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看到父母的恩情

发菩提心的七分因果法

一系列的评论 像阳光一样训练心灵 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南卡佩于 2008 年 2010 月至 XNUMX 年 XNUMX 月间开示。

  • 让我们的头脑熟悉的重要性 菩提心
  • 产生长期动力
  • 善意在产生中的作用 菩提心
  • 舍心的初步修行

MTRS 21:7 点因果关系(下载)

动机

各位晚上好。 让我们从我们的动机开始。 并且真正体会到这个机会听到佛法教义的难得,因为人世难得,在世间人世中,更难得有珍贵的人世,而珍贵的人世,难总是抽出时间,所以我们有时间,我们有闲暇,我们有幸能够听闻佛法。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轮回每时每刻都存在。

我们总是被困在轮回的监狱里,但在死亡的时候尤其明显,当那个巨大的变化发生时。 所以如果我们不花我们的一生去熟悉自己 菩提心 和智慧实现现实,那么在死亡的时候它会有点混乱,因为我们正在与我们熟悉的一切分离,包括我们自己的 身体 以及我们的自我身份和我们的思想。 所以人格似乎正在消融于虚无之中,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任何东西。 所以,如果我们在这个一切都消散的时候,精通佛法,我们就会记住空性而放松。 但是,如果我们对佛法不够熟练,那么心就会贪求、执取、执着,基本上就会发疯。 因此,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慈悲心,我们希望自己能好好地死去,并有好的重生,所以我们为此而修行; 如果我们环顾四周,看到所有与我们一样的众生都想要快乐而不是[想要]痛苦,并且我们对他们有同情心,那么我们就修行,以成为完全证悟的佛陀。能以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利益众生的技巧、智慧和慈悲。

让我们产生那个长期的动机,那个长期的愿景,因为我们非常清楚我们今晚听法的动机。

复习笔记并练习我们所听到的

所以在我们开始之前,我想问候所有远道而来的闭关者。 并让您知道您的照片在我们的 冥想 大厅,当我们走进大厅时,我们会记得你。 我们希望你也记得我们,希望你每天都在练习。 我们收到了正在做这件事的人的来信,特别是一些囚犯的来信,因为我们有大约 50 到 60 名[参与的囚犯],其中一些人写了非常好的信,说他们从教义中受益匪浅和实践。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非常令人振奋。

所以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就像我说的,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我们不应该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一旦我们死了,它就消失了。 而且我们不知道我们将在哪里重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及我们将拥有什么样的机会。 所以现在不是拥有“我要练习 mañana a la mañana”的 mañana 心态的时候,不! 今天! 现在!

所以我们有一个简短的问题。 哦! 我想提醒人们的另一件事是,复习笔记很重要。 不要只是来开示,做笔记,然后就忘了它,[然后]当你学习佛法时,就去读一本书。 因为当你进行口传教学并真正尝试复习笔记、思索笔记并将其付诸实践时,会有一些非常特别的事情。

善良的作用

好的,所以有人问了这个问题,“善良在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菩提心? 它没有被列为一种良性心理因素,除非它被认为是一种爱的形式,但它似乎应该是。” 我对此的看法是,爱是心所,希望他人拥有快乐及其因,当然还有慈悲心,希望他们免于痛苦及其因。 仁慈是我们出于爱和同情而做出的行为。 但话又说回来,有八万四千种心所,所以也许其中之一叫做慈心,我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善良是一种先决条件 菩提心. 我们必须培养善良,然后从那里我们将发展 菩提心 然后一旦我们获得 菩提心,那么我们的善意就被放大了。

像太阳的光芒一样的心灵训练: 训练心智的阶段

好的,我们将继续阅读本书。 所以,这里的第一部分给出了一个大纲,它有点有趣,但我会读它,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传输了。 训练心智的阶段分两个部分进行说明:

常规觉醒心的实际训练

戒律 那是培训的因素

所以这是两个标题。 然后是第一个标题,实际培训涉及:

  1. 世间觉心,关心他人利益,以交换自己与他人的教法,以及修行真正关心他人利益的心的方法来解释,以及
  2. 觉醒的心与达到完全觉醒的存在状态有关。

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个放在大纲里,这里我们讲的是教义中的一个要点,就是实际的修炼技术。 菩提心.

