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幸福生活的七個秘訣

幸福生活的七個秘訣

一群微笑的青少年在修道院。
我們的動機是決定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和有益的關鍵。

為青年人提供的關於如何加強修行和過上真正幸福生活的建議 孔孟山佛寺 2012 年在新加坡。觀看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的會談。

我被要求談論“幸福生活的七個秘訣”,但我很難將秘訣縮小到七個! 實際上還有很多,希望當你帶著正念、智慧和慈悲生活時,你也會意識到其他的。

1. 活得不虛偽

我們中的許多人一生都非常依戀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錯,並努力讓別人對我們有正面的評價。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只是想成為我們認為別人認為我們應該成為的人,這讓我們發瘋,因為每個人都希望我們與眾不同。 此外,當我們努力成為我們認為別人認為我們應該成為的樣子時,我們的動機是什麼? 我們是真誠行事,還是試圖取悅他人? 難道我們只是表現得很好,以便其他人會說我們的好話嗎?

我們可以行動並創造個人形象,其他人甚至可能相信我們就是我們假裝的樣子。 然而,這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為我們是必須與自己一起生活的人。 我們知道自己何時虛偽,即使其他人可能會稱讚我們所創造的角色,但這並不能讓我們對自己感覺良好。 在內心深處,我們知道我們是假的。 當我們真誠並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在時,我們會更快樂。

做一個偽君子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行為的業力結果取決於我們的意圖。 我們的動機是決定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和有益的關鍵。 即使我們看起來非常善良和體貼,但當我們的動機只是讓人們喜歡我們時,我們的行為就不是真正的善良。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的動機是關心我們自己的聲望,而不是利益他人。 另一方面,我們可能出於真誠的善意行事,但人們會誤解我們的行為並感到不安。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需要 懷疑 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的意圖是好的,儘管我們可能需要學會更熟練地採取行動。

此外,我們要學會從行動中獲得快樂,而不是事後接受別人的稱讚。 例如,在修行中,我們要訓練我們的心樂於布施。 當我們以給予為樂時,那麼無論我們身在何處以及我們給予誰,我們都會感到快樂。 對方說不說謝謝並不重要,因為我們的幸福不是來自我們得到的認可,而是來自給予的行為。

2.反思你的動機,培養廣闊的動機

我們應該經常反思我們的動機。 我們可以問自己的一些問題包括:

  • 是什麼想法激發了我要說或要做的事情? 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意圖? 有沒有利益他們的意圖? 我做事是為了給別人留下深刻印像還是因為同輩壓力?
  • 我是在為自己的利益做事,還是出於對其他眾生的真正關懷? 或者它是混合的?
  • 我是在努力去做別人認為我應該做的事情,還是我真的了解自己並知道什麼對我最好?
  • 在辨別我認為最適合我做的事情時,我是否出於 附件 or 憤怒,還是我出於仁慈和智慧而經營?

除了向內看並了解我們的動機是什麼的過程之外,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更廣闊的動機。 擴張的動機是渴望其他生物的利益和福利。 關心他人並不意味著我們忽視自己或讓自己受苦。 自尊很重要,但我們要超越自我放縱的動機,看到我們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 我們的行為會影響他人,因為我們看到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強烈地想要快樂和避免痛苦,所以我們關心我們的言行對他人的影響。

大多數人都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們最初的動機並不總是為了其他眾生的福祉。 特別是當我們提到所有眾生時,包括我們無法忍受的眾生! 所以我們需要擴展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動力。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做善事的動機是混合的或以自我為中心的——例如,我們可能會向慈善機構捐款,希望它能給我們帶來良好的聲譽——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放棄了我們有益的動作! 相反,我們將我們的動機轉化為一種遠遠超出我們自身利益的善意。

為了培養廣闊的動機,例如成為完全覺醒的動機 ,我們需要學習什麼是 是,我們如何成為一個 , 成為 ,以及我們通過成為 ,. 我們對這些事情了解得越多,我們內心就會產生越強烈的動機。

