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從緣起看菩提心的三種方式

從緣起看菩提心的三種方式

這次演講是在 舍衛城 在華盛頓紐波特。

  • 以緣起破除修行障礙 菩提心
  • 因緣緣起
  • 基於構想和標記的心的緣起
  • 使用三段論來消除障礙 菩提心

緣起和 菩提心 (下載)

動機

我們現在都可以做其他事情——我們可以去度假,在度假,吃美食,在大自然中散步,躺在沙灘上。 但相反,我們選擇來到這裡,特別是我們選擇來參加佛法教學。 所以我們不得不為了佛法放棄一些東西才能來到這裡。 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為佛法而放棄的是快樂,因為我們本可以在此刻擁有所有這些美妙的感官體驗,甚至是在睡覺。我們想,“哦! 為了佛法,我放棄了所有的快樂!” 但實際上,我們放棄的是苦。 那些經歷做出來的 附件 帶來某種程度的暫時的快樂,但本身並不是快樂的本質。 還有心思 附件 做他們的是一種產生消極情緒的思想 因果報應. 因此,通過不做那些事情,我們就放棄了他們痛苦的結果。 通過選擇來到佛法和學習證悟之道,我們無疑是在放棄苦及其因。

當我們想到要為佛法捨棄某些東西時,不要以為我們是在為佛法捨棄快樂,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它,看到我們是在捨棄痛苦。 那樣我們才真正把佛法視為最好的朋友,真正的皈依處,最能幫助我們的心。 當我們有那種觀點時,修行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我們要修持的主要是這種利他的發心,發願為利益眾生而證得圓滿的正覺。 讓我們產生那個無上的動機並放棄一些痛苦以實現那個動機。 [鈴響了]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為了皈依佛法而放棄苦難? 我們沒有。 我們通常認為我們放棄了快樂,不是嗎? 但是你想一想,我們不就是捨苦得法嗎? 我們不會放棄樂趣。 我們不會放棄幸福。 我們正在放棄痛苦。 是的? 所以我認為記住這一點很重要,你知道,當頭腦“哦,我們必須去教法”時,要記住我們正在放棄痛苦。

以緣起斷除修菩提心的障礙

你讓我談緣起。 網站上有一個關於依賴性的討論。 幾個月前,我在西雅圖的薩迦寺布施了它。 然後我昨晚在想用其他方式來看待緣起——緣起和對緣起的理解如何幫助我們 菩提心 實踐。 之間有什麼關係 菩提心 修行與緣起。 我在想,“好吧,開發的主要元素之一 菩提心 就是看到眾生的善心。” 看到眾生的慈悲需要對緣起有一定的了解,因為我們回頭追溯:我們在這一生中得到的一切——我們的財產、我們的教育,甚至我們的生活。 身體,我們所有的知識,我們所有的技能和才能,我們這一生所得到的一切,都來自眾生。 所以是緣於眾生,不是嗎? 我們是什麼,我們的能力,我們的財產,一切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 他們不是憑空出現的。 他們來自原因和 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條件 是眾生。 你不覺得嗎? 是的? 我們都有這樣的想法,“好吧,我有能力,我去做我的工作,我可以讓事情在我自己的小世界裡發生變化。” 好吧,誰給了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源於對有情眾生的依賴。 我們說話的能力不是自己產生的。 這是緣起。 這是由於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友善以及所有去GA-GA-GA-GA的人的友善,以便我們可以弄清楚如何說Goo-Goo,GA-GA回來。 好的?

您只知道說和理解我們每天使用的語言的能力——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它是緣起,緣起於其他眾生。 我們沒有自學。 我們並非天生就具有說話的能力。 這是學到的。 這是由於其他人。 我們所有的財產,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歸功於他人。 當您住在修道院時,您會真正感受到這一點,因為您認為這座修道院不是我的。 它的存在是為了一切眾生的享受,為了利益一切眾生。 它的產生是由於這麼多有情眾生的慷慨,他們付出了他們的資源,他們付出了他們的時間,他們來到這裡自願做各種事情。 所以修道院的存在是緣起。 我們的午餐是緣起。 這不僅取決於廚師和種植食物的人,還取決於製作烤箱、製作爐子的人。 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製造冰箱的人呢?

