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為自己和他人創造積極的體驗

為自己和他人創造積極的體驗

一年一度的一系列會談的一部分 青少年周 節目在 舍衛城 在2007。

行動和結果

  • 佛教修行的方法
  • 通過苦難和創造我們的經驗 因果報應
  • 通過發展我們的美德和能力來利益他人

佛法修行(下載)

問題與解答

佛法修行問答 (下載)

我們說佛法,佛法這個詞,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意思。 一個意思是“道”,意思是證悟實相的心,以及苦滅的心。 佛法的另一個意義是 給了。 佛法的另一個意思是 現象. 它在不同的情況下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當我們說“修行佛法”時,我們說的是修行 的教法,以改變我們自己的心,實現證悟之道和苦或苦的止息。

修行佛法是我們作為個人在社區中所做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單獨完成的,沒有其他人可以為我們做這件事。 你可以僱人打掃你的房子,你可以僱人修車,但你不能僱人來改變你自己的想法。 你不能僱人替你睡覺,也不能僱人替你吃飯。 它不起作用。 你不會得到相同的結果。 所以佛法修行必須自己做,沒有人可以為我們做。 因此,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真的是自己體驗的創造者。 我們創造我們的幸福。 我們製造我們的痛苦。 我們是對此負責的人。

傳授佛法,他將其作為建議。 他沒有給出它,“你必須這樣做,否則!” 這 沒有創造任何東西。 他只是描述。 他描述了痛苦的演變,他描述了停止痛苦的道路,他描述了培養我們良好品質的道路。 這 他沒有創造道路,他沒有創造輪迴,或者我們所說的輪迴。 他簡單地描述了,他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描述的。 這不是知識分子。 這是他真正意識到並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它使它成為一條非常有價值的道路,因為這是經過嘗試和真實的事情, 他自己親身體驗過,然後他教給他的弟子們,他們也體驗到了。 這些教義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許多人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它們。 這不是智力,也不是要學習很多東西,也不是要知道大詞和概念。 這是關於真正改變我們自己的心靈和思想。

現在改變我們的心靈和思想首先需要一些學習。 我們必須學習什麼 描述。 如果我們嘗試走自己的開悟之路,那麼我們將獲得更多自無始以來所經歷的一切。 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快樂,尋找快樂的方式,而我們還在這裡,不是嗎? 我們已經嘗試過這個,我們已經嘗試過那個,我們已經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 僅僅相信我們自己的偏好和意見來練習什麼是不那麼可靠的,因為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那麼我們只是在我們無知的意見的影響下做這做那。

所以學習佛法真的很重要。 這是第一步。 我認為,我們稱其為學習,或者它通常被翻譯為聆聽,因為傳統在過去是非常口頭的。 傾聽、閱讀、學習、學習,這樣你才能得到工具,然後你必須思考它們,這樣你就不會只是說:“我相信,我明白了。”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我們理解了,但我們沒有,只有當我們更多地思考它,或者我們和朋友談論它,或者像這樣的任何事情時,我們才意識到,嗯,我明白了一些東西,但它在我的腦海裡仍然有點像糊狀。 思考教法的整個過程非常重要。

第三步,當我們思考過它們,正確地理解它們,然後付諸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它們,做一個 冥想 修行,真正地把我們的心與教法結合,或教法與我們的心結合,不管你想怎麼表達。 你經常聽到這三件事:聽智慧、想智慧、禪修智慧。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實際上,你在練習中同時做這三件事。 你做一些學習,你做一些思考,你做一些冥想。 它們都在一起,儘管有時您可能會更強調一個方面而不是另一個方面。

這是一種方法。 關於該方法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你可以自由地考慮一切,事實上你應該考慮所說的一切。 不要只是說,“哦, 說的,或者我的老師說的,所以我相信。” 你應該接受並考慮一下。 與其說是帶著懷疑的心去想它,試圖在其中戳洞,因為那不是一種有用的心態,而是在真正把它放在心上的意義上去思考它。 這在邏輯上是否有意義,它是否描述了我的生活,如果我實踐它,它會如何改變我? 真正地與它一起工作。 因為我認為,如果我們只是聽到某件事並說“我相信”,那麼它並沒有真正進入,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那些信仰基於信仰的人通常很難與其他人交談有不同的意見,因為他們沒有考慮過他們的信仰是什麼,所以他們自己的想法並不清楚,當人們在那裡提出另一種意見或另一種觀點時,他們就會動搖。 思考它的整個過程有助於我們獲得一些清晰。 再說一次,這不是智力思維,而是將其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經驗中。 雖然有時我們會做一些智力思考。

