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如何依靠屬靈的朋友

如何依靠屬靈的朋友

比丘尼強巴確吉像。

佛法之花:以尼姑的身份生活, 1999 年出版。這本書不再印刷,匯集了 1996 年的一些演講 身為尼姑的生活 印度菩提迦耶會議。

比丘尼強巴確吉像。

比丘尼強巴卻吉

我們知道在覺悟的道路上需要指導,它是一位精神上的朋友——一位 領袖喇嘛——誰能提供。 在探索各種理解方式之前 領袖, 有助於了解佛法 避難對象.

有兩種類型 避難對象: 外部或因果關係和內部或結果 三顆寶石. 各種佛教傳統——上座部、大乘和 金剛乘-描述這些的方式略有不同。 關於外皈依處,上座部傳統認為 成為歷史上的釋迦牟尼 ; 佛法是 三籃,其核心教義是四聖諦; 和 僧伽 成為證悟無我的聖者:從入流到阿羅漢道的第八層。 對於這一傳統的實踐者來說, 領袖 或老師是解釋教義的人,給予 戒律,等等。 在大乘傳統中, 寶指一切諸佛,其功德與證悟與釋迦牟尼相近。 佛法擴展到包括大乘經典的意義,以及 僧伽 亦含菩薩。 在裡面 金剛乘 or 密宗是, 領袖 (喇嘛) 變得更加重要並包含在 避難對象: “一世 避難 ,在 大師、諸佛、諸法、諸佛 僧伽” 在這裡, 領袖 被認為是 三顆寶石, 不是四分之一 避難對象。 “ 領袖是, 領袖 是佛法,而 領袖僧伽.

從顯宗——上座部和一般大乘——的觀點來看 喇嘛 是給予教法和指導我們修行的人。 師徒之間是有關係的,但只要弟子沒有師徒關係,離師依師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憤怒 或蔑視老師。 然而,當我們收到密宗 引發,之間的關係 喇嘛 門徒是非常深刻、非常微妙的東西。 一旦我們與一個建立了這樣的聯繫 喇嘛,打破它是非常嚴重的。

藏傳佛教傳統強調,沒有強烈的 領袖 奉獻是不可能獲得任何精神上的認識的。 關於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等大德為了追隨他們 大師' 建議。 那洛巴的 領袖 讓他做一些看似離譜的動作,比如從屋頂跳下,偷吃的。 瑪爾巴歷盡千辛萬苦收集到足夠的黃金去印度旅行並製作 供品 給他的 領袖, 那洛巴。 現在我們可能會抱怨必須花錢接受教法,但在過去,為了承認上師和教法的價值,弟子們大手大腳 供品大師 只要有可能。 密勒日巴為他的老師馬爾巴建造了六年的房屋,卻被命令摧毀它們並重新開始。

噶舉派的教法說:“你應該看到一切 領袖 做得一樣完美。 如果 領袖 殺生,是將那個眾生的意識送往淨土。 如果 領袖 偷竊,他正在使用物質財富來幫助他人,”等等。 這樣的教訓,我們可能很難領會。 另一種更合理的方法是檢查 領袖 小心。 如果他或她告訴我們要做符合佛法的事,我們就應該聽從他的建議,否則我們就不應該。 這符合 的指示:“你不應該因為我這麼說就接受任何東西,但先檢查一下。 然後,如果你發現它是對的,合乎邏輯的,你就可以接受它。” 然而,所有那些獲得證悟的高度證悟的眾生都必須遵循他們的 領袖的指示,即使 領袖 做或告訴他們做離譜的事情。 然而,作為尊者 達賴喇嘛 指出,那些弟子是高度證悟的眾生,他們了解這些教導的微妙和隱藏的意義,而我們還沒有達到他們的證悟水平。

還說要靠教,不能靠老師,我們可能會覺得這裡有矛盾。 一方面,我們被告知,除非我們完全致力於我們的事業,否則我們將無法實現任何成就。 領袖,不管他說什麼,不管他做什麼。 另一方面,我們被告知要非常仔細地檢查老師的建議,並將教義看得比老師更重要。 我們如何處理這種明顯的矛盾? 我的意見是,關於 領袖 誰傳授經法,依教不如依師; 但在接受密宗灌頂和教導後 領袖,我們必須將他或她視為 比禪修本尊更重要。

一些西方人即使沒有接受密宗教法,他們與上師的關係似乎也存在問題。 我們有些人皈依佛教是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情緒問題,而不是因為我們想學習佛教哲學和證悟。 我們只是希望有人照顧我們。 西藏人更獨立、更堅強; 他們去佛法是因為他們想學習佛法,而不是因為他們想在一個地方閒逛 喇嘛. 許多西方人,當他們發現 喇嘛 誰對他們好,就全心全意地投入他或她,而不再進一步檢查自己的思想。 他們只關心“我的 喇嘛 說。 在那些情況下,雖然我們可以稱老師為 避難對象,他或她成了我們感情問題的另一個對象。 我們放棄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只是為了跟隨 喇嘛 因為我們需要與某人建立安全的情感關係。 有時我們依賴 喇嘛 因為我們不想為自己思考。 更容易想到,“我會做我想做的 領袖 想要。” 我們可能認為這是虔誠,但實際上它只是迷惑。 虔誠不是一直跟在老師身邊,問去哪裡,學什麼,甚至吃什麼穿什麼。 真正的虔誠心,是依法行清淨法。 的教導和 喇嘛的指示。