3. 設定明智的優先次序

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就是確定優先次序; 知道生活中什麼對我們最重要。 我們一生受到如此多的製約,因此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辨別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的父母教導我們重視 X、Y 和 Z; 我們的老師鼓勵我們思考 A、B 和 C。廣告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應該是什麼樣子。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收到關於我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應該做什麼以及我們應該擁有什麼的信息。 但是我們有多少次想過我們是否真的想成為、做或擁有這些? 我們有多少次想過究竟是什麼以真正快樂、充滿活力和美麗的方式滋養我們的心靈?

我們要生活; 我們想要充滿活力! 我們不想靠自動生活,就像一個按別人的命令操作的按鈕機器人。 我們有夢想和抱負。 我們想要選擇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因為我們對那個活動或領域有一些熱情。 你的熱情是什麼? 你想如何貢獻? 你獨特的才能或能力是什麼,你如何利用它來改變他人的生活?

當我們設定明智的優先順序時,我們就會選擇對自己和他人的長期利益有利的活動。 當我需要做出決定時,我會使用一組特定的標準來評估應該採取的方向。 首先,我會考慮“哪種情況最有利於我保持良好的道德行為?” 我想確保我不會傷害他人或自己,保持良好的道德行為對此很重要。

如果我們真誠地努力過一種有道德的生活,即使我們賺的錢不如其他人多,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好的房子,但當我們晚上睡覺時,我們會感到平靜。 我們的心是平靜的,沒有自我懷疑 和自我厭惡。 這種內心的平靜比我們所能擁有的任何其他東西都更有價值。 另外,沒有人能奪走我們內心的平靜。

其次,我會審視,“從長遠來看,哪種情況將使我能夠最大地利益其他眾生?” 由於我的另一個優先事項是造福他人,因此我會評估擺在我面前的各種選擇,以辨別哪一個能讓我做到這一點。 哪種情況更容易培養出善良、慈悲、利他的態度?

有時我們的優先事項不是別人認為應該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的優先事項不是自私的,而是為了我們自己和他人的長期利益,那麼即使其他人不喜歡我們所做的事情,也沒關係,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好方法。 我們內心充滿信心,我們的優先事項將為他人帶來長期利益。

4. 保持平衡

為了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我們首先需要保持身體健康。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吃得好、睡眠充足和經常鍛煉。 我們還需要從事滋養我們的活動。 與我們關心的人共度時光可以滋養我們。

根據我的觀察,大多數人真正想要的是與其他生物的聯繫。 花時間與您的家人和您關心的人在一起。 與具有良好價值觀的人、您可以向他們學習的人以及將成為您榜樣的人培養友誼。 培養對生活和周圍世界的好奇心。

現在走在街上的人都在看著他們的手機,與真人相撞,同時給不在場的人發短信。 有時我們需要關閉我們的技術並將其調整為真實的、活生生的人。 我們的大部分交流都是通過非語言暗示——我們的 身體 語言,我們如何移動我們的手,我們如何坐下,我們用眼睛做什麼,我們的語氣,我們的音量。 但是現在許多兒童和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對這些事情並不敏感,因為他們幾乎從不在真實的人身邊。 他們總是在二乘四的宇宙中,用手機發短信。

要成為一個平衡的人,我們還需要獨處的時間,不要使用手機和電腦。 這是非常有幫助的,更不用說放鬆,坐下來閱讀一本鼓舞人心的書並思考生活。 我們不必總是做某事或做某事。 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與我們的朋友在一起。 我們需要滋養我們的 身體 以及我們的思想。 我們需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從事愛好或參加體育運動。 我們應該小心,不要把我們寶貴的人生時間浪費在電腦、iPad、iPhone 等設備上。