我們所說的我,我們總是談論我,不是嗎? I. “我想要這個,我不想要那個。 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那個。 我想過得開心點。 我不想受苦。 我就是這樣一個這樣的人。 我正在做這做那。” 我們的大部分想法都圍繞著我,對吧? 我。 我們一直有這個想法,我,一直。 但我們在想的這個我是什麼? 當我們調查時,當我們尋找我是什麼時,我們看到有一個 身體. 我們覺得 身體,我們看到有一個 身體. 有一個心,心只是反映物體的清晰能力,參與其中。 有一個 身體 有心,但很難找到一個與心分開的人 身體 和介意。 那裡真的是我們的東西。 有一個人,但這個人只是被貼上標籤依賴於 身體 和介意。 所以有一個 身體 還有一顆心和他們有一些關係。 這就是我們給活著的標籤。 當。。。的時候 身體 和頭腦有這種關係,那麼我們說那裡有一個人。 如果是我們,我們就給它貼上我的標籤。如果是別人,我們貼上你或他或她或它或他們的標籤,或類似的東西。

真實的人是通過被貼上標籤而存在的 身體 和介意,但它與 身體 和頭腦,它與 身體 和介意。 本質上相同或本質上不同。 它取決於 身體 和介意。 我們研究了很多關於我們的 身體 在學校裡,我們學習了很多關於我們的 身體 在我們的課外活動中,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圍繞著我們 身體。 “ 身體 它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當它做不同的事情時,你可以觸摸它、看到它、聞到它、品嚐它、感受它、聽到它。

我們對我們的 身體,你可以從政府和私人基金會獲得大量的資助來研究 身體。 “ 身體 包括大腦。 大腦是一個物理器官。 但是心是不同的東西,我們不太了解心是什麼。 頭腦與大腦不一樣。 你可以上解剖課,把大腦拿出來,放在桌子上,解剖它,測量它,稱重,然後在上面做所有這些實驗。 頭腦不是大腦。 大腦只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一堆東西,而不是頭腦。

就像我之前說的,心是清除、反映對像以及意識到或參與對象的能力。 它是使 身體 變成一個生物。 如果只有 身體,我們不說有人。 我們不說我。我們說這是一個 身體. 如果你們見過屍體——你們中有人見過屍體嗎? 然後你知道死者之間有什麼不同 身體 和一個現場 身體. 有什麼不同? 死亡 身體沒有動,但你有沒有感覺到活人身上有某種東西,而死人身上卻沒有? 一個活生生的就是頭腦。 當頭腦和 身體 聯繫在一起,我們稱之為活著,我們說那裡有一個人。 我在那兒,或者你在那兒。 當。。。的時候 身體 和頭腦分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死亡,這就是死亡,只是 身體 和心靈分離,我們不再說那個人在那裡。

在構成人的這兩件事中, 身體 有自己的連續體。 它變成一具屍體,在大自然中被回收。 昨天我們上去開始了我們的寵物墓地,我們埋葬了特蕾西的貓,我們埋葬了耶喜的骨灰,我們還埋葬了一隻小老鼠。 屍體在那裡,屍體將在自然界中得到回收。 但是頭腦,因為它不是物質的,所以不會被埋葬。 思維流繼續,這個清晰和認知的東西。 取決於我們的行動或我們的 因果報應,根據我們的想法和意圖,頭腦會受到影響 身體 或其他 身體 在未來的生活中。

這整個過程的頭腦採取另一個 身體 是在我們自己的思想的影響下。 不是我選擇接受這個意義上的想法 身體,並不是天上某處有一個無形的思想低頭說:“我這輩子該選擇誰做爸爸媽媽?” 對於我們迷糊的眾生來說,這根本不是那種過程,但更重要的是,就像我說的,我們是有條件的眾生,所以我們的心受以前的事件、它本身和它自己以前的思維方式的限制。

