清楚我正在取得進步。” 這不是正念的意義。 這並不意味著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 這意味著持有你的 戒律 以及你心中的價值觀,這樣你就不會陷入那種行為。

    出世間正精進和正念與其他方面一起存在。 八正道 證涅槃時。

  2. 濃度

    正定包括四 禪那 (梵文術語是 ). 這是超越我們欲求境界的四種定力。 這是你證悟止境或寧靜的地方,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把心放在善所上,而且不會分心。 定向解脫的專注力調查了 現象 正念。

    初學者的定力只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嘗試培養一點定力 冥想 實踐。 出世間正定是證得四禪——在巴利體系中也稱為四色界定——然後與智慧等道分結合,以證涅槃。 在出世間證悟中,所有八種道支同時存在,每一種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正定則導向正 意見,知識和解放。

    你真的可以在這裡看到正精進實際上與所有三種更高的訓練有關,然後正念和正定與更高的定力訓練相關。 你看 八正道 被包含在 三項高等訓練?

梵文傳統中的八正道

我想談談 八正道 ,在 梵文傳統. 這幾乎是一樣的。 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當它是菩薩的修行時,你會開始看到它有何不同。 在裡面 梵文傳統 八正道 都是 arya 路徑,因為它們在 巴利傳統. 他們分為四個分支。 我覺得這種很有趣。 在這 菩薩 練習——因為記住這些是 ārya 的道路,我們在這裡談論它們,所以你當然知道它們屬於聽眾和孤獨的實現者。 但是我們要專門為菩薩講。

  • 右視圖:肯定的分支

    正見是指在你的後冥想 時間,在你的會話之間的休息時間,在禪修平衡中實現對四真理的正確理解。 它構成了四個分支中的第一個。 它被稱為肯定的分支,因為它肯定在冥想平衡期間發生的空性的實現。 有趣的是,正見在這裡被定義為出現在 ārya 的頭腦中,但它發生在後冥想 時間——它肯定了你在禪定平衡時所擁有的空性見地。 所以這是肯定的分支。

  • 正意:促進他人理解的分支

    正念是希望正確地向他人解釋無我空性見地的發心。 冥想. 正確的意圖 菩薩 是你希望教導和分享你所意識到的一切。 你不會只為自己保留它,而是出去分享它。 這包括在促進他人理解的分支中。 在這裡你可以真正看到 菩薩 影響力不行嗎? 你必須能夠在後期確認你對空性的了悟冥想 時間讓你可以去傳授給別人,讓別人可以從中受益。 你有肯定的分支和促進他人理解的分支。

  • 正語、正業、生計:培養對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的分支

    正語是向他人解釋我們已經證悟的正見的言語。 正語回歸到解釋正見,既是世俗的實相,又是實相的正見。 終極本性. 正確的行為是避免對自己或他人有害的身體行為。 正命是不求助於五邪命而得四資具。 這些與巴利文幾乎相同。 但這三者包含在培養對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的分支——我們正在談論的四個分支中,因為其他人會看到我們保持純潔的道德行為。

    如果你要利益眾生,他們講四種收弟子的方法,其中一種就是依你所教的去做。 顯然,保持良好的道德行為將是其中的一部分。 道德行為使人們信任你,信任是或者應該是人們與某人建立師生關係的基礎。 我說應該是因為有些人認為魅力是基礎; 你被老師的魅力所吸引。 那不是正確的動機。 這真的應該是某人的道德行為,我們信任那個人,我們尊重那個人。

  • 正精進、正念、專注:對抗因素的解藥分支

    正精進運用精進能量來開發對治法,以消除在正道上被捨棄的對象。 冥想. 它真的把我們的精力投入到我們的 冥想 修行,這樣我們就可以斷除在修行道上要斷除的煩惱和煩惱的種子。 冥想. 這種正確的努力也使我們能夠走向更高的道路。