其下的第一点称为:

常规实训指导 菩提心

这有两个主要的细分:

  1. 培养关心他人福祉的觉醒心的过程,
  2. 培养觉醒心的过程,与获得完全觉醒的存在状态有关。

菩提心的定义

现在,当您查看这两个主要轮廓时,它是否敲响了警钟? 你在哪里看到这两个东西?

观众: 常规和终极 菩提心?

尊者图登卓龙(VTC): 不,它不是传统的和终极的 菩提心. 我们只是在谈论常规 菩提心 点击此处。

观众: 的定义 菩提心

职业训练局: 是的,定义 菩提心,因为它是具有两个心理因素的主要思想。 精神因素之一,实际上是导致 菩提心, 不是同时 菩提心,是关心他人福祉的心智。 然后,与 菩提心 是与获得完全觉醒的存在状态有关的心。 所以,因为我们有关心他人福祉的心,所以我们产生 菩提心 想要证悟的人。

所以对象 菩提心 是启蒙; 不是众生; 这是启蒙。 但是造成的原因 菩提心,在它之前发生的事情之一是 心愿 利益众生。 而那个对象 心愿当然,是受苦的众生。 还有一个原因 心愿 利益众生是 大慈大悲, 和对象 大慈大悲 是受苦的众生。 好的,你明白了吗?

因此,如果我们采用第一部分:

培养关心他人福祉的觉悟心的过程;

有两个细分:第一个是:

通过承认错误与他人交换自己 以自我为中心 以及关心他人的好处。

第二个子点是:

真正培养关心他人利益的觉悟心。

但是,在我们进入这两个也有子点的子点之前,你注意到这里没有包括什么?

观众: 七点指导……

职业训练局: 是的,生成方式 菩提心 这就是因果的七点教导。 因此,本文将直接讨论均衡和 交换自己和他人,是寂天菩萨的法门,不是说七分因果。 但我认为谈论这些很有价值。 所以我们要按大纲上的暂停键,讲讲因果的七分法。

宁静

现在,七分指令有一个初步的练习,不计入七分之一。 这种预备修行称为舍。 在这种情况下,平等是什么意思(因为“平等”这个词在佛教中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并不意味着相同的意思),但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意思是平衡的心,没有 gehechtheid 对朋友,对敌人的厌恶和对其他人的冷漠。 好的? 这就是这里的平等心的意思。 不要将此与平静相混淆,这是平静中的心理因素之一 冥想; 这并不是说。 不要将它与中立的感觉混淆,因为它也不是那种感觉。 所以这是一个平衡的心,没有 gehechtheid,对其他众生的厌恶和冷漠。 这种形式的平静并没有太多地包括我们自己的福利; 自己和他人谁的福利更重要? 那是在均衡 冥想 这涉及为他人平衡和交换自我的技术。 所以这里的平等心只是与我们对其他众生的感受有关。

但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 冥想 因为当我们度过我们的一天时,我们通常可以看到我们对他人的感受是多么的不平等。 这种缺乏平静是我们很多悠悠球思维的根源。 在日常的基础上,我们的思想如何上下,上下,上下。 嗯,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这种针对其他众生的特殊的平等心有关。 为什么? 因为当我们缺乏这种平等心时,当我们看到我们喜欢的人,我们执着的人时,心就会起身。 当我们看到某个我们不喜欢的人,某个伤害过我们的人时,我们的心就会沉沦。 所以,既然我们整天都在遇到不同的众生,那么我们的心就一直在上下波动,非常累,不是吗? “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

