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通過因果關係工作

通過因果關係工作

2007 年 2008 月冬季閉關期間和 XNUMX 年 XNUMX 月至 XNUMX 年 XNUMX 月在 舍衛城.

  • 實質性原因和合作性原因的定義
  • 誓言 積正 因果報應,但是那些下定決心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非佛教徒呢?
  • 與生俱來的自執 自然而然生起,萬事萬物皆受因果影響,何來 條件?
  • 我們的意圖是否將我們的祈禱帶到了目的地?
  • 如果你有更多,它是否更強大 戒律 你什麼時候祈禱?
  • 什麼是精神傷害,你如何創造原因?
  • 追憶往事
  • 在我們的腦海中創造故事並壓抑情緒
  • 以自我為中心 和偏執狂

藥物 撤退 2008: 07 問答 (下載)

培養動力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苦難,主要來自於傷害他人——以十種不善,損害他人的福祉。 結果,它也給我們自己帶來了痛苦和不幸。 害人害己,兩者並無二致。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快樂,我們就必須停止傷害他人,而是努力造福於他們。

修道院被白雪覆蓋,前景是經幡。

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試圖以任何大小的方式受益。 (舍衛城修道院攝)

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試圖以任何大小的方式受益。 最大的利益當然是能夠向他們展示證悟之道。 為此,我們需要自己實現這條道路。 因此,讓我們下定決心,為了利益所有有情眾生:我們自己和他人。 因此,現在就討論並在日常生活中做我們所有的行為,以實現為所有人的利益成佛的長期意圖。

實質原因及合作條件

我只想回到我們上週談過的事情。 有人問過原因。 所以,我查了一下。 實質性原因的定義是:“在其實質性連續體中是結果的主要產生者。” 好,知道了?

然後第二件事是:一個起作用的現象可以是一個實質性的原因,也可以是一個合作的原因。 合作事業是有助於產生其他東西的東西。

實質原因是在其實質連續體中產生結果的原則。 必須有一個連續的“物質”。 我們在談論木頭如何變成桌子。 它是木頭的延續,因為它正在成為一張桌子。 然後當我們談論頭腦時:一個時刻的頭腦產生下一個時刻的頭腦。 一個念頭是下一個念頭的根本因,因為兩個念頭具有相同的本質,或“本性”,或“實體”。 然後你有一些東西 合作條件 那是使事情發生的其他因素。

記得我們說的是種子發芽,種子是根本因,然後是水和肥料這些東西。 合作條件. 合作條件的定義:“是主要產生其合作效果的東西,不存在於其自身的實質連續體中。” 這意味著它有助於產生其他東西,但它不是“物質”的同一延續。 做桌子的人,那個人並沒有成為桌子——他們幫助做了桌子,但他們沒有成為桌子。

他們使用種子的例子。 因此,就好像他們要談論重生而言。 這裡說的是重生的實因,也就是重生的主因,是 因果報應。 “ 因果報應 是重生的主要因,但我們現在的蘊是 合作條件.

或者你可以這樣做,你在 12 個鏈接中知道你是如何擁有的:無知創造 因果報應-The 因果報應 在意識上留下種子。 那 因果報應 是重生的實質因。 但是為了那個 因果報應 在你需要的死亡時間成熟 和抓握。

和執著就像下一次重生的合作條件,因為它們使 因果報應 熟。 而且,當 因果報應 成熟它成為存在的聯繫,這是 因果報應 因為它幾乎準備好給出結果了。 然後這會產生下一次重生。

就像他們說的一樣 菩提心 是開悟的主要因; 絕對必要的東西。 但事實並非如此 菩提心 變成開悟。 因為如果你正在看 的心意,就得說出第十層的明知 菩薩心是清明第一剎那的根本因 的頭腦,因為一個時刻的頭腦是下一個時刻的實質原因。 他們在這裡使用“實質性原因”一詞並說它非常接近主要原因的方式有點令人困惑——因為他們總是說 菩提心 是開悟的主要因。 這不像 菩提心 本身變成啟蒙。

聽眾: 是不是因為 菩提心 是當你達到啟蒙的時候......

