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智慧

培養智慧

2015 年文殊菩薩和大威德金剛冬季閉關期間的一系列教法和簡短會談的一部分。

  • 四種扭曲
  • 無常與死亡
  • 我們所認為的幸福,何以是低級的痛苦
  • 發電 菩提心 將我們的思想轉移到為他人著想
  • 放下身份和執著
  • 丟棄質量差的視圖

培養智慧(下載)

既然文殊師利和大威德金剛都是智慧生起的本尊,那麼在閉關時學習智慧教法對你很有幫助,我想尤其要記住四相對治法。 所以,四個扭曲的概念:

  • 視無常為常,
  • 看到骯髒的東西(比如我們的 身體)為純,
  • 將苦的本質視為令人愉悅的事物,並且
  • 將無我的事物視為有我。

當你分心等等,在閉關期間出現不同的煩惱時,我敢打賭,它們與這四種中的一種或多種有關。 因此,如果您練習思考這四種的解毒劑……。 換句話說,要 幽思 關於無常,要真正思考粗糙的無常,例如死亡,微細的無常,例如事物同時生起、住住和滅去的事實,一旦某件事生起,就沒有其他原因需要讓它發生變化,因為它的本質,它的存在就是改變的原因。 因此,思考這一點真的能讓我們適應無常,幫助我們放鬆,不再緊緊抓住事物不放。 因為我們開始看到他們在改變,我們也在改變,所以沒有什麼可以緊緊抓住的。 我們開始將持有視為導致我們痛苦的原因。

然後把本性骯髒的看成清淨的。 所以真的看著你 身體. 當你開始說。 “哦,但我想要舒服一點,我很冷,房間太熱,房間太冷。 我不喜歡……” (哦,我不能這麼說,但我真的不喜歡吃午飯。)[笑聲](我只是不能對她說。) 身體. 看看我們的 身體 是。 這是皮膚、血液和內臟之類的東西,這不是我們是誰。 這只是物質上的東西。 那裡沒有任何東西真的如此華麗和有吸引力,以至於我們不得不過分努力讓它變得舒適。 或者一些如此美麗的東西,以至於當死亡的時刻到來時,我們不得不擔心離開它。 所以真的只是看看 身體 是。 如果出現性慾,看看是什麼 身體 是。 看著那(這 身體 你依戀的人。 就像,你真的想擁抱它嗎? 想一想。 所以這很有幫助。

然後,如果你看到本質上苦的事物是令人愉快的,那麼觀照三種苦:

  • 痛痛快快的苦痛,每個人都不喜歡。
  • 然後特別思索變化的苦,我們得到快樂而快樂消失的事實。
  • 而我們擁有的任何輪迴快樂實際上都是非常低級的痛苦。 非常低級的疼痛。 因為如果我們繼續做任何我們認為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事情,最終它就會變成令人不安的事情。

所以這有助於我們以這種方式糾正我們的想法。 特別適合對抗 附件.

然後,如果我們開始將沒有自我的事物視為具有自我——比如我們自己,或者我們所依戀的其他人——那麼,就人而言,真正看到的是,那裡真的沒有人. 有個 身體 和思想,他們都不是人。 我們沒有什麼私人的 身體. 我們的思想沒有什麼私人的。 那麼,這個我們捏造、編造並圍繞著我們生活的人在哪裡呢? 因此,這對於擺脫如此重視自我的自我關注非常有幫助。 因為那真的很痛苦。

然後使用 菩提心 - 幽思 on 菩提心 很多事情可以將您的思想轉變為一種更現實的態度,即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而努力。 眾生無數,為什麼其中一個比無數眾生重要呢? 沒有理由這樣做。 所以真的生成 菩提心 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他人的福祉上,從與您同處一室的人的福祉開始。 想想他們,祝他們好運。 並想,“我正在做我的練習來利益這些人。” 然後逐漸擴大它——你的家人、你的朋友、陌生人、敵人。 我們修行是為了利益所有這些眾生。 包括我們自己。

因此,請將其作為您日常動力的一部分,成為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然後享受你的靜修。

你[向聽眾中的某個人點頭]昨天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點,有時候當我們想到放棄我們的執著,我們執著的東西,或者放棄我們的身份時,我們只是凍結,就像“我要去誰如果我周圍沒有那些能給我身份的東西,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這很自然,有時會發生。 並通過它。 沒什麼大不了的。 無論如何,在死亡的時候我們必須把一切都拋在腦後,所以只要想,“好吧,我只是要……”。 你知道,當你想,“無論如何我都必須把它拋在腦後,”然後你會想,“我從來沒有真正擁有過它。” 因為實際上我擁有的任何東西——我的任何財產、我的任何愛好、我的任何身份、技能和東西——實際上所有這些東西一開始都來自其他人。 所以他們不是自生的。 他們一開始就不是我的。 所以我不需要擔心失去它們。 因為你不能失去不屬於你的東西。 你能? 所以那樣的話,你只是讓頭腦對此放鬆。

尤其是您想放棄的是劣質視圖。 [吮吸拇指的啞劇] 請擺脫它。 也許我們需要給每個人一個安撫奶嘴。 [笑聲] 放棄劣質視圖吧。 我們不需要它。 這是完全編造的東西。 捏造的。

好的。 享受靜修。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