判断力

现在,当我们检查这种歧视的来源时,非常有趣。 很多人告诉我,他们的判断力有很多问题。 (不,你没有问题?哦!很好![笑声] 哦!你确实有问题?)判断心是缺乏平等心的心。 那种判断性的头脑,它会根据我们自己来评估我们遇到的每个人。 它非常自我引用。 我的意思是,我们经历了一整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自我参照的。 如果你看它只是可怕的。 一切都参考了它如何影响 me. 在这里,在平静中 冥想,我们具体谈论的是其他众生,以及我们如何以自我参照的方式看待它们。 因为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他们,所以我们对他们非常挑剔。 因为自我是最重要的; 然后任何出现的人,我都会根据它们对我的影响来判断和评估,因为我恰好是宇宙的中心。 所以一切都会通过它来判断。 有人夸我,“很好。” 有人批评我,“非常糟糕。” 有人指出我的优点,“非常好”。 他们指出我的坏品质,“非常坏”。 有人送我礼物,很好。 有人偷了我的东西,这很糟糕。 有人说我好看,很好。 有人说我看起来很糟糕,那很糟糕。 所以,一直,一切; 哦,有人看着我笑了,这很好。 哦,他们一言不发地从我身边走过,这很糟糕。

一天中与另一个众生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完全自我参照和评估的 me. 无论那个人是否关注世界上的其他人,我们都不在乎,除非碰巧是我们依恋的其他人或我们不喜欢的其他人。 如果他们关注我们所依附的人,他们就很好。 如果他们关注我们不喜欢的人; 他们很糟糕。 但是,你看那也是完全自引用的。 所以有人跟我说,“哦,他们太棒了!” 有人不跟我说话; 他们很糟糕。 有人赞美我; 他们很好。 有人不赞美我,但他们赞美别人; 那很糟。 有人喜欢我做的东西; 那挺好的。 有人不喜欢我做的东西; 那很糟。 有人喜欢我用吸尘器吸尘的方式; 那挺好的。 有人不喜欢我用吸尘器吸尘的方式; 那很糟。 所以我们对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做出反应,然后,同样地,我们以同样的方式评价他们。 “哦,他们很好地吸尘。 哦,他们不能很好地吸尘。 哦,他们把盘子洗得很好。 哦,他们没有洗盘子。” 一直都是,不是吗? 一切! 因此,不断地评判他人并将他们与我们自己联系起来。

有一次我在一个研讨会上,他们让我们画出我们的家庭动态,以及谁与家庭中的谁关系密切,谁与谁有关系,并在图表中绘制出来。 它很有意思。 但更有趣的是,不要从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是从他们与你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家人。 或者带上你的朋友,了解一切与我的关系:谁亲近,谁不亲近,他们是如何亲近的,他们是如何疏远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喜欢的人,我们如何对待我们不喜欢的人不喜欢。 因为如果有人对我们不好,我们会惩罚他们,不是吗? 你不够关注我,所以我才不关注你,哼! 除了我们没那么粗鲁,不是吗? 我们只是忽略它们! 别理他们! 我们不去neahhh! 在他们的脸上; 我们太客气了。 但我们只是什么都不对他们说。

一切都是自引用的

所以整天上下,上下; 我们在评判和歧视其他人。 他们在评判和歧视我们。 当然,所有这些情况都在不断变化,不是吗? 是的,因为今天对你好的人不一定是明天对你好的人或昨天对你好的人。 而昨天对你不好的人,也不一定是今天对你不好的人。 他们今天可能对你很好。 但是,今天无论任何人对我采取什么行动,此时此刻,他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我们有非常短暂的记忆,除非我们真的怀恨在心。 他们总是在教学中使用榜样; 你有两个人。 所以今天这个给你1,000美元,这个侮辱你,那么谁是你的朋友? 嗯,很明显:1,000 美元。 谁是你的敌人? 侮辱你的人。 但是明天, Free Introduction 人侮辱你并且 人给你1,000美元。 所以发生了什么,我们改变了一切。 然后第二天,这个人又回来给我们礼物,那个人又回来伤害我们。 那么,这个是朋友,那个是敌人,后天这个人对我们好,那个人伤害我们,那么朋友和敌人又完全变了; 总是自我参照,无论某人在任何特定时刻碰巧是谁,他们都是“永远”的人。 当然,当它改变时,你知道,它会改变。 但这就是他们下一刻“永远”的样子。

