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方式

中間方式

在 2015 年文殊菩薩閉關期間發表的關於龍樹菩薩偈頌系列的最後一次演講,這些偈文來自 中道論.

  • 不同類型的依賴
  • 因果依賴作為證明空虛的理由
  • 空性也是一個從屬的名稱
  • 理解“空”的意義的重要性

尊者要求我們每天背誦的最後兩節經文來自於 卡里卡斯. 文本被稱為 中道論, 要么, 根本智慧,根本智慧. 標題有幾種不同的翻譯方式。 但它是(龍樹菩薩)關於空性的主要文本。 所以這兩首詩非常有名。 事實上,格西……幾年前他在這裡的時候,就讓我們記住它們。 我開始嘗試和他們一起唱頌歌,但後來我出於某種原因停止了。

無論如何,所以第一個是,

緣起被解釋為空性。
緣起本身就是中道。

因此,第一行:“緣起被解釋為空。” 有路 喇嘛 宗喀巴大師描述的“緣起”是指因緣。

因為有不同類型的依賴,記得嗎? 因果依賴,相互依賴(包括整體和部分相互依賴),然後是依賴指定。 所以我們開始理解因果依賴——那是更容易的——並用它作為證明空性的理由。 因此,在三段論中,您可能會說“由於因緣而生,因此人無固有存在”。

那個總是讓我震驚,因為它就像,哦,我是由於原因而產生的? 這意味著我不會在這裡沒有原因。 然後我內心的東西說,不,那是不對的。 無論如何我都會在這裡! 你知道? 我不是出於原因。 我不會因為無常的本質而消失。 我在這! 是的?

因此,你可以看到,只要考慮因果依賴,就會開始動搖我們作為某種獨立存在的感覺。 所以他在這裡說所有依賴於因和 條件 (換句話說,所有無常的、運作的事物)都被解釋為空。 它們沒有固有的存在。

請記住,我們剛剛討論了上一節,因為事物(當我說它意味著功能性事物時)因為它們是空的……。 因為永久的事物依賴於這些運作的事物。 如果運作的事物沒有內在的本質,那麼依賴它們的永恆事物也不能具有任何內在的本質。

然後最後兩句說:“緣起本身就是中道。” “那是一個附屬名稱。” 有不同的方法。 一個是因果相關的東西也是一個從屬的名稱。 因此,如果您對因果依賴有足夠深入的思考,您最終會得到依賴指定,這更難理解。

另一種解釋是,“那個”指的是空性本身。 所以空性本身是一個從屬的名稱。 空性本身並不存在。 它取決於它的部分,它取決於它的名稱基礎,它取決於它是 終極本性 的。 所以這本身就是中道。 因此,當我們談論“中道”時,一方面是固有存在的空性,另一方面是緣起(特別是緣起的指定)。

[回應聽眾] 是的,空有部分。 因為如果說“空”一般來說,它取決於桌子的空,地毯的空,人的空。 所以所有這些都是空性的類型。 它們是空虛的一部分。

【回應聽眾】如果你認為空就是不存在,那你就沒有正確理解空。 這是一種錯誤的意識。 你已經編造了你自己​​對空性的意義。 這就是為什麼實際研究空性的含義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我們很容易做出自己的定義然後誤入歧途。 不只是你坐在這裡放空你的頭腦,那是空虛。 或者你什麼都不想。 或者你說,哦,什麼都不存在。 或者你說,哦,沒有好,沒有壞。 你知道? 這些都不是空虛的意思。 但是,如果我們只是聽到單詞而不研究單詞的含義,那麼我們經常會得到各種錯誤的想法。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所有這些偉大的大師都寫了所有這些文本。 如果這不重要,他們就沒有必要坐下來寫大量解釋空性的文字。

[回應聽眾]空性的命名基礎是缺乏固有的存在。 空性所依賴的基礎是一切 現象,因為它是 終極本性 那些 現象. 因此,不要將基礎與指定基礎混淆。

指定的基礎是缺乏固有的存在。 但空性取決於有沒有固有存在的常規存在的事物。 沒有那些常規存在的東西,你就沒有它們的空性。 所以它們被稱為空性的“​​基礎”。 但它們不是指定空性的基礎。 好的?

然後下一行說,

什麼都不存在
那不是緣起的。
因此不存在任何東西
那不是空的。

這非常簡潔明了。 不存在任何不因緣而生的事物。 因此,甚至空性本身也是依附而生的。 空性不是某種絕對的。 空性與其他一切事物具有相同的存在狀態,因為它是常規存在的,並且沒有固有的存在。 空虛與其他一切的區別 現象 是空性以它在領悟它的本心看來的方式存在。 而所有其他的約定並不存在,因為它們在意識到它的主要心智看來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們看起來確實存在,即使它們不存在。 好的?

人們也有這種將空性具體化並使其成為某種絕對的傾向——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同意“絕對真理”的翻譯。 因為我們認為“絕對”的東西是獨立於一切的。 而“終極真理”這個詞我認為是一個更好的翻譯,因為它意味著最終的真理。 當你尋找某物的存在方式時,你最後想到的是它的空性。 所以不要認為空性本身就是存在的、絕對的和獨立的。

“因此,不存在任何不空的東西。” 因為一切都是因緣而生的。 這裡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產生”。 因為永久 現象 不生產。 這裡的“出現”只是意味著“存在”。 因此,既然一切都是依存的,那麼一切都是空的。 “因此,不存在任何不空的東西。” 所以既然一切都是依賴的,一切都是空的。 因此,您不能指向非空的依賴的東西,也不能指向不依賴的空的東西。

再一次,當他們談到空性和緣起的時候,這就是它的意思。 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依存的。 而這兩件事是分不開的。 也不是先有依附,然後變成空,或者先有空,然後變成依附。 就其本質而言,他們既依賴又空虛。 然後訣竅是——我們通常用依賴作為證明空虛的理由,但是當你從 冥想 關於空性,你必須用對空性的理解來觀察事物是如何依存而存在的。

好的。 所以讓我們去做吧。 [笑聲]

【回應觀眾】為什麼? 你不想快樂嗎? 覺悟空性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