這一切的緣由都是由內而外的,然後我們在製約的影響下行動,我們的行動構成了更多的製約。 我們做行動,行動帶來結果。 結果不會在我們做完之後立即出現。 有些結果可以,但不是所有結果。 在畢業結果到來之前,你要上學很久。 有些結果不會立即出現; 過了一會兒他們來了。 所以同樣地 因果報應,並不是說業果不一定會立即出現——它們也可以在一段時間後出現。 我們行動,它會在我們的心流中留下一些能量痕跡,然後 條件 我們。 它影響著我們,我們被什麼吸引,我們的想法,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心理習慣是什麼,我們被什麼樣的生活所吸引作為重生。 所有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們頭腦中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影響,因為我們的頭腦正在影響我們的行為,而我們的行為會留下這些業力潛伏期或業力種子。

這裡的重點是,這一切都歸結為頭腦。 它歸結為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意圖和動機是什麼。 在社會上,我們的常規教育系統和我們的成長過程並不十分關注我們的思想或心靈。 在佛教的說法中,心與心是同一個詞。 在西方生活中,頭腦在腦中,心在胸中,一堵磚牆將它們隔開。 但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心和心是一回事,是我們認知、感受和體驗的部分。 在我們的社會中,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在我們的家庭中,人們很少談論頭腦。 他們談了很多關於 身體,我們經常談論外部世界,從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起,我們就接受了審視外部世界的訓練,不是嗎? 我們了解顏色、形狀、大小、原子和分子,以及它們如何組合在一起,以及電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化學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生物功能和機械工程。 我們了解其他人的行為方式。 我們研究人們的行為方式,我們研究他們的說話方式,我們一直在研究我們自己之外的外部世界。 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沒有什麼能真正教會我們如何了解自己。 我們得到了很多關於我們自己之外的事物的教育,但很少有關於這裡發生的事情的教育。 然而,這裡發生的事情是製約我們的主要因素,它使事情按照它們發生的方式發生。

因此,重要的是我們開始了解我們自己的內心和思想內部正在發生什麼。 這些是什麼? 他們是如何運作的? 什麼樣的習慣模式存在於我們的內心和頭腦中,我們在不知不覺的影響下運作。 因為佛法修行就是要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意。 這不是審視世界,因為人們的觀點是我們是相互依存的,我們確實相互影響,我們所做的事情確實影響並且可以影響其他人。

鑑於此,如果我們想對外部世界和其中的眾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我們必須首先照顧我們的內部世界。 因為如果我們的內心世界是混亂的,我們的思想、意圖和情緒到處都是,那麼這就是我們將如何影響環境和其他每個人的思想、意圖和動機一直都是牆。 當我們關心其他生物時,我們必須關心自己,因為我們關心我們如何影響他們。

我們要了解自己,弄清自己的內心,淨化不利於快樂的事物,培養自己心中有益快樂的品質和能力,播下有益於快樂的種子,然後與他人分享。通過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在世界上的樣子。如果我們真的想變得無私並造福他人,這才是真正的出路,我們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否則,就像一個看不見的人去領導同樣有視力障礙的人,不是嗎?

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利益他人。 為了利益他人,我們必須利益自己。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受益並生活在幸福的地方,我們就必須照顧他人。 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不是二分法。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經常有這種感覺。 如果我有,他們不會。 如果他們有,那我沒有。 但實際上如果從精神的角度來看,我們是相互影響的,所以別人的快樂或痛苦也會影響我。 我的快樂和痛苦會影響他人,所以我想振作起來,為他人的福祉做出貢獻。 通過關心他人的福祉,這是我讓自己團結起來的方式之一。

關心他人的福祉並不意味著我們對他們的感受負責。 所以我們影響人們,但我們不對他們的感受負責。 就像其他人不對我們的感受負責一樣:我們對自己的感受負責。 我們經常說,“哦,這個人讓我生氣了。” 好像我的 憤怒 是因為他們和我的 憤怒 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 他們做了x,y和z,他們讓我生氣。 這種說話方式使我們成為受害者。 他們讓我很生氣。 換句話說,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感受,因為它們有能力讓我生氣或讓我快樂。 你看到這種說話方式是如何讓我們成為受害者的嗎? 這實際上是非常不准確的,因為其他人不會讓我們有這樣或那樣的感覺。 人們可能會說不同的話或做不同的動作,但問題始終是,為什麼我會因為他們說了這些話或做了那些動作而生氣? 因為別人會聽到同樣的話,看到同樣的動作,他們不會生氣。 事實上,其他人可能真的很高興。 這邊有人做這做那,一個人開心,一個人慘。 你能說你的行為讓我快樂,你的行為讓我痛苦嗎?