    正念不忘所緣 冥想 因此它可以防止單點性的障礙。 正定是心定障礙的對治劑,因此那些指心無用或缺乏柔順的障礙和 身體 那會阻礙發展專一和止境。

    通過正定,菩薩能夠培養無上智。 這些是他們通過專注力獲得的特殊力量。 有的是神通,水上行走,地底下,諸如此類。 其他的,比如說千里眼:知道別人的心思,或者知道過去,知道現在 因果報應 其他眾生,諸如此類。 如果你是一個 菩薩 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看到與你有密切因果關係的人,以便你可以將這些人帶入你的弟子圈子。 這些權力還使您能夠知道什麼是別人的 因果報應. 換句話說,他的性情是什麼,根據他此時特定的心境和思維方式,什麼樣的教法適合這個人。 擁有這些來自專注的超級知識,如果你是 菩薩 與沒有這些相比,它們確實能讓你為他人帶來更大的利益。 這是因為你真的可以更好地了解門徒,並且可以真正地個別指導他們。

    這三者——正精進、正念和正定——構成了第四支,對治對治支,因為它們克服並淨化了道上的不同障礙或不同障礙。 所以這就是 八正道.

聽眾: 梵文版本的來源是什麼?

尊者圖登卓龍(VTC): 出處是什麼,原文是什麼? 無著,我想。 是的,我認為是無著。 世親也談到它,但他的觀點可能更符合巴利文版本。 但我認為是無著。 是的,它必須在他的 聽者 聲聞地名, 菩薩-布米, 或類似的東西。

至此,我們總結了與中根人共同的道路。 即修習前二聖諦的人,有離於輪迴、得解脫的發心,然後修習後二聖諦,以求得解脫。 這樣我們就按照中層修行的路走了。 現在我們來到高級修煉者的道路上了。 但在我們這樣做之前,讓我們暫停一下,看看您是否有任何問題。

聽眾: 我有意見。

職業訓練局: 一條評論?

聽眾: 是的。 我認為它看起來像這麼短的部分是非常具有欺騙性的……。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所以評論。 在整個 拉姆林,本節[似乎很短]。 實際上,我解釋的比平時更長——雖然我省略了一些其他通常會解釋的主題,比如導致煩惱生起的因素、死亡過程和其他主題。 我遺漏了一些。

所以,是的,在標準中 拉姆林 它通常很薄。 那是因為當你談論這六個問題時,許多相同的話題將會出現 深遠的實踐。 “ 三項高等培訓——持戒、定力、智慧——它們在六行中重複出現 深遠的實踐,不是嗎? 實際上,當你看 菩提心 作為意圖 菩薩 實踐,你可以看到它們都是對 八正道-在 菩薩 行為和在 菩薩 語境。 慷慨無處不在。 兩者都有道德行為。 堅忍不拔 出於正確的意圖。 喜悅的努力來自正確的努力。 正禪定是正念和正定。 這 影響深遠的實踐 智慧是正見。 它基本上是在 菩薩 實踐之前所教的內容。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會在中間階段進行深入研究,因為他們試圖讓你到達 菩薩 小路。 不要止步於只想獲得解脫。 繼續生成 菩提心 並練習 菩薩 路徑。

聽眾: 當他們有 修道院的 格西教育和這個……[聽不清] 智慧的完美,我認為有一整節,這是那裡的主題嗎?

職業訓練局: 在他們在寺院裡進行的格西研究中,他們稱之為 帕臣-The 深遠的實踐——對這些的研究是基於 智慧的圓滿 經文。 但它是在教導道和次第。 所以它教所有的 菩薩 實踐,實際上所有 聽者 以及孤獨的實現者實踐。 所以它進入了所有這些材料。 是肯定的。

聽眾: 請您重複一下這四個分支的名稱好嗎?

職業訓練局: 四個分支的名稱。 第一個是肯定的分支,這是正見。 其二是知他支,是正意。 第三是發展對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的分支,即正語、正業和正命。 然後第四支是對治對治支,也就是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聽眾: 我們如何將六度與 八重道 和菩薩三十七行?