Chodron 尊者在法壇前教導。

我們所有的能力和所有的快樂都是緣起,緣於眾生。

如果我們只是想一想我們維持生命的全部能力是如何依賴有情眾生的,我們就會明白那是緣起。 我們真的看到了這種因果關係——並因此而對眾生懷有感恩之心。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越多地訓練我們的思想,將其作為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我們的世界觀,我們如何在世界上定位自己。 那有意義嗎?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在這個世界上。 如果我們看到我們所有的能力,我們所有的快樂都是緣起,依賴於有情眾生,那麼我們的整個觀點就會改變。 然後我們看到有情眾生是可愛的。 我們視眾生為善。 作為回報,我們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我們的幸福取決於眾生的另一種方式是我們的證悟完全取決於眾生。 你可能會說:“我的覺悟不依賴眾生! 我在做 對於 他們! 他們應該感謝我! 是的。 是的。 他們的幸福取決於 me,因為我為他們開悟而努力工作——每天做所有這些艱苦的工作,坐在這個墊子上。” 其實,我們自己能證得正覺,是因為眾生。 為什麼? 這是因為要成​​為一個完全開悟的人 我們需要生成 菩提心. 不可能成為一個 菩提心——完全不可能。 沒有其他辦法了。 沒有人可以賄賂。 沒有人可以談判。 沒有人你可以幫個忙去開悟 菩提心. 它不起作用。 你必須有 菩提心.

我們這一代 菩提心 完全依賴眾生。 菩提心 是為了利益所有眾生而發願圓滿證悟的初心。 不包括一切眾生在我們的利他心境界中,如果我們遺漏一個眾生呢? 沒有開悟。 也就是說,你看到地板上的那隻蜘蛛了嗎? 那邊那個? 我們的開悟完全取決於那隻蜘蛛。 是的? 如果我們不產生偉大的愛和 大慈大悲 面對那隻蜘蛛,我們的整個啟蒙都被阻撓了——不可能。 我們完全依賴那隻蜘蛛成為一隻 . 想想看。

當我們生成 菩提心, 這不是一些抽象的 一切眾生,你知道的,所有那些遠在天邊的可憐蟲,不來打擾我們。 我們真正要考慮的是那些打擾我們的眾生。 所有我們接觸到的眾生。 所以我們的啟蒙取決於那隻蜘蛛。 我們的覺悟依賴於阿查拉和文殊菩薩,我們的小貓——沒有偉大的愛和 大慈大悲 和他們的利他意圖沒有啟蒙。 我們看到很多蟲子在這裡飛來飛去。 我們的啟蒙取決於他們每個人。

昨晚我們談了一點政治。 我們的啟蒙取決於所有這些人。 沒有偉大的愛和 大慈大悲 對於……填寫姓名。 我們的啟蒙取決於他們。

當我們以這種方式訓練我們的心來看待眾生時,這是與眾生關係的另一種緣起。 然後我們看待眾生的整個方式就完全改變了,就像,“哇! 我的啟蒙取決於那個。” 極好的! 絕對不可思議! 而那個眾生,那個蜘蛛,就是我前世的母親。

不,把他[蜘蛛]留在裡面,讓他聽到教義。

聽眾: 我只是不想讓人們忘記他並踩在他身上。

尊者圖登卓龍(VTC): 我們會在教學結束時帶他出去。 他有一些好 因果報應 馬上。 他能聽到。 所以,我們很感激你——但下輩子不要因此自大。

我們的啟蒙取決於那隻蜘蛛。 可能還有其他一些蜘蛛和其他蟲子和蒼蠅。 誰知道這裡面還有什麼其他的生靈 冥想 大廳,更不用說陸地上了。 只是看看我們是多麼相互關聯。 我們的 極樂 永遠克服所有障礙、所有苦難的最高、最圓滿的開悟和喜悅,以一種他們永遠不會回來的方式——完全取決於那隻蜘蛛,完全取決於薩達姆侯賽因。 好的? 完全依賴……填補你自己生活中的空白,一個你很難相處的人。 當我們從那個角度訓練我們的心時,我們與有情眾生的關係就會真正改變。 我們看到我們所有的 極樂 喜樂從他們而來。