我們都有我們內在的智慧,我們的內在 領袖. 外層的作用 領袖 是為了幫助我們提出自己的 頭腦。 在某種程度上 領袖 可以被視為父母,但只能在非常高或微妙的層面上,當然不能在情感層面上。 他的工作不是像我們的父親或母親那樣照顧我們。

我們的老師就像一面鏡子。 當我們尋求建議時,他們會準確地向我們展示我們的想法,就像一面鏡子反射出那裡的東西。 他們可能會提供建議和幫助,但基本上他們只是在那裡,沒有從他們身邊投射任何東西。 他們感知我們正在投射的東西並將其展示給我們。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 領袖 告訴我們要做的是我們自己想做的,但我們可能沒有勇氣或智慧向自己承認。 在其他時候, 領袖 可能會告訴我們做某事,不是因為他真的希望我們那樣做,而是因為他希望我們學習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並變得足夠強大以做出自己的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他正在使用 巧妙的手段 幫助我們發展內在智慧。 然而,這樣的 巧妙的手段 除非我們自己經歷過,否則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尊者 達賴喇嘛 提到當一位圓滿的上師和一位圓滿的弟子,如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或密勒日巴相遇時,證悟非常容易到來。 而不是對我們與我們的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領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是否能夠像那些證得高證悟的眾生一樣追隨上師?” 能有這樣的虔誠心真是太好了,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卻很難。 我們可能有一位完美的老師,但如果我們不是完全合格的門徒,就會存在局限性。 因此,除了在將自己託付給老師之前仔細檢查老師的素質外,在遵循 領袖的建議。 否則,我們可能會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並對老師甚至對老師產生消極的態度。 和佛法。 這絕對不利於我們的精神進步。

當我們逐漸意識到我們是誰和我們需要什麼時,我們將能夠在自己的內心找到答案,而不必過分依賴他人的建議 喇嘛. 此外,我們越是發展真正的冥想體驗並接觸到我們自心的微妙層次,我們就越不需要在情感上依賴外在的東西 領袖. 外層 領袖 在我們開始練習時絕對是必要的,但是我們越 幽思 學會觀察我們的心,我們就會變得更加自力更生。 通過 冥想 我們發現 領袖 在我們心中,無處不在。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忽略了外部 領袖. 達到我們不再需要任何外部幫助的地步 領袖 非常困難,甚至很高 喇嘛 去他們自己的 大師 諮詢。 此刻,我們充滿了幻想,我們應該記住,外部 領袖 那裡是為了向我們展示我們當前思想的實際狀態,以便我們可以努力改變它。 我們必須能夠保持平衡:一方面,我們應該發展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在情感上依賴一個人。 領袖; 另一方面,我們應該記住,與 領袖 極其重要。 經過 避難, 祈禱我們的 大師,並將它們可視化為我們的 冥想神,我們將得到他們的指導和我們尋求的答案。 我們將知道如何處理我們的生活。

有些人可能覺得依賴不止一位老師可能會成為衝突的根源。 記住許多高證悟者,如阿底峽尊者、宗喀巴等,跟隨許多上師並平等地尊重他們,這對我們很有幫助。 這不是只有一個的問題 領袖 就像一個人一次只能有一個男朋友一樣! 此外, 冥想 促進我們對我們所有事物的本質的理解 大師 以一種不矛盾的方式。 我們所有的本質 大師 是一樣的,雖然他們看起來是不同的眾生,他們的證悟水平也可能不同。 當我們對心的真實本性有一些洞見時,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心的真實本質和我們的本性 領袖 是一樣的:明光和空性。 我們不再能夠定義它們之間的界限。 到那時,就沒有問題了,因為我們知道依靠一個 領袖 我們實際上依賴於他們所有人。 但是,如果我們不 幽思 並且只依賴外部 領袖,不同老師的建議之間似乎存在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知道我們認為哪位老師是主要老師,並聽從他或她的建議。

為了在我們的佛法修行中進步,我們必須修行 冥想. 學習、教學和組織活動都是值得的活動,但它們帶來的收益有限。 以我自己為例,在閉關多年後,住在離我家很近的地方 喇嘛,並為他們做各種工作,我有機會學習更多。 我從格西索南仁欽那裡聽到了五道三十七支的教法; 他說得非常清楚,除非我們培養專一的心和 菩提心,我們甚至沒有進入第一條路徑。 這著實讓我震驚。 我意識到,即使在佛法修行中度過了這麼多年之後,我什至還沒有進入真正的佛法之道。 它只是通過 冥想 基於對教法的正確研讀和理解,我們可以證悟。 因此,我的願望是 幽思 盡我所能,並以我所從事的任何其他事業為手段,清淨我的無明和積累功德,以便我能夠證悟道的所有次第,並能夠幫助他人。 現在,即使我可能認為我在幫助別人,那也只是空談。 在我獲得真正的證悟和發展智慧之前,我提供的任何幫助都是有限的。

讓我以五世尊者所寫的簡短奉獻祈禱文作為結束 達賴喇嘛:

外層 喇嘛 是各種轉化體。
內在 喇嘛 是一切清淨胜樂金剛( 美體 的享受)。
秘密 喇嘛 是我們最基本、最微妙的心。
如有需求,歡迎 保佑 我去見這三個 喇嘛 在這一生中。

嘉央旺末法師

蔣揚旺姆(原名強巴秋吉)1945年生於西班牙,獲法學學位,1973年成為沙彌,師從耶喜喇嘛。 1987年,在香港受比丘尼戒。 作為一名藝術家,她還翻譯佛法文本,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更喜歡閉關。 她是“西方佛教尼姑的生活”的共同組織者。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