職業訓練局: 我們如何联系這六個 深遠的實踐八正道? 我剛剛解釋過。 和菩薩三十七行,意思是三十七和解? [這是一個在線問題。]

聽眾: 這還不清楚,[他們寫道] 37 菩薩 實踐。

職業訓練局: 巴利文經典中有 37 種覺醒的輔助或和諧。 (他們在 大乘 也有經典。)但是[在巴利經典中]對某人強調的是,對於想要獲得解脫的人來說,道路是 37 和諧。 它們也包含在 菩薩 小路; 但是 菩薩 路徑還包括其他東西。 至於這些東西是如何重疊和相關的,請記住 菩薩早餐角 今天我說有時候我們在自己思考之前就提出問題,我認為這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家庭作業的一部分,我希望你回家,這週真的要考慮一下。 畫一些圖表說明 八正道 與六有關 深遠的實踐. 當你談到證悟的 37 種和諧時,它們與六種和諧有何關係? 深遠的實踐? 通讀並概述這些內容並自己研究它們,看看您會想到什麼。 如果你在談論一個人的 37 個實踐 菩薩,據 托美桑波的文字,那就有點不一樣了。 但你仍然可以通過並了解所有這些事情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如果你自己想一想,你會獲得比我想出來並告訴你更多的智慧。 所以這樣做,我會在下週問你。 如果你坐在那裡說“Duh”而不是“dhih”,那麼我就知道你用錯了種子音節。 文殊師利種子字去 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 任何監管機構都不批准 h.

還有其他問題或意見嗎?

聽眾: 我只是想知道我是否聽錯了。 如果我沒聽錯,我還是不明白。 你說的正見指的是在禪修後的時間裡,對禪定中證得的四諦的正確理解。

職業訓練局: 是的。

聽眾: 那麼對於從業者來說,在後期發生了什麼?冥想 他們意識到的時間?

職業訓練局: 現在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如果在 梵文傳統 他們說正見正在實現,在後冥想 時間,你在靜觀中證得的四諦正見,是什麼意思呢? 那麼你覺得呢? 當你在靜坐中觀照四諦時,你會覺悟到什麼? 你記住了四聖諦的十六方面。 那你在理解什麼 幽思 on 真苦, dukkha 的真正起源, 真正的止息, 真正的路徑? 你明白什麼?

聽眾: 明白什麼,捨棄什麼,實踐什麼,培養什麼。

職業訓練局: 開始時,您會意識到什麼是已知的——真苦. 什麼該放棄? 真正的起源。 要實現的是真正的止息; 而要培養的是 真正的路徑. 所以,是的,這是一個開始,你正在意識到這一點。 那你還明白什麼?

聽眾: 對於第一個,你意識到事物是無常的,事物的本性是痛苦的,而且它們是無私的。

職業訓練局: 是的。 參照第一聖諦,你將會了悟事物的微細無常,它們都被污染了 現象 是苦的本質。 你會證悟到空性和無私,是嗎? 如果你還記得那些,那隻是 16 個方面中的四個。 如果你記得那些並且你正在考慮它們 -冥想 時間,它會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嗎? 它更好! 只是了悟無常,想像一下,如果你了悟微妙的無常,那將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我這樣說是因為後冥想 時間就是你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的生活方式。 這將如何影響它?

聽眾: 大部分 附件 我們心中的厭惡就會被消除。

職業訓練局: 大部分 附件 和我們心中的厭惡——它不會被完全根除,但它很難生起,不是嗎? 這還會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聽眾: 您可能會重新評估您的價值觀並重新確定優先級。

職業訓練局: 是的。 你會創建非常不同的優先順序,將你的佛法修行列為首位。 還有什麼?

聽眾: 你會精力充沛。

職業訓練局: 你會精力充沛。

聽眾: 你會有很多同情心。

職業訓練局: 你會有很多同情心。 如果你了解無常,你為什麼會有慈悲心?