這是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 菩提心 在緣起方面——我在那兒特別談到因緣的緣起和 條件. 我們常說三種緣起:緣起和緣起 條件,依賴於部分,依賴於頭腦的構思和標記。 所以我剛才講的更多的是看眾生為因, 條件 我們 菩提心, 原因和 條件 我們的幸福,圓滿的啟蒙。

因緣緣起

現在,就部分的緣起而言,緣起可以用來促進發展的另一種方式 菩提心 在我們的心中和頭腦中就是這樣。 最大的敵人 菩提心 is 憤怒. 這是因為有 菩提心,你必須有偉大的愛和 大慈大悲. 你必須看到有情眾生是可愛的。 當你生他們的氣時,你不會認為他們可愛。 你認為他們恰恰相反。 所以 憤怒 是最大的障礙,其中之一——順便說一句,最大的障礙不止一個。 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也是一大障礙。 但 憤怒 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是相互交織的。 所以我們不會因為提到另一個而遺漏一個。 但 憤怒 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菩提心.

什麼是解毒劑 憤怒 阻止我們產生 菩提心,這阻止了我們達到最高 極樂 佛果的覺悟、慈悲和善巧?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問:“我生氣的那個有情眾生是誰?” 當我們看一個有情眾生時,一個有情眾生是依 身體 和頭腦。 這 身體 心就像眾生的各個部分。 是的? 桌子的各個部分都指定了:桌腿、桌面、油漆、釘子等等——所有這些部分。 有情眾生是根據他們的部分的關係來指定的—— 身體 和頭腦。

現在,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如果我們開始在有情眾生的各個部位尋找,要找到哪一部分,你知道——我們對誰生氣的有情眾生? 我們對眾生的哪一部分感到憤怒? 我們能找到嗎? 比方說那位慈母眾生,那隻蜘蛛來咬你的腳踝。 你知道蜘蛛如何咬癢癢等等。 [笑聲] 所以你因為這一次蜘蛛咬傷的瘙癢而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它讓你有幾天可以談論的話題。 如果那幾天你沒有什麼可以為自己感到難過的話,它會讓你為自己感到難過。 好的。 我們對蜘蛛咬我們的腳踝並造成這種小癢癢的咬傷感到生氣。

我們生什麼氣? 蜘蛛是誰? 我們生氣了嗎 身體? 我們對它的想法生氣了嗎? 如果你有 身體 那隻蜘蛛,它只是坐在那裡, 身體,沒關係。 幾條腿,我想他們有六條腿,不是嗎? 我忘了我的……

聽眾: 八。

職業訓練局: 八——我告訴過你我忘記了我的小學生物——八條腿。

只是 身體,只是那種原子和分子的排列,你是不是很生氣? 你生他們的氣了嗎 身體? 如果你只有蜘蛛的屍體,你會生氣嗎? 你對蜘蛛的想法很生氣嗎? 是的,那隻蜘蛛在那裡有一些意識; 它現在正在聽法。 你對他的意識感到憤怒嗎? 當我們開始觀察我們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及其部分,並自問我們對誰和哪個部分生氣時,是的,我們看到有情是基於其部分而緣起的。 但是我們找不到一個我們真正生氣的眾生,不是嗎?

或者想想一個你生氣的人,不應該太難。 [笑聲] 我們有一個這樣的文件,不可刪除的文件,一個你一直試圖從 CD 中刪除的“只讀”文件,它永遠不會刪除,但你想擺脫它嗎? 但是你也可以添加這個——所以你可以把敵人添加到這個文件中。 我們緊緊抓住所有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所有我們不喜歡的人的檔案。 我們有“看不起我的人”類別、“在背後議論我的人”類別、“背叛了我的人”類別、“欺負我的人”類別、“打敗我”類別。 我的意思是,我們擁有一切,我們的生活雜亂無章,但是當我們跟踪我們的敵人時,我們就會非常有條理! Excel 電子表格做得非常好,你知道的! 隨著名稱以這種方式下降,然後類別以這種方式下降,他們對我們造成的所有傷害。 有些人,他們在“背後議論”類別中被提及,然後在“背叛了我的信任”類別中被提及。 我們有所有的小類別,所以我們非常有條理,這些數據保存完好。

