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第 34-6 節:三寶、重生和業力

第 34-6 節:三寶、重生和業力

一系列討論的一部分 41發菩提心祈請文 來自 華嚴經 (“ 花飾經).

41 祈求修煉 菩提心: 第 34-6 節 (下載)

我們在談論 錯誤的看法 昨天,大約,

“願一切眾生不仁 錯誤的看法
這是主的祈禱 菩薩 見人不報恩。

我們已經談到了前三個受苦的人 意見. 短暫聚合的觀點然後是永恆主義和虛無主義或絕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的觀點。 然後 錯誤的看法 道的不良行為模式,然後 錯誤的看法. 讓我們花點時間 錯誤的看法.

其實在我花時間之前 錯誤的看法 讓我繼續討論第五種觀點,認為前四種受苦 意見 最好的 意見 在世界上舉行。 我不想忘記那個觀點,而是要讓你知道,“是的,這是正確的觀點,最好的觀點。” 所以我們只是把 錯誤的看法.

讓我們回到 錯誤的看法 尤其是。 的類別 錯誤的看法 包括所有 錯誤的看法 但它特別強調其中三個,即:不相信存在 ,佛法, 僧伽; 不相信重生; 並且不相信存在 因果報應 及其影響。

對於這三者,我們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絕對肯定地說,“是的,我完全相信它們存在。” 但是當我們談論 錯誤的看法——至少在十不善的背景下——那麼我們談論的是一種觀點,我們得出了一個頑固的結論,即我們是 執著 非常努力。 那就是 錯誤的看法 在十不善業的背景下。

我們在這裡談論 錯誤的看法 在苦難的背景下。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有某些時候我們只是......沒有 懷疑 (因為 懷疑 已經夠糟糕了),但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我不認為這些真的存在。” 這是真正需要注意的事情。 當我們談論權利時 意見,我們都在談論,“是的,我相信 因果報應, 我相信 三顆寶石,我相信重生。 但是我們是否像相信它們一樣過著自己的生活? 我們在知識層面上以一種方式相信它們,當我們討論和辯論時,“是的,這是有道理的,我相信這些東西。” 但是我們是否像相信他們一樣過著自己的生活? 那個更難,不是嗎?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真的,真的,真的相信 因果報應 以及我們行為的影響 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應該做的。 如果我們真的相信輪迴,我們會做很多事情。 或者不會做。 如果我們真的,真的相信 三顆寶石 以及我們成為他們的潛力,那麼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指出了這三件事,實際上還夾雜著很多其他的東西。 為了了解輪迴並接受輪迴,我們必須了解心的本性。 我們必須了解,心的本性是清明和了知的。 我們必須了解煩惱是偶然的,並且存在對治它們的方法。 如果我們不明白這一點,不明白這一瞬間的心會引起下一瞬間的心,那麼我們就不會相信重生,也不會相信開悟的可能性。 然後我們就不會相信 三顆寶石. 所有這些事情都聯繫在一起。

另外,如果我們不真正相信心智的存在,如果我們認為心智只是大腦的一個分支,那麼相信 因果報應. 這只是大腦中的化學和電程序,沒有任何行為會產生道德後果,因為化學物質和電子以及類似的東西怎麼會產生道德影響呢? 有時所有這些事情都可以結合在一起。

有時你會聽到人們談論他們的 意見 他們會有一個 錯誤的看法 但他們不會有另一個。 他們會接受一件事——例如,有重生——但他們不會接受行為會產生道德後果。 或者他們可能會接受行為會產生道德後果,但他們不會接受這些後果會在來生髮生。 或者他們可能會認為事情會產生道德後果,但他們認為只要你有良好的動機,殺人和偷竊這些事情都是好的,我們總是有這樣的動機,因為它是 在水底采捕業協會(UHA)的領導下, 動機。

當我們真正開始非常深入地研究 意見 我們有,以及各種 意見 其他人有,以及種類 意見 人們的整個哲學。 人們接受哪些東西,拒絕哪些東西,所有這些東西是否聯繫在一起? 換句話說,如果你開始抓撓並說“你相信這個,那麼它與這個有什麼關係? 這些東西真的掛在一起嗎?” 然後你會遇到不一致的地方。

儘管我屬於一個相信推理和邏輯價值的傳統,但我仍然有一種潛移默化的懷疑,即我們常常首先決定我們相信什麼,然後我們挑選經文和引文以及驗證它的推理。 你在基督教研討會上看到,有關於上帝存在的整個神學,用推理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現在,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推理並不是真正的推理。 然後有時候你會看到佛經中斷言的東西(比如很多社會評論在佛經中被接受是因為當時的社會) ). 人們從未對這些應用推理和邏輯。 不是“從不”,而是經常在如此強烈地信奉佛教的文化中,一些我認為可怕的社會價值觀和偏見繼續存在,因為不知何故從未對它們應用推理。 或者如果它被應用,它的應用方式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怎樣,今天就夠了 錯誤的看法. 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更多地談論它們。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