聽眾: 因為你看到我們是如何時時刻刻地執著於恆常; 你會看到你周圍的人是如何抓住那些像指尖上的沙子一樣消失的東西; 這真的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原因。

職業訓練局: 你意識到你和其他人都在執著於事物,認為它們是永恆的,而那些事物正在時刻變化,從他們的手指間溜走,人們因此遭受如此多的痛苦,這會讓你的心中升起慈悲心。

聽眾: 我認為這會讓你在正確的努力中無所畏懼。

職業訓練局: 這會讓你在正確的努力中無所畏懼,是的。 稍微擴展一下。 為什麼會讓你無所畏懼?

聽眾: 好吧,對我來說,我的 附件 對我想像中的生活以及我對自己永遠活著的看法,或者試圖讓我永遠活著。 我的恐懼來自於此。 所以我在想,如果我看到這種真正的無常,我會不會失去那些恐懼。 我會無所畏懼,因為我是……

職業訓練局: 你是說很多限制你思想的是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改變的恐懼,甚至是對在你死前失去健康的恐懼。 如果你了悟微妙的無常,所有的恐懼都會消失,因為你能夠接受它的真實性,這樣你就會在修行時無所畏懼。 否則它會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聽眾: 說不定真的能在道上進步的很快。

職業訓練局: 是的。 你將能夠在道上快速進步,因為我們不會在愚蠢的攻擊上浪費時間。

聽眾: 相當不可動搖 放棄, 我在想。

職業訓練局: 是的,而且不可動搖 放棄. 為什麼會導致不可動搖 放棄?

聽眾: 這將導致不可動搖 放棄 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堅持。 即使你沒有證悟空性,如果你證悟了微細無常,你就會發現沒有什麼是你可以執取的。

職業訓練局: 如果你了解微妙的無常,那裡面沒有任何東西 薩薩拉 你可以永遠堅持下去,這有助於你真正產生 放棄. 它可以幫助您意識到……

聽眾: 它幫助你了悟空性。

職業訓練局: 它幫助你了解所有這些被污染的輪迴事物都是苦的本質。 因為這些輪迴的事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它們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持久的快樂。 這有助於我們了解它們本質上是苦的。 它還讓我們看到空虛,因為如果一切都在時刻變化,那麼從一個時刻到下一個時刻的變化是什麼。 如果“我”是無常的,那麼“我”是什麼? 這會引導你去尋找是否真的存在一個人。 即使是那個認識也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不是嗎? 你在事後意識到它——冥想 時間,然後將其應用到你的生活中。

了悟空性會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聽眾: 你會覺得你是​​在親手處理事情,而不是如此堅定地看待人。 它會感覺更空靈或幻覺。

職業訓練局: 是的,事情會更像幻覺。 但我們會對他們放鬆得多。 我們不會嗎?

聽眾: 是的。

職業訓練局: 我們會——因為我們的頭腦不會把每件事都變得如此堅實,也不會給每件事賦予如此多的意義。 我們會意識到,這只是我們的頭腦在賦予某些東西意義。 我們會意識到,不僅僅是我們的頭腦好像我們可以抹去所有意義,而且意義是取決於許多因素的東西。 這不是一個或另一個因素固有的東西。 它只會讓頭腦更加放鬆,思想更加開放。

聽眾: 那才是真正的滿足。

職業訓練局: 是的。 你就可以知足了。

聽眾: 似乎這種了悟比無常更能引起無畏和慈悲,因為無常似乎需要與其他事物相結合。 有些人可能只是意識到他們是無常的並對此感到恐懼,或者他們可能認為人們是白痴,因為他們追求無常。

職業訓練局: 似乎需要有無常的東西才能帶來真正的好景色。 我認為你需要佛教世界觀來了解微妙的無常,才能真正以積極的方式影響你。 的確,空性的了悟會比微細無常的了悟更透徹,對你的影響也更強。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是的,因為意識到我們不是永恆的會以一種方式影響我們,它會吸引我們去了解空性。 了悟空性,向我們展示了所有這些造作的真實身份的空性,以及自我的依賴性——沒有堅實的人需要保護。 它會比了悟微妙的無常強大得多。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說證悟空性是 ārya 真路 這是唯一可以從根本上消除無明的東西。 了解微細無常可以減少我們的煩惱,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它們。

聽眾: 無論我們走哪條路,這都不是最終目標。 微妙的無常是一個停止點,我的意思是,它是沿途的一個實現點。

職業訓練局: 是的,對。

聽眾: 永遠不要把它作為最終目標。

職業訓練局: 不,沒有一個佛教宗派將微妙的無常作為修道的最終目標。 但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認識,一個非常必要的認識。

聽眾: 正想著直接證空,世間八法簡直……

職業訓練局: 你是說如果你直接了悟空性,世間八法就會消失。 也許,如果你意識到微妙的無常......