所以當我們開始審視我們對什麼有情眾生生氣時——想想你不喜歡的人,你生氣的人,真正讓你煩惱的人。 那你是不是生他們的氣了 身體? 你對他們的想法生氣嗎? 確切地 你生氣了嗎? 他們的哪一部分傷害了你? 假設有人對你說了一些你不喜歡聽的話。 聲音,文字,那是聲波,對吧? 只是聲波,傳出去,僅此而已。 你生他們的氣了嗎 身體? 你對發出聲波的聲帶很生氣嗎?

你對他們的聲帶很生氣? [文。 Chodron 正在向聽眾中的某個人提出這個問題] [笑聲] 好的,下次請記住這個問題,Kath。 有人說了一些你不喜歡的話就不要理會他們。 只要注意他們的聲帶。

但是想一想,我們平時是不是對他們的聲帶很生氣? 你會不會看著他們的聲帶說,“我恨你!” 是的? 你對肺部很生氣嗎,空氣從那裡進出聲帶? 您是否對形成單詞形狀的嘴巴和嘴唇感到生氣? 你對聲波很生氣嗎? 有沒有他們的任何部分 身體 你生氣了嗎? 他們的心思呢? 你對他們的心——看到顏色和形狀的視覺意識感到憤怒嗎? 你對他們的視覺意識很生氣嗎? 你對他們聞東西的嗅覺很生氣嗎?

你對他們的精神意識感到憤怒嗎? 你對哪種心理意識感到憤怒? 你對沉睡的精神意識感到憤怒? 你對那個有傷害你的惡意的精神意識感到憤怒嗎? 你怎麼知道他們有傷害你的惡意? 也許他們沒有。 也許那裡沒有惡意,而您卻在指責一個。 就算他們居心不良,想要傷害你,你對他們的心識生氣嗎? 你對那個想法很生氣嗎? 你能找到那個念頭——把矛頭指向那個念頭嗎? “我討厭你的想法! 打消這個念頭!” 他們說,“好吧,我不再擁有它了。” 那個念頭從前就不復存在了。 傷害我們感情的想法現在不存在。 這是一個過去的現象。 他們腦子裡過去讓你生氣的想法在哪裡?

你對那個想法的哪一部分感到生氣? 因為思想不是一個單獨的東西; 有一個初級意識,在這種情況下是精神意識。 那麼你有五種無所不在的心所和那個念頭,不是嗎? 所以你有感覺、接觸、分別、意圖和注意力。 你對其中一個精神因素感到生氣嗎?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理因素。 你生氣了嗎? 你生氣的精神因素是 憤怒 那恰好在那一刻彈出了十五秒鐘? 你知道? 你對他們的哪一部分感到憤怒?

當我們開始做這種檢查,試圖找到我們生氣的眾生,我們不想利益的眾生時,我們找不到它,不是嗎? 我們無法準確地隔離我們生氣的是什麼。 因此,當我們看到一個有情眾生以這種方式依附於他們的部分時,依附於他們的部分 身體 和頭腦。 他們的 身體 依賴於部分,他們的心依賴於心的不同部分和麵向,那麼我們找不到任何有情眾生。 然後 憤怒 下跌降落。 然後 憤怒 不能干擾我們的發展 菩提心.

第二種緣起,看事物是緣起它的部分,然後我們修那個,去找我們生氣的眾生,找不到我們生氣的部分。 這 憤怒 減少。 的減少 憤怒 增加我們產生的能力 菩提心. 所以這是另一種利用因緣生起的理解來幫助你生起的方法 菩提心.

