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嚴厲的言語和閒談

嚴厲的言語和閒談

關於文本的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人生的本質:給在家修行者的忠告 傑仁波切(宗喀巴大師)。

  • 嚴厲的言論
    • 嚴厲言論背後的動機
    • 超級敏感,變得防禦性——抑制溝通
  • 閒聊
    • 什麼是空話,什麼不是空話——動機
    • 注意我們談論的內容和談論的時間

人生的真諦:粗口和閒言(下載)

我們將繼續用嚴厲的言論。 嚴厲的言論是指我們侮辱、批評他們、大喊大叫、嘲笑他們、取笑他們、指出他們的錯誤,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傷害他們,或者甚至只是為了釋放我們自己的不安。

我們通常認為嚴厲的言論是完全失控的人。 但是,當我們嘲笑別人,或取笑他們敏感的事情時,或者當我們真的想傷害某人時,我們表現得如此甜蜜,而我們只說我們知道會傷害的話。 旨在傷害人們的感情並在他人面前羞辱他們的事情。 我們所做的所有這些事情。

它可以出於嫉妒,出於 憤怒, 有時出於 附件 或無知。 但它總是導致別人的感情受到傷害。

現在這是否意味著每當別人的感情受到傷害時,我們的言論就是嚴厲的言論? 不,它必須有一種消極的動機,希望傷害他人或羞辱他人。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說一些事情,但人們非常敏感,一切都被視為批評,或取笑他們,或類似的東西。 這些事情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嚴厲的言論。 有時我們可能會問一個問題,而有人會因為我們問這個問題而全力以赴。 或者你要求一些信息,人們會採取防禦措施,他們認為(你在批評他們)。 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嚴厲的言論,因此我們當然不對其他人的天賦負責。 我們可能會知道,好吧,人們對某些事情很敏感,所以在那些領域小心翼翼地走,但這不一定是負面的 因果報應 就我們而言。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審視自己,當我們處於接收端時,要立即採取防禦措施。 人們用錯誤的語氣說“早上好”,我們對此表示支持。 所以要真正看看我們是如何通過我們習慣性的誤解和我們的超級敏感來抑制與他人的自由交流的。

有趣的是,在解釋這些口頭上的惡行時,這已經出現了幾次,不是嗎? 幾天前我們討論了撒謊,以及經常被撒謊的人是如何抑制溝通的,因為他們太敏感了,或者他們太固執己見,以至於其他人無法自由地與他們交談。 所以(人)最終會撒謊。 這並不能證明人們告訴他們的謊言是正當的,但只是在我們的內部研究中,以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溝通——我認為這是我們都想要的——看看有時我們是在哪裡設置障礙的人,然後抱怨其他人卑鄙。 所以,這樣做很有趣。

然後四句中的第四句是閒談。 這是當我們只是為了喋喋不休而喋喋不休地喋喋不休地談論通常是對象的無關緊要的事情 附件 為我們。 比如銷售和哪裡可以買到便宜的東西。 有時政治會演變成這種情況。 運動的。 食物。 哦,天哪,是的,不停地談論食物,太無聊了。 除了那些覺得有趣的人。 談論這個人做什麼和那個人做什麼,只是為了談論他們,而不是為了分享有助於分享的信息。 但是基本上只是用我們的演講來浪費很多時間。

現在,這是否意味著每次我們與某人交談時,我們都需要進行一次非常嚴肅、親密、有意義的討論? 不。因為當你和人一起工作時,你想在工作場所保持友好的感覺,所以你經常會聊一些關於這個和那個的東西,只是作為一種關注彼此的方式,承認彼此的存在,分享和對方一點點。 只要我們知道我們正在這樣做以及我們為什麼這樣做,這種事情就可以了。 但是我們可能一開始意識到我們正在這樣做,然後它只是對許多不必要的事情進行胡說八道,提供建議,提供意見,並告訴人們該做什麼,你知道它是怎麼回事.

過去,你會和這樣的人通電話,你有一些事情要做,他們一直在打電話,而且很難讓他們離開。 這可能是電子郵件的好處之一。 但是有些人會不斷給你寫郵件,而且郵件很長,所以有時你只需要按下刪除按鈕,或者你在兩到三週內回复他們,因為一旦你回复他們就會再給你發兩封。 也使用電子郵件它太多的聊天。 而且我認為人們使用短信——從我觀察到的——只是大量的閒談。

有人(可能)說,“但這不是說話,那是類型。” 它仍然包括在內,因為它是交流,即使您可能正在打字或翻閱,它仍然包含在四種言語不善之下。 所以有一點要小心。

問題與解答

聽眾: [聽不清]

尊者圖登卓龍(VTC): 可能是,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情況。 因為當我看到有人進來時,我會用“鴨背上的水”這種表達方式……。 我和我一起工作 喇嘛 有一次,有人進來,這個人說這個,那個人抱怨那個,那個人,他只是聽了所有這些,但他沒有反應。 這就像鴨子背上的水。 他聽到了,所以他會處理重要的事情。 但他沒有反應。 我認為事情就是這樣,人們可能會說各種各樣的東西,並且能夠區分什麼是我們需要在那個時刻或另一個時刻處理的重要信息,什麼是更好的東西漠視。 他們說你必須選擇你的戰鬥,你知道嗎? 就像每次有人說什麼時,如果我們覺得“哦,這是要處理的事情,我必須糾正它們”,我們就會變得難以忍受。 所以有時候你只需要放手。

[回應觀眾]對,你必須真的放下它,而不是以後爆炸。 我說的是你真的放手了。 明明壓住,疊起來,不像鴨子背上的水一樣從背上滑下來。 它進入了“下次我們發生爭執時我會向某人投擲的怨恨”的容器。 這不是很有幫助。

聽眾: [聽不清]

職業訓練局: 是的。 什麼是我的回應,什麼不是。 因為有時人們告訴我們一些事情,我們會做出回應,讓自己置身於他們的旅程中,這根本沒有幫助。 有些人喜歡做…… 我的意思是,他們拋出了鉤子,他們想把我們吸引到他們的戲劇中,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放手,而不是咬鉤,不要把自己插進別人需要解決的問題中。

就像某某人來找我抱怨那邊的人,然後我就很生氣“哦,這個人真的很不開心,那個人做了一些讓這個人不開心的事情,所以我們有兩個不開心的人,而且我最好解決它,讓每個人都開心,因為如果他們不開心,我就會在環境中感到太焦慮。” 所以無論如何我都會變得焦慮,我試圖安撫這個人,然後我去找那個人,我說“你知道,你說了這個那個,所以某某因為它而生你的氣……” 然後,那個人沒有安撫對方,而是真的生氣了。 然後他們真的很生氣,他們回到這個人面前說“某某告訴我你對我說了這個那個。” 然後這個人說“嗯,是的,我做到了”,或者,“不,我沒有,某某誇大了它。” 然後他們都因為你誇大而生你的氣。 [笑聲] 所以那些事情,不關我們的事。

因此,如果有人來找我們,他們說得不好,等等等等,他們在發洩,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們冷靜下來,那就太好了。 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們看看他們的 憤怒 並意識到他們很生氣並使用佛法解毒劑,那很好。 但我們不會捲入成為亨利·基辛格先生或女士,在兩黨之間來回走動。 [笑聲] 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現在,我們已經把問題當成了我們的問題,而這不關我們的事。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