现在,如果我们看这个,它完全是狂暴的,不是吗? 我的意思是,我们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众生,但这种行为是完全不理性的,完全是疯狂的。 因为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给我钱并且侮辱我,这个给我钱并且侮辱我,所以他们没有什么不同,在大局中他们是吗? 那么,为什么我们偏爱一个而不偏爱另一个,这取决于谁在给我们礼物,谁在哪一天侮辱我们? 这很疯狂,不是吗? 完全疯了! 如果你从我为什么要根据他们与我的关系来评估每个人的角度来看它? 我的意思是,这更疯狂,因为有无数的众生,我们不会根据他们与其他众生的关系来评判任何人。 我们只考虑它们与我的关系; 如果他们同意我的想法,如果他们不同意我的想法,如果他们属于我的政党,如果他们不属于我的政党,如果他们是戴眼镜的人柜子,或者如果他们是把玻璃杯倒置放在柜子里的人,如果他们是把银器放在洗碗机里的人,刀尖和叉子尖都竖起来了,或者如果他们是那些把刀叉放在洗碗机里尖朝下的人,如果他们是把刀子放在洗碗机里的人——因为你不应该把锋利的刀子放在洗碗机里洗碗机,你呢? [笑声] 它毁了他们。 他们怎么敢这样做!

谁是宇宙的中心,审判所有人?

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疯狂地判断和歧视。 所以在这里我们拥有宝贵的生命 自然和成为完全开悟的人的潜力以及我们将精力花在什么上? 我喜欢这个人,我不喜欢那个人,我喜欢这个人; 我不喜欢那个人。 当我在 6th 等级(并且,对于那些曾经是 6th 年级女生,你知道的),我们做了一些事情,但至少我们对此很坦诚; 每周我们都会列出一份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人的名单。 我们有一条线,那个星期谁是我们的朋友就排在最前面,我们的敌人排在最下面,然后我们对每个人进行排名。 你分分钟苦恼,“这周我要把这个人放在哪里? 我喜欢这个比那个好,那个比这个好吗? 我把它放上去吗? 我放下了吗?” 这对于弄清楚你如何在每一周内对其他人进行排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你现在会这样看,“六年级女生太多了!” 但是,你知道吗? 作为成年男性和女性,我们做同样的事情。 我们不会拿出我们的小纸片在上面写下他们的名字,但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已经把一切都搞定了,我们喜欢谁,我们不喜欢谁。 我们有所有喜欢某些人和不喜欢其他人的理由。 我们认为它是完全合理的,完全理性的,并且它完全基于善的最终判断者——我——我是宇宙的中心。 我们是聪明、理性的人。 很伤心,不是吗? 很伤心。

根据我们的喜好对人进行分类

所以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真是太神奇了。 这只是从今生和我们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众生。 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我们在前世与每个人都有关系,那么这一世的人往往属于朋友类别; 前世,估计多半是被当成敌人了。 而今生属于敌人的人,在前世多半是属于朋友。 不断变化的关系,不断变化; 然而我们是如此短视和无视,以至于我们认为无论我们感知到谁,无论我们此时此刻感知到什么,那个人是谁,那种关系是什么。 然后,还有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是,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如果我们不是在谈论只有优点的觉者的话。 但是我们其他人,每个人都有一些缺点,每个人都有一些好的品质。