基於構想和標記的心的緣起

現在讓我們來看第三種緣起,緣起是緣起的心,緣起是緣起——因為事物的存在只是緣於心緣而緣起。 另一個真正阻礙我們發展的因素 菩提心 從而阻礙我們啟蒙的是灰心/自我判斷/自卑。 它們成為很大的障礙。 當我們不斷地專注於評判自己,感覺自己是失敗者時,所有這些自我對話就會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這是因為當我們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時,我們就不會去嘗試。 那麼,當然,開悟是我們無法企及的,因為我們不去嘗試。 不是因為我們實際上無能,而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無能。 所以道上的沮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現在,我們如何理解事物的生起取決於心和術語,我們如何利用它來克服這種失敗感、沮喪感或自卑感? 好吧,一種方法是問我們自己,“這個人是誰? 我是誰,那是失敗? 這麼無能的我是誰? 我正在評判的我是誰? 誰是做判斷的我,誰是被判斷的我?” 這些事情,當我們進行低自尊之旅並且我們如此捲入自我判斷時,感覺就像有一個真實的我在那裡。 我們認為坐在這裡的是一個真正的我,他搞砸了,他總是搞砸,他是個失敗者,他沒有 潛在的。 就像,“除了我,其他人都這樣做。 我是唯一一個天生沒有 潛在的。 你看,我真的很特別。 [笑聲] 我是唯一一個不能成為 因為我太無助了。”

我們覺得那個時候存在著一個真實的我。 是的? 好吧,讓我們尋找它。 那我是誰誰是我,如此無能,如此缺乏安全感,如此不討人喜歡,如此失敗,如此之多,諸如此類。 尋找那個我。

如果我們開始尋找,我們就會再次開始檢查各個部分,通過 身體 和頭腦——我們自己 身體 這次請注意。 尋找如此絕望的人,或者甚至尋找我們歸因於自己的特徵。 就像我們說“我是個失敗者”時,你知道嗎? “我是個失敗者。” 那麼,什麼是失敗? 我們有如此強烈的感受,以至於當我們說“我是個失敗者”時,確實存在 I 並且有一個真正的 失敗,不是嗎? 是的,當我們有這種感覺時,就會有一種真實的感覺 I 並且有真實的 失敗,而且它們是聯合、一體——密不可分!

什麼是失敗? 我們來看看這件事。 你知道,我們說,“我是個失敗者。” 我們的感受如此強烈。 好吧,什麼是“失敗”? 想想看。 我們使用這個詞——它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什麼基礎上給這個標籤貼上“失敗”的標籤? 想一想您對自己說“我失敗了”或“我搞砸了”的情況。 如果您不喜歡 failed 這個詞,那就是用得一團糟。 “我真的把事情搞砸了; 我搞砸了局面。” “搞砸了”是什麼意思? “糟透了”是什麼意思? 你給這個標籤的依據是什麼? 是否存在一些 那裡是失敗,你可以畫一個圓圈? 還是有一個你可以畫圈的“亂七八糟”? 有什麼東西你可以抓住並說它就是它嗎? 不? 你能找到什麼嗎? 你要找什麼? 你看,你會發現什麼?

運用三段論來消除菩提心的障礙

你說:“啊! 我忘記平衡支票簿; 因此,我是一個失敗者。” 首先,就傳統而言,這有意義嗎? 如果你做三段論,讓我們使用三段論。 “我”是主語,“我是個失敗者”是謂語,“因為我忘了結帳”[這是原因]。 然後你做三段論的協議部分:“我”和“忘記平衡支票簿”,這是真的。 但是,“如果你忘記平衡支票簿,你就是一個失敗者”的說法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是嗎? 我們失敗不是因為我們忘記了平衡支票簿。

哦,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教你我們在哲學研究中使用的三段論! 與其說“聲音是無常的,因為它是因的產物”,不如說“我是個失敗者,因為我沒有平衡支票簿”,或者“我是個失敗者,因為我忘了打這個電話,”或者“我失敗了,因為我沒有按時完成這件事”,或者“我失敗了,因為吐司燒焦了”——無論它是什麼,無論我們使用什麼三段論。 這才是我們應該用來學習的! 我們必須告訴法稱,他必須重寫學習邏輯的課本。 讓我們在那裡使用一些實際的三段論。 當我們開始以這種方式看待它時,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想法是完全荒謬的。 什麼是失敗,什麼是一團糟? 它是堅硬而具體的東西嗎? 你能在它周圍畫一條線並說“那是我”嗎?

