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回顧三種緣起

回顧三種緣起

文本轉向在高級修行者的道路上訓練心智。 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 貢欽拉姆林 貢欽阿旺扎巴。 訪問 Gomchen Lamrim學習指南 有關該系列的沉思點的完整列表。

  • 直接感知者與概念性思維的例子
  • 理解因果依賴
  • 相互依賴和單純的依賴指定
  • 繩子和蛇例子的解釋
  • 是什麼讓我的東西?

第137章 拉姆林: 三種緣起的回顧 (下載)

沉思點

  1. 花一些時間區分直接感知(用你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触覺意識感知物體的原始數據)和通過概念性思維感知(你對這些物體的想法或記憶)。 反思你的經歷:
    • 你所擁有的概念圖像是否與直接感知的細節相匹配? 例如,當你吃飯時,注意你對食物的看法,你的期望是什麼。 然後將其與味道的實際體驗進行比較。
    • 雖然概念性思維有利於學習,但它會誘使我們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 由於你對一個對像或經驗的概念性思維而產生了哪些煩惱? 這些煩惱會如何促使你違背自己的願望行事?
    • 決心在你的腦海中為這種定期的調查騰出空間。
  2. 因果依賴解決了結果如何依賴於原因。 即使我們知道因果依賴並且或多或少地按照它來生活,但當事情發生變化時,我們仍然會感到驚訝。 為什麼你認為會這樣? 你能做些什麼來加深你對因果依賴的認識?
  3. 相互依賴解決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是如何被指定並依賴於其他事物而存在的(長與短、大與小、父母與孩子、汽車和汽車零件……)。 想想你生活中的其他一些例子,也許是你持有的一些身份。
  4. 單純的從屬名稱說明事物如何沒有任何本質使它們成為現在的樣子; 它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是因為概念性的頭腦把這些部分放在一起,給它們一個名字,並分配一個功能。 反映:
    • 在我們看來,事物似乎具有使它們成為現在的樣子的本質。 使用教學中的一些例子,或者你自己的一些例子,花一些時間思考為什麼什麼都沒有 使它們成為事物的對像或人,依賴於其部分以特定方式組合在一起,我們給它們貼上標籤。
    • 現在擴大你的調查範圍,調查你對“我”的感覺。 “我”的出現僅僅是因為有一個 身體 和頭腦,並根據某種特定的安排和關係,我們命名為“我”。 但是,當我們查看“我”的名稱基礎時,我們找不到任何“我”的東西。 花一些時間來處理這個。
    • 別人不會叫你“我”。 他們會叫你“你”。 因此,您可以看到對像如何取決於我們如何概念化和標記,但在指定的基礎上,我們所指定的對像沒有任何地方。 再一次,花一些時間來處理這個。
    • 想一想:這個練習的重點是要認識到有一個錯誤的外觀。 我們,就像我們所感知的其他一切一樣, 出現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存在,但不要。
    • 決心花一些時間來區分指定的基礎和指定的對象。 這是否會讓你以不同於以往的方式體驗對像或思考自己?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