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第 34-5 節:受苦的觀點

第 34-5 節:受苦的觀點

一系列討論的一部分 41發菩提心祈請文 來自 華嚴經 (“ 花飾經).

  • 精確定位我們自己 錯誤的看法
  • 滅集觀
  • 永恆主義與虛無主義
  • 不良的道德和行為方式

41 祈求修煉 菩提心: 第 34-5 節 (下載)

“願一切眾生不仁 錯誤的看法
這是主的祈禱 菩薩 見人不報恩。

通常,當我們看到人們在我們認為應該報恩的時候卻不報恩時,我們會生他們的氣,評判,有點反感。 其實,如果我們和朋友在一起,他們在做這種事情,我們應該做的是,當有合適的時間,當這個人沒有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他們的頭腦似乎有點放鬆,然後只是和他們談談,說“你接受了這種善意,我看到你以這種方式行事。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無需(要求)就可以讓他們意識到的某種方式:“你應該這樣做。” 在這裡,當你不報答別人的善意時,更容易說。 我們總是抱怨他們沒有完全回報我們的善意,所以忘記那個。 甚至不要試圖在那個問題上糾正某人,因為那隻是我們自己的不滿情緒,不是嗎?

我們不應該善待的真正事情是 錯誤的看法. 與其在別人不報恩的時候評判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的想法,思考:“我應該對自己不友善 錯誤的看法。” 我們總是從自己的開始 錯誤的看法. 當然,我們都認為我們沒有,這表明我們的深度 錯誤的看法. 不是嗎?

在教法中,有各種不同的煩惱分類。 無著有一類叫做“受苦 意見。” 是六根本煩惱之一。 在受苦的人中 意見 有五種。 其中之一是 錯誤的看法, 但實際上它們都是 錯誤的看法.

第一個是我們所說的滅蘊見。 就是那個叫 日達 在藏語中,就是把自己的“我”或“我的”當成真實的存在。

第二個是 意見 永恆主義和虛無主義的基礎,首先是抓住自己的真實存在,然後以永恆主義的觀點思考,在死亡的時候,自我繼續作為某種固有存在的靈魂,或自我,或繼續存在的我. 或者,如果我們有一個虛無主義的觀點,認為那個固體的固有存在的自我在死亡時完全消失了。 我們很容易落入這兩個。 你可以經常看到,當人們談論他們的老師轉世時,他們在想,“有這個本來存在的生命,來世仍然是同一個人。” 不,有連續性,但不是同一個人。 擺脫永恆主義和虛無主義這兩個極端的觀點並不容易,因為這真的意味著正確地理解空性。 當然,描述永恆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有各種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層次,但把它放在一邊。

第三 錯誤的看法 認為不良的道德和行為方式是解脫之道。 不良的道德,錯誤的教義。 做某些行為,認為它們是解脫之道,但它們不是道。 它可能持有錯誤的道德規範,比如動物犧牲是好的等等。 持有不是道路的道路就像在古印度,人們相信如果你跳上三叉戟,它會從你的頭頂冒出來,這意味著你已經開悟了。 如果你像狗一樣爬來爬去,這意味著你正在用盡你的狗 因果報應 你將重生為人。

他們總是舉出那些錯誤的道德和錯誤的道路的例子,但在我們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因為我們的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錯誤道德,人們認為可以,我們認為可以。 有各種各樣的東西不是我們認為是道路的道路。 不同的迷信做法。

上座部傳統中經常解釋的一個是認為僅僅正確地進行某些儀式和某些儀式和儀式本身就是道路。 這個在當時很流行 . 如果您聘請婆羅門,他們舉行儀式並且完美地完成,那麼您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我們也會用我們的東西來做同樣的事情。 “我真的不需要理解這種做法,只要我用任何語言喃喃自語,我得到同樣的好處 因果報應 從中。” 有很多這樣的事情。 堅持不同的迷信事物。 那種東西。

想一想道路和錯誤的道德行為。 舉幾個例子。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