如果人们向我们展示他们的优良品质,他们就是朋友; 他们是好人,天生善良,有道德。 如果他们向别人展示他们的好品质而忽视我们,那么他们就不是那么好,是吗? 如果他们向别人表达他们的爱、他们的善良和他们的慷慨而忽视我,他们就不是很好:他们在拒绝我,他们看不起我,他们太不体贴了,他们太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他们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优点。 现在,如果他们向我们所依恋的人展示了他们的优良品质,那么我们就会放过他们一些。 所以如果我依附于某些人而其他人对这些人很好,那么我喜欢那个对我所依恋的人很好的人。

但如果那个人表现出他们的优良品质并对我不喜欢的人很好,他们仍然具有同样的优良品质,只是他们展示优良品质的对象不是我,也不是我喜欢的人。 那我怎么看他们? 有人对我的敌人好,我不喜欢的人? 一点都不喜欢他们! 多么令人讨厌的人啊! 但这是同样好的品质,不是吗? 这也是同样的坏品质。 这仅取决于向谁展示这些好的和坏的品质。 有人向我展示他们的坏品质,如果你暴躁、脾气暴躁、批评和懒惰,你向我展示,“好吧,你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 如果你向我不喜欢的人展示这一点,而你对我不喜欢的人粗鲁,“好,好,你站在我这边。 我们会联合起来,一起打击那个人。” 但这很荒谬,不是吗,因为无论他们向谁展示,都是一样好的品质,无论他们向谁展示,都是一样的坏品质。 但是看看我们如何根据他们向谁展示这些品质来评估他们。

判断人的好坏

而这也是离婚如此之多的原因,因为当你坠入爱河时发生的事情是,两个人都在向对方展示他们的优秀品质。 “我向你展示我的优良品质,所以你爱我; 你向我展示你的优秀品质,所以我会爱你。”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坠入爱河”。 现在和那个人呆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 那个人总是向你展示他们的优良品质吗? 不。

他们开始向你展示他们的坏品质。 他们一直都有那些不好的品质; 他们只是之前没有给你看,因为他们想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你就会爱上他们。 而且,愚蠢的是,你做到了。 你做了同样的事情,你向​​他们展示了你所有的优点,因为你想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他们就会爱上你,而他们很愚蠢,所以他们这样做了。 但是在所有东西都签字、盖章和交付之后,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你对那个人很粗鲁、很挑剔,对吧? 因为它们是你的一部分,所以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它们。 因此,当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在导致离婚的关系中时,不是吗? 但是这个人一直都有同样的好坏品质。 这不像他们只是好,突然之间他们变成了那样。 他们一直具有相同的品质。 这只是他们向谁展示这些优良品质的事实。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我们依恋的朋友和我们无法忍受的敌人真的很愚蠢、荒谬、荒谬和不合理。 因为所有这些事情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歧视人的整个方式都是错误的。

更多关于平静

现在,有人会说,“这是否意味着我与每个人都分离了? 因为如果我没有 gehechtheid,那么就没有什么能把我吸引到任何人身上,所以我只是与每个人分离。 我不爱任何人; 我不恨任何人; 我只是坐在那里。 我不爱任何人,我不恨任何人; 我练习平等心。” 这就是平和的意思吗? 不! 那是另一个愚蠢的行为。 这不是平和的意思。 平静等同于敞开心扉的关心,所以超然并不意味着你要让每个人都在你和他们之间用铁丝网建造一堵墙。 这不是平静的意思。 平等心不是在你和另一个人之间筑起高墙; 它正在拆除围墙,以便我们可以平等地关心每个人。

