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的恐懼

對經濟的恐懼

一系列關於我們生活中我們可能害怕的許多方面的講座——死亡、身份、未來、健康、經濟、失去、分離等等; 還談到了恐懼的智慧和緩解我們恐懼的不同解毒劑。

  • 在經濟困難時期,我們需要停下來思考而不是恐慌
  • 我們的幸福真的取決於經濟狀況嗎?
  • 我們可以通過培養滿足感而受益匪淺

恐懼 10:經濟(下載)

昨天我們談了一些關於在健康狀況下應對恐懼的問題,我認為談談我們在經濟狀況下的恐懼可能會很好,因為人們似乎對經濟狀況感到非常緊張。 首先,只有一個評論是,我認為我們越緊張和害怕,它就越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因此,作為一個國家,每個人都會說“啊啊,經濟!” 那麼他們的行為方式實際上使經濟變得更糟。 所以我認為這是需要注意的一件事。 然後第二件事是,真正問問自己,因為我們往往會感到害怕:“哦,我不會因為這個、這個、這個和這個而快樂,因為經濟不太好。” 首先要問自己:這些事情真的會發生嗎? 其次要問自己:我有哪些內部和外部資源來處理可能發生的事情? 因為通常它們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即使事情應該很緊張,也總是有選擇和方法來處理它。

我們幸福的源泉

好吧,但最重要的是,問題真的是問自己:我的幸福取決於經濟狀況嗎? 是的? 這真的是我們要問自己的問題。 如果我們說是,那麼我們需要問自己: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因為如果我們將幸福感與經濟狀況聯繫起來,我們就會將自己置於無法控制自己幸福的境地; 因為我們說這一切都取決於外部的東西。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內部幸福不應該也不取決於經濟狀況。 實際上,我們可以用更少的東西更快樂,如果更少,我們的問題也會更少。 如果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擁有的東西少一點,節省一些東西,不要過度消費等等,那麼整個地球上的經濟分配也會更加公平。 實際上,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可以讓不幸地習慣於“我想要它,好吧,讓我們去拿它”的頭腦工作。 因為那個心只是在灌輸這麼多不切實際的期望,這麼多 附件,事實上,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已經養成了“我想要它,好吧,讓我們去商店買它”的習慣,因為信貸是如此容易。 這種貪婪的心理狀態,因為不僅僅是首席執行官的貪婪,還有消費者的貪婪,他們在說“我想要它,我們去拿它,即使我沒有錢,我現在也想要它。” 正是我們心中的那種貪婪導致了這種情況。 並意識到我們實際上可以用更少的錢更快樂。 因為如果我們過去得到的所有東西實際上都是幸福的原因,那麼一旦我們得到了一件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就不必再得到第二件了,因為我們會非常快樂、滿足和滿足第一個,如果它確實是持久幸福的原因。 但是我們的整個經驗告訴我們,那些事情不是。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去拿下一個,下一個,下一個。 因此,我們成為了一個消費成癮者的國家。 而且它不會給內心帶來快樂,也不利於整個社會。

少而快樂

所以,我認為看看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好的,然後看看我們有多少次可以因為更少而更快樂,特別是如果每個人都更少。 你知道,因為他們做過心理學研究,我們會通過與其他人的比較來判斷我們的幸福感。 或者我們判斷事物,你知道,與其他人相比,我們擁有多少,是否足夠。 因此,如果其他人擁有的少一點,那麼每個人仍然覺得他們擁有足夠的東西,因為我們會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來評估它。 因為除非有人比我們擁有更多,否則我們不會嫉妒和嫉妒,所以如果我們一起下降一個檔次,沒有人會嫉妒或嫉妒。 他們做了很多研究,表明事實確實如此。 所以,我認為我們通過我們有時非常厚實的頭骨得到了這一點,我們實際上可以用更少的東西更快樂,我們有更少的問題,有時更多的滿足感。 而且我認為,通過不消耗太多,我們變得更有創造力,我們和家人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和朋友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我們互相幫助更多。 所以這種創造力和這種一起工作、一起做事的事情實際上建立了更牢固的關係。 而且我認為,與有情眾生之間更牢固的關係相比,我們的生活空間充滿了許多我們不需要的東西,然後因為我們無法獲得下一個我們不需要的新東西而變得恐懼,帶來更多的快樂。 好的? 明白我在說什麼? 是的? 因此,與其對經濟感到恐懼,不如對我們所擁有的感到滿意,因為無論如何,我們擁有的比這個星球上大多數人所擁有的要多得多。 並努力培養這種內在的幸福感,分享東西,贈送東西,建立關係,並在我們如何尋找娛樂方面發揮創造力。

所以我注意到,自從我發表關於如何讓自己擺脫財產以及他們如何創造我們的身份的演講後,修道院裡的許多人一直在分享他們的東西。 因此,人們一直在贈送東西,更多地分享東西,並放棄自己的東西。 這會帶來很多快樂不是嗎? 當你可以給別人一些東西並分享東西,然後不要因為擁有這麼多東西而受累,好嗎? 所以它是一種很好的解毒劑,可以消除對經濟感到恐懼和恐懼的心靈,因為我們的幸福並不取決於所有這些。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