尊者圖登卓龍(VTC): 不, 菩提心還在那裡,而且 菩提心 是讓你證悟的主要事物。 但是當你獲得開悟時,你就處於冥想的平衡狀態。 那時當你處於冥想平衡狀態時 菩提心 不明顯。 這實際上是意識 證悟空性的智慧 那是有情眾生的最後一刻,當你成為 . 那麼當你是一個 你還會有 菩提心. 但現在你可以讓它們同時顯現。

然後他們在這裡也談到了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因為有不同的方法來劃分功能性的東西。

在我繼續討論直接和間接原因之前,因為你上次問過是否每件事至少都是其他事情的實質性原因。 答案是否定的。 例如,聲音。 它沒有實質性的連續體——聲音結束。 你可以讓前一刻的聲音在下一刻產生; 但在某個時刻,聲音之後不會產生任何東西,它就結束了。 聲音的最後一部分不是未來任何事情的實質原因,因為它不會在未來變成聲音。

聽眾: 它變成了某種東西,不是嗎?

職業訓練局: 我不知道。 它變成了某種東西,但它不會變成某種聲音的連續體,因為聲音停止了。 也許它只是變成了某種波浪或能量,或其他什麼。

或者像蠟燭的最後一刻。 燃料成為蠟燭火焰的實質原因。 當燃料停止時,蠟燭停止,然後蠟燭的光停止。 那沒有另一個實質性的原因,光沒有,它停止了。

為善業種子的成熟設定條件

想想變成別的東西的主要東西。 這很有幫助——它讓我們思考事情是如何發生的; 因為有時候我們的心胸很狹隘。 我們認為一因產生一果。 就像你在幼兒園時,他們解釋的方式 因果報應 如果你殺了人,你就會被殺。 好吧,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你知道那是幼兒園 因果報應. 行動會產生業力種子,這是造成那種情況的主要因素。 但是,有那個業力種子還不夠好,因為我們現在心裡有各種各樣的業力種子,不是嗎? 前世的業力種子數量多得驚人,有好有壞,誰知道我們心裡想的是什麼。

現在,什麼業力種子在這個特定時間成熟,取決於 合作條件 這就是為什麼和佛友在一起真的很好,因為佛友表現得很好 合作條件 這將滋養你的積極 因果報應 成熟。 然後當那個積極的 因果報應 成熟,希望你會創造更多積極的 因果報應.然而,如果你和沒有良好道德價值觀的人待在一起,那麼眾所周知,我們就會開始模仿他們並受到他們的影響。 他們成為 合作條件 因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不善,這讓我們陷入了更多的麻煩。

你可以看到一些 因果報應 成熟。 擁有它還不夠好 因果報應,你必須有 條件 使它成熟。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當你酗酒和吸毒時,這是消極情緒的一個很好的條件 因果報應 成熟。 如果你正在開車並且你正在喝酒和吸毒並且你有 因果報應 在你的思想流中受傷。 好吧,這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條件 因果報應 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僅要看主要原因是什麼,還要看原因是什麼 合作條件; 因為如果不存在一個合作條件,那麼整個事情就不會發生。

請記住,例如 9-11 日,有些人錯過了飛機,然後有些人待命並在最後一刻得到它; 這看起來多麼奇怪。 飛機墜落:這取決於 因果報應 裡面的每個人都有 因果報應 受傷或死亡,並且 因果報應 在那一刻準備成熟。 然後恐怖分子充當 合作條件 為此,但後來有人沒有那個 因果報應 被殺,然後他們錯過了飛機。

或者,假設有人沒有那個 因果報應 但他們上了飛機,也許這會讓整個事情變得非常不同,因為有人必須生存,因為他們沒有 因果報應 在其中被殺。 整件事會變得不一樣。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事情非常非常複雜:這個相互關係的網絡。 我們談論新加坡的蝴蝶,它扇動翅膀,然後這讓其他人心情愉快,這讓他們對別人好,這讓他們做某事,然後 la, la, la, la, la, and然後紐約的某個人從中受益,從中得到一些結果。 這就是如何 合作條件 工作。

合作條件 與主要原因一樣重要。 例如,其中一件事是當我們採取 戒律:我們正在阻止負面因素的實質性原因。 但也因為我們限制了我們的行為,我們限制了一些可能非常好的情況 合作條件 為消極的成熟 因果報應.