聽眾: 世間八法會滅。

職業訓練局: 是的。

聽眾: [聽不清]……陷入幻覺,我們的能量就會流向利益他人的方向。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毫無疑問,我們將不再陷入所有的苦難、所有的鬧劇中,我們將能夠更加專注於幫助他人。

聽眾: 那是不是只有當你與……一起產生慈悲時,你才能證悟空性而不是……

職業訓練局: 是的。 你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微妙的無私和空虛 菩提心 或者沒有 大慈大悲。 如果你有 大慈大悲 在你的腦海裡,那麼 大慈大悲 將影響那些對微妙無常和空性的認識的結果。 你還記得我們之前談到月稱讚頌 大慈大悲 在《中觀論》的開頭,他是如何講到三種悲心的? 一種是在苦的本質中看到有情眾生的慈悲。 一是見眾生的悲心,叫做有緣 現象. 它的意思是你了悟眾生是無常的。 然後第三層也是最深層次的慈悲,是看到有情眾生的本性是空的。 您肯定會擁有所有這些實現。 同樣,它們不像漂亮的小隔間那樣獨立。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一個正方形——開悟是一塊拼圖,每一個領悟都是一塊拼圖。 實際上,所有這些認識都是相互影響的。 他們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響。 這實際上是他們讓我們開始思考的原因之一 菩提心 從一開始,即使我們甚至還沒有發展出與初級修行者相同的證悟。 我們仍然了解 菩提心 並因此而受到鼓舞,因為它種下了種子並影響了我們的思想,即使我們還沒有意識到 菩提心. 所有這些教義都會影響我們的心,並將我們的心引向那個方向。

聽眾: 當我在考慮實現時,似乎我有這種動機或 心願 做某些事情。 然後,當我與世界互動或只是腦海中的想法時,事情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並且伴隨著所有垃圾和壞習慣以及不正確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看起來,因為這些是 16 個實現 冥想,實際上,如果我們從外面看,那些在我看來的東西會越來越少,因為這些垃圾越來越多……[聽不清]。 我可以以更符合我的願望的方式與他們建立聯繫。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所以你說你有 菩提心 願望,但在日常的基礎上,你會發現你的思想伴隨著各種各樣的 錯誤的看法 以及令人不安的情緒和諸如此類的事情。 你可以想像,當你證悟了四聖諦的十六方面時,那些正確的認識會減少這些煩惱和錯誤的態度, 錯誤的看法. 這就是你的意思。 非常肯定。 不然有什麼用? 如果他們不減少我們的 錯誤的看法 和我們煩惱的情緒,禪修它們有什麼用? 這就是我們在 拉姆林——直接或間接地產生這種效果。 如果一個 冥想 沒有直接或間接帶來那種效果,那就沒用了。 我們不需要它,因為它不會引導我們實現目標。

聽眾: 就在你這麼說的時候,在我看來,我真的很清楚有一位老師可以幫助你理解你在做什麼,學習更多是多麼重要。 你懂我的意思嗎? 除非有人真正密切地指導你,否則你怎麼可能有這些認識呢?