然后有人会问,“好吧,如果我有平等心,是否意味着我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 因为现在我依附于我的人,我以一种方式对待和威胁我的人,我以另一种方式对待他们。 所以如果我没有 gehechtheid愤怒,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个人? 如果我心平气和,我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个人; 没有区别吗? 是这个意思吗?” 那不是在思考; 因为我们不会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因为我们有不同的社会角色。 我们有不同的方式来了解我们对不同人的了解程度。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社会角色,根据我们对他们的了解程度,根据对他们的好处来区别对待他们。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它说我们应该给人们他们可以承受的信任。 所以不同的人可以承受不同程度的信任,不是吗? 你相信一个两岁的孩子有火柴,就像你信任一个成年人有火柴一样吗? 因此,根据人们的成熟程度、理解程度以及与您的关系,您给予人们不同程度的信任。 您可能会信任您认识的人拥有您家的钥匙,而您不会信任您不认识的人。 你仍然可以对这两个人保持平静的感觉,但你仍然很聪明,因为你不知道你可以多么信任陌生人拥有你家的钥匙,所以你不会把它给他们。 因此,我们仍然根据关系与人表现不同。

平静不代表没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来陪我,因为我有平静。 我的意思是,你会发疯的! 所以对待人还是有不同的方式,并不是你对待邻家孩子的方式和对待老板的方式一样。 那些众生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成熟度,你要区别对待。 但是在你心里你还是可以对他们两个有平等的感觉,不偏心,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比另一个人的幸福更重要,不希望一个人好,希望伤害另一个人。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越是培养这种平等心,它就越能把我们从 gehechtheid 它也使我们摆脱了恶意。 因为有时当我们的感情受到伤害时,我们会对某人抱有一种恶意的态度,“愿他们受苦”或“我要惩罚他们”,所以我们会做我们的小惩罚例行公事。

我们如何惩罚我们不喜欢的人

职业训练局: 你如何惩罚那些你认为对你不好的人?

观众: [听不清]

职业训练局: 你不理他们? 您是否以特殊方式忽略它们? 你怎么不理他们? 什么样的方式。 是的,有点怠慢,所以这是一种不注意他们的方式,他们不会错过你没有注意他们的情况。 但实际上你非常关注它们,因为你只是专注于通过不关注它们来冷落它们。

观众: 然后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一点更加引人注目,我强调我对他们面前的其他人的关注程度。

职业训练局: 是的,在他们面前,我们强调了我们对其他人的关注程度,然后,只是天真地,“哦,我没有注意到你,对不起,”[笑声] 但同时也非常关注给其他人。 你还做些什么?

观众: [听不清]

放眼大局,前世与他人的联系

所以,当你对某人有点兴趣时,你会忽略他们。 但是你可能只是做一个一般性的陈述,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参考,只有你和他们知道你在攻击他们,但你仍然可以看起来完全甜蜜和无辜,不是吗? 因为如果他们回来打电话给你,你可以说,“我不是在说你!” 所以我们有点掩饰自己。 因此,您会看到这种缺乏平等心,我们的偏爱如何导致人际关系中出现如此多的复杂性,以及我们自己的思想如此多的混乱,以及完全不理性。 因为如果你看大局:前世、今世、来世,每个人都在朋友类别中度过了一些时间,每个人都在敌人类别中度过了一些时间,所以它们都完全相同,每个人都花了一些时间在中立范畴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 但所有这三个类别都是人为的,因为它们是基于自我参照,它们与我的关系。

因此,如果我们开始拆除这些朋友、敌人和陌生人的类别,那么我们和其他众生之间的事情就真的、真的开放了。 它们以一种我们真正开始感觉与他人亲近的方式打开,这导致了七点中的第一点,即所有有情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 或者,如果我们连第一个点都达不到,那么我们前世认识的所有众生,他们一直是我们的朋友,就那样做。 那么,当你在这一生中看到一些有情众生时,你并不是只是见面的陌生人。 你在前世有过一些联系。 你们不记得彼此,但有某种联系; 所以我们不必让每个人都敬而远之,比如,“哦,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我不知道他们是谁。 我们没有办法联系起来。” 根本不是那样的,因为我们在前世都非常亲近。