考慮這樣的事情非常有幫助。 它讓我們真正明白緣起是多麼的複雜: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和直接的。 以及在某種情況下,有些因素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有些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這是很多不同原因的大混合 條件 繼續。

直接和間接原因

他們還談論直接和間接原因。 直接原因——您會喜歡這個定義的。 很典型:“直接原因的定義是直接產生的。 間接原因的定義是間接產生的原因。” 在這裡,他們給出了種子發芽的直接原因的例子。 種子也是實質因。 但它也是直接原因,因為它是產生新芽的前一事物。

間接原因是產生種子的植物; 因為直接原因是緊接在結果之前的原因。 鑑於您可能有一個完整的連續原因可以追溯到; 它們仍然在整個連續體中,但它們是間接的,因為它們不是那個物體出現之前就在那裡的東西。 桌子的直接原因是那塊木頭,但間接原因是木頭來自哪棵樹——更遠的地方。 我們的直接原因 身體 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父母的精子和卵子。 間接原因是我們之前的那幾代人。

聽眾: 你能有一個間接的實質原因嗎?

職業訓練局: 是的,我想你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

聽眾: 看來直接原因必須是主要原因。

職業訓練局: 是的,某件事可能是同一件事的實質原因和直接原因。 有多種方法可以對功能事物進行分類。 一種是直接的和間接的; 另一個是實質性和合作性。

如果我們將其分為直接和間接兩類,那就是讓我們注意時間因素所涉及的某些事物產生其他事物的因素。 實質性和合作性讓我們根據特定事物的功能來看待它,它如何幫助其他事物發生。 因為種子發芽的方式不同於澆灌花園的人發芽的方式,或者水生髮芽的方式。

我們的業力種子和淨化

聽眾: 我們的頭腦中有無數的業力種子,它們是負面的、中性的、正面的,所以我們確定 條件,如果我們只堅持積極的態度 條件,就像把所有的 誓言,保留它們,與佛法朋友和老師在一起,所有這些負面種子會怎樣? 他們是在某個時候離開還是坐在那裡等待?

職業訓練局: 我們有很多負面的種子。 如果我們總是保持積極的態度 條件,那些負面種子會怎樣? 首先,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自己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 條件 不保證沒有負面 因果報應快熟了你可以採取 誓言,住在一個好的社區,你仍然會生病,不是嗎? 你仍然會生病,你仍然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或者人們批評你,或者你沒有錢或其他任何東西。 只是因為你把自己放在了好的位置 條件, 並不代表沒有負面 因果報應快熟了這只是意味著你要帶走一些 條件 這可能會導致消極 因果報應 成熟。 還有其他不需要太多的惡業,只是像爆米花一樣待在那裡。

然後,就你有一些 因果報應 這可能會成熟:如果你讓自己處於某種情況 因果報應還在那裡,記得嗎? 的品質 因果報應 一是它不會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你這樣做 純化 實踐。 那 因果報應它還在那裡,要等到另一個時間成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做 純化,因為 純化,它要么停止 條件 聚在一起或成熟時產生:它會產生較小的令人不快的負面影響,或者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或類似的東西。

職業訓練局: 我們可以繼續回答您本周可能遇到的問題。

決心的力量

聽眾: 拿東西的人呢 誓言 不是有意選擇不喝酒的佛教徒或世俗人,但他們不會以超越今生的思想去做。 下定決心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人。 這對他們有何影響 因果報應?

職業訓練局:阿毘達磨 當他們談論 誓言,他們談論不同的種類,其中一種是 pratimoksha 發誓 我們採取的。 一個叫做,如果你翻譯它,它會變成非-發誓, 或非發誓, 或反發誓. 意思是:一個人下定決心要做一些消極的事情。 他們沒有採取 發誓 在任何人面前。 比如一個屠夫:一個屠夫說,“這是我的職業,這是我的職業,我要去殺人。” 或士兵,或獵人,誰知道什麼。 下定決心反复做某種行為的人——這就是所謂的非-發誓, 或反發誓,或者不管它是什麼。 這使得 因果報應 當你這樣做時,你會變得更強壯。

它沒有說任何關於非佛教徒或佛教徒但不參加儀式的人。 我個人的感覺是,每當你下定決心時,它就會影響到 因果報應. 所以如果你下了一個強烈的決心,即使它與佛教或其他任何東西都無關,[他們]甚至都不會考慮來生。 [但]就像你說的:有些人甚麼也沒說,但他們只是想,“我不會喝酒”,或者,“我不會說謊”或諸如此類——這種堅定決心的力量是非常積極的在頭腦中,它會阻止他們做一些消極的事情。

與生俱來的我執與業力

聽眾: 我有一個問題 與生俱來的自我把握 那是自發產生的。 但是,如果一切都在因緣的影響下,那怎麼可能發生呢?

