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第 104 節:最精彩的戲劇

第 104 節:最精彩的戲劇

一系列討論的一部分 智慧寶石,七世達賴喇嘛的一首詩。

  • 不在時如何查看事物 冥想
  • 幻覺般的外觀
  • 鏡子中的反射示例
  • 創建標籤

智慧寶石:第 104 節(下載)

即使在夢中也能看到最驚人的戲劇是什麼?
感官上出現的景象,應該理解為幻覺。

我們之前的詩句是在談論禪定中的智慧波羅蜜,在你的實際中 冥想 分析和確定事物如何存在時的會話。 然後當你從你的 冥想 你盡量不要只是回到正常的舊方式,但你必須真正嘗試整合你在 冥想 整個一天。

如果當你從你的身體出來時,你不了解空性 冥想 會議之後,您甚至都不會考慮它。 真正形成一些理解需要時間。

當你對空性有了一些了解,到了你有了解的程度,那麼當你從空性中走出來時 冥想 事情看起來並不那麼穩固。

他們說,當你達到 推理實現 空虛,從你走出你的那一刻開始 冥想 那麼事情在你看來就像幻覺一樣,幻覺(或這裡提到的夢)夢中的事物,幻覺中的事物當你在夢中或當你正在經歷時看起來非常真實幻覺,但事實並非如此。 它們並不像當時出現的那樣存在。

所以當我們在做夢或有幻覺時,頭腦很容易以為事物的存在就像它們出現的那樣,但當我們醒來並意識到事物實際上是如何存在時,我們會看到那裡有東西,但它並沒有。它並不像它出現的那樣存在。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們的感官運作的正常方式上,即事物看起來是客觀的,外面有一個我們正在努力應對的客觀世界,但在我們之後 幽思 在空性上,我們意識到它不是一個客觀的世界,它就像一個幻覺,它看起來是客觀的,但它並不是那樣存在的。

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世界,這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存在。 這只是意味著事情並不像它們出現的那樣存在。

他們在課文中使用的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像鏡子中的倒影。 當你照鏡子時,你會看到那張臉,那張臉看起來如此真實。 如果你是一個年幼的嬰兒,或者如果你是一隻小貓,你會看到鏡子裡的倒影,嬰兒想和嬰兒一起玩,小貓想和小貓一起玩,他們認為這是真的,他們不意識到它不是那樣的。 因此,儘管鏡子中沒有真實的臉(或鏡子中沒有真正的小貓),但反射和外觀仍然存在,而反射和外觀仍然可以起作用。 所以這不是一張真實的臉,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 因為你可以利用面部的反射來刷牙、塗臉、擠痘痘等等。 [笑聲] 即使它不是真實的面孔。

所以以同樣的方式,雖然事物在我們看來是獨立於意識而存在的,但本質上是作為我們碰巧碰到的事物而存在的,並且認為我們對它們的感知是真實的和真實的,看到實際上事物並不存在不是天生就這樣存在的,它們不是與思維流隔絕的客觀現實。 但是,它們仍然存在。

所以事物存在,因為我們說我們都在這裡,我們說我做這個你做那個。 所以事物存在。 但他們並不客觀。 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與我們的意識有關。 根據應成派的觀點,它們與我們的意識相關的方式是我們構想它們並給它們命名,然後我們以這種方式與它們相關聯。

但問題是我們忘記了我們是構思它們並給它們命名的人,相反我們認為它們有自己的身份,獨立的,但他們自己。

所以,當你從禪定的平衡中出來時,你會看到我們放在事物上的所有投射的東西都是空的,當你從那個禪定的平衡中出來時,仍然有內在存在的表象,但那時的菩薩(或進入車內的聽眾),他們不會將這些表象當成真實的。 通過不把那些事情看得那麼真實,那麼頭腦就會更加寬敞。

這很好,因為你現在可以看到我們的思想變得多麼緊張。 這裡有人介意嗎? 為什麼我們的心會緊張?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想法。 我們也相信我們的感官告訴我們的是客觀事實。 因為我們有這樣的信念,非常狹隘,所以我們當然會糾結於我們如何看待事物。 因為我們將一種他們沒有的生存方式強加給他們,然後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必須與我們創造的東西作鬥爭。

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是如果…… 這就是我們在思想訓練中所做的,這是理解它的一種簡單方法。 有人批評你。 如果你給那個人貼上“敵人”的標籤——他們批評我,所以他們是敵人——那麼每次你看到那個人,你的心都會不高興和懷疑,即使這個人剛剛走進房間,你也會防備,並且那隻是因為我們貼上了“敵人”的標籤,然後忘記了我們是貼上這個標籤的人。 而根據修行的教法,如果有人批評你,你說那個人在幫助我,他是一個善良的眾生,告訴我我需要做的事情,幫助我淨化我的負面情緒。 所以你給那個人貼上“善良的眾生”的標籤。 然後他們一進房間你就說有那個好心的眾生可以幫我了解我的錯誤和我需要改進的地方,我真的很感謝那個人。 然後當你看到那個人的時候,你就不會像凍僵和害怕一樣,因為你有不同的觀念,給他們貼上了不同的標籤。

我們的思想是如此強大,因為它如何構思某事,給它貼上標籤,以及如何創造我們的體驗。 所以真正看到事物並不像它們表面上那樣存在,它們只是名義上的存在,這給了我們很大的精神空間。

那是幻覺般的 冥想 這節經文在這裡指的是。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