5.與自己做朋友

有時當我們獨自一人時,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哦,我是個失敗者! 我做不對! 我一文不值,難怪沒人愛我!” 這種低自尊是我們在完全覺醒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礙之一。 我們全天候 24/7 與自己同住,但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如何成為自己的朋友。 我們不斷地使用我們從未檢查過的標準來判斷自己是否現實。 我們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結果總是輸家。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 我們都有缺點。 這是正常的,我們不需要為自己的錯誤自責或認為我們是自己的錯誤。 我們的自我形像被誇大了,因為我們並不真正了解自己是誰。 我們需要學會做自己的朋友,接受自己,“是的,我有缺點,我正在努力,是的,我也有很多好的品質、能力和才能。 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因為我有 自然,成為一個完全覺醒的人的潛力 . 即使是現在,我也可以為他人的福祉做出貢獻。”

冥想 學習佛法會幫助我們與自己成為朋友。 為了克服低自尊,我們應該思考我們寶貴的人生和 -自然。 這樣做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的心本性是清淨無染的。 我們的心性就像廣闊的天空——完全寬敞和自由。 無明等心理煩惱, 憤怒, 附件,驕傲,嫉妒,懶惰,困惑,自負等就像天空中的雲彩。 當云彩在天空中時,我們看不到天空的清澈、開闊、寬闊和寬敞的本質。 天空還在,只是隱藏在我們當時的視線之外。 同樣,有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或困惑,但所有這些情緒和想法都不是我們自己。 他們就像天上的雲。 我們心的清淨本性仍然存在。 它暫時隱藏起來,當智慧和慈悲的風來,吹散瞭如雲一般的煩惱時,我們看到了廣闊無垠的自由天空。

每天花一些時間安靜地坐下來進行精神修行。 做一個日常 冥想 實踐,學習 的教導,每天花一些時間獨自反思你的生活。 觀察你的想法,學會從不切實際和有害的想法中辨別現實和有益的想法。 了解您的想法如何創造您的情緒。 給自己一些空間來接受和欣賞自己。 無論你認為你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都不需要成為完美的、第一的。 你可以放鬆並做你自己,帶著你所是的眾生的所有復雜性。

然後你可以挖掘你的潛力並打開各種大門來幫助你了解自己。 這 教授了許多克服煩惱情緒、轉化消極思想和去除負面情緒的技巧 錯誤的看法. 你可以學習這些,並學習如何將它們應用到你的頭腦中,如何與你自己的頭腦一起工作,使它變得更清晰、更平靜,如何敞開心扉善待自己和他人。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你會成為自己的朋友。

6. 這不全是關於我的

現在我們認為一切都與我們有關。 甚至還有一本雜誌叫 另一個叫 我。 我們購買 iPhone 和 iPad,從我們小時候起就是廣告業 條件 我們總是追求最大的快樂、聲望、財產、聲望等等。 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關於我的! 我的快樂和痛苦比任何人的都重要。

想想是什麼讓你心煩意亂。 當你的朋友受到批評時,你通常不會難過,但當有人對你說同樣的話時,這就變得很重要了。 同樣,當您鄰居的孩子沒有通過拼寫測試時,您不會感到困擾,但是當您的孩子沒有通過拼寫測試時,那就是一場災難! 發生在我們身上或與我們有關的任何事情都會使我們的思想極度不安。 我們通過我、我、我的和我的狹隘潛望鏡看到世界上的一切。 為什麼是窄潛望鏡? 因為這個星球上有超過 7 億人,我們認為我們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們能冷靜一點並把“這不是我的全部”作為我們的口號之一,那就太好了。

這個 以自我為中心 給我們帶來如此多的痛苦。 當我們感到恐懼、焦慮和擔心時,那是因為我們以一種非常不健康的方式過於關注自己。 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我們坐在那裡想,“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怎麼辦?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怎麼辦? 而實際上,什麼也沒有發生。 經歷恐懼、焦慮和擔心絕對是痛苦,而這種痛苦的根源是我們的自我成見。