職業訓練局: 自發並不意味著相反,沒有原因。 自發只是意味著,像這樣“繁榮”[笑聲]——自發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原因。 這有點像自燃的東西; 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起火的原因。 這是有原因的。

祈禱和意圖

聽眾: 我想知道,我沒有 懷疑 關於祈禱的力量。 但當我們為某人祈禱時,我的感覺是 口頭禪 祈禱是如此強大,它們超越了我們為之奉獻的對象。 我們也讀過關於某些人群的故事,比如為心髒病患者祈禱的人和沒有為另一群人祈禱的人。 我們的意圖,它真的能指引我們的祈禱和願望去向嗎?

職業訓練局: 你的意思是,如果你為一個人禱告,那麼許多人也能得到好處嗎?

聽眾: 我們的意圖是否將這些祈禱帶到了目的地?

職業訓練局: 我們的意圖是否將祈禱帶到了目的地? 您有一個永遠不會迷路的 UPS 司機。 [笑聲] 我無法告訴你祈禱力量如何運作的確切緣起,但我認為心是非常強大的。 我們理解物理因果關係,因為我們用我們的感官看到它。 但是心理因果要困難得多,因為我們非常注重感官,不是嗎? 必須有某種緣起的方式,某人為別人祈禱可以帶來良好的效果——它可以幫助那個人受益。 當然那個人需要一些好東西 因果報應 他們自己。

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我會把它放在佛教的背景下。 這個人一直在祈禱,“,我想中獎,告訴我中獎的數字。 他為此祈禱,但他沒有聽到任何來自 ,所以他再次祈禱:“,我想中彩票。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 他仍然沒有得到他的號碼,他仍然沒有中彩票。 最後他說,“ 怎麼了?” 和 說:“買票。” 換句話說,不僅僅是某人祈禱的力量有幫助,那個人必須創造 因果報應 他們自己會從整個相互關聯的原因網絡中受益, 條件.

聽眾: 沿著這些思路,我也想知道像外行人做祈禱的人和做祈禱的人之間的區別 修道院的 誰擁有這一切 誓言,那麼他們的禱告豈不是更有力量? 但是這就是業力聯繫。

職業訓練局: 如果你有更多,它是否更強大 誓言,更 戒律 你什麼時候祈禱? 是的。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經常做 供品修道院的 社區並要求他們做 法會. 但是,正如你所指出的,這也是與某人有因果關係的事情。 如果你是外行人,那會讓你的祈禱特別強烈,因為你與某人有因果關係。

請記住,有多種原因,而不僅僅是一個 - 不同的原因可能具有不同的優勢。 這裡發生了不同的事情。

有些人想,“好吧,好吧,我就去這裡的修道院做一個 然後我會喝茶,他們可以為我的親戚做祈禱。” 那可不太好。 他們有因果關係; 如果他們也做祈禱就好了。 但如果他們做一個 然後請求祈禱,這也很好,因為這樣會有更多的人 戒律,他們正在以這種方式引導他們的能量。

精神傷害

聽眾: 我想知道精神傷害。 我們要做什麼來創造因? 它是如何被認可的?

職業訓練局: 在我看來,精神傷害基本上就像另一個人傷害你一樣。 這不是你能看到的人。 但這是一回事。 在前世,你做了對某人有害的事情,所以你創造了那個 因果報應 受到傷害。 這一次,不是有人親自過來對你做某事,而是通過精神以另一種方式造成某種傷害。 但這是一回事。

怎麼判斷是精神傷害? 這是個好問題。 尊者說,很多時候藏人把事情歸結為與精神無關的精神。 他說,“哦,你把這叫做精神傷害,這不是精神傷害。”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在我看來,某些……。 我沒有直接的經驗,只是我的一些感覺。 我曾經有一個朋友患有非常非常嚴重的抑鬱症。 有一次我和他在一起,情況非常非常嚴重。 我開始做觀音 口頭禪 響亮地。 他剛開始哭。 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好像是精神上的傷害,精神承受不住這聲音。 口頭禪. 那完全是我的 納姆托克,完全來自我的腦海。 我不知道它是否是一個有效的認知者。