或者我們說,“我不討人喜歡。” 所以讓我們做一個三段論:“我不可愛是因為我有消極的想法。” 我們腦子裡都有這種三段論,不是嗎? 我不討人喜歡,因為我有消極的想法。 協議“我有消極的想法”,是的,這是真的。 [然後關於滲透:] 如果你有消極的想法,你是不是不可愛? 你是在告訴 他絕對愛你瘋了嗎? 你是在告訴 他錯了嗎? 你能看看 在眼睛裡說,“,你滿嘴嗶嗶嗶嗶嗶嗶嗶,因為你覺得我可愛? 你批評的是 ? 這裡要小心! 這不可愛的是什麼? 什麼叫不討人喜歡? 你能在“不可愛”這個你認為自己不可愛的地方畫一個圈嗎? 就那句話,“我不可愛。” 如果你尋找不可愛的東西,你找不到它,不是嗎? 如果你在 身體 請注意,您將哪一部分標記為不可愛? 你的小腳趾? 你的聽覺意識?

當我們開始看的時候,它就變得完全荒謬了,不是嗎? 所以我們在那個時候開始意識到,事物僅僅通過被貼上標籤而存在。 所以我們覺得這個我是一個天生存在的我——沒有天生存在的我,但有一個傳統的我。沒有天生不討人喜歡或失敗或諸如此類的我。 但是有一個世俗存在的我,它的存在依賴於原因和 條件,零件,貼上標籤,諸如此類。 所以你找不到一個天生荒謬或愚蠢或我們所說的任何東西的我。 我們找不到那個固有存在的我。但是有一個我只是被貼上標籤而存在——但你找不到它。

僅標記為 I 的是生成的那個 菩提心. 那個僅僅貼上“我”標籤的人就是那個繼續開悟的人。 當你尋找它時,你找不到它。 當你分析時,你無法發現我將成為一個 . 但是你也不能因為你分析的時候找不到就說它不存在。 好的? 有一個我繼續開悟,但當我們分析時,它是完全找不到的。 但它繼續啟蒙,它產生 菩提心,它存在。

你看,當我們做這種分析時,我們看到事物的緣起依賴於構想它們並給它們貼上標籤的心。 當我們了解緣起的那個層次時,我們會看到沒有失敗——沒有固有存在的失敗,沒有固有存在的不可愛,沒有固有存在的灰心。 就像,“我不能修道,因為等等,等等,等等”——這些事情都沒有任何有效的存在基礎。 這是因為在我們的整個過程中,當我們說“我不可愛,我絕望,我就是這樣”時,我們完全是從內在存在的角度來思考。 當我們否定那些東西的固有存在時——忘記它們,它們就不存在了。 沒有根據可以給這個標籤。 然後當我們查看我們將所有這些品質歸因於的我時,我們也找不到我。 因為當我們有所有那些消極的自我對話和自我判斷時,這一切都是根據一個固有存在的我來完成的。

所以你看,將事物視為依賴於構思和標記它們的頭腦,有助於我們擺脫阻礙產生的沮喪 菩提心. 這是理解緣起可以幫助我們發展的另一種方式 菩提心.

現在,我們還有一點時間。 讓我們回顧一下。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這只是我想到的三種方式,三個例子,但是想想就夠了。

當你從因和緣的角度看緣起時 條件,然後我們看到有情眾生是可愛的。 因為我們看到我們所知道和擁有的一切——一切,包括我們的啟蒙——是如何依賴於它們的。 當我們將事物視為依賴於部分時,我們就會發現那裡沒有人可以生氣。 那麼我們就放開 憤怒 破壞我們的 菩提心. 當我們理解因緣起因只是被貼上標籤、依賴於術語和概念而存在的事物時,我們就可以擺脫我們經常陷入或困擾的沮喪。 菩薩 小路。 這是因為我們意識到沒有任何固有存在的我具有任何這些固有存在的負面屬性。

現在,也許有些問題。

聽眾: 當你看到他們所謂的大前提時,我喜歡引入三段論。 你看這有多可笑:“所有烤吐司的人都是可怕的人。”

職業訓練局: 你知道,我的意思是,我們頭腦思考的“邏輯”(引述)真的……這很可笑,不是嗎? 真可笑。

聽眾: 你會重複那些構成三段論的術語嗎?

