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第 42 節:世上最自負的眾生

第 42 節:世上最自負的眾生

一系列討論的一部分 智慧寶石,七世達賴喇嘛的一首詩。

  • 我們用我們的財富、財產,甚至我們的朋友來創造一個形象
  • 社會鼓勵我們塑造我們想成為的形象

智慧寶石:第 42 節(下載)

誰是世界上所有眾生中最虛榮的?
那些把財富和朋友僅僅當作外飾的人。

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人——或者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的一面——這就是我們所描述的。 當它說財富時,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富有。 它只是意味著“財產”。 所以你用你所擁有的一切來創造一個形象,讓人們知道這就是你。 同樣,使用朋友作為聯繫人:“哦,我知道誰可以讓你與某某‘接觸’,所以我一定很重要。” 你知道,整個名字下降的事情。 以及你與誰有聯繫,而且,你知道,“ 喇嘛 騎進去 my 車而不是 車。” 所有這些東西。

我們很容易成為它的犧牲品。 社會教導我們這樣做,因為我們有一個我們想成為的人的形象,無論那個形像是什麼。 你想成為一名活動家,你想成為一名母親,你想成為一名公司經理,你想成為一名運動員,你想在監獄里工作——無論你想做什麼。 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擁有一定的財產並駕駛某種汽車才能擁有那種職業。 不是嗎? 所以你必須從你的工作中賺錢來支持那些會給你帶來形象的財產,這樣你才能得到那份工作。 當你有那份工作時,你還需要有某種社交場合。 所以你必須有一個看起來像某種方式,以某種方式行事,屬於某個社會階層或教育階層的伴侶。 然後你必須讓你的孩子有同樣的心態。 所以有一個你想成為的形象,然後我們用人和財產來創造那個形象並具體化那個形象。 基本上,我們以某種方式將它們用作裝飾品,來塑造我們想成為的形象,或者我們認為我們應該成為的形象。

我們可以看到,當人們沒有正確地做到這一點時,每個人都會看著他們。 我記得在 DFF [佛法友誼基金會】 群裡只有一個醫生。 他開著這輛破舊的車。 人們會想,“什麼? 你是醫生怎麼能開這輛破舊的車?” 就像,你不應該那樣做。 你應該看起來像這樣,你知道,等等。

所以嬉皮士,朋克,無論你在做什麼,我們都想創造一個形象,然後我們利用人和財產來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這是一種虛榮心,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對其他人真誠。我認為這節經文真正針對的是那些做到極致的人,我想我們都遇到過這種人。 你真的會覺得這些人在利用你,因為你認識某個人,或者你有一些東西,或者你做了一些可以增加他們地位的事情。 所以有時候它真的很明顯。 然後有時它要微妙得多。

然後,反過來,我們呢? 我們這樣做嗎? 我們是否有成為某種人的形象。 你知道,這種大學的學生。 你去某些大學,同樣,你必須開某種汽車,有某種夥伴等等。而如果你去那所大學,那麼你必須有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財產……。 所以,你知道的,一切。

你知道? 我們也做了多少——尤其是當我們不確定自己在世界上是誰的時候——來創造圖像並利用人和財產來做到這一點。 最後有點空虛。 一點都不空虛。 它很空。 [笑聲]

有一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很多年前,當我第一次接觸佛法時,我有一些朋友,我們都在那裡——有些是西藏朋友,有些是西方朋友——我們都在那裡,我們都在,你知道,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就像在底層和一切。 然後三十年後就像,哦,我的朋友是 IBD 的校長。 哦,我的天啊。 那是怎麼發生的? 我認識他們的時候他們是這樣的…… 這只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時候你認識很多年的人在你成長過程中,你必須承擔更多的權力或責任,或者不管是什麼。

[回應聽眾] 是的,有時候人們會說,就像你的例子一樣,“好吧,既然你是修道院的修女,我就更加尊重你了。” 你會說,“嘿,我就是我。” 你知道? 並且,“不要將我與其他事物混為一談,或者對我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所以從我們這邊來說,總是有這樣的想法:“我是一名學生。 直到我成為 , 我是一名學生。” 主要是。 我們可能會擔任其他角色,但我們的角色始終是門徒或學生。

[回應聽眾]你說只是從一所學校轉到另一所學校,你如何需要創造一個不同的形象,你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如果我知道那個想法,那個人,這個這個這個……

沒用的。 是的。 如果你正在學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搖頭]

[回應聽眾] 所以是的,我們可能會掉入的陷阱。 因為我們的一部分與老師有著真誠的聯繫。 那是真的。 當其他人問我們誰是我們的老師時,還有另一部分喜歡,因為當我們說“某某”時,他們會說,“哇!”

“哦,是的,他們是我的老師。” [笑聲]

但是你說的另一件事,有時是老師的個性。 你想詳細說明一下嗎? 你被某人吸引是因為他們的個性,而不是因為教義?

聽眾: 好吧,你會依附於它。 是的,這個人很重要,這個人寫了這本書和一切。 所以這種動機會腐蝕它。

尊者圖登卓龍: 是的,驕傲。 “這是我的老師。” 這就是我所說的“柴店八卦”。 在印度,每個人都圍坐在茶館周圍,他們都在談論,“你的誰的 領袖 的轉世? 我的 領袖 是……的轉世。” “嗯,我的 領袖……” 他們都在談論他們的誰 大師 是他們的轉世和血統 大師 等等等等。 沒有人談論教義。 你不談論你的老師教你的東西。 有點像,“我有一位特別的老師,他很不錯。” 柴鋪八卦。

這樣很容易看表面的東西。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