記得有一次我心情很不好,“心情不好怎麼回事?” 然後我想,“哦,如果這是一種精神傷害,讓我來做索取和給予 冥想 為了那種精神。” 我這樣做了,然後壞心情就消失了。

有時基本上你需要某種心靈感應的力量來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藏族社區的人通常會去 喇嘛 並詢問這是否是一種精神傷害。 如果 喇嘛 說是,並不一定意味著是。 正如尊者所說,藏人認為很多事情都是精神傷害,但實際上並不是。 但基本的解毒劑是同情心。 每當有人試圖傷害你時,無論是哪種方式 身體 他們有,如果你對他們有同情心,這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職業訓練局: 這周大家過得怎麼樣? 發生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

苦難的故事、戲劇、構思

聽眾: 我真的很感激許多人昨天在社區會議上談論的事情,我一直在努力了解這一點。 在那一刻,當某人說了些什麼或做了一些最初看起來有害的事情之後的每一刻——那件事就停止了。 在那之後的每一刻,我都感到某種痛苦完全基於對它的一種概念,因為整件事都已經過去了。 就像你昨天說的那樣,可能他們造成的傷害就這麼多[表示少量],而我在考慮之後對自己的傷害疊加在它上面。

我注意到了——我認為只是在這個環境中,並且有更多的空間來審視我的思想,我才能在整個地方捕捉到它。 看起來很有趣。 我認為因此一周內展開的戲劇數量實際上越來越少。 也許兩個月前我剛到這裡時可能還不太穩定的事情會拖上好幾天,現在有時可以持續短短十分鐘或一個小時。 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我很高興。

職業訓練局: 這非常好,這是真的。 我認為這是一個你可以看到的好處,當你 幽思. 你開始看到一個情況發生了,它停止了,然後概念頭腦跳了進來,編了一個故事,讓整個事情繼續下去。 與你互動的人,他們正在做其他事情,整個情況已經完全結束,但我們的思想反省,轉來轉去。 我們使整個事情變得巨大,並在此過程中使自己痛苦不堪。 很高興你看到當你能抓住故事,然後按下暫停鍵或拔下機器時,你每週的戲劇數量會越來越少,因為頭腦並沒有創造戲劇。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當你 幽思. 你走進會議,你的頭腦非常平靜,你坐下來,然後你想到你與某人的一些互動。 可能是十分鐘前,也可能是十年前,真的不重要。 你一想到,“哦,他們這樣說。 他們為什麼做這個而不做那個? 為什麼是這樣? 它必須是這個意思,它必須是那個意思。 它總是發生在我身上。 不僅是這個人,還是那個人。 我該怎麼辦? 我好慘我真的需要阻止這個 冥想 會議,所以我可以去和他們談談。 但我沒有他們的電話號碼,因為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們一直在繼續,然後在會議結束時鈴響了。 你睜開眼睛,你意識到你是在你自己創造的地獄領域,因為你正坐在 冥想 大廳和與您互動的人不在那裡。 交互沒有發生。

很明顯,是我們的思想在製造戲劇。 你不覺得嗎? 如果這就是你從靜修中認識到的全部,那麼你的靜修非常成功,因為這是我們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過度活躍的概念性思維一直在寫戲劇。 當他們談論“放下過去,放下未來”時,這就是他們所說的。 放下這顆心,它要么在反复思考過去,不停地轉來轉去,要么在焦慮中反复思考未來。 通常我們會反思過去 憤怒附件,或者未來在 附件 或焦慮。 現在什麼都沒有發生。

聽眾: 我只想說,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閉關開始時,我說我主要的事情是我想嘗試找到一些讓自己變得更平等的方法。 我只是在想,我遇到的一些修煉者是那種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他們的心不會亂的修煉者。 我在澳洲的老師就是這樣。 這一定是原因——因為他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未來或過去或其他什麼地方。 就像他們能夠導航一樣。