職業訓練局: 好的。 三段論:你所說的就是主題。 我是主題。 “我不可愛”是謂詞。 “我不可愛”是論文。 在“我不可愛,因為我有消極的想法”中,“消極的想法”是標記、符號或原因。

要擁有完美的三段論,您需要三個品質。 它們被稱為三個因素或三個模式。 所以主題和符號之間必須有一致。 在這種情況下,它將是“我有消極的想法”。 [這也常被稱為主語中的原因。]那麼必須有前向滲透,這意味著:如果它是符號,那麼它必須是謂語。 所以,“如果一個人有消極的想法,那麼他們一定是不可愛的。” 好的? 所以我們看到在那個三段論中沒有普遍性。 如果你有消極的想法,你就不討人喜歡,這並不普遍。 那麼反滲透是:如果它是謂詞的反義詞,那麼它就是符號的反義詞。 所以這意味著,“如果它是可愛的,它就不能有消極的想法”,這意味著為了愛一個人,他們不能有消極的想法。 在那種情況下,沒有人會結婚。 在那種情況下,沒有人會愛他們的孩子。 這是教授邏輯的好方法,不是嗎?

觀眾 1: 你的例子的一部分是基於認為烤麵包會讓你變得不討人喜歡的荒謬想法。 但是,如果你不說“我不可愛,因為我燒了吐司”,如果你說,“我不可愛,因為我燒了嬰兒”,那麼大多數人會說,“是的!” 所以?

職業訓練局: 但是想一想——如果有人燒了嬰兒,是不是就不討人喜歡了?

觀眾 1: 他們會給我的。

職業訓練局: 他們完全不可愛? 這意味著在他們燒掉嬰兒之前,他們也不可愛? 這意味著在他們的未來生活中,他們也是不可愛的。 他們這輩子燒了一個孩子,那你下輩子就不能愛他們了? 那麼你就不會愛任何人,因為我們在前世都燒過嬰兒。 你會說,“哎呀,我燒了一個嬰兒?!” 我的意思是,我們在輪迴中做了一切。

觀眾 2: 我認為你只是踐踏了一切。

觀眾 1: 我的意思是那是我們必須去的地方——離開我們必須承認我們都是一樣的事實的判斷狀態。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我們不僅要承認我們都是一樣的,而且人和行為也是不同的。 人和行為是不同的。 行動可以是消極的——這個人不能是消極的。 為什麼? 這是因為他們有 潛在的。 那麼,如果你說,“那個人不可愛,因為他們燒嬰兒,”那麼你也必須說,“他們沒有 潛在的。” 你能這麼說嗎? 不。

觀眾 3: 我們是否也因為永恆的扭曲而這樣想?

職業訓練局: 是的。 非常。

觀眾 3: 我們總是喜歡,沒有分析,我們只是讓它像一個永恆的......

職業訓練局: 正確的。 某人在一生中一次所做的事情會為一切增色。 但是為什麼我們想 事物? 那個人也可能在他們的一生中做過 供品 或幫助 .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概括地說,“他們永遠都非常可愛”,因為他們創造了一個 ?

觀眾 4: 我認為我們可以方便地使用該邏輯。 我的意思是,我使用這種邏輯是為了方便。 所以我想做的事情是無常的,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不信任別人。 這就像,“我現在信任你”,但我不能在下一刻信任他們——所以我把適合的東西變得堅固和永久。 但我可能會說,“當然,這不能一直這樣,他們會變成我不想要的東西。”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我的意思是,我們完全根據自己的心情來操縱我們的邏輯。

