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喚醒同情心

前言 培養一顆慈悲的心

培養一顆慈悲心的封面。

培養一顆慈悲心的封面。

從購買 香巴拉 or Amazon

我們今天作為人類面臨的問題需要積極的心態和對他人的同情心。 我堅信,我們可以通過培養一種普遍的責任感來解決我們的大部分問題,即出於同情心,沒有自私的動機,想要為他人做一些事情。 並且,藏語中的這個詞,有勇於決心的內涵——不僅為他人著想,想為他人做點什麼,而是將這些美好的願望付諸實踐。

所有不同的宗教在喚醒慈悲心方面都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他們都意識到慈悲的重要性,並有可能增加和加強慈悲與和諧。 正是基於這種共同的潛能,他們才能相互理解,共同努力。 另一方面,我相信同情心和寬恕等品質是人類的基本品質。 它們不僅僅屬於宗教。 作為一名佛教徒,我相信宗教是在我們實際的人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宗教加強並增加了我們天生的積極品質。 因此,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慈悲而不是宗教。 作為有情眾生,我們都相互依存,我們並不是孤立存在的。 因此,正如偉大的印度聖人寂天 (Shantideva) 所鼓勵的那樣,我們應該像手拔腳上的刺一樣熱切地互相幫助。

諸佛的慈悲以觀世音菩薩的形像出現,也被稱為觀音、觀音和觀世音菩薩。 我做的 冥想 每天修觀音,讓慈悲引導我的生活。 然而,僅僅祈求觀世音菩薩讓我們的心慈悲是不夠的。 我們必須練習在諸如 覺悟道的階段 (拉姆林), 關於思想轉變的課文或 心靈訓練 (lojong),以及寂天 指南 菩薩的生活方式 (菩薩行)在幫助我培養我可能擁有的任何同情心方面特別有效。

我沒有 懷疑 如果我們培養這些分析禪修並專注於發展菩提心—— 心願 為利益眾生證悟——結合觀世音瑜伽法門,這將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來減少我們的 以自我為中心 當我們對他人和我們自己產生同情心時,向他人敞開心扉。 我相信本文提出的雙重方法 冥想 以反思的方式主動將心靈轉化為慈悲的手冊 冥想, 以及觀想觀世音菩薩和念誦他的 口頭禪, 有可能特別有效。

在我認識她的許多年裡,比丘尼·圖登·秋準 (Bhikshuni Thubten Chodron) 經常以她務實、清晰、腳踏實地的精神修行方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正如木匠或石匠在開始建造任何東西之前首先準備好工具並收集必要的材料一樣,在這本書中,她從自己的經驗中收集了培養慈悲心的指導、靈感和建議; 剩下的就留給有興趣的讀者去實踐吧。 我祈禱所有真誠地尋求應用它們的人都能獲得成功,造福他人和他們自己。

達賴喇嘛尊者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是西藏的精神領袖。 他於14年6月1935日出生於西藏東北部安多市塔克澤的一個小村莊的一個農民家庭。 兩歲時,他就被認定為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的轉世靈童。 達賴喇嘛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或觀世音、慈悲菩薩和西藏的守護神的化身。 菩薩被認為是推遲了自己的涅槃並選擇重生以服務人類的開悟者。 達賴喇嘛尊者是一位愛好和平的人。 13年,他因非暴力解放西藏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即使面對極端侵略,他也一貫倡導非暴力政策。 他還成為第一位因關注全球環境問題而獲得認可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尊者曾到訪六大洲超過 1989 個國家。 他獲得了 67 多個獎項、榮譽博士學位、獎品等,以表彰他所傳達的和平、非暴力、宗教間理解、普遍責任和同情心的信息。 他還撰寫或合著了 6 多本書。 尊者與不同宗教的領袖進行了對話,並參與了許多促進宗教間和諧與理解的活動。 自150年代中期以來,尊者開始與現代科學家對話,主要在心理學、神經生物學、量子物理學和宇宙學領域。 這導致了佛教僧侶和世界知名科學家之間的歷史性合作,試圖幫助人們實現內心的平靜。 (資源: 達賴喇嘛網。 攝影者 蔣揚多吉)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