職業訓練局: 正確的。 這是現在讓內心平靜的好方法。 就像你說的,你遇到的人對所有事情都沒有那麼反應,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編造這些故事。 因為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想法,我們對事物的反應是多麼的小,非常小。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有人來找你說,“哦,你做了廢話,廢話,廢話,我覺得廢話,廢話,廢話,”——你甚至不記得當時的情況。 或者也許你記得當時的情況,但你對那個人沒有惡意。 然而,這個人一直在受苦,直到他們因為他們頭腦中編造的故事而來找你談話。

我們做同樣的事情。 當然,當其他人這樣做時更容易看出,因為我們知道他們編造的故事是假的。 但是當我們編造一個關於別人的故事時,我們確信這是真的! 我們確信這是真的,然後我們就去做。 我們很痛苦。

壓抑的情緒

聽眾: 這描述了我過去兩週的感受。 [笑聲] 對我來說很難的事情是被壓抑的情緒。 你怎麼 訪問 他們? 我知道與過去掛鉤是行不通的,“但是,但是,但是[藉口]”——這根本行不通。 但我不明白你是如何處理那些你不一定會處理的事情的 訪問 除非你呆在那裡,讓自己感到疼痛或其他什麼。 然後如何不造成傷害? 大約一周前,我發現自己用沉默把自己隔離開來。 當你解決問題時,有關於包含它的事情。 但我覺得我只是在我周圍建立了這個巨大的東西——這種沉默的保護。 我只是看不出擺脫我的感受的方式。

職業訓練局: 這是個好問題。 當你的頭腦正在編造所有這些故事時,你正在談論壓抑的情緒和類似的事情。

你只有被壓抑的情緒,因為你有故事。 一旦你放下這個故事,你就不再有任何情緒。 一旦你放下故事,就沒有情感。

如果我坐在這裡感到生氣,因為“某某做了這某事,廢話,廢話,等等。” 讓我不高興的不是他們做了什麼。 讓我難過的是我的故事。 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消失了。 一旦我放下我的故事,就無法抑制任何情緒。

聽眾: 這就是感覺像這樣一場戰鬥的事情。 我不知道這是否與壓抑的情緒有關,但這種方法有效 [放棄故事],直到它停止工作。 然後它又回來了,我嘗試了另一個工具。

職業訓練局: 你放下這個故事,你一天就好了。 然後突然間,你又在想這個故事了。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 我們必須不斷地放下這個故事。 有些故事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告訴自己,以至於它們只是習慣性的思維方式:“我是那個總是被排除在外的人。 我是那種總是以原始方式結束交易的人。 我是所有人都拒絕的人。 我是那個被所有人拋棄的人。” 然後它只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情況下回來。 所以我們看到了它,我們放棄了那個特定的故事。 我們放棄了“某某拋棄我”的故事,但我們沒有放棄“我總是那個被拋棄的人”的故事。

或者我放棄了這樣的故事,“誰誰侮辱了我”,但我沒有放棄這樣的故事,“我總是因為不是我的錯的事情而受到指責,這是不公平的,而且當我什麼都沒做時受到侮辱。” 我們沒有放棄整個故事。 有時我們可能已經放棄了那種情況的故事,但因為我們已經思考了很長時間,所以它又回來了。 也因為我們沒有放棄整個故事,然後它又出現了。 你必須再次使用解毒劑並猛擊——放下,放下,放下。

聽眾: 昨晚我讀了 [something] 幫助我構建它,將其視為一種慢性疾病。 如果我們在整個無始的時間裡創造了這些原因,那就是相當長期的。 [笑聲] 放棄它很難。

職業訓練局: 而且,你是一名治療師。 你知道你可以重新訓練人們的肌肉。 他們只需要繼續這樣做。

聽眾: 正確的。 永不放棄。

處理消極的心態

職業訓練局: 你不斷地重新訓練你的思想,它確實變得更容易了。

讓我回答你問題的第二部分。 你說當事情發生時你發現了什麼,然後你建造了一堵沉默的牆——這非常方便,因為你應該保持沉默。 但那是為了保護你不會因為你的感受而猛烈抨擊他們而傷害其他人?