觀眾 2: 實際上已經對此進行了研究——當人們同意結論時,他們看不到謬誤。 但如果他們不同意這個結論,他們會馬上接受。

職業訓練局: 就像,“我愛那個人,因為他們對我很好。” 那個人對我很好如果有人對我好,那我就愛他們。 真的嗎? 我們愛所有對我們好的人嗎? 這麼多人對我們好! 我們不關心豆子! 我們應該四處走走; 我們可以去找所有其他人——或者不,我們應該四處走動,對自己說,“那個人是可愛的,因為他們對我很好,那個人是可愛的,因為他們對我很好,那個人是可愛,因為他們對我很好。 那個燒死嬰兒的人很可愛,因為他們對我很好。” 是的。 哦,很多人都喜歡燒嬰兒的人,不是嗎? 是的。 我的意思是,我們真的必須區分人和行動。 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聽眾: 你在說,“那個感到如此無助的我是誰?” 而我們找不到那個我。還有那個烤吐司的我,我們真的也找不到那個我嗎?

職業訓練局: 是的,你找不到烤吐司的那個我。 那裡沒有燒焦吐司的固體。

聽眾: 所以真的沒有話題嗎?

職業訓練局: 沒有固有存在的主題。 歸根結底,如果有人說,“誰燒了吐司?” 你可以說,你知道,Harry 或 Jo Marie。 你可以這樣說。 但是不存在哈利尼斯或喬瑪麗。

聽眾: 一切都是我編造的!

職業訓練局: 是的。 我的意思是,在傳統層面上,有人在敬酒時走神了。 但在最終層面上,那裡沒有人燒掉它。 當然沒有人有動力,“我要烤麵包。”

你知道我覺得什麼很有趣 憤怒 當我們生某人的氣時,你知道,“他們對我做了這個動作。” 我們總是將消極動機歸因於他們——就好像因為他們有消極動機,所以我 憤怒有道理的。 這符合邏輯嗎?

首先,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消極動機。 所以首先,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這樣做了。 很多時候只是誤會。 但即使他們確實有負面動機,這是否使我們 憤怒 對他們好嗎? 這是否使我們的 憤怒 有道理嗎? 這是對某人生氣的好理由嗎? 這會讓我們生氣嗎? 仔細想想,真的很奇怪,不是嗎? 是的?

觀眾 1: 我在想,即使是在真正的傳統層面上,比如喬治布什或你正在談論的那個人,沒有同理心是行不通的。 它不起作用。 我在想我自己和我的朋友們,他們一直在談論喬治布什。 我們繼續下去,除了浪費我們的時間和讓我們不開心之外,它沒有做任何事情。 我們離開這些會談時感到沮喪、害怕和瘋狂。 我一直在越來越多地關注這一點,並從中退出。 但我們只是太著迷於讓事情變得如此穩固; 一遍又一遍地圍繞著同樣的事情旋轉——再次在這種恐懼和 憤怒. 而且它甚至在常規水平上都不起作用。 它根本沒有改變喬治·布什。 它沒有幫助一個人。

觀眾 2: 它確實可以幫助您不做任何事情。 就像,“他是如此強大和強大,你知道,擁有如此強大的魔力來作惡,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觀眾 2: 對我來說,嗯,我會談談 憤怒 一分鐘。 對我來說,我的經歷 憤怒 就像得了流感一樣。 如果我覺得 憤怒, 我覺得很難受。 我只是覺得很生氣,我討厭這種感覺,我只想結束它。 真正最糟糕的部分正是你所說的,那一刻 憤怒 開始,我把邪惡的意圖歸咎於另一個人,然後當我意識到那到底是多麼愚蠢時,我感到非常難過。 當我感到生氣時,對我來說真的就像流感一樣。 當我觀察到的感覺 憤怒,而不是僅僅擁有它,而是觀察它,感覺就像流感。 我的胃不舒服。 我的 身體 疼痛。 然後意識到我什至無法證明這一點,就像,“我真的做不到!” 但它不會立即消失。 就像它必須陡峭地走開,你必須等待它。

職業訓練局: 我認為你練習的越多,你就能越快地放下它。 但是,是的,這就像得了流感。

觀眾 3: 你知道你怎麼說你對此無能為力嗎? 昨晚是你為喬治·布什獻禮嗎?

職業訓練局: 是的,所以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好吧,讓我們安靜地坐幾分鐘,吸收這一切。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