如果只是因為這個人的行為,那麼每個人都應該有同樣的反應。 但我們從生活中清楚地知道,並非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反應。 其他人不會讓我們有這種感覺,他們不會讓我們有那種感覺。 我們是那些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做出反應的人,但我們總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做出選擇。 只是我們通常沒有意識到我們有選擇。 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有選擇呢? 因為我們習慣於一次又一次地以同樣的方式回應。 有人叫我名字,我很生氣——就像一個按鈕。 有人批評我,我很生氣。 再次按下按鈕。 好像我對自己的感受別無選擇。 就好像其他人在用繩子操縱我一樣。 但事實並非如此。 不是這個。 為什麼我會生氣? 因為我看到這種情況的方式。 因為我自己習慣性的解讀事物的方式。 因為我自己習慣性的情緒模式。 不是別人讓我快樂,也不是別人讓我痛苦。 起源,深刻的起源,在我自己之內,在我自己的頭腦中。

同樣,當涉及到其他人時,我們不對他們的感受負責。 我們對我們所做的和我們所說的負責。 我們對自己的動機負責,但他們如何解釋我們所說或所做的,我們無法控制。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懷著非常善意的意圖行事時,有人完全誤解了它並對你感到不滿? 是的? 我們讓他們不高興了嗎? 不,我們沒有讓他們不高興。 我們有一個善意的意圖。 是他們的思想誤解了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我們不對他們的感受負責。 我們對我們所做的負責。 如果我假裝善良,但實際上,在我的腦海裡,我知道我在說一些讓他們痛苦的話,我對此負有責任。 如果我在合理化,說,“哦,我這樣做只是為了善良”,但內心就像……我有一些其他的小動機,我要為我的動機負責,如果我說話嚴厲或由於這些動機而做一些不友善的事情,我對此負責。 這些是我的行為,我必須糾正它們。 但如果我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做某事,而有人誤解了它,我要為我懷著一顆善良的心所做的事情負責。 我積累了 因果報應,但他們的反應如何,我沒有讓他們有這種感覺。

同樣,當其他人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感到高興時,我們是否讓他們高興? 作為小孩,這是我們得到的條件,“當你這樣做時,你讓我很高興。” 這不是我們學到的嗎? 如果你在學校表現出色,無論如何,我們的父母都有不同的議程。 一個家長希望你在學校表現出色,另一個希望你在運動方面表現出色,另一個希望你長得好看,另一個希望你學習如何繪畫,另一個希望你學習做音樂,等等作為孩子,我們只是做事,然後人們因此而快樂。 他們說,“哦,你讓我很開心。” 然後我們想,“哦,我讓他們很開心。”

我們的行為可能會影響他們,但我們無法控制他們的想法,不是嗎? 因為我們也很清楚——到了這個年齡,我們已經學會瞭如何讓人們快樂,以便為自己得到一些東西。 正確的? 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不是嗎? 我們可以承認,我們是好朋友! 我們知道如何操縱情況。 我知道如何讓別人開心,這樣他們就會給我我想要的。 我真的讓他們開心嗎? 他們可能會說,“哦,你讓我開心。” 但我真的讓他們開心嗎? 我心裡在想什麼? 我的動機是什麼? 我真的在乎他們的幸福嗎? 不多! 我只是希望他們快樂,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東西。 這叫操縱。 我們一直這樣做。

我們了解到,有時我們的動機非常糟糕,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但我們可以在外面看起來很好。 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不是嗎? 我們知道如何取悅人們,並在外面做他們想做的事,即使我們的心不在其中,即使可能有一個非常自私的動機。 我們會想,“我讓他們開心”,或者他們會想,“你讓我開心。” 但實際上,我們不是。

我認為在整個事情中區分什麼是我們的責任和其他人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當我們混淆這兩者時,事情就會變得非常複雜。 我的責任是我的 身體,言語和思想。 我的責任就是我的動力。 我的責任是我如何解釋其他人的行為。 他們的責任是他們的 身體,言語和思想。 他們的責任是他們如何解釋其他人的行為。 這需要一些思考,才能在你的生活中真正舉出一些例子來說明它是如何工作的。

我們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們確實相互影響,儘管有時一開始很難弄清楚誰的責任。 當有一個快樂的情況時,每個人都有責任。 當出現不愉快的情況時,通常每個人都會為此做出貢獻。 所以這需要一些思考。 你可能會花一些時間思考你生活中的不同情況——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