聽眾: 我有時也有這種感覺。 這次我沒有那種感覺。 我覺得那是因為我太生氣了。 我只是把一切都看成:“所有這些輪迴眾生,都被束縛起來,順著那條無明之河漂流。 如果我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互動,它只會變壞。 [笑聲] 我們都在輪迴中。 我最好不要參與。” 我只是太生氣了。

職業訓練局: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覺得有幫助的就是說,“這只是心情不好。” 通常我的壞心情會在一天結束時消失。 我發現很難把壞心情一直保持到第二天。 我想如果我再努力一點我就能做到。 [開玩笑] 如果你說,“好吧,我只是今天心情不好。” 你所做的就是去睡覺——有時心情不好是因為你累了。 你睡著了,醒來時神清氣爽,你產生了 菩提心 它不在那裡。 你說好吧。 或者你為所有真正有情緒問題的人付出和付出。

灌輸動機

聽眾: 我剛剛一直在探索我的版本,我的觀念,很明顯,自我珍愛,它在我心目中的特徵之一,具有一定程度的偏執。 我記得幾年前我們圍著午餐桌談過一次關於這裡一位居民的談話。 我開始想出她正在做的所有事情以及她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你說,“你很難弄清楚你的動機是什麼。 你怎麼可能弄清楚別人的動機是什麼。”

我發現我的自愛是如此偏執,以至於當我進入這些習慣性的反應狀態之一時,我個人認為人們這樣做是有意傷害的。 他們的全部動機就是讓我受苦。 這可能發生在最小的事情上。

聽眾: 我真的一直在審視這種偏執的自我珍視。 我只是假設很多人對我的行為的動機是傷害或不便或不體貼或不尊重。 當然,故事一開始就進入了高潮,因為我已經做好了被攻擊的準備。 它甚至不必一點一點地建立起來。 它出現在第 47 頁…… 所以我昨天看到了。 我很高興我做出了選擇,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這種情況。 但老實說,我相信我感知情況的方式是唯一可以感知它的方式。 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這是昨天的高點。 這是一件很有幫助的事情。 讓我知道我有能力做出另一種選擇,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那是另一部分。 小我說我陷入了這種偏執的框架中。 我不是。 我只需要放下這個故事,一切都會煙消雲散。 涼爽的。

職業訓練局: 就是這樣。 我們確實有一個很大的習慣,就是將動機歸咎於人們,並假設他們故意想要傷害我們。 然後我們假設,如果他們想傷害我們,我們的 憤怒 已驗證。 現在,這合乎邏輯嗎? 如果有人想傷害我,那就讓我 憤怒 有效。

這裡有一個三段論:“當有人做了你不喜歡的事情時,生氣是恰當的,因為他們是故意傷害你。” 然後你必須去普及,“如果有人故意傷害你,那是否意味著你的 憤怒 合適嗎? 真的嗎? 我們認為是,但這是真的嗎?

聽眾: 不是根據寂天。

職業訓練局: 正確的。 不知何故,我們認為如果他們對我不好,那麼我就有真正的理由生氣。 然後我可以帶球跑 憤怒. 寂天說不,這不是一個好的理由。 不管他們是想傷害你還是不想傷害你。 正如你所說,大多數時候他們無意傷害我們,但即使他們這樣做了,也不代表 憤怒 適合。

你打我,我才能打你。 這就是那裡的邏輯。 你向我扔沙子,所以我可以向你扔沙子。 你在我的國家搞了恐怖主義,所以我可以去轟炸你的國家。 或者即使這不是您的國家、您居住的國家或我懷疑與您有關聯的任何其他人。 這就是確切的邏輯。 邏輯不是很好。

負面情緒和概念性思維

聽眾: 你之前說過,當你放下故事的那一刻,情緒就消失了。 我想知道——這可能有點枯燥,但它對我的經歷有一定的應用——當你說情緒消失時,當故事消失時,你不一定是指真正的痛苦感覺,對嗎? 因為我可以放下這個故事,痛苦的感覺有時會持續下去,然後逐漸消失。 例如,我胸部的生理緊繃感 憤怒,甚至只是精神障礙,因為我可以放下故事,然後有點像著陸。

職業訓練局: 所以你問的只是因為你放棄了故事,情緒消失了,但這種不好的感覺不會持續一段時間嗎?

如果你有一些生理因素,是的,那將需要一些時間 身體 再次調整。 但是,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發現自己有時一旦放下這個故事,就會大笑,因為我的想法太搞笑了。 也許這需要你一段時間——你慢慢放下它,感覺慢慢消失。

聽眾: 所以只要有情緒,故事就會隨之而來,所以每當我們經歷某事時,我們只需要尋找故事是什麼?