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不是我們是誰,它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 它是添加到我們心的清淨本性上的東西,它可以被消除。 起初我們可能害怕放下自我的執著,“如果我不把自己放在首位,我就會落後。 人們會利用我。 我不會成功的。” 但是當我們檢查這些恐懼時,我們發現它們不是真的; 如果我們釋放自己,世界就不會在我們周圍崩潰 以自我為中心 並敞開心扉去關心他人。 我們仍然可以在不那麼專注於自己的情況下取得成功,而且我們也會更快樂。 例如,如果我們伸出援手幫助他人——朋友、陌生人和敵人——他們就會對我們好很多,我們自己的生活也會更幸福。

7.培養一顆善良的心

作為“這不是我的全部”的必然結果,我們想要培養善良。 為此,我們反思我們從這麼多人和動物那裡得到的好處。 當我們思惟其他眾生的仁慈時,我們會發現,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正確思考,我們可以從他人所做的任何事情中受益。 即使有人在傷害我們,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善意,因為通過讓我們處於困境,他們正在挑戰我們並幫助我們成長。 他們正在幫助我們在我們自己身上找到我們不知道自己擁有的品質和資源,使我們變得更強大。

我們很容易想到家人和朋友的善意,但是陌生人的善意呢? 實際上,我們從許多我們不認識的人那裡得到了利益。 環顧四周,我們所用的一切都源於他人的善意——建造大樓的建築工人、種菜的農民、電工、水管工、秘書等,他們都扮演著使社會運轉的重要角色順利。

例如,我曾經在一個城市,所有的垃圾收集者都在罷工。 這真的幫助我看到了垃圾收集者的善意,所以現在我走在街上時停下來感謝他們的工作。

我們受益於其他人所做的所有不同類型的工作。 我們在周圍看到的所有人——在公共汽車上、在地鐵上、在商店裡——都是在製造我們使用的東西並提供我們每天從中受益的服務的人。 因此,在觀察我們周圍的人時,讓我們考慮一下他們的善意和我們從他們那裡得到的利益。 反過來,讓我們以善意的眼光看待他們,並意識到我們是多麼依賴他人才能活下去。 讓我們伸出援手,善待他們。 平等地尊重眾生也很重要; 畢竟,它們都很重要,我們都從中受益。

如果你有一顆善良的心,你就會在你的商業交易中誠實,因為你關心你的客戶和顧客的福利。 您知道,如果您對他們撒謊或欺騙他們,他們將不會信任您,以後也不會再與您做生意。 此外,他們還會告訴其他人您的無良行為。 但是,如果您幫助您的客戶和顧客,他們就會信任您並對您有信心。 您將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這種關係將持續多年並且互惠互利。

在培養善良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守信。 當有人私下告訴您某事時,請保密。 當您做出承諾時,請盡最大努力遵守承諾。 我們必須超越眼前的滿足,學會如何成為好朋友。 想一想,“我怎樣才能成為好朋友? 為了成為別人的好朋友,我需要做什麼和停止做什麼?” 因為我們都想有朋友,所以讓我們自己成為別人的好朋友。

結論

請花點時間思考一下這七個技巧。 不要簡單地匆忙進行下一項活動,而是將這些技巧應用到您的生活中。 想像一下按照他們的想法或行動。 那會是什麼樣子? 你覺得如何? 看到在您的生活中實施這些技巧的好處會激勵您這樣做。 當您這樣做時,您將在精神狀態和與他人的關係中體驗到好處。 會有更多的精神平靜,更多的滿足感以及與他人的更多聯繫。

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到這些技巧。 時常閱讀此書以提醒自己不要虛偽地生活,反省自己的動機並培養廣闊的動機,設定明智的優先事項,保持自己的平衡,與自己做朋友,意識到“這不是我的全部”,並培養一顆善良的心.

以小冊子形式下載本文 (PDF).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