七点因果

第一步,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

所以在这七个步骤中,你从第一步开始,看到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有那么亲子关系。 它通常说他们都是我们的母亲,但我们正处于性别平等的时代,所以我包括所有的父亲。 他们也都是我们的爸爸,所以我们的妈妈和爸爸。 作为我们的父母,他们都对我们很好。 那是第二个。 回到第一个,只要了解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就需要某种重生的感觉,某种重生的信念,某种重生的感觉,甚至玩弄重生的想法。 我认为,理解轮回的障碍之一是我们对真实存在的把握。 因为我们现在看到某人,所以我们将他们理解为他们现在出现的样子,我们认为这就是他们曾经的一切,他们将成为的一切,那就是那个人: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蕴就是那个人。 因此,您可以看到对真实存在的执着如何为理解重生设置了障碍。 然而,如果我们不将人的五蕴、心蕴和身蕴识别为人,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五蕴会发生变化; 或者可以有聚合的连续性和人的连续性,人只是根据聚合来标记。

第二步,看到他们的好意

第一步是将他们视为我们的父母,因此非常亲近。 然后第二步是想想他们还是我们父母时的恩情。 我记得 1975 年我第一次了解到这一点时,坐在 Kopan 跳蚤泛滥的垫子上。我们很多人都说,“喇嘛,你不了解我们的家庭。 不要告诉我们我们的父母很善良。 他们做了这个,他们也做了那个。” 自从弗洛伊德出现以来,我们就有了一个公开的名单,可以将我们的一切错误归咎于我们的父母。 所以,我们利用它,不是吗? 我因为我父母的所作所为而被搞砸了。 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身份。

So 喇嘛 说,“好吧,亲爱的,如果你的母亲和父亲的仁慈太难以想象,那就想想在你小的时候把你带大的是谁,如果是阿姨,叔叔,祖父母或保姆,想想你小时候对你好的人。” 有些人甚至对此有疑问。 但我认为很多这更多地反映在我们身上; 我们常常看不到别人的善意。 我们非常非常无知,虽然 喇嘛 允许我们这样做 冥想 想想我们小时候抚养我们长大的人的善意,我认为回到父母身边并真正感谢他们的善意是很重要的。 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这个 身体 考虑到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人,他们尽其所能抚养我们。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疯狂,但每个人都希望好。 站在那个人的角度看,就好像他祝别人好,自己的烦恼有时却占了上风。 所以他们以非常有害的方式行事,不是因为他们是可怕的人类,而是因为他们被自己的痛苦压倒了。 那么,为什么要对控制烦恼的人怀恨在心呢?

寂天菩萨使用了这个极好的例子。 他说,如果有人用棍子打你,那实际上是棍子伤害了你。 但是你对棍子生气吗? 不,你生那个人的气是因为那个人控制着棍子。 但是谁控制了这个人? 烦恼控制着那个人,所以我们也不应该生那个人的气,我们应该生他的烦恼,因为伤害的不是那个人。 他们没有任何控制权。 是他们的烦恼完全压倒了他们,让他们做他们正在做的任何事情。

我们小时候收到的善意

所以我认为真正花一些时间思考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善意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们的父母和其他任何人在我们小的时候对我们好。 而且我认为从我们小的时候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也有好处,因为那时我们非常无助。 当我们成年了,想到别人的好意,当然我们还是很感激,但总有这样的事情,“如果他们对我不友善,我会找到其他对我友善的人,或者会找到其他方法来完成这件事。” 但是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呢? 不,我们完全,完全 100% 依赖他人。 我们无法养活自己,无法清洁自己。 我们甚至不能在床上翻身。 如果我们太热,我们就不能脱掉毯子; 如果我们太冷,我们不能把毯子放在上面。 我们不能把杯子放在嘴里喝水。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我真的认为有一天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婴儿照片,然后坐在那里,只是想一想,把彼此想象成无助的婴儿,因为我们曾经是,不是吗? 我们完全无助。 如果我们生病了,我们对医学一无所知。 我们只知道我们感觉不舒服,有人照顾我们。 如果你花一些时间考虑成为婴儿并想象自己是那样的,那真是太神奇了。