職業訓練局: 是的,通常是在有非常強烈的負面情緒時——因為負面情緒是概念性的頭腦。 他們不是直接感知者。 它們是概念性的。 這意味著他們有一個心理形像作為他們的對象。 這意味著有一些故事正在發生。 我們看 憤怒 作為直接感知,但事實並非如此。 它正在感知一個人的心理形像或意義的普遍性或其他任何東西。

聽眾: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有……介意……哦,我為什么生氣? 一旦你弄清楚了這個故事,你就會真正知道發生了什麼。 一旦你看到這個故事是什麼,它就會有點可笑。

和感覺在一起

職業訓練局: 確切地。 有時你可能只是有一種不愉快的心理感覺而不是生氣,儘管他們通常在一起。 通常,當我們有一種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時,會有一些 憤怒 繼續。 在那個時候,僅僅觀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會很有幫助。 一種方法是看故事,另一種方法是看不愉快的心理感覺。 你看它會停留多久。 只是審視這種不愉快的心理感受。 在我心裡是什麼感覺? 在我心裡是什麼感覺 身體?

通常我們有一種不愉快的心理感覺,然後我們馬上就會做出反應,“我不喜歡這個。” 然後我們陷入了 憤怒 的,“我不喜歡這個。 我想讓它消失。 這不公平。”

有時候只是停留在不愉快的心理感受中,沒有故事,也挺有趣的。 你不告訴自己這個故事。 你只注意不愉快的心理感受。 這可能非常有趣,因為您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不愉快的心理感受上多久? 一旦你的頭腦開始講故事,你就會說,“不,這與故事無關。 讓我們回到感覺。” 那種感覺會在那裡停留多久?

焦慮、恐懼和依戀

聽眾: 這適用於焦慮嗎? 我讀到焦慮是 憤怒. 我試圖在腦海中充實這一點。 好像是恐懼。 焦慮與恐懼有關。

職業訓練局: 那麼焦慮和 憤怒? 有不同種類的焦慮。 我傾向於認為焦慮通常與恐懼有關,而恐懼與 附件. 當我們執著於某物並且不想失去它時。 或者我們執著於未來的某事,它還沒有發生,但我們真的希望它發生,我們又害怕它不會——然後我們就會焦慮。

因此,由於不同的原因,會有不同種類的焦慮。

聽眾: 這很複雜,不是嗎? 在我看來,當我有一次嚴重的焦慮症發作時,我似乎並沒有,但我無法真正將其與 憤怒. 感覺不像 憤怒. 這是更多 附件.

職業訓練局: 是的,我認為更多 附件——恐懼與 附件 還。 恐懼和憂慮依附於某物。 你不想和它分開,所以你害怕你會失去它。 你擔心失去它。 或者你想要未來的東西。 你害怕你想要得到它。 你擔心你得不到它,所以擔心、恐懼和焦慮(接踵而至)。 有時從那裡,有些人去 憤怒. 有些人留在恐懼、擔憂和焦慮中。 有些人去 憤怒,因為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強大。 當你感到焦慮時,你不會覺得自己有力量。 我認為人們有時會去 憤怒 因為它讓他們克服了無能為力的不適感。

聽眾: 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我以為我心髒病發作了。 我在一個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工作。 部分原因是我第一天戴了助聽器,我不應該戴上助聽器,因為噪音太大了。 還有一件情緒化的事情。

我這裡痛得我以為我心髒病發作了。 他們帶我去了醫院,讓我接受了所有檢查。 他們讓我過夜——這花了我一千多美元。 他們說:“你的心真好。 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

然後第二天早上,我在做 冥想 我只能想像酸液湧入我的胃。 我馬上就知道這是焦慮。 我以前從未患過焦慮症,我也不知道它會引​​起身體疼痛。 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訓,我從我的 冥想.

聽眾: 在我的一生中,我間歇性地經歷過焦慮症,而且我認為自己並不經常明顯地感到焦慮。 但事實上,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身體上的疼痛。 您的 身體 變得如此敏感,就好像連移動都會感到疼痛。

聽眾: 這太糟糕了。

聽眾: 我還以為我心髒病發作了。 我當時想,“發生什麼事了?”

職業訓練局: 讓我們安靜地坐著,讓所有的焦慮都消失。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