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固有的观点和意见

固有的观点和意见

一系列的一部分 菩萨早餐角 在 2009 年 2010 月至 XNUMX 年 XNUMX 月的绿度母冬季闭关期间进行的会谈。

  • 没有人是天生邪恶的
  • 我们创造了对他人的看法,然后认为他们就是这样
  • 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动机来避免伤害

绿度母闭关037:本性 意见 和意见(下载)

尊者曾经谈到慈悲、利他主义等的重要性,并真正鼓励人们开阔眼界,看到没有人天生是邪恶的(或者没有人天生有缺陷)。 他讲了一个以色列人在他去以色列之前采访他的故事。 当然,记者询问了希特勒和大屠杀。 尊者说,“希特勒和其他人一样; 他并非天生邪恶。 由于某些原因,他产生了难以置信的仇恨 条件 以及他生命中出现的原因。 但这并不是他天生的身份。” 尊者说,当他到达以色列时,有人在问,“你不认为希特勒不好吗?” 所以,他笑了,因为他说,“哦,在他们的心目中,甚至从他作为婴儿从母亲的子宫里出来的时候,他就是杀人犯。” 所以尊者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 但这与我们对某人形成意见时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我们把它们都做成一件事,我们认为这就是它们的全部。 前几天我在想(有人指的是焦虑的母亲、暴君,以及类似的东西),这种标签使某人成为某种东西,而这就是我们允许自己将他们视为的全部。 这确实限制了我们看到他们的善意、看到我们的相互依存、看到我们如何像他们以及他们如何像我们的能力。 我们如何都想要快乐而不想要痛苦。

尊者说的另一件事是,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动机来避免伤害某人。 一个是我们会遇到麻烦的动机。 其次是我们将经历业力后果的动机。 三是这个人和我一样,不想受苦的动机。 他说,就第一个动机而言,这肯定是我们小时候学习的。 不要因为你会被打、被骂、被送到你的房间或其他什么而做某事。 这个想法是我们不会因为恐惧而伤害他人。 但是,他是说这实际上不是善行,因为你的思想如此混乱。 当然,这肯定比伤害别人要好。 出于恐惧而不伤害绝对比伤害更可取。 但第二个动机是超越它并理解 因果报应 及其影响。 然后,我们不会伤害,因为人们看到我们自己会因对他人所做的有害行为而受到痛苦的结果。 那是善的东西,带来好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有限的。 第三个动机是当我们真正看着对方说,“哇,他们想要快乐。 他们不想受苦。 我关心他们,我关心他们的幸福。 我很关心他们怎么样。 我希望他们快乐。 我不想让他们受苦。” 有了这种意识和动机,我们就不会伤害别人。 这就像操作 菩提心; 当我们做所有的动作时 菩提心.

尊者以这三种动机为例,说明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做同样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伤害,但根据我们的动机,从中得到完全不同的业力结果。 要真正审视我们的思想,有时我们必须从最低的动机开始,因为那是我们所处的位置。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不会和别人打架,因为我们会被吼叫,或者被打屁股,或者什么的。 但希望我们不仅停留在那里,而且取得进步。 我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呆在那里。 我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到达那里,相反,我们只是有点“闪耀”。 或者,“你想惩罚我,那又怎样?” 那我们真的有麻烦了。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拥有真正真诚地希望他人快乐并关心他们福利的利他主义意图,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更多 菩提心 在我们心中成长。 慈悲和爱的动机不是 菩提心. 这是同情心。 是爱。 菩提心心愿 以慈悲为动机的开悟。 尽管如此,创造那种慈悲和爱绝对是有益的。 然后如果我们将它指向生成 菩提心,相当精彩。

观众: 基本的道德价值在哪里?

尊者图登卓龙(VTC): 所以你问的只是基本的道德价值观。 就像一个不是孩子的人,他们因为害怕而避免伤害,但他们不是一个理解的人 因果报应 任何一个。 他们就在这两者之间,只是说,“好吧,这不是一件好事。 我有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准则,这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那个人更进一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真的很关心那些人,我真的希望他们快乐,”那么它就会继续下去。

观众: 你会说,如果你只是认识到这一点,“我不想对别人那样做”,这适合吗?

职业训练局: “对别人做你希望他们对你做的事。” 所以我不想让别人打我,所以我不打他们。 是的,我认为它有点落在某个地方。 这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不是吗? 我们必须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 所以,我不喜欢被打。 我不喜欢被批评。 我不喜欢别人影响我。 所以我不会这样对别人。 那是一回事。 更重要的是,“我真的以积极的方式关心他人。 我不想伤害,因为我不喜欢被伤害。” 这仍然站在“我不会对某人做坏事”的一边。 但是,它并没有采取额外的步骤,“我要做一些真正有利于他们的事情。” 当然,两者并不总是那么截然不同。 我们可能会生气然后说,“我想责备某人。” 然后想,“哦,我会失去名誉,其他人会认为我不好。” 然后我们想,“我也会创造坏的 因果报应 往生下界,我不做。” 然后,“好吧,我不喜欢别人责备我,所以我不会责备他们。” 这不同于说,“我真的很关心这个人的感受。 我真的很关心他们的感受,他们不开心。 他们现在很烦恼。 所以我不仅不会责备他们,而且如果可以的话,我会看看我能做些什么积极的事情,并从中受益。”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