我们活着是因为别人的善意

看看父母如何对待他们的婴儿,然后想,“是的,这就是我父母照顾我的方式。” 当然,我们的父母也有自己的挣扎。 当他们拥有我们时,生活并不完全乐观。 他们有自己的挣扎,自己的不安全感。 他们有经济问题,他们有人际关系问题;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们仍然照顾我们,或者如果他们不能直接照顾我们,他们确保其他人照顾我们,不是吗? 如果他们出于某种原因无法照顾我们,他们会确保亲戚或养父母或养父母或朋友或某人照顾我们,一个年长的兄弟姐妹,某人照顾我们。 为什么? 因为我们还活着; 这就是证据。 我们从其他众生那里得到恩惠的证据是什么? 证据是我们还活着。 因为事实是,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善意,因为我们无法照顾婴儿,蹒跚学步的自己,我们就会死去。 我们完全会死,但我们没有。 我们还活着的全部原因是人们照顾我们是因为我们无法照顾好自己。 所以这整个美国人的虚张声势,独立,伸出你的下巴,伸出你的胸部,控制人; 这是一堆废话,不是吗? 我们都是小婴儿,不能照顾自己,别人照顾我们。

因此,我们接受了巨大的善意,而照顾我们并不是全世界其他人所要做的。 除了照顾我们之外,他们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但他们总是抽出时间来照顾我们,尤其是在凌晨 2:00 时,我们大喊大叫。 总有人站起来照顾我们。 相当惊人,不是吗? 我们应该在某个时候尝试一下,你知道,这里有人,比如 Achala(猫)在凌晨 2:00 到处走动,四处喵喵叫,把每个人都叫醒。 我们感觉如何? 我们不喜欢它,但我们还是婴儿时的父母? 我们会在半夜尖叫,有人会来接我们,抱着我们喂我们。 我们做了一场噩梦,他们会安慰我们。 或者当我们学习走路时,我们会摔倒,他们会接我们。

我们是如何学会说话的? 因为他们过去常常抱着我们,向我们展示如何移动我们的嘴来发出声音,而且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婴儿语真是令人惊讶。 你有没有和一些孩子一起和你说话,从孩子的一边流利地说话,但你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父母可以! 他们完全理解婴儿谈话是完全有道理的。 我有时在新加坡有这种情况,因为他们说新加坡英语[新加坡英语],有时小孩子的新加坡口音非常强烈,所以我在听,但孩子们说得很快,我听不懂。 但是父母呢? 他们完全明白。 这就是我们学习说话的方式,因为我们的父母听了,然后他们向我们重复了我们想说的话,我们不能说得很好,但他们又重复了一遍。 我们会去,“哇”,他们会去,“看”。 我们就是这样学会说话的,不是吗? 他们会向我们重复我们想说的话,并以这种方式教我们说话。 他们上厕所训练我们,他们教我们如何刷牙,如何系鞋带,如何洗碗,如何做很多事情,他们教我们。 作为成年人,我们可能会或可能不会系鞋带或洗碗,但有人教我们如何做。

所以我们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很多。 所以我认为花点时间想想那些从你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抚养你长大的人是非常好的,他们真的给了我们这些基本技能,在我们完全无助的时候让我们活着。

冥想这些善意

所以我们将在下周继续这个,但它非常甜蜜 冥想 当我们真正让自己感受到别人向我们展示的善意时,这可能会非常情绪化,尤其是当我们一直在筑墙以将自己与父母区分开来并向他们展示我们已经长大而我们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在他们的控制下,我们不会照他们说的去做,真正花一些时间思考他们的善意会完全融化我们经常与人做的所有事情。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