職業訓練局: 你是說如果沒有人指導你、教導你,你怎麼能獲得這些證悟? 這就是為什麼依賴精神導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正確地依靠精神上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不能憑自己的夢想走上這條路。 自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夢想著通往快樂的道路,不是嗎? 看看他們把我們弄到哪裡去了。

聽眾: 我認為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你並不總是知道你所取得的進步。 你可能認為你正在領悟。 但除非你有一位合格的導師,否則它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職業訓練局: 是的,這是另一個好點。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我們正在獲得自覺,但實際上並沒有。 與合格的老師保持良好關係的一個作用是,此人將能夠幫助您評估您是否有實際的證悟。 有一本書叫做《狂喜之後的洗衣》,或者類似的書。 我讀了它,所有這些人都在描述他們的 冥想 經歷以及之後他們如何完全失去這些經歷,或者對他們的經歷感到非常困惑,或者非常迷失方向。 在閱讀那本書時,我非常清楚的事情之一就是研究階段和路徑的優勢。 另外,對於擺在你面前的道路有一個真正正確的理解,我的意思是,你 幽思 同時,您對路徑有了充分的了解。 一開始,你確實投入了一些精力,因為如果你這樣做,那麼當你在你的生活中有經驗時 冥想,您知道將它們放在哪裡。 你知道這些是真實的經歷還是虛假的胡說八道的經歷——因為我們的頭腦有能力幻想這麼多。 不學則不知法。 如果沒有良師指導,我們可以有那麼多奇異的經歷,然後迷戀不已; 我們認為它們是真正的實現,但它們不是。

我記得當我第一次學習 幽思——因為我什麼都不知道。 我的第一個經歷是在佛教中。 但是當我從那門課程回來時,我只是在探索任何被稱為 冥想——因為我對任何事情一無所知——有不同的學校或者誰知道是什麼。 我去了這個小組,那裡有點像如果你在你的 冥想,然後你倒退,人們會抓住你。 這表明你有這些真的很好 冥想 會議。 這可能太像人們說方言了。 如果你有一個好 冥想 會議,然後突然間你開始說方言,說出來自古代文明的秘密咒語,這些咒語真的很古老,因為沒人知道。 但是如果你對你真正想要發展的東西一無所知,比如:什麼是良性心理狀態? 什麼精神狀態表明在修道上取得進展? 如果你不知道,那麼你會認為所有這些事情真的很棒。 我正坐下來冥想,突然間我開始覺得自己在向後滑動。 我想,“哇,我明白了!” 我去了 Kopan 是件好事,我了解到我根本沒有得到它。 我只是參與了暗示的力量。

聽眾: 好吧,當你看到所有的結論 當我們做每一個 拉姆林 主題是諸如決心、清晰、謙遜、感恩、喜悅之類的東西。 它並沒有說如果你開始在你的眼睛裡看到星星並且你的頭髮豎起來你就真的明白了。 你所要做的就是真正紮根,非常清楚,非常適應成為一個好人的實踐。

職業訓練局: 這是一個很好的觀點。 如果你真正研究道的各個階段,鼓勵你培養哪些品質,當你進行某些冥想時,它們指向什麼樣的感受或體驗,那麼你就會開始看到它們都是美德這讓你成為一個好人。 它們都不是星光熠熠的爆炸物,表明“我”的特殊性。

聽眾: 我想當 拉姆林 接近那種東西就像你的頭剛剛被剃光和風吹過的感覺。

職業訓練局: 對,是真的。 在他們談論發展 samatha 的階段,當你變得柔順時,其中一件事就是剛剃光頭的感覺,並將冰涼的手放在剛剃光的頭上。 哦,是的,我只是剃了光頭,然後就這麼做了。 也許我離止境越來越近了! 好吧,不完全是。

聽眾: 這是一種微妙的快感。

職業訓練局: 微妙的快感。 有一次我去了中國的普陀山,那是觀音的島嶼,那裡有一個山洞,據說是觀音現世的地方。 我和朋友一起去了那裡。 當然,我什麼也看不見。 只是看到了山洞和山洞中岩石之間的空隙,僅此而已。 還有其他一些人,一些中國人也在那兒,他們正要走,“哦,看,觀音在那兒。 觀音。” 他們向觀音鞠躬。 他們向觀音祈禱。 他們說:“哦,觀音一定是累了。 我們最好和她說再見,”他們說再見然後離開了。 這非常甜蜜,但我不太確定他們看到了什麼。 也許他們是在看觀音,但我不認為觀音會厭倦。

讓我們奉獻。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